华东矿产资源概况
- 格式:docx
- 大小:18.33 KB
- 文档页数:2
华东地区成矿规律研究及Ⅳ级成矿单元划分南京地质调查中心二〇〇九年九月`华东地区成矿规律研究及Ⅳ级成矿单元划分方案一、中国东南部成矿构造背景演化—Pt1 :华南古大陆(华夏、扬子联合体)。
Pt2—Pt3:扬子与华夏地块之间发生夹子式开合。
东北部赣北、皖南和浙西地区地层显示岛弧型火山-沉积或弧后盆地沉积特征,表明古元古代时期的赣皖浙古海槽发生了闭合碰撞,形成江-绍缝合带(钦杭接合带)。
Nh—Pz1:被动陆缘海,沉积了南华系至奥陶系的复理石建造,加里东运动造山,海槽大部闭合,扬子与华夏全面对接,形成华南大陆。
Pz2—T2:华南陆表海,陆内造山。
T3—Q:滨太平洋构造域阶段。
发生强烈构造活动、大陆边缘裂解、火山喷发、花岗岩侵入、成矿作用大爆发。
构造环境演化如下:1)晚印支—燕山早期(T3—J2,约230—145Ma):总体挤压,局部拉张环境。
2)燕山中期(J3—K11,145—110Ma):强烈的NNE向左行剪切挤压。
最主要成矿时期。
3)燕山晚期(K12—K2,110—80 Ma):由剪切转为拉张环境。
发育以酸性岩为主的双峰式火山岩。
4)喜玛拉雅期(K3—Q,80 Ma以来):转入滨太平洋沟-弧-盆体系。
二、华东片区成矿单元的划分成矿单元划分实际上是对地壳一定范围进行区域划分,是在构造共性的基础上,依据沉积作用、岩浆作用和变质作用及其矿化作用特征,结合有用元素、矿物或矿床的某些组合特征,把地壳表层划分为一些独立的成矿单元。
(一)成矿单元级别与序次按照全国二轮区划对单元的级别和序次划分,我国成矿单元划分采取五分法。
即:Ⅰ级—成矿域;Ⅱ级—成矿省;Ⅲ级—成矿区带;Ⅳ级—成矿亚带;Ⅴ级—矿田(下文称成矿区)我们将广义的成矿区带称成矿单元,而只使用狭义的“成矿区带”的概念。
(二)成矿单元划分原则:1、逐级划分原则。
在全国成矿区带(Ⅲ级)划分方案的基础上,划分成矿亚带(Ⅳ级),在成矿亚带内划分矿田或成矿区(Ⅴ级)。
华东经济区的概况及基本特征华东经济区,包括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福建等五省一市,是我国经济技术和工农业生产最发达的经济区。
人多地少,经济繁荣,农、轻、重全面发展,水、陆、空交通方便,是本区的基本特点。
据1985年统计,全区人口22789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21.8%;土地面积63.8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而积的6.6%;人口密度为357.21人/平方公里,远高于其他区域。
华东经济区不仅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也是全国农业最为发达的地区,其粮食、蚕茧、茶叶、黄麻等生产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
1985年,全区工业产值2691.44亿元,农业产值1116.2亿元,工农业总产值3745亿元,分别占全国工业产值、农业产值和工农业产值的30.7%、24.4%和30.8%,各项指标均居全国各大区之首。
一、区情特点华东经济区,具有许多发展经济的独特优势和有利条件。
首先,它东临太平洋,地理位置优越,拥有绵长的海岸线和优良的港湾,历史上就与海内外有着密切的经济技术联系;内陆江河纵横,长江水运把华东、华中、华南联为一体,使华东的港口拥有广阔的腹地。
其次,它位于暧温带和亚热带,气候温暖,雨量充沛,浅水资源丰富,适宜各种经济作物的种植,为工农业发展提供了十分有利的自然条件。
同时,这里地上地下资源丰富,是我国现代工业和农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
上海是全国最大的经济中心,也是主要的涉外港口城市。
此外还有连云港、南通、宁波、温州、福州五个对外开放城市和长江三角洲、闽南三角洲两个经济开放地区。
华东经济区在我国对外开放的总体格局中,必将成为参与国际竞争,实现沿海发展战略的主要阵地。
1985年,在工农业总产值中,农、轻、重分别占32.46%、36.46%、30.9%;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第一、二、三产业所占比例分别为29.85%、47.14%、23.01%。
其轻工、纺织、机械、冶金、电子、造船、化工、石化、医药、食品等部门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
华东及长江沿线石油化工库区及码头概况一、概况介绍华东及长江沿线地区是中国石油化工发展较为集中的地区之一,拥有大量石油化工企业和相关的仓储码头设施。
这些仓储库区和码头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为整个地区的石油化工产业链提供了有效的支持。
下文将从三个方面介绍华东及长江沿线石油化工库区及码头的概况。
二、库区概况1. 地理位置华东及长江沿线地区包括山东、江苏、浙江、上海、安徽等省市,总面积广阔。
石油化工库区主要分布在这些地区的沿海和长江沿岸地带。
2. 企业分布华东及长江沿线地区拥有众多的石油化工企业,其中包括炼油厂、化工厂、储运企业等,涵盖了石油炼制、石化生产、储运等各个环节。
3. 仓储能力石油化工库区的仓储能力十分强大,能够容纳大量的石油化工产品。
这些库区通过大型的储罐、油品管道等设施,实现了对石油、化工产品的储存和分配。
4. 安全设施为了保障库区的安全,各个石油化工库区都设有相应的安全设施,包括防火防爆设备、报警系统、监控设备等,确保石油化工产品的安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的安全。
三、码头概况1. 类型分布华东及长江沿线地区的石油化工仓储码头种类多样,包括石油码头、化工品码头、天然气码头等。
这些码头根据不同的需求,提供相应的装卸设备和服务。
2. 装卸能力石油化工仓储码头的装卸能力非常强大,能够满足大规模的石油化工产品运输需求。
其中,大型的码头设施装卸能力更是高达数百万吨。
3. 安全管理为了确保码头运营的安全性,各个石油化工仓储码头都严格遵守相关的安全管理规定,加强对装卸作业的监控和控制。
此外,每个码头都配备了应急救援队伍和设备,以应对突发事件。
四、发展前景华东及长江沿线地区的石油化工库区和码头在中国石油化工行业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经济的快速增长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些库区和码头也在逐步推进绿色环保发展,加强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然而,石油化工库区和码头面临着一些挑战,如安全风险、环境污染等。
矿产资源的分类与分布
答:矿产资源是指地壳中富集的各种地质矿产物质,根据其成因、
化学性质和用途,可以分为金属矿、非金属矿和能源矿。
金属矿包括
铁矿、金矿、铜矿等;非金属矿包括硅石、石膏、硫矿等;能源矿包
括石油、煤炭、天然气等。
这些矿产资源根据地质构造、矿产地质条
件等因素的不同,分布在不同的地区,形成了各种矿产资源聚集区和
产矿带。
进一步讨论:
矿产资源的分类与分布是地质学、矿产学的重要内容,对于资源勘查、开采和利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根据地质构造和成矿规律的不同,金属矿、非金属矿和能源矿在地球上并不均匀分布,而是形成了独特
的矿产资源分布格局。
例如,金属矿主要分布在大陆岩洞带和造山带,如中国的黄金矿主要分布在祁连山带和秦岭地区。
非金属矿资源分布相对分散,硅石等广泛分布,而石膏等局部富集。
能源矿主要分布在煤炭资源、石油资源和天然气资源。
煤炭主要分布
在华北、华东、华南地区,石油主要分布在华南海域和东海地区,天
然气分布在川滇盆地和秦皇岛盆地等地。
因此,了解矿产资源的分类与分布对于科学开发利用地球资源,保
障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七大区域标准中国的七大区域包括东北、华北、华东、华南、华中、西北和西南地区。
以下是每个区域的标准:1.东北地区:包括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的部分地区。
该地区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
东北地区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森林资源丰富,拥有丰富的煤炭、铁矿等矿产资源。
2.华北地区:包括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的一部分。
该地区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四季分明,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华北地区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是中国的粮棉生产基地之一,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矿产资源丰富。
3.华东地区:包括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福建省、江西省和山东省。
该地区以亚热带湿润气候为主,四季分明,夏季炎热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华东地区地形以平原、丘陵和盆地为主,是中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文化历史遗产。
4.华南地区:包括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省和港澳地区。
该地区以热带湿润气候为主,全年温暖多雨,是中国南方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区域,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丰富的自然资源。
5.华中地区:包括河南省、湖北省和湖南省。
该地区以亚热带湿润气候为主,四季分明,夏季炎热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华中地区地形以平原、丘陵和盆地为主,是中国重要的粮食、棉花和油料生产基地之一,也是重要的矿产资源产地6. 西北地区:包括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该地区以温带大陆性气候和高原山地气候为主,干旱少雨,温差大。
西北地区地形复杂多样,高原、山地、盆地和沙漠等都有分布,是中国重要的畜牧业和能源基地之一,也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路线之一。
6.西南地区:包括重庆市、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和西藏自治区。
该地区以亚热带湿润气候和高原山地气候为主,地形也十分复杂多样,高原、山地、盆地和高原都有分布。
西南地区是中国少数民族聚居的重要地区之一,也是中国南方重要的农业和畜牧业基地之一。
中国的矿产资源分布
中国矿产资源分布情况如下:石油、天然气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和西北。
煤主要分布在华北和西北。
铁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和西南。
铜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华东。
铅锌矿遍布全国。
钨、锡、钼、锑、稀土矿主要分布在华南、华北。
金银矿分布在全国,台湾也有重要产地。
磷矿以华南为主。
主要矿产资源包括:
煤炭资源:中国煤炭储量居世界第一位。
全国已探明的保有煤炭储量为10000亿吨,主要分布在华北、西北地区,以山西、陕西、内蒙古等省区的储量最为丰富。
油气资源:主要蕴藏在西北地区,其次为东北、华北地区和东南沿海浅海大陆架。
截至1998年底,中国已找到509个油田和163个气田。
累计探明石油和天然气地质储量分别为亿吨和万亿立方米,列世界第9位和第20位。
其中陆上石油资源量和天然气资源量分别占中国同类资源总量的%和%,已形成松辽、渤海湾、塔里木、准格尔-吐鲁番、四川、陕甘宁等六个大型油气区。
金属矿产:黑色金属:探明储量的有铁、锰、钒、钛等,其中铁矿储量近500亿吨,主要分布在辽宁、河北、山西和四川等省。
有色金属:凡是在世界上已发现的有色金属矿在中国均有分布。
其中,稀土的储量占世界的80%左右,锑矿的储量占世界的40%,钨矿的储量则为世界其他国家储量总和的4倍。
全国重点地区有色金属等矿产资源分布“图”[发布日期:2010-4-1][作者:中国有色网]我国矿产资源总量丰富、品种齐全,但人均占有量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矿产资源质量较差,地理分布不均衡,大型、超大型矿和露采矿较少,开发利用率不足,选矿冶炼技术落后。
我国铁矿、锰矿、铬铁矿、铜矿、铝土矿等重要矿产短缺或探明储量不足,大多数重要矿产依赖国外进口。
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是我国的矿产大省,特别是煤炭处于我国北方露天矿群的集中地带,储量极其丰富,仅次于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
依克昭盟、锡林郭勒盟、呼伦贝尔盟、赤峰市和哲里木盟等地区煤的储量最为集中,占全区总量的95%以上。
鄂尔多斯煤田已探明的储量约占全国总储量的1/10,居内蒙古及全国之首。
内蒙古大部分煤田地质构造简单,煤层稳定,厚度大,埋藏浅,便于开采。
该区煤的品种也比较齐全,特别是依克昭盟东胜煤田的精煤和阿拉善盟的无烟煤著称于世。
包头地区的白云鄂博以铁、铌、稀土等多种金属共生矿藏驰名,是内蒙古最大的铁矿。
此外,内蒙古的铬铁、铜、铅、锌、锰、金、银等有色金属和贵重金属也都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矿产种类多,配套程度高,有部分特色矿产,远景潜力很大,但矿产分布不平衡,地质勘查程度较低。
全疆已探明储量煤矿区101个,居全国第五位;铁矿目前探明储量为8亿吨;金矿探明储不多,主要分布于西准噶尔和阿尔泰地区;在阿尔泰山和哈密找到了岩浆岩型硫化铜镍矿床,特别是阿尔泰山的黄铁矿型,远景好、富矿多,伴生有金、银、硫等元素。
宁夏回族自治区宁夏矿产资源丰富,以煤和非金属为主,金属矿产较贫乏,目前已获探明储量的矿产种类达34种。
煤炭探明储量300多亿吨,预测储量2020多亿吨,储量位居全国第六位,人均占有量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0.6倍,且煤种齐全,煤质优良,分布广泛,含煤地层分布面积约占宁夏面积的1/3,形成贺兰山、宁东、香山和固原四个含煤区。
金属矿产除镁(炼镁白云岩)储量规模达中型外,铁、铜、铅、锌、金和银等矿产均属小型矿床和矿点。
中国金属矿产资源概况及资源分布一、锰矿中国锰矿资源较多,分布广泛,在全国21个省(区)均有产出;有探明储量的矿区213处,总保有储量矿石5.66亿吨,居世界第3位。
中国富锰矿较少,在保有储量中仅占6.4%。
从地区分布看,以广西、湖南为最丰富,占全国总储量的55%;贵州、云南、辽宁、四川等地次之。
从矿床成因类型来看,以沉积型锰矿为主,如广西下雷锰矿、贵州遵义锰矿、湖南湘潭锰矿、辽宁瓦房子锰矿、江西乐平锰矿等;其次为火山-沉积矿床,如新疆莫托沙拉铁锰矿床;受变质矿床,如四川虎牙锰矿等;热液改造锰矿床,如湖南玛璃山锰矿;表生锰矿床,如广西钦州锰矿。
从成矿时代来看,自元古宙至第四纪均有锰矿形成,以震旦纪和泥盆组为最重要。
二、铁矿中国是铁矿资源总量丰富、矿石含铁品位较低的一个国家。
目前已探明储量的矿区有1834处,总保有储量矿石463亿吨,居世界第5位。
除上海市、香港特别行政区外,铁矿在全国各地均有分布,以东北、华北地区资源为最丰富,西南、中南地区次之。
就省(区)而言,探明储量辽宁位居榜首,河北、四川、山西、安徽、云南、内蒙古次之。
中国铁矿以贫矿为主,富铁矿较少,富矿石保有储量在总储量中占2.53%,仅见于海南石碌和湖北大冶等地。
从铁矿成因类型来看,根据程裕淇和赵一鸣等的意见,主要有与铁质基性、超基性岩浆侵入活动有关的岩浆型铁矿床,如四川攀枝花铁矿床,与中酸性(包括偏基性与偏碱性)岩浆侵入活动有关的接触交代-热液铁矿床,如湖北大冶、福建马坑、内蒙古黄岗等;与中性钠质或偏钠质火山-侵入活动有关的铁矿,如江苏、安徽两省的宁芜铁矿、云南大红山铁矿等;沉积型赤铁矿和菱铁矿床如鄂西、赣西、湘东地区的赤铁矿;变质沉积铁矿,如鞍山铁矿、冀东铁矿等;风化淋滤残积型铁矿,如广东大宝山、贵州观音山等。
铁矿成因类型以分布于东北、华北地区的变质-沉积磁铁矿为最重要。
该类型铁矿含铁量虽低(35%左右),但储量大,约占全国总储量的一半,且可选性能良好,经选矿后可以获得含铁65%以上的精矿。
中国主要矿产资源中国是世界上资源比较丰富的国家之一,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
这些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于中国的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中国主要的矿产资源,包括煤炭、铁矿石、铜矿石、锌矿石和稀土等。
1. 煤炭资源煤炭是中国的主要能源之一,也是世界上最主要的能源之一。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煤炭生产国,煤炭储量居世界第一。
煤炭主要分布在华北、华东和西南地区,其中以山西、内蒙古、河北和陕西等省份的煤炭资源最为丰富。
煤炭的开采和利用对于推动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和城市化建设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2. 铁矿石资源铁矿石是钢铁工业的重要原料,也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
中国的铁矿石资源分布广泛,主要集中在东北地区、西南地区和中部地区。
辽宁、内蒙古、河北和山东等省份是中国的主要铁矿石产区。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铁矿石消费国和进口国,铁矿石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于满足国内钢铁产业需求至关重要。
3. 铜矿石资源铜矿石是重要的有色金属矿石,广泛用于电力、通信、交通等领域。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铜矿石消费国和进口国。
铜矿石资源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和华北地区,其中云南、内蒙古和新疆等省份是中国的主要铜矿石产区。
为了满足国内的需求,中国加大了对铜矿石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同时也加强了对铜矿石的进口。
4. 锌矿石资源锌矿石是重要的有色金属矿石,主要用于制造锌合金和电池等产品。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锌矿石消费国和进口国。
锌矿石资源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和北部地区,其中四川、陕西和新疆等省份是中国的主要锌矿石产区。
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对于锌矿石的需求不断增加,中国加大了对锌矿石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5. 稀土资源稀土是战略性资源,广泛应用于军工、冶金、电子、石油等领域。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稀土生产国和出口国,稀土资源储量占全球的比重超过90%。
稀土主要分布在内蒙古、江西、广东和福建等地,其中内蒙古和江西是中国的主要稀土产区。
中国通过提高稀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不仅满足了国内需求,也为国际市场提供了大量的稀土产品。
华东及长江沿线化工库区及码头概况引言华东地区及长江沿线是中国化工产业的重要区域。
这里拥有许多重要的化工库区和码头,为化工产品的生产、储存和运输提供了便利条件。
本文将对华东及长江沿线的化工库区及码头进行概况介绍,希望能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华东地区化工库区概况华东地区是中国最重要的化工产业基地之一,拥有众多的化工库区。
其中,上海化学工业区、浙江衢州化工园区和江苏盐城化学工业园区是该地区最具代表性的化工库区。
1. 上海化学工业区位于上海市,是中国最早建设的化工园区之一。
该园区占地约100平方公里,拥有世界一流的化工设施和完善的配套设施。
主要生产包括石油化工、化学纤维、农药、橡胶等化工产品。
该园区致力于提高化工产业的技术含量和环境保护水平。
2. 浙江衢州化工园区位于浙江省衢州市,是华东地区最大的化工库区之一。
该园区占地面积近300平方公里,拥有丰富的化工资源和优越的交通条件。
主要生产包括石油化工、有机化工和新材料等。
该园区坚持可持续发展,注重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
3. 江苏盐城化学工业园区位于江苏省盐城市,是中国华东地区最大的化工产业园区。
该园区占地面积约150平方公里,拥有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先进的化工生产技术。
主要生产包括石油化工、精细化工和医药化工等。
该园区致力于提升产业集聚效应和环保水平。
长江沿线化工码头概况长江是中国最长的河流,沿线分布着许多重要的化工码头,为河道运输提供了便利条件。
1. 上海化工港位于上海市,是长江沿线最大的化工港口。
该港口拥有完善的码头设施和作业设备,可以满足大型化工船只的停靠和装卸作业需求。
同时,该港口还连接着上海化学工业区和周边的化工库区,为化工产品的运输提供了便捷通道。
2. 南京长江港是长江沿线最重要的内河港口之一。
该港口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拥有多个化工专用码头。
这些码头配备了先进的装卸设备和专业的化工作业人员,可以有效地满足化工产品的进出口需求。
3. 宜昌长江港是湖北省宜昌市的重要港口,也是长江上游最大的化工港口之一。
矿产资源储量核实报告1985高程矿产资源储量核实报告1985高程一、报告目的本报告旨在核实1985年的矿产资源储量信息,为政府制定相关的经济发展政策提供依据,同时也为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提供科学参考。
二、背景介绍1985年,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于国家经济的稳定增长至关重要。
然而,由于信息不对称和技术限制,在矿产资源储量核实上存在一定的困难。
三、矿产资源概况1.铁矿石据统计,全国铁矿石资源总储量约100亿吨,其中测定储量约30亿吨,预测潜力约70亿吨。
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和华东地区。
2.煤炭全国煤炭储量约7500亿吨,测定储量约180亿吨,预测潜力约7320亿吨。
主要分布在华北、东北和西南地区。
3.石油和天然气全国石油储量约240亿吨,测定储量约20亿吨,预测潜力约220亿吨。
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和西南地区。
天然气储量约7000亿立方米,测定储量约2000亿立方米,预测潜力约5000亿立方米。
主要分布在西南、南方和东北地区。
4.金属矿产全国金属矿产储量庞大,其中包括铜、铝、锌、铅、锡等。
各种金属矿石的储量分布较广,且有较大的开发潜力。
5.非金属矿产我国非金属矿产资源也非常丰富,主要包括磷、硫、矿石、石灰石、大理石等。
这些矿产资源在保障建筑材料和化工原料供应上起着重要作用。
四、矿产资源储量核实方法矿产资源储量核实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综合运用地质勘探、地球物理勘探、地球化学勘探等技术手段。
在1985年,我国核实矿产资源储量的主要方法有以下几种:1.勘探核实法:通过地质钻探、测量、取样等方式获取地质信息,从而估计矿产资源的储量。
2.地球物理勘探法:如地震勘探、重力勘探、磁力勘探等,通过观测矿产资源区域的地球物理现象,推断储量情况。
3.地球化学勘探法:通过野外采样、实验室分析等手段,研究矿石中所含矿物元素的含量,并结合地质背景推断矿产资源储量。
4.统计评估法:通过收集已探明矿藏的相关数据,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对矿产资源的储量进行推算和评估。
立志当早,存高远中国各地区矿产资源分布中国矿产资源遍布于各省、市、自治区,但因所处大地构造带和成矿地质条件的不同,各地区矿产资源分布不均,其矿种、储量、质量差异较大,形成了各地域矿产资源的不同特征。
(一)东部地区中国东部地区地处中国主要大江、大河的下游,地形以平原为主,平原与丘陵相间分布,地势平坦,水网发达,频临海洋,交通条件甚好,且属中国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的前沿,工业化、城市化水平高,占有明显的科技和经济优势。
东部地区采掘工业、原材料工业产品产量在中国占重要地位。
其中原煤产量占全国的23%原油占42%,发电量占49%,钢占58%,烧碱占64%,化肥占42%。
中国东部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劣势是资源相对贫乏。
矿产资源特别是能源严重短缺。
能源探明储量仅占全国的7.4%,45 种主要矿产工业储量的潜在价值只占全国的15.5%。
从中国主要矿产资源己探明的储量来看,东部地区除石油、铁矿石外,其他矿产资源都比较贫乏。
煤炭只占全国总储量的6.6%天然气占30%,铜占7.7%,铝土矿占19.7%磷矿占11.7%。
东部地区矿产资源的地理分布特点是,以山东为界,北富南贫。
(二)中部地区中国中部地区拥有丰富的能源、多种金属和非金属矿产资源。
45 种主要矿产潜在储量占全国的44.8%,有20 多种主要矿产资源的储量占全国的半数或更多。
其中煤炭保有储量占全国的58%,石油剩余可采储量占全国的近1/2,铝土矿保有储量占全国的61%铜矿保有储量占全国的47%磷矿保有储量占全国的40%,稀土矿保有储量占全国的98%。
从矿产资源的地域分布看,煤炭、石油等主要集中在北方省区,有色金属和非金属矿主要集中在南方省份。
煤炭主要。
华东矿产资源概况
华东的矿产资源十分丰富,发现的各类矿产达168多种,探明储量的矿产达110多种,矿产地达6000多处,具有可观的现实和潜在的经济价值。
现简述如下:
一、能源矿产
主要是煤、铀、石油和天然气。
煤以淮南、淮北煤田储量最大居华东首位,还有全国煤炭基地之一的徐州和具有江西煤都之称的萍乡、乐平、丰城一带也有可观的煤炭储量。
另有分布在浙江、福建的众多小煤矿。
号称江西矿产七朵金花之一的铀矿,其查明资源储量居全国首位,江西乐安相山矿田邹家山矿床是我国少有的一个超大型火山岩型富铀矿床。
华东四省查明的铀矿资源储量约占全国的1/3。
石油和天然气也有一定的储量,主要为胜利油田,累计探明石油地质储量40.45亿吨,其中海上探明石油地质储量3.66亿吨,山东的石油储量居全国第二位,探明天然气1907亿立方米。
其次是江苏北部地区探明30个油田和一个江苏最大的气田。
累计探明石油地质储量近2亿吨,天然气30亿立方米。
二、金属矿产
江西矿产七朵金花除铀外尚有稀土、铜、钨、钽、金、银,其储量十分可观,这基本也代表了华东的矿产优势。
上述矿种的矿床均属大型、特大型,如龙南701稀土矿为世界上发现的第一个大型风化壳离子吸咐型重稀土矿床。
寻乌河岭火山岩轻稀土矿为世界上发现的第一个大型风化壳离子吸附型轻稀土矿床。
会昌锡坑迳为中国最大的斑岩型锡矿田之一。
宜春414花岗岩型特大型钽铌矿床,除钽是中国最大的外,尚有锂、铷、铍均达到大型。
中国最大的斑岩型铜矿田,德兴特大型铜矿床,中国最大的银矿床贵溪冷水坑特大型斑岩银矿等。
另有安徽的铜陵铜矿、宁芜铁矿以及钨、钪其储量也居全国第二位,江西新余良山、安徽的马鞍山、罗河、大鲍庄、龙桥等大型铁矿和中型钴矿,江苏、安徽、江西、浙江等省的大、中型铅锌矿、钼矿,江西、安徽的金矿特别是全国储量第一的山东金矿等都在全国的金属矿产中占有一定的地位。
铋矿主要与钨矿共(伴)生,以江西分宜下桐岭、于都盘古山钨矿中最多。
汞矿、铝矿均有发现,其它有色金属铯、锆、铪等探明了不少的储量,因此华东可谓是有色及稀有金属的故乡。
三、非金属矿产
华东的非金属矿产种类繁多,经多年工作已探明的化工原料、冶金辅助原料、陶瓷玻璃原料和建材原料及其它非金属矿产储量丰富,是国民经济中重要的物资资源。
江西宜春麦田粉石英矿床是我国发现最早、已知规模最大的矿床。
化工用白云石、自然硫、硫铁矿、石墨、石膏,浙江平阳矾山的明矾石等的储量均为全国首位,尤其后者名冠全球。
属中国最大的江西上高月光山超大型硅灰石矿床。
建筑用大理岩、饰面用的板材以浙江温岭最为有名,洞头县的花岗岩板材以质量好,储量丰富而著称于世。
冶金用的白云石、制玻璃用石英砂、高岭土、瓷石、滑石、耐火粘土、重晶石、水泥用灰岩等都在全国矿产资源中占有相当的比重,其产量列全国的前几位。
浙江有10多个市县盛产萤石,尤其是武义萤石以储量大、品质优而闻名中外,是国内商品萤石的最大供应基地。
衢州、常山、江山的石灰石储量大,质
量好。
浙江青田和福建寿山产的叶腊石分别称为青田石、寿山石,其雕刻的艺术品中外享有盛名。
江西还探明有一定储量的膨润土、黑滑石等矿产以及蛇纹石和磷矿,并有著名的江西会昌周田、浙江慈溪的盐矿以及其它超大型的盐矿多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