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本)合同管理案例
- 格式:ppt
- 大小:368.00 KB
- 文档页数:36
企业合同管理的优秀案例
1. 国际能源公司 Keller Williams 的合同管理案例:Keller Williams 是一家全球领先的能源公司,他们在全球范围内与数百个供应商和合作伙伴签订合同。
为了提高合同管理效率和可追溯性,他们利用了一种合同管理系统,使得他们能够集中存储、跟踪和管理所有合同。
该系统还提供了自动提醒功能,确保合同的到期日期和续签时间得到及时提醒。
该案例展示了如何利用合同管理系统提高合同管理效率和减少人工错误。
2. 医疗器械公司 Medtronic 的合同管理案例:在美国食品药品监管局的强制规定下,医疗器械公司 Medtronic 有严格的合规性要求。
为了确保所有合同都符合相关法规和政策,他们建立了一套自动化的合同管理系统。
该系统通过合同审核和工作流程自动化,确保合同符合公司政策和标准。
该案例展示了如何利用合同管理系统保持合规性并更好地管理合同。
3. 零售企业 Walmart 的供应链合同管理案例:Walmart 是全球最大的零售企业之一,他们与无数供应商签订合同。
为了提高供应链合同的管理和交付效率,Walmart 利用了一种供应链合同管理系统。
该系统帮助他们自动化合同流程并提供合同指标和分析报告。
通过优化供应链合同管理,Walmart 成功提高了交付效率,并减少了合同处理时间和成本。
这些优秀案例展示了企业如何利用合同管理系统提高合同管理效率、降低风险、保持合规性以及提升供应链管理效果。
这些案例的成功经验可以为其他企业在合同管理方面提供参考和借鉴。
管理合同(mc)模式 ppp案例咱来唠唠管理合同(MC)模式下的PPP案例。
就说那个某城市的污水处理项目吧。
这个城市呢,以前污水处理那叫一个乱,污水到处流,环境差得很。
政府就想改善,可自己搞又觉得有点力不从心,毕竟专业的运营管理啥的得有专门的人来干。
这时候呢,就想到了PPP里的管理合同(MC)模式。
政府找了一个在污水处理方面超有经验的企业。
这企业就像是个超级管家一样,根据管理合同(MC)的规定来干活。
首先啊,政府还是拥有这个污水处理设施的产权,这就好比房子还是政府的,但是请了个专业的物业(就是这个企业)来管理。
这个企业来了之后呢,他们先对整个污水处理系统进行了一个全面的“体检”,发现好多设备老化啦,运行流程也不科学。
然后呢,他们就开始按照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经验来调整。
在人员管理上,以前那些工作人员工作效率不高,这个企业就重新制定了一套员工培训计划,像教小朋友一样,从最基础的污水处理知识到新设备的操作,一点一点教那些员工。
还有啊,在成本控制方面,他们可机灵了。
以前买各种处理污水的药剂啥的,都是乱买,也不对比价格。
这个企业进来后,就找了好多供应商去谈,哪家便宜质量又好就买哪家的。
而且呢,他们还对污水处理的质量进行了严格的监控。
以前污水可能就是简单处理一下就排出去了,现在不行,必须达到环保部门规定的高标准才行。
通过这个管理合同(MC)模式的PPP项目,这个城市的污水处理那是一天比一天好,污水变得越来越干净,周围的环境也变好了,老百姓都特别高兴,政府也觉得这钱花得值。
这就像是请了个专业的大厨(企业)来管理自家厨房(污水处理设施),做出来的菜(处理后的污水)又干净又卫生。
合同十大经典案例及分析案例一:买橘子引发的合同误会。
话说有个小商贩老张,在街边摆摊卖橘子。
小李路过,看到橘子很新鲜,就跟老张说:“大爷,你这橘子我全要了,一共多少钱?”老张乐呵地说:“算你50块吧。
”小李说:“行,不过我得先去旁边超市买点东西,回来拿橘子,钱我先给你。
”老张收了钱。
可是等小李回来的时候,老张以为小李说的“全要了”是指他车上剩下的那半袋橘子,而小李觉得是摊位上所有的橘子呢。
分析:这里的问题就是合同内容不明确。
他们只是口头约定了“全要了”这个模糊的概念,没有具体界定到底是哪些橘子。
在正式的合同里,哪怕是这种小买卖,如果能明确数量,比如说“摊位上现有三筐橘子共100斤”,就不会产生这样的误会了。
这就告诉我们,合同里哪怕是最简单的买卖,关于标的(这里就是橘子的范围)一定要明确规定。
案例二:租房的“惊喜”小王要租一间房子,和房东赵姐签了合同。
合同上写着“房租每月1500元,押一付三”。
小王住进去之后发现,房子的下水道老是堵,而且屋顶还漏水。
小王找赵姐,赵姐说:“合同里可没说房子必须没毛病啊。
”分析:这就是合同里没有考虑到房屋质量相关的条款。
虽然小王可能因为想赶紧租到房子没太在意这些细节,但是在正常的房屋租赁合同里,房东有义务提供适合居住的房屋。
这就好比你去餐厅吃饭,虽然合同(菜单算一种简单合同形式)没写菜里不能有沙子,但你肯定觉得菜应该是干净卫生的。
小王在签合同之前应该要求房东明确房屋的基本状况,或者在合同里加上类似“房东保证房屋基本设施完好,可正常使用”这样的条款。
案例三:合作开饭馆的“坑”小张和小刘打算合作开饭馆。
两人签了个简单的合同,说一起出钱,利润平分。
结果饭馆开起来后,小张天天在饭馆忙前忙后,小刘就偶尔来看看。
到了年底算利润的时候,小刘说:“咱们说好利润平分,我也出了钱,我就拿我的那一半。
”小张可就不乐意了,他觉得自己付出的劳动多,应该多拿点。
分析:这个合同只考虑了出资,没考虑到双方的劳务付出。
工程合同管理案例(5篇范文)第一篇:工程合同管理案例工程合同管理案例关键字:工程招标,合同签定,合同价格,工期拖延、工程质量某毛纺厂建设工程,由英国某纺织企业出资85%,中国某省纺织工业总公司出资15%成立的合资企业(以下简称A方),总投资约为1800万美元,总建筑面积22610平方米,其中土建总投资为3000多万元人民币。
该厂位于丘陵地区,原有许多农田及藕塘,高低起伏不平,近旁有一国道。
土方工作量很大,厂房基础采用搅拌桩和振动桩约8000多根,主厂房主体结构为钢结构,生产工艺设备和钢结构由英国进口,设计单位为某省纺织工业设计院。
一、土建工程招标及合同签订过程土建工程包括生活区4栋宿舍、生产厂房(不包括钢结构安装)、办公楼、污水处理站、油罐区、锅炉房等共15个单项工程。
业主希望及早投产并实现效益。
土方工程先招标,土建工程第二次招标,限定总工期为半年,共27周,跨越一个夏季和冬季。
由于工期紧,招标过程很短,从发标书到收标仅10天时间。
招标图纸设计较粗,没有施工详图,钢筋混凝土结构没有配筋图。
工程量表由业主提出目录,工作量由投标人计算并报单价,最终评标核定总价。
合同采用固定总价合同形式,要求报价中的材料价格调整独立计算。
共有10家我国建筑公司参加投标,第一次收到投标书后,发现各企业都用国内的概预算定额分项和计算价格,未按照招标文件要求报出完全单价,也未按招标文件的要求编制投标书,使投标文件的分析十分困难。
故业主退回投标文件,要求重新报价。
这时有5家退出竞争。
这样经过四次反复退回投标文件重新做标报价,才勉强符合要求。
A方最终决定我国某承包公司B(以下简称B方)中标。
本工程采用固定总价合同,合同总价为17518563元人民币(其中包括不可预见风险费1,200,000元)。
二、合同条件分析本工程合同条件选择是在投标报价之后,由A方与B方议定。
A 方坚持用ICE,即英国土木工程师学会和土木工程承包商联合会颁布的标准土木工程施工合同文本;而B方坚持使用我国的示范文本。
以下是一个合同管理案例的示例:
公司A与供应商B签订了一份供应合同,合同约定了B向A提供特定商品的数量、质量、价格、交付时间等条款。
然而,在合作的过程中,公司A发现供应商B未能按照合同约定履行义务,导致交付延迟和货物质量不符合要求。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公司A进行了以下的合同管理流程:
1. 合同审查:首先,公司A对合同进行审查,确认合同条款和双方的权责。
在审查过程中,发现供应商B确实违反了合同约定的交付时间和货物质量要求。
2. 合同追踪:公司A建立了合同追踪系统,跟踪供应商B的交付进度和货物质量,并及时记录和更新相关信息。
3. 合同纠纷解决:公司A与供应商B进行了沟通和协商,提出了合同违约的问题,并要求供应商B进行解释和补救措施。
4. 合同修订:在与供应商B的协商中,公司A提出了合同修订的建议,包括调整交付时间和质量要求,并达成共识。
5. 履约监督:公司A对供应商B进行了履约监督,确保其按照修订后的合同条款履行义务,包括及时交付符合质量要求的货物。
6. 合同评估和总结:公司A对合同执行情况进行评估和总结,以便今后改进合同管理流程,并对合同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和提升。
通过以上的合同管理流程,公司A成功解决了与供应商B的合同纠纷,并确保了合同的有效履行。
这个案例强调了合同管理在维护双方权益、解决纠纷和保证业务顺利进行方面的重要性。
合同管理的目标是确保各方遵守合同约定,最大限度地减少风险和损失,实现双方共赢的合作关系。
合同管理典型案例
以下是一些合同管理典型案例:
1. 工程承包合同纠纷案例: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了一份工程承包合同,约定由乙公司为甲公司承建一座大楼。
但在建设过程中,乙公司未能按时完成工程,导致甲公司遭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甲公司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乙公司赔偿损失。
法院最终判决乙公司赔偿甲公司的经济损失。
2. 销售合同纠纷案例:丙公司与丁公司签订了一份销售合同,约定由丙公司向丁公司供应一批货物。
但在交货时,丙公司交付的货物数量与合同约定不符,导致丁公司遭受了损失。
丁公司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丙公司赔偿损失。
法院最终判决丙公司赔偿丁公司的经济损失。
3. 服务合同纠纷案例:戊公司与己公司签订了一份服务合同,约定由戊公司为己公司提供技术支持服务。
但在服务过程中,戊公司未能按时完成服务,导致己公司遭受了损失。
己公司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戊公司赔偿损失。
法院最终判决戊公司赔偿己公司的经济损失。
这些案例表明,合同管理对于保障合同双方的权益、维护市场秩序、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实际操作中,合同管理应注
意合同条款的制定、合同履行的监督、合同纠纷的处理等方面,以确保合同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管理合同(mc)模式 ppp案例咱来说说管理合同(MC)模式的PPP案例哈。
就拿某个城市的污水处理项目来说吧。
这个城市呢,污水处理一直是个老大难问题。
政府想改善这个情况,但是又不想完全自己操办,就想到了PPP这种模式,而且采用的是管理合同(MC)模式。
一、项目初期情况。
1. 政府的烦恼。
政府自己运营污水处理厂的时候啊,那叫一个头大。
设备维护不专业,运营效率低下,还老是超预算。
污水处理效果也不咋地,老百姓有时候都有意见了。
2. 企业的介入。
这时候有个专门搞环境治理的大企业出现了。
这个企业在污水处理领域有很多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
政府就和这个企业签订了管理合同(MC)模式的PPP协议。
二、管理合同(MC)模式的运作方式。
1. 职责分工。
政府方面:政府还是拥有污水处理厂的资产所有权,毕竟这是公共资源嘛。
而且政府负责提供一些基本的资金保障,比如建设新的污水处理设施的部分资金等。
企业方面:企业主要负责日常的运营管理。
他们把自己那一套先进的管理经验带进来。
比如说优化人员配置,以前政府运营的时候可能有很多冗员,企业一来,把岗位重新梳理了一遍,让每个人都能发挥最大的作用。
还有设备管理,企业定期对设备进行专业维护,用他们自己研发的一些监测系统,能提前发现设备可能出现的问题,这样就避免了设备突然坏掉影响污水处理进度的情况。
2. 费用支付与收益。
政府根据企业的运营效果来支付管理费。
这个管理费可不是随便定的哦。
如果企业把污水处理厂运营得好,出水水质达标率高,处理量也大,那政府就多给点管理费。
企业呢,虽然没有污水处理厂的资产所有权,但是通过这种有效的管理,能赚取稳定的管理费收益。
同时,企业也因为把这个项目做好了,在环保领域的名声更响亮了,以后还能接到更多类似的项目呢。
三、项目成果。
1. 污水处理效果。
经过企业一段时间的管理运营,污水处理效果那是相当显著。
以前污水排出去还有味儿呢,现在经过处理后的水清澈得很,各项指标都达到了环保标准,还能用来浇灌城市的绿化植物呢。
合同管理经典案例范文合同管理经典案例范文甲方:XXX公司地址:XXX电话:XXX法定代表人:XXX乙方:XXX公司地址:XXX电话:XXX法定代表人:XXX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及其相关法律规定,甲乙双方本着平等、自愿、公正的原则,就XXX合同达成以下协议,共同遵守执行:一、合同内容及条款:1. 合同名称:XXX合同;2. 合同期限:自XXXX年XX月XX日起至XXXX年XX月XX日止;3. 合同履行地点:XXX;4.合同标的:(1) 甲方向乙方购买XXX产品/提供XXX服务;(2)乙方向甲方提供XXX产品/服务;5. 付款方式:(1) 甲方应于双方签订本合同后X天内向乙方支付XXX元;(2) 乙方应于提供XXX产品/服务后X天内收到甲方支付XXX元;6. 违约责任:(1) 甲方未按照约定时间支付货款的,应支付XXX万元违约金;(2) 乙方未按照约定时间提供产品/服务的,应支付XXX万元违约金;7. 其他约定:二、甲方的权利和义务:1. 甲方应按照本合同的约定支付货款;2. 甲方应按照本合同的约定提供所需资料;3. 如甲方未按照本合同的约定履行义务,应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
三、乙方的权利和义务:1. 乙方应按照本合同的约定提供产品/服务;2. 乙方应按照本合同的约定收取货款;3. 如乙方未按照本合同的约定履行义务,应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
四、法律效力和可执行性本合同签订后,具有法律效力,双方应当遵守约定的条款。
如因本合同引发的争议,双方应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应向合同签订地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若一方无法正常履行合同,应承担违约责任并赔偿另一方的损失。
五、其他约定本合同如需变更,应经双方书面协商一致,并签署书面协议。
未尽事项,由双方协商解决。
合同签订人:甲方:XXX 公司(盖章)法定代表人/授权代表:XXX签订日期:XXXX年XX月XX日乙方:XXX 公司(盖章)法定代表人/授权代表:XXX签订日期:XXXX年XX月XX日。
第1篇一、案情简介原告:XX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原告”)被告:YY公司(以下简称“被告”)案由:合同纠纷原告XX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主要从事电子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
被告YY公司成立于2008年,主要从事电子产品销售。
2018年5月,原告与被告签订了一份《电子产品购销合同》(以下简称“合同”),约定原告向被告供应一批电子产品,总金额为1000万元。
合同约定了交货期限、付款方式、违约责任等条款。
根据合同约定,原告于2018年6月开始向被告供应电子产品,但被告仅支付了500万元货款。
随后,由于市场变化,原告认为继续履行合同已无利润可言,遂要求终止合同,并要求被告支付剩余500万元货款及违约金。
被告则认为,由于市场变化,其已无法支付剩余货款,要求与原告协商解除合同。
双方协商未果,原告遂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被告支付剩余货款500万元及违约金。
二、争议焦点1. 合同是否有效?2. 被告是否应支付剩余货款及违约金?3. 合同解除的条件及责任承担?三、法院判决1. 关于合同效力问题:法院认为,原告与被告签订的《电子产品购销合同》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合同内容合法有效。
2. 关于被告是否应支付剩余货款及违约金问题:法院认为,虽然市场变化导致合同履行存在困难,但原告与被告在合同中并未约定市场变化导致合同无法履行时的处理方式。
因此,被告不应因市场变化而免除支付剩余货款的责任。
同时,被告未按合同约定支付货款,构成违约,应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
3. 关于合同解除的条件及责任承担问题:法院认为,由于市场变化导致合同履行存在困难,双方均有责任。
原告要求终止合同,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九十三条规定的合同解除条件。
但原告在终止合同时,应提前30日通知被告,并采取合理措施减少损失。
被告在收到终止合同通知后,应及时采取补救措施,以减少损失。
综上所述,法院判决如下:1. 被告应支付原告剩余货款500万元及违约金;2. 双方解除《电子产品购销合同》;3. 原告应承担因其终止合同而产生的部分损失。
企业合同管理的优秀案例
某大型制造企业,在合同管理方面一直非常重视。
他们建立了一套完善的合同管理制度,包括合同签订、履行、变更、解除等各个环节的管理规定。
同时,他们还配备了专业的合同管理人员,负责合同的日常管理和监督。
该企业在合同管理方面采取了以下措施:
1.合同签订前进行严格的审查和评估。
他们会对合同条款进行仔细审查,确保合同内容明确、合法、合规。
同时,他们还会对合同对方进行尽职调查,确保对方的信誉和能力符合要求。
2.建立完善的合同履行流程。
他们制定了详细的合同履行计划和时间表,明确了各方的职责和义务。
同时,他们还会对合同的履行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确保合同按照计划顺利执行。
3.建立完善的合同变更和解除机制。
他们明确了合同变更和解除的条件和程序,确保在需要时能够及时、合法地处理相关问题。
4.建立完善的合同档案管理制度。
他们会对所有合同进行归档管理,确保合同的完整性和可追溯性。
同时,他们还会定期对合同档案进行整理和更新,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该企业的合同管理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合同纠纷和风险得到了有效控制。
他们的成功经验可以为其他企业提供借鉴和参考。
管理合同(mc)模式 ppp案例
咱来聊聊管理合同(MC)模式的PPP案例哈。
就比如说有个城市的污水处理项目。
这个城市啊,想要把污水处理这件事儿弄得妥妥当当的,但自己搞呢,又觉得在管理和专业技术方面有点吃力。
这时候呢,就采用了管理合同(MC)模式的PPP项目。
政府把污水处理厂的运营管理交给了一家专业的公司。
这家公司就像是一个超级管家,啥都管。
人员管理方面。
以前污水处理厂的员工可能工作效率不高,或者技能不太够。
这个专业公司一来,就重新安排岗位,培训员工,就像给一群散漫的士兵进行特训一样,让每个人都知道自己该干啥,而且干得特好。
在成本控制上呢,这个管家可精着呢。
以前可能在设备维护、药剂采购这些地方花了不少冤枉钱。
现在管家公司到处找性价比高的供应商,还优化设备的使用方式,能让设备多工作几年,就像给设备吃了长寿药一样。
还有技术升级这一块。
管家公司带来了新的污水处理技术,让污水变得更干净,而且处理速度还更快。
这就好比以前是骑自行车运东西,现在直接开上小货车了。
再说说收入方面。
这个项目除了政府给的一些补贴之外,还可以通过处理污水后产生的一些有用的东西来赚钱,比如说把处理后的污泥变成肥料卖出去。
管家公司就像一个精明的商人,把这些赚钱的门道都摸得透透的,让整个项目不仅不怎么花钱,还能有点小收入呢。
通过这个案例就能看出来,管理合同(MC)模式的PPP项目,就是政府找个厉害的帮手,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把公共项目搞得更好,政府省心,老百姓也受益,多棒啊!。
企业管理合同企业管理合同范本(精选6篇)随着广大人民群众法律意识的普遍提高,合同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大,合同协调着人与人,人与事之间的关系。
那么合同要怎么拟定?想必这让大家都很苦恼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企业管理合同范本(精选6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企业管理合同1甲方:____乙方:____甲、乙双方根据《合同法》和其它相关法律、法规,就企业管理咨询事宜达成一致,于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订立本合同。
一、服务范围甲方聘请乙方在下列第______项为甲方提供管理咨询服务:1.日常会计帐务处理咨询及税法咨询。
2.制订财务核算制度。
3.制订财务管理制度。
4.制订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5.受托财务分析,出具财务分析报告。
6.投资融资咨询。
7.制订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手册。
8.制订企业总务管理工作手册。
9.代办一般纳税人临时认定手续。
二、服务期间(项目完成期限)及收费1.委托服务期间自______年______月至______年______月止。
2.本项服务的收费标准为人民币______元,于签约后一次性支付。
三、甲方乙方的基本义务(一) 甲方的基本义务1.与乙方诚信合作,为乙方开展工作提供便利,向乙方提供与服务事项相关的情况和资料。
2.如有关的情况和事实发生变化,应及时告知乙方。
3.按照约定支付服务费。
4.向乙方提出的要求不应与法律及会计职业道德和职业纪律的规定相冲突。
(二) 乙方的基本义务1.必须遵守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
2.应当勤勉尽职,依法在合同约定范围内维护甲方的最大利益。
3.应当及时向甲方发表顾问意见;按时完成提交项目报告。
4.对甲方的商业秘密或个人隐私应当保守秘密。
四、生效、违约处理及其他约定事项1.本协议书在签约并付费后生效。
2.双方之间发生争议的,应当进行协商或由第三方调解,在无法通过协商和调解方式的情况下,任何一方均可向人民法院起诉。
3.本协议书未尽事宜,甲乙双方应持积极态度友好协商解决。
第1篇一、背景某房地产开发公司(以下简称“甲方”)成立于2005年,主要从事房地产开发、销售和物业管理。
经过多年的发展,甲方在行业内具有一定的知名度。
2018年,甲方因资金周转困难,决定将其持有的某项目公司(以下简称“目标公司”)80%的股权转让给乙公司(以下简称“乙方”)。
双方于2018年6月签订了股权转让协议,约定甲方将目标公司80%的股权转让给乙方,股权转让价格为人民币1亿元。
协议签订后,乙方按照约定支付了股权转让款。
二、问题股权转让协议签订后,乙方发现甲方存在以下问题:1. 目标公司财务状况不透明:乙方在调查目标公司财务状况时,发现甲方未如实披露目标公司实际负债情况,导致乙方在收购目标公司时承担了额外的财务风险。
2. 目标公司土地使用证存在瑕疵:乙方在审查目标公司土地使用证时,发现该证存在手续不全的情况,可能导致未来项目开发过程中遇到法律纠纷。
3. 目标公司员工劳动合同存在潜在风险:乙方在调查目标公司员工劳动合同时,发现部分员工劳动合同存在不规范的情况,可能引发劳动争议。
三、法律风险分析1. 财务风险:由于甲方未如实披露目标公司实际负债情况,乙方在收购目标公司后可能面临突如其来的债务压力,严重时可能导致乙方资金链断裂。
2. 法律纠纷风险:目标公司土地使用证存在瑕疵,可能导致项目开发过程中遇到法律纠纷,如无法取得规划许可证、无法进行房屋预售等。
3. 劳动争议风险:目标公司员工劳动合同存在不规范的情况,可能导致未来发生劳动争议,如员工要求支付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要求支付经济补偿金等。
四、风险应对措施1. 财务风险:- 乙方要求甲方提供目标公司详细的财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以便乙方全面了解目标公司的财务状况。
- 乙方聘请专业机构对目标公司的财务状况进行审计,确保财务报表的真实性。
2. 法律纠纷风险:- 乙方要求甲方提供目标公司土地使用证的完整手续,确保土地使用证合法有效。
第1篇一、引言合同是市场经济中最常见的法律形式,合同法律风险是企业在合同签订、履行过程中可能面临的法律风险。
合同法律风险可能导致企业遭受经济损失、声誉受损甚至法律制裁。
本文将结合实际案例,分析合同法律风险,以期为企业在合同管理中提供借鉴和参考。
二、案例一:合同主体资格风险案例背景:甲公司(以下简称甲方)是一家从事房地产开发的企业,乙公司(以下简称乙方)是一家从事建筑工程的企业。
双方签订了一份《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约定甲方将某住宅小区的建设工程承包给乙方。
合同签订后,乙方开始施工。
在施工过程中,乙方发现甲方提供的土地证存在虚假记载,甲方并非该住宅小区的土地使用权人。
乙方遂停止施工,并向甲方提出索赔。
案例分析:本案中,甲方在签订合同前未对乙方进行充分调查,导致乙方在施工过程中发现甲方主体资格存在问题。
甲方提供的土地证存在虚假记载,甲方并非该住宅小区的土地使用权人,导致合同无法履行。
此案例表明,合同主体资格风险是企业面临的主要法律风险之一。
预防措施:1. 在签订合同前,企业应充分调查对方的主体资格,包括营业执照、资质证书、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等。
2. 在合同中明确约定主体资格的变更及后果。
3. 合同履行过程中,企业应密切关注对方的主体资格变化,及时采取措施。
三、案例二:合同内容风险案例背景: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了一份《设备采购合同》,约定甲方购买乙公司生产的某型号设备。
合同签订后,甲方支付了全部货款。
但在设备验收过程中,甲方发现设备存在严重质量问题,无法满足生产需求。
乙方表示愿意退货,但拒绝退还货款。
本案中,合同内容存在缺陷,未明确约定设备的质量标准。
乙方提供的设备存在质量问题,导致甲方遭受经济损失。
此案例表明,合同内容风险是企业面临的主要法律风险之一。
预防措施:1. 在签订合同前,企业应充分了解合同条款,确保合同内容完整、准确。
2. 合同中应明确约定质量标准、检验方法、违约责任等条款。
3. 合同签订后,企业应加强对合同内容的审核,确保合同履行过程中不出现争议。
合同管理的经典案例合同管理的经典案例甲方:XX公司(以下简称“甲方”)法定代表人:XXX地址:XXXXX乙方:XX供应商(以下简称“乙方”)法定代表人:XXX地址:XXXXX鉴于甲方需要采购某种产品,乙方能够按照甲方要求提供该产品,甲乙双方根据平等互利的原则,经友好协商达成如下协议:第一条产品信息1.1 产品名称及型号:_______,规格:_______。
1.2 产品产地:_______。
1.3 产品数量:_______。
1.4 产品价格:_______元/_______。
1.5 产品质量标准:符合_______标准。
第二条甲方权利和义务2.1 支付货款:甲方应当按照合同规定时间和价格支付货款。
2.2 确认产品质量:甲方在收到产品后,应及时进行质量检验,并确认产品符合质量要求。
2.3 产品的销售和使用:甲方在购买的产品中应当只在其经营范围内销售或使用。
第三条乙方权利和义务3.1 提供产品:乙方应当按照甲方的需求及时提供产品,并确保产品符合质量标准。
3.2 产品售后服务:乙方应当及时处理甲方的售后意见和问题,并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和服务。
3.3 保证产品质量:乙方应当保证所提供的产品符合质量标准并没有任何缺陷。
第四条履行方式和期限4.1 产品交付:乙方应当在约定的交货期内将产品运输至甲方指定的地点。
4.2 货款支付:甲方应当在确认产品符合质量要求后,按照合同规定时间和价格支付货款。
第五条违约责任5.1 甲方违约:如甲方未按照合同规定时间和价格支付货款,则应当按照约定赔偿乙方因此产生的损失。
5.2 乙方违约:如乙方未按照合同规定质量标准和交货期提供产品,则应当按照约定赔偿甲方因此产生的损失。
第六条法律效力和可执行性6.1 如果协议的任何部分违反当地的法律法规,该部分应被视为无效,但本协议的其他部分仍然有效。
6.2 如果协议的任何部分被视为无效或不可执行,则该部分应被解释为符合法律允许的最大范围。
6.3 本协议的任何纠纷应当通过友好协商解决,如无法协商解决则应当提交至所在地法院解决。
管理合同(mc)模式 ppp案例
咱来聊聊管理合同(MC)模式的PPP案例哈。
就比如说有个城市的公共交通项目。
这城市啊,想改善公共交通的状况,但是呢,自己直接搞吧,又怕各种管理上的麻烦事儿。
于是就采用了管理合同(MC)模式的PPP。
这个项目里啊,政府呢还是拥有公共交通设施的所有权,像那些公交站点、停车场啥的。
然后找了个很有经验的私人企业来签这个管理合同。
这个企业啊,那可是在交通运营管理方面很有一套的。
他们接手之后,首先就把公交线路重新规划了一下。
以前有些线路特别绕,老百姓坐个车老费劲了,现在就设计得特别合理,就像给城市的交通脉络做了个大梳理。
而且他们在车辆调度上也有高招,以前可能高峰时段车不够坐,低谷时段车又空跑,现在好了,根据大数据啥的来精准调度车辆。
还有啊,这个企业特别注重员工培训。
以前的公交司机可能就只是开车,现在呢,还得学会热情服务,对乘客特别有礼貌,就像让每一辆公交车都变成了城市流动的温馨小屋。
再说说票价这块儿。
他们不是乱定价啊,而是根据运营成本、市场需求啥的制定了一个更合理的票价体系。
比如说推出了一些月票、季票的优惠套餐,让那些天天坐车的上班族省了不少钱。
从这个案例就能看出来,管理合同(MC)模式的PPP有多棒。
政府不用操那么多管理上的心,还能利用企业的专业能力把公共交通这个事儿搞得有声有色的。
老百姓也受益了呀,坐个车又方便又舒服,还实惠。
这就像政府和企业搭伙,各自发挥特长,一起把城市公共交通这个蛋糕做得又大又美味呢。
四、案例分析案例一:某年4月A单位拟建办公楼一栋,工程地址位于已建成的X小区附近。
A单位就勘察任务与B单位签订了工程合同。
合同规定勘察费15万元。
该工程经过勘察、设计等阶段于10月20日开始施工。
施工承包商为D建筑公司。
问题:1、委托方A应预付勘察定金数额是多少?2、该工程签订勘察合同几天后,委托方A单位通过其他渠道获得X小区业主C单位提供的X小区的勘察报告。
A单位认为可以借用该勘察报告,A单位即通知B 单位不再履行合同。
请问在上述事件中,哪些单位的做法是错误的?为什么?A单位是否有权要求返还定金?3、若A单位和B单位双方都按期履行勘察合同,并按B单位提供的勘察报告进行设计与施工。
但在进行基础施工阶段,发现其中有部分地段地质情况与勘察报告不符,出现软弱地基,而在原报告中并未指出。
此时B单位应承担什么责任?4、问题3中,施工单位D由于进行地基处理,施工费增加20万元,工期延误20天,对于这种情况,D单位应怎样处理?而A单位应承担什么责任?【答案】问题1答案:委托方A单位应向B单位支付定金为:15万元*20%=3万元。
问题2答案:A单位和C单位的做法都是错误的。
A单位不履行勘察合同,属违约行为;C单位应维护他人的勘察成果和设计文件,不得擅自转让给第三方,也不得用于合同以外的项目。
而C单位将他人的勘察报告擅自提供给A单位,并用于合同外项目,这种作法是错误的。
委托方A单位不履行勘察合同,无权要求返还定金。
问题3答案:若勘察合同继续履行,B单位完成勘察任务。
对于因勘察质量低劣造成的损失,应视造成损失的大小,减收或免收勘察费。
问题4答案:D单位应在出现软弱地基后,及时以书面形式通知A单位,同时提出处理方案或请求A单位组织勘察、设计单位共同制定处理方案,并于28天内就延误的工期和因此发生的经济损失,向A单位代表提出索赔意向通知,在随后的28天内提出索赔报告及有关资料。
A单位应于28天内答复,或要求D单位进一步补充索赔理由和证据,逾期不作答复,视为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