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复苏指南(完整版)
- 格式:ppt
- 大小:9.08 MB
- 文档页数:56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
面对触电、车祸、地震、中毒、烧伤、淹溺、冠心病、脑卒中等意外害和急症以及突发事件造成的呼吸心跳骤停,作为现场目击者,我们该怎么办
现场心肺复苏——您的事!我的事!大家共同的事! 您不可不知的心肺复苏术(CPR)急救黄金时间4—6min)
现场心肺复苏(CPR)是指心跳、呼吸骤停的现场进行的紧急人工呼吸和心脏胸外按压(也称人工循环)
对初学者来说,第一条最重要!
(一)两个“叫”
双手轻拍病人两肩(没反应)
→疼痛刺激(如按压人中,没反应)
注意:
保持急救现场环境安全,必要时要进行转移!
自我保护
(二)立即胸外按压,胸骨中下段,男性为“两
乳头连线中点”
(三)人工呼吸:
1、如果病人口中有异物,先清除,疏通气道
2、一手捏住病人鼻子,另一手食指与中指将
其下巴抬高,深吸一口气,用口完全包住病人
嘴巴用力吹气。
吹气停止后松鼻。
如此反复进
行。
胸外按压30次,人工呼吸2次,30:2,共5
个循环,当然,您也可以持续压,一直压,心
肺复苏至少2分钟后,再次评估患者有无明显以掌跟按压
第一个“叫”:叫病人,判断病人第二个“叫”:打“120”
心肺复苏普及
颈动脉搏动
●沒有,则继续实施心肺复苏!
●有:复苏姿势、密切观察、等待救援!。
心肺复苏抢救指南心肺复苏(CPR)是一种紧急抢救措施,用于在心脏停止跳动或呼吸停止时挽救生命。
心肺复苏的目的是维持人体的气体交换和血液循环,使得氧气能够继续输送到重要器官,以维持其功能。
下面将介绍心肺复苏抢救的指南,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能够正确有效地进行抢救。
第一步:判断意识和呼吸在发现疑似心脏骤停的患者时,首先要判断患者的意识和呼吸情况。
可以轻轻摇动患者并大声呼唤,观察患者是否有反应,同时检查患者的呼吸是否正常。
如果患者没有呼吸或呼吸异常,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第二步:紧急呼救在进行心肺复苏之前,需要紧急呼叫急救电话(如120)并寻求专业医疗人员的支援。
告知急救中心患者的情况和具体位置,并等待急救人员的到来。
第三步:按照ABCDE原则进行评估在进行心肺复苏之前,需要进行全面评估患者的情况,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抢救措施。
根据ABCDE原则,依次评估患者的气道(Airway)、呼吸(Breathing)、循环(Circulation)、神经功能(Disability)和环境(Exposure),并及时纠正发现的问题。
第四步:进行心肺复苏1. 张口抬颏法:将患者仰卧并张开口,然后用手抬起下颌,使其口腔向上抬起,便于通气。
2. 进行人工呼吸:在口对口或口对鼻的情况下,进行30次用力的吹气,每次呼出的气量应使患者胸廓明显隆起。
3. 进行心脏按压:在心室颤动或无脉搏的情况下,立即进行心脏按压。
将双手掌叠放在胸骨下方,用力按压胸骨,每分钟100-120次,每次按压深度应达到5-6厘米。
4. 持续心肺复苏:按照30:2的比率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直到急救人员到达或患者出现生命体征。
第五步:注意事项1. 心肺复苏应在安全的环境下进行,避免患者受到二次伤害。
2. 在进行心肺复苏时要保持稳定的节奏和力度,避免过度劳累或过度用力。
3. 及时转交急救中心专业医疗人员,并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进一步治疗。
心肺复苏是一种紧急救援技能,是每个人都应该掌握的技能。
中国心肺复苏指南(全文)前言1 心脏骤停与心肺复苏心脏骤停(sudden cardiac arrest,SCA)是公共卫生和临床医学领域中最危急的情况之一,表现为心脏机械活动突然停止,患者对刺激无反应,无脉搏,无自主呼吸或濒死喘息等,如不能得到及时有效救治常致患者即刻死亡,即心脏性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SCD)。
成人发生SCA最常见原因为心脏疾病,尤其是冠心病;其他包括创伤、淹溺、药物过量、窒息、出血等非心脏性原因。
小儿发生SCA的主要原因为非心脏性的,包括呼吸疾病(如气道梗阻、烟雾吸入、溺水、感染、婴儿猝死综合征),中毒(包括药物过量),神经系统疾病等。
SCA表现为4种类型,即心室纤颤(ventricular fibrillation,VF),无脉室速,无脉电活动(pulseless electrical activity,PEA)和心室停搏,其中VF最为常见。
如能得到及时有效救治,VF的复苏成功率相对较高,而心室停搏的复苏成功率仅为1%左右。
针对心脏、呼吸骤停所采取的抢救措施称为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
包括通过胸部按压建立暂时的人工循环,通过电除颤转复VF,促进心脏恢复自主搏动;采用人工呼吸纠正缺氧,并恢复自主呼吸。
CPR可分为基础生命支持(basic life support,BLS)和高级生命支持(advanced cardiac life support,ACLS)。
BLS主要是指徒手实施CPR,包括ABCD 4个步骤,即开放气道(A,airway),人工呼吸(B,breathing),胸部按压(C,compression)及自动体外除颤器(automated external defibrillator,AED)电除颤(D,defibrillation)。
ACLS是指由专业急救、医护人员应用急救器材和药品所实施的一系列复苏措施,主要包括人工气道的建立,机械通气,循环辅助设备、药物和液体的应用,电除颤,病情和疗效评估,复苏后脏器功能的维持等。
2024年心肺复苏术新方法指南引言本指南旨在提供最新心肺复苏术(CPR)的实践方法,以提高复苏成功率和生存率。
根据2024年的最新研究和临床实践,本指南为医护人员和非专业人士提供了详细的心肺复苏技术指南。
更新内容1. 胸外按压技术- 按压深度:成年患者建议按压深度至少为6厘米,但不超过60岁患者的胸廓前后径的1/3。
- 按压频率:建议按压频率为每分钟100至120次。
- 按压与呼吸的比例:成人CPR中,建议按压与呼吸的比例为30:2。
2. 人工呼吸- 通气方法:建议使用口对口或口对鼻通气,如有可能,优先选择口对口通气。
- 通气频率:与按压频率相匹配,大约每分钟10至12次。
- 通气时长:每次通气时长约1秒,确保通气充分后立即进行胸外按压。
3. AED使用- AED准备:尽早准备并使用AED,无需等待专业人员到来。
- AED操作:遵循AED屏幕上的指示进行操作,即使有其他人在场,也应尽快开始操作。
- 继续CPR:在AED分析心律和给予电击期间,继续进行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
4. 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 早期ECC:尽早开始体外心脏除颤(ECC)。
- 药物使用:根据患者情况和当地指南,合理使用抢救药物,如肾上腺素、利多卡因等。
- 气道管理:优先考虑快速而有效的气道管理,如高级气道设备。
5. 团队协作- 明确角色:每个团队成员应明确自己的角色和职责。
- 沟通:确保团队成员之间有效沟通,使用明确的手势和术语。
- 轮换:在长时间CPR中,确保按压者轮换,以保持按压质量和力度。
结论2024年的心肺复苏术新方法指南强调了胸外按压的重要性,以及早期使用AED和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的必要性。
所有医护人员和非专业人士都应掌握这些最新的复苏技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机会。
---请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以上内容,并添加更多细节和示例以丰富文档。
心肺复苏操作指南
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缩写为CPR)是一种紧急救护技术,用于在心脏骤停或呼吸停止的情况下,维持患者的血液循环和氧合。
以下是心肺复苏的操作指南:
1. 检查安全
在进行CPR之前,首先要确保自己和患者的安全。
检查周围环境是否存在危险因素,例如火灾或电击风险。
2. 检查患者反应
轻轻摇动患者并大声呼喊其名字,观察患者是否有反应。
如果患者无反应,需要立即开始CPR。
3. 呼叫急救
在进行CPR之前,应立即呼叫急救。
告诉急救人员患者的情况和所在位置。
4. 打开气道
将患者的头向后仰,并检查气道是否有阻塞物。
如果有阻塞物,应及时清除。
5. 进行胸外按压
双手交叉放置在患者胸骨下方,用力按压胸骨至少5厘米的深度,持续进行30下,频率为每分钟100-120下。
6. 进行人工呼吸
在完成30次胸外按压后,进行人工呼吸。
用手托起患者的下颌,用另一只手捏紧鼻子。
深吸一口气后,对准患者口腔,吹气至
患者胸廓升高。
重复进行2次人工呼吸。
7. 持续轮换
轮流进行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每进行30次胸外按压后进行2次人工呼吸,持续进行直到急救人员到达。
8. 不间断CPR
在进行CPR过程中,尽量不间断按压和呼吸,以保持血液循环和氧合。
请记住,以上指南仅作为参考,实际操作应根据情况和专业急救人员的指导进行。
在进行心肺复苏时,及时呼叫急救和寻求专业帮助是非常重要的。
2022全球心肺复苏指南引言本指南旨在为全球范围内的医疗保健提供者提供心肺复苏(CPR)的最新标准和推荐实践。
根据最新的科学研究和临床实践,本指南提供了关于心肺复苏技术和流程的详细指导,以提高心脏骤停患者的生存率和康复机会。
指南摘要1. 心跳骤停的识别和紧急反应- 立即识别心跳骤停并立即呼叫紧急服务。
- 评估患者意识,轻拍患者肩膀并大声询问。
- 如果没有响应,立即检查呼吸。
- 如果患者没有呼吸或只有异常呼吸,立即开始心肺复苏。
2. 胸外按压- 胸外按压是心肺复苏的核心步骤。
- 按压频率应为每分钟100-120次。
- 按压深度至少为5厘米,但不建议超过6厘米。
- 按压应平稳、有力,避免过度中断。
3. 人工呼吸- 如果您受过培训并且愿意进行人工呼吸,可以进行口对口或口对鼻呼吸。
- 每次呼吸持续1秒,观察胸部是否有起伏。
- 如果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遵循设备指示进行呼吸。
4. 除颤器使用- 除颤器是治疗可除颤心律的关键设备。
- 按照除颤器指示进行操作,无需专业培训。
- 确保患者干燥,涂抹足够的除颤剂。
- 遵循除颤器指示进行除颤。
5. 团队协作和高级生命支持- 在紧急情况下,多名医疗保健提供者应协同工作。
- 尽早进行高级生命支持,包括气管插管和药物治疗。
- 遵循医院或急救系统的标准操作程序。
结论2022全球心肺复苏指南提供了一套全面的指导原则,以提高心跳骤停患者的生存率和康复机会。
通过遵循这些指南,医疗保健提供者可以确保提供最有效的心肺复苏实践。
请注意,本指南仅供参考,具体操作应根据当地法规和临床实践进行。
建议医疗保健提供者定期接受培训和更新,以保持其心肺复苏技能的最新状态。
2022cpr指南一、基础生命支持(BLS)1. 识别和启动应急反应系统。
- 强调早期识别心脏骤停。
当发现有人突然倒地且无反应、无正常呼吸或仅有濒死叹息样呼吸时,应立即识别为心脏骤停并启动急救系统(如呼叫120)。
- 在医院内,应启动医院的急救团队(如急救代码系统)。
2. 高质量心肺复苏(CPR)- 按压频率:100 - 120次/分钟。
- 按压深度:成人至少5厘米但不超过6厘米;儿童(1岁 - 青春期前)至少为胸廓前后径的1/3,大约5厘米;婴儿(1岁以下)至少为胸廓前后径的1/3,大约4厘米。
- 胸廓回弹:每次按压后应让胸廓充分回弹,以保证心脏能有效充盈。
- 尽量减少中断:按压中断时间应尽可能短,理想情况下每次中断不超过10秒。
- 按压 - 通气比例:对于成人心脏骤停患者,单人施救时按压 - 通气比例为30:2;双人施救时也为30:2。
对于儿童和婴儿,单人施救时按压 - 通气比例为30:2,双人施救时为15:2。
3. 除颤。
- 对于室颤或无脉性室速引起的心脏骤停,应尽快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进行除颤。
- AED的使用:开启AED后,按照语音提示操作,将电极片正确贴于患者胸部(一个贴于右上胸壁,一个贴于左乳头外侧),AED会自动分析心律,如提示需要除颤,应确保无人接触患者后按下除颤按钮。
二、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ACLS)1. 气道管理。
- 建立高级气道(如气管插管、声门上气道装置)时应尽量减少中断CPR的时间。
- 在有高级气道的情况下,通气频率为10次/分钟(每6秒一次),不需要与按压同步。
2. 药物治疗。
- 肾上腺素:在心脏骤停期间可每3 - 5分钟给予1mg肾上腺素静脉/骨内注射。
- 胺碘酮:对于难治性室颤或无脉性室速,可考虑使用胺碘酮,首次剂量为300mg静脉/骨内注射。
三、特殊情况的复苏。
1. 淹溺。
- 对于淹溺患者,应尽快将患者从水中救出,立即开始CPR,尤其是对于呼吸心跳骤停的患者,不需要先进行控水操作。
心肺复苏指南1. 引言心肺复苏是一种紧急医疗措施,旨在恢复心脏与呼吸系统的功能。
在紧急情况下,正确的心肺复苏可以拯救生命。
本指南将为您提供进行心肺复苏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2. 心肺复苏步骤以下是进行心肺复苏时的基本步骤:2.1 检查安全环境在进行心肺复苏之前,确保现场安全,避免危险情况对患者和急救人员造成伤害。
2.2 检查患者意识轻拍患者并大声喊叫,观察患者是否有反应。
若患者没有反应,应判断为意识丧失。
2.3 呼叫急救电话尽快呼叫当地的急救电话,并告知患者情况。
2.4 进行心肺复苏在等待急救人员的到来之前,开始进行心肺复苏。
- 按压胸部:将患者平放在硬而平坦的表面上,双手重叠,以手掌根部的力量,用足够的压力按压胸部,每次按压至少深度5厘米,按压频率为每分钟100-120次。
按压胸部:将患者平放在硬而平坦的表面上,双手重叠,以手掌根部的力量,用足够的压力按压胸部,每次按压至少深度5厘米,按压频率为每分钟100-120次。
- 人工呼吸:将患者头后仰,控制患者的下颌,用口对口或口对鼻的方式进行人工呼吸,每次呼吸需要持续1秒,保持呼吸频率为每分钟10-12次。
人工呼吸:将患者头后仰,控制患者的下颌,用口对口或口对鼻的方式进行人工呼吸,每次呼吸需要持续1秒,保持呼吸频率为每分钟10-12次。
- 按压与呼吸的交替进行:每进行30次按压后,进行2次人工呼吸,保持按压和呼吸的交替进行。
按压与呼吸的交替进行:每进行30次按压后,进行2次人工呼吸,保持按压和呼吸的交替进行。
3. 心肺复苏注意事项在进行心肺复苏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心肺复苏是一种紧急情况下进行的临时措施,应尽快呼叫急救人员。
- 尽量不将手与患者皮肤之间放置物品,以便能够正确地按压胸部。
- 按压胸部时,应保持力度均匀,避免压力过大或过小。
- 进行人工呼吸时,应注意清除患者口腔内的异物,避免阻塞气道。
- 在进行心肺复苏时,应尽量避免移动患者,以免加重伤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