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
- 格式:ppt
- 大小:422.51 KB
- 文档页数:26
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时精练12【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一、选择题1.(2018四川资阳二模,28)1919年5月7日《晨报》刊登了一篇题为《国民外交协会宣言》的文章,文中指出青岛、山东是“齐鲁名邦”“孔孟之圣迹”“文明吐露之源泉”。
由此可见当时的部分文化精英希望()A.借传统文化深化爱国意识B.促使民主思想进一步扩散C.重塑儒家思想的主流地位D.借文化圣地博得列强的理解2.(2018北京海淀期末,1)有学者认为五四运动期间“新知识分子从象牙塔中走出来,到十字街头,大庭广众之间……与商人、店员、都市工人、工业家以及职业政客相往来”。
这说明五四运() A.促进新文化运动兴起 B.知识分子是运动的主力军C.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D.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3.(2018河南洛阳期末,16)1921年中共一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纲领》规定:“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由劳动阶级重建国家,直至消灭阶级差别……废除资本私有制,没收一切生产资料,如机器、土地、厂房、半成品等,归社会所有。
”这些规定说明中国共产党()A.未能正确认识中国国情B.认识到人民军队的重要性C.坚持共产主义基本原则D.照搬俄国的民主革命道路4.(2018河北邯郸摸底,10)下表是中国早期的铁路工人斗争情况。
这种变化可以用来表明()时间结果1912—1920年只是一部分人参加的斗争,大都是在被逼无奈或被教唆利用的情况下发生的,没有其他产业工人的声援1921—1923年罢工持续时间长,牵涉方面广、斗争复杂、组织严密、斗争策略娴熟和胜利成果(经济、政治诉求)全面A.工人斗争由自发阶段走向自觉阶段B.工人阶级逐步成为独立政治力量C.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矛盾日趋尖锐D.工人阶级的民主意识在迅速提高5.(2018天津部分地区一模,6)胡适指出:民国十三年以后,国民党一度成为中国“一个簇新的社会重心……这四五年来,又逐渐失去做社会重心的资格了”。
国民党成为中国“一个簇新的社会重心”的主要原因是()A.北伐战争的胜利B.国民党的改组C.黄埔军校的建立D.共产国际帮助6.(2018广西南宁二模,29)1924年后,共产党一方面推动国民党中央先后设立了农民部、工人部、青年部、妇女部和商人部,工运、农运计划及相关政策、法规也相继出台;另一方面积极从事国民党不愿意做的下层民众动员工作,这说明()A.共产党主导群众运动B.国共合作在基层未实现C.国民党不愿发动民众D.中国共产党掌握了革命领导权7.(2018重庆调研卷,29)1927年7月毛泽东提出农民武装可以“上山”,以造成军事势力的基础;同月,中共中央决定组成中央前敌委员会负责领导武装暴动。
中国近现代史第六章一、名词解释8.北洋军阀(清华大学1996)北洋军阀是袁世凯建立的封建买办军事政治集团。
袁世凯为了控制北洋军,一开始就注意搜罗党羽。
其中最重要的有“北洋三杰”王士珍、冯国璋、段祺瑞等人,构成了后来北洋军阀的基干。
随着北洋军的扩充,袁世凯及其亲信结成死党,逐渐形成一个以袁世凯为头子的武装政治集团——北洋军阀集团。
1913年,袁世凯武力镇压了“二次革命”,建立专制独裁统治。
袁世凯死后,在帝国主义各国的分别收买和互相争夺下,分裂成直、皖、奉三系,后来为国民党新军阀所代替。
12.新文化运动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了《青年》杂志(从第2卷第1号起更名《新青年》)。
它一出刊,便以对西方近代民主自由学说的热情宣传,对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和伦理道德的尖锐批判而引起了知识界的巨大反响,被公认为近代以来规模空前的新一轮文化启蒙运动的开始,这场文化启蒙运动史称五四新文化运动。
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初期(1915-1919年)内容有三个:(一)提倡以近代西方民主政治、自然科学和人们对生活的理性态度为基本内容的民主与科学观念;(二)反对以儒学的传统伦理政治观念为核心的封建主义旧道德;(三)反对以文言文为传统形式的贵族性的封建礼教式的旧文学,提倡以白话文为新形式的现实主义的新文学。
五四新文化运动沉重地打击了辛亥之后政治思想领域的封建复古思潮,有力地抨击了从漫长的封建专制社会所承继下来的愚昧、迷信、盲从、虚伪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念,从而在知识界掀起了一个史无前例的思想解放潮流。
但是在新文化运动后期,马列主义的传入导致了新文化运动阵营的分裂。
新文化运动对知识界,尤其是对以大、中学校学生为主体的中等知识阶层发生了深刻的影响,大大加强了他们的国家主人翁思想和社会责任感。
知识分子的觉悟,爱国主义的张扬,必然要导致五四新文化运动所掀起的思想启蒙,向新的社会政治改造运动转化。
五四爱国运动是这个转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契机。
16.少年中国学会(华东师范大学99)在新文化运动影响下,各地出现进步社团,宣传新思想的刊物逐渐增多。
巴黎公社革命是无产阶级试图打碎资产阶级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巴黎公社,是一个在1871年3月18日(正式成立的日期为同年的3月28日)到5月28日期间短暂地统治巴黎的政府(法国当时处于资本主义上升阶段)。
巴黎公社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无产阶级政权的伟大尝试。
法国在普法战争失败后,资产阶级政府的阶级压迫和民族投降政策,激起广大群众的极度不满。
1871年3月18日,巴黎工人举行起义,推翻了资产阶级反动统治,建立了无产阶级革命政权。
3月26日进行公社选举,28日巴黎公社宣告成立。
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一次伟大尝试,是无产阶级革命史上的一个光辉节点。
它的实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
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上写下了光辉、伟大而悲壮的一页。
为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它给资本主义以第一次沉重打击,使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进入一个新的时期。
公社战士在同强大敌人战斗时表现出来的英勇不屈、视死如归的精神将永垂史册。
从中共一大的奋斗目标“用无产阶级军队推翻资产阶级政权”说开去作者:黄德建来源:《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2013年第01期中共一大的奋斗目标指出:用无产阶级军队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实现共产主义。
笔者认为,这是中国共产党在成立之初,盲目照搬俄国“十月革命”经验的结果。
“十月革命”的任务是用无产阶级军队推翻“二月革命”(“二月革命”推翻的是封建的诺曼洛夫王朝,其性质应该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后建立的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政权。
而1921年7月23日中共一大召开时,是封建北洋军阀(1912-1928)专制统治。
所以说,中共一大关于奋斗目标的说法是盲目照搬俄国“十月革命”经验的结果。
高一历史教科书《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讲到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通过了党的纲领。
指出党的奋斗目标:用无产阶级军队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实现共产主义。
笔者参阅了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室编的《教师教学用书》和其他一些教学辅助资料,对此问题没有深入涉及,最多点到为止地说:中共一大没有正确分析中国社会性质与革命任务,制定的目标太高,不切实际。
老师在上课的过程中,也大多是泛泛而谈,甚至也从来没有去想,1921年在中国执政的是北洋军阀政府,当时的经济基础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其政权性质是封建军阀专制。
所以中共奋斗目标的正确说法应该是:用无产阶级军队推翻封建军阀政权。
如果硬要依课本上的说法:“用无产阶级军队推翻资产阶级政权”。
那么只有两种情况:要么是课本印刷错误(把“封建军阀政权”错印成“资产阶级政权”);要么是教科书上关于当时中国政权(北洋军阀政府)性质错误。
其实,这两者都没有错误,这是当时的中共年轻、幼稚、不成熟,盲目照搬俄国“十月革命”经验的结果。
我们先来看看俄国“十月革命”的相关知识:1917年3月(俄历二月)俄国爆发了“二月革命”,推翻了统治俄国300多年的封建诺曼洛夫王朝,这是一场典型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政治中共重要会议完整版1.党的一大 1921年上海,党的纲领是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联合共产国际。
规定党员条件和党的纪律。
党的中心任务是开产工人运动。
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2.党的二大 1922年上海正确分析了中国的社会性质,中国革命的性质是民主主义革命、对象是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动力和前途,指出了中国革命要分两步走,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现阶段的革命纲领即最低纲领是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压迫,达到中华民族的完全独立,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提出了群众路线。
3.党的三大 1923年决定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实现国共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同时保持共产党在政治、思想、组织上的独立性。
4.国民党一大 1924年确立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形成了新三民主义,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
改组后的国民党变成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联盟。
5.党的四大 1925年提出了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问题和工农联盟问题。
四大的缺点和不足是:虽然提出了领导权的问题,但对于如何争取领导权,缺乏具体明确的方针,只讲对群众运动的领导权,而完全忽视了对政权和武装力量的领导权。
提出了农民是革命同盟军的问题,但没有提出土地革命这一解决农民问题的根本思想。
6.党的五大 1927年大大虽然批判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强调了通资产阶级争夺领导权的重要性,均未做出切合实际的回答,反而对武汉公民政府抱有幻想。
五大实际上并未解决挽救时局的问题。
7.八七会议 1927年8月7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汉口召开。
选出中央临时政治局,瞿秋白,李维汉,苏兆征为政治局常委。
会议坚决纠正了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投降主义。
确定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并把发动农民举行秋收起义作为当前党的主要任务,解决了要不要继续革命和革谁的命的问题。
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试题)一、辨析题1、反对官僚资本主义,是因为它是资本主义,这种资本主义同外国帝国主义、本国封建势力密切的结合着并兼并私人资本主义企业。
2、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是: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新民主主义共和国。
二、论述题1、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理论意义。
2、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基本经验。
三、材料分析题1、材料:(1)我党纲领如下:○1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由劳动阶级重建国家,直至消灭阶级差别;○2采用无产阶级专政,以达到阶级斗争的目的――消灭阶级;○3废除资本私有制,没收一切生产资料,如机器、土地、厂房、半成品等,归社会所有;○4联合第三国际。
……――据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英文译稿》(1921年7月)材料:(2)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无产阶级政党。
他的目的是要组织无产阶级,用阶级斗争的手段,建立劳农专政的政治,铲除私有财产制度,渐次达到一个共产主义的社会。
中国共产党为工人和贫农的目前利益计,引导工人们帮助民主主义的革命运动,使工人和贫农与小资产阶级建立民主主义联合战线。
中国共产党为工人和贫农的利益在这个联合战线里奋斗的目标是:○1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2推翻国家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国华民族完全独立;○3统一中国本部(东三省在内)为真正民主共和国……——据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1922年7月)根据以上材料分析回答:(1)评述材料1的主要内容?(2)比较材料1和材料2,分别说明中共二大对于一大的继承性和发展性,并分析原因。
2、材料: (1)伟大的湖南农民暴动,不但惊吓了资产阶级、地主军阀,甚至惊吓了共产党的指挥者,那时正是各地共产党员群众力争这个运动的发展,……然而中央受着国民党领导的恐吓犹豫的影响,不能提出革命的行动纲领来解决土地问题。
――摘自《中共八七会议告全党党员书》材料: (2)乡村是统治阶级的四肢,城市才是他们的头脑与心腹,单只斩断了他的四肢,而没有斩断他的头脑,炸裂他的心腹,还不能制他的最后的死命。
中共各大(1至18)的主要内容1大:党的“一大”通过的党纲主要内容有:确定党的名称是中国共产党;党的性质是无产阶级政党;党的奋斗目标是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的政权,消灭资本家私有制,由劳动阶级重建国家,承认无产阶级专政,直到阶级斗争结束,即直到消灭社会的阶级区分;党的基本任务是从事工人运动的各项活动,加强对工会和工人运动的研究与领导;党的组织方面的规定为,在全党建立统一的组织和严格的纪律,地方组织必须接受中央的监督和指导等。
2大: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分析了国际形势和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阐明了中国革命的性质、动力和对象,指出:当前的中国革命性质是民主主义革命;革命的动力是无产阶级、农民和其他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也是革命的力量之一;革命的对象是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革命的前途是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
宣言实际上制定了中国共产党的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
党的最低纲领,即党在民主革命阶段的主要纲领是: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党的最高纲领是:组织无产阶级,用阶级斗争的手段,建立劳农专政的政治,铲除私有财产制度,渐次达到一个共产主义社会。
3大:讨论全体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建立国共合作统一战线的问题4大:这次大会的中心议题是研究和讨论中国共产党如何加强对日益高涨的革命运动的领导、工人阶级如何参加民族革命运动以及党在组织上和群众工作上如何进行准备的问题。
5大:纠正陈独秀的机会主义错误,并决定党的重大方针政策。
6大:大会清算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路线,同时批判了瞿秋白的“左”倾盲动主义错误,明确了当时中国革命的性质仍然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提出了党在民主革命阶段的十大政治纲领:第一,推翻帝国主义的统治;第二,没收外国资本的企业和银行;第三,统一中国,承认民族自决权;第四,推翻军阀国民党政府;第五,建立工农兵代表会议(苏维埃)政府;第六,实行八小时工作制,增加工资,失业救济与社会保险等;第七,没收地主阶级的一切土地,耕地归农民;第八,改善兵士生活,发给兵士土地和安置工作;第九,取消一切军阀政府的税捐,实行统一的累进税;第十,联合世界无产阶级和苏联。
1.一大:1921.7 上海召开。
奋斗目标是以无产阶级的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2.二大:1922年与上海召开。
制定了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
党的最高纲领是共产主义。
最低纲领:建立民主共和国。
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3.三大,国共合作,建立民主阶级统一战线。
4.国民党一大,国共合作第一次形成,新三民主义是共同政治纲领。
5.中共四大,第一次提出无产阶级领导权,工农联盟,农民同盟军6.八七会议:纠正了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错误,枪杆出政权,决定发动农民举行秋收起义。
开始土地革命,武装反抗国民党7.三湾改编,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8.六大:中国社会的性质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城市工作放在全党工作的中心。
没收一切土地,依靠贫雇,联合中农。
9.古田会议:肃清了一切旧式军队的影响,使整个中国红军完全成为真正的人民军队。
10.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思想在中央的统治,在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的正确领导。
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远离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政策问题,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
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组织问题和军事问题11.瓦窑堡会议:政治路线问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2.洛川会议:通过了《抗日救国十大纲领》等决议。
制定了全面抗日的路线。
阐明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独立自主原则问题。
会议认为必须坚持无产阶级在抗战中的领导权;敌后游击战和抗日根据地;在国统区放手发动抗日的群众运动;以减租减息作为抗战时期解决农民问题的基本政策。
13.六届六中全会,第一次提出马克思中国化14.六届七中全会,《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15.延安整风,思想问题,反对主观主义(教条,经验),宗教主义,党八股。
主观主要任务,教条中心问题重点。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全党确立。
16.七大:1945年5月,将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中共各大(1至18)的主要内容1大:党的“一大”通过的党纲主要内容有:确定党的名称是中国共产党;党的性质是无产阶级政党;党的奋斗目标是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的政权,消灭资本家私有制,由劳动阶级重建国家,承认无产阶级专政,直到阶级斗争结束,即直到消灭社会的阶级区分;党的基本任务是从事工人运动的各项活动,加强对工会和工人运动的研究与领导;党的组织方面的规定为,在全党建立统一的组织和严格的纪律,地方组织必须接受中央的监督和指导等。
2大: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分析了国际形势和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阐明了中国革命的性质、动力和对象,指出:当前的中国革命性质是民主主义革命;革命的动力是无产阶级、农民和其他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也是革命的力量之一;革命的对象是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革命的前途是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
宣言实际上制定了中国共产党的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
党的最低纲领,即党在民主革命阶段的主要纲领是: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党的最高纲领是:组织无产阶级,用阶级斗争的手段,建立劳农专政的政治,铲除私有财产制度,渐次达到一个共产主义社会。
3大:讨论全体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建立国共合作统一战线的问题4大:这次大会的中心议题是研究和讨论中国共产党如何加强对日益高涨的革命运动的领导、工人阶级如何参加民族革命运动以及党在组织上和群众工作上如何进行准备的问题。
5大:纠正陈独秀的机会主义错误,并决定党的重大方针政策。
6大:大会清算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路线,同时批判了瞿秋白的“左”倾盲动主义错误,明确了当时中国革命的性质仍然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提出了党在民主革命阶段的十大政治纲领:第一,推翻帝国主义的统治;第二,没收外国资本的企业和银行;第三,统一中国,承认民族自决权;第四,推翻军阀国民党政府;第五,建立工农兵代表会议(苏维埃)政府;第六,实行八小时工作制,增加工资,失业救济与社会保险等;第七,没收地主阶级的一切土地,耕地归农民;第八,改善兵士生活,发给兵士土地和安置工作;第九,取消一切军阀政府的税捐,实行统一的累进税;第十,联合世界无产阶级和苏联。
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1921年7月23日至31日上海和淅江嘉兴南湖船上)通过了党的第一个纲领和党的工作决议。
党纲确定党的名称是中国共产党,党的奋斗目标是“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由劳动阶级重建国家”,这个国家将实行无产阶级专政,其任务是废除资本私有制直至消灭阶级差别,实现共产主义。
党的“一大”正式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开天辟地的一件大事,具有深远伟大的历史意义。
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1922年7月16日至23日上海)阐明了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和动力,制定了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
大会宣言第一次明确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这就是: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1923年6月12日至20日广州)为解决国共合作问题统一党内认识。
会议认为,无产阶级要打败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争取革命胜利,就必须最大限度地分化和孤立敌人,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同盟者。
同时又正确估计了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的革命立场及国民党改组的可能性,批评了张国焘等人怀疑国共合作的“左”倾错误。
党的“三大”确定的国共合作方针与政策对于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促进中国革命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1925年1月11日至22日上海)研究和确定党对革命的领导权问题。
明确提出了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问题和工农联盟问题。
指出,中国的无产阶级是最有革命性的阶级,“中国的民族革命运动必须最革命的无产阶级有力的参加并且取得领导的地位,才能够得到胜利。
”总结了一年来国共合作的经验教训,明确指出共产党必须保持独立性。
还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发展和建立党的组织。
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1927年4月27日至5月9日武汉)大会接受了共产国际关于中国问题的决议案,批评了陈独秀右倾错误,强调无产阶级的领导权、建立革命民主政权及实行土地革命的重要性,但没有提出如何争夺革命领导权及满足农民土地要求的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也没有对如何建立党领导的革命武装提出具体措施。
政治重要会议总结1.1921年一大:①确定了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
②党的纲领是: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采用无产阶级专政以达到阶级斗争的目的——消灭阶级,飞出资本私有制,以及联合第三国际等。
2.1922年二大:①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②分清了民主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界限③但仍不懂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区别。
④提出“联合全国一切革命党派,联合资产阶级民主派,组织民众的联合战线”。
3.1923年三大:①提出建立国共合作统一战线的思想,但并没有提出无产阶级领导权问题。
4.1925年四大:①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坚持无产阶级领导权和农民同盟军的思想。
5.1927年五大6.1927年8月7日八七会议:①彻底清算了大革命后期的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②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
③明确土地革命是中国资产阶级民族革命的中心问题。
④阐述了“须知政权是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
⑤会议选出了一瞿秋白为首的中央临时政治局。
7.1928年六大:正确指出中国社会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中国革命现阶段的性质是资产阶级革命,却又认为“民族组资产阶级是阻碍革命胜利的最危险的敌人之一”。
7.1929年古田会议7.1935年一月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的领导地位。
8.1935年12月瓦窑堡会议:①阐述了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和大资产阶级可能的分化,强调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彻底解决了联合民族资产阶级的问题。
②批评了“左倾”关门主义、冒险主义的错误,从思想上、理论上和政策上正式确立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方针。
1937年8月陕北洛川会议:通过了《抗日救国十大纲领》,提出了争取抗战胜利的全国抗战路线。
9.1938年六届六中全会:①毛泽东作题为《论新阶段》的报告,第一次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
②借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实事求是来提倡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科学态度。
历史会议:1、中共一大时间:1921年7月23日地点:上海纲领:是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采用无产阶级专政以达到阶级斗争的目的。
大会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选举陈独秀担任中央局书记。
2、中共二大时间:1922年7月地点:上海最高纲领: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最低纲领: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选举陈独秀为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长。
3、中共三大时间:1923年6月地点:广州会议集中讨论了国共合作,建立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问题。
正确制定了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方针政策,有力推动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形成。
4、国民党一大时间:1924年1月地点:广州以新三民主义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和革命统一战线的共同纲领。
大会的成功标志着以第一次国共合作为基础的革命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5、中共四大时间:1925年1月地点:上海中心议题是讨论党如何领导即将到来的革命高潮。
6、中共五大时间:1927年四五月间地点:武汉大会虽然批评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强调了同资产阶级争夺领导权的重要性,但没有提出切实可行的的措施,反而对汪精卫主持的武汉政府抱有幻想。
这次大会没有担负起危急关头挽救革命的任务。
7、“分共”会议时间:1927年7月14日地点:武汉人物:汪精卫7月15日汪精卫正式宣布同共产党决裂,在其辖区内开始了对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的大屠杀。
至此,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大革命最终失败。
8、八七会议时间:1927年8月7日地点:汉口会议彻底清算了大革命后期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的方针,并选出了以瞿秋白为首的中央临时政治局。
这次会议是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一个历史转折点。
9、中共六大时间:1928年6月明确定的肯定了农村根据地和红军是决定革命新高潮的更大的发展基础和重要力量。
10、中共六届二中全会时间:1928年6月11、中共六届四中全会时间:1931年12、中华苏维埃一大时间:1931年11月地点:江西省瑞金县虽坪村又称:赣南会议大会通过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以及土地法令、劳动法等法律文件,选举产生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宣告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
1、中共一大(名词解释)1921年7月23日开幕在上海和浙江嘉兴举行。
大会通过了党纲,规定了党的奋斗目标是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采用无产阶级专政,废除资本私有制,直到消灭阶级差别;规定了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和党的组织纪律;规定党成立后的中心任务是组织领导工人运动。
大会选举陈独秀、张国焘、李达组成中央局。
陈独秀为书记。
中共一大完成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使命,从此,在中国出现了完全新式的,以共产主义为目的、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行动指南的工人阶级政党2、廖案1925年8月20日,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务委员,国民政府委员兼财政部长廖仲恺,偕夫人何香凝等乘车去参加国民党中央执委会常务会议,抵中央党部大门前时,遭到国民党右派指使的暴徒的狙击,中弹身亡。
廖案发生后,国民党即设立由汪精卫、许崇智、蒋介石3人组成的特别委员会和审理廖案特别法庭,负责检查处理廖案,并任命蒋介石为广州卫戍司令。
据查证,廖案的主谋与当时国民党内粤系领袖人物胡汉民和许崇智有牵连。
此时主犯早已潜逃香港。
9月1日准许被遭拘捕的胡汉民出洋。
20日,蒋介石以武力逼迫许崇智赴沪养病。
蒋介石利用廖案控制了广东的军政实权。
3、废督裁兵北洋政府时期的一种政治主张。
辛亥革命后,各派系军阀拥兵自雄,长期割据混战,因而废督裁兵之说兴起。
1921年12月,梁启超提出“裁兵或废兵”主张。
次年7月,上海中华全国工商协会等二十多个团体联名发表《废督裁兵宣言》,吁请军阀“顺从民意”,放下屠刀,并组织裁兵促进会以为推动。
另有人提出,以人民和政府为主体,组织裁兵救国实行委员会,筹集基金,分期裁撤军队,安排退伍官兵到警察、民团及各建设事业中去。
裁兵后采取征兵制。
孙中山也曾是“裁兵”的积极提倡者。
但这一主张始终没有取得实际效果。
4、攘外必先安内(名词解释)是“九•一八”事变后至“七•七”抗战前夕蒋介石和南京国民政府奉行的一项反动政策,反映了国民党在中国社会主要矛盾急剧变动时期对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的基本认识。
中国共产党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奋斗目标和任务的变化1921年,中共“一大”召开,通过了第一个党纲。
大会确定党的奋斗目标是用无产阶级军队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实现共产主义。
大会确定当时党的中心任务是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运动。
“一大”宣告了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以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为奋斗目标的新型的无产阶级革命政党的成立。
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1922年召开的中共“二大”制定了党的最低纲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即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1923年召开的中共“三大”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经过1924年的国民党“一大”,革命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国共两党合作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国民革命运动迅速发展起来。
大革命失败后,1927年8月中共中央召开的“八七会议”,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中国共产党开创了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夺取政权、建立“工农武装割据”的新局面。
30年代,随着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加剧,中共的任务也发生变化:主要是团结全国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制定全面抗战路线,创立敌后抗日根据地,开展广泛的游击战争,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出中国。
1945年春,中共七大召开,大会提出了在抗战即将胜利的形势下,党的主要任务是:领导全国人民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新民主主义国家。
大会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抗战结束后,美国扶蒋反共,蒋介石发动全面内战。
因此,中国共产党的任务是领导全国人民粉碎国民党反动派的进攻,打倒蒋介石,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解放全中国。
在革命即将取得全国胜利的前夕,1949年春召开的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将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并规定了将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总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