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整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政治复习提纲.pptx
- 格式:pptx
- 大小:50.53 KB
- 文档页数:6
初二政治下册(人教版)总复习提纲5.1我们都是公民1,什么是公民中国公民? P5公民——指具有一国国籍,并根据该国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我国宪法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我国公民取得国籍的主要依据是出生地。
我国法律不承认我国公民具有双重国籍)2,公民身份的内涵是什么? P51)表明公民与国家的法律关系,公民受国家管辖和保护。
2)作为公民,享有国家宪法和法律所规定的权利和义务 (最重要的内涵))3)作为公民,享有平等的权利。
3.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根本与核心是什么?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根本和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
(“公民”与“人民”的区别:“公民”是法律概念,;“人民”是政治概念,在我国包括全体社会主义的劳动者、建设者,祖国统一的拥护者,不包括敌对分子或破坏势力(敌人);公民的范围比人民广泛,除包括人民外,还包括人民的敌人;凡是人民都是公民,而公民不一定都是人民)4,如何树立自己的公民意识? P6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国家的未来需要我们去建设.因此,树立自己的公民意识,提高公民素质至关重要.(1)要树立国家观念(忠于国家、关心国家大事、捍卫国家利益)(2)要培养良好的公民道德和民主意识(公民道德:仁爱守序、诚信宽容、协商谦让、尊重差异等;民主意识:参与政治生活,行使政治权利,关心社会事务,承担社会责任)(3)要增强法律意识,遵守国家法律. (学法、守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5.2公民的权利和义务1.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谁规定的? (是以宪法和法律的形式规定的) P14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又是谁规定的? (宪法)2.公民的基本权利有哪几类?公民的基本义务有哪几类? P14公民的基本权利有以下5类:(1)公民的平等权利.即所有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2)公民的政治权利与自由(如选举权与被选举权、监督权;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3)公民的人身自由权利. (如公民的人身自由、人格尊严、住宅不受侵犯权利.)(4)公民的社会生活权利.(如宗教信仰自由权利;教育科学文化权利和自由;妇女儿童权利等)(5)公民的社会经济权利.(劳动权;劳动者的休息权,退休人员生活保障权;财产和财产继承权等).公民的基本义务有以下三类:(1)公民对国家履行的义务.(如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依法服兵役,依法纳税等.)(2)公民对社会履行的义务.(如遵守社会秩序,遵守社会公德,爱护公共财物等).(3)公民对家庭履行的义务.(如夫妻双方实行计划生育,父母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成年子女赡养父母义务等).3、怎样理解我国公民权利与义务的统一? P15(1)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相互依存的,密不可分的.(对等性)①在权利与义务的法律关系上是对应而存在的.②有权利就有义务,有义务就有权利.③每个公民既是权利的享有者,也是义务的承担者.④不能只享受权利不履行义务,也不能只承担义务不享受权利.(2)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制约性)(3)公民的某些权利与义务是相互结合的.(合一性) (如:劳动,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权利,也是公民的义务)4、维护权利包括哪三方面内容?P15:(1)依法享有权利P15——指公民应当依照法律保护自己的权利,依法制止各种侵权行为,使自己的权利不受侵害.(2)依法行使权利 P15——指公民在行使自己的权利的时候,必须采取合法的方式,不得损害国家,社会,集体的利益,不得损害其他公民的合法权利和自由.(3)尊重他人的权利P15——是要求每个公民在行使和维护自己的权利时,也要尊重和维护他人的权利,因为他人的权利和我们个人的权利具有同等的地位5,怎样自觉履行义务? P15应该做到:1)法律鼓励的积极做;2)法律要求的必须做;3)法律禁止的坚决不做.5.3 宪法保障公民权利宪法的地位: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在我国的法律体系中居于首要地位宪法是作为根本法,其他法律法规(如刑法,民法,立法法等)的立法基础和依据。
《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复习提纲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一)考点一:国家的权利属于人民1.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2.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是什么?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
3.宪法明确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目的是什么?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
4.我们中学生应该怎样当家作主?(要求)我们要依法积极参加国家政治生活,担当起国家主人应尽的责任。
(二)考点二: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1.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什么?人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
2.我国如何尊重和保障人权?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的宪法原则,它要求各级国家机关树立尊重人权理念,加强人权法治保障,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
3.现代法治国家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是什么?尊重和保障人权。
(三)考点三:规范权力运行1.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是什么?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的实现。
2.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个人行使权力的基本要求是什么?必须依法行使。
(不能随意性,否则就是违法行为,应承担法律责任。
)第二课、保障宪法实施(一)考点一:宪法的地位和作用有哪些?1.我国宪法是人民意志的体现,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
2.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
3.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
4.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5.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
6.宪法是“母法”,其他法律是“子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二)考点二:为什么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1.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
2. 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的最根本、最重要、全局性的问题。
3. 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
4.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
2020年八年级下《道德与法治》复习提纲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1.宪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2.宪法对我国的国家性质是如何规定的?我国宪法第一条第一款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第二条第一款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3.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什么?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人的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
4.尊重和保障人权成为我国的宪法原则对各级国家机关有什么要求?它要求各级国家机关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加强人权法治保障,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
★5.我国享有人权的主体有哪些?受宪法保护的人权内容有哪些?①在我国,人权的主体非常广泛,既包括我国公民,也包括外国人等。
不仅保护个人,也保护群体。
②宪法保护的人权的内容也很广泛,既包括平等权和人身权利、政治权利,也包括财产权、劳动权、受教育权等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权利。
★6.国家应如何做到尊重和保障人权?①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现代法治国家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
②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应当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简政放权。
③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要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
④国家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
7.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的关系是怎样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人民通过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8.除人大这样的权力机关外,我国还有哪些国家机关?它们与权力机关的关系是怎样的?①我国还有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
②这些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9.宪法是如何组织国家机构的?(宪法是如何保障人民当家作主权力实现的)①在我国,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这是宪法的基本原则。
人民通过民主选举的方式产生人大代表,由人大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这样的国家权力机关,由它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
2020年八年级政治下册全册基础知识点期末复习提纲(精品)1.我国的国家性质: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2.我国现阶段的人民构成: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社会主义劳动者、建设者、爱国者。
(p4)3.主人翁地位的表现:平等地享有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权力。
4.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5.人民和公民的关系,我国的公民包括哪些人?(p6)区别:人民是区别于敌人的政治概念,公民是法律概念,是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
中国公民: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
联系:在我国,公民既包括人民,又包括具有我国国籍的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
(注意:不属于中国人民但中国公民有:①犯罪分子②分裂国家的人③敌对势力和敌对分子。
华侨是中国公民,华人不是。
)6.我们享有的权利最重要、最有效的保障是法律保障。
7.我国的权利保障体制是什么?(p7) 我国建立了以宪法为核心、以立法保障和司法保障为主要内容的权利保障体制,保障公民权利。
8.我国宪法将审判权赋予各级人民法院。
9.宪法---公民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的确认书和保证书。
10.我国公民享有的权利具有广泛性、真实性。
11.怎样正确行使权利?(p10--11)①要尊重他人权利。
②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
③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权利。
④要以合法方式行使权利。
12.如何行使言论自由的权利?(P11)公民有言论自由,但不是无限制的绝对自由。
第一,公民不得利用言论自由来侮辱、诽谤他人。
第二,不得利用言论自由教唆、煽动他人。
谁公开发表了有损于他人、公共利益的言论,谁就要负法律责任。
第二课我们应尽的义务1.什么是法定义务:宪法和法律规定公民必须履行的。
2.为什么公民在享受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义务?(权利义务的关系是什么?)(1)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
我们既是享受权利的主体,又是履行义务的主体。
(2)我们要增强权利意识,依法行使权利,增强义务观念,依法履行义务③履行义务是爱国的表现。
八年级下册政治复习提纲(人教版)第三单元我们的文体化、经济权利第六课终身受益的权利知识助我成长1.教育的含义:教育,是以促进人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为目的,以传授知识、经验为手段,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教育是人类文化的一种传承活动和催化活动,是连接过去和未来的中介。
2.教育对个人的作用:一方面,教育是每个人生活的准备,唤起人的潜能,不断的提高和革新自己,从而开辟人类发展的道路,奠定走向未来的基础。
3.教育对个人、国家的意义:教育能为人们未来的生活奠基。
要让短暂的生命发光,有尊严有意义地渡过一生,必须接受教育。
当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人类知识迅速增加,社会变化日新月异,社会竞争空前激烈。
在这种情况下,只有通过接受教育,唤醒潜力,发展才智,才能摆脱愚昧,增长才干,丰富人生,享受现代文明,在职业活动和其它活动中获得成功。
教育对于个人一生的成败至为关键,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获取知识,知识改变命运。
对于民族、国家来说,教育成就未来。
4.受教育权的含义:受教育是一项基本的人权依据法律的规定,我国公民享有受教育的权利。
所谓受教育权,是指公民有从国家接受文化教育的权利,以及获得受教育的物质帮助的权利。
5.什么叫义务教育?其法律依据是什么?(p61)所谓义务教育,是依照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少年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是我国实施义务教育的法律保障。
6.义务教育中的“义务”和“教育”是什么意思?(p61相关链接)“义务”是指用法律形式规定的,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和适龄儿童少年都要遵循并应尽的义务。
“教育”专指学校教育。
7.义务教育有什么特征?(p61)(1)强制性:义务教育具有国家强制性: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推行和实施。
体现在家庭和社会两方面。
(2)统一性(普遍性):义务教育具有普遍性:规定年满6周岁的儿童,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应当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
(3)公益性(免费性):义务教育具有免费性珍惜学习机会1.如何维护自己的受教育权:受教育是法律赋予我们的基本权利,是我们成长和发展的基础。
2020年人教版八年级政治下册全册基础知识复习提纲(精品)第一单元权利义务伴我行第一课国家的主人广泛的权利1、我国的国家性质(p4)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2、现阶段我国的人民包括: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
(p4)注意,不属于中国人民的中国公民有:①被剥夺政治权利的犯罪分子②拥有中国国籍的外国人③分裂国家的人④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制度的敌对势力和敌对分子。
3、人民是我们国家和社会的主人。
(表现:平等地享有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权力)4、什么是公民权利;什么叫公民的基本权利?(p5)公民权利指的是由宪法和法律确认并赋予公民享有的某种权益。
由于宪法规定的公民权利,是公民最主要、最根本的权利,所以称之为公民的基本权利5、人民和公民有何异同,我国的公民包括哪些人?(p6)人民是政治概念,在不同的国家和同一个国家的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阶级内容公民是法律概念,是指具有某国国籍并依据该国宪法和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
中国公民:必须要有中国的国籍才能算是中国公民。
(有些超生的中国人口没有中国国籍,所以不能算是中国公民)6、我国公民的权利是如何得到保障的:我国建立了以宪法为核心、以立法保障和司法保障为主要内容的权利保障体制,保障公民的权利。
P77、P7材料:6名学生该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1)和商场负责人协商解决,要求赔偿损失(2)向消费者协会投诉或向工商部门投诉(4)到政府有关部门寻求帮助(5)向人民法院提前诉讼8、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有哪些?(p9)公民的基本权利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涵盖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等诸多方面。
具体包括:①平等权②政治权利和自由③宗教信仰自由④人身自由权利⑤对国家机关及其其人员的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权,取得赔偿权;⑥社会经济权利;⑦教育、科学、文化权利和自由;⑧妇女的权利,婚姻、家庭、儿童和老人受国家保护;⑨华侨、归侨和侨眷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
八年级政治下册复习提纲第一单元1、我国得国家性质(p4)我国就是工人阶级领导得、以工农联盟为基础得人民民主专政得社会主义国家。
2、现阶段我国得人民包括(p4)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与其她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得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得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得爱国者。
注意,不属于中国人民得中国公民有:①被剥夺政治权利得犯罪分子②拥有中国国籍得外国人③分裂国家得人④敌视与破坏社会主义制度得敌对势力与敌对分子。
3、人民就是我们国家与社会得主人。
(p4)(主人翁地位得表现:平等地享有国家与社会事务得权力)4、什么就是公民权利;什么叫公民得基本权利?(p5)公民权利指得就是由宪法与法律确认并赋予公民享有得某种权益。
由于宪法规定得公民权利,就是公民最主要、最根本得权利,所以称之为公民得基本权利5、人民与公民有何异同,我国得公民包括哪些人?(p6)人民就是政治概念,在不同得国家与同一个国家得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得阶级内容公民则就是法律概念,就是指具有某国国籍并依据该国宪法与法律规定,享有权利与承担义务得人。
中国公民:必须要有中国得国籍才能算就是中国公民。
(有些超生得中国人口没有中国国籍,所以不能算就是中国公民)6、我国公民得权利就是如何得到保障得(p7)(我们享有得权利,需要来自家庭、学校、社会及她人得保障,否则权利就会落空。
对公民权利保障中最重要、最有效得保障就是法律保障。
)我国建立了以宪法为核心、以立法保障与司法保障为主要内容得权利保障体制,保障公民得权利。
7、我国公民得基本权利有哪些?(p9) 公民得基本权利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涵盖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等诸多方面。
具体包括:①平等权;②政治权利与自由;③宗教信仰自由;④人身自由权利;⑤对国家机关与国家工作人员得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取得赔偿权;⑥社会经济权利;⑦教育、科学、文化权利与自由;⑧妇女得权利,婚姻、家庭、儿童与老人受国家保护;⑨华侨、归侨与侨眷得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
【初中政治】八年级政治复习大纲(下)【】各位热爱政治科目的初中同学们,通过认真仔细的分析和详细明晰的整合,为大家带来八年级政治复习提纲的最后一部分。
1、顺境有哪些?①良好的物质生活条件。
②长辈、亲友的帮助与关怀。
2、顺境的积极作用是什么?①顺境就是有助于我们成长和发展的良好环境。
②在顺境中,我们感受到安全和愉悦,我们安心学习、享受生活、锻炼才智、发展能力。
我们做起事来得心应手、如鱼得水。
③顺境为我们的成长创造了有利条件,只要在主观上做到勤奋、节制和坚强,我们就能健康成长。
3、顺境的消极作用?如果我们贪图享乐,长期的顺境容易使我们精神懈怠,不思进取,缺乏忧患意识,陷入盲目乐观的危险状态。
4、顺境对我们成长的作用?积极作用:①顺境就是有助于我们成长和发展的良好环境。
②在顺境中,我们感受到安全和愉悦,我们安心学习、享受生活、锻炼才智、发展能力。
我们做起事来得心应手、如鱼得水。
③顺境为我们的成长创造了有利条件,只要在主观上做到勤奋、节制和坚强,我们就能健康成长。
消极作用:如果我们贪图享乐,长期的顺境容易使我们精神懈怠,不思进取,缺乏忧患意识,陷入盲目乐观的危险状态。
5、在顺境中我们应怎么做?①珍惜美好时光,抓住机遇成就自己。
②我们应常存感激之心,刻苦学习,健康成长,不辜负亲人和社会的殷切期盼和嘱托。
③要警惕自鸣得意,免得将自己置于不利境地。
④我们应做到勤奋、节制和坚强。
6、逆境的表现是什么?①家境贫寒。
②家庭变故。
③学习上感到吃力。
7、逆境的积极作用?对于有的人来说,逆境会打击他们的自信,消磨他们的意志,摧残他们的身心,甚至使他们走入迷途,一蹶不振。
8、逆境的消极作用?逆境是磨练人的最高学府。
逆境,对于意志坚强、刻苦努力的人来说,是磨练,是促进,是有益的砥砺,是激发斗志的源泉。
9、逆境对人成长的作用?积极作用:对于有的人来说,逆境会打击他们的自信,消磨他们的意志,摧残他们的身心,甚至使他们走入迷途,一蹶不振。
第一单元权利义务伴我行1、我国的国家性质?(p4)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2、人民在国家中的地位(p5)在我国,人民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平等地享有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权力,共同建设自己伟大的国家3、公民权利的含义(P5)所谓公民权利,指的是宪法和法律确认并赋予公民享有的某种权益,这种权益受国家保护,有物质保障4.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p5)由于宪法规定的公民权利,是公民最主要、最根本的权利,所以称之为公民的基本权利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有哪些?(p9)公民的基本权利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涵盖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等诸多方面(公民权利广泛性的表现)。
具体包括:①平等权②政治权利和自由③宗教信仰自由④人身自由权利⑤……⑨见书!(我国公民权利具有广泛性)(宪法是公民基本权利的确认书和保证书。
)5、公民权利与宪法、普通法律的关系(p9)宪法是公民基本权利的确认书和保证书。
我国的普通法律依据宪法进一步规定公民的具体权利6.人民和公民的关系(p6)⑴①人民是政治概念,在不同的国家和同一个国家的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阶级内容②公民则是法律概念,是指具有某国国籍并依据该国宪法和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
(注意:唯一标准是国籍,与年龄、民族、宗教信仰、是否居住在国内都没有关系!)⑵①现阶段我国的人民包括(p4)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
②中国公民:具有中国国籍的人。
注意,在我国,公民既包括人民,又包括具有我国国籍但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a.被剥夺政治权利的犯罪分子b.分裂国家的人、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制度的敌对势力和敌对分子。
7.我国公民的权利保障体制(p7)“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我国建立了以宪法为核心、以立法保障和司法保障为主要内容的权利保障体制,保障公民的权利。
立法保障:就是将公民的权利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下来,运用国家强制力加以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