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常见的口腔不良习惯有哪些
- 格式:doc
- 大小:24.00 KB
- 文档页数:2
口腔科论文口腔修复论文:儿童口腔不良习惯与错牙合畸形的相关性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儿童口腔不良习惯与错牙合畸形的关系。
方法:对421例就诊儿童采用视诊问诊和口腔检查相结合的方法,确定患儿有无口腔不良习惯及错牙合畸形的发生。
结果:421例儿童中,错牙合畸形230例,发生率为54.63%。
患有口腔不良习惯的患儿102例,发生率为24.23%,替牙期儿童发生率较高,错牙合畸形患者中,有不良习惯者66例,占28.70%,正常牙合儿童口腔不良习惯发生率为18.85%。
结论:口腔不良习惯与错牙合畸形有关,口腔不良习惯是引起错牙合畸形的重要原因之一。
关键词:错牙合畸形;口腔不良习惯;儿童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儿童口腔预防保健工作愈加受到重视。
本文对来我科门诊就诊的421名儿童采用视诊、问诊和口腔检查相结合的方法,了解儿童口腔不良习惯与错牙合畸形之间的关系,这对早期发现和破除不良习惯,阻断错牙合畸形的发生,促进儿童口腔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对象与方法1.1对象421例儿童中,男196例,女225例,年龄3~16岁,平均8.5岁。
按牙龄分期,乳牙期125例,替牙期187例,恒牙期109例。
1.2方法1.2.1调查方法:对来就诊的421名儿童进行视诊问诊和口腔检查,有意与疑有口腔不良习惯的儿童聊天,观察其自然状态下某些不良习惯的动作,然后有针对性的进一步询问其不良习惯起始时间、频繁程度,口腔检查确定其不良习惯对患儿牙、牙合、颌面的影响情况。
1.2.2评价标准:包括咬指咬物习惯、舌习惯、唇习惯、口呼吸、异常吞咽、偏侧咀嚼和夜间磨牙,凡以上某一固定动作次数≥15次/天为口腔不良习惯[1]。
1.2.3统计学处理:将数据输入计算机进行整理,采用描述性统计及χ2检验。
2结果2.1正常牙合、错牙合与口腔不良习惯的发生率具有错牙合畸形的儿童的口腔不良习惯发生率为28.70%,比正常牙合儿童的口腔不良习惯发生率18.85%要高,经统计学处理(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口腔不良习惯与错牙合畸形之间有内在联系。
儿童口腔实习心得体会在接触儿童患者的过程中,我发现他们中的很多人都有不良的口腔卫生习惯,比如不爱刷牙、吃太多甜食等。
这些不良的习惯往往导致了牙齿的龋坏和其他口腔问题。
因此,教育和引导儿童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在我的实习过程中,我跟儿童患者们进行了很多关于口腔健康的教育,比如如何正确刷牙、如何合理饮食等。
这些教育工作对于他们今后的口腔健康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另外,我还发现,在进行牙齿治疗的过程中,跟儿童相比,成人更容易配合治疗。
儿童因为年龄小、接受能力差,很多时候不愿意接受治疗,或者因为害怕而表现出焦虑和抵触情绪。
因此,我们需要更多的耐心和技巧来对待儿童患者,让他们能够在一个温馨舒适的环境中接受治疗。
在实习期间,我还学到了一些如何与家长沟通的技巧。
家长对于自己孩子的健康非常关心,但是有时候他们对口腔保健知识的了解并不深入,所以我们需要利用口腔健康教育机会,告诉他们一些关于儿童口腔保健的重要性和注意事项。
通过与家长的沟通,我们能够更好地帮助孩子建立好口腔保健习惯。
在实习期间,我还参与了一些儿童口腔保健宣传活动。
这些活动包括在学校举办口腔健康知识讲座、在社区开展口腔健康义诊等。
通过这些宣传活动,我们能够让更多的家长和孩子了解到口腔保健的重要性,促进口腔健康知识的普及。
在实习结束之后,我深深地感到口腔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在我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加强自己的专业知识,努力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为儿童口腔保健做出更多的贡献。
总而言之,通过这段实习,我不仅学到了很多关于儿童口腔保健的知识,还意识到了口腔保健教育对于儿童健康的重要性。
同时,我也意识到了在与儿童及其家长沟通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更多的耐心和技巧。
我相信这段实习经历对我今后的工作和生活都会有着重要的影响。
感谢这次实习,让我获益匪浅。
儿童五种不良习惯损害牙齿健康在儿童成长发育期间,牙齿的生长、发育、脱落过程都需要父母格外注意,一旦发现儿童有影响牙齿健康的不良行为,应及时纠正,以免儿童出现牙齿生长不齐或是患上口腔疾病的情况。
一般影响儿童牙齿健康的不良习惯主要有五种:①舔牙吐舌。
舔牙吐舌多发生在孩子的换牙期,孩子常用舌头舔松动的乳牙或新长出的恒牙,从而形成吐舌头或伸舌头的坏习惯。
比如经常会咬唇,甚至会咬舌,把舌头伸到牙齿之间,或者不正常的伸舌、吐舌、咬唇习惯。
还有吃手指、吮吸手指或者是喜欢咬铅笔头等等,这些坏习惯对口腔中间牙齿的排列是有影响的,会导致牙齿长歪。
②偏侧咀嚼。
大多数人嚼东西都是用左右两侧的牙齿,或者左右交替使用。
这样做不仅能充分发挥全部牙齿的咀嚼功能,还能够利用食物、唾液对牙面的摩擦、冲刷,起到自洁作用,预防龋齿,而且对颌骨和肌肉也有生理性刺激,这对处于生长发育时期的儿童来说尤其重要。
但孩子在乳牙发展的后期,由于乳牙脱落,一侧牙齿正常的咀嚼功能受到影响,容易出现偏侧咀嚼习惯。
偏侧咀嚼会造成错合畸形、咬合关系紊乱,龋齿和牙龈炎、牙齿磨耗严重等严重危害,父母一定要及时纠正儿童不良的咀嚼习惯。
③用口呼吸。
正常的呼吸应用鼻子进行,但如果孩子患有鼻炎或腺样体肥大等疾病,鼻道不通畅,就会形成口呼吸的习惯。
长期进行口呼吸,孩子的舌头和下颌后退,会导致上颌前凸,上牙弓狭窄,牙齿不齐。
外观表现开唇露齿,上唇短厚,上前牙突出。
家长看到孩子口呼吸时要让孩子有意识地闭合双唇,利用鼻通气,并告知口呼吸的危害,帮助锻炼唇部肌肉,另,睡觉时可以尝试帮助孩子遮挡嘴巴而不遮盖鼻子呼吸。
④不良睡眠习惯。
有的宝宝习惯在睡觉时把手肘、手掌、拳头等枕在一侧脸的下方,或是喜欢经常用手托着一边的腮部,这些习惯对于孩子颌面部的正常发育及面部的对称性都有影响。
父母要纠正孩子的睡眠姿势,培养正确的睡姿。
⑤睡前吃糖也会影响儿童牙齿健康。
晚上睡觉时,饮水量减少, 唾液分泌减少,人体各个器官大多也休息了。
●口对口喂食危害这种做法的确很不卫生、很不科学。
成人口腔里存在许多细菌、真菌,这些微生物可能不会对成年人造成什么影响,但往往会导致抵抗力相对较差的小孩子生病。
把食物嚼烂了再喂给孩子吃就很容易将大人口腔中的细菌、真菌等传给孩子,最常见的是真菌感染引起小儿鹅 口疮 ;其他细菌也可能导致孩子罹患咽部感染、气管炎等疾病。
而且,只要是经消化道传播的疾病,如甲肝等,都有可能通过口对口给孩子喂食而传染给幼小的孩子。
所以将食物嚼烂了再喂孩子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改变方法给小孩喂食物时,大人可以在自己手背上测试食物温度,要尽量避免用嘴接触小孩的餐具或食物,也可以准备两个勺子,先用自己的勺子品尝,用另外一把干净的勺子喂小孩。
用奶瓶喂奶时,也可用手背试温度而不要直接吸吮奶嘴。
家长在亲吻孩子时,最好不要嘴对嘴亲吻,以免把疾病传染给小孩。
●不吃早餐就匆忙上学危害儿童不吃早餐的原因有几方面,其中,半数以上的孩子没有食欲吃早饭,主要是因为晚上的零食、晚饭以及饭后的其他食物吃得过多而造成的。
“晚饭过量、早饭不吃”的现象长此以往,不仅会加重孩子晚间睡眠的负担,还会影响消化、内分泌。
因为促使儿童长高的激素是夜间分泌的,时间久了,会影响发育。
不吃早餐会导致少儿上午能量不够,甚至有可能出现低血糖,容易使孩子白天上课没有精神,注意力不集中、贪睡,影响学习。
改变方法医学和营养学都提倡“大早餐”概念,意思是说早餐要吃饱吃好,倒是晚餐要吃少点,减少能量堆积。
●薯条快餐成家常便饭危害快餐多属高盐食品,所含的钠对幼儿的心、肾器官有可能构成威胁。
婴幼儿的肾脏发育远未成熟,没有能力排出血液中过多的钠,因而会受到过量食盐的伤害。
而年龄越小,受到的伤害越大。
改变方法 尽量让孩子少吃快餐,特别是不要用快餐作为晚餐。
就算要吃,也不宜选择薯条、油炸动物肉等高盐、高热食品,而应多选择蔬菜、维生素丰富的品种。
至于口味,鼓励儿童尽可能清淡一些。
●不爱喝水危害大部分孩子对喝水都没多大兴趣,甚至不觉得它重要,但其实这样很容易造成身体上的重大伤害。
儿童口腔保健知识内容
儿童口腔保健知识内容包括:
1. 正确刷牙方法:教会孩子如何正确刷牙,包括选择合适的牙刷和牙膏,每天刷牙2-3次,每次至少刷2分钟。
2. 建立良好的饮食习惯:少食糖分高的食物和饮料,多食新鲜水果和蔬菜,避免过度依赖威化饼干、糖果等甜食。
3. 定期口腔检查:每6个月或者一年带孩子去口腔医生处进行口腔检查,早期发现和处理口腔问题,预防牙齿蛀牙和其他口腔疾病的发生。
4. 戒掉不良习惯:如吸吮拇指、咬指甲等不良习惯会影响口腔健康,需要及早纠正。
5. 使用含氟牙膏:3岁以上的儿童可以使用含氟牙膏,氟化物有助于防止牙齿蛀牙。
6. 儿童专用牙刷:选择适合年龄的软毛牙刷,不要使用成人牙刷,同时每3个月更换一次牙刷。
7. 定期洁牙:定期到牙医处进行洁牙,去除牙结石和菌斑,保持牙齿清洁。
8. 控制护理口腔时间:每次刷牙2分钟,并确保孩子刷到每颗牙齿的每个表面。
9. 运用漱口水:选择适合儿童使用的漱口水,漱口水可以帮助杀死口腔中的细菌,保持口气清新。
10. 不与其他人共用牙刷和牙线:避免交叉感染,每个家庭成员应有自己的牙刷和牙线。
注意:以上内容仅为一般性的儿童口腔保健知识,具体的口腔
保健措施应根据孩子的年龄、个人口腔情况等因素来定制。
最好在孩子的牙医指导下进行口腔保健。
小孩有口臭什么原因小孩有口臭什么原因1、小孩口臭,主要是平时不注意口腔卫生,导致的孩子口臭。
2、不良的饮食习惯平时爱吃易上火的食物或者有气味的食物,也可以造成孩子口臭。
3、孩子患有牙周炎、肝炎、胃病等,可引起口臭。
4、滥用抗生素,是胃肠道内菌群失调,正常细菌,如乳酸杆菌受到抑制,杂菌却大量生长繁殖,从而导致儿童口臭。
小孩有口臭怎么办?1、养成饭后漱口的习惯,特别是注意剔除残留在牙缝中的肉屑,这类含蛋白质较高的食物最易引起口臭。
2、平时注意保持口腔湿润、勤喝水,坚持每顿饭后刷牙。
3、在两餐之间吃些水果,可有助于避免或减轻口臭。
4、睡眠时间不宜过长,过多的睡眠易导致口臭。
5、积极治疗引起口臭的疾病,如牙周炎、肝炎、胃病等。
6、空腹时间不宜过长,长时间空腹易导致口臭。
7、吃饭时不要吃得过饱,饱食易引起口臭。
口臭的理解误区餐后喝点水可抑制口臭?no!对于尚未萌牙且正在吃奶的宝宝来说,可通过喝水的方式清理口腔。
但当宝宝涨到12个月后,就应该慢慢使用牙刷了。
口臭与宝宝用餐时间长无关?no!口臭的产生和食物接触牙齿的时间有密切联系。
因此,宝宝进入辅食期后,要控制用餐时间,并养成按时、在指定的地方用餐的习惯,以确保口腔健康,从而预防口臭。
口臭就是口腔有问题,no!口臭的病理表现在口腔,但根源却在肠胃。
所以与口腔项链的五官如鼻腔、中耳,甚至呼吸道、消化道、肠、胃、肺等出现毛病,都会产生口臭。
宝宝口臭重在预防,喂养得当,有病及时治疗,养成刷牙漱口的好习惯等,都可使他们“口吐芬芳”。
①妈妈的乳头要保持洁净卫生,预防母乳喂养导致宝宝口腔炎的发生。
②饮食要有规律。
不挑食、不偏食,荤素、粗细搭配合理,多吃水果、蔬菜;晚餐饮食要清淡,少吃油腻食品,不要吃太多零食。
③宝宝所用的食具、奶具要经常清洗消毒。
④少量多餐,防止消化不良。
⑤少吃甜食,特别是睡前不吃甜食或酸奶。
⑥注意预防并及时治疗龋齿及排列不齐。
⑦培养宝宝从小重视口腔卫生的习惯,做到饭后漱口,早晚刷牙。
幼儿龋齿指导及建议龋齿是儿童口腔问题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对孩子的口腔健康和身体健康都有影响。
因此,如何预防幼儿龋齿成为了当今家长们关心的问题。
本篇文章将从幼儿龋齿的原因、预防措施以及日常护理的方法等方面,为家长们提供指导和建议。
一、幼儿龋齿的原因1.不良的饮食习惯。
孩子喜欢吃甜食、零食等高糖、高脂食品,容易让口腔内的酸碱度失衡,从而导致牙齿腐烂。
2.不正确的口腔清洁习惯。
孩子可能不喜欢刷牙或者因为年龄太小,不能够正确的刷牙,导致牙菌斑积聚,细菌繁殖,加速了牙齿腐烂。
3.遗传因素。
有些孩子遗传了牙齿差的基因,从而使他们更容易患龋齿。
二、幼儿龋齿的预防措施1.饮食要合理。
避免给孩子过多的糖分食品,多吃蔬菜、水果等富含维生素和钙质的食品。
2.培养良好的口腔清洁习惯。
教孩子正确的刷牙方法,每天刷牙两次以上,最好在每天睡前进行一次。
3.提高孩子口腔卫生意识。
教孩子养成勤洗手、勤刷牙、勤漱口的好习惯,避免随意吃零食或者用含糖饮料漱口。
三、幼儿龋齿的日常护理1.帮助孩子刷牙。
孩子在4-5岁时可能还不能完全自己刷牙,家长应该帮助孩子,确保刷牙的效果。
2.勤换牙刷。
孩子的牙刷需要定期更换,一般为3个月左右。
3.口腔保健护理。
家长可以为孩子选用含氟牙膏,每周可用一次牙线、口腔漱洗剂等进行口腔清洁。
综上所述,家长们要做好幼儿龋齿的预防工作,培养良好的饮食、口腔清洁习惯以及口腔保健护理。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孩子的牙齿健康,同时也增强孩子的身体健康和免疫力。
不良口腔习惯对儿童错合畸形的影响郑新宇【摘要】目的:探讨不良口腔习惯对儿童错合畸形的影响,制定预防儿童错合畸形相应的预防措施.方法:收集120例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来我院救治的错合畸形的儿童患者为实验组,其中男性患儿68例,女性患儿52例,年龄3~12岁,平均年龄为(6.2±1.5)岁;同时收集同时期来我院救治的无错合畸形的患儿120例为对照组,男性患儿66例,女性患儿54例,年龄3岁至12岁,平均年龄为(6.5±1.2)岁.然后通过观察及询问的方式来分析与统计两组患儿所具有的不良口腔习惯.结果:本研究中患儿存在舔舌、吮唇、吮指、咬物、磨牙及单侧咀嚼等不良习惯.实验组患儿口腔不良习惯的发生率(42.5%)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15.8%);具有不良口腔习惯的儿童错♂畸形的发生率高达72.9%;实验组患儿的错合畸形的类型有反合、牙列排列不齐、颌前突、深覆合、缩合及开合等,而其中牙齿排列不齐患儿的主要不良口腔习惯为舔舌与咬物,反合患儿的主要不良口腔习惯主要为舔舌与吮唇,颌前突患儿的不良口腔习惯比较广泛.开合患儿所拥有的不良口腔习惯最高,据统计高达60.0%.结论:儿童的不良口腔习惯与儿童错合畸形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要对具有不良口腔习惯的儿童及时纠正,以防儿童错合畸形的形成.【期刊名称】《河北医学》【年(卷),期】2016(022)003【总页数】4页(P430-433)【关键词】口腔;儿童;错合畸形【作者】郑新宇【作者单位】山东省菏泽市中医医院口腔科, 山东菏泽 274000【正文语种】中文错合畸形为临床上口腔科常见的一种疾病,是由于遗传及环境因素的影响而导致处于生长发育期儿童的牙齿、颌骨、牙弓及颅面的关系的不协调,是一种畸形,严重者会影响患儿的生活质量[1]。
儿童正处于人格开始形成的初级阶段,而且儿童的自我认同感也在增强,不协调的牙合关系会给患儿的人格发育及自我评价带来一定的不良影响[2]。
儿童不良口腔习惯与牙颌畸形的相关性研究作者:向娅凌来源:《现代养生·下半月》2014年第07期【摘要】目的:研究儿童不良口腔习惯与牙颌畸形的关系。
方法:对来我院口腔科就诊的儿童208例,利用视诊、问诊和口腔检查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临床检查,观察儿童口腔不良习惯与牙颌畸形之间的相关性。
结果:208例儿童中具有不同口腔畸形的患儿112例,具有口腔不良习惯的患儿96例;112例患有牙颌畸形的患儿中具有口腔不良习惯的59例,占52.7%正常口腔儿童中具有不良口腔习惯的37例,占38.5%。
结论:儿童口腔不良习惯对牙颌畸形的关系密切,口腔不良习惯是否引起牙颌畸形与口腔不良习惯的强度、频率颌持续时间有关。
【关键词】儿童;口腔不良习惯;牙颌畸形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健康意识的提高,牙颌畸形也受到了医学界和患者自身的高度关注,牙颌畸形的发病原因不外乎遗传因素和外在因素两种,而在外在因素中口腔不良习惯占有很大比例,儿童期骨骼发育迅速,口腔不良习惯很容易造成牙颌畸形的发生,进而影响口腔和胃肠道的功能,严重者还能引起面部的畸形,影响面部的美容,给儿童造成心理上的严重伤害,本文旨在讨论儿童不良口腔习惯与牙颌畸形的关系,以便引起对口腔不良习惯的高度注视,预防牙颌畸形的发生,降低牙颌畸形的发病率。
1 研究对象与观察方法1.1 研究对象选择来我院口腔科就诊的儿童208例,其中男102例,女106例,年龄2-12岁,平均年龄8.5岁。
1.2 研究方法使观察对象处于安静状态一段时间,其原有不良习惯就会得到暴露,医务人员在旁进行仔细观察,发现不良口腔习惯后与孩子父母进行有效的沟通,确定其不良口腔习惯的开始时间、持续时间、频度和强度等,并进行口腔检查确定有无牙颌畸形、畸形程度并积极寻找造成不良口腔习惯的病理性诱因,如慢性鼻炎、鼻窦炎引起的口呼吸,慢性扁桃体炎造成的伸舌习惯。
1.3 评价标准唇习惯、舌习惯、口呼吸、咬物习惯、吸允手指、偏侧咀嚼、磨牙等同一动作》15次每天,称为不良口腔习惯。
儿童口腔发育问题及解决方法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注重孩子口腔健康的问题。
然而,由于不正确的口腔习惯、不良的饮食习惯以及缺乏正确的口腔保健方法,很多儿童仍然面临着口腔发育问题。
本文将介绍几个常见的儿童口腔发育问题,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法。
首先,我们来谈谈儿童常见的龋齿问题。
龋齿是儿童最常见的口腔疾病之一,它不仅会引起牙齿痛苦,还会对儿童的长期口腔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为了预防龋齿,首先要注意饮食习惯。
儿童应尽量少食糖分高的食物,避免过量摄入软饮料和糖果,这些食物容易导致龋齿的形成。
其次,定期刷牙是预防龋齿的重要措施。
家长应该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刷牙习惯,每天早晚至少刷牙两次,并帮助孩子正确使用牙线和口腔冲洗剂。
除了龋齿之外,儿童还常常出现牙齿错位的问题。
这不仅会影响儿童的面部美观,还可能引起咀嚼和发音的困难。
为了解决牙齿错位问题,儿童早期拨正牙齿是一个有效的方法。
家长应该定期带孩子去看牙医,及早发现并纠正牙齿错位的问题。
此外,平时还可以鼓励孩子养成正确的咀嚼习惯,尽量避免常用同一边的牙齿咀嚼食物,以防止牙齿错位。
另外一个常见的口腔问题是儿童的口臭。
口臭不仅会影响儿童的自信心,还可能是潜在的健康问题的表现。
要解决口臭问题,首先要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
除了每天刷牙外,家长还应该鼓励孩子定期洗漱,使用牙线、牙缝刷等工具清洁牙齿。
另外,营造良好的饮食习惯也是预防口臭的重要一环。
多食用蔬菜水果能够帮助保持口腔清洁,刺激唾液分泌,减少口臭问题。
最后一个要讨论的口腔发育问题是儿童的牙齿出现萌出异常。
牙齿萌出异常主要表现为过早或过迟,或者牙齿位置不正常。
这种情况下,家长应尽早带孩子去看牙医,及时处理。
牙医可能会采取拔牙、矫正牙齿等方法,以保证儿童的口腔发育正常。
总之,儿童口腔发育问题是一个常见但又容易被忽视的健康问题。
家长们应当充分意识到口腔健康的重要性,并积极采取措施预防和解决口腔发育问题。
通过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定期刷牙、及早纠正牙齿错位等方式,可以有效地保护儿童的口腔健康,让他们拥有一个美丽健康的笑容。
中外健康文摘临床报道 2008年6月第5卷第6期 W orld Hea lth DigestMedical Pe riodical临床报道口腔不良习惯的表现及治疗■赵庆喜1 刘润生2(11集贤县第一人民医院 154900;21黑龙江省八五三人民医院 154000)【摘要】多发生在婴儿期,约有75%的婴儿期都在出生后3~4mo起有吮指习惯,这个习惯性动作并不是不良习惯。
【关键词】口腔;不良习惯;表现;治疗【中图分类号】R574.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08)-06-0061-011 吮指习惯一般多在2a以后逐渐减少而自行消失。
否则持续到3a 以后则可形成错颌畸形。
吮指习惯分为:1.1 吮拇指习惯:吮拇指常产生不正常的力量使上前牙前伸,两颊肌内收,迫使上下牙宽度不能正常充分发育而成为狭窄腭盖高拱,同时拇指压迫腭盖使其向鼻腔方向凹陷,防碍鼻向下扩展。
其有推前牙向前凸和压下颚向后的动作而形成远中错。
1.2 吮小指或食指:一般只能形成小开牙合。
它的力量发生在上下颌牙齿之间,使相关牙齿不能萌出至牙合平面,形成开牙合儿童这种吮指习惯的原因主要有:①口腔生理功能的改变及牙的替换。
②生活环境及某些疾病:哺乳期突然断乳或食欲不能满足。
衣服束缚不能充分活动。
玩具不适当或无味。
制止哭闹,大人逗婴儿时将手指放在婴儿嘴里久之形成吮指习惯。
2 舌习惯多发生在替牙期。
儿童常用舌间舔弄松动乳牙或刚萌出的恒牙使其发生错位。
舌习惯分为:2.1 吐舌习惯:多发生于其它不良习惯之后,常将舌头尖伸在上、下牙间,可使恒牙不能萌至牙合平面,形成局部开牙合多发于前牙,后牙少见。
前牙开牙合表现为两边小中间大的梭形裂隙。
2.2 舔牙习惯:多发生于替牙期。
因用舌添致乳牙松动而形成。
常舔上下前牙,加大了舌肌向外的作用力,因而破坏了牙弓内外肌肉的正常动力平衡,促使前牙向唇侧斜出现牙间隙形成排列稀疏畸形。
2.3 伸舌习惯:也多发生于替牙期。
咬指甲对小孩的口腔卫生有什么影响儿童期是口腔卫生养成的重要阶段,而咬指甲是许多孩子常见的不良习惯之一。
咬指甲不仅影响手指的健康,还对口腔卫生产生一系列的不良影响。
本文将从口腔卫生的角度,探讨咬指甲对小孩的口腔健康有何影响。
一、引言儿童期是孩子口腔卫生习惯养成的关键期。
正常的口腔卫生习惯能够有效预防龋病和其他口腔疾病的发生。
然而,咬指甲作为一种不良习惯,会给口腔卫生带来一系列的负面影响。
二、咬指甲导致细菌感染的风险增加小孩咬指甲时,常常用牙齿咬碎指甲并将其咽下。
这样的行为不仅容易导致食物中的细菌进入口腔,同时还增加了细菌感染的风险。
细菌感染可能导致口腔溃疡、牙龈炎等口腔疾病的发生,从而对口腔卫生产生不利影响。
三、咬指甲引发龋病的问题小孩咬指甲的习惯会引发龋病的问题。
指甲上可能残留食物颗粒和细菌,当孩子咬指甲时,这些食物和细菌容易附着在牙齿上,形成牙菌斑。
牙菌斑中的细菌会利用食物残渣产生酸性物质,从而腐蚀牙齿,引发龋病的发生。
四、咬指甲对牙齿正常生长的影响咬指甲不仅导致牙齿易受外界物质的侵蚀,还对牙齿的正常生长造成一定的阻碍。
孩子习惯性地咬指甲,会导致牙齿在咬合过程中承受异常的力量,可能导致牙齿错位、龅牙等问题。
牙齿错位不仅影响美观,还可能对咀嚼功能和发音能力产生影响。
五、咬指甲引发嘴唇和口腔软组织的伤害常年习惯性咬指甲,会造成嘴唇和口腔软组织的伤害。
牙齿过度咬合指甲时,可能造成口角的皮肤裂开,引起口角炎、口腔溃疡等疾病。
同时,咬指甲还可能导致口腔黏膜破损,增加口腔炎症的机会。
六、预防和纠正儿童咬指甲的方法为了保护儿童的口腔健康,减少咬指甲带来的负面影响,家长应该采取一些措施进行预防和纠正。
1. 培养正确的口腔卫生习惯:家长应该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包括定期刷牙、漱口、使用牙线等。
这些习惯有助于预防口腔疾病的发生,同时也可以让孩子注意口腔的清洁。
2. 关注孩子的情绪和压力:咬指甲可能是孩子面对焦虑、紧张等负面情绪的一种应对方式。
儿童口臭的原因和治疗方法
口臭是儿童常见的问题,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
其中最常见的原因是不良口腔卫生习惯,如不定期刷牙、不正确的刷牙姿势等。
此外,儿童还可能因为龋齿、牙周炎、口腔感染等问题导致口臭。
治疗儿童口臭的方法包括改善口腔卫生习惯,要求孩子每天刷牙2次,并且要正确使用牙线和漱口水。
此外,定期带孩子去口腔医生处检查,及时治疗口腔问题也是预防口臭的重要手段。
除此之外,孩子的饮食也会影响口臭的情况,建议减少食用辛辣、葱蒜等容易导致口臭的食物。
另外,儿童喝水不足也可能导致口腔干燥,从而引起口臭,因此要鼓励孩子多喝水。
最后,如果口臭问题持续存在,建议及时就医,口腔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给予相应的治疗建议,例如口腔清洁、药物治疗等。
及时治疗口臭,可以提高孩子的自信心,也有利于口腔健康。
儿童常见的口腔不良习惯有哪些
颜承伟编辑
家长经常会发现孩子的嘴巴有一些奇怪的小动作,这些小动作可能就是口腔不良习惯,会对儿童口腔及颌面的发育造成不利的影响。
口腔不良习惯多是由于孩子在婴幼儿时期喂养不足、惧怕或不愉快等心理因素,使幼儿自发的产生吮吸手指、吮唇等不良习惯动作所致。
一般认为这些动作在2~3岁时属于正常,若3岁以后这些动作依然存在,属于不良习惯。
儿童常见的口腔不良习惯有以下几种。
(一)吮指
最常见到的是吮拇指或食指,手指放在上下牙之间做吮吸动作。
吮指习惯会造成患儿上颌前突、牙弓狭窄、局部开合、开唇露齿等口腔疾病。
(二)吐舌习惯
吐舌习惯多发生在儿童替换牙齿的时期,经常可见到患儿用舌头舔上下颌牙齿、将舌尖伸在上下牙齿之间。
吐舌习惯会造成前牙开合、牙间隙、反合、双颌前突等疾病。
(三)异常唇习惯
女孩多见,咬下唇习惯发病率较高,患儿经常使用上颌牙齿咬住下唇。
咬下唇习惯会造成上前牙前突、牙间隙、下颌后缩、开唇露齿、前牙切割和发音功能障碍等疾病。
咬上唇习惯较少见,可形成前牙反合、上前牙舌向倾斜等疾病。
(四)口呼吸
患儿因鼻炎、腺样体肥大等咽喉疾病,使用口腔呼吸。
张口呼吸破坏了口腔、鼻腔间的正常气压平衡,会影响口腔和鼻腔的发育。
常会导致患儿上前牙前突、开唇露齿、牙弓狭窄等疾病。
(五)偏侧咀嚼习惯
因一侧牙列能有龋坏牙齿、牙痛、牙齿缺失等原因,使患儿被迫只用另一侧咀嚼。
废用侧因无咀嚼功能刺激而发育不足,久之会使面部两侧出现显著的大小不对称。
(六)咬物习惯
多见咬铅笔、啃指甲、过量啃咬坚果等。
咬物固定在牙弓某一部位时,会形成局部小开合畸形。
当家长发现孩子有上述口腔不良习惯时,要通过教育、诱导的方式让他们及时改正,如果不能奏效,可以到医院制作专门的矫治器,辅助破除口腔不良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