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大小调式
- 格式:ppt
- 大小:603.00 KB
- 文档页数:26
各个调式音阶推算方法音乐中的调式音阶是指一组音符按照特定的规律排列而成的音阶。
在西方音乐中,常见的调式音阶有七种,分别是自然大调、自然小调、和声小调、旋律小调、和声大调、旋律大调和布鲁斯音阶。
本文将以这七种调式音阶为标题,介绍它们的推算方法。
一、自然大调自然大调是西方音乐中最常见的调式音阶之一,它由七个音符组成,分别是C、D、E、F、G、A、B。
自然大调的推算方法是按照半音全音的规律排列,即从C开始,按照C-D-E-F-G-A-B的顺序排列,其中C到D、E到F、B到C之间是半音,其余是全音。
二、自然小调自然小调是自然大调的相对调,它由七个音符组成,分别是A、B、C、D、E、F、G。
自然小调的推算方法是在自然大调的基础上,将第三、第六个音符降半音,即A-B-C-D-Eb-F-G。
三、和声小调和声小调是一种常见的小调音阶,它由七个音符组成,分别是A、B、C、D、E、F、G#。
和声小调的推算方法是在自然小调的基础上,将第七个音符升半音,即A-B-C-D-Eb-F-G#。
四、旋律小调旋律小调是一种常见的小调音阶,它由七个音符组成,分别是A、B、C、D、E、F#、G#。
旋律小调的推算方法是在自然小调的基础上,将第六、第七个音符升半音,即A-B-C-D-Eb-F#-G#。
五、和声大调和声大调是一种少见的大调音阶,它由七个音符组成,分别是C、D、E、F、G、A、B。
和声大调的推算方法是在自然大调的基础上,将第七个音符降半音,即C-D-E-F-G-A-Bb。
六、旋律大调旋律大调是一种少见的大调音阶,它由七个音符组成,分别是C、D、E、F、G、A、B。
旋律大调的推算方法是在自然大调的基础上,将第六、第七个音符降半音,即C-D-E-F-G-Ab-Bb。
七、布鲁斯音阶布鲁斯音阶是一种常用于布鲁斯音乐中的音阶,它由六个音符组成,分别是C、Eb、F、Gb、G、Bb。
布鲁斯音阶的推算方法是将自然小调的第三、第五、第七个音符降半音,即C-Eb-F-Gb-G-Bb。
轻松学乐理:大小调式一首音乐作品中,每一个音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如果把每个音比喻成天空中的星星,我们知道在太阳系中,有九颗行星围绕着太阳运转,每颗星都有自己的运动轨迹。
在音乐中也是一样,它们彼此间会有一定的关系联系在一起,按照一定的规律相互制约地运动着。
当一些高低不同的音以一个音为主(主音)有规律的运动,就形成了调式。
调式中的音,按高低次序,由主音到主音排列起来就叫音阶。
我们现在来了解一下最常见的大小调式。
大调式大调式由七个音组成,以(do)为主音。
大调式的的主音1(do)和其上方第三个音级3(mi)为大三度关系,这个音程最能体现大调式的色彩。
大调式有三种形式:自然大调,和声大调,旋律大调。
自然大调是最基本最常见的形式,它的调式音阶结构是:C大调从上图中我们找出自然大调的规律:1、调式第三级3(mi)与第四级4(fa)之间、第七级7(xi)与第一级1(do)之间为半音关系,其他音级之间均为全音关系。
整个音阶构成“全全半全全全半”关系,这个是不变的。
2、自然大调由do re mi fa so la xi 七个音构成。
如果某一个音阶是由五个音或六个音构成,则为五声音阶或六声音阶,而不是大调式了。
3、自然大调可以分成两个相同的四声音列:第一级do到第四级fa,第五级so到第一级do,都是“全全半”关系,这个也是不变的。
回到钢琴键盘上来说,1=C时候的白键构成的就是以C为主音的自然大调音阶C自然大调上图是C大调音阶。
我们会发现,只要掌握了“全全半全全全半”的音阶关系。
无论以其他音作为主音,都可以构成自然大调音阶。
比如说G大调:谈到这里,大家可以思考并试着在键盘上找出以其他音为主音的自然大调音阶。
和声大调将自然大调中的第六级la降低半音为降la ,就成了和声大调。
和声大调最明显的特点是第六级音与第七级音构成了增二度关系。
如上图,和声大调的音阶变成了“全全半全半增半”关系。
和声大调与自然大调的区别就是在于第六级音:旋律大调音阶下行时将自然大调中的第六级la和第七级xi都降低半音,就成了旋律大调。
十二个调式音阶表介绍调式音阶是音乐中常用的音阶体系,由特定的音程间隔组成,可以用来构建和编排各种音乐作品。
常见的调式音阶有十二个,分别是自然大调、和声大调、旋律大调、纯净小调、和声小调、旋律小调、大调属音阶、小调属音阶、大调和声音阶、小调和声音阶、贝多芬音阶和荷兹曼音阶。
本文将全面介绍这十二个调式音阶,包括构成、特点以及应用等方面内容。
自然大调自然大调音阶是西方音乐中最基础的音阶之一,它由7个音符组成,音程间隔为:全全半全全全半,例如C大调音阶为C-D-E-F-G-A-B。
自然大调音阶的特点是欢快明亮,常被用于表达快乐、喜悦的情绪。
在古典音乐中,自然大调音阶广泛应用于交响乐、协奏曲等大型作品中。
和声大调和声大调音阶在自然大调音阶的基础上,将第七个音升半音,即音程间隔为:全全半全全半全,例如C和声大调音阶为C-D-E-F-G-A-B♭。
和声大调音阶相比自然大调音阶更具有冲突性和张力,常被用于表达戏剧性、激昂的情绪。
在古典音乐中,和声大调音阶常见于进行曲、进行性作品中。
旋律大调旋律大调音阶在和声大调音阶的基础上,将第六、七个音升半音,在上行时使用和声大调音阶,在下行时使用自然大调音阶。
上行和下行的音阶间隔分别为:全全半全半全全,全全半全全全半,例如C旋律大调音阶为C-D-E-F-G-A-B♭-B-A-G-F-E-D-C。
旋律大调音阶的特点是在表达戏剧性情绪的同时,更具有流畅和变化丰富的旋律性。
在古典音乐中,旋律大调音阶广泛应用于奏鸣曲、独奏曲等个人演奏作品中。
纯净小调纯净小调音阶是西方音乐中最基础的小调音阶,它由7个音符组成,音程间隔为:全半全全半全全,例如A小调音阶为A-B-C-D-E-F-G。
纯净小调音阶的特点是悲伤、沉郁,常被用于表达忧伤、戚思的情绪。
在古典音乐中,纯净小调音阶常出现在悲剧式的作品中。
和声小调和声小调音阶在纯净小调音阶的基础上,将第七个音升半音,即音程间隔为:全半全全半全全,例如A和声小调音阶为A-B-C-D-E-F-G♯。
[学习]调式的详解,定义,分类.和音程详解以及各调式和声功能的划分大调式大调式是由七个音组成的一种调式,其中稳定音合起来成为一个大三和弦。
大调式的主音和其上方第三音为大三度,因为这个音程最能说明大调式的色彩。
大调式有三种形式:1.自然大调是大调式的基本形式。
2.和声大调是降低自然大调中的第六级而成。
其明显的特点是第四级与第七级的增二度音程。
3.旋律大调将主音下行级进行时的自然大调降低第七级和第六级而成。
小调式小调式和大调式一样是由七个音组成的,其中稳定音合起来成为一个小三和弦。
小调式的主音和其上方第三音为小三度,因为这个音程最能说明小调式的色彩。
小调式也有三种形式:1.自然小调是小调式的基本形式。
2.和声小调由升高自然小调第七级而成。
因此和声小调的第七级音的倾向和大调一样尖锐。
为了区别和声小调与自然小调中第七音的不同,自然小调中的第七级音被称为自然导音。
和声小调和和声大调一样,其显著特点是第六级与第七级间的增二度。
3.旋律小调由升高自然小调中的第六级和第七级而成,一般多用于上行,但在下行时也偶尔使用。
旋律小调下行时多用自然小调的形式,即将第六级和第七级还原。
大小调式音级的标记和名称第一级——主音(T)(相当于C大调中的Do)第二级——上主音(下行导音)(相当于C大调中的re)第三级——中音,在主音和属音之间(相当于C大调中的mi)第四级——下属音(S),在主音下方纯五度(相当于C大调中的fa)第五级——属音(D),在主音上方纯五度(相当于C大调中的so)第六级——下中音,在主音和下属音之间(相当于C大调中的la)第七级——导音,向上倾向于主音(相当于C大调中的ti)大调各调关系大小调小调各调大调式可以在任何音级上构成,因此除了没有升降号的C大调外,还有包含升音的七个大调和包含降音的七个大调。
分别是:C G(一升)D(两升)A(三升)E(四升)B(五升)升F(六升)升C(七升)F(一降)降B(两降)降E(三降)降A(四降)降D(五降)降G(六降)降C(七降)在自然形式中,音的组织相同而调号也相同的大小调叫做关系大小调,也叫做平行调。
再探音调系列----基本调式与自然调式吴敏金本文在“音调系列新探”一文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音调系列的组成,给出21种7阶基本调式表及252种自然音调。
给出10种5阶基本调式表及60种民族自然音调。
人们熟知,音调由主音与调式组成。
主音是音调的核心,有12种不同的选择,而调式是音调的结构,由音阶间距序列构成。
常见的有:1,西洋调式:大调调式:全全半全全全半;(其中,“半”为半音,“全”为全音=2个半音,),也可分自然大调;和声大调与旋转大调:小调调式有自然小调:全半全全半全全;和声小调:全半全全半全+半半;旋转小调:(上行)全半全全全全半(下行)全半全全半全全;还有中古调式(教会调式[1])以及在[2]中引入的]由五度相生律生成的“超调”(半全全全半全全)等。
2,民族调式分五声调式(如宫调式:全全增全增)以及七声调式等等。
(其中,“增”为“增音”=3个“半音”=“全音”+“半音”);那么,究竟有多少调式呢?它们又有何种关系?从广义上讲,调式可一个8度12个音阶中任意选几个音,按音高(频率)加以排列。
本文讨论在“自然调式”基础上扩展形成的二类调式:7阶基本调式与5阶基本调式。
一、7阶基本调式。
7阶基本调式是指在一个8度中依序排列的5个“全音”与2个“半音”所形成调式。
计有6+5+4+3+2+1=21种不同的排列法,构成如下7阶基本调式总表。
7阶基本调式总表这样,由12种主音与21种基本调式可构成252种不同的音调。
21种基本调式与252种不同的音调中哪些最重要最有实用意义?文献[3]已指出,通过自然C大调的音阶间距序列(全全半全全全半)的循环位移可得7类不同的自然调式:1,C调式:全全半全全全半;2,D调式:全半全全全半全;3,E调式:半全全全半全全;4,F调式:全全全半全全半;5,G调式:全全半全全半全;6,A调式:全半全全半全全;7,B调式:半全全半全全全;这些自然调式包含在上面的7阶基本调式总表中。
大调,小调调式各有几种?都有什么特点?古典音乐里,小调调式有三种,分别是自然小调、和声小调和旋律小调,相信大家对此都比较熟悉了。
其实,大调的调式也有三种,分别是自然大调、和声大调和旋律大调。
与小调不同的是,和声大调和旋律大调几乎很少用到,不像三种小调都比较常见。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看看这些大小调不同的特点。
小调自然小调:自然小调是最早出现的,让我们以最基本的自然a小调为例,它的音阶排列如下图:每个音之间的音程大小,依序为“全音-半音-全音-全音-半音-全音-全音”,这就是自然小调的排列规则,用自然小调写出的歌曲一般比较忧郁。
目前看来自然小调是很完美的了,然而偏偏有“好事者”不同意这种音阶排列顺序,他们的理由是:第七级的导音应该与根音相差半音,这样才和谐,才好听,才有韵味。
于是便有了和声小调。
和声小调:还是以最基本的和声a小调为例,它的音阶排列如下图:每个音之间的音程大小,依序为“全音-半音-全音-全音-半音-增二度-半音”,这就是和声小调的排列规则。
第一次听和声小调的音阶感觉真的是“美到爆炸”,的确非常的有韵味,跟人一种庄严,神圣的感觉。
很快,和声小调就流行的以至于烂大街了。
旋律小调:按理说这回应该消停了吧,不!又有人觉得不好听了。
为什么呢?在当时西欧音乐家们的耳朵里,增二度是一种极其不和谐的存在,它们在作曲时都尽量避免出现过多的增二度。
这与离他们不远的西班牙就不同,西班牙的音乐家们很喜欢增二度,他们的“民族音阶”里就有增二度,而这也是造成西欧的音乐风格与西班牙大相径庭的一个重要原因。
好像有点跑偏……我们回到正题,西欧的音乐家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就在和声小调的基础上把第六级音也升高半音,可是问题又来了,升高之后这个音阶怎么感觉和大调这么像啊!比如旋律a小调:注意上行音阶的后四个音,恩……就是A大调或者E大调。
这是万万不行的,而这些音乐家的解决方式也是相当的奇葩,那就是在音阶下行时弹成自然小调的下行音阶!!!古典音乐里的三种小调分庭抗礼,每个都不占绝对优势,每个都比较常用,这让我们的音乐变得丰富多彩。
第一讲大调式和小调式音阶结构特征大调式和小调式也可以称作大音阶和小音阶。
调式的种类很多,但应用最广的是这两种。
尤其是自然大音阶,几乎在世界各民族都能找到。
自 18 世纪以来,大小调式体系是欧洲音乐理论的核心,影响之大是无与伦比的。
1.大调式自然大音阶由七个音组成,其音程间隔为全—全—半—全—全—全—半的基础是七个自然音级,而七个自然音级是建立在五度相生的基础上的。
我们可以随意以一个音为主音,按纯五度的关系向上、下两个方向寻找其它的音,比如从 C 开始,会得出F←(C)→G→D→A→E→B。
将这七个音由主音开始向上排列,正好是自然大音阶 do,re,mi,fa,so,la,si。
假定以 G 为主音,可以得出 C←(G)→D→A→E→B→#F,排列成音阶的样式就是 G—A—B—C—D—E—#F,其唱名仍然是 do,re,mi,fa,so,la,si。
可见,同样的音程结构可以在任何音高上实现;换言之,只要附合这样的音程结构,就是这一种调式,不论其音名是什么。
也就是主音(第一个)开始,向上各音之间形成这种关系就叫大调式,主音是什么音就是什么大调式。
(音程:两音音高的距离。
单位用“度”表示。
如,两地之间的路程。
单位是“公里”一样)整个键盘从最低音到最高音是通过88个白建和黑键平均分割而成,也就是每一个八度(如do与高do之间)是由7个白键和5个黑键平均分成,叫做十二平均律。
所有琴键(包括白键和黑键)中,任何相邻的两个琴键之间距离都是相等的,都是半音关系,两个相邻的半音相加构成一个全因。
也就是说,两个琴键中间只夹一个黑键或白键,这两音构成全音,紧挨着的两个音之间构成半音。
即以下各音之间均为半音,中间隔一音为全音。
无论以谁为主音,通过黑白键的调整,只要构成“全—全—半—全—全—全—半”的音阶关系,就是该主音上的自然大调。
例如:以C为主音,就是C大调。
如图:C大调音阶对应简谱示例:例:D E #F G A B #C DⅠⅡⅢⅣⅤⅥⅦⅠ全音全音半音全音全音全音半音上例从D到D共八个音,中用了两个黑键#F和#C,使各音之间的关系符合大调式规律,符合大调式特征,就是D大调。
24大小调音阶及其键盘位置与首调唱名法一、自然调式(大调:两全一半+三全一半,小调:两全夹一半+三全夹一半。
): 1.无升降记号调(1)C 自然大调(简谱标记:1=C ):(2)a 自然小调(简谱标记:1=C ):2.升号调:(1)G 自然大调(简谱标记:1=G ):F(2)e 自然小调(简谱标记:1=G ):Fzj(3)D 自然大调(简谱标记:1=D ):FdCj(4)b 自然小调(简谱标记:1=D ):CzjFd(5)A 自然大调(简谱标记:1=A ):CdFhGj(6)f 自然小调(简谱标记:1=A ):Fz hGzjCdFh(7)E 自然大调(简谱标记:1=E ):FsGdChDj(8)c 自然小调(简谱标记:1=E ):CzhDzjFsGdCh(9)B 自然大调(简谱标记:1=B ):CsDdFgGhAj(10)g 自然小调(简谱标记:1=B ):GhAjCrsDrdFrgGr h(11)F 自然大调(简谱标记:1=F ):FaGsAdCgDhFraEj(12)d 自然小调(简谱标记:1=F ):DzhFaGsAdCgDhEzj(13)C 自然大调(简谱标记:1=C ):CaDsFfGgAhCraEdBj(14)a 自然小调(简谱标记:1=C ):AhCraDrsFrfGrgAr hBjErd3.降号调:(1)F 自然大调(简谱标记:1=F ):Bf(2)d 自然小调(简谱标记:1=F ):Bf(3)B 自然大调(简谱标记:1=B ):BaEfBra(4)g 自然小调(简谱标记:1=B ):BraErf(5)E 自然大调(简谱标记:1=E ):EaAfBgEra(6)c 自然小调(简谱标记:1=E ):EaAfBg(7)A 自然大调(简谱标记:1=A ):A B D E A(8)f 自然小调(简谱标记:1=A ):AaBsDfEg(9)D 自然大调(简谱标记:1=D ):DaEsGfAgBhDra(10)b 自然小调(简谱标记:1=D ):Bz hDaEsGfAgBh(11)G自然大调(简谱标记:1=G):G a AsBdDgEhGraCf(12)e自然小调(简谱标记:1=G):E zh GaAsBdDgEhCf(13)C自然大调(简谱标记:1=C):D s EdGgAhBjC aFfCra(14)a自然小调(简谱标记:1=C):AhBjDrsErdGrgAr hCraFrf二、和声调式(大调:降低自然大调第VI 级,小调:升高自然小调第VII 级。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主讲人:刘杉第六章自然大小调式教学目标:1、熟练掌握自然大小调式的音程结构、调式特征等。
2、了解西方音乐史中不同时期大小调式的应用及功能性在调式中的作用。
重点难点:调式、大调式、调的五度循环、等音、和声大调与旋律大调、唱名法。
教学方法:讲解法、讨论法、练习法。
教学课时:10课时大小调体系,大调式、小调式,以及两者相互渗透所形成的调式总和。
教学内容:1、调式及音阶的概念(1)调式:几个音按照一定的关系排列,并以一个音为“中心音”,这样便形成了调式。
(2)音阶:调式中的各个音按照音高关系从主音到相邻八度主音的排列叫音阶。
2、自然大调的音阶结构(1)自然大调的结构(2)自然大调的音阶特征(3)正音级与副音级3、调与调号(1)调:调式音阶中主音的高度。
(2)调号:音乐中用来标明调的记号叫调号。
(3)升号调(4)降号调4、等音调与调的五度循环(1)等音调:两个调所有的音级都是等音,而且具有同样的的调式意义,称为等音调。
(2)调的五度循环:将七个升降号以内的各调,按照纯五度关系排列,就构成了调的五度循环。
5、和声大调与旋律大调(1)和声大调:将自然大调的第六级音降低半音,称为“和声大调”。
(2)旋律大调:在上行时与自然大调相同,在下行时第六第七级降低半音,这样的称为“旋律大调”。
6、大调中的稳定音与不稳定音(1)稳定音级:I III V(2)不稳定音级:II IV VI VII(3)不稳定音级的解决:不稳定音进行到稳定音,称为解决。
(4)不协和音程的解决:增音程向外(扩大),减音程向内(缩小)。
7、唱名法(1)简谱:简谱只有一种唱名法,即首调唱法。
(2)五线谱:五线谱有两种,首调唱法、固定调唱法。
8、自然小调(1)自然小调的音阶结构(2)自然小调的基本特征(3)正音级与副音级①正音级:I IV V (调式骨干音级)②副音级:II III VI VII (调式非骨干音级)(4)平行调:在自然调式中调号相同,音列相同的大小调,互为平行大小调或关系大小调。
自然大调调式
自然大调调式是西方音乐中最常用的调式之一,它的音域宽广,音色明亮,具有自然、平和、舒适的感觉。
在音乐中,自然大调调式被广泛应用,不仅在古典音乐中,也在流行音乐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
自然大调调式的音程结构是:大调式的根音、大二度、大三度、纯四度、纯五度、大六度、大七度。
这种音程结构使得自然大调调式的音乐具有明亮、开放、自然的特点。
在古典音乐中,自然大调调式被广泛应用,如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莫扎特的《小夜曲》等。
这些作品中,自然大调调式的音乐给人以平和、舒适的感觉,让人感受到自然的美好。
在流行音乐中,自然大调调式同样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例如,蒂姆·麦格劳的《阳光下的爱情》、艾薇儿的《Complicated》等,这些歌曲中的旋律和和弦都是基于自然大调调式构建的。
这些歌曲的旋律明快、轻快,给人以愉悦的感觉,让人感受到生命的活力。
除了在音乐中的应用,自然大调调式还被广泛应用于心理治疗中。
研究表明,自然大调调式的音乐可以帮助人们放松身心,缓解压力,改善情绪。
因此,在心理治疗中,自然大调调式的音乐被广泛应用,如音乐疗法、放松训练等。
自然大调调式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调式,它在音乐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不仅可以给人以愉悦的感觉,还可以帮助人们缓解压力、改善情绪。
因此,我们应该多听一些自然大调调式的音乐,让自己感受到自然的美好。
自然大调顺阶调式【最新版】目录1.自然大调的定义与特点2.自然大调的顺阶调式3.顺阶调式的运用与实例正文1.自然大调的定义与特点自然大调是一种音乐调式,其音阶结构为:大调、小调、大调、大调、小调、大调、大调。
自然大调的音阶特点是:从主音到第三度音为大二度,从第三度音到第六度音为小二度,从第六度音到第八度音为大二度。
在西方音乐理论中,自然大调是最基本的调式,其他的调式都是在此基础上进行变化。
2.自然大调的顺阶调式自然大调的顺阶调式是指在自然大调音阶的基础上,将每个音作为调式的主音,形成的一系列新的调式。
具体来说,自然大调的顺阶调式包括:- 第一顺阶调式:主音为大调,例如 C 大调的顺阶调式为 C 大调;- 第二顺阶调式:主音为小调,例如 C 大调的顺阶调式为 Am 小调;- 第三顺阶调式:主音为大调,例如 C 大调的顺阶调式为 F 大调;- 第四顺阶调式:主音为小调,例如 C 大调的顺阶调式为 Dm 小调;- 第五顺阶调式:主音为大调,例如 C 大调的顺阶调式为 G 大调;- 第六顺阶调式:主音为小调,例如 C 大调的顺阶调式为 Em 小调;- 第七顺阶调式:主音为大调,例如 C 大调的顺阶调式为 B 大调。
3.顺阶调式的运用与实例顺阶调式在音乐创作中有广泛的运用,例如和声、伴奏等方面。
了解顺阶调式有助于提高音乐创作的水平。
下面举一个实例:假设我们要为一首抒情的流行歌曲创作一个简单的和声部分,可以使用 C 大调的顺阶调式。
首先,我们可以将主和弦设为 C 大调,然后根据顺阶调式的规律,选择合适的副和弦。
例如,可以使用 Am 小调和弦作为属和弦,G 大调和弦作为下属和弦,Dm 小调和弦作为次属和弦。
这样,整首歌曲的和声部分就呈现出一种流畅、和谐的效果。
同时,我们还可以根据需要,加入其他调式,如 F 大调和弦、D 大调和弦等,使和声更加丰富多彩。
自然大调各音级的名称
在音乐理论中,调式是指一组音级按照特定的音程关系排列而成的音阶。
自然大调是最常用的调式之一,也是西方音乐中最为熟悉的音阶之一。
自然大调音阶由七个音级组成,按照以下的音程关系排列:全全半全全全半(即大-大-小-大-大-大-小)。
每个音级在自然大调中都有特定的名称,这些名称是根据音级与调式的关系而来的。
首先是“主音”(Tonic),也是调式的基本音级,它给予调式以根基和稳定感。
在C大调中,主音即为C音。
其次是“上主音”(Supertonic),它位于主音的上方一个全音。
以C 大调为例,上主音即为D音。
接下来是“中音”(Mediant),它位于主音和上主音之间的音级。
在C大调中,中音即为E音。
然后是“下主音”(Subdominant),它位于主音的下方一个全音。
在C大调中,下主音即为F音。
接着是“属音”(Dominant),它位于主音的上方一个全音和一个半音。
在C大调中,属音即为G音。
然后是“中音”(Submediant),它位于主音和下属音之间的音级。
在C大调中,中音即为A音。
最后是“尺音”(Leading tone),它位于主音的上方一个半音。
在C 大调中,尺音即为B音。
这些音级的名称是音乐理论中的基本概念,它们对于理解和分析音乐作品的结构和和声关系至关重要。
无论是作曲还是演奏,熟悉自然大调音级的名称都是不可或缺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