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损检测技术在复合材料检测中的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1.79 MB
- 文档页数:1
浅析新型复合材料的无损检测摘要:本研究对新型复合材料的无损检测进行了浅析,重点探讨了无损检测技术在复合材料领域的应用及其难点。
介绍了新型复合材料的特点及其在工程领域中的广泛应用。
同时分析了传统无损检测技术在复合材料中的局限性和不足之处。
其次,详细介绍了几种常用的新型无损检测技术,包括超声波检测、热红外检测和X射线检测等,并探讨了它们的原理和应用范围。
最后讨论了新型无损检测技术在复合材料中的挑战,如信号处理、缺陷分析和可靠性评估。
提出了改进和发展新型无损检测技术的建议,以满足复合材料领域对无损检测精度和效率的要求。
本文的研究成果对于新型复合材料的无损检测技术的发展以及相关工程应用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无损检测;新型复合材料;制备方法;特性与应用;原理与分类一、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工业发展的需要,新型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汽车、建筑等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
与传统材料相比,新型复合材料具有轻质、高强度、耐腐蚀等优点,然而,其无损检测成为制约其应用的重要因素之一。
因此,对新型复合材料的无损检测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新型复合材料概述(一)材料组成及制备方法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型复合材料在各个领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新型复合材料是由不同种类的材料组合而成,以达到更优越的性能和特性。
其制备方法也多种多样,可以根据具体的应用需求进行调整。
纳米复合材料是一种常见的新型复合材料,其制备方法主要包括溶胶凝胶法、沉积法和熔化法等。
通过控制材料的尺寸和结构,可以使纳米复合材料具有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与传统材料相比,纳米复合材料具有更高的强度、硬度和韧性,同时还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
(二)复合材料的特性与应用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物理性能。
由于复合材料由不同的材料组成,可以根据实际需求灵活调节其物理性能。
比如,通过调整复合材料中不同材料的比例和形态,可以使其具有较高的密度、导热性和电导率等特性,满足不同场合的需求。
碳纤维复合材料蜂窝夹芯特殊结构无损检测研究1.研究内容本文以碳纤维复合材料蜂窝夹芯结构试验件的过渡区为主要被检测对象,该试验件为碳纤维复合材料NOMEX蜂窝夹芯结构,预制缺陷设计较为特殊,采用发泡胶模拟预制缺陷,位于蜂窝过渡区与平板区的三角区域,缺陷宽度仅有2mm,对无损检测的实施提出了较高要求,试验件示意图如图1所示。
为掌握试验件在规定疲劳试验周期内损伤扩展特性,试验过程检测与飞机在役检测更为相似,对其检测方案及可行性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1.检测方法无损检测技术是指在不损坏材料或产品原有的形状、性能的基础上,利用光、声、电、磁、热和射线等技术检测其是否有损伤,以确保其可靠性的检测技术。
利用不同的无损检测技术,对材料表面和内部进行检测,并对缺陷的类型、大小、深度、范围、数量等做出准确判断,由此可以判断材料或构件是否可以进行下一步的生产制造或者维修服役情况。
目前碳纤维复合材料蜂窝夹芯结构常用的无损检测方法通常有以下几种方法。
1.1.敲击检测法敲击检测法是使用时间最早应用范围最广的一种无损检测方法。
主要是通过对物体进行适当的敲击来获取试件的振动信息通过振动频率是否改变来判断试件内部是否含有损伤,敲击检测法主要并且广泛应用于蜂窝夹芯结构、多层结构和网状结构对胶粘剂质量的检测。
它适用于结构内部的脱胶、夹杂、分层等缺陷,但对小尺寸缺陷的检测不敏感。
传统的敲击检测是利用适当的敲击工具(小锤、硬币等)对被测材料进行敲击,并通过被测材料振动产生的声咅来判断材料的内部损伤。
现代数字敲击检测是利用传感器对振动信息进行采集,然后对采集的振动信息进行分析从而得到准确的检测结果。
1.1.超声波检测超声波检测法是目前复合材料无损检测的主要方法之一。
超声波无损检测技术主要根据复合材料自身和其缺陷对超声波传播的阻碍来判断材料表面及内部的缺陷,能检测复合材料中的内部缺陷如疏松、分层、夹杂、裂纹等,还能对材料厚度和性能进行评估。
超声波具有很强的穿透能力,可对较厚的材料进行探测,灵敏度高,操作简单,对缺陷的深度、大小,范围进行精准检测。
如何利用无损检测技术识别复合材料的缺陷无损检测技术是一种非破坏性的测试方法,通过不侵入性的检测手段,可以识别和评估复合材料中的缺陷。
复合材料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而检测和评估复合材料缺陷的重要性也随之增加。
本文将介绍如何利用无损检测技术来识别复合材料的缺陷。
首先,为了识别复合材料的缺陷,我们需要了解常见的复合材料缺陷类型。
复合材料的常见缺陷包括气泡、夹杂物、裂纹和界面剥离等。
气泡是由于制造过程中的挤出气体或气泡聚集而形成,通常呈现为圆形或椭圆形的孔洞。
夹杂物是材料中不均匀分布的杂质或其他材料。
裂纹是复合材料中的断裂缺陷,可能由于加工或应力引起。
界面剥离是由于粘接不良或外力引起的层间分离。
接下来,我们可以使用一些常见的无损检测技术来识别复合材料的缺陷。
其中,常用的技术包括超声波检测、红外热成像和X射线检测。
超声波检测是一种利用高频声波传播特性来检测材料内部缺陷的方法。
通过发射超声波脉冲并接收回波信号,可以识别复合材料中的裂纹、气泡和界面剥离等缺陷。
超声波检测具有分辨率高、检测速度快的优点,广泛应用于复合材料的缺陷检测。
红外热成像是一种利用热辐射特性来检测材料内部缺陷和异常热分布的方法。
通过记录材料表面的热辐射图像,可以识别复合材料中的缺陷和热梯度。
红外热成像具有非接触测量、高效率和实时性的特点,适用于大面积的复合材料缺陷检测。
X射线检测是一种利用X射线穿透材料并通过接收器接收射线的方法。
通过分析射线的吸收和散射情况,可以识别复合材料中的缺陷和界面剥离。
X射线检测具有穿透深度大、检测精度高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复合材料的缺陷检测。
除了以上的常见无损检测技术,还有其他技术可以用于复合材料缺陷的识别,如磁粉检测、涡流检测和激光散斑检测等。
不同的技术适用于不同类型的复合材料和缺陷。
在进行无损检测时,我们还需要考虑一些因素,如材料的特性、缺陷的类型和尺寸、检测设备的适应性等。
此外,对于复合材料的缺陷识别,准确的数据采集和分析也至关重要。
无损检测技术在碳纤维复合材料检测中的应用研究摘要:在科学技术快速进步的背景下,关于碳纤维复合材料方面的研究逐渐增多,材料生产成本明显下降,增加了碳纤维复合材料应用范围,同时也对其提出了全新的应用要求。
在碳纤维复合材料生产过程中,可能受到生产流程和人为因素影响,出现缺陷和损伤情况,因此需要采用严格的检测技术,了解碳纤维复合材料问题形成原因,制定针对性解决建议。
关键词:无损检测技术;碳纤维复合材料;技术应用引言近年来,我国的建筑行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对社会经济建设也起到了推动作用,然而,在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以及建筑材料本身性能的限制,会造成工程质量存在较多问题。
在目前的建筑工程检测中,无损检测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可以通过无损检测技术实现对工程施工质量以及性能的准确评估。
同时,在此过程中还能发现问题并且及时解决问题,确保工程项目能够安全稳定运行。
1无损检测技术概述无损检测技术主要是指,在对物体内部进行检查过程中,能够不损害、不影响被检测对象的使用性能,同时不会对被检测对象的内部组织产生影响。
无损检测技术在应用过程中,主要是对物质声、光、磁、电等特性的利用,在不损害、不影响被检测对象使用性能基础上,检测被检测对象是否存在缺陷情况、不均匀情况,通过对物体内部结构异常、缺陷的利用,促使声、光、电、磁等发生变化。
反映出缺陷大小信息、位置信息、性质信息等。
或者利用物理方式或者化学方式,借助设备器材、技术方式等,对试件内部、表面结构、状态、缺陷、性质、尺寸、形状以及数量等进行检查与测试的方式就被人们称之为无损检测技术。
无损检测具有非破坏性、全面性、全程性优势。
比如,非破坏性优势主要体现为,在检测过程中不会对被检测对象的使用性能产生影响;全面性优势主要体现为,在必要情况下能够实现对对象的100%检测,这也是破坏性检测无法实现的,破坏性检测通常会将其应用在原材料检测中。
因为无损检测技术不会对被检测对象使用性能造成影响,因此,不仅可以将其应用在原材料检测,还可以将其应用在中间工艺环节检测等全过程中。
红外热波无损检测技术在复合材料检测方面的应用邓淑萍郑海平姜照汉西安非金属材料材料研究所杨玉孝西安交通大学摘要:本文阐述了红外热波无损检测技术的基本原理和特点,介绍了国内外相关技术研究的发展现状,以及在非金属复合材料上检测应用的实例。
关键词:红外热波;复合材料1 引言由于复合材料具有高强度、高弹性模量、低热膨胀系数和高导热性等优良性能,现已在航天航空领域获得了广泛的应用,但是,由于复合材料制造过程复杂,在制作成型过程中受设备、环境、人员及原材料等因素的影响,在产品内部易产生空穴、裂纹、分层、多孔等缺陷,对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能影响极大,因此,对产品的检测尤为重要。
用于复合材料无损检测的方法主要有射线、超声、磁粉、渗透、涡流、激光全息及红外无损检测技术等,超声、射线检测技术应用最多,但受检测原理影响,射线检测成本高、周期长,不适于现场在线检测,对小分层、脱粘紧贴型缺陷无法检测;超声检测需要逐点扫描、检测效率低,对小、薄及结构复杂的工件检测困难,对复合构件中的脱粘紧贴型缺陷也无法检测;磁粉法只限于铁磁性材料,定量检测缺陷深度较为困难;渗透法检测程序复杂,只能检测表面开口缺陷,不能检测表面多孔性材料;涡流法对工件边缘效应敏感,易给出虚假显示;激光全息检测需暗室防震操作,检测效率低;红外无损检测技术作为复合材料结构件的一种无损检测新方法,具有快速、直观、准确、非接触的特点,对于提高复合材料构件的研制与防护质量,减少或避免重大事故的发生,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
2 红外热波无损检测原理及特点红外热波无损检测技术是近年来复合材料无损检测领域发展迅速的一种新方法,与常规的超声、射线等检测技术相比,该项检测技术具有非接触、全场、大面积、快速、直观、易实现检测自动化等优点,采用专用软件对获得的红外图像信息处理后,可直接识别缺陷位置坐标,除此之外,检测时对周围环境没有特殊要求,设备轻便、可移动,特别适合现场应用和在线、在役检测,国外已经用于金属和非金属材料及其复合结构件的无损检测。
复合材料结构件⽆损检测技术分析复合材料结构件⽆损检测技术分析摘要:本⽂通过对复合材料结构件缺陷和损伤特点的分析,介绍可应⽤于复合材料结构缺陷包括⽬视检查法、声阻法、射线检测技术、超声检测技术、声- 超声技术、涡流检测技术、微波检测技术在内的⽆损检测技术。
并对⽆损检测技术的技术关键进⾏剖析,展望了⽆损检测技术的未来发展。
关键词:复合材料⽆损检测缺陷随着航空制造技术的不断发展,复合材料以其⾼的⽐强度、⽐刚度及良好的抗疲劳性和耐腐蚀性获得⼴泛应⽤。
由于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具有导电性差、热导率低、声衰减⾼的特点,在物理性能⽅⾯呈显著的各向异性,使得它对波传播所引起的作⽤与普通⾦属材料相⽐具有很⼤的差异,因⽽其⽆损检测技术与⾦属的检测⼤不相同,复合材料检测⽇益成为该领域的重点和难点。
在这种情况下,航空航天检测迫切需要有⼀种更有效的⼿段来提⾼复合材料构件的⽣产质量或修理⽔平。
复合材料构件的成型过程是极其复杂的,其间既有化学反应,⼜有物理变化,影响性能的因素甚多,许多⼯艺参数的微⼩差异会导致其产⽣诸多缺陷,使产品质量呈现明显的离散性,这些缺陷严重影响构件的机械性能和完整性。
由于复合材料结构制造质量的离散性,必须通过⽆损检测来鉴别产品的内部质量状况,以确保产品质量,满⾜设计和使⽤要求。
随着先进复合材料技术研究与应⽤的⾼速增长,复合材料⽆损检测技术也迅速发展起来,已成为新材料结构能否有效和扩⼤应⽤的关键。
⼀、复合材料结构件缺陷的产⽣与特点先进复合材料中的缺陷类型⼀般包括: 孔隙、夹杂、裂纹、疏松、纤维分层与断裂、纤维与基体界⾯开裂、纤维卷曲、富胶或贫胶、纤维体积百分⽐超差、铺层或纤维⽅向误差、缺层、铺层搭接过多、厚度偏离、磨损、划伤等, 其中孔隙、分层与夹杂是最主要的缺陷。
材料中的缺陷可能只是⼀种类型, 也可能是好⼏种类型的缺陷同时存在。
缺陷产⽣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 有环境控制⽅⾯的原因, 有制造⼯艺⽅⾯的原因, 也有运输、操作以及使⽤不当的原因, 如外⼒冲击、与其他物体碰撞和刮擦等。
2012.No16 0摘 要 复合材料以其优异的特性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重视,随着其应用范围和应用量的不断增加,人们对其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在这种情况下,各种检测手段便开始被应用在了复合材料的质量检测中。
其中,无损检测技术 (简称NDT)以其不破坏材料完整性等优点而成为亮点。
本文对复合材料和无损检测进行了介绍,着重介绍了无损检测技术在复合材料检测中的应用。
关键词 复合材料 无损检测在现代高技术中,材料技术已与信息技术、能源技术并列为三大支柱技术,而高新技术对于新材料的依赖也变得越来越突出。
由于复合材料具有高的比强度和比刚度,性能可设计自由度高,抗腐蚀和抗疲劳能力高,减震性能好,可以制成所需的任意形状的产品和综合发挥各组成材料的优点等特性,复合材料已经和无机材料、金属材料和高分子材料一起成为材料领域的四个方面之一[1]。
复合材料的先进性与其质量的离散性和高成本并存,在实际应用中,即使经过研究和试验制定了合理的工艺,但在复合材料结构件的制造过程中还有可能产生缺陷,引起质量问题,甚至导致整个结构件的报废,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因此自20世纪70年代起,国外针对复合材料的制造和应用开展了全方位的无损检测技术研究。
20世纪80年代后,许多适应复合材料特点的无损检测新技术、新方法相继诞生,为解决复合材料的无损检测、促进复合材料的推广应用发挥了重要作用[2]。
1 复合材料复合材料(Composite Materials)一词,国外20世纪50年代开始使用,国内使用大约开始于60年代,复合材料是一类成分复杂的多元多相体系,很难准确地予以定义。
比较简明的说法是,复合材料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不同性能、不同形态的组分材料通过复合工艺组合而成的一种多相材料,它既保持了原组分材料的主要特点,又显示了原组分材料所没有的新性能。
《材料大词典》对复合材料给出了比较全面完整的定义:复合材料是由有机高分子、无机非金属、活金属等几类不同材料通过复合工艺组合而成的新型材料,它既能保留原组分材料的主要特色,又通过复合效应获得原组分所不具备的性能。
复合材料无损检测复合材料是一种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材料组合而成的新材料,它具有轻质、高强度、抗腐蚀等优点,在航空航天、汽车制造、建筑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然而,由于其结构复杂性和多层次性,一旦出现缺陷,往往会对整体性能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复合材料的无损检测显得尤为重要。
无损检测(Non-Destructive Testing,NDT)是指在不破坏被检测物理性能的前提下,利用一定的物理方法、化学方法、电磁方法、声学方法等对被检测对象进行检测、测量、判断和分析的技术手段。
对于复合材料而言,无损检测能够及时、准确地发现材料内部的缺陷,为后续的维修和使用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常见的复合材料无损检测技术包括超声波检测、X射线检测、红外热像检测、涡流检测等。
其中,超声波检测是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技术。
它通过将超声波引入被测材料中,利用超声波在材料内传播的特性,来检测材料内部的缺陷,如气孔、夹杂、裂纹等。
X射线检测则主要用于检测复合材料中的异物、夹杂物以及纤维层的完整性。
红外热像检测则是利用物体自身的热辐射,通过红外热像仪对复合材料进行表面和内部的检测。
而涡流检测则主要用于检测复合材料中的金属夹层和连接部分。
在进行复合材料无损检测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根据具体的检测要求选择合适的检测技术和仪器;其次,要对检测对象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包括清洁表面、消除干扰等;最后,要对检测结果进行准确的分析和判断,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总的来说,复合材料无损检测是保证复合材料制品质量的重要手段,它能够及时发现缺陷,保障产品的安全可靠性。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无损检测技术也在不断完善和创新,相信在未来的发展中,将会有更多更先进的无损检测技术应用于复合材料的检测中,为复合材料的应用提供更加可靠的保障。
280理论研究
1 无损检测技术在复合材料检测中的应用概述
为了保证复合材料结构的完整性,必须对其进行准确的缺陷以及损伤的检测,一旦发现问题,及时修复,进而对材料的性能进行准确的评价和判断。
不同的复合材料,其结构和性质各不相同,所选取的无损检测方法也存在着差异,现阶段,被广泛应用的无损检测方法包括:X射线检测无损检测法、超声波无损检测法、计算机层析检测法、红外热成像检测法、声发射法等,各种不同那个的无损检测方法也都有自身的应用范围、优点和缺陷。
2 不同种类无损检测技术的应用状况
2.1 X射线无损检测技术
应用比较广泛的X设备无损检测方法是胶片照相法,这种方法能够检测出复合材料中的孔隙以及杂质等在外形方面表现出来的缺陷,同时,也能够检测出结构的疏散、孔洞、纤维断裂、材料分布不均匀等缺陷。
这种检测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检测结果观察起来比较直接,但是如果在和射线垂直的方向上存在裂纹,不容易被发现,同时,设备体积大,结构复杂,在养护以及维修方面所需投入的资金量较大,对安全防护方面的要求比较高。
随着技术的进步,X射线无损检测技术也在不断的优化和更新,新型的X成像检测技术以及X射线CT技术已经相对成熟,并投入到实际的应用当中。
这两种方法的优势在于有着更高的精度以及效率,在资金方面投入量小,能够实现检测结果的远距离传输,使用性强,比传统照相底板的检测方式具有明显的优势。
2.2 超声波无损检测技术
依据复合材料本身的性质以及声学性质对声波产生的作用来开展复合材料的超声波无损检测,实现对复合材料内部以及表面缺陷的检测。
这种检测方法能够对复合材料的层间结构、孔隙、裂纹、裂缝以及夹杂物等缺陷进行检测,并对材料的密度纤维状取向、弹性模量数值、厚度数值以及几何尺寸进行检测,及时发现材料的变化情况。
这种检测方法具有极高的灵敏性,能够准确的对缺陷处进行位置的确定,检测出缺陷的主要位置以及分布状况,设备的复杂程度低,操作容易。
但是也存在着一定的弊端,比如:检测效率不高,无法实现同一设备对全部缺陷进行检测,对于不同种类的缺陷,需要更换不同形式的探头,才能实现准确的检测。
对厚度尺寸较小,外形尺寸不大以及结构复杂程度较高的复合材料,也无法进行很好的检测,计算机技术的进步,超声波扫描技术应运而生,基于其显示比较直观、检测效率高、花费时间短等特点,已经应用于飞行器等大型复合材料的检测工作。
2.3 计算机层析照相检测技术
工业计算机层析照相技术,就是工业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技术,主要应用于检测工业构件。
具有操作简单、检查直观、不对试件造成损伤等优点。
这种方法的工作原理是:以扫描的方式,获取试件的断层投影值,再依据图像进行断层图像的重新建立。
这种方法扫描完成的图像清晰度好,普通的透视照相方法比较容易发生图像模糊和重叠的现象,这种层析照相技术极大的改进了之前的成像状况,图像清晰度极高,对比灵敏度高于透视照相技术两个数量级以上。
基于这一显著的优势,国际上已经将工业计算机层析照相技术列为现阶段最佳的无检测方法。
通过大量的产品检验实践,发现工业计算机层析照相技术能够检测出复合材料中的气孔、夹杂、空隙、分层等缺陷,灵敏度极高,可以十分准确的检定缺陷的外形尺寸。
2.4 红外热成像无损检测技术
这一技术的原理为利用红外物理理论,将红外辐射特性的技术以及方法合理地应用于被检测元件,实现综合性的无损检测。
这种检测技术鉴定物体缺陷的方法是利用物体的热量以及热流。
当复合材料内部存在缺陷时,会导致材料的传热性能发生变化,使表面的温度分布状况产生不同,再通过检测设备来判断热辐射的差异,得到缺陷存在的准确位置。
红外热成像技术的优势在于资金投入小、检查时间短、速度快、操作简单、准确度高。
主要应用于对复合材料以及多层材料进行夹杂物、分层、开裂等缺陷的检查。
2.5 声发射法检测技术
声发射法用于对复合材料以及构件进行检查和评价,是一类动态性较强的检查技术,通过对声发信号的妥善处理对缺陷进行评价,确定缺陷的实际位置,并进一步判断其发展的规律。
这种检测方法的工作原理是:如果物体存在缺陷或者有某一部分出现异常,则其在外力的作用下,就会出现应力集中,进而发生形状的改变或者出现断裂,其内部由此而产生的应变能以弹性波的形式被释放出来,设备将这些信号以及信息进行捕捉,然后通过声发射的信号特点以及发生强度数值,来判断材料的微观形变以及裂纹、裂缝的状况,实现准确的检测和报告。
这种无损检测方法有其特定的适用范围,必须具备以下两个条件才能应用这种方法:第一,必须有外部载荷作用于材料。
第二,材料内部的缺陷或者结构必须发生改变。
现阶段,这种技术已经用于检测复合材料内部碳纤维、玻璃纤维是否断裂,断裂载荷的分配状况等,进而对岩纤维或者玻璃纤维的质量进行有效评价。
声发射技术还可以用于区分复合材料中层板内缺陷的断裂状况,对其特性进行有效判断,比如:基体开裂、纤维和树脂的开裂状况,裂纹是否存在拓展等。
综上所述,不同种类的无损检测技术都有其自身的优势以及弊端,适用范围也有所不同,对于大型复合材料的分层、裂纹、内部缺陷都可以通过采用适当的无损检测技术进行检测、判定和评价。
技术人员可需要不断的将检测技术进行更新与优化,实现检测数据准确性的稳步提高。
参考文献:
[1]刘颖韬,郭广平,杨党纲等.脉冲热像法在航空复合材料构件无损检测中的应用[J].航空材料学报,2012,32(01):72-77.
[2]刘松平,刘菲菲,史俊伟等.复合材料冲击损伤高分辨率超声成像检测与损伤行为分析[J].机械工程学报,2013,49(22):16-23.
无损检测技术在复合材料检测中的研究
肖亚楠
(河北大学质量技术监督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0)
摘 要:无损检测技术在对复合材料进行检测的过程中,不会损坏材料的结构以及形状,不影响其使用性能,通过抽样检查或者逐渐检查的方式,来获取材料的结构信息以及缺陷状况。
不同种类的复合材料基于其自身的特点,可以选择适当的无损检测方法,对其内部以及表面的缺陷进行准确的判断和评价。
本文就无损检测技术在复合材料检测中的应用进行了详细的讨论。
关键词:无损检测技术;复合材料;研究
DOI:10.16640/ki.37-1222/t.2017.10.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