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溶性防渗碳涂料成果通过专家技术鉴定
- 格式:pdf
- 大小:47.29 KB
- 文档页数:1
环保水溶性涂料在南海研制成功
名为水性改性聚酯带锈防锈漆的新型环保涂料日前在南海研制成功。
7月28日,该项目顺利通过广东省科技厅科技成果鉴定专家组的鉴定,成为省级科技成果。
用水代替有机溶剂无毒害
这种新型环保涂料最大的突破就是可以直接用水勾兑,而无需使用天拿水、开油水等带有刺激性气味及毒性的有机溶剂。
据有关专家介绍,天拿水属于中毒性的化学制品,而且油性漆用在有锈的铁件上需要预先进行打锈或磷化处理,整个涂装过程存在二次污染,产生的大量废气、废水中的苯类物质还会破坏人体的免疫功能。
而这种用丙稀酸做原料的水性涂料无毒无害,用自来水就可以自行调节漆的粘度,遇到带锈的铁件也无需打锈或磷化,可直接上漆。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国外早已研制出各种水溶性涂料,但因为存在各种硬伤不能得到大规模的应用。
要么是生产周期太长,要么是转化效率太低,再不然就是成本太高。
为了解决这一系列的问题,研制本土的水溶性涂料可谓费尽心思,3年的时间将原材料从丙稀酸换成了水性树脂,这才在各种性能都得到优化的同时,实现了对成本的有效控制。
耐水性能超过国标30倍
上周五的鉴定会上,鉴定专家组组长、中山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卢泽俭教授还作出了这样的评定:用水分解,免除了使用时候存在有毒有害物质,属于环保性涂料。
这个水性漆和一般的油性漆相比性能要好,它。
水性氟碳纳米抗渗保护液一.产品形成机理:利用纳米技术使单晶硅及水性氟碳分子排列形成基面保护层,在形成憎水层及破坏分子表面张力的同时,使溶液迅速渗透基面1--2CM,通过水性氟碳及硅胶化作用原理,形成了强粘性保护层,使基面耐酸、耐碱、抗高温、耐低温,不受气候影响,从而达到基面保色、抗渗、不剥落、无龟裂纹、耐污的效果,使建筑物外墙及内墙(包括木制品)不受气候影响,进而使建筑耐风化,抗雨淋和抗风化,从而达到建筑物光亮如新的目的。
二.产品适用范围本产品适用范围广,可广泛应用于古建筑维护,包括古城墙、木质古建筑、石窟壁画保色及防脱落,建筑物涂料外墙保色、免脱落、防龟裂,使建筑物外墙抗渗的同时还可使其长久如新,应用于海边建筑还具有防潮功能(以防止内墙及木质品长毛、发霉)。
三.施工方法:可根据材质及要求,对其实施浅层及深层施工,浅层施工主要针对一般建筑,可使外墙保持2-3年颜色不变及不脱落、不发生龟裂,若要保持建筑约10-20年不发生变化,需进行深层施工。
浅层施工及深层施工的区别在于施工的遍数,浅层施工一般是1遍,深层施工是3遍,具体施工方法:由于本品是无色无味药剂,需在基底面干燥情形下施工,采用喷涂方法施工,用低压喷枪施工,采用喷涂方法施工,用低压喷枪施工,施工时温度为5℃-20℃为最佳,注意雨天不能施工。
施工时间:涂料外墙层施工表干时间为8小时,深层施工表干时间为2天。
木制品浅层施工表干时间为1天,深层施工表干时间为3天。
四.长毛主要原因:80%左右的毛长在山墙的室内墙面上,从原因上分析,80%-90%的原因是墙面受潮所致,10%左右的原因是泛碱以及其它原因,墙面受潮原因是墙体渗漏和冷桥处及周边结霜的原因。
按墙体长毛分类查看,外墙室内墙面部位长毛部位一般在外墙与顶棚及墙面交界的角落,门窗过道周边,门窗周边等,内墙长毛部位大部分在厨房,卫生间的内外墙面上。
外墙室内墙面长毛80%左右的原因是有渗漏点,15%左右的原因是冷桥处结霜,潮湿原因5%左右是泛碱及其它原因,只有确定好渗漏点,找到渗漏点,从源头上治理,才能做到标本兼治。
振邦水性氟碳漆项目通过建设部重大科技成果鉴定
佚名
【期刊名称】《有机硅氟资讯》
【年(卷),期】2004(000)003
【摘要】一场真正意义上的生态涂料革命即将拉开序幕:由大连振邦氟涂料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开发的振邦转相乳化法和组织的部级产业化鉴定。
作为科技部、建设重攻关项目并同时获得“香港专利技术博览会金奖”和“第51届尤卡世界发明博览会金奖”的这两项科研成果,填补了国内空白,主要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总页数】2页(P28-2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Q63
【相关文献】
1.振邦氟碳漆科技振邦产业报国 [J], 刘玉田
2.振邦水性氟碳漆项目通过建设部重大科技成果鉴定 [J],
3.“振邦”氟碳漆正筹备参加新的奥运招标项目 [J],
4.大连振邦水性氟涂料项目通过鉴定 [J],
5.大连振邦氟涂料为哈尔滨两座大桥提供水性氟碳漆保护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标准名称水溶性内墙涂料标准类型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材料行业标准标准号 JC/T423-91标准发布单位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批准并发布标准发布日期 1991-07-20发布标准实施日期 1992-05-01实施标准正文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水溶性内墙涂料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以水溶性化合物为基料。
加入一定量的填料、颜料和助剂,经过研磨、分散后而成的水溶性内墙涂料。
这种涂料一般用于建筑物内墙装饰。
2引用标准GB 1723 涂料粘度测定法GB 1726 涂料遮盖力测定法GB 1766 漆膜耐候性评级方法GB 3186 涂料产品的取样GB 5950 建筑材料与非金属矿产品白度试验方法通则GB 9152 建筑材料涂层试板的制备GB 9266 建筑涂料涂层耐洗刷性的测定5产品分类Ⅰ类:用于涂刷浴室、厨房内墙。
Ⅱ类:用于涂刷建筑物内的一般墙面。
4技术要求产品应符合表1所列技术要求。
表1序号性能项目技术要求Ⅰ类Ⅱ类1容器中状态无结块、沉淀和絮凝2粘度[2)],B 30 ̄753细度,μm≤1004遮盖力,g/m[2]≤3005白度[3],%≥806涂膜外观平整,色泽均匀7附着力,% 1008耐水性无脱落、起泡和皱皮9耐干擦性,级≤110耐洗刷性,次≥300注:1)GB 1723中涂-4粘度计的测定结果的单位为“s”。
2)白度规定只适用于白色涂料。
5试验方法5.1试验条件5.1.1试验室温度为23±2℃,相对湿度为(50±5)%。
5.1.2试验前涂料应按5.1.1规定放置24h。
5.2试板数量和器具5.2.1试板数量表1中的第6、7、8、9、10项性能项目,其试板数量和规格应符合表2的规定。
5.2.2器具a.电热鼓风干燥箱:能保持50±2℃的温度。
b.天平:感量为0.02g。
c.粘度计:符合GB1723中涂-4粘度计的规定。
d.烧杯:两只,容量分别为150mL、1000mL。
防渗碳工艺试验第一阶段总结:通过试验,初步总结出了涂刷工艺:1、清洗,要求去除表面油渍,鉴别办法,目测清水均匀浸润在工件表面,表明表面清洗干净,如果有不沾水处,表面有油污,需要重新清洗。
清洗介质:汽油或者水基清洗剂。
水基清洗剂温度:70-80℃。
清洗后以清水冲洗,冷却至室温,准备涂刷。
2、搅拌,涂料使用前充分搅拌,瓶装的可以摇晃代替搅拌。
使用完立即盖上盖子确保密封。
涂料不能加水,表面的清液不能倒掉。
3、涂刷,FC108涂刷一层即可。
厚度0.1-0.2mm。
若涂刷两层,需待前一层干燥再涂刷。
4、烘干,防渗面应该自然干燥或者烘干。
自然干燥时间4-8h,视天气、湿度而定。
烘干工艺:80-100℃*2h+150℃*2h。
烘干时通风应良好。
5、进炉,烘干后及时(12h以内)进炉。
防渗效果:阻硬性:20CrMnTi,淬G油(70℃),表面硬度673HV,防渗面表面硬度401HV,心部硬度38HRC。
,经过计算,阻硬性≈86%,满足国标≥80%的要求。
表面防渗效果是满足要求的。
通过400x观察,防渗表面为板条马氏体,根据马氏体的形态,可以推断表面含碳量不高于0.5%C,也可以验证防渗效果有效。
自剥率:自剥率较高,目测有近半数表面在淬火后剥离,对淬火油有一定的污染。
剩余部分可以通过抛丸去除。
成本:需要大量实验方可确定。
需要实际数据验证。
后续需要检测全尺寸,测量热前热后尺寸变化,以确定加工尺寸和加工余量。
通过金相观察非防渗面的马氏体残奥级别(M+AR),发现级别为5级,试样级别4级,可以认为是由于碳势太高导致的粗大马氏体。
后续可以通过1、降低强渗、扩散碳势,2、降低强渗阶段渗层百分比(90%),增加扩散时间,以及增加保温时间,调节淬火前奥氏体中溶解的碳元素含量,等等办法予以改善。
对于已经超标的,可以采用比原淬火温度低10℃,来返修。
局部防渗碳涂料法的低碳合金钢渗碳淬火工艺简介:本文介绍了采用防渗碳涂料法的低碳钢局部渗碳淬火先进工艺的工序流程、操作规程、技术要求和质量标准。
一.前言:20Cr2Ni4A系列高合金低碳钢局部渗碳淬火工艺,对非渗碳局部普遍采取镀铜防止渗碳。
这种工艺过程较为复杂,生产周期长,成本较高。
用防渗碳涂料法取代镀铜防渗碳的低碳钢局部渗碳淬火新工艺,用防渗碳涂料KT905或AC200代替镀铜防渗,工艺过程简单、周期短、防渗效果好,值得推广使用。
二.防渗碳涂料的局部渗碳淬火工艺介绍1.工艺准备1.1防渗涂料:准备好防渗碳涂料KT905或AC200。
1.2清洗剂:准备好8112清洗剂。
1.3渗碳剂:民用煤油。
盛放在吊桶中,其高度约比炉体高出2米左右,每次渗碳前要求检查桶中煤油数量,不足则补之。
1.4清理排气管及炉内碳黑及其它脏物,定期清理滴油器及滴管。
1.5检查密封情况是否良好,必要时更换密封石棉绳。
1.6检查控制设备及风扇运转情况是否常,检查热电偶位置,准备好校正温度的设备。
1.7准备好清洗零件的水槽、棉纱、砂纸、毛刷、胶手套、涂料盘、钢丝刷等。
2.工序流程去油污→清洗→水洗、干燥→刷涂料、干燥→渗碳→去涂料→预热→淬火→煮水、去盐及防锈→清理3.操作规程3.1去油污: 用砂纸或棉纱去除非渗碳部位的黄锈及整个零件的油污。
3.2清洗:在水槽中,用8112清洗剂按2%-4%配成水溶液,在30℃-40℃下浸泡渗碳零件后刷洗,经常去除溶液表而飘浮的油污。
3.3水洗干燥:清洗后的零件煮清水后靠余热自干,或清水冲洗后烘干(或自然干燥)。
3.4刷涂料干燥:首先清理工作台,使之无油污,然后在桶中搅匀AC200或KT905涂料到涂料盘中,用刷子将涂料均匀涂刷于零件非渗碳部位,一般涂0.2-0.4mm,当渗碳深度大于2mm时,待涂料干燥后再刷一遍。
涂料干硬后检查是否均匀,在脱块处补刷涂料,最后自然干燥或烘干,烘干时温度低于50℃。
水性涂料性能检测的探讨作者:陈竹青来源:《名城绘》2019年第12期摘要:虽然水性涂料的使用在减少VOC排放与火灾隐患方面有显著优点,但以水做为分散介质与溶剂注定了其在稳定性、抗流挂性以及施工环境要求等方面有明显的劣势。
而现有水性涂料性能检测标准与技术规范中,检测指标不够完善,无法准确反映水性涂料的特性。
部分检测方法完全借鉴已有的其它溶剂型涂料,在试验条件、结果评定等方面难免不够科学。
本文首先阐述了水性涂料相对于传统有机溶剂型涂料的性能优缺点,分析了现有检测标准体系的不足及其影响,最后对如何完善相关标准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性能特点;检测标准;水性涂料由于对涂料生产与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污染源控制愈发严格,因此传统的有机溶剂型涂料的应用受到了制约,而且行业前景不被看好,未来以水性涂料为代表的环保型涂料必然会取而代之。
但水性涂料在工艺性能、涂层的耐久性以及经济性等方面存在明显缺点,在应用过程中客观的评定其性能并设计出合理的工艺方案,对推动水溶性涂料的广泛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一、水性涂料性能特点及应用(一)性能特点水性涂料用水替代了有机溶剂与分散介质,减少了污染源。
但同时也延长了涂装过程中的成膜时间,在与基底地材料的结合、耐高温或低温以及存储等方面,都逊于传统溶剂型涂料,水溶性涂料的性能缺点详见图1所示。
这些因自身物理、化学性质特征带来的缺点制约了水性涂料的应用,对施工环境条件以及基底材料的选择都有特殊要求,提高了涂装施工难度与成本。
(二)对施工环境与技术的要求涂料当中水分子的存在,首先使得水性涂料更易出现流挂现象,而且水的密度受温度影响明显,在施工现场温度较低或湿度加大时,成膜质量极易出现问题,要求在施工中进行温度和湿度控制[1]。
其次当基底材料为金属时,对其耐腐蚀性有更高要求,运用检测技术试验和评定水溶性涂料和基底材料之间的适应性十分必要。
最后受制于水与涂料的主要成分之间的相溶性,水性涂料在长时间放置或经历冻融循环时,容易出现分层、结皮等现象,影响成膜效果和涂层的耐久性。
所示。
图4表明当K p为30时,系统是不稳定的;当K p为20时,系统是稳定的,但系统存在较大的超调量以及过渡时间长的缺点。
为了获得更好的控制效果,在经典控制系统的设计中,人们普遍采用PID控制。
2.4 PID控制器设计
PID控制器的传递函数为[4]:
G(S)=K p(1+
1
T i S
+T D S)(4)
其中,T D、T i分别为微分和积分时间常数。
该控制器已在工业上广泛应用,其中P ID参数的选取非常重要,它直接影响着系统的控制效果。
对于不同的被控对象,PID参数也不相同。
扩充临界比例带法是一种基于系统临界振荡参数的闭环整定法。
首先令T D=T i=0,然后增加比例参数,直到系统开始等幅震荡。
根据前面分析,可通过根轨迹法求得系统等幅震荡时的幅值K m(对应根轨迹与单位圆的交点)和振荡频率W m,此时,PI D控制器参数算法如下式[5]:K p=0.6K m
K d=K pπ
4W m
(5)
K i=K p W m
π
用M AT LA B编写的程序如下: num=[0.02416,0.01991];
den=[1,-0.5593,0,0]
axis(`square')
zgrid(`new')
title(`Root Locus')
rlocus(num,den)
[km,pole]=rlocfind(num,den)
wm=imag(pole(1))
kp=0.6*km
kd=kp*pi/(4*wm)
ki=kp*wm/pi
运行求得:
kp=12.9976
kd=12.0486
ki=3.5054 SIM UL IN K是M A T LAB提供的仿真环境,在该环境中用户只需将设计好的控制环节以模块的方式连接起来,然后对各模块的属性进行设置,最后用SIM U LA T ION菜单中的ST AR T项就可对系统进行仿真。
图5是利用M A T LAB的仿真环境实现的系统仿真结构图,设定各个参数后,可仿真出该控制系统的阶跃响应仿真曲线,如图6所示。
图5 系统仿真结构图
Fig.5 T he diagram of control sy
stem
图6 系统阶跃响应仿真曲线
Fig.6 T he step response of P ID co ntrol system
3 结束语
(1)用M A T LAB的控制系统工具箱和SI M U LI NK仿真环境对炉温控制系统进行分析与仿真是方便、高效、可靠的。
(2)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热处理电阻炉型号的多样化[6],可根据试验确定系统数学模型中的参数,因此对应的控制系统参数也不相同,借鉴上述方法,可实现控制系统的分析与仿真。
参考文献:
[1] 薛定宇.控制系统计算机辅助设计—M AT LAB语言及其应用
[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
[2] 朱麟章.试验参量的检测与控制[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1989.
[3] 徐 昕,李 涛,伯晓晨,等.M atl ab工具箱应用指南—控制工程
篇[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0.
[4] 金以慧.过程控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3.
[5] 余人杰,俞光昀,高祖纲.计算机控制技术[M].西安:西安交通
大学出版社,1996.
[6] 吉泽升,张雪龙,武云启.热处理炉[M].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
学出版社,1999.
“水溶性防渗碳涂料”成果通过专家技术鉴定
2002年9月8日,中国热协组织技术专家在南京对西安市汇融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水溶性防渗碳涂料进行了技术鉴定。
该涂料是针对国内外防渗碳技术与工艺中存在的工艺复杂、操作不便、防渗效果差、清洗困难、成本高等问题开发的一种新型水溶性防渗碳涂料,具有以下特点和效果:①涂料以硼酸盐玻璃为主要原料,采用水基粘接剂,不用溶剂型稀释剂,无环境污染,设计思路新颖。
②涂料制备及涂覆工艺简便,易干燥,渗碳淬火后涂层可在清洗中完全清除。
③涂料在一汽、江苏飞股公司、上汽齿轮三厂、江铃齿轮公司等20余家企业的汽车轴、转向螺杆和齿轮等多种零件大批量生产的防渗结果表明,经济和环境效益明显,生产成本显著降低,与传统防渗技术相比,可大幅度降低渗碳件的生产成本和提高经济效益。
防渗效果显著,生产效率高,可大幅度降低渗碳件的生产成本和提高经济效益。
鉴定委员会认为该项目在使用效果和稳定性上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同意通过技术鉴定。
希望进一步完善和规范企业标准,尽快取得I SO14000认证资格。
(中国热协 王德文供稿)
35
《金属热处理》2002年第27卷第11期DOI:10.13251/j.issn.0254-6051.2002.1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