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RMA模型的中国制造业PMI指数分析
- 格式:docx
- 大小:218.72 KB
- 文档页数:22
制造业pmi
制造业PMI(也被称为制造业指数)是衡量制造业活动持续增长以及衡量经济形势的重要指标。
它是由财经机构或政府机构组织的,目的是通过研究制造业企业的报告和调查来评估制造业的表现。
一个PMI的指数高于50意味着当前的制造业活动增长状况良好,而小于50则意味着制造业活动出现收缩。
PMI(制造业指数)的目的是通过收集来自制造业的企业的信息,以便全面了解行业的发展趋势。
制造业PMI指标包括主要指标(如新订单、产出、价格、雇佣状况、库存和应付账款等)和次要指标(如营销、采购、全球供应链和技术开发等)。
它通过问卷调查在制造业领域活跃的相关企业,收集那些企业的经营数据,并综合评估它们在过去几个月内的表现,从而建立制造业PMI指数。
制造业PMI指数反映了制造业的整体健康状况,对经济的增长有着重要的影响。
制造业指数的增长表明经济正在恢复增长,出现收缩则意味着经济正在持续下滑。
因此,PMI指数可以帮助政府机构和金融机构预测未来的经济形势,以便采取有效的行动应对未来的经济增长和风险。
制造业PMI指数对于投资者和制造业企业来说也非常重要。
PMI 指数可以让投资者更好地了解经济前景,并有效地管理投资风险。
而制造业企业则可以根据PMI指数的变化来调整公司的业务策略,以便更有效地发展公司的业务。
因此,制造业PMI指数对于衡量制造业活动持续增长以及衡量经
济形势具有重要意义。
不仅对政府机构和金融机构有着重要作用,而且也是投资者和制造业企业的必要工具。
ARMA相关模型及其应用一、本文概述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数据分析技术的不断进步,时间序列分析在金融、经济、工程等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
其中,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ARMA模型)作为一种重要的时间序列分析工具,其理论和实践价值备受关注。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ARMA模型的基本理论、性质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而深入的理解和应用ARMA模型的参考。
本文将简要介绍ARMA模型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及其在时间序列分析中的地位。
随后,重点阐述ARMA模型的数学原理、参数估计方法以及模型的检验与优化。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通过具体案例,展示ARMA模型在金融市场分析、经济预测、工程信号处理等领域的实际应用,并探讨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与局限性。
本文旨在为研究者、学者和实践者提供一个关于ARMA模型及其应用的全面指南,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重要的时间序列分析工具。
通过案例分析,本文旨在为相关领域的学者和实践者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推动ARMA模型在实际问题中的更广泛应用。
二、ARMA模型基础ARMA模型,全称为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AutoRegressive Moving Average Model),是时间序列分析中的一种重要模型。
它结合了自回归模型(AR,AutoRegressive)和移动平均模型(MA,Moving Average)的特点,能够更全面地描述时间序列数据的动态变化特性。
ARMA模型的基本形式为ARMA(p, q),其中p是自回归项的阶数,q是移动平均项的阶数。
模型的一般表达式为:_t = \varphi_1 _{t-1} + \varphi_2 _{t-2} + \cdots +\varphi_p _{t-p} + \epsilon_t + \theta_1 \epsilon_{t-1} +\theta_2 \epsilon_{t-2} + \cdots + \theta_q \epsilon_{t-q}) 其中,(_t)是时刻t的观察值,(\varphi_i)是自回归系数,(\epsilon_t)是时刻t的白噪声项,(\theta_i)是移动平均系数。
11月中国制造业PMI值分析报告人民网北京11月30日,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的中国采购经理指数显示,11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1%,比上月上升0.9个百分点;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2.3%,比上月略降0.1个百分点;综合PMI产出指数为52.2%,比上月上升1.4个百分点,三大指数均位于扩张区间。
对此,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高级统计师赵庆河表示,11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重回扩张区间,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继续保持扩张,我国经济景气水平总体有所回升。
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明显回升赵庆河表示,近期出台的一系列加强能源供应保障、稳定市场价格等政策措施成效显现,11月份电力供应紧张情况有所缓解,部分原材料价格明显回落,制造业PMI重返扩张区间,表明制造业生产经营活动有所加快,景气水平改善。
从行业情况看,在调查的21个行业中,12个高于临界点,比上月增加3个,制造业景气面有所扩大。
本月主要特点:一是供需两端均有回升。
生产指数为52.0%,比上月上升3.6个百分点,升至扩张区间,近期电力供应能力持续提升,制造业产能加快释放。
其中,造纸印刷、铁路船舶航空航天设备、电气机械器材等行业生产指数高于56.0%,行业生产活动显著加快。
新订单指数为49.4%,比上月上升0.6个百分点,表明制造业需求端较上月有所改善。
其中,农副食品加工、食品及酒饮料精制茶等行业进入传统旺季,新订单指数升至55.0%以上较高景气区间;但木材加工及家具、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等行业位于43.0%以下低位区间,行业市场需求偏弱。
二是价格指数大幅回落。
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和出厂价格指数分别为52.9%和48.9%,明显低于上月19.2和12.2个百分点,其中出厂价格指数降至临界点以下,表明近期“保供稳价”等政策落实力度不断加大,价格快速上涨势头得到遏制。
从行业情况看,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等行业的两个价格指数均显著回落,降至临界点以下,表明部分基础原材料生产行业的采购价格和产品销售价格回落明显。
制造业PMI分析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urchasing Managers' Index,简称PMI)是衡量制造业经济活动的重要指标之一。
它以制造业企业采购经理人的调查结果为依据,通过统计和分析来评估制造业的整体情况。
本文将通过对制造业PMI的分析,探讨制造业的发展趋势和影响因素。
一、概述制造业PMI是一个综合性指标,其数值范围一般为0-100,50为分界点。
当PMI高于50时,意味着制造业经济繁荣;当PMI低于50时,意味着制造业经济衰退。
通过对制造业PMI的观察,可以了解制造业的景气程度以及经济增长的趋势。
二、制造业PMI的构成制造业PMI通常由以下几个指标组成:1.生产指数:反映制造业生产活动的增减情况。
2.新订单指数:衡量制造业新订单的增长情况,可预测未来的生产需求。
3.就业指数:反映制造业的用工情况,对劳动力市场产生影响。
4.供应商交货时间指数:衡量供应链管理的及时性。
5.库存指数:反映制造业的库存水平和库存策略。
6.出口指数:反映制造业的出口情况,与全球贸易环境相关。
三、制造业PMI的影响因素制造业PMI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包括国内经济政策、外部需求、行业竞争等。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影响因素:1.经济政策: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等对制造业产生重要影响,如降低利率有助于推动制造业投资和需求增长。
2.外部需求:经济全球化使得制造业紧密依赖于国际市场,全球经济增长、贸易政策等因素都对制造业PMI产生重要影响。
3.科技进步:技术创新对制造业的发展至关重要,新技术的应用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从而促进制造业的发展。
4.行业竞争: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企业的竞争力和市场份额都会影响制造业PMI的变化。
四、制造业PMI分析案例以某国制造业PMI为例,根据最新数据,该国上个月的制造业PMI 为53.2,比上月上升了0.8个百分点,显示制造业经济保持了温和的增长态势。
具体分析如下:1.生产指数为54.5,比上月上升1.2个百分点,表明制造业的生产活动增加,料示市场需求较为旺盛。
pmi指数Title: PMI指数解析及其对经济的影响(上)引言:PMI指数(采购经理人指数,Purchasing Managers' Index)是一项重要的宏观经济指标,用于衡量制造业和非制造业的经济活动水平。
目前,全球范围内广泛使用的PMI指数主要分为两个部分,即制造业PMI和非制造业PMI。
本文将首先介绍PMI指数的基本概念和测算方法,然后深入探讨PMI指数对经济的影响。
一、PMI指数的基本概念和测算方法1. PMI指数的定义PMI指数是通过对采购经理人进行调查,统计和比较制造业和非制造业关键经济指标的变化情况,以衡量经济活动的扩张或收缩。
该指数的测算结果一般以50为分界线,如果大于50,表示经济扩张;如果小于50,表示经济收缩。
2. PMI指数的测算方法制造业和非制造业PMI指数的测算方法基本相同,包括调查对象、调查内容、调查周期和数据处理等。
调查对象:PMI指数调查的主要对象为制造业和非制造业的采购经理人。
调查内容:调查内容主要涵盖生产成本、劳动力成本、新订单、生产量、供应商配送时间、库存、出口等关键经济指标。
调查周期:PMI指数一般每月进行一次调查,以获取当月的经济活动数据。
数据处理:通过对采购经理人的调查数据进行加权计算,得出最终的PMI指数。
二、PMI指数对经济的影响1. 制造业PMI指数对经济的影响制造业PMI指数通常被认为是经济活动的领先指标,其变化可以预示经济的发展趋势。
具体影响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经济增长预期:制造业PMI指数的上升通常预示经济活动增加,市场信心增强,促使企业增加投资和生产。
(2)雇佣情况:制造业PMI指数的上升意味着制造业扩张,通常伴随着就业机会的增加。
(3)物价压力:制造业PMI指数上升可能导致供应链紧张、原材料价格上涨,进而对整体物价水平造成影响。
2. 非制造业PMI指数对经济的影响非制造业PMI指数主要反映了国内服务业和建筑业的运行状况,也对经济产生影响。
0引言根据国家新的《三次产业划分规定》第三产业是指除第一、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
第三产业是国民经济中的一个重要行业,第三产业的高度发展是国民经济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第三产业获得了迅速发展,截止到2004年,第三产业社会总产值达到38885.7亿元。
第三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不断增大,已成为增加就业和扩大城乡居民收入的重要渠道。
但是与世界经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第三产业发展水平还比较低。
世界经济发达国家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整个国民经济的比重和第三产业就业人员占全社会就业人口的比重平均达到65%左右,而我国这两个指标分别为33%和29.3%。
本文根据1953 ̄2000年国民经济第三产业总产值数据列,建立ARMA模型,进行时间序列分析,并对以后几年第三产业产值进行预测。
1数据的分析与处理ARMA模型是一类常见的随机时序模型,它由美国统计学家博克斯(GergeoBox)和英国统计学家詹金斯(GwilymJenkins)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来的,亦称B-J方法。
这是一种精度较高的时序短期预测方法,其基本思想是:某些时间序列是依赖于时间t的一族随机变量,构成该时序的单个序列值虽然具有不确定性,但整个序列的变化却有一定的规律性,可以用相应的数学模型来近似的描述。
ARAM模型可以表示为yt=!1yt-1+!2yt-2+K+!pyt-p+ut-"1ut-1-"2ut-2-K-"qut-q,若q=0,则ARAM模型变为自回归模型AR(p),若p=0,则ARAM模型变为移动平均模型MA(q)。
建立ARAM模型的前提条件是,所要分析的时间序列必须是一个平稳的时间序列。
下面将结合数据,用B-J方法建立关于我国第三产业总产值的ARMA模型表1是我国第三产业总产值(1953 ̄2004)的时间序列数据。
其中yt表示各年中国第三产业总产值。
对表1数据进行平稳性检验,yt的变化曲线见图1。
基于ARMA模型的中国制造业PMI指数分析————————————————————————————————作者:————————————————————————————————日期:2评分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研究生课程考试试卷考试科目考试时间学号姓名所属学院类别(硕士、博士、进修生)评语:任课教师签名:基于ARMA模型的中国制造业PMI指数分析摘要:针对中国制造业PMI指数的分析预测问题,通过建立中国制造业PMI指数的ARMA 模型,并对模型进行拟合及数据检验。
结果表明,模型有较好的精度,为国家经济走势的预测分析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字:PMI指数ARMA 经济走势采购经理指数(Purchasing Manager's Index)是一个综合指数,按照国际上通用的做法,由五个扩散指数:新订单指数、生产指数、从业人员指数、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主要原材料库存指数加权而成。
采购经理指数(PMI),作为国际通行的经济监测指标体系,基于对采购经理进行调查的PMI数据从理论上讲能够反映市场的变动情况,分析PMI各个细分指数、与宏观经济统计数据进行对比、与行业统计数据进行对比,均显示一定的相互关联或者一致性,在制定国家经济政策方面、企业经营方面、金融投资活动方面体现很好的应用价值。
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体系共包括11个指数:新订单、生产、就业、供应商配送、存货、新出口订单、采购、产成品库存、购进价格、进口、积压订单。
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是一个综合指数,计算方法全球统一。
制造业PMI指数在50%以上,反映制造业经济总体扩张;低于50%,则通常反映制造业经济总体衰退。
PMI指数体系无论对于政府部门、金融机构、投资公司,还是企业来说,在经济预测和商业分析方面都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是政府部门调控、金融机构与投资公司决策的重要依据。
它是一个先行的指标。
根据美国专家的分析,PMI指数与GDP具有高度相关性,且其转折点往往领先于GDP几个月。
关于PMI指数的简单分析07秋D班 MG0703088 刘培近日,笔者注意到网上的一个数据存在很有意思的现象。
一是3月4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CFLP)发布,2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为49.0%,比上月上升3.7个百分点。
这已是该指数连续第三个月上升。
二是根据里昂证券公司(CLSA)4月1日发布的400家企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中国3月PMI回落至44.8,比2月份的45.1有所降低。
该指数已连续八个月处于50的升跌分界线下方。
细心的网民会发现,里昂证券发布的2月份中国制造业PMI指数为45.1%,而与中国采购与物流联合会发布的指数(49.0%)存在差异。
通过查阅资料,现将PMI指数简要介绍如下:一、PMI指数的基本知识采购经理指数 (Purchasing Managers’ Index,简称PMI)是一套月度发布的综合性的经济先行指标体系,分为制造业PMI、服务业PMI,目前也有一些国家建立了建筑业PMI。
制造业PMI最早起源于美国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该体系现包含新订单、产量、雇员、供应商配送、库存、价格、积压订单、新出口订单、进口等商业活动指标。
以上各项指标指数基于对样本企业采购经理的月度问卷调查所得数据合成得出,再对生产、新订单、雇员、供应商配送与库存五项类指标加权计算得到制造业PMI综合指数。
服务业PMI 指标体系则包括:商业活动、投入品价格指数、费用水平、雇员、未来商业活动预期等指数,但因其建立时间不长,尚未形成综合指数。
每项指标均反映了商业活动的现实情况,综合指数则反映制造业或服务业的整体增长或衰退。
调查采用非定量的问卷形式,被调查者对每个问题只需做出定性的判断,在(比上月)上升、不变或下降三种答案中选择一种。
进行综合汇总就是统计各类答案的百分比,通过各指标的动态变化来反映经济所处的周期状态。
制造业及非制造业PMI商业报告分别于每月第一个和第三个工作日发布,时间上大大超前于政府其他部门的统计报告,所选的指标又具有先导性,所以PMI已成为进行经济运行监测的及时、可靠的先行指标,得到政府、商界与广大经济学家、预测专家的普遍认同。
中国制造业PMI指数
2011年5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2.0%,低于上月0.9个百分点。
自2009年3月以来,该指数已连续二十七个月位于临界点——50%以上的扩张区间,表明中国制造业经济总体仍处于增长态势,但增速趋缓。
2011年5月,构成制造业PMI的五个分类指数均有所回落。
中国制造业PMI指数(经季节调整)
PMI是一个综合指数,由5个扩散指数(分类指数)加权计算而成。
5个分类指数及其权数
是依据其对经济的先行影响程度确定的。
具体包括:新订单指数,权数为30%;生产量指数,权数为25%;从业人员指数,权数为20%;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权数为15%;原材料库存指数,权数为10%。
PMI是国际上通行的宏观经济监测指标体系之一,对国家经济活动的监测和预测具有重要作用。
通常以50%作为经济强弱的分界点,PMI高于50%时,反映制造业经济扩张;低于50%,则反映制造业经济衰退。
基于ARMA模型的中国制造业PMI指数分析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研究生课程考试试卷考试科目考试时间学号姓名所属学院类别(硕士、博士、进修生)评语:任课教师签名:基于ARMA模型的中国制造业PMI指数分析摘要:针对中国制造业PMI指数的分析预测问题,通过建立中国制造业PMI指数的ARMA模型,并对模型进行拟合及数据检验。
结果表明,模型有较好的精度,为国家经济走势的预测分析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字:PMI指数ARMA 经济走势采购经理指数(Purchasing Manager's Index)是一个综合指数,按照国际上通用的做法,由五个扩散指数:新订单指数、生产指数、从业人员指数、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主要原材料库存指数加权而成。
采购经理指数(PMI),作为国际通行的经济监测指标体系,基于对采购经理进行调查的PMI 数据从理论上讲能够反映市场的变动情况,分析PMI各个细分指数、与宏观经济统计数据进行对比、与行业统计数据进行对比,均显示一定的相互关联或者一致性,在制定国家经济政策方面、企业经营方面、金融投资活动方面体现很好的应用价值。
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体系共包括11个指数:新订单、生产、就业、供应商配送、存货、新出口订单、采购、产成品库存、购进价格、进口、积压订单。
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是一个综合指数,计算方法全球统一。
制造业PMI指数在50%以上,反映制造业经济总体扩张;低于50%,则通常反映制造业经济总体衰退。
PMI指数体系无论对于政府部门、金融机构、投资公司,还是企业来说,在经济预测和商业分析方面都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是政府部门调控、金融机构与投资公司决策的重要依据。
它是一个先行的指标。
根据美国专家的分析,PMI 指数与GDP具有高度相关性,且其转折点往往领先于GDP几个月。
其次,可以用它来分析产业信息。
可以根据产业与GDP的关系,分析各产业发展趋势及其变化。
最后,企业应用PMI 可及时判断行业供应及整体走势,从而更好的进行决策。
企业可利用PMI评估当前或未来经济走势,判断其对企业目标实现的潜在影响。
同时,企业也可根据整体经济状况对市场的影响,从而确定采购与价格策略。
一、PMI与经济走势的理论研究国外对PMI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研究PMI指标的改进以及对经济走势的预测1。
在PMI自身研究方面,Matthew D. Lindsey,Robert J. Pavur提出一个新的数学模型,跟踪PMI指标的变化周期并且预测PMI,得到了很好的效果,对供应商在存货、雇员和订单的长期计划提供了决策依据2。
在用PMI预测经济走势方面,Harris. Ethan S的研究表明,PMI可以预测同期的工业活动,指出采购经理指数在工业生产和国内生产总值预测方面也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是一个领先性经济指标3。
自2005年1月,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中国的釆购经理人指数(PMI)以来,国内学者也对进行了相关研究,主要包括对PMI本身的研究以及利用PMI对经济走势进行分析和预测。
在对自身研究方面,王雅璨、陈琼、汝宜红介绍了PMI指数产生的背景,分析了的含义,并深入探讨了采购经理指数对经济运行的指导作用4。
在利用PMI对经济走势进行分析和预测方面,张卫国利用模型对山东省经济增长进行预测,并将预测结果与实际经济增长速度进行对比,其结果证明预测值与实际值较为吻合,经济增长模型具有技术可行性5。
腾格尔、何跃选取ARCH模型和ARIMA模型,并应用了GMDH 自组织建模方法,提出了新的组合预测模型6。
二、基于ARMA模型的中国制造业PMI指数对于非平稳序列而言,其均值、方差、协方差等数字特征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难以通过已知信息掌握整体序列的规律。
ARMA模型又称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是时间序列分析中简单而又实用的模型之一,且有着较高的预测精度。
ARMA模型仅仅考虑单个变量,不以经济理论为依据,试图找出单变量自身历史走势趋势的规律,进而运用这个规律外推以实现预测。
Eviews7. 2( Econometrics Views7. 2)7软件是目前最为流行的计量经济学工具软件之一。
下面对2005年4月到2016年7月的制造业PMI数据(国家数据库)8建立ARMA模型并进行实证分析。
一般的ARMA 模型的形式为:{Φ(L)Δd y t =c +Θ(L)εt E(εt)=0,Var(εt )=σ2,E(εt ,εs )=0,s ≠t(1)Ey s εt =0,∀s <t其中:Δd =(1−L)dΦ(L )=1−∅1L −∅2L 2−⋯−∅p L p为ARMA (p,q )模型自回归系数多项式; Θ(L)=1+θ1L +θ2L 2+⋯+θp L p为ARMA (p,q )模型移动平均系数多项式9;ARIMA (p,d,q )模型包括三种形式,自回归AR (p )模型,移动平均MA (q )模型以及混合自回归移动平均ARMA (p,q )模型。
使用ARMA 的一个重要前提是,要分析的时间序列是平稳的时间序列。
根据Box -Jenkins 提出的建模思想,设定模型为ARMA (n,n -1),实际的建模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0:1. 对原序列进行平稳性检验:对非平稳的时间序列,如果存在一定的增长或下降趋势,则需要对数据取对数或进行差分处理,然后判断处理后序列的平稳性,差分的次数即为ARIMA(p,d,q)模型中的阶数d 。
根据中国国家数据库网站的相关数据,使用Eviews 软件绘制2005年4月至2016年7月PMI 指数折线图。
图-1 2005年1月至2016年7月PMI 指数时序图从图-1的中可以看出2005年4月至2016年7月PMI 指数的波动情况。
从2008年起,中国的PMI 指数基本上是一个下行趋势,在2008年,受到大的经济环境不景气的影响,PMI 指数达到历年来低谷,当年11月的PMI 指数为38.8%,而后由于“四万亿”政府投资,PMI 出现一定的反弹。
从2009年8月起至2012年,PMI 指数有着较为明显的震荡下行。
从2012年至今,PMI 指数基本围绕50%不断波动。
为了消除异方差性的影响,PMI 指数样本36404448525660PMI先取自然对数序列,再进行ADF检验。
图-2Inpmi序列的ADF检验结果如图-2所示的第一个框中,Null Hypothesis 表示原假设是:Inpmi序列具有一个单位根,即Inpmi原序列为一个非平稳序列。
Prob显示的是接受原假设的把握程度或者拒绝原假设犯错的概率,此处是0.0099,表示有0.99%的概率接受原假设,基本可以认为原假设不成立,Inpmi 序列不具有单位根,是平稳序列。
2.通过自相关系数和偏自相关系数等统计量确定ARMA模型的阶数p和q:经过以上验证,可以认为原序列是单整的平稳数据,即只需要建立ARMA(p,q)模型。
ARMA(p,q)可以转化为AR(∞)和MA(∞),其对应的特征为两种函数均表现为逐渐衰减的态势,在样本对应的ACF和PACF图形上,可以进行相应的判断。
图-3Inpmi序列相关图如图-3所示,Inpmi的序列对应的ACF图形表现出了衰减向零的趋势,在第6期后全部小于零置信区间。
Inpmi的序列对应的PACF图形也表现出逐渐衰减向零的趋势,在第3期后全部小于零置信区间,虽然在十多期后PACF又出现大于零置信区间的情况,但是根据简约原则,不宜建立太高的滞后期模型。
考虑到PACF图形在十几期后又出现大于零置信区间的情况,传统的Box-Jenkins可能会出现较大误差,初步认定对Inpmi序列建立的模型是AR(3)或ARMA(3,2)。
3.估计模型的未知参数,并进行模型的合理性检验:ARMA模型建立后,选取调整R2、AIC和SC三个重要指标来比较模型的优劣。
其中,调整R2表示模型的整体拟合优度,该值介于0和1之间,越大代表效果越好,AIC和SC都表示信息准则,值越小越好。
图-4ARMA(3,2)建模回归结果输出窗口表-1ARMA模型优劣比较表从表中可以看出,各项指标中,AR(3)模型的AIC指标和SC比ARMA(3,2)更优,调整R2则ARMA(3,2)更优秀,所以还需要对残差的序列相关性再进行判断。
残差的序列相关性也是模型取舍的关键之一,出现严重残差序列相关性的模型必须被弃用。
图-5AR(3)自相关的Q检验输出窗口对AR(3)模型的残差进行序列自相关检验,前七期数据均在零直线以下,在第八期,残差超过零值线,经过后续观察,在滞后期到达24期之后,又多次出现残差超出零值线的情况。
相对的,ARMA(3,2)模型的残差序列仅在在第十七超出零值线,优于AR(3)模型。
图-6ARMA(3,2)自相关的Q检验输出窗口图-7 Inpmi 残差图从Inpmi 残差图中观察可知,残差序列基本不具有序列相关性,残差的波动幅度在(-0.15,0.1)之间,振幅小于5%。
残差的波动幅度可能与时间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所以还需要进一步检验。
-.15-.10-.05.00.05.103.63.73.83.94.04.1图-7Inpmi残差的LM检验再对残差序列进行LM检验。
LM的原假设是残差序列不具有序列相关性,共有F统计量和R2统计量两个统计指标,从图中可以观察到,两个统计量都接受残差序列不存在序列相关性的原假设。
同时,D-W为2.019122,大于序列无自相关的标准值2,判断残差序列不存在序列自相关。
4.检验分析,确定模型本身与实际观测到的数据相符:确定模型残差不存在自相关性之后,为了考察ARMA(3,2)模型对PMI指数的预测效果,根据此模型对2005年4月至2016年7月的PMI 指数进行预测。
考虑到动态模型中的AR项和MA项依赖新息,而新息的不确定性会逐渐累积,最终导致模型的预测精度变差,所以最后选择Stastic静态方法进行预测。
图-8ARMA(3,2)模型的预测结果从图中可以观察到,模型始终处于95%的置信区域内。
同时,Theil不等系数为0.003849,十分接近于0,表明了所建立的ARMA(3,2)模型的预测准确度很高。
通过以上观察分析,最终认定对PMI估计的最优模型是ARMA(3,2)。
估计结果如下:inpmi=3.945691+0.757588inpmi t−1+0.028466inpmi t−2−0.005438inpmi t−3+ϵt+0.379724ϵt−1−0.231666ϵt−2三、预测及结论得出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的ARMA 模型之后,对2016年下半年进行预测分析,由于ARMA模型本身的属性,长期预测的误差较大。
总体而言,2016年下半年的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将呈现出小幅上涨的态势,但是涨幅不大,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略微超过50%,在第三期后基本保持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