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线传媒业务发展
- 格式:doc
- 大小:23.50 KB
- 文档页数:3
光线传媒“光线”传播是标本还是模式?综合案例谈其成功经验以及可推广性作为上世纪90年代末兴起的中国电视产业改革浪潮的产物,光线见证并经历了中国电视改革过程中的几乎每一个细节,其成长与发展历程对于中国民营电视研究有着绝对的标本意义,而其未来的发展趋势也应该说是代表了中国民营电视公司的发展方向。
说到光线传媒,没有人会否认它是中国民营电视公司的一面旗帜。
从1998年启动资本仅十万元,靠卖策划报告、为厂商制作宣传短片为生的“光线电视研究策划中心”到1999年向全国100多家电视台发行的《中国娱乐报道》,再到今天拥有12档节目,每日制作量超过6小时,节目在全国近300个电视频道600台次播放的节目制作公司及媒体运营商,光线传媒在总裁王长田的带领下,五六年间成长为中国内地最大的民营电视制作公司,年收入达到了3个亿。
然而光线传播的成功之只能作为一种标本,一个典范,而不能作为一种模式。
首先,市场竞争变化日新月异,而市场竞争更是激烈异常。
光线的突破正是在传统惯例上有了创新,才造就了自身的巨大成功。
如果作为一种模式进行不断效仿,只能让模式本身存在的优越性丧失。
其次,由于市场需求在不断变化,一味的遵守模式的结果只能是是去市场竞争力,必须根据市场的需要不断的休整模式,以让其更好的贴合市场。
第三,企业有着各自的特点和独特的企业文化,因而发展模式应当根据企业自身条件以及周围市场环境来制定,而不是一味遵循他人的成功模式,应当让企业自身的优势得到最大的体现。
因为,我觉得光线传播只能作为一种标本予以学习,却不能当做其他企业效仿的模式。
一、成功经验1、结合市场需求,对自身做出了准确的定位,坚守娱乐节目,制作主阵地。
光线传媒首先是一个节目制作公司,一个内容提供商,在现行的中国电视产业政策下,这恐怕也是绝大多数民营电视公司未来几年里所能担当的最主要角色。
光线传媒是靠做娱乐类节目,具体说是靠做娱乐资讯起家的,结合市场需求,对自身做出了准确的定位。
光线传媒公司的发展历程——光线传媒系列研究(一)(一)公司发展历程1、创业前身1988年,王长田从复旦大学新闻系毕业,被分配到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新闻局,主要负责对外新闻宣传。
1989年,王长田放弃“中央级的铁饭碗”,去了刚刚创刊的《中华工商时报》。
此后第3年,即1992年,王长田升任市场新闻部副主任,成为报社最为年轻的中层干部。
1995年3月,王长田机缘巧合之下加入了北京电视台。
他推出的《北京特快》仅仅播出一周,就打进地方台收视率的前三。
1997年初,王长田因一期专栏节目“审查未通过”,只得临时改成明星专访,这也是王长田第一次接触娱乐圈。
几期节目做下来,王长田发现娱乐圈的人更好打交道,并且“根本不用承担政治风险”。
于是1998年,王长田又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辞职创业,投身娱乐圈。
2、电视节目制作起家1998年10月,光线的前身——“光线电视策划研究中心”在一座由民居楼改建的简易写字楼里正式成立。
1999年7月,定调为“冷眼看热闹”的《中国娱乐报道》横空出世。
丰富及时的娱乐资讯内容,配合权威客观的报道态度,使节目一炮而红。
仅仅3个月,《中国娱乐播报》的平均收视率就超过8%,覆盖了全国60多家省市级电视台。
2000年初,《中国娱乐报道》覆盖的电视台数量就超过150家,收视观众达到3.15亿,被称为“娱乐界的新闻联播”。
之后,光线陆续推出了包括《音乐风云榜》、《娱乐人物周刊》、《影视风云榜》等王牌节目在内的十几档综艺节目。
在王长田的精密布局下,光线成为中国最大的电视节目制作方和发行商。
3、转型影视2005年初,因广电总局推出“两台合并”政策,光线的利润空间受到极大挤压,王长田被迫进行战略转型。
2005年前后,国内主流院线从1000家一下子陡增到3000多家,电影行业迎来大爆发。
记者出身的王长田敏锐地意识到,未来影视行业将大有可为,于是决定带领光线从“报道娱乐界”进入“影视娱乐产业”。
可是,当时能保证票房的导演,像冯小刚、张艺谋等已经被几大电影公司瓜分完毕,并且高额的片酬也是王长田负担不起的。
第1篇一、引言光线传媒(股票代码:300174)作为中国领先的影视制作和发行公司,自成立以来,始终致力于影视文化产业的发展。
本文将通过分析光线传媒的财务报告,对其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运营能力和成长能力等方面进行深入剖析,以期为投资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盈利能力分析1. 营业收入分析根据光线传媒近年来的财务报告,我们可以看到,公司营业收入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
以下为光线传媒2018年至2020年的营业收入情况:年份营业收入(亿元)2018年 37.322019年 42.962020年 50.10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光线传媒的营业收入在2018年至2020年期间实现了稳步增长,这主要得益于公司不断拓展业务范围,加大影视项目投入,以及积极布局线上线下产业链。
2. 净利润分析净利润是衡量企业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
以下为光线传媒2018年至2020年的净利润情况:年份净利润(亿元)2018年 3.522019年 4.192020年 5.28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光线传媒的净利润在2018年至2020年期间也实现了稳步增长,这表明公司在主营业务方面具有较强的盈利能力。
3. 盈利能力指标分析为了更全面地了解光线传媒的盈利能力,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指标进行分析:(1)毛利率:毛利率是指企业销售收入与销售成本之间的差额,是衡量企业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
以下为光线传媒2018年至2020年的毛利率情况:年份毛利率(%)2018年 44.742019年 46.342020年 47.52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光线传媒的毛利率在2018年至2020年期间呈现逐年上升趋势,说明公司盈利能力不断增强。
(2)净利率:净利率是指企业净利润与营业收入的比率,以下为光线传媒2018年至2020年的净利率情况:年份净利率(%)2018年 9.432019年 9.732020年 10.56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光线传媒的净利率在2018年至2020年期间也呈现逐年上升趋势,说明公司盈利能力不断提升。
光线传媒行业研究报告1. 引言光线传媒是中国领先的影视传媒公司,主营业务包括电影制作、发行、放映,以及影视衍生品的开发与销售。
本报告旨在对光线传媒行业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其当前发展现状、市场竞争格局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2. 光线传媒的发展现状2.1 公司概况光线传媒成立于1997年,总部位于北京。
公司成立初期主要从事电影发行业务,随着市场的发展壮大,逐渐涉足电影制作和放映领域。
目前,它已经成为中国影视产业的重要参与者之一。
2.2 业务模式光线传媒主要通过电影制作、发行和放映三个环节实现商业盈利。
其电影制作部门负责策划、拍摄和制作电影作品,电影发行部门负责将电影作品推广并引入影院放映,影院放映部门负责提供放映设备和场地,吸引观众观影。
2.3 市场份额根据最新的市场调研数据,光线传媒在中国影视市场占据了约20%的市场份额,稳居行业前列。
该公司拥有丰富的电影资源和强大的市场推广能力,获得了观众的认可和支持。
3. 市场竞争格局3.1 主要竞争对手光线传媒在中国的主要竞争对手包括华谊兄弟、万达电影和中影集团等。
这些公司都是中国电影产业中的重要角色,拥有庞大的市场份额。
3.2 竞争优势光线传媒在市场竞争中具有一定的优势。
首先,它拥有丰富的电影资源和人才储备,能够制作出高质量的电影作品。
其次,光线传媒在市场推广和宣传方面投入了大量资源,使得其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大大提升。
另外,该公司还与国内外多家影视制作公司合作,扩大了自身的影响力和市场份额。
3.3 持续创新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光线传媒在持续创新方面表现出色。
它积极探索与新媒体的合作,通过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等渠道传播电影内容,吸引更多的观众。
同时,光线传媒也致力于探索新的电影制作技术和表达方式,提升电影观影体验,获得观众口碑。
4. 发展趋势分析4.1 电影市场巨大潜力中国电影市场规模巨大,且不断增长。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观众对电影的需求和接受程度也在不断增加。
光线传媒媒介运营方案一、市场概况分析光线传媒作为一家知名的影视传媒公司,拥有丰富的内容资源和影视作品,覆盖了电影、电视剧、动画片、综艺节目等多个领域。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传统媒体的受众和营收模式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
为适应市场的发展变化,提升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光线传媒需要加强媒介运营,巩固传统资源优势,开发新的营收增长点。
二、发展目标1. 提升品牌形象,树立行业领军地位;2. 拓展内容渠道,拓宽受众市场;3. 加强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发展,实现共赢;4. 探索新的商业模式,提升营收水平。
三、媒介运营策略1. 品牌宣传推广光线传媒将通过多种渠道,包括传统媒介、数字媒体、新媒体等,进行品牌宣传推广活动。
通过制作精美海报、宣传片、精致宣传册等宣传材料,将公司形象和核心价值观准确传达给受众。
同时,积极参与行业峰会、展会、文化节等活动,提升公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2. 内容创作与发行光线传媒将加大对内容创作的投入,推出更多高质量的影视作品,涵盖电影、电视剧、动画片等多个领域。
同时,将通过自有的影视播出渠道和合作伙伴的平台,扩大作品的发行范围,提升收视率和票房表现。
3. 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光线传媒将积极与行业内的优质合作伙伴展开深度合作,推动共同发展。
通过与权威机构、知名明星、优秀导演、制作公司等建立长期合作伙伴关系,互相支持、互相借力,为公司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4. 新商业模式探索光线传媒将不断探索新的商业模式,包括影视衍生品开发、IP授权、在线付费观影等多种方式,实现多元化的商业价值变现。
同时,积极跟踪行业发展动态,及时调整运营策略,迎接市场的挑战。
四、运营实施方案1. 品牌宣传推广(1)建立专业的品牌宣传团队,制定全面的宣传推广计划;(2)定期推出各类宣传活动,包括发布会、峰会、行业论坛等,提升公司形象;(3)加强与媒体合作,扩大媒体曝光率和报道范围;(4)注重社交媒体营销,积极布局各大平台,增加互动活动,提升品牌知名度。
光线传媒“光线”传播就是标本还就是模式?综合案例谈其成功经验以及可推广性作为上世纪90年代末兴起得中国电视产业改革浪潮得产物,光线见证并经历了中国电视改革过程中得几乎每一个细节,其成长与发展历程对于中国民营电视研究有着绝对得标本意义,而其未来得发展趋势也应该说就是代表了中国民营电视公司得发展方向。
说到光线传媒,没有人会否认它就是中国民营电视公司得一面旗帜。
从1998年启动资本仅十万元,靠卖策划报告、为厂商制作宣传短片为生得“光线电视研究策划中心”到1999年向全国100多家电视台发行得《中国娱乐报道》,再到今天拥有12档节目,每日制作量超过6小时,节目在全国近300个电视频道600台次播放得节目制作公司及媒体运营商,光线传媒在总裁王长田得带领下,五六年间成长为中国内地最大得民营电视制作公司,年收入达到了3个亿。
然而光线传播得成功之只能作为一种标本,一个典范,而不能作为一种模式。
首先,市场竞争变化日新月异,而市场竞争更就是激烈异常。
光线得突破正就是在传统惯例上有了创新,才造就了自身得巨大成功。
如果作为一种模式进行不断效仿,只能让模式本身存在得优越性丧失。
其次,由于市场需求在不断变化,一味得遵守模式得结果只能就是就是去市场竞争力,必须根据市场得需要不断得休整模式,以让其更好得贴合市场。
第三,企业有着各自得特点与独特得企业文化,因而发展模式应当根据企业自身条件以及周围市场环境来制定,而不就是一味遵循她人得成功模式,应当让企业自身得优势得到最大得体现。
因为,我觉得光线传播只能作为一种标本予以学习,却不能当做其她企业效仿得模式。
一、成功经验1、结合市场需求,对自身做出了准确得定位,坚守娱乐节目,制作主阵地。
光线传媒首先就是一个节目制作公司,一个内容提供商,在现行得中国电视产业政策下,这恐怕也就是绝大多数民营电视公司未来几年里所能担当得最主要角色。
光线传媒就是靠做娱乐类节目,具体说就是靠做娱乐资讯起家得,结合市场需求,对自身做出了准确得定位。
光线传媒年度报告概述光线传媒是一家拥有超过20年历史的领先影视传媒公司,致力于打造高质量的电影与影视作品。
本年度报告将对光线传媒过去一年的经营情况进行全面分析和总结,同时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
业务概述光线传媒的主营业务包括电影制作、发行和影院经营。
公司拥有一支优秀的创作团队和制作团队,致力于制作具有艺术性和商业价值的电影作品。
同时,公司通过国内外影院渠道,将优秀的电影作品推向观众,实现经济效益。
经营情况电影制作本年度,光线传媒共制作了10部电影作品。
其中,包括了一些知名导演的作品,受到了观众们的热烈反响。
公司注重选题和创新,致力于打造能够引领潮流的影视作品,为观众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观影体验。
电影发行公司在本年度共发行了20部电影作品。
通过对市场的精准把握和强大的发行能力,成功吸引了大量观众观影。
公司不断拓展国内外市场,加强与院线的合作关系,持续提升影片的推广和宣传效果。
影院经营光线传媒拥有一家连锁影院,本年度,影院的观影人次达到了1000万人次,实现票房收入1亿元。
公司注重影院运营管理,努力提升观影体验,吸引更多观众前来观影。
同时,公司还开展了一系列会员活动和营销活动,增强了影院的市场竞争力。
未来展望光线传媒将继续秉承“创新、协作、共赢”的经营理念,努力提升核心竞争力,拓展发展空间。
公司计划在未来一年内,加大对电影制作的投入,并积极寻求国际合作与市场拓展,推动电影作品在国际市场上取得更大的成功。
同时,公司将加大对影院的投资,优化影院设施和服务,提供更加舒适便捷的观影环境,提高观众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此外,光线传媒还将加强对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提升团队的创造力和执行力,为公司的长期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总结过去一年,光线传媒在电影制作、发行和影院经营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公司始终秉持着高品质的标准,不断创新,为观众提供精彩纷呈的电影作品。
未来,公司将继续努力进取,争取在影视传媒领域取得更大的突破和发展。
光线传媒相信,通过不断为观众提供优质的电影作品,必将为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带来更广阔的前景。
第1篇一、前言光线传媒(以下简称“公司”)成立于2001年,是一家集电影制作、发行、宣传、投资、经纪、娱乐营销、衍生品开发等业务于一体的综合性娱乐传媒公司。
公司旗下拥有多个知名电影品牌,如《泰囧》、《心花路放》等,以及众多知名艺人。
本报告将对光线传媒的财务状况进行分析,旨在揭示公司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运营能力和成长能力,为投资者提供决策参考。
二、公司概况1. 公司主营业务光线传媒的主营业务包括:(1)电影制作:公司参与投资、制作、发行多部影片,如《泰囧》、《心花路放》等。
(2)电影发行:公司负责旗下电影的宣传、发行及放映等工作。
(3)经纪业务:公司旗下艺人经纪业务,包括艺人签约、经纪、宣传、活动策划等。
(4)娱乐营销:公司为电影、艺人、品牌提供全方位的娱乐营销服务。
(5)衍生品开发:公司开发与旗下电影、艺人相关的衍生品,如玩具、服装、食品等。
2. 公司发展历程自成立以来,光线传媒不断拓展业务范围,逐步发展成为国内领先的娱乐传媒公司。
公司曾成功投资、制作、发行多部高票房电影,如《泰囧》、《心花路放》等,赢得了良好的口碑和市场份额。
三、财务分析1. 盈利能力分析(1)营业收入分析根据光线传媒财务报表,公司营业收入呈逐年增长趋势。
2018年,公司营业收入为30.13亿元,同比增长31.95%;2019年,营业收入为33.26亿元,同比增长10.25%。
2019年营业收入增长放缓,主要受电影市场整体下滑影响。
(2)毛利率分析公司毛利率在近年来波动较大,2018年为38.76%,2019年为37.23%。
2019年毛利率略有下降,主要原因是电影市场整体下滑,公司部分电影项目亏损。
(3)净利率分析公司净利率在2018年为16.39%,2019年为12.83%。
2019年净利率下降,主要受毛利率下降和营业成本上升影响。
2. 偿债能力分析(1)资产负债率分析公司资产负债率在近年来波动较大,2018年为40.48%,2019年为36.74%。
光线传媒业绩评价分析光线传媒是中国最大的电影制作和发行公司之一,成立于1999年,总部位于北京。
作为中国电影产业的领军企业之一,光线传媒在过去的二十年中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光线传媒的业绩评价是投资者、分析师和行业观察者关注的焦点。
通过对其过去几年的业绩进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这家公司的发展状况,从而做出更准确的投资决策。
本文将对光线传媒的业绩进行评价分析,并对其未来的发展进行展望。
一、财务指标分析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光线传媒的一些财务指标,这些指标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公司的财务状况及其经营表现。
1.营收情况光线传媒的营收一直呈现稳步增长的态势。
2019年,公司营收达到了48.71亿元,同比增长了28.13%;2020年,公司营收进一步增长至61.64亿元,同比增长26.55%。
这显示出光线传媒具有强劲的收入增长能力,能够在不断扩大的市场中保持一定的市场份额。
3.资产负债率通过分析公司的资产负债率,我们可以了解公司的偿债能力和财务风险。
2019年,光线传媒的资产负债率为39.13%,2020年略有上升至41.59%。
虽然资产负债率有所上升,但仍处于一个健康的范围内,显示出公司具备良好的资产管理能力。
通过以上的财务指标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光线传媒在过去几年的经营状况良好,增长稳健。
公司的营收和净利润都在不断增长,资产负债比率也在合理范围内,整体表现较为优异。
二、业务发展分析除了财务指标,光线传媒的业务发展也是评价其业绩的重要指标。
1.电影制作和发行业务作为中国最大的电影制作和发行公司,光线传媒一直致力于推动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
公司自成立以来,先后参与制作了《芳华》、《战狼》、《唐人街探案》等多部口碑和票房双丰收的电影作品,取得了良好的商业成绩和口碑。
2.文化娱乐整合业务除了电影业务,光线传媒还涉足文化娱乐整合领域,通过收购与并购等方式,逐步建立了覆盖影视制作、发行、经纪、影视衍生品开发等多个领域的产业链布局。
光线传媒主营业务分析——光线传媒系列研究(二)光线的业务比较清晰,最主要的营收是电影业务,其次是电视剧业务。
数据来源:光线年报(一)电影1、由栏目制作转型电影发行光线在1999年以电视栏目制作起家。
2008年至2011年,栏目制作与广告收入分别为1.82、2.31、2.73、3.46亿元,占公司总营收比例平均为58.84%。
公司上市后,该板块业务收入占比跌至35%左右,2015年降至5.86%。
2016年公司彻底解散电视事业部,取消了大部分电视栏目的制作。
与此同时,电影业务取代栏目制作业务的地位。
2015、2016年电影业务营收占比更是达到86.05%、71.29%。
这一转变的背后,是公司基于行业趋势和自身优势做出的转型决策。
自身优势:娱乐资讯栏目与宣传发行完美契合。
光线制作了近十年娱乐资讯栏目,积累了丰富的营销经验。
覆盖全国所有地区及6亿观众。
而高比例的人群触达率,正是电影发行中至关重要的一环,这无疑为光线的转型奠定了强大的基础优势。
●行业状况:电影市场快速发展,电影发行地位提高。
2006至2009年,中国的电影市场正在快速发展,国内电影票房复合增速为33.8%。
可以预见未来电影市场规模将远超电视栏目市场规模。
此外,当时的宏观政策也相对利好电影发行。
当时监管层对于内容生产环节控制较严,若毫无电影制作经验的光线选择电影制作为切入口,面临政策把握的不确定性。
与此相对,国产片发行领域却得到监管层的支持。
2009年,财政部明确指出电影发行收入免征增值税和营业税。
并且,相较于投资院线、电影制作,电影发行的门槛低、成本小、回报期短;对于初步涉足电影业务的光线而言,发行业务更安全、可控。
●以港片发行切入电影行业2006年~2009年,光线在这一时期主要以发行香港电影为主。
公司发行的电影均取得较好的成绩,使其在发行业的知名度逐渐提升。
公司2007年至2009年,公司影视业务收入分别为0.31、0.76、1.45亿元,几乎每年都成倍增长。
光线传媒业务概述
一、电视节目制作和发行业务
二、大型活动业务
三、电影业务
四、电视剧业务
五、艺人经纪业务
六、新媒体业务
一、电视节目制作和发行业务
光线传媒是中国最大的电视节目制作和发行商,每天制作超过4小时的娱乐资讯、音乐、时尚和真人秀节目,在全国620家电视频道播放。
光线传媒旗下的品牌电视节目包括:国内收视率最高的王牌娱乐资讯节目《娱乐现场》、最有影响力的综合音乐品牌节目《音乐风云榜》、全国唯一的日播大型明星访谈节目《最佳现场》、大型民生类日播节目《帮帮忙》、大型日播电影电视剧排行节目《影视风云榜》、日播时尚节目《完美造型团》,大型综艺真人秀节目《音乐风云榜之音乐学院》,以及大型综艺活动节目《慈善歌会》,全面占领中国娱乐节目市场。
光线正将在各地分散播出的节目,整合到每个城市一个完整频道播出,以构建中国第一个娱乐频道网,目前已有20家城市台加盟,目标是覆盖200个以上的重要城市。
二、大型活动业务
光线传媒每年推出上百场大型娱乐活动,包括各种颁奖典礼和娱乐秀。
光线传媒一直致力于打造国内最具权威与公信力的专业颁奖典礼,其中“音乐风云榜颁奖盛典”连续8届成功举办,被媒体誉为“中国的格莱美”;年度“娱乐大典”是光线传媒王牌娱乐资讯节目《娱乐现场》的年度总评榜,是国内唯一的年度综合性娱乐颁奖典礼;每年一届的“电视剧风云盛典”,是国内唯一以收视数据为基础的电视剧颁奖礼,已成为电视剧行业的旗帜性活动;“时尚风云榜颁奖盛典”是时尚界最具开拓性和影响力的颁奖盛事,也是目前国内唯一专业的时尚颁奖礼;而“模特大典”则是中国目前唯一的模特界年度颁奖盛典。
光线传媒旗下大型娱乐活动品牌“嘉华丽音”,是中国第一演艺活动品牌,以承办各种大规模、高水准、高难度及国际化的活动著称。
“嘉华丽音”同时承办国内“华表奖”、“金鸡奖”、“百花奖”等多个电影专业奖项颁奖活动,还是国内最专业的电影首映式承办机构,承办了包括《卧虎藏龙》、《十面埋伏》、《集结号》、《功夫之王》、《赤壁》等大片在内的多场首映礼;此外,“嘉华丽音”还承办大量高难度娱乐活动,包括大型音乐剧《电影之歌》、央视品牌节目《同一首歌》等海内外演出和各种大型商业演唱会,以及各地政府的节庆活动等等。
三、电影业务
光线传媒强大的宣传平台、超强的活动组织能力和销售发行能力为光线影业的迅速崛起提供了独一无二的资源优势。
目前,光线影业已跻身国内民营电影公司前三甲。
光线影业2006年底推出第一部作品《伤城》就取得了超高票房,之后上映的《导火线》和《铁三角》均荣登上映期间国产电影票房冠军宝座。
光线影业2008年投资和发行的电影超过6部,其中包括徐克《深海寻人》、杜琪峰《蝴蝶飞》、刘镇伟《出水芙蓉》、麦兆辉《大搜查》、林超贤《证人》等作品。
2009至2011年,光线影业计划每年投资和发行15部以上的主流电影,其中包括系列古装武侠片《兵器谱》前7部,《家有喜事》系列贺岁喜剧。
以及与著名话剧品牌《麻花》联动的同名青春贺岁电影等。
目前,光线影业已经策划储备了30个以上的原创电影项目。
在电影投资方面,光线影业坚持三个原则:只做商业类型片、参与国际合作、介入推广发行,目标是成为“中国第一原创电影公司”。
光线传媒将成为继华谊兄弟、华策影视之后,第三家登陆资本市场的影视传媒公司。
四、电视剧业务
2006年以来,光线传媒投资的电视剧近20部。
作为首都广播电视制作业协会副会长单位,光线传媒推出了包括《暴雨梨花》、《房前屋后》、《新上海滩》、《中国兄弟连》、《落地请开手机》、《鹰与枭》、《A 计划》、《张礼红的现代生活》、《都是爱情惹的祸》、《好好过日子》、《福祸相依》等一批热播电视剧,总数已达600多集,成功跻身中国电视剧制作业前十强之列。
光线传媒旗下的《630剧场》拥有1500集情景剧版权,2007年成功推出中国最长的系列情景喜剧《闲人马大姐》的续集《新马大姐》100集;2008年,光线传媒将继续推出《新马大姐》100集,同时还将推出另一部情景喜剧《桂花打工记》100集。
光线传媒将成为继华谊兄弟、华策影视之后,第三家登陆资本市场的影视传媒公司。
五、艺人经纪业务
艺人经纪是光线传媒正在着力打造的新业务。
旗下拥有近20名签约主持人的光线传媒当之无愧是中国最大的主持人经纪公司。
光线传媒曾一手培养过李霞、索尼、何炅、谢娜、沈星等一大批深受中国年轻人喜爱的娱乐主持人,被称为“中国著名娱乐主持人的摇篮”,而通过“猫人魅力主持秀”脱颖而出的柳岩、谢楠,左大健如今已经成为光线传媒当家花旦,并逐渐成为娱乐主持界新一代掌门人。
此外,光线传媒依托自身的娱乐传媒背景,与内地、港台、日韩及东南亚等地2000多位艺人保持紧密合作,是对娱乐界影响最大的民营公司。
目前,光线传媒已开始全面进军影视演员和歌手经纪业务,目标是成为中国最有影响力的综合艺人经纪公司之一。
光线传媒将成为继华谊兄弟、华策影视之后,第三家登陆资本市场的影视传媒公司。
六、新媒体业务
新媒体业务方面,光线传媒早在2000年就创建了当时国内最大的网上明星俱乐部“E视网”。
光线传媒是新浪博客首批内容提供商,《娱乐现场》博客更是在短期内点击率突破千万而一举夺得机构博客排行榜首位。
而《娱乐现场》播客目前则已突破3500万的点击大关,成为中国娱乐节目“第一播客”。
2008年3月,光线传媒获得广电总局颁发的网络视听许可证,是首批获得此牌照的三家民营企业之一。
光线传媒正计
划将库存的6万小时娱乐视频素材全部数字化,将E视网打造成为中国最大的娱乐视频博物馆,成为互联网视频和明星社区的领军网站。
光线传媒将成为继华谊兄弟、华策影视之后,第三家登陆资本市场的影视传媒公司。
光线传媒模式模式——传媒娱乐工业化光线传媒独创娱乐内容工业化流水线作业系统●策划──洞察市场玄机,以敏锐行动捕捉市场风云变幻●制作──领先对手行动,全程保障制作水准,第一时间满足受众视听需求●包装──赋予娱乐产品以品牌灵性,与目标观众深度沟通●发行──娱乐产品的一次销售,建立覆盖全国的高价值传播平台●广告──娱乐产品的二次销售,为广告主提供全面有效的媒体服务●增值业务──基于娱乐产品所进行的平面媒体、互联网、无线、演艺活动等形式的深度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