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患者一级亲属非糖尿病者脂联素水平及影响因素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144.55 KB
- 文档页数:2
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初探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2型糖尿病(T2DM)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其特征是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不足,最终导致高血糖。
T2DM是全球范围内公认的大流行病之一,肾脏病变是T2DM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肾脏病变可导致肾功能不全和死亡。
近年来,脂联素作为一种新型的生物标志物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脂联素在体内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包括对葡萄糖和脂肪代谢的调节,以及参与炎症反应等。
研究表明,脂联素与T2DM、肥胖、代谢综合征、心血管疾病等疾病密切相关。
然而,目前对于T2DM肾病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还存在一定的争议,因此有必要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二、研究目的该研究的目的是探讨T2DM肾病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比较T2DM肾病患者和健康对照组的血清脂联素水平差异。
2. 探讨不同程度肾功能受损的T2DM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是否存在差异。
3. 分析T2DM肾病患者血清脂联素与其他临床指标的相关性。
4. 探讨T2DM肾病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对肾脏病变进展的预测价值。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计划选取T2DM肾病患者和健康对照组,测定血清脂联素水平,并分析其与其他临床指标的相关性。
同时,将T2DM患者按照肾功能受损程度分组,比较其血清脂联素水平的差异。
最后,跟踪观察T2DM肾病患者的肾脏病变进展情况,并分析血清脂联素水平对其预测价值。
四、预期成果1. 揭示T2DM肾病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的变化规律及其与其他临床指标的关系。
2. 探讨T2DM患者肾功能受损程度与血清脂联素水平之间的关系,为糖尿病肾病的诊治提供参考。
3. 探究T2DM肾病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对肾脏病变进展的预测价值,为临床预测和治疗提供依据。
2型糖尿病患者一级亲属糖尿病患病率及高危因素分析赵希兵;胡宝辉;冯玉欣【期刊名称】《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年(卷),期】2017(35)7【摘要】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一级亲属糖尿病患病率及其患病高危因素。
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4月-2016年1月收治的236例2型糖尿病患者,然后对其276例一级亲属进行筛查,同时选取275例普通健康居民作为对照组。
对两组被检者的相关资料进行调查,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一级亲属糖尿病的患病率以及引起发病的危险因素。
结果观察组患糖尿病的概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腰围、体质指数、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收缩压、舒张压、甘油三酯、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高于对照组(P<0.05),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一级亲属患糖尿病的概率明显高于普通健康居民,并且腰围、血压、血脂、体质量与引发一级亲属患糖尿病有着密切的相关性。
【总页数】3页(P728-729)【关键词】2型糖尿病;一级亲属;患病率;高危因素【作者】赵希兵;胡宝辉;冯玉欣【作者单位】京东中美医院内分泌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87.1【相关文献】1.2型糖尿病患者一级亲属中糖尿病患病率及遗传学特征分析 [J], 康玮;赵丽岩;邢小燕;高兰平;曹亚薇2.2型糖尿病患者一级亲属患病率和遗传度分析 [J], 胡宝辉;鲁晓龙3.2型糖尿病患者一级亲属非糖尿病者脂联素水平及影响因素分析 [J], 都亚华;张凡4.2型糖尿病患者非糖尿病一级亲属心血管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干预 [J], 陈雪云;黄映华;白晓苏5.某市2型糖尿病患者一级亲属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患病率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J], 冯玉欣;胡宝辉;赵希兵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型糖尿病合并甲减患者脂联素水平与冠心病危险因子的相关性探讨冠心病是2型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危险因子包括高血压、高血脂、肥胖、高血糖和炎症等。
脂联素在调整这些危险因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起首,本文通过对探究对象进行体检和试验室检测,获得了2型糖尿病合并甲减患者的一系列指标。
结果显示,与2型糖尿病或甲减患者相比,合并患者的体重指数BMI、腰围和体脂肪含量明显增加,血压、血脂和血糖水平也显著提高。
其次,本文进一步检测了这些患者的脂联素水平及与冠心病危险因子的相关性。
结果显示,2型糖尿病合并甲减患者的脂联素水平明显降低。
与此同时,脂联素水平与BMI、腰围和体脂肪含量呈负相关,说明低脂联素水平与肥胖和体脂肪含量增加密切相关。
此外,脂联素水平还与血压、血脂和血糖水平呈负相关,表明低脂联素水平与这些冠心病危险因子之间存在密切联系。
进一步的分析显示,脂联素水平与冠心病危险因子之间的相关性主要是由于脂联素调整脂肪酸代谢和炎症。
脂联素可以增进脂肪酸的氧化,缩减体内游离脂肪酸的堆积,从而降低血脂水平宁体脂肪含量。
此外,脂联素还可以抑止炎症因子的产生,缩减炎症反应,从而改善血管功能和降低血压,降低冠心病的发生风险。
综上所述,2型糖尿病合并甲减患者的脂联素水平与冠心病危险因子存在明显的相关性。
低脂联素水平可能是导致这些危险因子增加的重要原因之一。
因此,在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甲减患者时,应该重视脂联素水平的监测和调控,以降低冠心病发生的风险。
此外,通过调整生活方式、合理用药等手段,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脂联素水平,改善危险因子的状况,从而缩减冠心病的发生率。
然而,本探究还存在一些限制,例如样本量较小,探究时长较短等,因此,还需要更大规模、更长期的探究来验证以上结果综合以上探究结果,可以得出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甲减患者的脂联素水平与冠心病危险因子存在显著的相关性。
低脂联素水平与肥胖、体脂肪含量增加、血压、血脂和血糖水平提高密切相关。
2型糖尿病1级亲属血清维生素D水平与胰岛素抵抗指数及胰岛β细胞分泌指数的关系侯庆宁;周海燕;白云贤;谢晓敏;强丹【摘要】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1级亲属血清维生素D水平与胰岛素抵抗指数及胰岛β细胞分泌指数的关系.方法将纳入研究的2型糖尿病患者1级亲属根据空腹血糖(FPG)值分为4组,A组为FPG≤5.5 mmol· L-1者43例;B组为5.6 mmol· L-1≤FPG<6.1 mmol· L-1者36例;C组为6.1 mmol·L-1≤FPG<7.0 mmol· L-1者32例;D组为FPG≥7.0 mmol·L-1者31例.所有患者均计算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检测FPG、空腹胰岛素(FINS)及血清25-(OH)D水平,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β细胞分泌指数(HOMA-β)、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结果 1)各组间血清25-(OH)D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D组的WHR、BMI、HOMA-IR、ISI均高于A组、B组和C组(P<0.01或P<0.05);D组的In(HOMA-β)低于A、B、C组(P均<0.01),而In(FIns)则高于A、B、C组(P<0.05).A、B、C三组间上述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血清25-(OH)D 水平与FINS、HOMA-β呈正相关(P<0.05);与BMI、WHR、FPG、ISI、Homa-IR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1级亲属血清维生素D水平可能通过影响胰岛素分泌,参与了糖尿病的发生.【期刊名称】《宁夏医科大学学报》【年(卷),期】2016(038)009【总页数】4页(P1025-1027,1031)【关键词】2型糖尿病患者1级亲属;血清25-(OH)D;胰岛素分泌指数【作者】侯庆宁;周海燕;白云贤;谢晓敏;强丹【作者单位】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银川750004;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银川750004;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银川750004;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银川750004;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银川75000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87.1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提高,2型糖尿病的患病率亦不断增加,最新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中国成年人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的发病率达11.6%和50.1%[1]。
2型糖尿病一级亲属的随机血糖高危状态和生活方式相关性分析目的探究2型糖尿病一级亲属的随机血糖高危状态与其生活方式之间的相关关系。
方法通过随机抽样的方式,于2017年1—7月对该市医院、卫生医疗中心内900名2型糖尿病的一级亲属的一般资料、生活方法进行问卷调查,同时测量他们的随机血糖高危状态,其中随机血糖高危状态与其变量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调查结果表明,在2型糖尿病一级亲属中,随机血糖呈现出高危状态的人数为670名,占到总有效调查人数的81.7%,且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女性、喜好吸烟、喜欢甜食是造成2型糖尿病一级亲属随机血糖高危状态的主要影响因素。
结论2型糖尿病一级亲属的随机血糖高危状态发生人群非常庞大,特别是那些喜欢吃零食、甜食,喜欢抽烟的女性,必须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及时做好预防糖尿病发生的风险干预。
标签:2型糖尿病;一级亲属;血糖高危状态;生活方式;相关性2型糖尿病亦称作成人发病型糖尿病,多发于35岁以上的中年群体,且发病人群数量较多,占到了整个糖尿病类型的90%以上,而且2型糖尿病的致残率、致死率非常高,对人体健康危险性较大。
随着现代人生活节奏、生活方式的转变,医学界对2型糖尿病的发病原因探索也更加深入,研究表明[1],2型糖尿病有着较高的遗传因素,需要针对2型糖尿病的一级亲属展开预防性的有效干预,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该次实验研究所选择的对象,需要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对2型糖尿病一级亲属诊断标准,采用抽样调查法,对某地区医院、卫生服务中心中已确认为2型糖尿病患者一級亲属的资料进行调取,调取人数为900名,这部分亲属年龄在18~92岁之间,思维意识清晰,能够进行正常的沟通与交往,在生活地居住时间超过10年,所有患者及亲属享有实验的知情同意权,愿意主动配合实验研究。
排除标准:2型糖尿病一级亲属已经被确诊为糖尿病,或是有其他代谢类疾病;实验时处于应急状态;怀孕和哺乳状态,精神类障碍的亲属[2]。
2型糖尿病患者一级亲属糖尿病患病率及高危因素分析摘要: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一级亲属糖尿病患病率和相应高危因素。
方法:对2018.01-2021.12区间收集整理我县医院收治的150例2型糖尿病患者予以选取,筛查其200例一级亲属作为研究组,同时以20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比组,分析一级亲属患病率和相应高危因素。
结果:研究组耐糖量降低、空腹血糖受损以及糖尿病发病率均较对比组更高(P<0.05)。
研究组腰围、BMI、DBP、SBP、FBG、2hPG、HbA1c、TC、TG、LDC-C均较对比组更高,HDL-C较对比组更低(P<0.05)。
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一级亲属糖尿病患病率明显较健康体检者更高,且腰围、BMI、DBP、SBP、FBG、2hPG、HbA1c、TC、TG、LDC-C等均可能与2型糖尿病的发生存在一定相关性,针对2型糖尿病患者一级亲属需加强环境、诱发因素的预防和控制。
关键词:2型糖尿病;一级亲属;患病率;高危因素2型糖尿病也叫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是糖尿病主要分型之一,约占所有糖尿病患者的90%左右[1]。
目前,医学领域对2型糖尿病病因、发病机制仍然认识不足,多项研究普遍认为和遗传因素存在密切关系,具有一定遗传倾向,若父母患有2型糖尿病时,会增加一级亲属2型糖尿病风险[2]。
为此,本研究对2018.01-2021.12区间收集整理我县医院收治的150例2型糖尿病患者予以选取,分析200例一级亲属2型糖尿病患病率和相应高危因素。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对2018.01-2021.12区间收集整理我县医院收治的150例2型糖尿病患者予以选收治的取,筛查其200例一级亲属作为研究组:男104例、女96例,年龄最小33岁、最大75岁,均值(54.26±10.38)岁;同时以20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比组:男102例、女98例,年龄最小31岁、最大75岁,均值(53.96±10.17)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P>0.05),具可比性。
2型糖尿病患者非糖尿病一级亲属不同中医体质血糖代谢状况分析王文锐;倪海祥;魏佳平;姚实林;孙平;王彩萍;吕忠勤;何慧虹【摘要】目的:了解浙江平湖地区2型糖尿病患者非糖尿病一级亲属常见中医体质类型血糖代谢状况.方法:采用王琦《中医体质分类研究》问卷对纳入对象进行方便抽样横断面现场调查并以5∶1比例随机抽样行OGTT检测空腹血糖、空腹血清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2h负荷血糖、计算HOMA-IR和HOMA-β指数.结果:平和质、气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气虚兼阴虚质及气虚兼痰湿质为该地区2型糖尿病患者非糖尿病一级亲属常见中医体质类型;痰湿质组2hPG及气虚兼痰湿质组HbA1c水平分别与平和质、气虚质、阴虚质组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痰湿质、气虚兼痰湿质组FINS、HOMA-IR及HOMA-β指数分别与其他四组比较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虚质及气虚兼阴虚质组HOMA-3指数分别与其他组比较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虚质、痰湿质、气虚兼阴虚质及气虚兼痰湿质是该地区糖尿病发病高频、高危体质类型;阴虚质及气虚兼阴虚质的胰岛β细胞功能早期损伤和痰湿质及气虚兼痰湿质的胰岛素抵抗致胰岛β细胞代偿性高分泌可能是该四类体质的糖代谢特征.【期刊名称】《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年(卷),期】2011(017)012【总页数】3页(P1345-1347)【关键词】2型糖尿病;一级亲属;体质学说;血糖代谢【作者】王文锐;倪海祥;魏佳平;姚实林;孙平;王彩萍;吕忠勤;何慧虹【作者单位】;浙江省平湖市中医院,浙江平湖 314200;浙江省平湖市中医院,浙江平湖 314200;安徽中医学院,合肥23003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87.12型糖尿病是一种多基因遗传病,遗传与环境因素在其发病过程中共同发挥作用,具有高度遗传异质性和家族聚集性[1]。
其一级亲属(the first degree relatives,FDR)是2型糖尿病的高危人群,发生糖尿病及糖调节异常几率远大于无糖尿病家族史人群[2]。
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血清脂联素影响因素分析目的对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血清脂联素水平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探讨其对患者病情的影响。
方法根据该院2011年1月—2014年1月的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为患者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脂联素水平,对患者的病因和该项检测结果的联系进行分析。
结果我们对患者的血清脂联素水平进行了统计学分析,患者的平均值是(4.6±1.4)mg/L,患者的年龄、性别、吸烟史、文化水平等资料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这些患者中患有冠心病、脑血管疾病和脑卒中等疾病,并且BMI超过了24 kg/m2的患者的血清脂联素水平比没有这些疾病,BMI低于24 kg/m2的患者要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血清脂联素水平比较低,该指标和患者的发病有直接联系,而且受到了BMI、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等疾病的影响,并且对这些疾病也会产生影响,相互作用,临床中需要引起注意。
标签: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脂联素;影响因素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中并发症较多,靶器官受损严重,视网膜病变是比较严重的一种,积极的治疗,控制血糖,能够降低患者发生视网膜病变的风险[1-2]。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高血糖的联系比较紧密,脂联素是控制血糖以及调整胰岛素抵抗情况的重要指标,和患者的视网膜病变发展有很大的关联性[3]。
此次研究中对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血清脂联素水平进行了研究,现分析2011年1月—2014年1月间该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该院对接收的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进行了研究分析。
入选标准如下:①患者的症状、表现以及检测结果均证明其属于2型糖饼,该研究以2007年中华医学会对2型糖尿病的诊断鉴别标准来进行诊断[4]。
②对患者的眼底进行检查,均有视网膜病变情况存在,根据Keith-Wagener分级法,来将患者的病变程度分成Ⅰ~Ⅳ级[5]。
《网膜素-1、内脂素、谷氨酰转肽酶与2型糖尿病患者CIMT的相关性分析》篇一一、引言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和饮食结构的调整,2型糖尿病(T2D)的发病率呈现持续上升的趋势。
作为全球公认的重大健康问题,2型糖尿病常常伴随一系列的并发症,其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其中最为常见的病症之一。
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作为反映早期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指标,其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研究尤为关键。
近年来,有越来越多的研究关注网膜素-1、内脂素以及谷氨酰转肽酶等生物标志物与2型糖尿病患者的CIMT之间的关系。
本文旨在探讨这些生物标志物与2型糖尿病患者CIMT的相关性,以期为临床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二、方法本研究选取了近期在某三甲医院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了患者的相关生物标志物数据和CIMT数据。
生物标志物包括网膜素-1、内脂素和谷氨酰转肽酶等。
采用相关性分析、回归分析等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三、结果1. 生物标志物水平分析本研究发现,2型糖尿病患者的网膜素-1、内脂素和谷氨酰转肽酶等生物标志物水平均高于正常人群。
其中,网膜素-1和内脂素水平与糖尿病患者的病程和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而谷氨酰转肽酶水平则与患者的肝功能状况有关。
2. 生物标志物与CIMT的相关性分析通过相关性分析,我们发现网膜素-1和内脂素水平与CIMT 呈正相关,即随着生物标志物水平的升高,CIMT也会相应增加。
而谷氨酰转肽酶水平与CIMT的关系则不显著。
进一步通过回归分析,我们发现网膜素-1和内脂素是影响CIMT的重要生物标志物。
四、讨论本研究表明,网膜素-1和内脂素水平与2型糖尿病患者的CIMT呈正相关,这提示我们这些生物标志物可能参与了动脉粥样硬化的过程。
这可能与它们在代谢和炎症过程中的作用有关,其中涉及到脂肪代谢异常、胰岛素抵抗等因素,这些都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因素。
此外,高水平的谷氨酰转肽酶也可能与肝功能的损害有关,但其与CIMT的关系在本研究中未得到明显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