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度近视 遗传
- 格式:pptx
- 大小:483.57 KB
- 文档页数:14
高度近视会遗传吗正确了解高度近视
近视对于大家来说应该都是非常了解的,相信大家身边都不乏一些近视患者,近视的发病原因主要是从小没有养生一个好的生活习惯而造成的,那么大家了解高度近视吗,高度近视会不会遗传呢,相信大家都比较关心这方面的内容,下面麦迪格国际近视矫正中心的专家就给大家介绍一下这方面的内容:
高度近视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也就是有关近视的一对基因都是本病的致病基因才发病。
若是只是他的中一个基因是致病的,而另一个基因是正常的,则不发病,只是致病基因携带者。
譬如父亲母亲亲都不是近视眼,但他们都是高度近视基因携带者,在他们本人不显示近视,但他们俩的致病基因遗传给孩子,使孩子具备了两个近视基因,故而使孩子成了近视眼。
高度近视眼的男人与高度近视眼(600度以上者)的女子连系,后世发病的机缘在90%以上。
若是与近视眼基因携带者连系,后世可能有对折是高度近视,而同正常视力或中低度近视者连系,后世发生近视眼的机缘是110%。
初中就戴眼镜的三种学生,父母遗传上榜,后面两种是自己造成的!今天刚好是霜降节气,也就是秋季的最后一天,很多学生都开学有一段时间了。
现在就有一些人从小学就开始戴眼镜,也有一些到了初中就戴眼镜,那么他们近视的原因是什么呢?下面小编就带大家一起来了解他们近视的原因吧!1. 父母遗传有一些学生之所以会戴眼镜,是因为他的父母都是高度近视,所以他们近视都是父母遗传的。
其实现在出现这种情况还是比较少的,只有少数近视的学生是这种原因,大部分学生戴眼镜都是自己造成的。
2. 学习方式错误我们上小学的时候,老师就教过我们要掌握好写作业的正确姿势,有一些学生可能写作业的时候,都有一些小毛病,比如说把头贴在作业本上面。
如果长期这样写作业,那么很容易就会近视的。
由于小学的教室比较小,就算坐在最后一排,还能勉强看到黑板上的字。
等这些学生到了初中,近视可能就影响到学习了,不得到了初中只能去配眼镜。
这个原因其实是可以避免的,一切都是因为学习方式错误而造成的。
3. 经常晚上玩手机初中生可能玩手机不懂得自控,而现在大部分初中生都已经一台属于自己的手机了,原因是大部分初中生就已经开始住宿了。
那么在学校宿舍里,没有父母的约束,不少初中生晚上睡觉前都会躺在床上玩手机,首先躺着玩手机本身就不太好,再加上一片黑漆漆的宿舍,一直盯着手机看,近视也是早晚的事,一些初中生也就早早戴上了眼镜。
上面是初中就戴眼镜的三种学生,父母遗传上榜,后面两种是自己造成的。
除了父母遗传,其他近视因素我们都是可以避免的,希望还没近视的学生要调整好自己的作息时间跟学习坐姿,还有做好眼保健操,才能更好地杜绝近视。
对此,你怎么看?本文编辑:小新(图片来源网络,侵联删)。
怎么区分高度近视和普通近视?
绝大多数来麦迪格的家长,都分不清楚什么是高度近视什么是普通近视,专家现场问了几位家长,他们的回答要么是不知道,要么就是“普通近视的度数高了不就是高度近视了吗?”这样的回答,让麦迪格的专家很震惊,连普通近视和高度近视都分不清,难怪孩子的眼镜度数会不断的“看涨”。
麦迪格专家现场科普,向家长们解释了普通近视和高度近视的区别。
高度近视的遗传性比较明显,近视出现的年龄相对较早,近视度数增加较快,高度近视成年后近视度数还会增加,普通近视成年后增加不明显或不再增加。
临床上通常将600度以上的近视定义为高度近视。
由于高度近视常伴有眼球轴长的改变,高度近视的视网膜和脉络膜会产生病变,从而产生许多严重的并发症,如:巩膜后葡萄肿;视网膜萎缩、变性、出血和裂孔;玻璃体液化;裂孔性视网膜脱离;高度近视黄斑病变等恶性病变。
因此高度近视又称为病理性近视、恶性近视、变性近视,是致盲的主要原因之一。
普通近视一般可以通过戴眼镜矫正视力,而高度近视戴眼镜也不能完全矫正视力,甚至视力严重下降,影响患者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专家的解答让在场的每位家长和同学受益匪浅,原来只是知道眼镜度数太大不好,但没想到的是,后果是这么的严重,这一番话也给所有的孩子们拉响了警钟,矫正近视,保护眼睛,定期检查是刻不容缓的事情。
近视都会遗传吗?郑九味瞳仁茶带你认识近视经常听到有人说,近视会遗传。
因此,很多近视的父母担心,自己的近视会遗传给孩子。
可是近视真的遗传吗?所有的近视都遗传吗?近视其实可以分为两类:单纯性近视眼,主要是指由发育期视近过度造成的近视。
度数一般在600度以下,也称为获得性和生理性近视眼;病理性近视眼,主要是指由遗传因素所致的近视,度数一般大于600度。
高度近视与遗传紧密相关从染色体基因角度看:有研究表明我国高度近视眼的发生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即父母双方均为高度近视者,子女100%为高度近视;父母一方为高度近视者,子女50%为高度近视。
另外世界上黄种人近视眼发病率最高,东南亚包括我国在内近视发病率40%以上,白种人中等,而黑人、爱斯基摩人近视眼很少,这说明种属遗传作用。
同时,近视的遗传程度随度数的加深而增加。
一般来说,低于300度的近视与遗传关系不大;300度~600度的近视与遗传关系密切;高于600度的近视几乎都与遗传有关。
专家们还通过公式计算出遗传因素在近视眼形成原因中占65%。
近视眼并非完全由遗传决定近视也并非完全由遗传决定的,还有不良的生活习惯、环境因素等。
比如因为父亲经常躺着看书,孩子也喜欢躺着看书;因为父亲的工作常用到电脑,孩子就经常上网,虽表现为遗传性,但实际上并无遗传性。
因此,大家对近视的遗传性应该有正确地认识,既不要掉以轻心,也不要盲目悲观:凡父母为近视的,其子女应该列为重点防治对象,在用眼卫生上要有更严格的要求,同时,更要寻求积极的治疗方法。
此外,平时可以多喝些有针对性的养生茶如:郑九味瞳仁茶(18周岁以上才能喝),清肝明目,疏经活络是不错。
它是一种中医古方养生茶饮,茶方配方简短精悍,其成分都已被国家列入药食同源目录更加安全。
经常饮用郑九味瞳仁茶不仅对明目、清热解毒、降低眼压等有很好的功效,而且可以快速缓解眼睛疲劳,补充眼部营养,提高眼部素质,防止眼部并发症的发生,保护视力,被历代医家奉为养护眼睛的佳品。
什么是高度近视?1、如果近视高于6.00屈光度,则称高度近视或病理性近视。
此种近视呈进行性发展,到晚期可发生退行性变,因此视力可逐渐减退,且配镜不能矫正。
怎样治疗近视眼2、高度近视的病因是什么?遗传因素是高度近视的主要发病原因。
我国高度近视眼的发生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即父母双方均为高度近视者,子女100%为高度近视;父母一方为高度近视者,子女50%为高度近视;但也有的表现不完全。
另外,环境因素如长期看近也是引起近视的一个原因,但在高度近视的病因中不起主要作用。
3、高度近视眼底有哪些变化?低度近视一般不会出现眼底改变,而高度近视因眼轴过度伸长,可引起眼底的退行性改变。
例如可见豹纹状眼底、视乳头有近视弧形斑、黄斑部改变、后巩膜葡萄肿等。
4、高度近视能引起哪些并发症?高度近视怎么办一般来讲,视网膜脱离是高度近视最常见而且可致盲的并发症。
因为高度近视眼的玻璃体呈液化状,可对眼球内的视网膜起到牵拉作用,而且周边视网膜常有变性和细小的裂孔,这就导致了视网膜脱离。
由于玻璃体液化,患者常常感到眼前有黑影飘动。
研究还证明,高度近视眼并发开角型青光眼的发病率比正常眼高6—8倍。
近视眼吃什么好5、高度近视如何提高视力?目前认为高度近视患者提高视力的方法为配戴眼镜和必要的手术治疗。
配镜之前,首先要通过验光弄清度数。
高度近视患者由于眼底病变,往往不能得到很好的矫正视力。
当使用完全矫正的镜片不能耐受时,只好降低度数(一般在100—300度之间),争取能够保持舒适和双眼视觉功能。
因此高度近视患者应尤其注意,验光配镜到正规医院眼科。
另外,配戴角膜接触镜可以增加视野、减少视物变形,并有较好的美容效果。
但必须按要求操作,注意用眼卫生并经常更换,减少并发症的出现。
近年来手术治疗近视眼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如果矫正视力好的高度近视患者,可以考虑手术治疗,但矫正视力不好的患者,手术效果也不理想,而且近视手术的远期效果尚难肯定。
对于高度近视并有黄斑病变者,可用助视器帮助阅读及看远。
龙源期刊网 后天高度近视会遗传吗作者:来源:《家庭医学》2013年第05期河南南阳读者田某来电说:4期杂志《学龄儿童近视的非常规原因》一文中介绍说:“父母双方均为高度近视者,子女100%为高度近视;父母一方为高度近视者,子女50%为高度近视。
”我和老公都是近视眼,我600度,老公200度,准备要小孩。
这个高度近视指的是多少度啊?后天近视也危险吗?我和老公都是上学时不注意用眼卫生导致的近视,以前视力都很好,双方父母眼睛也都正常。
另外,如果我们做眼睛手术,是否可以改变这种近视的遗传因素呢?答田某读者:像你们的情况,不会遗传给后代。
你们两家族中都没有高度近视的人,都是后天性近视,与后天用眼不良有关。
从遗传角度上,你们的基因并没有任何改变,改变的只是表现型,这是不会遗传的。
只要让你们的孩子注意用眼,别自己造成近视就行了,放心吧!高度近视分为两种,一种是生理性,是不带有遗传因素的;一种是病理性,是带有遗传因素的。
高度近视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也就是有关近视的一对基因都是本病的致病基因,才会发病。
如果只是其中一个基因是致病的,而另一个基因是正常的,则不发病,只是致病基因携带者。
在我国一般人群中,约有五分之一是近视眼基因携带者。
如父母都不是近视眼,但他们都是近视眼基因携带者,在他们本人可不显示为近视眼,但如果他们俩的致病基因遗传给孩子,使孩子具备了两个近视基因,孩子就会成为近视眼患者。
如是病理性近视,孩子的眼睛变成近视有一定可能性,因为带有特定家族遗传性。
如是后天形成的生理性近视,对孩子的眼睛健康影响不大。
要想使你的孩子眼睛健康,就一定要在孩子出生后注意孩子的用眼卫生,比如不要过长时间近距离让孩子去观察事物,包括近距离的视频或者做一些精细的操作(如书法、描绘等),这样就可以使孩子发生近视眼的可能性大大降低。
湖南省儿童医院副主任医师颜华。
高度近视遗传的原理
高度近视是一种由多基因遗传引起的眼科疾病。
高度近视的遗传原理主要包括两种方式:
1. 单基因遗传:高度近视有时可以由单个突变的基因引起,这种遗传方式被称为单基因遗传。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父母中至少有一方携带了突变基因,那么后代患高度近视的概率会增加。
目前,已经发现了多个与高度近视相关的基因,如COL1A1、COL2A1、COL11A1等。
2. 多基因遗传:大部分高度近视患者的遗传方式是多基因遗传,即由多个基因的复杂相互作用引起。
这些基因可以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影响眼球发育和眼轴长度的调节。
这种遗传方式更为复杂,具体涉及的基因和调控机制尚未完全明确。
除了遗传因素,高度近视的发生还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如近距离用眼、长时间进行近视工作等。
因此,高度近视的发展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正常情况下,近视超过600度可能会遗传给孩子,但是也不是100%遗传,具体情况需要具体分析。
超过600度的近视眼属于高度近视,如果父母双方或一方存在高度近视,可能会导致下一代也出现近视的可能。
根据文献的数据表明,如果父母双方都有高度近视,或其中一方有高度近视,子女近视率可能会比父母都不是近视的孩子要高25%左右,但也并不是100%遗传的。
如果父母双方只有一方是高度近视,孩子遗传近视的可能性比较小。
如果父母双方都属于高度近视,担心会遗传到下一代,可以到医院咨询医生。
平时要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在昏暗的房间工作或写字,以免导致近视的情况进一步加重。
近视真的遗传吗
现在近视已成为很普遍的现象了。
很多人都会有疑问,近视会遗传吗?
近视遗传率高达80%
专家说,将近视分为遗传性近视、环境性近视和疾病伴随性近视三类更接近近视本质。
除了疾病伴随性近视(夜盲症、马凡氏综合征、圆锥角膜等伴随的近视)外,近视眼遗传率高达80%以上,环境因素可以加重近视眼的发生发展,如不注意用眼卫生将导致的青少年后天获得性近视。
专家称,从临床中不难发现,父母双方都是高度近视,生下来的孩子近视的几率大于父母只有一方是高度近视的情况;父母有一方高度近视,子女发生近视的几率又比父母都没有高度近视的几率高。
为啥有些父母近视子女不近视?
但第一代父母的近视遗传性不一定显现在第二代。
一些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近视眼,第一代父母中有近视眼,第二代可能属于致病基因携带者并不发病,没有近视的表现,但第二代可将致病基因遗传给第三代而表现出高度近视。
高度近视,遗传起了相当大的作用,但绝大多数的青少年单纯性近视,后天环境因素的影响更大,比如近距离用眼。
如果从各个环节消除这些不利因素,近视是可以预防和治疗的。
近视会遗传吗?
——妈咪100分因为遗传、电脑普及、阅读习惯等种种因素,现在近视的人越来越多,甚至很多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带上了厚重的大黑框。
很多近视的凖爸准妈们就开始担心自己的宝宝是否也会近视。
那么,到底近视会不会遗传呢?
目前,从许多的研究中发现,大家普遍关心的近视确实会遗传。
它可以是显性遗传,也可以是隐性遗传,也可以是Y染色体遗传(即男孩发病机会大)。
如果父母不是高度近视,但体内携带高度近视的基因,生出的宝宝患高度近视的几率为1/4,其中还有1/2为高度近视基因的携带者,如果高度近视的患者与非高度近视的人结合,生出的宝宝患高度近视的几率为l/2,其他l/2为高度近视基因携带者。
如果父母都是高度近视,生出的宝宝也大都是高度近视。
如果你的宝宝没有遗传近视,恭喜你,但也别掉以轻心哦。
后天的环境也可能加重近视的程度。
比如眼睛过度疲劳,或是看书时离得太近等。
总之,近视眼会遗传,但是忽视眼的卫生也会造成近视。
所以爸爸妈妈们一定要注意从小培养宝宝正确的阅读、用眼习惯,保护眼睛,从小做起。
高度近视的遗传学研究进展2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眼科,内蒙古呼和浩特市,010017摘要:高度近视是严重的全球公共卫生问题,在人群中的患病率约为1%,尤其是在亚洲国家患病率较高。
高度近视常伴有眼轴过度增长和严重的眼底病变等并发症,是致盲的主要原因之一。
高度近视的病因复杂,致病机制尚不清楚,研究表明遗传因素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旨在从遗传学角度出发,对高度近视的遗传因素和基因检测方法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高度近视,基因,遗传学高度近视(High Myopia,HM)是等效球镜度(SE)为-6D或以上的一种屈光不正,[1]常伴有眼轴(AL)过度增长和眼底病变,如视网膜脱离,青光眼,白内障,近视黄斑病变和脉络膜新生血管等,可出现严重的视觉损害,甚至丧失视功能。
[2]一般认为,近视是多因素疾病,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均起作用,但是相较于中低度近视,高度近视具有明显的遗传倾向,环境因素的影响并非决定性且仍然存在争议。
通过计算近视遗传度显示:高度近视同胞之间患病的危险度为20,而低度近视的危险度仅为1.5。
[3]通过遗传学研究方法,特别是通过探索高度近视眼的易感基因,来了解高度近视的发病机制以及遗传因素互相作用,寻求有效的防治方法,成为目前眼科和视觉研究的热点。
[4]1.高度近视的遗传因素父母患高度近视的人群患病率比其他人群高,揭示了近视的遗传易感性。
在高度近视的发生和进展中遗传起了重要作用。
[5]不同地区和民族的患病率不同。
高度近视在亚洲人群中发病率特别高,在7%至21%之间,而西方国家的发病率为2%至5%。
[6]我国高度近视患病率非常高,2012 年上海大学生患病率达19.5%,[7]2015年我国西部地区中学生的患病率为2.5%至3.1%,而17岁以上中学生达6.9%至12.9%。
[8]高度近视的遗传模式包括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X-性连锁隐性遗传等多种遗传模式,其中最常见的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模式。
近视会遗传吗
基因是一种很微妙的东西,都知道自己的下一代会遗传自己的长相或者性格,近视也会遗传吗?
医学调查显示,父母双方均是高度近视眼(一般指600度以上),遗传给宝宝的近视几率在40%左右;若其中一方高度近视,其遗传的几率可降到20%;但如果父母均是低度近视,遗传的几率要小得多。
3-6岁的近视宝宝中,因遗传近视眼的占10%左右。
在对有遗传近视家族史的100例儿童调查中,发现67%的儿童近视是在10岁以前发病的。
同时,从诊治的上千份病历统计中观察到:儿童在5—10岁发生近视、散光的,他们的父母一方或双方多有近视、弱视、散光等眼病。
因此,排除后天环境的原因,3-6岁的宝宝出现高度近视,其发生原因与遗传有很大的关系。
它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一对基因所决定。
简单地说,每个人都有这一对(两个)基因,这两个基因分别来自父母亲。
如果某人这两个基因都是致病基因,那么宝宝得高度近视的可能性就会很大,今后近视的度数也与爸爸妈妈的近视度数相近。
近视到底会不会遗传给下一代?
患上近视的原因不外乎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也就是后天用眼环境因素和先天性遗传因素。
那么,近视到底会不会遗传给下一代呢?
近视到底会不会遗传给下一代?
据麦迪格国际近视矫正中心视光主任介绍,遗传因素是高度近视的主要发病原因。
我国高度近视眼的发生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即父母双方均为高度近视者,子女90%为高度近视;父母一方为高度近视者,子女50%为高度近视近视眼在发生和发展过程中,遗传因素起重要作用。
有人做过大量的家庭人员统计,又叫家系调查,凡是家中父母双方有近视者,其子女有近视百分比明显高于其他家系。
父母一方有近视者,子女近视率居中。
父母没有近视者,子女发病率最低。
另外世界上黄种人近视眼发病率最高,东南亚包括我国在内近视发病率40%以上,白种人中等,而黑人、爱斯基摩人近视眼很少,这说明种属遗传作用。
我国专家作过双胞胎调查,双胞胎同时患近视或同时不患近视,即一致率,结果表明双胞胎一致率(近视)高于非双胞胎。
而双胞胎中,同卵双胞胎近视一致率又高于异卵双胞胎,这也说明近视眼是遗传性疾病。
父母为近视眼,其子女易患近视眼。
近视的遗传程度随度数的加深而增加。
一般来说,低于-3.00D的近视与遗传关系不大;-3.00D---6.00D的近视与遗传关系密切;高于-6.00D上的近视几乎都与遗传有关。
通过上面的介绍可见,近视的遗传也不是绝对的,但是近视带来的危害是不容小觑的。
因此,家长应及时带近视孩子到正规视光机构进行矫正,以免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
高度近视的未来趋势
高度近视未来的趋势可能会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遗传、环境因素、生活方式以及医疗技术的发展。
1. 遗传因素:高度近视往往有家族遗传的趋势,因此未来如果父母双方都是高度近视,子女也可能会遗传这种眼睛问题。
2. 环境因素:现代生活中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缺乏户外活动、不良用眼习惯等因素可能会导致高度近视的发生率增加。
3. 生活方式:随着人们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增大,使用电子设备的时间增加,高度近视的发生率可能会增加。
4. 医疗技术的发展: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治疗高度近视的方法可能会更加先进和有效,从而减少高度近视的发展趋势。
总的来说,未来高度近视的趋势可能会受到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需要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重视用眼卫生,避免不良的用眼习惯,同时也要及时寻求医疗治疗帮助。
影响视力的因素都有哪些?
很多朋友对于视力的保健知道的不多,也不太懂,平时也不注意如何保养,那么今天就为大家讲讲影响视力的因素都有哪些,让大家有个预防,一起来看吧!
影响视力的成因比较复杂,影响因素也很多,主要的因素大致划分为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营养体质因素。
1.遗传因素:根据大量的调查资料,比较一致的结论是高度近视和遗传有关,中度以下近视则存在较大的分歧。
高度近视的遗传类型,多数调查资料的结论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因此父代与子代可以不同时出现近视。
遗传又往往受客观环境,即生活条件的影响使之变异,增加了遗传的复杂性。
2.环境因素:环境因素主要是近距离作业和不良的作业环境,
这是最古老的学说,虽然至今仍存在一些争议,但是从大量国内外有关调查研究报告看,已公认遗传与环境是近视眼形成的主要原因,并指出环境条件是决定近视眼形成的客观因素。
3.营养体质学说:从一些资料分析到,微量元素镉、锶和锌等的缺乏和体质的薄弱也可影响到近视的发生,但是这些因素是通过什么途径影响近视则各有说法。
总之,从以上可以看出近视是有许多因素可以引起,既有外部因素,又有内部体质因素的相互影响,而非某单一因素而成。
通过上面的分享,你对于影响视力的因素是不是有了一定的了解,那么在今后的生活当中,要及时的做好个人的防护保健,这样才能有效的防御。
高度近视是怎么形成的
高度近视一般与两个因素有关:先天遗传和后天不良用眼习惯。
父母是高度近视者,子女近视的可能
性极大,而后天环境则是影响视力的重要因素。
1、遗传因素
高度近视的遗传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即仅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一对基因所决定。
每个人都有这一对(两个)基因,这两个基因分别来自父母亲。
如夫妇双方如均为高度近视,其子女通常发病率在98%以上;如双亲中一方为高度近视,另一方正常,其子女10%-15%发病;如一方为高度近视,另一方为近视基因携带者,其子女高度近视发生率约为50%;如
双方均为近视基因携带者,但视力正常,则子女高度近视的发生率是25%;
2、环境因素
电脑、电视、手机等各类电子产品融入人们的生活,不断增加人们的用眼频率和用眼
时间,加上视物环境不稳定,光线不充足等,导致眼睛处于高负担的状态下,轻则导致视
物模糊,重则出现眼部不适、头痛、头晕、眉弓部发胀、恶心、怕光、复视等症状。
此时,配戴眼镜并不能阻止近视的发展,还可能形成一个不断加深近视的恶性循环,
进而导致不断提高眼镜配戴度数,最终甚至导致更严重的病理变化。
3、其他原因
还有部分的高度近视是因为一些外伤,造成角膜或晶状体的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