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次-单组元材料热力学
- 格式:ppt
- 大小:2.25 MB
- 文档页数:12
材料热力学课程教学大纲学分学时:2学分,40学时授课对象:材料加工工程专业第1章热力学第一定律1-1 热和功1-2 热力学第一定律1-3 状态函数和全微分1-4 焓和比热1-5 标准态第2 章热力学第二定律和第三定律2-1 自发过程和不可逆过程2-1 熵及热力学第二定律2-3 平衡态的判据2-4 配置熵(组态熵、混合熵)2-6 固溶体的混合熵2-7 振动熵和磁性熵2-8 Richard和Trouton规则第3章自由能及热力学基本方程3-1 自由能函数3-2 自由能和温度的关系3-3 蒸汽压与自由能3-4 界面自由能3-5 磁性自由能第4章单元系中的相平衡4-1 吉布斯自由能函数4-2 一级相变和二级相变4-3 Clausius-Clapeyron方程4-4 Ehrenfest方程4-5 纯组元中相平衡4-6 超导态、磁性转变及λ相变第5 章多组分系统热力学5-1 偏摩尔量(1)单组分体系的摩尔热力学函数值(2)多组分体系的偏摩尔热力学函数值(3)偏摩尔量的集合公式(4)Gibbs-Duhem公式5-2 化学势(1)化学势的定义(2)多组分体系中的基本公式(3)理想气体的化学势5-3 拉乌尔定律与亨利定律5-4 理想液体混合物(1)理想液体混合物定义(2)理想液体混合物化学势(3)理想液态混合物的混合性质5-5 理想稀溶液(1)溶剂的化学势(2)溶质的化学势5-6 稀溶液的依数性(1)蒸气压下降(2)凝固点降低(3)沸点升高(4)渗透压5-7 真实液态混合物与实际溶液5-8 分配定律第6章二元系的自由能6-1 形成溶液时自由能的变化6-2 理想溶液与非理想溶液性质的比较6-3 规则溶液6-4 多余偏摩尔量6-5 非规则溶液的自由能6-6 混合相的自由能第7章相平衡7-1 单相平衡7-2 多元系复相平衡的条件7-3 相律的推导7-4 二元系中的两相平衡及三相平衡7-5 三元系中的相平衡7-6 二级相变时的相平衡第8章相图热力学8-1 概述8-2 平衡相浓度的计算原理8-3 端际固溶体的溶解度8-4 有限溶解度固相线的计算8-5 亚稳相的溶解度8-6 二元系组元完全互溶的相图第9章相变热力学9-1新相的形成和相变驱动力(1)新相的形成(2)形核能垒9-2 马氏体相变热力学(1)马氏体相变(2)马氏体相变的一般特征(3)铁基合金马氏体相变热力学(4)陶瓷和有色金属中马氏体相变热力学9-3 珠光体转变(共析分解)热力学(1)珠光体转变(2)珠光体转变中的有效驱动力9-4 脱溶分解热力学(1)脱溶时成分起伏和沉淀相形核(2)脱溶驱动力计算9-5 调幅(Spinodal)分解热力学(1)二元调幅分解的热力学条件(2)Cahn-Hilliard方程及其求解(3)调幅分解的实验研究(4)调幅分解与经典形核生长在现象上的差异第10章界面热力学10-1 界面能的体现10-2 界面能的定义10-3 界面能的计算(1)固体和液体表面能的计算(2)固-液界面能的计算(3)晶界能的计算10-4 合金晶界偏析10-5 曲面热力学(1)弯曲界面对平衡条件的影响(2)液滴的蒸气压(3)微小晶粒的熔点参考书目(1)材料热力学徐祖耀(2)材料热力学与动力学徐瑞(3)材料热力学郝士明。
材料热力学Thermodynamics of Materials课程编号:07310160学分:2学时:30 (其中:讲课学时:30 实验学时:0 ; 上机学时:0 )先修课程:物理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适用专业:材料物理与化学,无机非金属材料,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复合材料与工程教材:《材料热力学》,郝士明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年1月第1版开课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材料热力学》课程是材料类相关专业教学计划中重要的专业课,以热力学和统计热力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材料问题,它与动力学、晶体学以及固体物理和固体化学组成材料科学的基础。
材料科学与工程已成为一个整体。
热力学对发展材料的品种、提高材料的质量、日益显示其积极的作用,应用材料热力学原理可以阐明和预测相图,相变以及材料的其他物理现象。
要求学生在完成学习《物理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等课程,以及进行了认识实习,有一定的生产实际知识的基础上再安排学习本课程。
学好本课程对进一步学好材料专业的专业课具有奠定基础的重要作用。
材料热力学课程的任务是:1、掌握热力学的基本知识,理解相图的构成规则和诠释相图,深入理解材料热力学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2、能应用材料热力学的原理和方法来分析和解决实际的材料问题。
二、课程的基本内容及要求第一章绪论1、教学内容(1)热力学发展史及分类;(2)热力学定律回顾。
2、基本要求了解材料热力学发展史及分类,掌握材料热力学的基本概念,熟悉各种热力学关系式的推导、适用条件和在材料中的应用。
3、重难点(1)重点是热力学关系式的推导、适用条件和在材料中的应用;(2)难点是热力学关系式的推导。
第二章单组元材料的热力学1、教学内容(1)金属相变的体积效应的热力学解释;(2)纯金属中的平衡空位浓度;(3)晶体的热容及由热容计算自由能;(4)单组元材料两相平衡。
2、基本要求掌握单组元材料的相变体积效应、热容的概念;掌握热容计算自由能的计算;掌握单组元材料的两相平衡的计算;了解Gibbs-Helmholtz方程的推导和应用。
第一章单组元材料热力学名词解释:1 可逆过程2 Gibbs自由能最小判据3 空位激活能4 自发磁化:5 熵:6 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7 Richard定律填空题1 热力学第二定律指出:一个孤立系统总是由熵低的状态向熵高的状态变化,平衡状态则是具有最大熵的状态。
2 按Boltzmann方程,熵S与微观状态数W的关系式为S=klnW3 热容的定义是系统升高1K时所吸收的热量,它的条件是物质被加热时不发生相变和化学反应4 α-Fe的定压热容包括:振动热容、电子热容和磁性热容。
5 纯Fe的A3的加热相变会导致体积缩小6 Gibbs-Helmholtz方程表达式是7 铁磁性物质的原子磁矩因交换作用而排列成平行状态以降低能量的行为被称为自发磁化论述题1 根据材料热力学原理解释为什么大多数纯金属加热产生固态相变时会产生体积膨胀的效应?2 试根据单元材料的两相平衡原理推导克拉伯龙(Clapeyron)方程。
3 试用G-T图的图解法说明纯铁中的A3点相变是异常相变。
4 试画出磁有序度、磁性转变热容及磁性转变(指铁磁-顺磁转变)自由能与温度的关系曲线。
计算题1已知纯钛α/β的平衡相变温度为882O C,相变焓为4142J•mol-1,试求将β-Ti过冷到800O C时,β→α的相变驱动力2若某金属形成空位的激活能为58.2KJ•mol-1,试求在700O C下,该金属的空位浓度。
3纯Bi在0.1MPa压力下的熔点为544K。
增加压力时,其熔点以3.55/10000K•MPa-1的速率下降。
另外已知融化潜热为52.7J•g-1,试求熔点下液、固两相的摩尔体积差。
(Bi的原子量为209g•mol-1.第二章二组元相名词解释:溶体:以原子或分子作为基本单元的粒子混合系统所形成的结构相同,性质均匀的相理想溶体:在宏观上,如果组元原子(分子)混合在一起后,既没有热效应也没有体积效应时所形成的溶体。
混合物:由结构不同的相或结构相同而成分不同的相构成的体系 化合物:两种或两种以上原子组成的具有特定结构的新相 溶解度:溶体相在与第二相平衡时的溶体成分(浓度),固溶体在与第二相平衡时的溶解度也成为固溶度。
材料热力学知识点总结一. 名词解释1. 标准态:一般将一个组元在一个大气压下和所研究的温度下的稳定状态选为标准态,这样,在室温下的铁,水银和氧气的标准态即为一个大气压下的体心立方结构,一个大气压下的液体及一个大气压下的双原子气体.//近年来,SGTE 组织已推出使用一种SRE 标准态,即规定在1*105Pa 压力下,298。
15K 时元素的稳定结构为标准态//人们也可能不取稳定的结构来作为组元的标准态.例如:可取气体的水作为298K 时的标准态,而不以液态作为标准态,或者以铁的fcc 结构(奥氏体)作为298K 时的标准态而不以bcc 结构(铁素体)作为标准态,标准态也可能是个虚拟的状态,这个状态并不实际存在而仅仅是理论上的设定.通过这样的设定,可有利于计算体系的性质。
2. 状态函数:试定义一个函数性质为A ,在状态1时,有值A1,在状态2,有值A2,不管实行的途径如何,A 在两态之间的差值dA=A2—A1,A 即称为状态函数,其微分为全微分。
3. 比热: 体系的比热是指体系在恒压下每克的热容量。
4. 热容量:给体系所加的热量或从体系抽出的热量和体系温度改变之比,即:TQC ∆=。
5. 自发过程:从不平衡态自发的移向平衡态的过程称为自发过程6. 吉布斯自由能:一个封闭体系当状态微量改变时,则W Q dU δδ+=,在恒温恒压下,令G=U+PV-TS ,即dG=dH —TdS 或者dG=dU+PdV —TdS ,G 即为吉布斯自由能。
7. 亥姆霍兹自由能:在恒温恒容时,令F=U-TS ,dF=dU-TdS,其中F 称为Helmholz 自由能。
8. 配置熵:当不计混合热(熔解热)时,由于不同原子互相配置(混合)出现不同组态而引起的熵值的增加,称为配置熵。
9. 振动熵:当两种大小不同的原子互相混合时,除因出现各种排列组态引起配置熵外,还由于排列很不紧密,因而增加振幅而引起振动熵。
10.磁性熵:由自旋电子引起的混乱度或熵。
材料热力学知识点第一章单组元材料热力学名词解释:1 可逆过程 2 Gibbs 自能最小判据 3 空位激活能 4 自发磁化:5 熵: 6 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7 Richard定律填空题1 热力学第二定律指出:一个孤立系统总是熵低的状态向熵高的状态变化,平衡状态则是具有最大熵的状态。
2 按Boltzmann方程,熵S与微观状态数W的关系式为S=klnW3 热容的定义是系统升高1K时所吸收的热量,它的条件是物质被加热时不发生相变和化学反应4 α-Fe的定压热容包括:振动热容、电子热容和磁性热容。
5 纯Fe的A3的加热相变会导致体积缩小6 Gibbs-Helmholtz方程表达式是7 铁磁性物质的原子磁矩因交换作用而排列成平行状态以降低能量的行为被称为自发磁化论述题 1 根据材料热力学原理解释为什么大多数纯金属加热产生固态相变时会产生体积膨胀的效应? 2 试根据单元材料的两相平衡原理推导克拉伯龙方程。
3 试用G-T图的图解法说明纯铁中的A3点相变是异常相变。
4 试画出磁有序度、磁性转变热容及磁性转变自能与温度的关系曲线。
计算题1已知纯钛α/β的平衡相变温度为882OC,相变焓为4142J?mol-1,试求将β-Ti过冷到800OC时,β→α的相变驱动力2若某金属形成空位的激活能为?mol-1,试求在700OC下,该金属的空位浓度。
3纯Bi在压力下的熔点为544K。
增加压力时,其熔点以/10000K?MPa-1的速率下降。
另外已知融化潜热为?g-1,试求熔点下液、固两相的摩尔体积差。
混合在一起后,既没有热效应也没有体积效应时所形成的溶体。
混合物:结构不同的相或结构相同而成分不同的相构成的体系化合物:两种或两种以上原子组成的具有特定结构的新相溶解度:溶体相在与第二相平衡时的溶体成分,固溶体在与第二相平衡时的溶解度也成为固溶度。
溶解度间隙:溶体的自能-成分曲线上出现拐点时,溶体的结构稳定性会发生变化,导致同类原子偏聚在一起的失稳分解,从而形成形溶解度的的中断,也称为出现溶解度间隙。
《材料热力学与动力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编号:13103103 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程适应专业:材料物理总学时:54学时总学分:3学分课程简介:本课程是我院材料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本课程重点介绍了经典热力学和统计热力学理论在揭示材料中的相和组织形成规律方面的应用,注意通过材料问题实例来使读者理解和寧握热力学的基本规律。
本课程由浅入深地讨论单组元系、二组元系和三组元以上的多组元系材料的相形成规律和相平衡问题;相变的热力学问题;重要的溶体模型和集团变分模型;亚稳、局域等次级相平衡以及材料设计与热力学等问题。
授课教材:《材料热力学》第2版,徐祖耀,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参考书目:[1]《材料热力学与动力学》,徐瑞,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3。
[2]《材料热力学》,徐祖耀,小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
二、课程教育目标: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常握热力学四大定律的概念、实质、适用条件、意义,理解热力学定律是如何通过热力学函数应用到材料科学研究领域而形成材料热力学规律,掌握上述规律的概念、函数表达、适用条件,能用材料热力学规律解决材料研究中的具体问题,能解释材料科学研究中遇到的热力学现象,熟练棠握热焙、嫡、自由能、偏克分子量、活度等热力学参量在具体材料变化过程中的求解方法和对过程做出正确的判断,学握热力学函数小的重要函数关系尤其是麦克斯韦关系,学握相图热力学、相变热力学、曲面热力学、溶液热力学、缺陷热力学等规律和概念,了解动力学规律,并解决材料研究中的一些问题。
三、教学内容与要求第一章绪论与热力学第一定律教学重点:第一定律及应用。
教学难点:状态函数的理解及在热力学计算中的灵活运用。
教学时数:6教学内容:材料热力学的概念、课程的教学目的和学习方法,第一定律及相关函数,状态函数及全微分,热焙与比热,标准态等知识。
教学方式:课堂讲授教学要求:理解材料热力学的概念、课程的教学目的和学习方法,学握第一定律及相关函数, 状态函数及全微分,热恰与比热,标准态等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