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法(七)意识流、蒙太奇种种
- 格式:doc
- 大小:35.00 KB
- 文档页数:5
意识流小说技巧:意识流是指总体的思想过程的表述,各种意象的浮现,各种感觉的浮动,潜意识的自由流动。
被公认的第一部意识流小说是《被砍倒的月桂树》(杜雅尔丹1887)内心独白:不能像写记叙文,要有言说的痕迹,能体现个人的话语特征。
这表现在语言可以是有意识的,有逻辑的,也可以是无意识、无逻辑的。
就是把语言当成水,用感情的器皿去给他定型,想要变成什么样就变成什么样。
自由联想:以情绪的内向联系为线,不管合理不合理,打乱时空秩序,作者和文字融合在一起,意义表达可以含混、曲折、难以确定、充满幻想。
心理分析:把人物的印象汇聚在作者的叙述内,根据思想和心理分析,重视感官刺激,可以铺陈,特别强调个性。
/荒诞小说的技巧:荒诞是一个本体,随生命而存在。
人类认识有许多误区,对与错无法确定,随着问题的产生,荒诞便产生。
最早的荒诞小说《征服者》(马尔罗1928)语言的非意义组合:1、用严格的逻辑分析语言,指出语言的缺失意义,但是在语法上讲究准确。
2、用非逻辑语言:错位,罗嗦,拼贴、反复叠加、扭曲、歪批、反逻辑、质疑、似是而非、无意义词语等等。
3、语言非情感化:取消情感与制作的修辞4、戏拟:夸张、比喻、无意义双关、空洞字眼反复、语言节奏高频率等。
5、失语症:非完全表述、欲言又止、大幅度跳跃、前后矛盾等。
情节的反逻辑:1、人物低于语境,完全被语境捉弄,感觉人物像是漫画人、二维人2、故事局部是真实的,整体是非逻辑的。
3、戏拟:借用神话、传说、经典等使故事虚拟化。
4、淡化故事:一边写一边破坏故事,使故事近乎扯淡,如用断裂、突破、反转、错位、混杂、凝滞等手法。
5、故事神秘化,如故事没有主人翁,或者主人翁若即若离。
/元叙述小说技巧:元叙述认为叙述是一种进行状态。
如果把所有事件看作一条线性过程,叙述只能说出过程的极少点,更多的点无法描述。
另外叙述只是观察者完成其结果,真实性可疑。
元语言主要提供释义,由于语言表达的不确定性,便产生了拟仿、歧义、误读、增值、重构等效果。
蒙太奇艺术表现手法蒙太奇艺术表现手法蒙太奇是音译的外来语,原为建筑学术语,意为构成、装配。
经常用于三种艺术领域,可解释为有意涵的时空人为地拼贴剪辑手法。
下面就是小编整理的蒙太奇艺术表现手法,一起来看一下吧!什么是蒙太奇?主要有剪接、组合之意。
《电影艺术辞典》(1986版)定义:“在电影创作中,根据主题的需要,情节的发展,观众注意力和关心的程度,将全片所要表现的内容分解为不同的段落、场面、镜头,分别进行处理和拍摄。
然后再根据原订的创作构思、运用艺术技巧,将这些镜头、场面、段落,合乎逻辑地、富于节奏地重新组合。
使之通过形象间相辅相成和相反相成的关系,相互作用,产生连贯、对比、呼应、联想、悬念等效果,构成一个连绵不断的有机整体——一部完整地反映生活、表达思想、条理贯通、生动感人的影片。
这种构成一部完整影片的独特的表现方法称为蒙太奇。
”综上所述,蒙太奇是指在电影或电视艺术创作中,出于创作者特定的构思和目的,把不同的景别、不同长度、不同内容等分散的镜头,按照一定的规律组接起来,从而构成场面、段落以至整部影片的艺术方法或表现手法。
蒙太奇在实际运用中,更为广泛,包含的内容复杂得多,大致可分为三个层面:1、蒙太奇指影视反映现实的思维方式,一种独有的形象思维的方法——蒙太奇思维:以音画结合的动态时空立体,逼真地反映现实。
蒙太奇是电影艺术本质的体现。
2、蒙太奇指影视叙事的主要表现方法和结构手段。
3、蒙太奇指电影镜头剪辑的具体技巧和技法。
主要用于镜头的分切与组接,如镜头之间的时间,空间、节奏、构图等方面“剪辑点”的选择等。
蒙太奇从何而来?蒙太奇的构成有三方面的依据与原理。
1、蒙太奇是人类思维方式及其它心理活动方式的体现。
蒙太奇将要表现的影视片的内容分解成镜头、场面、段落,然后按照主题、情节的要求和观众注意力组合起来,这是蒙太奇最基本的精神与方法。
而这正是人类观照事物先分析后综合的思维方式的表现。
先分析后综合的思维具体到人的视觉习惯和感受规律上,就是观察或感觉对象的某种形式的组合。
影视制作基础知识:蒙太奇技巧影视制作基础知识:蒙太奇技巧蒙太奇技巧蒙太奇是法语Montage的音译,原是建筑学用语,意为构成,装配。
到了20世纪中期,电影艺术家将它引入到电影艺术,意思转变为剪辑,组合剪接,即影片构成形式和构成方法的总称。
在无声电影时代,蒙太奇表现技巧和理论的内容只局限于画面之间的剪接。
在后来出现了有声电影后,影片的蒙太奇表现技巧和理论又包括了声画蒙太奇和声声蒙太奇技巧与理论,含义更加广泛了。
1、蒙太奇技巧在影视节目中的作用蒙太奇组接镜头与音效的技巧是决定一个成功影片的重要因素。
在影片中的表现有下面这些方面。
(1)表达寓意,创造意境。
镜头的分割与组合,声画的有机组合,相互作用,可以给观众在心理上产生新的含义。
单个镜头,单独的画面或者声音只能表达其本身的具体含义,本身不具有其他的思想含义或者深刻内容。
而如果我们使用蒙太奇技巧和表现手法的话,就可以使得一系列没有任何关联的镜头或者画面产生特殊的含义,表达创作者的寓意或者还可以产生特定的含义。
(2)选择与取舍,概括与集中。
一部几十分钟的影片,是又许多素材镜头中挑选出来的。
这些素材镜头不仅内容、构图、场面调度均不相同,甚至连摄像机的运动速度都有很大的差异,有些时候还存在一些重复。
编导就必须根据影片所要表现的主题和内容,认真对素材进行分析和研究,慎重大胆地进行取舍和筛选,重新进行镜头组合,力求做到可视性的保证。
(3)蒙太奇组接技巧可以按照观众的心理习惯,引导观众的注意力,激发观众的联想。
由于每一个单独的镜头只表现一定的具体内容,但组接后就有了一定的顺序可以严格的规范和引导、影响观众的情绪和心理,启迪观众进行思考。
(4)可以创造银幕(屏幕)上的时间概念。
运用蒙太奇技术可以对现实生活和空间进行剪裁、组织、加工和改造,使得影视时空在表现现实生活和影片内容的领域极为广阔,延伸了银幕(屏幕)的空间,达到了跨越时空的作用。
(5)蒙太奇技巧使得影片的画面形成不同的节奏,蒙太奇可以把客观因素(信息量、人物和镜头的运动速度、色彩声音效果,音频效果以及特技处理等)和主观因素(观众的心理感受)综合研究,通过镜头之间的剪接,将内部节奏和外部节奏,视觉节奏和听觉节奏有机地组合在一起,使得影片的节奏丰富多彩,生动自然而又和谐统一,产生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新编京剧中蒙太奇手法的运用摘要:新编京剧中蒙太奇手法的运用,在很大程度上是受话剧舞台的改革创新推动的。
蒙太奇手法在京剧舞台上的运用已非个别现象,而且闪现出多种形式,使新编京剧增添了时空切换和形象拓展上的自由度,焕发出新的审美气息。
对于新编京剧中蒙太奇手法的运用,仍然需要以积极的态度给予支持。
当然,蒙太奇手法在新编京剧中毕竟只是辅助手段,京剧更应该充分发挥自身所独有的特长,以它特有的“唱做念打”来与影视抗衡。
关键词:新编京剧;蒙太奇;辅助手段Abstract:The application of montage in the new Beijing Opera is,to a large extent,promoted by the reform and innovation in the drama stage. Montage practice in the Beijing Opera stage is not unique,but has come out in various forms,added space-time switch andfreedom of image expansion to the Opera,filling it with new aesthetic atmosphere. We should adopt a positive attitude towards it. Meanwhile we should also know that the montage practice is only a supplementary means,and to contend with the film,Beijing Opera should give full play to its ownunique traditional expertise singing,performing,explaining and martial arts.Key words:new Beijing Opera;montage;supplementary means一新编京剧中蒙太奇手法的运用,在很大程度上是受话剧舞台的改革创新推动的。
[意识流手法]意识流(1) [意识流]有关意识流小说特点及代表作家“意识流”是西方现代文学艺术中,特别是小说和电影中广为应用的写作技巧。
是现代派小说的一个重要类型。
上个世纪20年代起,意识流技巧在小说领域取得了十分引人注目的成就,但是并未形成一个文学流派。
这是因为运用意识流方法写作的作家并没有共同的组织和纲领,也没有发表宣言,而是一些不同国家的作者,如爱尔兰的詹姆士·乔伊斯,法国的马赛尔·普鲁斯特,英国的弗吉利亚·;伍尔芙和美国的威廉·福克纳等人,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运用新的概念与方法创作小说。
他们的作品着力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采用迥异于传统文学的心理描写方法,开创了现代小说的新纪元。
这些作品在当时虽然受到某些责难,但并未引起重视,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才得到承认和广为流传。
20世纪60年代以后,创作这类小说的作家越来越多,这种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已成为现代小说的一种传统创作手法。
意识流小说是20世纪初兴起于西方、在现代哲学特别是现代心理学的基础上产生的小说类作品。
意识流的概念最早由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所提出。
他认为人的意识活动不是以各部分互不相关的零散方法进行的,而是一种流,是以思想流、主观生活之流、意识流的方法进行的。
同时又认为人的意识是由理性的自觉的意识和无逻辑、非理性的潜意识所构成;还认为人的过去的意识会浮现出来与现在的意识交织在一起,这就会重新组织人的时间感,形成一种在主观感觉中具有直接现实性的时间感。
法国哲学家柏格森强调并发展了这种时间感,提出了心理时间的概念。
奥地利精神病医生弗洛伊德肯定了潜意识的存在,并把它看作生命力和意识活动的基础。
他们的理论观点,促进了文学艺术中意识流方法的形成和发展。
意识流小说不是一个统一的文学流派,也没有公认的统一的定义。
其特点是打破传统小说基本上按故事情节发生的先后次序或是按情节之间的逻辑联系而形成的单一的、直线发展的结构,故事的叙述不是按时间顺序依次直线前进,而是随着人的意识活动,通过自由联想来组织故事。
意识流、蒙太奇与文学创作红树主人一、意识流与文学创作心理学家认为,人类的思维活动并不是由一个一个分离的、孤立的部分组成,而是一条连续不断的、包含各种复杂的感觉和思想“流”。
“意识”这个词和“流”这个词都具有比喻的意义。
这一思想为小说家运用意识流手法来展示人的内心世界,并通过展示人物的意识活动来完成小说叙事提高了理论依据。
小说中的意识流,是指小说叙事过程对于人物持续流动的意识过程的模仿。
具体说来,也就是以人物的意识活动为结构中心,围绕人物表面看来似乎是随机产生,且逻辑松散的意识中心,将人物的观察、回忆、联想的全部场景与人物的感觉、思想、情绪、愿望等,交织叠合在一起加以展示,以“原样”准确地描摹人物的意识流动过程。
西方现代小说史上,如詹姆斯·乔伊斯、弗吉尼亚·伍尔芙、福克纳等,都以成功地运用意识流而闻名于世。
例文:看电视时的意识流——纪念即将结束的高中作者:乔琪看着电视机播放的是《似水年华》年华映象在我脑海里跳出我似曾拥有但却似水因为似水想起童年的玩耍的那条溪潺潺清清有似童年的心流的很快不知那条小溪现在如何了因为似水想起那川流的人群上小学是一定要经过的磨磨碰碰有似活泼的小鹿小学过得很快人群移得很快好想再来一次因为似水想起那被风吹成流水的沙那是上初中时的操场初中的生活有着更多的探索性但却飞快逝去现在还想着那操场因为似水想起从我旁边飞过的摩托车一辆辆的我也驶进了高中高中……虽似水但还没流过……例文:烟灰坐在家中百无聊赖,便偷偷从父亲的烟盒里抽出一根烟来,点燃,吸了一口,头有点晕,再吸一口,就要学着大人一般将烟灰抖在烟灰缸中了。
总觉得这烟灰和平时那些大人们抖下来的不一样,恩,形状不一样,他们的烟灰抖下来是一节一节的,而我的则七零八落,看来是我抽烟的经验不够吧。
小学时,对,那时候我记得有一伙同学在中山公园抽烟被发现,烟的牌子,好象是什么“大龙虾”。
.凑巧的是,他们那时是一边抽烟一边钓龙虾。
文学流派知识:分析现代主义文学中的意识流技法意识流技法是现代主义文学流派的一种标志性特征。
通过意识流技法,作家能够以非线性、非逻辑的方式描绘人物内心的思想和感觉,探索人类的心理活动与情感世界。
本文将对现代主义文学中的意识流技法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意识流的定义意识流最初由英国小说家威廉·詹姆斯提出,后来被詹姆斯·乔伊斯和弗吉尼亚·伍尔夫等作家广泛运用。
意识流可以描述为一种表达人物思维过程的文学技巧。
通过意识流,作家能够呈现人物内心的情感、想法和回忆,使读者与人物产生更深刻的共鸣。
此外,意识流具有不断转换视角的优势,可以在多个角度展示人物的心理活动。
二、意识流的表现方式在现代主义文学中,意识流的表现方式多种多样,但都有一个特点:将人物内心的思想、感觉和想象呈现出来。
以下是意识流技法的一些表现方式:1.内心独白内心独白是一个人物可以自由的思考和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它是表现一种“自言自语”情节的写法,可以很好地表达人物的突破现实的想象、对理想的探寻和对自己的审视。
例如,在詹姆斯·乔伊斯的小说《尤利西斯》中,这种内心独白写作方式呈现在了具体的写作中。
作者在小说的上部分中选择了从主人公斯蒂芬的视角来进行叙事,通过这种方式,读者可以感性地体验到斯蒂芬的内心忧郁和不安。
2.心灵漂泊心灵漂泊是指在意识流中,人物的思维跨越了时间和空间的界限,表现出一种超越现实的想象和追求。
心灵漂泊具有超越现实的意义,代表了人类回到自己内心世界寻求真相和答案的渴求。
3.感官联想感官联想是意识流技法中常用的一种手法。
它通过描述一些有关的画面、颜色、声音等感官体验,展现出人物的内在情感和思想活动。
例如,在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小说《海涛澜士》中,她运用感官联想的方式,将人物内心的思想、情感和记忆与外部世界进行联想。
这种联想可以更好地了解读者对人物的精神状态和内在世界。
三、意识流对文学的影响意识流技法在现代主义文学中的广泛运用,使得现代的文学更加关注人的内在世界,注重对人类心理和情感的探索,同时意识流也符合了现代人这一思想主题的倾向。
八种蒙太奇的手法举例答:八种蒙太奇手法分别是平行蒙太奇、交叉蒙太奇、颠倒蒙太奇、连续蒙太奇、抒情蒙太奇、叙事蒙太奇、表现蒙太奇、理性蒙太奇。
一、平行蒙太奇平行蒙太奇是指在同一个时间,不同的地点,并列的叙述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事件。
在剪辑时分别穿插两个事件的镜头,相互烘托,形成对比,易于产生强烈的艺术感染效果,表现跨越空间的特性。
二、交叉蒙太奇交叉蒙太奇指在同一时间,不同地点发生的两条或数条情节线交叉剪接在一起,各事件相互依存,最后汇合在一起,造成惊险的戏剧效果。
与平行蒙太奇不同的是,交叉蒙太奇往往用于创造节奏,造成紧张激烈的气氛;多用于惊险、恐怖和战争等情节。
三、颠倒蒙太奇颠倒蒙太奇是一种打乱结构的蒙太奇手段,指先展现故事或事件的当前状态,再介绍故事的始末,表现为事件概念上“过去”与“现在”的重新组合,造成倒叙或者插叙的效果。
虽然事件顺序打乱,但时空关系清楚,叙事仍符合逻辑,常借助叠印、划变、画外音、旁白等转入倒叙。
四、抒情蒙太奇抒情蒙太奇是指保证叙事和描写连贯性的同时,表现超越剧情之上的思想和情感。
最常用的抒情蒙太奇,往往在一段叙事场面之后,恰当地切入象征情绪情感的空镜头。
空镜头也就是"景物镜头“,是指画面中没有人,是导演阐明思想内容、叙述故事情节、抒发感情的重要手段。
五、心理蒙太奇心理蒙太奇,指通过镜头的组接,直接而生动的表现人物的心理活动以及精神状态,比如人物的梦境、回忆、幻觉、思索以及想象等心理,是人物心理造型的表现,往往用于表现追忆的镜头中。
六、隐喻蒙太奇隐喻蒙太奇也称比喻蒙太奇、象征蒙太奇、联想蒙太奇。
它要求所连接的镜头,场面之间,存在某种微妙的类比联系,通过“相似点”、“具象点”和“寓意点”,突出事物之间的有关特征,促使观众领会其中内在的、深层的含义。
蒙太奇究竟有多少种不同的蒙太奇,蒙太奇应该怎样来分类,迄今为止没有一个统一的看法。
多至36种。
也有人认为过分繁琐的分类是徒劳无功的。
艺术手段千变万化,不可能把它归纳成若干文法规范,随时会有艺术家创造出新的手法。
从功能出发,将蒙太奇大体分成叙事蒙太奇、表现蒙太奇、理性蒙太奇等三大类进行详细介绍。
一、叙事蒙太奇,也称为叙述蒙太奇,是以展示事件、交待情节、表现冲突为主要宗旨的蒙太奇手法。
叙事蒙太奇的核心作用就是叙述故事,基本按照情节发展的时间流程、空间顺序、因果关系来分切组合镜头、场面和段落,来引导观众理解剧情。
1、线性蒙太奇:又称连续蒙太奇,指沿着一条单一的情节线索,按照事件发生发展的时间顺序和逻辑顺序,有节奏地连续讲述故事。
比如伊朗电影《小鞋子》,哥哥丢失了妹妹的鞋、然后兄妹俩共穿一双鞋上学、最后哥哥参加田径比赛只求赢得球鞋的故事,按照时间先后的单一线索娓娓道来,顺畅连贯,真实感人。
线性蒙太奇在电影中最为普遍,是推动剧情发展和情绪演变的基本手段。
但是有时也会因为顺序发展缺乏情节张力,使得故事陷于平铺直叙。
因此为求更好地适应情节展示,线性蒙太奇也经常和下面的平行、交叉蒙太奇混合使用。
2、平行蒙太奇:指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或同一时间不同地点、或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中发生的,两条或两条以上的情节线索并列展现,既分头叙述又统一在同一个完整的故事框架中;或者指多个表面毫无联系的情节或事件相互穿插表现,又统一在共同的主题中。
比如韩国影片《生死谍变》中,足球比赛之前刺杀总统的行动还未开始,朝鲜间谍分头准备暗杀行动,韩国特工也在努力发掘线索阻止暗杀,敌我双方各自在不同的地方行动,平行蒙太奇的处理使得本来独立的双方产生了间接的情节张力,扣人心弦。
美国影片《查理的天使》中三个天使的生活、执行任务的前期准备活动,都是以平行蒙太奇方式交代的。
再如前面仔细介绍过的格里菲斯影片《党同伐异》,就是将四个主题统一、但时间地点截然不同的四个故事平行叙述、并列展示。
蒙太奇的类型及技巧(⼀)叙述性蒙太奇以交代情节、展⽰事件为主旨的⼀种蒙太奇类型。
按照情节发展的时间流程、逻辑顺序、因果关系,来分切组合镜头、场⾯和段落,表现动作的连贯,推动情节的发展,引导观众理解剧情。
它是影视艺术中最基本的、常⽤的叙述⽅式。
优点是脉络清楚、逻辑连贯,明⽩易懂。
叙述性蒙太奇根据叙述⽅式⼀般分为连续蒙太奇、颠倒蒙太奇、重复(复现式)蒙太奇、平⾏蒙太奇、交叉蒙太奇等。
1、连续蒙太奇在影视艺术中⽤得很普遍,就象通常讲故事、说评书惯⽤的⽅式⼀样,沿着⼀条单⼀的情节线索,按照事件的逻辑顺序,有节奏地连续叙述,表现出其中的戏剧跌宕。
连续蒙太奇由于缺乏时间、地点、场⾯的突然变化,⽆法直接展⽰多条线索同时发展的情节,难于突出各条线索之间的对列关系,不利于省略多余的过程,有时易造成平铺直叙、拖沓、冗长的感觉。
因此,它⼤都和其他叙述性蒙太奇⼿法组接在⼀起使⽤,⼜往往会融合某些表现性蒙太奇的因素在内。
2、颠倒蒙太奇指结构上的插叙或倒叙,即打破动作和情节发展的时间顺序,从现在转到过去,或从过去回到现在的颠倒。
它常常通过⼈物的回忆,说明事情的原委,造成叙述上的跌宕起伏。
运⽤恰当,能够避免平铺直叙,增强悬念。
3、复现式蒙太奇蒙太奇结构中,代表⼀定寓意的镜头或场⾯在关键时刻反复出现,造成强调、对⽐、呼应、渲染等艺术效果。
复现式蒙太奇的运⽤⽅式,其⼀,是从内容到形式完全重复。
其⼆,是通过事物形式上的重复来突出事物内容上本质的变化,视听形象的复现,可以使影⽚结构更加完整,并产⽣节奏感。
但要选择好复现的对象和时机,做到每次复现⼀般都要在内容和形式上有所增减,即注意复现中的变化。
4、平⾏蒙太奇两条或两条以上情节线索的并列表现、分头叙述⽽统⼀在⼀个完整的情节结构之中,或⼏个表⾯毫⽆联系的情节(或事件)互相穿插交错表现⽽统⼀在共同的主题中。
平⾏蒙太奇可以⽤来处理剧情,删节过程,集中概括,节省篇幅,扩⼤容量;⼜可以⽤来相互烘托,彼此呼应,丰富剧情;还可以提供⾃由叙述和时空灵活转换的可能性。
If you treat every day in your life like the last day in your life, your life will be more exciting.整合汇编简单易用(页眉可删)古代现代诗歌写作技巧现代写作技法是西方现代派用于现代写作实践的手段和方法,它包括意识流、蒙太奇、反讽、黑色幽默、象征、变论文等等。
如果翻看中国古典诗歌就会发现这些写作技巧在很多诗歌中都有所表现,现举唐代几位诗人的作品以供参考。
一、意识流意识流在心理学上是指人的意识活动持续流动的性质。
作为写作技巧的意识流主要指作品通过内心独白、自由联想、时空交错等手法表现作品中人物多层面的意识活动。
古代诗歌中最具意识流意识的诗人是李白、李贺、李商隐。
这里我们可举李贺的《李凭箜篌引》来分析:“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湘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弦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统观全诗,李贺完全通过潜意识大跨度地往返于过去、未来、现在,游走于神话、仙话、幻想之间,从第七句起到篇终,都是写音响效果,诗人除了以声拟声外,还用形状、色彩、气味、光线、温度拟声,于是全诗意象变眩百怪,先后出现了昆山之玉、凤凰、芙蓉、香兰、紫皇、女娲、神妪、老鱼、瘦蛟、吴刚、寒兔等。
箜篌缥缈之声化为有形之物,仿佛是从李贺头脑里涌流而出直接被他记录下来。
这些诗象之间没有一定的次序,前后跳跃,虽跳跃却不滞着,而是随着想象的流动,笔随意到,形成独特的跳跃式叙述效果。
这种整体辐射式结构的意识流写法,既在内容上使诗意蕴丰富,变幻多样,也在形式上使诗境具有一种流动摇曳之美。
二、蒙太奇蒙太奇本是建筑术语,意为“装配”、“构成”,转用到电影中,指镜头的剪辑、组合。
在写作中,指借助某种形式,把不同时空中的生活内容巧妙地组接在一起,以表达生活的内容和作者思想感受的一种写作技法。
蒙太奇和意识流分别是什么意思蒙太奇蒙太奇是一种电影手法,采用时间空间的跳跃分割,在破碎中达到一种完整意义。
在一切非理性中总是蕴藏着一种完整,这种完整基于人内心的图画。
电影本身就是静态画面的连续播放,是一场骗局。
在高速运转中的无数静止,产生了一种流动,流畅成错觉。
那么蒙太奇是一种中观的骗局,它放大了电影本身的原理,从而使之成为一种手法和技巧。
在斯坦尼古拉夫斯基的实验中,男演员流泪的画面插播老妇人出殡的场面和捧着鲜花的少女的图画时候,给观看者带来的心理映刻是不一样的。
意识流是作家和批评家惯用的容易引起误解的术语之一。
它之所以会引起误解是因为它听起来很具体而用起来却象"浪漫主义"、"象征主义"和"超现实主义"一样变化无穷--甚至含糊不清。
确切地说,意识流是心理学家们使用的一个短语。
它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创造的,指人的意识活动持续流动的性质。
詹姆斯认为,人类的思维活动并不是由一个一个分离的、孤立的部分组成,而是一条连续不断的、包含各种复杂的感觉和思想"流"。
用意识流这一术语用于描述心理过程时显然是极其有用的,因为作为一个修辞用语它具有双重的比喻意义,就是说,"意识"这个词和"流"这个词都具有比喻的意义。
这一思想为小说家运用意识流手法来展示人的内心世界,并通过展示人物的意识活动来完成小说叙事提高了理论依据。
小说中的意识流,是指小说叙事过程对于人物持续流动的意识过程的模仿。
具体说来,也就是以人物的意识活动为结构中心,围绕人物表面看来似乎是随机产生,且逻辑松散的意识中心,将人物的观察、回忆、联想的全部场景与人物的感觉、思想、情绪、愿望等,交织叠合在一起加以展示,以"原样"准确地描摹人物的意识流动过程。
西方现代小说史上,如詹姆斯·乔伊斯、弗吉尼亚·伍尔芙、福克纳等,都以成功地运用意识流而闻名于世。
记叙文写作系列训练:技法(七)意识流、蒙太奇种种知识例话“意识流”又称“思想流”,是一种当今盛行的艺术表现手法。
在记叙文写作中,中学生根据表现中心思想的需要,借鉴一点“意识流”手法也未尝不可。
所谓意识流,它着重于人们的感受、感觉、联想、潜意识等心理活动的流程。
它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常以颠倒时序,变更叙述观点等方法,反映纷繁复杂、瞬息变换的现实,以立体、多层次、真实地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它具有鲜明的艺术表现力。
运用意识流的写法,经常采用“内心独白”的形式。
“内心独白”可以是作者用第一人称,从头到尾以主人公自我独白的形式表现出来;也可以用第三人称写出人物的内心独白。
意识流作为一种刻画人物内心世界的表现手法,它不同于常规的、理智的心理描写,其具体特征是:一、辐放纷呈,以心灵为交汇点;二、自由联想,无边无际,错杂闪接;三、随意跳跃,时空跨度大。
因此它具有流动性、飘忽性和层次性。
运用意识流便于自由地描绘人物的心理活动,展示人物丰富、变换、交错、复杂的内心世界。
□例文评析“明天不上课”陈文山像雨果走进巴黎圣母院时所看见的“命运”一样,走进学校的大门,便看见了一根电线杆上写着“明天不上课”五个炭字。
歪斜的这五个字显出幼稚的模样。
是学校的学生,还是教师子女?想象中,眼前竟走来了两个小孩,一个背着书包弯着腰的小男孩和一个也背着书包也弯着腰却多了副眼镜的小女孩。
两个天真、可爱的孩子在风中走着。
秋风吹起落叶,轻轻地落在他们的身上,像蝴蝶落在花朵上那般轻盈。
女孩的长发在风中飘扬,像一方秀丽的头巾。
他们弯着腰,脚步沉重地走着,沉重得像一只被驱赶的蜗牛。
架在女孩鼻梁上的眼镜根本没有抬高的机会。
他们从校门口走来,带着一身的疲惫和忧伤,眼中透着无奈的光。
他们的脚步明显地加快了,一种回家的感觉油然而生。
回家了!女孩幻想着父母亲在家门口,跑过来拥抱着她,她依在父母的臂弯里,对他们讲着悄悄话。
女孩甚至还想到晚上,就着窗儿,数着天上的星星,星星对她一眨一眨地做鬼脸……男孩想起了家中的连环画,没做完的小电筒和挂在墙上的风筝。
男孩忽然被什么绊了一下,飞升的心绪被什么抓了回来,统统掉在地上,连那只风羊也被摔得支离破碎。
男孩望了望书包,嘟哝了一句“那么多作业”,便没有了下文。
刚才喜悦的脸蛋上又布满了乌云,女孩的笑也不知去了何方。
男孩突然拾起一小块木炭,在电线杆上写下五个字“明天不上课”,可以看出,男孩右手中指的左侧很光滑。
男孩踢着卵石走了,嘴角似乎还有一丝胜利的窃笑。
从此,我的脑海中再也没有出现那个小男孩和那个小女孩。
其实,我也明白,在那阵秋风中,男孩的风筝根本不会飞起来,女孩的手指也数不了天上的星星。
想得太多了,竟有点黯然神伤的滋味,不觉泪在眼眶中打转了。
(简评:本文没有情节,全靠人物流动的思绪谋篇布局,小作者以学校门口电线杆上的五个字“明天不上课”为展开想象的原点,展开想象,一个小男孩和一个小女孩,男孩背着书包,着腰,女孩也背着书包,弯着腰,并且带了副眼镜;一个想回家,另一个也想回家;一个想就着窗儿数星星,一个想起家中的连环画,想起没做完的风筝……全文思绪飘忽,心理描写逼真,且细节刻画惟纱惟肖——“男孩右手中指的左侧很光滑”,言外之意课业负担太重。
小作者借鉴意识流写法,展示了学生在沉重课业负担下的疲惫与无奈。
)跑江樱蕾“呼哧……呼哧……”我正在长长的跑道上跑着——八百米素质测验已进行了一半。
今天上午九点三十分,这场使我担心的测验开始了。
赛前,好像有只无形的手把我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但是说也奇怪,跑起来反而踏实了一些。
跑,快跑!现在还有一圈多的路程,唉,可是对我来说,显得那样遥远。
眼前的一切有点模糊,气也粗了,腿也软了,但头脑中却执拗地闪着一个字:跑!刚才的一瞬间,曾经有个念头忽然闪现:停下吧,别跑了,你这回可是跑不到终点了!我强迫自己不理它,我恼怒地打发它一闪而过,因为我不能半途而废啊!右脚在隐隐作痛——这是骑车留下的“纪念”,跑起来就像受刑,踏一步,痛一阵。
突然,脚一扭,浑身的神经猛地一收。
我皱了皱眉,但我没功夫看一眼那块“绊脚石”,因为我还要争分夺秒地跑!一阵风吹来,嘴唇干得难忍,用舌头舔一下,更干!眼看只剩下半圈了。
再忍耐一下吧,到了终点什么都好了——我这样安慰自己,同学们也在鼓励着我们呢。
请放心,我和我的同学会加油的!最后五十米了,冲!不知从哪儿来的一股力量,虽然跑起来像踩在海绵上,软软的,但我还是咬咬牙,冲!眼看就要追上前面的一位同学了,可是终点到了,相差仅仅一步,成了我在这场测验中的遗憾。
不过,我是高兴的,我毕竟战胜了动摇和软弱,战胜了这长长的跑道。
(简评:小作者写跑的过程中心理活动,借鉴了意识流写法——突破时空限制,频繁转移观点,采用跳跃式描写,表现出一种自我的决心与意志。
)□台阶练习借鉴意识流或蒙太奇技法写一篇记叙文,注重心理刻画。
逃学琐记吴成(一)“呸!”一口浓痰带着几天来的愤忿被吐在地上,几天来压抑在心中的苦闷顿时烟消云散。
他斜眼瞟了瞟那扇紧闭的校门,心里不觉得意洋洋。
“哼!任你老师盯得怎么紧,又奈我何?老虎也有闭眼的时候!”他两手抱胸得意地对旁边的那群哥们儿说道。
“你就不怕老师知道吗?”一个哥们儿拍了拍他的肩膀问。
“怕她个屁!我的成绩又不好,在学校也没有什么用处。
再说了,班上的那些人我看了都不顺眼。
成绩好的,对着老师一套,背着老师又是一套,两面三刀。
成绩差的,对老师唯唯称道,一点骨气都没有。
只有我——说走就走,爽快”,他满脸鄙视地看看学校——自由与约束的关卡说道。
旁边的哥们儿都为他鼓起掌来,有的还吹起了口哨。
这使得他心里更加得意起来,脸涨得通红。
“不过”,他大声说道,“我现在已经成为自由鸟了。
走!我们到街上找乐去。
”“走——!”随着他的哥们儿的附和声他甩了甩搭在额前的长发,大步向街上走去,他走得很潇洒——他认为。
(二)她是一个平常,相貌平凡的文静女孩。
可是,今天她不像从前那样静悄悄的了。
今天晚上,朋友邀她参加在家里举行的party,说好了晚上八点开始,可现在已经七点半了,老师却还未来。
她本来已为早退准备了充分的借口——到医院看病,“听说老师今天晚上不来。
”同桌无意的一句话引起了她的注意。
“你听谁说的?”“班长。
老师中午放学时对他交代过。
”“不过,班长今天也没来。
”“听说他病了,他爸爸还专门来学校请假,不过未遇见老师。
”这时,一个胆大的念头像肥皂泡般升了起来——逃学。
“去吧”,同桌看出了她的心思:“马上就中考,像我们这种中等成绩的人老师才不会放在心上呢。
”同桌的一番话使得逃学的泡泡越来越大,升得越来越高了。
“一次,就这一次”,她在心里默默地说道。
“已经七点四十分了,再不去就要迟到了”,同桌催促着她。
逃学的念头渐渐占满了她的整个头脑,老师、班长的影子慢慢地消失了。
于是,她的身影消失在夜幕之中。
她走得很坦然。
在party上,她见到了病了的班长。
(三)他是班上的学习尖子,每次考试全班第一的头衔总是像地球绕太阳公转般环绕在他的身旁。
正是这一点使他得到了老师们的宠爱和同学们的羡慕。
“今天最后一节课是化学”,他坐在座位上想,“不如去游泳池游泳吧,天气太热了。
”“这次化学竞赛我得了第一名,化学老师大概不会责怪吧,只不过一节课不上嘛”,他带着几分得意继续想道。
于是最后一节课,他的座位上空无一人。
他正在游泳池戏水,玩得那么开心,心里带着几分得意。
(简评:本文用类似电影蒙太奇镜头的形式谋篇,三个镜头表现三个层次中学生的相同行为——逃学。
通篇用白描,三个中学生的心态勾勒简洁而传神,读了不禁引起人们对现行教育体制的沉思。
)爸爸去开家长会了秦斐。
窗外,知了不厌其烦地吼着它那沙哑的喉咙。
太阳躲在厚厚的云层中,空中一丝风也没有。
窗户开着,屋里却依然闷热得令人窒息。
屋角我昨天脱下的袜子发出臭烘烘的气味。
我坐在马扎上,汗珠子噼哩啪啦地往下掉,湿漉漉的背心黏在身上。
前面那两个未箱摞起来凑做的“桌子”上摊着上学期的英语课本,我盯着上面那密密麻麻的外语字母,脑袋里乱糟糟的一团。
耳边又响起中午爸爸去开家长会临走时对我说的话:“下午把以前的书再温温,暑假里可能还得补考,别太贪玩了,啊?涛子。
”我默默地点点头。
唉,爸爸!我仿佛又看到了他的目光。
那是怎样的一种眼神呀?——希望?期待?或者还有那么几抹深深的无奈。
我不敢再想下去。
我承认我怕那眼神,我总觉得对不起他……“怎么搞的?又走神了!”我狠狠地拧了一下胳膊,逼着自己把思绪拉回到那怪模怪样的外语字母中。
楼上那家又把音响开得大大的,又吼着什么“让我一次爱个够”。
我合上书,烦躁地站起来。
看看闹钟的指针,才刚刚三点,家长会总是要开很长时间的。
唉,我知道每一次家长会对爸来说都是一次不得不经历的耻辱。
那个盛气凌人的班主任总是像训小学生一样跟爸“谈话”,在那么多家长面前说他的儿子如何如何差劲,如何如何缺家教。
我能想象得出爸爸每次是怎样低声下气地“恳请”班主任严格要求我的。
我知道爸是从来不肯低三下四地求别人的,要不是我那么不争气……我的鼻子有些酸,眼眶开始发潮。
“不能哭!不能哭!”我在心里对自己喊,竭力不让泪落下来。
记得一次爸开完家长会一回来,就狠狠地扇了我一耳光。
那是我记忆中爸打我最狠的一次。
后来,他什么话也没说,开始不停地喝酒,喝那种最廉价的“二锅头”。
再后来,爸哭了,许是爸醉了。
那是我第一次看到爸爸哭。
我知道爸是疼我的。
在我很小的时候妈便离开了我们,我只模模糊糊记得是因为爸穷、没本事,爸一直把我拉扯大,他在厂里拼命千活,回到家里却极少打骂我。
我知道爸是最疼我的。
讨厌的知了又高一声低一声地叫起来。
我把书打开又合上,什么也没看进去。
四点半了,爸该回来了,我心里想。
我真的很怕开家长会,不是怕爸打我,而是怕我太不给爸争气,我怕爸伤心,怕爸去面对那样一份窘迫。
要是我学习再好一点,要是……记得今天我把在书包里装了三天的家长会通知单放在爸那布满老茧的手里时,爸的嘴角抽动了几下,最后只是说:“涛子,好好念书,啊?”我低下头去,不忍心看爸那已略有些浑浊却满含期待的眼睛。
爸,您知道吗?我这次考试又是倒数第一。
都是儿子不争气,都是我不好,我太贪玩,太不懂事!我真不该让您为了我而去面对那样一份尴尬。
爸,您知道吗?我在心里骂了自己千遍万遍,但我却没有勇气对您说。
我……门外响起沉重的脚步声。
我醒悟似的猛地跳起来,跑到门边,那早已溢满眼眶的湿湿的东西抑制不住地涌出来。
打开门,哽咽着,我说出了一句在心底憋了很久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