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 搭船的鸟
- 格式:pptx
- 大小:3.68 MB
- 文档页数:10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搭船的鸟》《〈搭船的鸟〉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搭船的鸟》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第一篇课文。
本单元以“观察”为主题,引导学生学习作者仔细观察事物的方法,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意识。
这篇课文以一个孩子的口吻写了他在大自然中认识翠鸟的过程,字里行间充满了一颗童心对自然的爱。
课文语言简洁明了,通过对翠鸟外形和捕鱼动作的描写,展现了翠鸟的美丽和灵动。
二、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识字能力和阅读能力,但对于细致观察事物的方法还需要进一步引导。
他们对大自然充满好奇,喜欢小动物,这篇课文正好可以满足他们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同时也能够引导他们学会如何去观察身边的小动物。
三、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父、鹦”等5个生字,会写“搭、父”等13个字,正确读写“搭船、船舱”等词语。
-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段落。
-学习作者仔细观察事物的方法,能够抓住翠鸟的外形和动作特点进行描写。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朗读课文,感受翠鸟的美丽和灵动。
- 借助图片和视频,帮助学生理解翠鸟捕鱼的动作。
- 引导学生仿照课文,进行小练笔,提高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激发学生保护小动物的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 认识生字,会写生字,正确读写词语。
- 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翠鸟外形和动作的方法。
-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是如何细致观察翠鸟的外形和动作的,并能够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 理解翠鸟捕鱼时的动作描写,感受翠鸟的敏捷。
五、教学方法1. 朗读法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如自由朗读、指名朗读、分角色朗读等,让学生在读中感悟翠鸟的美丽和灵动,同时也能够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2. 直观教学法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直观地展示翠鸟的外形和捕鱼动作,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3.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交流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思维能力。
《搭船的鸟》是一篇描绘鸟儿在人类生活中的情景的散文,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
这篇课文通过描绘鸟儿在船上搭便车的情景,展现了鸟儿与人类和谐共生的画面,同时教育学生要爱护动物,保护自然环境。
课文原文如下:
搭船的鸟
鸟儿站在船舷上,跟着船一起飞。
船到港口了,鸟儿跟着船一起进港。
鸟儿搭船,一点儿也不麻烦。
有时候,鸟儿站在船舷上,有时候,鸟儿站在桅杆上,有时候,鸟儿站在船舱的窗边。
鸟儿搭船,有时候是为了觅食,有时候是为了游玩。
鸟儿搭船,一点儿也不妨碍船的行驶。
有时候,鸟儿在船头飞,有时候,鸟儿在船尾飞,有时候,鸟儿在船的中间飞。
鸟儿搭船,有时候是为了看风景,有时候是为了找朋友。
搭船的鸟儿,真是可爱!。
三年级上册语文15课搭船的鸟课堂笔记
以下是三年级上册语文15课《搭船的鸟》的课堂笔记:
一、生字组词:
艘(一艘船)舱(船舱)稳(稳定)俗(俗气)德(道德)陪(陪伴)
二、近义词:
偶尔-偶然摇晃-摇摆仔细-认真美丽-漂亮发现-察觉
三、反义词:
偶尔-经常仔细-马虎美丽-丑陋安静-吵闹高-矮
四、词语搭配:
一只翠鸟一条红嘴一只篮子一艘小船
美丽的风景奇特的经历丰富的想象精彩的表演
鲜艳的羽毛锋利的爪子灵巧的嘴巴清脆的叫声
可爱的翠鸟聪明的翠鸟勇敢的翠鸟
五、句子解析:
1、“我们坐在船头,多么快乐啊!”——这句话表达了“我们”在船上的快乐心情。
2、“我看见一只彩色的小鸟站在船头,多么美丽啊!它的羽毛是翠绿的,翅膀是蓝色的,嘴巴是红色的,尾巴是彩色的。
”——这句话描写了一只彩色的小鸟站在船头的美丽样子。
3、“它什么时候飞来的呢?它静悄悄地停在船头不知有多久了。
它站在那里做什么呢?难道它要和我们一起坐船到外祖父家里去吗?”——这句话通过一连串的问题,表现了“我”的好奇心和想象力。
4、“我正想着,它一下子冲进水里不见了。
可是,没一会儿,它飞起来了,红色的长嘴衔着一条小鱼。
它站在船头,一口把小鱼吞了下去。
”——这句话描写了翠鸟抓鱼的情景,表现了翠鸟的可爱和灵巧。
5、“这只翠鸟搭了我们的船,在捕鱼吃呢。
”——这句话点明了文章的主题,即翠鸟搭船捕鱼。
六、问题思考:
这只翠鸟是什么样子的?它有什么特点?
“我”为什么会注意到这只翠鸟?这说明了什么?
这篇文章表达了什么主题?你有什么感受?。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搭船的鸟》的教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搭船的鸟》的教案(精选10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搭船的鸟》的教案(精选10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搭船的鸟》的教案篇1课题:搭船的鸟。
课型:新授课。
设计说明:本文以一个孩子的口吻写了她在大自然中认识翠鸟的过程,字里行间充满了一颗童心对大自然的爱。
教学本课要抓住文中的三个问句来体现孩子的好奇与天真,充满童趣,引导学生抓住作者细心观察到的翠鸟的样子及捕鱼过程,感受翠鸟的可爱。
学前准备:1、翠鸟的图片资料。
(教师、学生)2、教学课件。
(教师)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认识5个生字。
会写13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学习重点: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新词。
学前准备:1、收集翠鸟的图片资料。
(教师、学生)2、自己制作生字卡片。
(学生)教学环节:导案、学案、达标检测。
一、质疑激趣,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导入:同学们,鸟会搭船,奇不奇怪?今天我们来学习《搭船的鸟》,是什么鸟呢?(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质疑。
1、读了课题,你有哪些疑问?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用时:20分钟)1、学生自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圈出生字,注意读准字音。
2、交流自己的识字方法。
3、注意“蓬、翠、嘴”的读音。
4、用换偏旁的方法记住“搭、舱、漂、悄”。
5、辨字组词。
搭()沙()塔()纱()悄()吞()消()杏()三、再读课文,初步感知(用时:10分钟)1、搭船的是什么鸟?你喜欢吗?2、从文中找出写鸟的句子读一读。
3、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4、展示收集的翠鸟的照片,交流翠鸟的资料。
5、课文写了“我”和母亲乘船到乡下外祖母家途中,一只翠鸟搭船捕鱼的情景。
6、找出文中描写翠鸟的句子,读一读。
三年级上册《搭船的鸟》教学设计优秀9篇部编本三年级上册语文《搭船的鸟》教案篇一知识与技能: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喜欢的段落。
2、认识翠鸟,感受大自然的美丽神奇。
3、正确认读本课十一个生字,会写八个。
过程与方法:1、学生反复诵读,展开想象来理解课文,体验情感。
2、展开小组讨论,对课文的思想内容及情感进行体验、交流。
3、继续学习搜集整理资料,制资料卡片的方法4、引导学生学习课外读物,扩大学生阅读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美妙境界,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
课前准备:课件、录音机、磁带,生字词卡片。
教学过程设计说明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教师向学生展示一些人与动物和谐相处,互相亲近的照片或图片,有条件的通过课件展示出来,供学生欣赏。
生自由谈观后感受。
师:一次,一只翠鸟就搭上了一位小朋友的船,它要干什么呢?小朋友心里怎么想的呢?让我们快去看一看吧!引入新课10《搭船的鸟》。
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激情导入,使学生兴趣浓厚地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中。
二、初读课文,随文识字。
1、师:同学们自由地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拼音朋友,可以查字典,也可以请教老师或同组同学,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学生互助识字,交流识字方法。
3、小组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读课文。
要求:声音洪亮、正确流利、同学爱听。
4、检查朗读。
以小组汇报的形式,汇报时可自定齐读人数,也可派选一名同学代表本组朗读,听后其他同学随机评价。
建立小组评价机制,把检查识字情况安排在小组内进行,注重面向全体学生,充分调动了学生识字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5、更换语境,出示含有生字的其他句子让学生再认。
6、脱离语境,小组长让小组同学单独认读生字,检查组内识字情况,全读对的同学奖给一张小笑脸。
让学生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培养了其自主识字的能力、合作意识及良好的识字习惯。
以小组形式认读课文,再以小组形式汇报,激发学生竞争意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5课《搭船的鸟》课文原文及教案-【导语】《搭船的鸟》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2018年秋季修订版)第15课的课文,这篇课文以“搭船的鸟”为题,一个“搭”字使鸟儿具有了灵性,体现了鸟和人在自然中的和谐.无忧考网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大家参考!课文我和母亲坐着小船,到乡下外祖父家里去.我们坐在船舱里.天下着大工业雨,雨点打在船蓬上,“沙拉、沙拉”地响.船夫披着蓑衣,在船后用力地摇着橹.后来,雨停了.我看见一只彩色的小鸟站在船头.多么美丽啊!它的羽毛是翠绿的,翅膀带有一些蓝色,比鹦鹉还漂亮.它还有一张红色的长嘴.它什么时候飞来的呢?它静悄悄地停在船头不知有多久了.它站在那里做什么呢?难道它要和我们一起坐船到外祖父家里去吗?我正想着,它一下子冲进水里不见了.可是,没一会儿,它飞起来了,红色的长嘴里衔着一条小鱼.它站在船头,一口把小鱼吞了下去.母亲告诉我,这是一只翠鸟.哦,我明白了,这只翠鸟搭了我们的船,在捕鱼吃呢.____________________本文作者郭风,选作课文时有改动.教案教学要求:1.正确书写“搭、父、嘴”等13个生字,会认“父、啦、鹦、鹉、悄”五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认识翠鸟,感受大自然的美丽神奇.教学重难点:感受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美妙境界,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课前准备:课件.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情境导入.1.师:你喜欢小鸟吗?说一说喜欢哪种鸟?(谈感受)2.师出示“搭船”一词,问:你搭过谁的车或船?去过哪里?(生讲)师:一次,一只鸟就搭上了一位小朋友的船,它要干什么呢?这位小朋友心里怎么想的呢?让我们快去看一看吧!引入新课《搭船的鸟》.二、检查预习.学生读文,纠正字音.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拼音朋友,可以查字典,也可以请教老师或同组同学,把课文读正确、流利.三、自读自悟.1.师:同学们自由地读课文.2.学生互助识字,交流识字方法.3.小组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读课文.要求:声音洪亮、正确流利、同学爱听.4.检查朗读.以小组的形式汇报,汇报时可自定齐读人数,也可派选一名同学代表本组朗读,听后其他同学随机评价.四、学习生字,指导书写.1.学生自主观察本课生字有什么特点.2.说说你是怎么记住它们的字形的?3.提醒:本课左右结构的字较多,注意左右比例.4.学生描红、摹写.第二课时一、复习巩固.1.指名分段读课文.2.开火车认读生词.二、精读读感悟.出示阅读要求:请同学们自己自由读一读课文,边读边想:搭船的鸟是什么鸟?这只鸟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喜欢这只鸟吗?可以用铅笔画出你喜欢的句子和词语,把你喜欢的句子自己读一读.1.小组内交流一下你所画的语句,互相读一读,说说为什么喜欢?2.班级内汇报.三、重点句段指导.1.你知道这只鸟长什么样子吗?(生说后,出示鸟样子的句子)板书:嘴——红色羽毛——翠绿翅膀——蓝色得出:外形美丽(根据板书引导学生背诵第二自然段)2.如果你看到这样一只小鸟立在船头,你会产生什么想法?引导学生读第3自然段的问句.3.“我”发现翠鸟后仔细观察它可爱的样子,找到描写翠鸟样的句子后反复读一读.(生读) 4.“一下子”、“没一会儿”说明了翠鸟的动作怎么样?板书:一下子没一会儿得出:动作迅速、敏捷.5.读下面这段话,注意加点的词语,想象翠鸟捕鱼的情景.“我正想着,它一下子冲进水里,不见了.可是,没一会儿,它飞起来了,红色的长嘴衔着一条小鱼.它站在船头,一口把小鱼吞了下去.”师指导朗读.6.最后通过妈妈的介绍,我知道了那只鸟叫“翠鸟”.由此可见,大自然也是我们的老师.师指导朗读第5自然段.7.小翠鸟居然敢站在船头,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8.指导学生朗读全文.四、拓展阅读.1.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展示给同桌,可以说说为什么喜欢?2.把自己了解到的有关的翠鸟的知识介绍给自己的伙伴.赏析在大自然中,要有一双会观察的眼睛,要有一颗爱大自然的心灵.文中的“我”正是这样的孩子.文章记录的就是“我”乘船去乡下的外祖父家的途中的一景,“我”运用善于观察的眼睛捕捉到了这一情景,便使读者拥有了一只充满灵性的鸟儿.“我”也正是一个爱自然的孩子,“多么美丽的小鸟啊!”直抒胸臆的赞叹,勾画出了一个孩子爱自然的童心.让“我”感到“美丽”的是鸟的色彩:“红色”的长嘴,“翠绿”的羽毛.翅膀带一点“蓝色”.童年本身就是一个有着太多问号的年龄,无数的好奇与遐想编织着少年的梦.小鸟这位“不速之客“带给了“我”许多遐想.文中用了四个问句充满了孩子的好奇与天真,充满了童趣.接着描写了鸟捕鱼时的动态,“一下子冲进水里”,“没一会儿,它又飞出来了.”“一下子”、“没一会”表现了翠鸟飞行速度之快.“一口把小鱼吞了下去”,抓住了瞬间的动作来描写,这样完全口语化的表达,出自孩子的心,出自孩子的口,通俗易懂.最后通过妈妈的介绍“我”知道那只鸟叫“翠鸟”.由此可见,大自然也是我们学习知识的途径之一,“我”正是在自然中认识了翠鸟.“这只翠鸟搭了我们的船,在捕鱼吃呢.”扣住了课题,翠鸟的可爱,童心的可贵都跃然纸上.本篇课文是以小孩子的身份,来写他看到的大自然中的景象,笔法是那样地浅近、朴素、清新,具有一种纯真明净的童趣,给人以难忘的印象.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5课《搭船的鸟》课文原文及教案.doc下载Word文档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全文共2824字]编辑推荐:下载Word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