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国考教师资格证笔试科目三体育学科高中学段真题答案解析
- 格式:pdf
- 大小:680.15 KB
- 文档页数:14
教师资格考试高级中学体育与健康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测试试卷及解答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1、在体育教学中,教师示范的目的是()。
A. 讲解体育动作要领B. 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C. 让学生了解体育动作的顺序D. 使学生获得视觉上的享受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体育教学中教师示范的目的。
选项A,讲解体育动作要领是通过口头语言进行的,而不是通过示范。
故排除。
选项B,教师示范是体育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通过教师的动作展示,学生可以直观地看到正确的动作形态和完成过程,从而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的动作表象,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
故正确。
选项C,虽然示范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动作的顺序,但这不是示范的主要目的。
故排除。
选项D,使学生获得视觉上的享受并非体育教学的核心目标,且并非所有示范都能达到这一效果。
故排除。
2、在篮球比赛中,关于“走步”的判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球员在接球后,未运球直接走了两步B. 球员在运球结束后,双手持球并走了两步C. 球员在跳起接球后,双脚同时落地并走了两步D. 球员在运球过程中,因防守压迫而调整脚步但未改变运球状态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篮球比赛中“走步”的判罚规则。
选项A,球员在接球后,未运球直接走了两步,这构成走步违例,因为球员在接球后应直接传球或投篮,或至少进行一次运球后再进行移动。
故排除。
选项B,球员在运球结束后,双手持球并走了两步,这符合“走步”的定义,因为球员在运球结束后,若不再进行运球,则不能随意走动,只能以中枢脚为轴进行转身或跨步等动作。
故正确。
选项C,球员在跳起接球后,双脚同时落地并走了两步,这通常被视为合法的两步上篮或投篮动作,只要第二步起跳时球已离手,则不构成走步。
故排除。
选项D,球员在运球过程中,因防守压迫而调整脚步但未改变运球状态,这是合法的运球动作调整,不构成走步。
故排除。
3、在体育课的准备活动中,采用慢跑和徒手操相结合的方式,其主要目的是()。
教师资格考试高中体育与健康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自测试题及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1.题目:椎间盘在跑跳运动中起着重要的缓冲作用,其构成组织为()。
A. 骨组织B. 致密结缔组织C. 软骨组织D. 疏松结缔组织答案:C解析:椎间盘分为中央部的髓核,这是一种富于弹性的胶状物质;周围部的纤维环,由多层纤维软骨环按同心圆排列。
因此,椎间盘的主要构成组织是软骨组织,选项C正确。
2.题目:股四头肌是完成膝关节前伸的重要肌肉,通过哪种练习可有效发展其力量?()A. 负重提踵B. 负重深蹲C. 负重侧摆腿D. 负重后踢腿答案:B解析:股四头肌的主要作用是伸膝屈髋,可以通过负重深蹲和负重半蹲来有效发展其力量。
因此,选项B负重深蹲是正确的选择。
3.题目:动脉是运输血液至全身各部位的血管,与左心室相连的动脉是()。
A. 主动脉B. 肺动脉C. 冠状动脉D. 颈总动脉答案:A解析:主动脉连接左心室,从左心室泵出的动脉血,经主动脉及其各级分支到达全身毛细血管进行物质交换和气体交换。
因此,与左心室相连的动脉是主动脉,选项A正确。
4.题目:在消化系统中,食物消化与吸收的主要场所是()。
A. 食管B. 胃C. 小肠D. 大肠答案:C解析:小肠是消化道中最长的段,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
小肠壁分为四层,与胃壁相似。
小肠黏膜的表面有许多环形皱襞,皱襞上有许多绒毛状的突起——小肠绒毛,这些结构大大增加了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面积。
因此,选项C小肠是正确答案。
二、简答题(本大题有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第1题:简述高中体育教学中如何有效实施运动技能教学,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答案: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有效实施运动技能教学,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明确教学目标与内容:首先,教师应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情况,明确每节课的运动技能教学目标,选择适合高中生身心发展的教学内容,确保教学内容既具有挑战性又符合学生的能力水平。
2013年(上半年)全国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初、高中)真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9小题,每小题2分,共5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实现学校教育对学生发展的主导作用,其基本条件是( )。
A.学校的环境创设B.教师的主导作用C.家长的积极配合D.学生的能动活动2.有人建议邢老师对违纪学生进行罚款,邢老师拒绝了建议,体现了邢老师( )。
A.乐于奉献B.因材施教C.依法执教D.廉洁从教3.李老师为了赢得学生的喜爱,把大量时间花在如何与学生搞好关系上,从教师专业成长的角度来看,李老师的做法表明他着重关注的是( )。
A.教学情境B.职业生存C.学生发展D.教学设计4.王老师工作勤勤恳恳,每次上课都不辞辛苦地从上课到下课,但教学效果一直不理想,这令他百思不得其解,王老师最应该反思的是( )。
A.教学态度B.教学方式C.教学手段D.教学组织形式5.《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 ),为切实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
A.以输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B.以生源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辅C.以生源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民办中小学为辅D.以输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民办中小学为辅6.下列现象中,可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是( )。
A.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造成严重损失的B.违反有关规定向受教育者收取费用的C.侮辱、殴打教师,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D.侵犯学校校舍、场地和其他财产的7.关于国家教育经费投入体制构成,正确的是( )。
A.隐私权B.名誉权C.财产权D.受教育权8、教师方某常给学生起侮辱性错号,造成恶劣影响,对于方某的这种行为,所在学校或教育行政部分应当给予( )A.行政处分或解聘B.行政警告或拘留C.行政强制或拘留D.行政处罚或解聘9、根据《中国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民政部们应当根据需要设立救助场所,对流浪乞讨等生活无着落的未成年人实施救助,承担( )A.临时监护责任B.委托监护责任C.教育管理责任D.收留抚养责任10、尽管工作压力大,事物繁杂,朱老师始终保持积极的工作态度,用微笑面对每一个学生,这体现了朱老师( )A.身体素质良好B.职业心理健康C.教学水平高超D.学科知识丰富11、刘老师很少留意那些考试成绩一般的学生,而把主要精力用于培养成绩优秀的学生,刘老师的做法( )A.有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B.有助于教学任务完成C.违背了公正施教的要求D.违背了严慈相济的要求12.为加强班级管理,班主任王老师经常查阅学生日记,侵犯的学生权利是( )。
教师资格考试高中体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测试试卷及解答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1.完成体操中两侧平举的运动肌是( )。
A. 胸大肌B. 背阔肌C. 冈下肌D. 三角肌答案:D解析:三角肌位于肩部前、后、外方。
其主要功能是近固定时,前部纤维收缩使上臂屈、水平屈和内旋;后部纤维收缩使上臂伸、水平伸和外旋;中部或整块肌肉收缩使上臂外展。
在体操的两侧平举动作中,三角肌的中部或整块肌肉收缩起到关键作用。
2.肌腱色白坚韧,具有附着和传递力的作用,其主要构成是( )。
A. 肌肉组织B. 疏松结缔组织C. 致密结缔组织D. 网状结缔组织答案:C解析:致密结缔组织是一种以纤维为主要成分的结缔组织,纤维粗大,排列紧密,以支持和连接为主要功能。
肌腱和韧带均由此类结缔组织构成,它们色白坚韧,能够传递力量。
3.学生做撑哑铃屈肘练习时,原动肌是肱二头肌,对称肌是( )。
A. 肱肌B. 肱三头肌C. 胸大肌D. 背阔肌答案:B解析:在屈肘动作中,肱二头肌作为原动肌收缩,而肱三头肌则作为对称肌或对抗肌放松。
两者在屈肘和伸肘动作中起到相互对抗的作用。
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人体消化系统的是( )。
A. 肝脏B. 胰脏C. 胃D. 喉答案:D解析:消化系统包括消化管和消化腺两大部分。
消化管是一条起自口腔延续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到肛门的很长的肌性管道,其中经过的器官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大肠(盲肠、结肠、直肠)等部。
消化腺有小消化腺和大消化腺两种。
小消化腺散在于消化管各部的管壁内,大消化腺有三对唾液腺(腮腺、下颌下腺、舌下腺)、肝和胰。
而喉是呼吸系统的组成部分,不属于消化系统。
二、简答题(本大题有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第1题:简述高中体育教学中如何有效实施运动技能教学?答案: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有效实施运动技能教学是提高学生体育素养、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的关键环节。
2013年下半年全国统考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试题及部分答案2013下半年教师资格<保教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一、选择(每题3分,共10题,共30分)1、由于幼儿是以自我为中心辨别左右方向的,幼儿教师在动作示范时应该A背对幼儿,采用镜面示范 B面对幼儿,采用镜面示范C面对幼儿,采用正常示范 D背对幼儿,采用正常示范2、2岁半的豆豆还不会自己吃饭,可偏要自己吃;不会穿衣,偏要自己穿。
这反映了幼儿A情绪的发展 B动作的发展C自我意识的发展 D认知的发展3、中班幼儿告状现象频繁,这主要是因为幼儿A道德感的发展 B羞愧感的发展C美感的发展 D理智感的发展4、渴望同伴接纳自己,希望自己得到老师的表扬,这种表现反映了幼儿A自信心的发展 B自尊心的发展C自制力的发展 D移情的发展5、为了解幼儿同伴交往特点,研究者深入幼儿所在的班级,详细记录其交往过程的语言和动作等。
这一研究方法属于A访谈法 B实验法C观察法 D作品分析法6、幼儿园教育工作评价应当A以行政人员评价为主,专家等参与评价为辅B以园长自评为主,教师等参与评价为辅C以教师自评为主,园长等参与评价为辅D以家长评价为主,幼儿等参与评价为辅7、幼儿教师了解幼儿的最主要目的是A为更好地促进幼儿发展提供依据B为教师专业成长提供依据C为建立幼儿档案提供依据D为检查评比提供依据8、下列选项中,对幼儿教育质量影响最小的是A经费投入 B师幼互动C教师学历 D高档园舍9、下列属于幼儿园语言教育目标的是A能认读拼音字母 B能清楚地说出自己想说的事C能认读一定量的汉字 D能正确书写常用汉字10、下列有关幼小衔接的说法,正确的是A幼儿入学适应困难,是因为幼儿园教育过于游戏化B幼小衔接完全是幼儿园的责任C幼儿园的幼小衔接工作不仅仅在大班,小中班也应该开展D幼小衔接主要是教幼儿拼音、认字等内容二、简答(每题15分,共2题,共30分)11、影响学前儿童游戏的个体因素主要有哪些?12、有研究者对幼儿园园长、教师做了一个调查,调查题目是“要全面真实地了解你园的保教质量,你认为最好什么时间段到你园?”调查结果如下图所示。
2013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莎士比亚戏剧,提及西方文学史上的四大吝啬鬼形象,下列不属于这一形象的是()A.阿巴贡 B.夏洛克C.葛朗台 D.乞乞科夫2.教师布置搜集整理描写四季景物的诗句,依春夏秋冬时序排列,下列正确的是()①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②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③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④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A. ③④①②B. ①②③④C. ②①③④D. ②④③①3.学习《爱莲说》后,教师要求学生列举其它运用托物言志的诗文,下列不符合要求的是()A.王安石《登飞来峰》B.刘禹锡《陋室铭》C.于谦《石灰吟》D.郑燮《竹石》4.教师以“若敌泛舟顺流,舳舻千里,星奔电迈,俄然行至……”一句中的“星”、“电”为例,引导学生了解词类活用现象,下列加点词用法与其相同的是()A.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
B.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C.那些东.邻西.舍听到一声哭,都来观看D.凭着一张借书证,他蚕.食鲸.吞一座图书馆5.学习《星星变奏曲》,教师为了让学生理解“闪闪烁烁的声音从远方飘来,一团团白丁香朦朦胧胧”的修辞手法,补充其它句子加以说明,下列不合适的是()A.一曲听罢,他的五脏六腑里像熨斗熨过,无一处不妥帖。
B.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C.用她细碎的舞步,繁响的铃声……旋风般急转,舞蹈出诗句里的离合悲欢。
D.山色逐渐变得柔嫩,山形逐渐变得柔和,有一伸手就可以触摸到凝脂的似的感觉。
6.教师讲解“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中“可怜”的词义,另举一例加以说明,下列合适的是()A.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B.姊妹兄弟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
C.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D.东家有贤女,自名秦罗敷,可怜体无比。
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版权所有翻印必究2013年下半年教师资格全国统考
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高中真题答案精选)
考试时间:120分钟考试总分:1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答案】D.从学生需求的共性出发,激发学生潜在能力,增强课程统一性
2.【答案】D.感受作品情感,理解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批判
3.【答案】B.小说与戏剧
4.【答案】A.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实,深入挖掘课文思想意义
5.【答案】D.四项口语交际活动缺乏内在联系,内容设计随意
6.【答案】C.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
中公教师考试网学员专用资料第1页共1页。
2013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体育与健康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及答案解析(高级中学)【填空题】第2题如何评价体育教师的“动作示范”?【正确答案】:动作示范法是教师(或教师指定的学生)以自身完成的动作为范例,用以指导学生进行学习的方法。
教师进行动作示范要满足以下几点:(1)速度:为了帮助学生建立完整正确的动作表象,教师应注意根据情况运用不同的速度进行示范。
一般的情况可用常规的速度进行示范,但当为了突出显示动作结构的某些环节时则应采用慢速示范。
(2)距离:应根据完成动作示范的活动范围、学生人数和安全需要等,恰当地选择学生观察动作示范的距离。
(3)视线:学生的视线与动作示范面越接近垂直越有利于观察。
在多数学生以横队形式观察示范动作的情况下,越靠近横队两端的学生,其视角就越不接近垂直。
(4)视线干扰:应注意让学生背向或侧向阳光、风向,以避免视线受到干扰,有利于观察。
(5)多媒体配合:示范应与讲解、学生思维等紧密结合,争取达到最好的动作示范效果。
【填空题】第17题简述东西方体育文化的差异。
【正确答案】:体育文化有东方体育文化和西方体育文化两大类别。
由于东西方文化的不同特质,使东西方体育文化也必然存在差异。
简而言之,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注重伦理与道德;(2)注熏和谐与统一;(3)注重实际与稳定,(4)注重理性与人文教养。
而西方体育文化的基本特征为:(1)强调以人为中心;(2)与宗教的关系密切;(3)以个人为社会本位;(4)多元的文化价值观。
【填空题】第31题阅读下列材料,按答题参考格式,设计20分钟运动技能教学环节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方法与组织形式。
某中学高一(2)班,学生40人,学习内容为排球正面下手发球。
新授课,教学条件为排球场2块,排球20个。
答题参考格式:习体会动作,互帮互定距离进行学练,并2.积极参与到游戏中四列横队,组织以体操队形散开组织1组织2:两人一组组织3:分散分散在两块场地内,做隔网发球练习【填空题】第34题简述预防和处理踝关节扭伤的方法。
2013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要“构建开放、有序的语文课程”,对这一理念阐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具有相对稳定的结构系统,形成富有弹性的实施机制。
B.联系学生生活,加强语文实践,沟通古今中外,面向未来世界。
C.按照具体条件和学生需求,有选择地、创造性地设计和实施课程。
D.从学习需求的共性出发,激发学生的潜在能力,增强课程的统一性。
2.某教材必修(2)第一单元的选文为《荷塘月色》、《故都的秋》和《囚绿记》,对这个单元的教学目标定位不准确的是( )A.体会作品描述的美景,进入审美境界B.反复朗读优美段落,提高鉴赏能力。
C.把握作品独特的艺术构思,品味隽永的语言。
D.感受作品情感,理解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批判。
3.某教师选择林海音的《城南旧事》开设校选修课程,这一课程属于《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选修系列中的( )A.诗歌与散文 B.小说与戏剧C.新闻与传记 D.文化论著研读4.学习《为了忘却的纪念》,教师组织学生拓展阅读《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和《小狗包弟》,对这一做法分析正确的是()A.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实,深入挖掘课文思想意义。
B.帮助学生建立阅读和写作的联系,扩大学习领域。
C.三篇文章主题的对比点模糊,拓展阅读的价值不高。
D.相同历史背景的比较,有助于学生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
5.某教师在高一第一学段设计了采访与采风、访谈与座谈等口语交际活动,对这一做法分析正确的是()A.体现口语交际内容的重复与能力水平的提升。
B.凸显口语交际教学和日常生活表达与交流的结合。
C.活动的设计符合高中生口语交际能力发展的要求。
D.四项口语交际活动缺乏内在联系,内容设计随意。
6.学习《廉颇蔺相如列传》,教师要求学生注意“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一句中“先”“后”用法,下列语句中用法与之相同的是()A.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教师资格考试高中体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卷及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1.题目:半月板在膝关节中主要起什么作用,其构成组织是什么?A. 起润滑作用,由骨组织构成B. 起支撑作用,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C. 起缓冲作用,由纤维软骨构成D. 起连接作用,由疏松结缔组织构成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膝关节的解剖结构及其功能。
半月板是膝关节的辅助结构,位于膝关节关节间隙,主要起到在运动中的缓冲作用。
它由纤维软骨组成,包括内侧和外侧两个半月板,前部与膝横韧带相连。
因此,正确答案是C。
2.题目:哪种练习能有效发展股四头肌的力量?A. 负重提踵B. 负重深蹲C. 负重侧摆腿D. 负重后踢腿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运动系统中骨骼肌的力量发展。
股四头肌是完成膝关节前伸的重要肌肉,其力量的有效发展可以通过负重深蹲和负重半蹲等练习来实现。
因此,正确答案是B。
3.题目:在人体中,与左心室直接相连的动脉是?A. 主动脉B. 肺动脉C. 上腔静脉D. 下腔静脉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血液循环系统的基本结构。
主动脉连接左心室,从左心室泵出的动脉血经主动脉及其各级分支到达全身毛细血管进行物质交换和气体交换。
因此,正确答案是A。
4.题目:在消化系统中,食物消化与吸收的主要场所是?A. 口腔B. 胃C. 小肠D. 大肠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消化系统的功能分区。
小肠是消化道中最长的段,也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
小肠黏膜表面有许多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大大增加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
因此,正确答案是C。
二、简答题(本大题有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1.简述长期从事耐力性训练对人体心脏形态结构的影响。
答案:长期从事耐力性训练会对人体心脏形态结构产生显著影响,主要表现为心脏发生明显的增大,这种现象被称为运动性心脏肥大。
具体来说,耐力性训练会导致心室和心房均肥大,但以左心室为主。
耐力性运动员的心脏肥大呈现出全心扩大的特点,并伴有左室壁厚度的轻度增加,这种类型的心脏肥大被称为离心性肥大。
2013年江西教师招聘考试(高中)体育部分真题第一部分客观题1、有12个篮球队参加比赛,若采用分组循环赛制,需_____场就能决出冠军A.66B.46C.36D.302、既无(细胞器),又无细胞核的细胞是()A.成熟的....细胞B.成熟的红细胞C.成熟的血小板D.成熟的......3、由遗传信息者DNA和蛋白质组成的是()A.线粒体B.染色体C.中心体D.高尔基复合体4、不.随意肌的是()A.心肌和平滑肌B.骨骼肌和心肌C.平滑肌和骨骼肌D.以上都不是5、6岁以后,一般人体的主要造血器官是()A.肝B.脾C.骨髓D.淋巴器官6、从骨骼肌的纤维的分类考虑选择运动员时要()A.选红肌纤维比例多的人B.选白肌纤维多的人C.选红白肌纤维比例相近的人D.根据运动项目的特点再选红、白肌纤维比例相近的任选7、颈椎与胸椎、腰椎不同,因为颈椎上有()A.椎体B.棘突C.椎孔D.横突孔8、体育锻炼可让骨发生良好的变化,下列说法除___以外,其余都是正确的A.骨干变粗,长度增加B.骨密质增厚C.有机物增多,无机物减少D.骨小梁变粗,增多,排列清晰9、肩关节最薄弱的部位是()A.前上部B.前下部C.后下部D.后上部10、原尿生存于()A.肾小球B.膀胱C.肾小囊腔D.肾小**11、体循环是()A.有左心室开始B.使动脉血变成静脉血C.输送营养物和代谢产物D.以上都不对12、心肌收缩,正常节律始自()A.窦房结B.房室结C.窦房结和房室结D.蒲肯野氏纤维13、本体感受器可感受()A.肌肉和关节的运动B.运动速度的变化C.身体位置的改变D.以上都不对14、国民体育的基础是()A.大众体育B.竞技体育C.学校体育D.终生体育15、《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将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分成了____个运动技能系列A.4B.5C.6D.716、测定体育课运动负荷的方法主要有生理测定法和()A.访问法B.调差法C.自我感觉法D......17、体育教师的职责是()A.促使学生的身心发展的组织者B.发现优秀体育人才C.搞好课外体育活动计划,组织和指导工作D.工作具有社会性18、_____工作的难点具有主要性,它不仅与教学对象的基......A.教材B.专门练习C.课的设计D.......19、学校体育的目标是()A.竞技与娱乐的目标B.教养与教育的目标C.增进健康与增强体质的目标D.上述都不是20、运动员在训练时,肩关节脱臼后应该()A.先冷敷再复位B.先复位再热敷C.先复位再冷敷D.先热敷再复位21、跨栏跑时,摆动腿过栏后______,用前脚掌落地。
体育教师资格科目三阶段考试及解析考试时间90分钟,闭卷考试,到达规定时间后交卷1.下列有关骨质的描述错误的是()。
[单选题] *A.钙化的细胞质B.骨细胞生活的空间(答案)C.结构成板层D.由有机成分和无机成分构成答案解析:该题考查的是骨质的构成。
骨质是骨组织构成,骨组织是骨细胞构成,而不是骨细胞的生活空间。
骨质的结构是骨密质和骨松质构成,骨密质是骨板构成。
因此答案选B。
2.机体实现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
[单选题] *A.突触B.反射弧(答案)C.传入神经纤维D.传出神经纤维答案解析:该题考查的是反射的结构基础。
反射活动的形态学基础是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构成。
A选项突触是神经元传递信息的重要结构;C、D选项都是反射弧的结构。
因此答案选B。
3.关于肺的描述错误的是()。
[单选题] *A.肺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器官B.肺属于实质性器官C.肺位于胸膜腔中(答案)D.肺大体呈圆锥形,上为肺尖下为肺底答案解析:该题考查的是对肺的理解。
肺是肺位于胸腔内,膈的上方,纵膈的两侧,左右各一。
肺小叶是肺的机构和功能单位。
肺略成圆锥体,可分为一尖一底三面三缘。
因此答案选C。
4.两手侧平举慢慢放下时,三角肌()。
[单选题] *A.再拉长状态下做支持工作B.在远固定情况下做退让工作C.在近固定情况下做退让工作(答案)D.在近固定情况下做克制工作答案解析:侧平举是肌肉一近侧为定点、远侧端为定点进行收缩,所以三角肌此时的工作条件为近固定,其次,两手侧平举慢慢放下时,三角肌肌力矩小于阻力矩,环节朝拉力相反反向运动,肌肉变长所以是退让工作,又称离心工作。
5.人体运动后,副交感神经的紧张性加强表现为()。
[单选题] *A.心跳加快,血压增高,呼吸减慢B.心跳加快,血压增高,呼吸加快C.心跳减慢,血压降低,呼吸加快D.心跳减慢,血压降低,呼吸减慢(答案)答案解析:当人运动、紧张或者兴奋的时候,交感神经就兴奋,加快心率,加快呼吸,升高血压,以适应这些活动的需要;此后,副交感神经开始兴奋,抑制交感神经过度兴奋,以恢复人的正常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