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象学(全)
- 格式:ppt
- 大小:2.51 MB
- 文档页数:79
形象学(比较文学理论概要)形象学形象学(imagologie)研究一国文学中异国形象及其所蕴涵的文化意义。
换句话说,即通过对文学的研究来了解民族与民族之问是怎样互相观察、互相表述的。
形象学中的形象,不仅仅指异国的人物、景物,也可以指作品中关于异国的情感、观念和言辞。
第一节形象学的发展历史形象学孕育于影响研究之中,可视为影响研究的扩展或又一个分支。
实际上传统影响研究中的流传学、渊源学和媒介学已经包含了形象学的因子,如“旅游者”是媒介学的主要研究对象之一,而“旅游者”根据自己亲身的游历体验所书写的游记则为形象学研究文学中的异国形象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形象学与这三大分支既有交叉又有区别,传统的影响研究注重影响和接受的“事实联系”,以考据为中心,意在挖掘文学继承和创新的源流关系,而形象学在注重事实的基础上,把研究目光更多地投向了文学中异国形象及其所体现的文化冲突和对话。
一、形象学在西方对异国形象的描绘在西方古已有之,但作为比较文学分支的形象学,其形成仍是在比较文学的故乡——法国。
早在1896年,当比较文学还在争取成为独立学科时,路易一保尔.贝茨便显示出对文学作品中异国异族形象的兴趣,他指出比较文学的任务之一便是“探索民族和民族是怎样互相观察的:赞赏和指责,接受或抵制,模仿和歪曲,理解或不理解,口陈肝胆或虚与委蛇”。
20世纪初,巴登斯贝格的《法国文学中的英国和英国人》可作为形象学的初步示范。
20世纪四五十年代,让一玛丽·卡雷和基亚将形象研究推向前台,提示人们用新的视角研究异国形象。
在为基亚的《比较文学》所写的序言中,让--玛丽.卡雷主张,研究国际文学关系应将一国文学中的异国形象置于“事实联系”的中心,并把关注“各民族间的、各种游记、想象间的相互诠释”作为比较文学的任务。
1947年,卡雷的专著《法国作家与德国幻象:1800—1940》出版,该书从比较文学的角度探讨法国不同作家、哲学家对德国形象的幻化以及这种幻想由崇拜到幻灭的过程,体现出“形象”所产生的巨大的文化和社会影响力。
形象学讲义
形象学,又称形象学与符号学,是研究形象的生成、传播和解读的学科。
形象在人类社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是人们观察和理解世界的一种方式。
形象可以通过文字、图像、声音等多种媒介来呈现,可以是具体的物体、场景,也可以是抽象的概念、情感。
形象学探讨形象的构成要素、表达方式以及形象与人类文化、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关系。
形象的构成要素包括符号、象征、意象等,这些元素通过特定的组合和表达方式,传达出特定的含义和情感。
形象与人类文化密切相关,它反映人们的价值观、信仰和生活方式,是文化传承和交流的重要媒介。
同时,形象也与社会和心理状态密切相关,它可以引发人们的共鸣、情感共振,对个体和社会产生积极影响。
形象学研究的方法包括符号学分析、语义学分析、视觉文化研究等。
通过对形象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解读,可以揭示其中的意义和价值,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形象。
在当代社会,形象在广告、媒体、政治等领域扮演着重要角色,形象学的研究对于提高公众的媒体素养、培养审美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形象学不仅是一门学科,也是一种思维方式和研究范式。
它鼓励人们多角度地观察和思考形象,发现其中的内涵和价值,以更加全面、丰富的方式理解和解读世界。
通过形象学的学习和运用,可以帮助人们提升审美能力、加深对文化的理解,从而更好地适应和参与社会生活。
第四章形象学(imagologie)一、定义及产生形象学,顾名思义就是研究形象的学问,但它研究的,是一国文学中所塑造或描述的“异国”形象。
形象学关注作家在他们的作品中,如何理解、描述、阐述作为他者的异国形象,探索异国异族形象的创造过程和规律,分析其社会心理背景以及深层文化底蕴。
陈P220。
形象学脱胎于影响研究,法国是形象学的诞生地。
对形象的研究可以远溯到19C.形象学的真正兴旺,是在20C中叶的法国。
卡雷的《法国作家和德国幻象》一书,以及他对形象学的有力的宣传鼓动,对这一领域的开拓,起了巨大的作用,因此一直被后人视为形象学的奠基者。
早期美国学派以主张平行研究著称,使他们对影响研究颇有微词,这连带造成了他们不能正视形象学的意义。
但形象学并未在批评中裹足不前,而是长足发展。
它在法国繁荣,20C 六七十年代,在其他国家也扎下了根,包括美国。
在当代的发展与巴柔(法)的贡献分不开。
他明确提出了当代形象学的基本原则,核心是对“他者”形象的定义。
此后,步入一个全新的阶段。
形象学的当代发展也能从各种后现代理论中获益。
如后殖民理论、女性主义批评理论。
美国巴勒斯坦裔著名学者爱德华〃赛义德在其著作《东方主义》中,解剖了西方人眼中作为“他者”的“东方”形象,指出其虚构性和背后所隐藏的种族主义和帝国主义意识。
苏珊〃巴斯奈特《比较文学》中涉及到性别隐喻。
她研究了旅行者描述异族时的性别隐喻和想象,以及这种隐喻想象背后潜藏的种族文化的差异和冲突。
例如对欧洲文化史上从来就有南方与北方的二元对立、莱茵河与多瑙河的对立。
北方是男性化的、阳刚的,南方(如土耳其)是美艳的、肉感的。
这种对异文化的成见、误解在一代欧洲人的记忆中保存着,对人们的思想行为发生着巨大的影响。
形象学具有广阔的研究领域,在中外文学史中,各国各民族的相互注释、印象、评价,比比皆是。
异国异族形象与文艺理论所探讨的形象的区别:陈P2261、形象学面对的形象首先是异国异族形象,其覆盖范围自然比文艺理论探讨的形象小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