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心理学第五章 意识和注意
- 格式:ppt
- 大小:3.28 MB
- 文档页数:62
第五章意识和注意第一节意识概述☐意识的不同角度的理解•一种觉知(一种觉察);•一种高级的心理功能(对身心系统管理);•一种心理状态(无意识和意识)。
☐无意识的概念•不曾察觉的心理活动。
•弗洛伊德却认为是受压抑的观念、愿望等等。
☐常见的无意识现象•无意识的行为;•对刺激的无意识;•盲视(脑损伤造成)睡眠☐睡眠解释:灵魂离开;生理状态☐睡眠不同阶段:EEG模式☐睡眠功能:休息;避免伤害。
☐失眠:入睡困难,睡眠不好。
梦弗洛伊德观点:被压抑的潜意识冲动或愿望以改变的形式出现在意识中,分析梦可以发现精神病人的问题。
心理学观点:对脑的随机神经活动的主观体验。
梦是对随机脑活动的注解。
认知观点:是对个体经验的重编码。
催眠催眠状态:不能独立思考,受催眠师的指使和引导,似乎是睡着了,但是脑电波与清醒状态相同。
容易被催眠者的特征:常白日梦;想象力丰富;容易沉浸当前情景;依赖性强;深信催眠;有经验分离的经历。
催眠的解释:社会认知和角色扮演;意识功能分离(监督和执行功能的分离)催眠的应用:治疗、侦破等。
第三节注意概述定义☐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
●指向性:选择、维持(方向特征)●集中性:抑制其它,聚集于特定对象(强度特征)☐注意是一种内部心理状态,它本身不是活动进行的过程。
注意是一种心理活动进行时的意识状态,它伴随一定的外部表现,但有时也有假象的产生外部表现☐定向性反应☐无关行为停止☐生理变化:血液和呼吸☐假象问题:不完全对应生理机制☐觉醒机制与有机体觉醒有关的生理机制有两个方面:一是网状结构的功能。
二是神经介质和觉醒因子的作用。
神经介质有儿茶酚胺和乙烯胆碱。
☐大脑皮层的作用海马等是精确行为的重要神经结构。
额叶在调节和计划行为上有重要作用。
定向性反应无关行为停止生理变化:血液和呼吸假象问题:不完全对应作用选择功能(基本功能)维持功能整合功能调节功能启动效应--前注意的作用种类☐随意注意☐不随意注意☐随意后注意有预定目的、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其本质是内部言语形式实现的对行为的调节和控制。
《普通心理学》第五章意识和注意第五章意识和注意一、睡眠的四个阶段1、第一阶段:混合的、频率和波幅都比较低的脑电波。
持续10分钟。
2.第二阶段:出现“睡眠锭“(即时一种短暂爆发的,频率高,波幅大的脑电波)脑电波。
持续20分钟。
3、、第三阶段:脑电波的频率会继续降低,波幅变大,出现Δ波,有时会有“睡眠锭“波。
持续40分钟。
4、第四阶段:称深度睡眠,个体肌肉进一步放松,身体功能的各项指标变慢,梦游、梦呓、尿床等发生在此。
5、快速眼动睡眠:在此时,个体在清醒状态时的脑电活动很相似,Δ波消失,高频率、低波幅的脑电波出现。
睡眠者的眼球开始快速左右上下移动,而且通常伴有梦境。
二、梦的功能解释1、精神分析的观点:弗洛伊德和荣格然为梦是潜意思过程的显现,是通向潜意识的最可靠路径,或者说,梦是被压抑的潜意识冲动和愿望以及改变的形式出现在意识中,这些冲动和愿望主要是人的性本能和攻击本能的反映。
2、生理学的观点:霍布森认为梦的本质是我们对脑的随机神经活动的主观体验。
3、认知观点:梦担负着一定的认知功能,在睡眠中,认知系统依然对储存的知识进行检索、排序、整合、巩固等,这些活动的一部分会进入意识,称为梦境。
三、注意的认知理论1、过滤器理论:神经系统在加工信息的容量方面是有限度的,不可能对所有的感觉刺激进行加工,当信息通过各种感觉通道进入神经系统是,要先经过一个过滤机制。
只有部分信息可以通过这个机制,接受进一步的加工,而其他信息被阻断在它的外面,而完全丧失(分耳实验否认)2、衰减理论:当信息通过过滤装置时,不被注意或非追随的信息只是在强度上减弱了,而不是完全丧失。
3、后期选择理论:所有输入信息在进入过滤或衰减装置之前已受到充分的分析,然后才进入过滤或衰减装置,因而对信息的选择发生在加工后期的反应阶段。
4、多阶段选择理论:选择过程在不同的加工阶段都有可能发生,其中本理论的两个假设是:A在进行选择之前的加工阶段越多,所需要的认知加工资源就越多:B:选择发生的阶段依赖于当前的任务要求。
普通心理学第五章意识和注意1.意识的概念和性质2.意识的不同状态3.注意的概念和性质4.注意的生理机制5.注意的认知理论第一节意识概述一什么是意识(consciousness)美国心理学家克拉茨基(Klatzky,1984)曾将意识分为三种类型:1.当时当地的体验2.认识性意识3.个人的记忆模式法伯(Farber,1995)等从三个方面区分了不同的意识概念及其特征:1.觉知2.高级的心理官能3.一种心理状态二意识的特性和局限三什么是无意识(unconsciousness)将意识和无意识过程加以区别可以追溯到笛卡尔(Descarts,1596-1650)。
无意识是个体不曾觉察到的心理活动和过程。
常见的无意识现象有以下几种:1.无意识知觉2.无意识行为3.由脑损伤造成的无意识现象四生物节律与意识状态第二节睡眠与梦一睡眠(一)睡眠及其特征(二)睡眠过程对睡眠进行科学研究,始于德国神经生理学家伯格(Hans Berger)对脑电波(brain wave)的研究。
(三)失眠情景性失眠(situation insomnia )假性失眠(benign insomnia)失律性失眠(arrhythmic insomnia) 药物性失眠(medicinal insomnia)窒息性失眠(sleep apnea)二梦(一)梦的概念和事实(二)梦的理论1.梦的精神分析的观点:梦的实质就是被压抑的无意识欲望的一种变形的满足方式。
2.梦的实验心理学观点⑴连续性假说(continuity hypothesis)。
⑵大脑的随机活动体验说。
⑶认知功能说。
专栏5-5并非与梦有关的睡眠现象1、梦游(sleep walking)——梦游被称为睡中行走显得更为合适。
梦游者多为儿童。
2、梦话(sleep talking)——是指睡眠中说话的现象。
梦话也与做梦无关。
因为几乎所有的梦话也都是在沉睡阶段发生的,而沉睡阶段不会做梦。
因此,“梦话”称为“睡话”才名符其实。
普通心理学第五章意识和注意读后感读完普通心理学第五章关于意识和注意的内容,感觉就像是在大脑这个神秘的小宇宙里进行了一场奇妙的探险。
先说这意识吧,以前觉得意识就是我知道我在想啥、我在干啥这么简单的事儿。
可读完才发现,意识就像一个超级复杂的多面体。
它一会儿是我们清醒时对周围世界有条有理的感知,就像个精准的导航仪,能让我们清楚地知道“哦,我正坐在书桌前,周围有书、有笔,外面还有小鸟在叫”;一会儿又能像个神奇的时光机,带着我们在回忆里穿梭,那些小时候的糗事、开心的瞬间,都是意识这个调皮的家伙从记忆的仓库里翻出来的。
而且意识还和我们的文化、社会经历啥的都有关系呢。
就好比不同地方的人对同一件事的意识可能完全不一样,像有些地方觉得吃虫子很正常,在我以前的意识里那简直是天方夜谭,这就是意识的多元性,感觉像个万花筒,转一转就有不同的图案。
再聊聊注意。
注意这家伙就像个聚光灯,而且还是个很挑剔的聚光灯。
它总是在一大堆信息里挑挑拣拣,只把那束光照在它觉得重要的东西上。
比如说我在图书馆里学习,周围可能有翻书的声音、有人走动的声音,可我的注意就紧紧地盯在书本上的那些知识上,就像个小雷达,死死锁定目标。
不过注意也很容易被分散,就像我在看书的时候,如果旁边突然来了个特别好看的人或者突然响起特别大的噪音,这个聚光灯就开始晃悠了,心也跟着飞走了。
这让我想起有时候我在努力集中注意力做一件事,结果脑子就像个调皮的小猴子,一会儿跳到这儿,一会儿跳到那儿,根本不受控制。
还有关于无意识的部分也很有趣。
原来我们的大脑在不知不觉中做了这么多事啊。
就像我们走路的时候,不用特意去想先迈哪条腿,身体就自动完成了这个动作,这都是无意识在背后默默指挥的结果。
感觉无意识就像个隐藏在幕后的小助手,在我们没注意的时候把很多事情都搞定了。
这一章读完,我就像是得到了一把理解自己大脑工作模式的小钥匙。
让我明白了为啥有时候我会走神,为啥有些回忆突然就冒出来了,也让我知道了怎么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注意,让这个小聚光灯乖乖地为我服务,去照亮我想要学习或者了解的东西。
普通心理学第五章意识和注意读后感篇一普通心理学第五章意识和注意读后感嘿,读完普通心理学第五章意识和注意,我这心里头啊,真是五味杂陈!你说这意识,它就像个神秘的小精灵,在我们脑子里蹦跶来蹦跶去。
有时候我觉得自己能完全掌控它,想干啥就干啥,可也许,这只是一种错觉?可能我们自以为的“自由意志”,不过是被各种因素暗暗牵着鼻子走罢了。
再说说注意,这玩意儿可太重要啦!就像我上课的时候,要是注意力不集中,那老师讲的东西简直就是左耳进右耳出。
我自己也纳闷儿,为啥有时候我能全神贯注,有时候又像个没头的苍蝇,东瞅瞅西看看?我记得有一次考试,那题目本来我都会,可就是因为注意力不飘走了,结果考得一塌糊涂。
这能怪谁?也许只能怪我自己没管好那“乱跑”的注意力!不过话说回来,这一章也让我想到,我们生活中那些所谓的“灵光一闪”,是不是就是意识和注意在某个奇妙的瞬间碰撞出的火花呢?这真的很难说清楚。
你们说,我们能不能通过训练,让自己的意识和注意力变得超级强大?我觉得有可能,但又不太确定。
毕竟,人的大脑太复杂啦,谁知道呢?总之,这一章读下来,让我对自己的大脑有了新的认识,也让我更想搞清楚这里头的奥秘!篇二普通心理学第五章意识和注意读后感哎呀妈呀,读完普通心理学第五章意识和注意,我这脑袋瓜子都快炸啦!你瞧,这意识,到底是个啥玩意儿?它是不是就像个隐形的导演,指挥着我们的一举一动?有时候我觉得自己清醒得很,啥都明白,可也许那只是表面现象,说不定我潜意识里还藏着一堆我自己都不知道的想法呢!说到注意,这可真是个让人头疼的家伙。
我就想啊,为啥我看电视的时候能目不转睛,一到学习就容易走神?难道是学习太枯燥,吸引不了我的注意?还是我自己太没定力?有一回,我在路上走,突然看到一只特别可爱的小狗,注意力一下子就被它吸引过去了,差点撞树上!这注意力啊,真的是说跑就跑,拉都拉不住。
我在想,那些注意力特别集中的人,是不是有什么秘诀?难道他们脑袋里装了个“注意力控制器”?我觉得有可能,但又不太敢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