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铁性贫血教学查房
- 格式:ppt
- 大小:377.00 KB
- 文档页数:10
缺铁性贫血护理查房一、概念:IDA是由体内用来合成血红蛋白的储存铁消耗殆尽,不能满足正常红细胞生成的需要,而发生的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是世界上最常见的贫血。
在发展中国家约2/3儿童和育龄妇女缺铁,其中1/3患缺铁性贫血。
在发达国家亦有约20%的育龄妇女及40%的孕妇患缺铁贫血。
1、来源:每日造红细胞需铁约20-25mg。
内源:衰老的红细胞破坏释放的铁,占大部分。
外源:每天从食物吸收1-1.5mg,如海带、木耳、香菇、肝脏、蛋类、瘦肉。
2、铁吸收:主要在十二指肠及空肠上段,以二价铁的形式被吸收。
影响铁吸收的因素:VC及稀盐酸可促进铁的吸收,蛋白质分解后的产物可促进铁的吸收,体内储存铁减少时,吸收增多,植物中的酸类减少吸收,药物如镁制剂、抗酸药、H2 受体拮抗剂抑制铁吸收.二、病因和发病机制1.铁丢失过多:慢性失血是成人缺铁性贫血最常见和最重要的病因。
痔出血,月经过多等。
2.铁需要量增加,但摄入不足:是妇女儿童缺铁性贫血的主要原因。
3.铁的吸收不良:胃、十二指肠切除术,萎缩性胃炎。
(1)铁在体内存在形式:组织中的铁主要是以血红蛋白、肌红蛋白和酶的形式存在。
贮存铁主要是以铁蛋白及含铁血黄素形式贮存在肝、脾、骨髓、肠黏膜中(2)铁的来源:生理情况:来源于衰老的红细胞,海带、紫菜、木耳、香菇、肝、肉、血、豆类等。
脂肪、乳类、谷物含铁较低。
非生理情况:铁可来源于药物和输血。
(3)铁的吸收:铁主要在十二指肠及小肠上部吸收。
胃酸、VitC促进铁吸收。
茶(含鞣酸)、奶(含磷)、咖啡影响铁的吸收。
(4)铁的排泄:正常情况下,铁的吸收和排泄保持平衡状态。
铁主要是随肠粘膜细胞、皮肤细胞、尿道细胞脱落而丢失。
妇女还通过月经、妊娠和哺乳而丧失铁。
(5)铁的转运:血清铁将铁输送至各组织。
三、病例介绍郝春梅,女,42岁。
2015年10月21日以贫血门诊就诊。
HGB低,WBC及PLT 均正常,铁蛋白低,EPO高,诊断为IDA。
医生开复方硫美亚铁叶美片口服(泌特)。
缺铁性贫血护理查房一、概念:IDA是由体内用来合成血红蛋白的储存铁消耗殆尽,不能满足正常红细胞生成的需要,而发生的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是世界上最常见的贫血。
在发展中国家约2/3儿童和育龄妇女缺铁,其中1/3患缺铁性贫血。
在发达国家亦有约20%的育龄妇女及40%的孕妇患缺铁贫血。
1、来源:每日造红细胞需铁约20-25mg。
内源:衰老的红细胞破坏释放的铁,占大部分。
外源:每天从食物吸收1-1.5mg,如海带、木耳、香菇、肝脏、蛋类、瘦肉。
2、铁吸收:主要在十二指肠及空肠上段,以二价铁的形式被吸收。
影响铁吸收的因素:VC及稀盐酸可促进铁的吸收,蛋白质分解后的产物可促进铁的吸收,体内储存铁减少时,吸收增多,植物中的酸类减少吸收,药物如镁制剂、抗酸药、H2 受体拮抗剂抑制铁吸收.二、病因和发病机制1.铁丢失过多:慢性失血是成人缺铁性贫血最常见和最重要的病因。
痔出血,月经过多等。
2.铁需要量增加,但摄入不足:是妇女儿童缺铁性贫血的主要原因。
3.铁的吸收不良:胃、十二指肠切除术,萎缩性胃炎。
(1)铁在体内存在形式:组织中的铁主要是以血红蛋白、肌红蛋白和酶的形式存在。
贮存铁主要是以铁蛋白及含铁血黄素形式贮存在肝、脾、骨髓、肠黏膜中(2)铁的来源:生理情况:来源于衰老的红细胞,海带、紫菜、木耳、香菇、肝、肉、血、豆类等。
脂肪、乳类、谷物含铁较低。
非生理情况:铁可来源于药物和输血。
(3)铁的吸收:铁主要在十二指肠及小肠上部吸收。
胃酸、VitC促进铁吸收。
茶(含鞣酸)、奶(含磷)、咖啡影响铁的吸收。
(4)铁的排泄:正常情况下,铁的吸收和排泄保持平衡状态。
铁主要是随肠粘膜细胞、皮肤细胞、尿道细胞脱落而丢失。
妇女还通过月经、妊娠和哺乳而丧失铁。
(5)铁的转运:血清铁将铁输送至各组织。
三、病例介绍郝春梅,女,42岁。
2015年10月21日以贫血门诊就诊。
HGB低,WBC及PLT 均正常,铁蛋白低,EPO高,诊断为IDA。
医生开复方硫美亚铁叶美片口服(泌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