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统计基本知识及工业统计台账的设立
- 格式:ppt
- 大小:944.00 KB
- 文档页数:27
台账使用说明1.建筑业企业统计台账是保管和积累统计资料的重要工具,是进行建筑业统计工作必备的数据依据。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和《北京市统计管理条例》的规定,各企业必须依法建立和健全原始统计记录、统计台账。
2.统计台账资料必须依据国家规定的统计口径和计算方法及时进行登记并与原始统计记录、统计报表及相关专业资料保持一致,不得随意更改、删减、遗漏,各单位需要增设的台账,如实物工程量、竣工工程台账等可在本台账后面补充。
3.建统台1、2、5、6账由公司(法人单位)填写,建统台3、4账由分公司或项目经理部、工程处、工程队等单位填写。
各单位可视具体情况按月或季填写建统台5、6账。
4.本台账须妥善保管,一律用钢笔填写,字迹整洁。
5.本台账由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监制并负责解释,北京市京信统计师事务所总经销。
任何单位不得翻印。
台账经管、交接、检查记录单位基本情况10 中央20 市50 区(县)61 街道62 镇63 乡71 社区居委会72 村委会90其他18主要经济指标单位:千元;人企业基本情况变更目录序号台账号台账名称页码1建统台1账建设项目统计台账6-152建统台2账单位工程统计台账16-313建统台3账单位工程进度统计台账32-454建统台4账分项工程统计台账46-695建统台5账生产经营主要指标统计台账70-726建统台6账财务状况主要指标统计台账73-75 7——主要能源和水消费统计台账76-778建统台账指标解释78-849建统台账统计台账85-89 10——企业大事记90-92建设项目统计台账施工单位设单位建账1建统台项目名称合同编号单位工程个数报告期实际完成总产值(元)总形象进度年季本期累计工程概况预算造价 (元)工程结构建筑面积 (m2)合同工期 (天)实际开工日期实际竣工日期说明:1.总形象进度是指建设项目主要部位的形象进度。
2.单位工程个数是指建设项目所含单位工程的个数。
国家常规统计调查制度
工业统计报表制度主要内容
(2022年统计年报和2023年定期统计报表)
一、调查目的
了解全国工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基本情况,为各级政府制定政策和规划,进行经济管理与调控提供依据。
二、调查对象和范围
本制度报表统计范围为规模以上工业调查单位,即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法人单位,部分报表统计范围包括规模以上工业个体经营户。
三、调查内容
工业企业生产状况、财务状况、战略性新兴产业情况、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和生产能力以及生产经营景气状况等。
四、调查方法
1.按照经营地在地原则对辖区内规模以上工业调查单位进行统计。
2.调查单位采取联网直报方式,严格按照制度中各报表规定的调查内容、上报时间独立自行报送数据。
3.本制度采用统一的分类标准和编码,统计机构和调查单位须严格执行,不得自行更改。
4.按照《统计法》的要求,为保障源头数据质量,做到数
出有据,调查单位应该设置原始记录、统计台账、建立健全统计资料的审核、签署、交接和归档等管理制度。
五、调查组织方式
调查报表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统计局负责组织实施。
各级工业统计部门通过统计联网直报系统在规定时间内分级审核、验收和上报数据。
六、统计资料的报送和公布
根据数据调查频率,按月度、季度、年度等频率通过国家统计局外网、新闻发布会、统计公报、统计年鉴、国家统计数据库或其他形式对公众发布。
填写说明1、日期栏:本栏填写产成品(规格品)、半成品完工入库时间,对外销售确认时间,以及对外加工费收入确认时间,并按生产、销售活动发生的时间顺序序时填写。
当同一规格产成品、半成品连续多日完工入库或销售,对外加工费连续多日发生,或虽不连续,但一个月内发生频次较多时,这一规格产成品、半成品,对外加工费收入发生的时间可按一段时间段填写。
填写依据:产品入库票(单)、劳务结算单。
2、产品(规格)名称栏:填写完工入库、对外销售、企业自制设备、提供给在建工程、其他非生产部门的产成品、半成品的名称,对外承接的工业品加工(财务上按加工费结算)、对外工业品修理和对内非工业部门提供的加工修理、设备安装名称。
取材:入库票(单)、销售发票、劳务结算单、产成品账等。
3、计量单位栏:按入库票(单)、销售发票、劳务结算单上的计量单位填写。
4、完工入库数量(产成品)栏:按入库票(单)上的产成品数量填写,或汇总填写。
对内自制设备、提供给在建工程和非生产部门的产成品按会计实际转账数量据实填写,取材:产成品总账或明细账。
5、完工入库数量(半成品)栏 :按入库票(单)上的半成品数量填写,或汇总填写 。
对内自制设备、提供给在建工程和非生产部门的半成品按会计实际转账数量据实填写,取材:半成品总账或明细账。
6、对外加工费收入栏:对外工业品加工和对外工业品修理按会计劳务结算单上的金额填写或汇总填写,不含销项税。
对内非工业部门的加工修理和设备安装按会计核算中实际结转的金额填写,取材于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制造成费用)、管理费用、营业费用明细账货方转出额。
7、销售数量(产成品)栏:对外销售的产成品按销售发票上的数量填写,或汇总填写。
对内自制设备、提供给在建工程和非生产部门的产成品按会计实际转账数量据实填写,取材:产成品总账或明细账。
8、销售数量(半成品)栏:对外销售的半成品按销售发票上的数量填写,或汇总填写。
对内自制设备、提供给在建工程和非生产部门的半成品按会计实际转账数量据实填写,取材:半成品总账或明细账。
工业企业统计台账组织机构代码: 单位名称:
单位负责人: 统计负责人: 统计员:
填表说明:
1、指标A“统计上报数”请按每月提供给统计部门的网上直报数据进行填报;
2、指标B“财务报表数”中涉及的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应交增值税、利润总额请严格按会计报;涉及的工业总产值、工业销售产值和用电量可按通过原始基础数据自行计算得到的结果来进行填报;
3、指标A、B若存在差异或调整,请在对应报告期的“备注”栏说明具体原因,以备查询;
4、表格涉及的各类指标请及时、如实填报,新年份的表格请逐年自行复制创建。
严格按会计财务报表数进行填填报;。
工业企业统计台账说明统计核算是企业管理的基础工作之一,统计台账是反映企业生产经营状况的全面资料。
各企业必须依法建立健全原始统计记录和统计台账,保证数据的真实准确。
一、本册统计台账的种类和内容:本台账是属于基层企业综合定期统计台账,是满足年度内填报统计制度规定的统计报表的依据。
统计台账是将本企业年度内统计资料根据管理工作的需要加工整理分类汇总,使之条理化、系统化,得出能够说明企业整体及其构成的全面统计资料。
包含产供销、人财物、能源消费、设备利用、经济效益以及企业大事记等内容。
二、企业大事记是一种主要以文字资料记载的统计台账,是企业综合统计台账的一个组成部分。
记录的内容包含生产规模、生产内容、生产工艺、生产流程和人员状况等变化;市场动态的变化等;企业改制、重组、隶属关系改变等;基建、项目投资及其设计能力,投产日期及效果等;企业生产调度会、行政会议的重大决议及其贯彻执行效果等情况。
三、台账填写的要求:1.台账内各项指标必须根据《工业统计制度》规定的统计口径指标解释和计算方法填写,登记台账的基础数据要依据企业的原始记录,并与企业报出的统计报表一致,出现调整要加注说明。
2.台账必须用钢笔按月填写,不得用圆珠笔、铅笔填写,数码一律使用阿拉伯数字,书写要清楚工整。
3.为了保证统计台账的连续性,台账管理须责任到人,如统计人员变更、流动,必须办理交接手续,并在“台账经管及交接登记”中登记。
四、本台账列入统计执法检查范围,企业在接受统计执法检查过程中,应主动出示本台账,接受执法人员的检查,检查内容、检查结果应在“检查记录”上登记。
根据《北京市统计管理条例》规定,对无原始统计记录和统计台账而提供不真实统计资料的,应给以经济处罚。
五、本台账由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监制并负责解释。
北京市京信统计师事务所总经销。
任何单位不得翻印。
台账经管、交接、检查记录单位名称:统计负责人:统计人员姓名接管日期交出日期检查日期检查单位名称检查内容检查结果.单位基本情况18主要经济指标单位:千元;人工业企业基本情况变更目录一、工业总产值、销售产值二、主要工业产品注:企业生产的产品按照《主要工业产品生产、销售、库存目录》填报,若计量单位不一致,在填报报表时要进行折算。
工业统计制度是指国家或地区为了收集、整理、分析和发布工业经济数据而制定的一套规则和程序。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工业统计制度可能有所不同,但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统计范围:明确哪些企业或经济活动属于工业统计的范围。
2. 统计指标:确定需要收集和报告的工业经济指标,如工业增加值、工
业产值、工业就业人数等。
3. 数据收集方法:规定如何收集工业经济数据,包括调查对象、调查方式、调查频率等。
4. 数据报告和发布:规定数据报告的格式、时间和频率,以及数据发布
的方式和渠道。
中国的工业统计报表制度主要是反映全国工业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是党和国家了解工业经济现状,制定经济政策、编制和检查工业计划执行情况、进行经济管理为宏观调控提供依据所需要的全国性工业统计报表,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的规定,由国家统计局制定。
台账建立流程
台账建立流程包括以下步骤:
1. 确定需要建立台账的目的和范围:首先确定台账的使用目的,例如记录财务数据、管理项目进展、跟踪客户信息等。
然后确定台账的范围,包括需要记录的内容和对象。
2. 设计台账的格式和布局:根据所记录的内容和对象,设计台账的格式和布局,包括定义各个字段、列,以及确定如何显示和组织数据。
3. 确定数据采集方式:确定如何收集和记录数据。
这可以包括人工输入、自动采集、数据导入等方式。
4. 建立数据录入规范:制定数据录入规范,包括数据格式、单位、命名规则等,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5. 分配台账管理员:确定台账的责任人,负责台账的管理和维护。
6. 建立数据审核机制:设立数据审核机制,确保录入的数据准确完整,可以设立审核人员或制定审核流程。
7. 建立数据备份和恢复机制:为了防止数据丢失或损坏,建议建立数据备份和恢复机制,定期备份数据,并确保能够及时恢复。
8. 建立数据访问权限:根据不同角色和需要,设置不同的数据访问权限,以保护数据的安全性和隐私。
9. 建立数据分析和报告机制:根据台账的目的,建立数据分析和报告机制,可以使用数据分析工具来分析数据,并生成定期的报告。
10. 定期更新台账数据:根据需要,定期更新台账的数据,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11. 定期审查和改进台账:定期审查台账的使用情况,根据需要进行改进和优化,以提升台账的效能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