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智能设备与嵌入式技术教材
- 格式:ppt
- 大小:18.80 MB
- 文档页数:10
嵌入式系统教学大纲一、说明(一)课程性质“嵌入式系统”是物联网工程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是一门实践与理论结合性很强的课程,以电子线路、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等课程为基础。
随着后PC时代的到来,以高速度、高可靠、低功耗为特征的嵌入式系统的应用日益广泛和深入,嵌入式系统设计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愈发重要。
(二)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嵌入式系统的基础概念和基本原理;熟悉ARM体系结构的特点;熟练掌握嵌入式LINUX系统开发的基本知识;了解嵌入式应用系统的基本开发流程。
为将来成为一个合格的高新技术工程研发人员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教学内容本课程以ARM11为具体的硬件教学平台,以嵌入式LINUX为应用开发平台。
主要教学内容包括以下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嵌入式系统概述,主要包括嵌入式系统的基本概念,嵌入式系统中的处理器,嵌入式系统中的软件系统,嵌入式产品的开发流程等。
第二部分为ARM硬件基础介绍,主要包括ARM的内部资源,ARM指令系统,ARM典型接口,ADS集成开发环境等。
第三部分为嵌入式LINUX系统开发,主要包括嵌入式系统开发环境的建立,嵌入式LINUX C语言基础,嵌入式LINUX设备驱动开发基础,嵌入式LINUX网络编程,嵌入式LINUX数据库应用编程,Qt编程等。
(四)教学时数本课程课堂教学72学时(含8学时课程设计),实验教学36学时,总教学时数108学时。
课程编号:71032407,开设学期:第六学期。
(五)教学方式“嵌入式系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因此采用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任课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的教学时数。
课程考核方式通过学生分组,开卷完成课程设计题目,提交课程设计报告的方式来完成。
二、本文理论部分第一篇嵌入式系统概述第1章嵌入式系统简述教学要点:本章要点为嵌入式系统的基本概念。
《嵌入式技术及应用》课程标准一、课程概述嵌入式技术是当前工业自动化、智能设备、物联网等领域中广泛应用的一种技术。
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嵌入式技术的概念、特点、应用场景和发展趋势,掌握嵌入式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实现方法,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目标1.掌握嵌入式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实现方法,包括处理器、内存、外设、操作系统等方面的知识。
2.熟悉嵌入式系统的开发流程和方法,包括需求分析、系统设计、代码编写、测试、调试等环节。
3.能够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嵌入式系统平台和应用软件,实现嵌入式系统的应用。
4.能够解决嵌入式系统开发中遇到的问题和故障,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与要求1.嵌入式系统概述:介绍嵌入式系统的概念、特点、应用场景和发展趋势,让学生了解嵌入式系统的基本概念和背景知识。
2.处理器和内存:介绍嵌入式系统常用的处理器类型(如ARM、MIPS、X86等),以及内存的种类和特点,让学生了解嵌入式系统中的硬件基础。
3.外设接口:介绍嵌入式系统常用的外设接口(如USB、SPI、I2C、UART等),以及它们在嵌入式系统中的应用,让学生了解嵌入式系统中的外设接口技术。
4.操作系统:介绍嵌入式系统常用的操作系统(如Linux、QNX、uClinux等),以及它们的特点和应用场景,让学生了解嵌入式系统中的操作系统技术。
5.开发环境:介绍嵌入式系统的开发环境(如IDE、编译器、调试器等),以及如何使用它们进行开发,让学生掌握嵌入式系统的开发工具和环境。
6.应用开发:通过实例项目,让学生掌握如何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嵌入式系统平台和应用软件,实现嵌入式系统的应用,并掌握如何进行测试和调试。
7.问题解决: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在嵌入式系统开发中遇到的问题和故障,并掌握如何分析和解决这些问题,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通过课堂讲解、案例分析、实践操作等方式,让学生全面了解嵌入式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嵌入式技术应用》课程标准一、课程概述1.课程性质《嵌入式技术应用》是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
该课程主要学习基于ARMCortexM3构架的STM32F103微控制器的基本功能,为学生使用ARM构架微控制器奠定基础,从而适应ARM构架微控制器逐渐成为微控制器市场主流的趋势。
2.课程任务使学生了解STM32F103与嵌入式基本知识,掌握STM32F103与嵌入式产品开发流程和常用工具,掌握STM32F103基础片上资源的使用,并且具备一定的嵌入式小系统的调测与故障分析能力。
3.课程要求通过课程的学习逐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能力,以及环保、成本、产品质量、团队合作等意识。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STM32F103的技术参数;(2)掌握STM32F103数据手册、固件库文档、参考手册查阅和使用方法;(3)掌握STM32F103最小系统设计相关知识;(4)掌握STM32F103显示接口、键盘接口电路设计和使用方法;(5)掌握STM32F103定时器结构、原理及开发流程;(6)掌握STM32F103异步串口结构、原理及开发流程;(7)掌握STM32F103片上ADC的开发流程;(8)掌握Modbus-RTU协议原理。
2.能力目标(1)具有STM32F103显示接口、键盘接口电路设计、程序编写调试能力;(2)具有STM32F103最小系统调试及故障分析能力;(3)具有熟练使用STM32F103定时器的编程调试能力;(4)具有熟练使用STM32F103异步串口的编程调试能力;(5)具有使用STM32F103片上ADC的编程调试能力;(6)具有自定简易通讯协议的能力;(7)具有分析Modbus-RTU协议文档的能力;3.素质目标(1)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2)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3)具有良好的身心素质和人文素养;(4)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5)培养并养成良好的质量、成本、安全、环保意识。
《物联网嵌入式技术》
物联网嵌入式技术项目一花样流水灯控制授课教案
《物联网嵌入式技术》课程教案
《物联网嵌入式技术》课程教案
《物联网嵌入式技术》课程教案
《物联网嵌入式技术》
物联网嵌入式技术项目二
按键轮询控制蜂鸣器发声授课教案
《物联网嵌入式技术》课程教案
《物联网嵌入式技术》课程教案
《物联网嵌入式技术》课程教案
《物联网嵌入式技术》项目三电子秒表授课教案
《物联网嵌入式技术》课程教案
《物联网嵌入式技术》课程教案
《物联网嵌入式技术》课程教案
《物联网嵌入式技术》
物联网嵌入式技术项目四智能冰箱授课教案
《物联网嵌入式技术》课程教案
《物联网嵌入式技术》课程教案
《物联网嵌入式技术》课程教案
《物联网嵌入式技术》课程教案
《物联网嵌入式技术》
物联网嵌入式技术项目五数码相册授课教案
《物联网嵌入式技术》课程教案。
嵌入式人工智能的教材
嵌入式人工智能(Embedded AI)的教材可以包括以下内容:
1. 嵌入式系统基础知识:包括硬件组成、嵌入式软件开发、实时操作系统等基础知识。
2. 人工智能基础知识:包括机器学习、深度学习、自然语言处理等基础知识。
3. 嵌入式人工智能技术:包括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嵌入式系统的方法和技巧,如在低功耗的嵌入式芯片上实现神经网络模型。
4. 嵌入式人工智能应用案例:包括智能家居、智能交通、智能医疗等方面的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嵌入式人工智能在实际应用中的应用场景和解决方案。
5. 实验和项目:通过实验和项目的方式,让学生动手实践,掌握嵌入式人工智能的开发和应用技术。
6. 资源和工具介绍:介绍与嵌入式人工智能相关的开发工具、框架和资源,如TensorFlow Lite、ARM Cortex-M等。
7. 独立项目设计:通过独立项目设计,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将嵌入式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材可以通过教科书、实验指导书、在线课程等形式提供,同时可以结合实际案例和实践项目进行教学。
此外,与行业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或参与行业项目,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嵌入式人工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