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的运动学(h)
- 格式:pdf
- 大小:525.99 KB
- 文档页数:34
理论力学习题册答案班级姓名学号第一章静力学公理与受力分析(1)一.是非题1、加减平衡力系公理不但适用于刚体,还适用于变形体。
()2、作用于刚体上三个力的作用线汇交于一点,该刚体必处于平衡状态。
()3、刚体是真实物体的一种抽象化的力学模型,在自然界中并不存在。
()4、凡是受两个力作用的刚体都是二力构件。
()5、力是滑移矢量,力沿其作用线滑移不会改变对物体的作用效果。
()二.选择题1、在下述公理、法则、原理中,只适于刚体的有()①二力平衡公理②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③加减平衡力系公理④力的可传性原理⑤作用与反作用公理三.画出下列图中指定物体受力图。
未画重力的物体不计自重,所有接触处均为光滑接触。
多杆件的整体受力图可在原图上画。
(a)球A(b)杆AB- 1 -(c)杆AB、CD、整体(d)杆AB、CD、整体(e)杆AC、CB、整体(f)杆AC、CD、整体四.画出下列图中指定物体受力图。
未画重力的物体不计自重,所有接触处均为光滑接触。
多杆件的整体受力图可在原图上画。
(a)球A、球B、整体(b)杆BC、杆AC、整体- 2 -班级姓名学号第一章静力学公理与受力分析(2)一.画出下列图中指定物体受力图。
未画重力的物体不计自重,所有接触处均为光滑接触。
多杆件的整体受力图可在原图上画。
(a)杆AB、BC、整体(c)杆AB、CD、整体CAFAxDBFAyFBWEW(b)杆ABOriginal Figure、BC、轮E、整体FBD of the entire frame(d)杆BC带铰、杆AC、整体- 3 -(e)杆CE、AH、整体(g)杆AB带轮及较A、整体(f)杆AD、杆DB、整体(h)杆AB、AC、AD、整体- 4 -班级姓名学号第二章平面汇交和力偶系一.是非题1、因为构成力偶的两个力满足F= - F’,所以力偶的合力等于零。
()2、用解析法求平面汇交力系的合力时,若选用不同的直角坐标系,则所求得的合力不同。
()3、力偶矩就是力偶。
第六章 点的运动学6-1 从水面上方高20m 的岸上一点A ,用长为40m 的绳系住一船B 。
今在A 处以3m/s υ=的均速拉绳,使船靠岸,求5s 末船的速度是多少?在5s 内船移动了多少距离。
解:1)建立坐标系Ox 如图,则动点B的位置坐标为(t)B x =0t =时,(0)34.64m B x ==5s t =时,(5)15m B x ==5s 内船移动的距离(5)(0)34.641519.64m B B s x x ∆=-=-=2)船的速度(t)(t)(40B B x υ==5s t =时,75(5)5m /s 15B υ-===-(沿x 轴反方向) 6-2 已知点的运动方程为250,5005x t y t ==-(y 单位为m 、t 单位为s )。
求当t=0时,点的切向加速度、法向加速度及轨迹的曲率半径。
解:1)由点的运动矢量法知: 运动方程为250(5005)r ti t j =+-;速度5010v r i tj ==-,速度大小v ==加速度10a v j ==-,加速度大小210/a m s ==;t=0时,050/v m s = 2)由点的运动自然法知: 切向加速度dva dtττ==;法向加速度2n v a n ρ==; t=0时,(0)0a τ=,2(0)10/n a a m s ==,220050250(0)10n v m a ρ===6-3 图示摇杆滑道机构中的滑块M 同时在固定的圆弧槽BC 和摇杆OA 的滑道中滑动。
如弧BC 的半径为R ,摇杆OA 的轴O 在弧BC 的圆周上。
摇杆绕O 轴以等角速度ω转动,当运动开始时,摇杆在水平位置。
试分别用直角坐标法和自然法给出点M 的运动方程,并求其速度和加速度。
解:直角坐标法:1) 建立直角坐标系1o xy 如图,则动点M 的 2) 运动方程cos 2sin 2r R ti R tj ωω=+3) 速度2sin 22cos 2v r R ti R tj ωωωω==-+;速度大小2v R ω==4) 加速度224cos 24sin 2a v R ti R tjωωωω==-- 加速度大小24a R ω== 自然法:1) 建立弧坐标系如图,M o 为原点,ω方向为正方向,则 2) 动点M 的运动方程2s R t ω= 3) 速度2v s R τωτ==4)加速度2204n n v a a a a n R n τωρ=+=+==第七章 刚体的基本运动7-1 图示为把工件送入干燥炉内的机构,叉杆OA=1.5m 在铅垂面内转动,杆AB=0.8m ,A 端为铰链,B 端有放置工件的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