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40砼配合比报告
- 格式:xlsx
- 大小:22.00 KB
- 文档页数:2
C40砼配合比设计报告1、设计依据a、《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5-2011)b、《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c、《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G E30-2005)d、《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本配合比设计用于盐城港滨海港区疏港航道工程G204公路桥墩身、盖梁、墩柱、桥面铺装等。
根据相关规程及设计文件的要求,试验设计涉及的技术指标列于表1。
表1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指标2、原材料技术指标本公司对砂石、水泥原材料进行了试验检测,配合比设计所需的技术指标摘录如下:A、水泥为雷达P.O42.5级水泥,ρc=3100kg/m3。
B、黄砂产自骆马湖,级配良好,为II区中砂,细度模数为2.7,ρs=2632kg/m3。
C、碎石产自山东台儿庄,5 mm~25 mm碎石连续级配,ρg=2655kg/m3。
D、水为可饮用水,ρw =1000kg/m3。
E、外加剂:3、混凝土配合比设计(1)确定混凝土配制强度(fcu,o)根据设计要求, fcu,k=40.0 Mpa,将以上参数带入式中,混凝土配制抗压强度为:f cu.o=f cu.k+1.645×σ=40+1.645×5=48.2 Mpa式中:f cu.o ――混凝土的配制强度标准值,Mpa;f cu..k ——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Mpa;σ ——混凝土强度的标准差,Mpa;(2)计算水胶比(w/c)按强度要求计算水灰比:已知混凝土试配强度f cu.o=48.2 MPa,水泥28天抗压强度f b= f ce¸g×γc =42.5×1.16=49.3 MPa,计算水胶比:W/B=a a f b /(f cu.o+a a a b f b)0 0=0.53×49.3/(48.2+0.53×0.2×49.3)=0.49,按经验取用水胶比0.45其中回归系数a a=0.53 a b=0.2式中:f b——水泥28d抗压强度值, Mpa;f ce¸g ——水泥强度等级值,Mpa;γc ——水泥强度等级值的富余系数=1.16。
C40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说明一、设计依据:JTJ041-2000、JGJ55-2000、GB/T1596-2005二、原材料:1、水泥:赤峰远航水泥有限责任公司P.O42.52、砂:白音青格勒砂场中砂3、石:宇厦石料厂4.75-9.5mm:30% .9.5-19mm:70%4、水:饮用水5、粉煤灰:蓝旗电厂6、减水剂:天津市雍阳减水剂厂三、1、使用部位:波形护栏基座.防撞墙.封头.垫石.盖梁.挡块2、设计坍落度:90-110mm四、配合比设计:1、确定配制强度:fcu,o=fcu,k+1.645σ=40+1.645*6=49.9MPa2、计算水灰比(W/C):水泥强度:fce = 42.5*1.00= 42.5MPaW/C=(Aa.fce)/(fcu,o+Aa.Ab.fce)=(0.46*42.5)/(49.9+0.46*0.07*42.5)=0.38按耐久性校正水灰比,查JTJ55-2000表 4.0.4允许最大水灰比0.55,取水灰比为0.40;3、选定单位用水量(m wO):根据二.3,三.2和JGJ55-2000表4.0.1-2选定用水量210kg/m3加0.6%高效减水剂(减水率20%),则加过减水剂之后用水量为168 kg/m34、计算单位水泥用量(m C o):m C o = m w o/(w/c) = 168/0.40=420kg/m3按耐久性校正单位水泥用量查JGJ55-2000表4.0.4允许最小水泥用量300kg/m3采用计算用量420kg/m3; 根据上级文件要求,并依据《用于水泥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T1596-2005的规定,选取粉煤灰的替代水泥的用量为10%,则选定的配合比中水泥被粉煤灰等量取代10%,即粉煤灰的用量为42kg/ m3水泥的用量为378kg/ m3。
5、选定砂率(Bs):根据二.3、四.2查JGJ55-2000表4.0.2选定砂率40%;6、计算砂石材料用量:假定水泥砼毛体积密度为2450kg/m3m S o =(2400-m C o-m w o)Bs=(2450-420-168)*39%=745kg/m3m G o =2450-420-168-745=1117kg/m3初步配合比为:m C o:m W o:m S o:m G o = 420:168:745:1117试拌15L测定坍落度为100mm粘聚性保水性良好,满足施工和易性要求。
路面砼配合比试验报告一、概述1、路面砼主要用于收费站砼路面、桥梁连接板和紧急停车带。
设计坍落度为30-50mm。
2、原材料水泥:采用江西正大恒盛P.O42.5普通硅酸盐水泥。
集料:细集料采用海洋砂石场,属于Ⅱ区中砂,细度模数为2.86。
粗集料采用海洋碎石场碎石,两档碎石(9.5-31.5)mm、(4.75-9.5)mm经筛分后掺配按质量比80:20混合使用。
碎石干净少杂物,压碎值为10.9%,满足砼用粗集料要求。
水:采用工地饮用水。
外加剂:武汉浩源外加剂厂(粉剂)FDN-9000缓凝高效减水剂。
3、砼采用采用机械拌制。
二、计算初步配合比1、确定混凝土配制强度(f h,o)根据规范要求,砼的试配强度按设计的提高10%-15%。
设计强度f s=5.0 MPaf c=f s*(1+0.15)= 5.0*1.15=5.8 MPa2、计算水灰比(W/C)W/C= 1.5684/( f c+1.0097-0.3595* f s=0.40其中水泥28D抗折强度为8.0 MPa3、选定砂率(βs)根据集料特征及水灰比,选取S P =38%。
4、选定单位用水量m wo=104.97+0.309S L+11.27/ W/C +0.6/S P=169Kg/m3考虑减水剂的减水率10%计算单位用水量:169-169*0.1=152 Kg/m3 5、计算单位用灰量(m co)m co= m wo/(W/C)=152/0.40=380Kg/ m36、计算粗、细骨料用量假定混凝土拌和物湿表观密度为2450Kg/m3。
得:C o+S o+G o+W o+G外=2450S o/(S o+G o)=38%即S o+G o=2450-380-152-3.8S o=(S o+G o)*38%得S o=727Kg/ m3 G o=1187Kg/ m3用假定密度法求得的混凝土初步配合比为:m co: m wo:m so:m Go:m G外= 380 Kg:152 Kg:727 Kg:1187 Kg:3.8 Kg三、配合比试拌与调整1、按计算初步配合比W/C=0.40时试拌0.043M3混凝土拌和物,各材料用量:水泥:380×0.043=16.34Kg水: 152×0.043=6.54Kg砂: 727×0.043=31.26Kg碎石(9.5-31.5)mm:1187×0. 0.043×0.8=40.83Kg碎石(4.7-9.5)mm: 1187×0. 0.043×0.2=10.20Kg减水剂:163.4g拌制:水全部用完,拌和物的坍落度为45mm,粘聚性好,保水性少量,含砂情况好,棍度上,满足设计要求。
312国道沪宁段镇江市扩建工程C40#老路修补水泥砼配合比设计一、试验条件:1、此配合比设计采用JGJ55-2000试验规程,配合比使用于老路修补路面砼部位;2、配合比采用人工拌和、人工捣实,设计坍落度在20~40mm之间;3、使用水泥为P.O42.5#水泥、中砂、5~31.5mm碎石,设计强度为40Mpa;4、配制强度为f cu,0≥f cu,k+1.645σ=40+1.645×6=49.87Mpa。
二、原材料产地及试验结果:1、水泥:采用北固水泥厂生产的“北固”牌42.5#普通硅酸盐水泥,标准稠度:28.9%,凝结时间为;初凝时分,终凝时分,其它各项指标经检验合格;2、碎石:采用茅迪建材厂生产的,最大粒径为31.5mm,压碎值为10%,针片状含量为7 %,表观密度为2.72g/cm3,含泥量为:0.4 %;3、砂:采用江西赣江的中砂,细度模数为:2.5,表观密度为2.63 g/cm3,含泥量为1.0 %;4、水:采用饮用水。
5、外加剂:采用南京建科院生产的JM-A减水剂。
三、设计配合比:为综合考虑砼强度的和易性和经济性,分别以基准配合比水灰比+0.3%,砂率+1%来校准基准配合比,设计配合比如下:四、试验结果:五、结论意见:根据以上三种配合比7天抗压强度结果,综合考虑砼的和易性和经济性,选定水灰比为0.47,砂率为35%,其配合比为:水泥347kg/m3、砂686kg/m3、碎石1274kg/m3、水145kg/m3、外加剂2.082 kg/m3.提出设计配合比(kg/m3):水泥:砂:碎石:水:外加剂= 347:686:1274:149:2.082(Kg/m3)W/C=0.43该配合比为试验室配合比,施工中根据原材料含水量来调整施工配合比。
312国道沪宁段镇江市扩建工程项目C4标中心试验室2004年8月。
C40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报告C40是指水泥混凝土的强度等级,表示该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为40MPa。
在进行C40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之前,我们首先要了解相关材料的性能指标,并根据工程要求和设计要求进行选材和调配。
1.水泥:选用普通硅酸盐水泥,其强度等级应不低于42.5R。
2.粉煤灰(PFA):选用掺量不超过20%的粉煤灰。
粉煤灰可以增加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减少收缩变形。
3. 砂:选用细砂,砂的粒径应控制在0.15-5mm之间。
4. 石子:选用骨料。
石子的粒径应控制在5-20mm之间。
5.外加剂: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减水剂或缓凝剂等外加剂。
根据C40的强度等级,我们需要进行细度模数及砂率的控制。
细度模数的要求在2.2-3.1之间,砂率的要求在35%-45%之间。
以下是C40水泥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报告:1.确定用量:- 水泥:按照强度等级,水泥用量为350kg/m³。
- 砂:按砂率40%计算,用量为1200×0.4=480kg/m³。
- 石子:按石子率60%计算,用量为1200×0.6=720kg/m³。
- 粉煤灰:按掺量20%计算,用量为350×0.2=70kg/m³。
- 水:按水灰比0.55计算,用量为350×0.55=192.5kg/m³。
2.水灰比的确定:水泥的实际用水量为192.5kg/m³,水灰比=192.5/350=0.553.各组分的体积含量计算:水泥:350/3.15=111.11L/m³。
砂:480/2.65=181.13L/m³。
石子:720/2.65=271.70L/m³。
粉煤灰:70/2.20=31.82L/m³。
4.每立方混凝土中各材料的质量量计算:水泥:350kg/m³。
砂:181.13/1000×2650=479.45kg/m³。
C4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报告根据题目要求,以下是一个1200字以上的C4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报告。
一、设计要求1.根据工程结构及使用要求,设计强度等级为C40的混凝土;2.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要满足混凝土的强度、工作性能及耐久性要求。
二、材料选用1.水泥:选用硅酸盐水泥,按照标准要求及实际情况确定;2.砂:按标准筛分要求,选择当地合适的砂;3.石子:按照标准筛分要求,选择合适的粗骨料;4.水:选用清洁无杂质的自来水。
三、初步配合比设计1.水灰比:根据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合理选取水灰比。
根据经验,初步选择水灰比为0.45;2.砂石配合比:根据试验结果,选取砂石的合适配合比。
经过初步计算和试验,确定砂石配合比为1:2.5;3.混凝土配合比:根据水泥、砂石的配合比和实际用量,计算出混凝土的配合比。
四、混凝土配合比确定主要按如下步骤进行:1.水泥用量计算:根据设计配合比中水泥的用量计算,初步计算出水泥的实际用量;2.砂石用量计算:根据设计配合比中砂石的用量计算,初步计算出砂石的实际用量;3.水用量计算:根据设计配合比中水的用量计算,初步计算出水的实际用量;4.混凝土配合比确定:根据上述计算结果,确定混凝土的配合比。
五、试验及调整1.初步配合比得到后,需进行相应的试验,包括坍落度试验、抗压强度试验等,以评估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及强度等指标;2.根据试验结果及实际工程情况,对配合比进行调整,达到设计要求。
六、施工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完成后,工地施工人员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控制,包括搅拌、浇筑、养护等环节的控制。
七、总结与建议1.经过上述的配合比设计、试验与调整,最终得到设计要求符合的C40混凝土配合比;2.本设计报告仅为初步设计,具体施工过程中,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调整和控制,以确保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及强度等指标满足要求。
以上是关于C4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报告,对于混凝土结构的建设和耐久性有很大的指导作用。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准确性和合理性对于保证混凝土结构的安全和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C40混凝土配合比试验报告设计强度: C40使用部位:墩柱、盖梁、桥面、挡块等单方用量:水泥:砂:碎石:水:矿粉:粉煤灰:外加剂=327:700:1095:168:70:70:4.67材料配比:水泥:砂:碎石:水:矿粉:粉煤灰:外加剂=1:2.14:3.35:0.51:0.21:0.21:0.015C40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报告一:使用工程部位C40水泥混凝土主要用于墩柱、盖梁、桥面、挡块等部位(详见设计文件)。
二:设计依据1.《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 041-20002.《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5-20003.《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G E30-20054.《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三:设计要求1.强度要求:混凝土7d抗压强度不小于配置强度的70%,28d抗压强度大于配置强度,但不超过设计强度的150%。
2.工作性要求:混凝土的运输方式为混凝土罐车搅拌运输,要求混凝土的出罐流动性好,出罐坍落度不低于120mm,现场浇筑坍落度介于120mm~160mm,实验测得减水剂的半小时经时坍落度损失为30mm,因此要求混凝土拌合物的出机坍落度>140mm。
同时混凝土拌合物须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和易性、粘聚性、保塑性以满足质量及施工工艺的要求。
耐久性要求:据《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 041-2000中要求用于有冻害的潮湿环境和钢筋混凝土的最大水灰比不超过0.55及最小水泥胶合用量不低于300kg/m3。
在满足规范及强度要求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水泥用量,以降低混凝土绝热温升。
在满足混凝土粘聚性要求的前提下,尽量降低砂率,以减少混凝土的干缩。
在满足流动性的前提下降低单位用水量,以保证混凝土的耐久性。
经济性要求:建议在混凝土中掺入一级或二级粉煤灰、矿渣超细粉等外掺料,以降低水泥单位用量,在满足耐久性、强度、工作性的前提下,配制最佳单位水泥用量,降低单位减水剂用量,节约成本。
c40道路混凝土配合比C40道路混凝土配合比一、引言C40是指混凝土的设计强度等级,其代表着40MPa的抗压强度。
道路混凝土配合比是指混凝土中水泥、砂、骨料和水等成分的比例和配合方式。
正确的配合比可以确保混凝土的性能和质量,使得道路具有良好的耐久性和承载能力。
二、配合比的基本要素1. 水泥:水泥是混凝土中最重要的胶凝材料,能够使混凝土固化成坚硬的物质。
在C40道路混凝土中,一般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水泥。
2. 砂:砂是混凝土中的细骨料,其粒径一般在0.15mm到4.75mm之间。
砂的选择应具有良好的颗粒形状和均匀的颗粒分布,以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工作性能。
3. 骨料:骨料是混凝土中的粗骨料,其粒径一般大于4.75mm。
常用的骨料有砾石、碎石等。
骨料的选择应具有坚硬、坚固、韧性好等特点,以增加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耐久性。
4. 水:水是混凝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混凝土的性能起着重要的影响。
合理的水灰比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工作性能,同时还能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三、C40道路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1. 水灰比的确定:水灰比是指混凝土中水的质量与水泥的质量之比。
在C40道路混凝土中,一般选择水灰比为0.45左右,以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工作性能。
2. 水泥用量的确定:根据设计要求和实际情况,确定C40道路混凝土中水泥的用量。
一般情况下,水泥用量为水灰比乘以水泥胶凝材料的总质量。
3. 砂用量的确定:砂的用量通常根据设计要求和实际情况来确定。
为了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工作性能,砂的用量应该能够满足混凝土的流动性和紧密性。
4. 骨料用量的确定:骨料的用量一般根据设计要求和实际情况来确定。
为了提高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耐久性,骨料的用量应该适当增加,并且骨料的粒径应该具有一定的分布范围。
四、C40道路混凝土配合比的施工注意事项1. 材料的选择和储存:选择质量合格的水泥、砂、骨料和水等材料,并且储存要符合规范要求,防止材料受潮、污染等。
C40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报告一、设计依据:1.JGJ 55—2011《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2.JTG/T F50—2011《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3.JTG F80/1—2004《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4. JTG E30-2005《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5.施工设计图纸二、设计说明:1.已知砼设计强度等级为C40,要求拌和物坍落度140—180 mm。
2.组成材料1、水泥:镇江句容产“台泥牌”P.Ⅱ52.5等级水泥,密度ρc=3.100*10³kg/m³,初凝167min,终凝212min,R3=44.6Mpa)。
2、砂:江西赣江,表观密度ρS=2.610×10³kg/m³,细度模数2.8,含泥量为2.2%。
3、碎石:江西九江(宏浩),5-25mm连续级配(5-16mm,30%;16-25mm,70%),5-25mm针片状为10.3%、压碎值为19.5%,5-25mm含泥量为0.6%,表观密度ρG=2.750×10³kg/m³。
4、外加剂:江苏点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产D6型聚羧酸缓凝高效减水剂。
5、水: 饮用水。
三、确定试配强度设计强度保证率大于95%,保证系数1.645,无历史统计资料,标准差σ取5.0Mpa。
fcuo≥fcuk+1.645×σ=40+1.645×5=48.2Mpa。
fcuo:试配强度 fcuk:设计强度四、计算水胶比W/B =αa×fb/(fcu,o+αa ×αb ×fb)=0.53×1.10×52.5/(48.2+0.53×0.20×1.10×52.5)=0.56αa、αb ---回归系数分别为0.53、0.20。
fb---胶凝材料28d胶砂抗压强度取(MPa),fb=γf×fce,fce=γc×fce,g,γf取1.00,γc取1.10,fce,g取52.5MPa。
C40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说明书一、该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为C40,要求混凝土拌和物坍落度为50~70㎜,此混凝土用于桥的空心板及铰缝。
二、原材料性质及说明:1、水泥:厂牌江苏巨龙集团品种标号普硅42.52、砂:产地淮滨细度模数 2.54分类II区中砂3、碎石:产地马桥最大粒径31.5表观密度2550㎏/m³4、水:饮用水三、初步配合比设计:1、确定混凝土配制强度:ƒcu,o=ƒc u,k+1.645×6=49.9(MPa)2、计算水灰比(W/C):ƒce=γcƒce,k=1.09×42.5=46.3(MPa)W/C=Aƒc e/(ƒcu,o+ABƒce)=0.46×46.3/(49.9+0.46×0.07×46.3)=0.41按强度计算水灰比为0.41,符合耐久性要求。
3、选定单位用水量:混凝土拌和物坍落度为50~70㎜,碎石最大粒径为31.5㎜,查规范选用混凝土用水量m w o=156㎏/m³。
4、计算单位用灰量:m co=m wo/(w/c)=156/0.41=380(㎏/m³)按强度计算用灰量为380㎏/m³,符合耐久性要求。
5、选定砂率(βs):按集料采用碎石,最大粒径31.5㎜,水灰比W/C=0.41,查规范选定混凝土砂率βs=30%。
6、计算砂石用量:假定混凝土混合料表观密度ρcp=2450㎏/m³,m so+m go+m co+m wo=2450m so/(m so+m go)×100%=30%解得:砂用量m so=574㎏/m³,碎石用量m go=1340㎏/m³。
1即初步配合比为:m co:m wo: m so:m go=380:156:574:1340即1:0.41:1.51:3.53;W/C=0.41四、调整工作性、提出基准配合比:1、计算试拌材料用量:按计算初步配合比试拌40升混凝土拌和物,各种材料用量:水泥:380×0.04=15.2(㎏)水:156×0.04=6.2(㎏)砂:574×0.04=23.0(㎏)碎石:1340×0.04=53.6(㎏)2、调整工作性:按计算材料用量拌制混凝土拌和物,测定混凝土拌和物坍落度为70㎜,满足施工和易性要求,不需要调整配合比。
C40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计算书一、设计要求1.混凝土设计要求强度等级为C40。
拌合物的坍落度为:160-180mm2.使用部位:人行道及护栏、伸缩装置、铺装调平层等。
二、设计依据1. 施工图设计2.《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3.《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11)4.《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2007/XG1-2009)5.《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2003)6.《公路工程混凝土外加剂》(JT/T523-2004)7.《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8.《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G E30-2005)三、组成材料1、水泥:青海金圆水泥有限公司,等级为P. 042.5。
2、砂:产地:西台仁增砂场,Ⅱ区中砂,级配良好,含泥量1.4%,表观密度ρs=2658kg/m3。
3、石:产地:东香卡村碎石场,5~20mm连续级配(掺50% 5~10mm碎石,10% 10~20mm碎石,掺配后符合5~20mm连续级配要求),压碎值,13.0%,含泥量0.5%,表观密度ρg=2713kg/m3,针片状含量为13.9%。
4、水:可饮用水5、外加剂:聚羧酸高效减水剂(水剂),减水率为25%,掺量为胶凝材料重量的1.3%。
四、设计步骤1、计算混凝土试配强度f cu,0f cu,0= f cu,k+1.645σ=40+1.645×5.0=48.2MPa2、计算水胶比W/BW/B=αa×f b/( f cu,0+αa×αb×f b)f b =γf×γs×f ce=1×1×1.16×42.5=49.3 MPa则W/B=0.53×49.3/(48.2+0.53×0.2×42.5×1.1) = 0.49根据《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规定,砼水胶比宜采用0.4~0.6之间,冻土地带水下砼W/B 不宜大于0.5,故取W/B 为0.49。
1、本标段工程情况简介南水北调中线一期总干渠陶岔渠首至沙河南(中线建管局代建项目)叶县段施工3标(合同编号:ZXJ/SG/YXD-003)位于河南省叶县境内,渠段起点桩号201+500,终点桩号209+270,包括长7.77km的渠道及沿线布置的各类建筑物18座,包括:1座河渠交叉建筑物,5座左岸排水建筑物,3座渠渠交叉建筑物,6座公路桥,2座生产桥,1座下穿通道。
主要工作内容包括合同范围建筑工程、机电设备安装、金属结构设备安装、通信管道采购及敷设、水土保持工程及施工期环境保护工程,以及为完成上述工作所必须的临时工程或设施等。
主要工程量包括:土石方开挖约569万m3,土石方填筑约248万m3,混凝土约17万m3,钢筋约1.09万t,金结安装约578.50t,复合土工膜约63万m2。
2、气候条件叶县段属温和地区,多年平均温度14.6℃。
多年月平均最高气温发生在7月,其值为27.3℃;多年月平均最低气温发生在1月,其值为1.0℃。
全年1月份温度最低,多年平均最低温度-5.1℃。
7月份温度最高,平均最高温度31.8℃。
3、主要仪器设备及环境4、混凝土的技术要求混凝土技术要求见表1表1 混凝土技术要求5、引用标准1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112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3 《通用硅酸盐水泥》GB 175-20074 《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T 1596-20055 《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GBJ 146-19906 《混凝土外加剂》GB 8076-20087《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SL 352-20068《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DL/T 5144-20019《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 52-200610《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JG/T223-200711《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JGJ/T10-199512 招标文件(合同编号:ZXJ/SG/YXD-003)6、原材料试验结果6.1水泥水泥采用天瑞集团南召水泥有限公司生产的低碱P·O42.5水泥,水泥物理力学及化学成分试验结果见下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