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地质对工程地质勘察几点思考论文
- 格式:doc
- 大小:25.50 KB
- 文档页数:6
科技资讯科技资讯S I N &T NOLOGY I NFORM TI ON 2008N O .24SC I ENC E &TEC HN OLO GY I NFO RM ATI O N 工程技术在工程勘察、设计和施工过程中,水文地质问题始终是一个极为重要但也是一个易于被忽视的问题。
之所以重要,是因为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二者关系极为密切,互相联系和互相作用,地下水既是岩土体的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岩土体工程特性,又是基础工程的环境,影响建筑物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在一些水文地质条件较复杂的地区,由于工程勘察中对水文地质问题研究不深入,设计中又忽视了水文地质问题,经常发生由地下水引发的各种岩土工程危害问题,令勘察和设计处于难堪的境地。
为提高工程勘察质量,在工程勘察中不仅要求查明与岩土工程有关的水文地质问题,评价地下水对岩土体和建筑物的作用及其影响,更要提出预防及治理措施的建议,为设计和施工提供必要的水文地质资料,以消除或减少地下水对岩土工程的危害。
1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评价内容在以往的工程勘察报告中,由于缺少结合基础设计和施工需要评价地下水对岩土工程的作用和危害,在很多地区已发生多起因地下水造成基础下沉和建筑物开裂的质量事故,总结以往的经验和教训,我们认为今后在工程勘察中,对水文地质问题的评价,主要应考虑以下内容:①应重点评价地下水对岩土体和建筑物的作用和影响,预测可能产生的岩土工程危害,提出防治措施。
②工程勘察中还应密切结合建筑物地基基础类型的需要,查明有关水文地质问题,提供选型所需的水文地质资料。
③应从工程角度,按地下水对工程的作用与影响,提出不同条件下应当着重评价的地质问题,如:对埋藏在地下水位以下的建筑物基础中水对砼及砼内钢筋的腐蚀性。
对选用软质岩石、强风化岩、残积土、膨胀土等岩土体作为基础持力层的的建筑场地,应着重评价地下水活动对上述岩土体可能产生的软化、崩解、胀缩等作用。
在地基基础压缩层范围内存在松散、饱和的粉细砂、粉土时,应预测产生潜蚀、流砂、管涌的可能性。
简析工程地质勘查中水文地质问题对工程影响及要点探析工程地质勘察是工程建设的重要环节,而水文地质问题在工程地质勘察中也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
水文地质问题对工程建设可能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在进行工程地质勘察时,必须充分考虑水文地质问题,并且进行细致的分析和探索。
本文将对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问题对工程的影响及要点进行探析和简析。
一、水文地质问题对工程的影响1. 施工安全水文地质问题可能会影响到工程的施工安全。
在进行工程施工时,如果没有充分考虑水文地质问题,可能会导致地质灾害的发生,如滑坡、泥石流等,从而对施工安全造成威胁。
2. 工程稳定性水文地质问题也会对工程的稳定性产生影响。
地下水的存在以及地下水位的变化可能会对工程结构物的稳定性造成影响,特别是在水土耦合作用下,地基承载力和抗剪强度等力学性质会发生变化,影响工程的安全运行。
3. 工程设计水文地质问题对工程设计也有重要影响。
地下水的渗流规律、水文地质条件对于工程设计中的地基基础和防渗措施等方面都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进行工程设计时必须充分考虑水文地质问题,同时也需要对地质条件进行详细的勘察与分析。
4. 工程成本受水文地质问题影响的工程往往需要更多的投入来保障工程的安全和稳定。
水文地质条件的不利因素可能会导致工程中需要增加防渗材料、加固工程结构、进行降水排水等措施,这些都会增加工程成本。
1. 水文地质调查工程地质勘察中必须进行水文地质调查,包括地下水位、地下水渗流方向和速率、地下水对土壤和岩石稳定性的影响等内容。
水文地质调查是充分了解工程地下水文环境的基础,必须做到全面细致,获取尽可能多的水文地质信息。
2. 地下水的特征在水文地质调查中,需要对地下水的特征进行深入分析。
包括地下水的渗透性、水位变化规律、地下水对土层和岩体的侵蚀作用等。
通过对地下水特征的分析,可以为工程设计提供依据,保障工程的安全和稳定。
3. 地下水对工程的影响在水文地质问题的调查分析中,必须准确评估地下水对工程的影响。
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问题思考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问题思考地质勘察中对水文问题进行全面的了解和掌握,不仅有利于后期对建筑物的有效防护,落实地质勘察标准,并实时监测地下水的动态变化状态,可以有效防治水文地质问题的危害性风险,进一步提高建筑物的稳定性,保证人类的居住平安。
对施工工程进行地质勘察,全面预测和评价地质勘察中水文问题对建筑物结构的影响作用,是根底性准备。
也是后期对建筑物进行防护的技术性依据。
近些年,建筑物的平安和质量问题事件频发发生,对居民的生活和身心安康带来了一定的困扰,所以,对施工现场进行地质的勘察和有效预测水文问题的危害性就变得重要起来。
1.1评价地下水对岩土层的作用。
评价地下水对岩土层的作用,主要包括几个方便:明确地质勘察的目的、了解地下水位的变化情况和埋藏情况、预勘察场地的稳定性及地下水对周边建筑材料的腐蚀情况等。
在岩土工程中,岩土结构层受地下水影响较大,如果能够全面评价和预测到地下水对岩土层结构的危害性,及时采取有效地防护措施,有利于工程工程的质量和平安保证。
1.2以结合建筑物地基设计类型为基准建筑物地基设计类型受与地下水、岩土层影响作用,如果勘察过程中,不结合建筑物地基设计类型,就会导致勘测指标不全面,影响最终勘察的准确性。
结合建筑物地基设计类型进行勘察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对应建筑物地基设计类型的地下水类型成因、周围岩土层的理化性质指标和受腐蚀程度、水文地质的历史情况等,还要针对建筑物、地下水及岩土层的联系情况,对勘测现场的平安性进行全面测评,对地质中不良地质的情况进行全面了解,特别是自然因素导致的断裂问题。
综合所有因素问题,制作全面、科学的评价报告,能够有效地保证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平安性,为地质勘察提供了一定的便利。
1.3不同结构不同分析。
不同的地质结构就会导致产生不同的地下水构造及岩土层结构,在勘测过程中,要针对建筑物材料的结构、地下水及岩土层的联系,合理分析,全面评价。
首先是要对建筑物的地基材料与地下水关系进行评估,包括地下水位的埋进位置和建筑材料的腐蚀情况等;其次是对地下水周边的岩土层进行分析,包括具有软化特质的膨胀土、岩石及残积土等的软化情况;最后还需要掌握地下水对建筑物地基结构的影响进行可行性评估,需要考虑地基周围的流沙、管涌及细砂粉等的潜蚀情况进行预测,特别是针对地下水水位以下的地基结构,需要掌握外界因素导致的土体沉降情况和边坡稳定性,必要时候需要进行渗透和富水性的实验进行验证。
工程地质勘察中的水文地质危害分析及对策水文地质危害是指在工程地质勘察中,由于地下水的存在或因地下水系统的改变而导致的潜在风险和危险。
在工程建设中,水文地质危害往往会对环境、工程结构和施工进度等方面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对水文地质危害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对策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水文地质危害的分析对工程地质勘察来说非常关键。
通过对地下水位和地下水流动的调查和监测,可以了解地下水系统的运动规律、水位变化及其对工程的潜在影响。
根据地质情况和地下水系统的特点,可以预测地下水的可能暴露状况,为工程施工提供科学的依据。
其次,针对水文地质危害,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
一是对地下水系统进行有效的压力调节。
通过合理的排泄或引入地下水,可以缓解地下水系统的累积压力,降低地下水位。
二是采取合理的地下排水系统,防止地下水对工程结构产生渗透和涌水的风险。
通过建设排水工程,及时排除地下水,减少对周围土壤和工程结构的侵蚀。
三是对地下水流动进行合理的控制与调节。
通过调整输水量、水位、渗透系数等,达到减少或消除地下水流动对工程的危害。
另外,在工程地质勘察中,预测可能的水文地质危害也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对地质条件、地下水位变化的研究和分析,可以预测不同条件下可能出现的水文地质危害形式。
通过科学合理地预测和识别潜在危害,可以在工程设计以及施工过程中,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减少水文地质危害对工程的影响。
此外,需要加强对地下水系统的长期监测和观测。
通过建立地下水位和水质的监测网络,及时对地下水系统进行监测和分析,及早发现地下水位的变化和地下水流动的异常情况。
这样可以在水文地质问题发生之前,采取相应的对策,减少水文地质危害对工程的影响。
综上所述,水文地质危害分析及对策在工程地质勘察中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对地下水位变化和地下水流动规律的调查和监测,可以预测地下水系统可能带来的危害。
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和控制措施,减少水文地质危害对工程的影响。
此外,也需要加强对地下水系统的长期监测和观测,及时发现异常情况,采取对策措施,保障工程的安全,保护环境。
简论工程勘察中的水文地质问题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水文地质问题的重要性,然后论述了工程勘察中水文地质的主要评价内容以及了解地下水引起的工程危害,最后提出了工程勘察中水文地质问题的控制措施。
关键词:工程勘察;水文地质;评价内容,控制措施。
中图分类号:k82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水文地质问题的重要性工程勘察在实际的工程施工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其中水文地质问题最容易被施工人员所忽视,但是在实际的工程建设中,水文地质问题很大程度的影响着施工的安全,因此,提高工程勘探中水文地质问题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在一些水文地质较复杂的地区,由于没有对水文地质问题进行有效的研究,导致地下水引发的各类问题,使得工程没有办法顺利的开展。
地下水是重要的地质资料,如果做好水文地质问题的分析和研究,就可以有效的减少地下水对岩土工程的危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勘察的水平。
2 工程勘察中水文地质的主要评价内容(一)清楚地下水的自然分布状态地下水的天然形成能力,主要取决于水的补给来源,如降雨量大小、降雨时空分布、河流湖泊状况等,还有地表的入渗条件,例如沙土地比粘土地的入渗条件要好些,石灰岩地区比花岗岩地区的入渗条件要好些。
此外就是地下蓄水能力,包括含水层的孔隙性、裂隙性、地下水埋藏深度等。
受自然条件、地质结构、蓄水能力等因素的影响,在工程勘察中,一定要了解地下水的的分布情况,并测量出在工程施工中认为可能对地下水造成的影响,这里的影响包含自然影响和人为因素的影响。
此外,还要清楚掌握地下水对建筑物施工、设计和建成之后有可能造成的危害。
(二)研究不同地质条件对不同工程类型的影响在工程勘察中,对水文地质问题的研究应该首先根据不同的地质进行分析,并从中了解不同地质对不同的工程的影响,在研究的过程中,可以要让工程地质专家、设计人员和工程的施工人员等都参与到水文地质的研究中来,把所有可能造成建筑物岩土体损坏的情况都分析出来,并且提出防治地下水对工程影响的措施。
浅析岩土工程勘察中的水文地质勘察问题【摘要】水文地质勘察在工程勘察工作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工作人员对水文地质研究的不够深入,对其重要性的忽视,从而导致了岩土工程的危害,对工程的基础设计和灾害的防治等后期工作均带来不良影响。
切实做好水文地质勘察工作将能极大的提高工程勘察的工作质量,为今后工程的顺利进行打好基础。
【关键词】岩土勘察;水文地质;问题研究一、水文地质勘察的重要性水文地质的勘察一直是工程勘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也是一个极其容易被忽视的部分。
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二者联系紧密,互相作用:首先地下水作为建筑物工程基础的外部环境,对建筑物的稳定性和耐久性有直接影响;其次地下水作为岩土体的组成部分,对岩土体的工程特性也有直接的影响。
在勘查中加强水文地质的勘察十分必要,这不仅能提高工程勘察质量,还为工程的设计施工提供了依据和保障。
但是在实际的勘察工作中,勘探成果内因为很少直接涉及水文参数的利用,水文地质问题往往只被认为是象征性的工作而经常被忽视。
由于缺乏详细准确的勘探数据,对工程当地的水文地质情况了解不够充分,在工程设计时对其引起的问题不够重视,从而引发各种岩土工程灾害。
二、水文地质勘察要求在岩土工程勘察中.应根据工程的具体要求,通过搜集资料和水文地质勘察工作,查明工程所属区域的水文地质条件。
自然地理条件:包括气象水文特征和地形地貌,气象水文特征是指工程所属地域是属于亚热带还是热带、季风气候,湿润程度、热量、降水量和蒸发量等。
地形地貌是指工程区域周围的水系、平原或高原特征、地形开阔平坦与否、地貌侵蚀和堆积情况如何等。
地质环境:包括工程所在区域的地质构造特征、基底构造及其对第四系厚度的控制、地层岩性、新构造运动等方面的内容。
地下水位情况:包括近2~5年最高地下水位、水位变化趋势;地下水补给排泄条件、地表水与地下水的补排关系及对地下水位的影响等。
地下水位的变化对岩土工程的影响巨大,是工程勘察的重点内容。
水文地质对岩土工程地质勘察的影响摘要:经济快速发展,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为岩土工程地质勘察的开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而对于地质勘察来说,水文地质可谓是其一直关注的重点问题,这是因为其会影响到建筑工程的施工进度和质量,所以只有借助对水文地质问题的全面分析和深入研究,才能更好地提高工程质量,进而通过最大程度地消除工程的安全隐患,提使其拥有更高的安全性和科学性。
关键词:水文地质;地下水位;勘察工作前言:对于岩土工程来说,只有做好地质勘察工作,才能避免相关安全事故的发生,所以工作人员应通过对水文地质问题的深度研究,来消除其的危害和影响,进而通过对地下水的合理应用以及相关措施的积极落实,来降低地质灾害的发生频率,以在此基础上为工程建设施工环节的稳步推进保驾护航。
而在现实中许多建筑物由于没有开展水文地质分析而出现问题的例子较多,这主要是因为现有资料中关于建筑物水文地质的数据较少,所以地质勘察工作人员在进行相关的工作时还应做好数据的整理和收录工作,从而在提高岩土工程地质勘察水平的同时,还能优化各个环节。
1关于岩土工程勘察中的水文地质地下水、气体以及岩土颗粒都是岩土勘察的重要内容,其中地下水是具有关键地位的部分,由于水与岩石颗粒会发生不断的碰撞,碰撞产生作用,水中间的空隙将会呈现不同的物理状态,主要有气态水、结合水、重力水、毛细水以及固态水。
这5种不同形态的水中,毛细水与重力水对水文地质的研究与分析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在开展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中,如果对地下水的分析和研究不全面和不到位,不仅会引发相关类型的地质灾害,还会影响施工的安全和质量。
2地下水对岩土工程勘察的影响在进行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中,需要做好全面细致的勘察工作,但是由于工作人员的疏忽,且以往的参考数据较少,将使实际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中存在许多漏洞,这将会引发更大的安全事故,比如在后期出现地面凹陷、坍塌以及裂纹等情况,甚至还会出现许多严重的自然灾害。
其实,不管是什么类型的地质灾害,大部分诱发的原因都是因为地下水的活动变化,所以通过对地下水深入的分析以及研究力度的加大,来进一步明确其对岩土体特性的影响。
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勘查的重要意义解析【摘要】水文地质勘查在工程地质勘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水文地质勘查可以保障工程建设的安全,减少工程风险,确定工程设计参数,指导工程施工,节约工程投资。
水文地质勘查主要是为了研究地下水情况,包括地下水位、水质、水文特征等,为工程建设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持。
未来,随着工程越来越复杂,对水文地质勘查的需求将会更加迫切。
水文地质勘查在工程地质勘察中的地位将会更加凸显,成为工程建设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关键词】水文地质勘察、工程地质勘察、重要意义、保障工程建设安全、减少工程风险、确定工程设计参数、指导工程施工、节约工程投资、发展趋势。
1. 引言1.1 水文地质勘查的定义水文地质勘察是工程地质勘察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主要是针对地下水文地质情况开展的调查工作。
水文地质勘察的目的是为工程建设提供地下水情况的基本资料,包括地下水位、水质、水文特性等。
通过水文地质勘察,可以了解地下水的分布规律、流动方向、地下水位变化情况等,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重要依据。
1.2 工程地质勘察的概述工程地质勘察是指在工程建设前对工程地质条件进行综合勘察和评价的一项重要工作。
工程地质勘察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确定工程建设的地质条件,评估地质灾害风险,为工程设计、施工、监测和运营提供必要的地质信息和技术支持。
工程地质勘察包括对工程地质地质构造、地层岩性、地下水情况、地质灾害隐患等进行详细勘察和分析,以确定工程地质条件是否适宜工程建设,同时也要对工程建设可能面临的地质灾害风险进行评估和预警。
工程地质勘察是工程建设的前提和基础,对工程建设的安全性、经济性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只有通过充分的勘察和评价,才能有效地避免和减少工程建设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地质灾害和安全风险,保障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
工程地质勘察还可以为工程设计提供准确的地质参数,指导工程施工和监测,最大限度地节约工程投资,提高工程建设质量和效益。
浅析水文地质在工程地质勘察中的重要性摘要:工程地质的勘察一直以来都是我国建筑,交通部门的核心工作。
与岩土工程有关的水文地质问题长期以来都是工程地质勘查的重点。
准确的水文资料对于减少地下水对岩土工程的危害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本文从水文地质的评价内容说起,详述了地下水对岩土工程造成的危害说明了水文地质在工程地质勘察中的重要性,并给出水文地质参数的测定方法,供有关人士参考。
关键词: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重要性研究近年来,由于工程勘察中忽略水文地质问题而导致工程危机的事情时有发生。
众所周知,岩土工程勘察在工程地质勘测中是必然进行的项目,而地下水引起的各种岩土工程危机是不容小觑的。
所以,在岩土工程勘察中必须对水文地质问题有比较准确的评估,准确的水文资料可以对工程设计施工提供必要数据支撑,为减少和消除地下水对岩土工程造成的危害提供依据。
一、浅析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的主要评价内容水文地质因素很大程度上影响整个工程的安全性能。
作为工程勘测工作者,我们一定要重视水文地质的评价内容,只有对水文环境做详细的分析评价,才能为工程提供有力的数据,达到工程勘测的目的。
那么水文地质的主要评价内容都包括哪些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首先,要深入研究研究地下水的自然分布状态,可以比较详细的估算人为因素对地下水造成的影响,细致掌握地下水有可能对建筑物所造成的危害及必要的后果预测。
其次,探究不同地质条件对不同工程类型的影响,并结合当地地质条件的具体状况,配合工程设计等方面的专家找出最适合防治地下水对整个工程产生的负面影响的具体措施。
这其中牵扯的具体内容包括对地下水位的确定,腐蚀性的研究。
具体做法是依据地下水的水位水性的分布和地下水的活动情况,分析评价地下水对建筑物基础岩土体的损害程度,从而推测出有可能发生的损害状况,并制定出可行方案避免或减少损害。
最后,在建设大型项目的时候,如果在地质环境资料不全面的情况下,应该组织专业人员进行水文地质专项勘察,弄明白水文地质的各种参数,为建筑物具体采用什么样的桩基形式和进行科学的工程设计提供水文地质参数。
水文地质对工程地质勘察的几点思考
摘要:身为工程地质学的一大分支,工程地质勘查具备供应地质方面的资料给片区开发、城市规划以及旧城改造等工程建设的功能。
同时,工程地质勘查与水文地质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紧密联系的关系。
但是,地下水是岩土体的重要构成要素,一方面,其会对建筑场地基岩土体的工程特征产生直接的影响;另一方面,由于基础工程和建筑物的环境条件联系紧密,因此其在一定程度上会给建筑场地基础的耐久性与稳定性造成影响。
关键词:水文地质;地下水;工程地质勘察;岩土水理性质
中图分类号:p62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引言
身为工程地质学的一大分支,工程地质勘查具备供应地质方面的资料给片区开发、城市规划以及旧城改造等工程建设的功能。
但是,工程建筑或多或少均会影响到其所在之处的地质环境,影响该地的环境发展问题。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工程建筑的建设一方面会给地质环境造成毁损,促使其发生变化,不利于周遭地质环境的质量;另一方面,由于拟建场区的施工的好坏与工程建筑的施工造价、条件、建筑物的使用条件、稳定性能息息相关,因此,拟建厂区的施工若毁坏并改造附近地质环境的话,必然会影响到建筑物与工程建筑的质量。
2 工程地质概述
工程地质是一门以挖掘出各种工程场区、场区的地质条件及其相
关的地质问题的根源为目标的进行研究、调查、处理和各种工程建筑、人类活动相关的地质问题以便开展综合剖析、评价、预测工作,从而推导出工程建筑作用之下地质条件也许会发挥出的作用及其
也许会出现的变动进而择出最优方案。
事实上,还会给出很多对不良地质问题进行解决的对策,这给工程的正常运用、施工及合理设计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总的来说,工程地质勘查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了组织结构围观结构、化学、物质及力学性质、岩土组分尤其是建筑工程稳定性、强度、硬度等的影响、细化岩土工程地质类别,给出改善岩土的建筑性能的建议。
工程地质勘查的基本工作就是充分利用力学与地质知识对工程的地质问题进行回答,从而挖掘出工程地质条件,分析并评价建筑场区工程地质问题,确保工程建筑的发展能够适应于地质环境,促使工程经济、安全运作。
3 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之间的关系紧密
在工程设计、勘察、施工过程当中,水文地质问题一直都是一个极易被人忽略却又相当重要的问题。
其中,地下水是岩土体的构成要素,其难免会给建筑场地基岩土体的工程特征带来直接性的影响。
与此同时,由于地下水和基础工程及建筑物的环境条件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极易影响到建筑物地基的耐久性与稳定性。
但是,在实际的勘察工作当中,由于牵扯到水文参数的利用的因素很少,水文地质问题多变成空谈,大部分水文地质问题在勘察中仅仅是针对天然状态之下的水文地质条件进行一般性评价。
3.1确定好工程地质勘察过程中水文地质问题评价内容一般来说,会给工程的水文
地质带来影响的因素主要有:地下水位、隔水层与含水层的布局、厚度及其组合关系、地下水类型等。
为此,要在工程地质勘察过程中加大力度研究水文地质问题,既要积极发现和岩土工程存在着紧密联系的水文地质问题,并评析地下水对于建筑工程以及岩土体带来的正面及负面影响,又得给出治理及预防措施,从而在理论上为施工及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如此即可在某种程度上降低甚至是消除地下水对于工程建设的不良影响。
然而,在工程地质勘查报告当中,一般来说,没有结合施工的需要及基础设计就直截了当地对地下水给岩土工程带来的正、负面影响进行评价。
因此,在未来的工程地质勘察工作中在评价水文地质问题时,应主要围绕着下列几大方面加以考虑:
(1)开展工程勘察工作,找出相关的水文地质问题,并备好选型时需要的水文地质资料;
(2)由于地下水会给工程带来一定的影响,因此,要给出不同条件下应重视评价的地质问题;
(3)首先查明地下水给建筑物及岩土体带来的正负面影响,然后对其进行评价,并预测也许会出现的岩土工程危害,进而应对策略;
(4)分析并预测人为工程活动过程当中地下水的变化状况及地下水对于建筑物、岩土体带来的反作用是最关键的。
3.2 岩土水理性质的探索与测试
岩土的水理性质,顾名思义,是地下水和岩土相互作用时岩土会
展现出来的性质,其包括持水性、容水性、透水性等诸多性质,但是此类性质和组成岩土的液态、固态及气态息息相关。
一般而言,在岩土体当中,若从埋藏条件上看,我们可以将地下水分成潜水、滞水、承压水;若从含水层孔隙性质上来说,其可分成裂隙水、孔隙水及岩溶水。
地下水的形式不同,其给岩土水理性质带来的影响也会存在差异。
在过去的工程地质勘察工作当中往往会忽视测试岩土水理性质,所以,我们要重点关注岩土的水理性质的多角度、多侧面的评析。
3.3 熟稔地下水对于岩土工程的危害
因为地下水会受到动水压力的作用,再加之其本身的水位会发生变化,因此会给岩土工程带来一定的危害。
总的来说,导致地下水位出现变化的因素有人为因素,也有天然因素。
一旦地下水位达到某种程度,其就会危害到岩土工程。
一般而言,地下水位变化引发的危害主要有三种,即:
(1)地下水位下降引发的岩土工程危害
之所以地下水位会降低,其主要归咎于人为因素,比方说:采矿过程中的矿床疏干、汇聚大量地下水、修建水库截夺下游地下水的补给、上游筑坝等。
若地下水的水位降幅过大,往往会引起地面沉降、地裂、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发生以及水质变坏、地下水源枯竭等环境问题出现,从而给建筑物及岩土体的稳定性、人类居住环境带来巨大的影响。
(2)水位上升给岩土工程带来的不良影响
导致潜水位上升的因子主要有:附近湖泊、河流、水库的水位上涨、附近修建水库、各类地给排水管道的渗漏、水浇地渗漏工程与引水渠道施工等灌溉工程等。
事实上,潜水位的提升会极大地影响到建筑物的安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上:(1)让地基隆起或者侧向位移,导致基础上浮,建筑物的稳定性丧失;(2)会使得地基软化,减少强度及压缩性,造成建筑物的形状出现一定程度的变化;(3)河岸、斜坡潜水位上升,影响到岩土体力学的性能,进而出现崩塌、滑移等地质问题;(4)让以往的未达到饱和状态的粉土与砂土达到饱和,致使砂土地震液化问题出现,抑或是引发管涌、流砂等问题。
(3)地下水上升和下降较为频繁给岩土工程带来的危害
地下水的升降变动会使膨胀性岩土出现胀缩变形不均匀的问题,一旦地下水降低或上升,那么既会让岩土频繁地收缩或膨胀变形,又会使得岩土的变幅增大,由此引发地裂,尤其是轻型建筑物,其破坏性更大。
4.结语
总而言之,在建筑物基础设计、基础持力层选取以及工程地质灾害防治等方面,水文地质工作所起的作用是十分显著的。
因此,城市工程地质勘察中的环境地质问题是给建筑物建设安全、使用效果及造价造成直接影响的关键性问题。
伴随着工程地质勘察的不断发展,水文地质工作的影响愈来愈大。
然而,要想得到较好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使得工程地质勘
察结论的预见性及实用性、可行性能更好地为工程建设服务,就必须在实践过程中广泛收集各种地质资料及施工竣工资料并对其加以综合评析,然后结合本地区成功的建筑经验给出对策,确保拟建物能安全、快速、经济的建设。
与此同时,还要加大力度维持相邻的环境地质与旧建筑物的稳定安全。
参考文献:
[1]张成恭等.专门工程地质学[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1.
[2]孙广忠.地质工程学原理[m].北京地震出版社,2004.
[3]陈铁林等.裂隙对非饱和土边边缘稳定性的影响[j].
岩土工程学报,28,(2).
[4]张喜发.岩土工程勘察与评价[m].长春:吉林科学技
术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