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TE_MR功能开启指导书-Trace viewer篇
- 格式:docx
- 大小:6.05 MB
- 文档页数:9
内蒙LTEMR弱覆盖调整指导思路L TE MR 弱覆盖调整指导手册1、现网弱覆盖小区情况通过对亳州LTE 网络MR 弱覆盖情况分析得出:主要集中在乡镇和农村区域,自开站以来缺少系统优化,在用户量增长过快的前提下,对网络提出严峻考验,弱覆盖问题更为凸显。
1.1 连续两个月弱覆盖统计5、6月MR 弱覆盖小区,连续2个月弱覆盖小区,共802个。
其中城区小区65个。
农村小区737个。
200400600蒙城涡阳利辛谯城区24312252138223241463弱覆盖小区分布城区小区数农村小区数1.2、6月份新增弱覆盖其中6月份新增MR 弱覆盖小区392个,其中城区64个,农村328个。
2、弱覆盖分布情况2.1、农村小区TA 异常分布现网农村站间距为2.431Km ,查看用户TA 分布发现,采样点集中区域在距离基站200米和1200米处共有两处波峰,其中1100米处主要是由于距离基站较远,用户接入过多,是导致MR 弱覆盖的主要原因,建议增强覆盖。
100200300400蒙城涡阳利辛谯城区1014132886160165326连续两个月弱覆盖小区分布城区小区数农村小区数50100150蒙城涡阳利辛谯城区14179245263761376月份新增弱覆盖小区分布城区小区数农村小区数1TA=78.24米2.2、MR弱覆盖小区区间分布弱覆盖占比集中在30%-40%区间占比较大,现对该区间小区按照[-115,-110)占比弱覆盖采样点情况,梳理处313个小区可以通过功率提升,天线调整快速解决弱覆盖。
3、现场优化调整3.1二维四象限MR 弱覆盖处理手段针对乡镇MR 弱覆盖采样占比较高的问题,根据乡镇农村小区接入电平和接入距离评估体系,按照MR 电平-100dBm 、时间提前量1Km 为标准,将MR 采样占比划分4个区间,距离及电平定义为:乡镇农村二维四象限分布如下:? 近距离低电平:基站故障、站址较矮、天线下倾角过小;? 近距离高电平:终端迁移,提高MR 总采样点数;远距离低电平:小区覆盖方向远处有村庄,且用户数较多,建议增加站点,解决覆盖问题; ?远距离高电平:天线下降角过小,建议收缩覆盖,减少弱场用户接入;313246103[30,40)弱覆盖比例小区电平采样点分布[-115,-110)占比>50%小区数[-115,-110)占比[50%,40%)小区数[-115,-110)占比≤40%小区数3.2、天线调整思路1、上站前核实小区是否已删除退网;2、上站前确认站点运行状态、告警情况,有故障站点及时告知处理;3、上站前通过Google地图确认小区是否有覆盖空洞,对具备覆盖调整条件的站点做出调整计划,对不具备调整条件的站点暂不考虑上站计划;4、上站前确认弱覆盖小区同站小区弱覆盖占比情况,如果有小区弱覆盖占比大于15%,则根据覆盖需求顺带调整;5、原则上优先调整农村和乡镇站点,优先调整MR弱覆盖占比较低的小区,参考优先级ABC;6、连续两个月出现弱覆盖的小区优先调整;7、上站前确认弱覆盖站点是否存在2G高倒流问题,若存在则需考虑2/4G天线覆盖情况,调整时需兼顾解决2G高倒流;8、室分及微站单独联系安排处理;9、对于无法确认站点是否可以调整或者如何调整时,专项组成员统一讨论。
LTE MR功能操作说明1.1L TE MR功能点介绍目前针对LTE MR已经做了如下专题功能,菜单界面如下:1.2TD覆盖分析系统利用MRO的邻区测量数据,从重叠覆盖、过覆盖等方面,展开LTE网络覆盖分析。
1.2.1基本概念小区相关性:在采用周期性测量情况下,主小区s的某一个邻区在服务小区s的测量报告中出现且P-CCPCH接收信号码功率强度差大于-6dB(邻小区-服务小区)的采样点数之和与服务小区的采样点总数的比值。
主小区与每个邻区均计算一次小区相关性。
采样点重叠覆盖度:采样点中测量到的小区接收电平和主小区电平差大于-6dB的小区数量(含主服,即满足条件的邻区数+1)。
重叠覆盖采样点:采样点重叠覆盖度>=X(集团规定是5,可配置)的采样点,为重叠覆盖采样点。
小区重叠覆盖度:服务小区的重叠覆盖采样点数与服务小区的采样点总数的比值。
过覆盖影响小区:主小区s与邻小区n的小区相关性>3%,且主小区与邻小区的距离小于5KM(可配置),则主小区s小区为邻小区n的过覆盖影响小区。
提示:可以点击右上角的,查看跟当前功能有关的指标算法说明。
1.2.2操作步骤点击“LTE覆盖分析”功能图标,选择MR统计时间,点击查询,查看查询结果。
查询结果界面如下:查询结果包括重叠覆盖、过覆盖等2项,每一项又包括指标统计结果表格和GIS云图两个部分。
选择不同的分析项目,相应的结果会随之切换。
GIS上的带圈数字代表该区域中的小区数,地图放大到一定比例后,将显示实际小区。
1.2.3重叠覆盖选择重叠覆盖,可以看到如下的查询结果。
结果中详细列出了本地市每个小区在X分别取2、3、4、6、8、10时的重叠覆盖采样点数和小区重叠覆盖度。
查询结果支持排序、过滤和导出到excel。
点击“小区GIS渲染”,系统以X=5的小区重叠覆盖度,进行云图渲染。
颜色越深的地方,说明重叠覆盖越严重。
双击指标结果统计表格,可以查看所在列小区的重叠覆盖小区明细,了解不同邻区对其重叠覆盖贡献度。
MR数据定义与核查MR数据统计分析步骤包括:1、CTR定义2、MR定义3、MR数据提取一、CTR定义设置trace time开启Celltrace,”Admin state”状态为active时,表明Celltrace成功激活。
注意:有新小区或者新的OSS Subnetwork加入时,需要modify CTR,将新加小区拖进任务中。
二、MR定义登录MR服务器http://188.1.105.41:8080/mr LOG: adminKEY: admin选择MR测量项,包括一维和二维数据激活MR服务器中的Job三、MR数据提取提取小区和提取时间设置登录MR FTP serverIP地址:188.1.1.05.41 用户名:mruser密码:mruser在home/mruser/.jo/MR_SG文件夹下面,包含enbid.txt,timefilter.txt,filterfilesv2.py三个文件。
其中enbid.txt对小区进行设置,timefilter为提取的MR数据时间段设置。
MR数据小区、时间设置文件.rar在OSS桌面鼠标右击选择open terminal。
使用telnet 188.1.105.41进入MR Serverls –las用来查看当前目录下文件夹进入home/mruser/.jo/MR_SG后,执行./filterfilesv2.py。
注意:1、执行该命令时间较长,执行完成前光标一直会闪,中间不要进行操作,以免终端程序的运行。
2、执行该命令后,提取的文件会自动生成在opt/MR/data/northbound/MR_SG_NEW下面。
执行命令之前,需要将MR_SG_NEW删除,以免几次运行生成的数据全都汇到了一起。
执行./ filterfilesv2.py后,生成的文件如下图所示:注意:1、不要打开MR_SG_NEW,因为该文件夹下面包含的文件太多,系统会卡死。
2、这些文件太大,删除文件的时间会特别长。
LTEMR功能操作说明LTE MR功能操作说明1.1L TE MR功能点介绍⽬前针对LTE MR已经做了如下专题功能,菜单界⾯如下:1.2TD覆盖分析系统利⽤MRO的邻区测量数据,从重叠覆盖、过覆盖等⽅⾯,展开LTE⽹络覆盖分析。
1.2.1基本概念⼩区相关性:在采⽤周期性测量情况下,主⼩区s的某⼀个邻区在服务⼩区s的测量报告中出现且P-CCPCH接收信号码功率强度差⼤于-6dB(邻⼩区-服务⼩区)的采样点数之和与服务⼩区的采样点总数的⽐值。
主⼩区与每个邻区均计算⼀次⼩区相关性。
采样点重叠覆盖度:采样点中测量到的⼩区接收电平和主⼩区电平差⼤于-6dB的⼩区数量(含主服,即满⾜条件的邻区数+1)。
重叠覆盖采样点:采样点重叠覆盖度>=X(集团规定是5,可配置)的采样点,为重叠覆盖采样点。
⼩区重叠覆盖度:服务⼩区的重叠覆盖采样点数与服务⼩区的采样点总数的⽐值。
过覆盖影响⼩区:主⼩区s与邻⼩区n的⼩区相关性>3%,且主⼩区与邻⼩区的距离⼩于5KM(可配置),则主⼩区s⼩区为邻⼩区n的过覆盖影响⼩区。
提⽰:可以点击右上⾓的,查看跟当前功能有关的指标算法说明。
1.2.2操作步骤点击“LTE覆盖分析”功能图标,选择MR统计时间,点击查询,查看查询结果。
查询结果界⾯如下:查询结果包括重叠覆盖、过覆盖等2项,每⼀项⼜包括指标统计结果表格和GIS云图两个部分。
选择不同的分析项⽬,相应的结果会随之切换。
GIS上的带圈数字代表该区域中的⼩区数,地图放⼤到⼀定⽐例后,将显⽰实际⼩区。
1.2.3重叠覆盖选择重叠覆盖,可以看到如下的查询结果。
结果中详细列出了本地市每个⼩区在X分别取2、3、4、6、8、10时的重叠覆盖采样点数和⼩区重叠覆盖度。
查询结果⽀持排序、过滤和导出到excel。
点击“⼩区GIS渲染”,系统以X=5的⼩区重叠覆盖度,进⾏云图渲染。
颜⾊越深的地⽅,说明重叠覆盖越严重。
双击指标结果统计表格,可以查看所在列⼩区的重叠覆盖⼩区明细,了解不同邻区对其重叠覆盖贡献度。
爱立信L TE网管基本功能介绍1.告警处理1.查看站点状态使用OSS Common Explorer(OCE)查看站点状态打开OCE打开OCE后右上角第一个按钮“Open Perspective”可以切换两种界面:Network Status:可以查看全网小区状态、指定站点的告警状态。
Network Configuration:可以查看全网站点的连接状态、同步状态、是否AI开站等信息。
1.查看全网小区状态在Network Status界面下,Status的标签页下,ECell标签可以看到全网小区状态:ERBS标签可以看到站点名称及其对应的eNB ID、IP地址等。
2.查看指定站点的告警状态在Network Status界面下,Alarm的标签页下,可以看到指定站点的告警。
选中某一行告警,下面的区域可以显示告警的详细信息。
2.告警查询1.查看全网告警打开Alarm List Viewer(ALV)找到LTE网络,右键View Alarms会看到所有站点当前的告警信息。
Alarm Viewer右上角已用颜色区分不同等级的告警及数目:1个Critical告警2个Major告警1个Minor告警0个Warning告警0个Indeterminate告警427个Cleared告警(表示已经清除的告警)2.导出实时告警如果需要统计Alarm成表格,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下图是所有告警先把已经Clear的Alarm屏蔽(点击),会出现如下图只剩当前活动的告警:【注意】当前Cleared告警已经设置为系统自动确认,因此不会再出现在该界面。
选中上图中所有告警,然后如下图右键选择Save Alarm,保存成文件:出现如下界面,把需要保存的Alarm文件名字填写好,点击OK,alarm_20130122.log就保存在当前用户目录路径下边,我们可以通过FTP到此路径下载文件。
下载完alarm_20130122.log,打开后可以全选复制到Excel进行分列等整理,就能得到当前的告警表格。
Android性能检测工具——traceview-电脑资料一、标注测试的代码区域如果我们想要测试gridView设置适配器这段代码,该怎么做呢?很简单,用两行代码夹住它~原始的代码:mPhotoWall.setAdapter(mAdapter);标注为测试的代码:Debug.startMethodTracing("my_trace_file");mPhotoWall.setAdapter(mAdapter);Debug.stopMethodTracing();这样我们就表明了,我们的测试是从setAdapter前开始,到它之后结束的,。
这里有个文件名,my_trace_file,这是我们测试后,得到测试报告的名字,一会再说。
PS:记得要加上权限:二、查看测试报告运行程序后,我们会在sdcard文件夹下找到我们的测试报告文件如果我们想要查看的话,可以通过命令行,把它移动到d盘adb pull /sdcard/my_trace_file.trace d:/接着调用adb pull /sdcard/my_trace_file.trace d:/即可打开测试报告的图形界面:三、表头中各个参数的意义nl Cpu Time%:方法在运行期间被调用的时间占总时间的百分比,电脑资料《Android性能检测工具——traceview》(https://www.)。
Incl Cpu Time:方法执行的总时间(包括调用子函数所消耗的时间):调用该方法每次所需要消耗的时间*执行次数。
Excl Cpu Time%:方法自身所消耗的时间(不包括调用其他方法所消耗的时间)占总时间的百分比。
Excl Cpu Time:方法自身所消耗的时间。
Incl Real Time%:方法真正执行的时间占总时间的百分比。
Incl Real Time:方法真正被执行的时间。
Excl Real Time%:方法真正被执行的时间占总时间的百分比Excl Real Time:方法真正被执行的所消耗的时间Calls+RecurCalls/T otal:方法被调用的次数+重复调用的次数Cpu Time/Call:方法每次被执行的时间Real Time/Call:方法真实被执行的时间PS:一般在activity的onCreate()中添加Debug.startMethodTracing(“T est”), 在onStop()中来调用Debug.stopMethodTracing()。
TraceViewerOTDR迹线浏览管理工具Ver.1.11本文档中的信息如有更改,恕不另行通知。
未经公司书面允许,本出版物的任何部分不得通过任何手段以任何形式复制、传播、转录、存储在可检索系统中或翻译成其它语言。
所有与本手册有关的注册名称和商标归各自的公司所有。
2目录第一章:安装 (4)TraceViewer部件 (4)操作系统 (4)安装步骤 (4)安装TraceViewer (4)安装USB驱动 (4)PC机串口(可选) (7)第二章:使用TraceViewerTraceViewer (8)综述 (8)上传迹线文件 (8)打开、关闭迹线文件 (10)垂直移动迹线 (11)迹线缩、放操作 (12)迹线放大 (12)迹线缩小 (12)事件插入损耗分析 (13)事件反射损耗分析 (14)编辑迹线文件信息 (15)编辑事件表 (16)添加事件 (16)添加非反射事件 (16)添加反射事件 (17)删除事件 (18)修改事件 (19)批量文件修改 (19)迹线打印 (21)打印预览、打印 (21)批量打印预览、批量打印 (21)打印选项 (22)3第一章:安装TraceViewer部件您可能需要安装、设置多个部件。
♦TraceViewer:OTDR测试迹线浏览、编辑、打印工具♦USB驱动:TraceViewer通过usb口与OTDR仪表进行通信,将OTDR测试迹线提取到PC机,供本地存储、管理、浏览、打印。
♦PC串口配置(可选):TraceViewer也可以通过串口与OTDR仪表进行通信,将OTDR 测试迹线提取到PC机,供本地存储、管理、浏览、打印。
操作系统TraceViewer适用的操作系统:windows2000/xp/win7安装步骤安装TraceViewer在每台要运行TraceViewer的计算机上执行以下步骤。
1.请将随仪表携带的光盘插入您的CD驱动器2.点击运行TraceViewer目录下的安装程序Setup.exe,并按照安装程序提供的指示一步一步完成TraceViewer安装操作。
RNC机房操作指导总结一.机房操作命名解析查询小区动态参数:DSP CELL查询小区静态参数LST CELL修改小区MOD CELL查询PDSCH配置信息(参考信号功率):LST PDSCHCFGPDSCH配置信息(参考信号功率) MOD PDSCHCFG查询活动告警:LST ALMAF查看跟踪区域配置信息:LST CNOPERATORTA查询eNodeB加密算法优先级配置:LST ENODEBCIPHERCAP查询eNodeB完整性保护算法优先级:LST ENODEBINTEGRITYCAP查询小区模拟负载控制:LST CELLSIMULOAD查询PDCCH算法:LST CELLPDCCHALGO查询EUTRAN同频邻区关系:LST EUTRANINTRAFREQNCELL查询EUTRAN外部小区:LST EUTRANEXTERNALCELL添加外部邻区关系添加同频邻区关系删除EUTRAN同频邻区关系删除EUTRAN外部小区查询基站数据业务用户数:DSP S1INTERFACEA3同频切换参数修改:修改同频切换参数组:MOD INTRAFREQHOGROUP LST INTRAFREQHOGROUP异频切换参数:LST INTERFREQHOGROUPMod InterfreqhogroupLST DEVIP 查询enodeb IP配置24:跟踪区查询Lst cellop \ LST CNOPERA TORTAL TE 灌包查看空口环境,速率100M以上空口正常;扇区下最好一个用户,保持连接不做业务DSP ALLUEBASICINFO 查核心网分配的临时移动用户标识(如果没有临时标识了可以用UEDSP UEONLINEINFO, 得到核心网配置的E-RAB ID(如果没有临时标识了可以用UE入网的随机值标识;查询方式选UEID)STR UUDATATST 开始灌包,红色圈中为随意填写;端口号保持55;后台跟着小区吞吐量,查看速率(如果没有临时标识了可以用UE入网的随机值标识;查询方式选UEID)L TE电调天线后台调整命令1、DSP RETPORT 该命令用于电调天线RET端口的动态信息,查询电调开关是否打开;没有打开的话,Mod retport 打开端口。
TraceViewerOTDR迹线浏览管理工具Ver.1.11本文档中的信息如有更改,恕不另行通知。
未经公司书面允许,本出版物的任何部分不得通过任何手段以任何形式复制、传播、转录、存储在可检索系统中或翻译成其它语言。
所有与本手册有关的注册名称和商标归各自的公司所有。
2目录第一章:安装 (4)TraceViewer部件 (4)操作系统 (4)安装步骤 (4)安装TraceViewer (4)安装USB驱动 (4)PC机串口(可选) (7)第二章:使用TraceViewerTraceViewer (8)综述 (8)上传迹线文件 (8)打开、关闭迹线文件 (10)垂直移动迹线 (11)迹线缩、放操作 (12)迹线放大 (12)迹线缩小 (12)事件插入损耗分析 (13)事件反射损耗分析 (14)编辑迹线文件信息 (15)编辑事件表 (16)添加事件 (16)添加非反射事件 (16)添加反射事件 (17)删除事件 (18)修改事件 (19)批量文件修改 (19)迹线打印 (21)打印预览、打印 (21)批量打印预览、批量打印 (21)打印选项 (22)3第一章:安装TraceViewer部件您可能需要安装、设置多个部件。
♦TraceViewer:OTDR测试迹线浏览、编辑、打印工具♦USB驱动:TraceViewer通过usb口与OTDR仪表进行通信,将OTDR测试迹线提取到PC机,供本地存储、管理、浏览、打印。
♦PC串口配置(可选):TraceViewer也可以通过串口与OTDR仪表进行通信,将OTDR 测试迹线提取到PC机,供本地存储、管理、浏览、打印。
操作系统TraceViewer适用的操作系统:windows2000/xp/win7安装步骤安装TraceViewer在每台要运行TraceViewer的计算机上执行以下步骤。
1.请将随仪表携带的光盘插入您的CD驱动器2.点击运行TraceViewer目录下的安装程序Setup.exe,并按照安装程序提供的指示一步一步完成TraceViewer安装操作。
MR功能全部打开方法一、开启MR1.测量控制开关(OMC)(1)打开CDL跟踪标识性能统计上报开关公共移动陆地子网-无线网络-RNC网元-nodeb集-小区级-小区规划数据查看CDL跟踪标识性能统计上报开关是否默认打开。
如果默认关闭,点右键修改为打开。
如下图所示:(2)修改UE测量内部信息表公共移动陆地子网-无线网络-RNC网元-测量配置静态部分-内部测量集-UE 测量内部测量信息。
将测量标识为14的测量量改为定时提前。
如下图所示:(3)修改算法定时器共移动陆地子网-无线网络-RNC网元-nodeb集-小区级-任意小区-小区算法集-算法定时器。
查看算法定时器中是否需要发起CDLMR需要的测量开关为yes,如果为no,点右键修改为yes。
如下图所示:(4)修改算法全局表公共移动陆地子网-无线网络-RNC网元-算法全局参数。
点右键修改CDL需要测量数为13,下拉+,分别选择13个CDL需要的测量数。
(5)注意除上述4点改动外,其余保持现有标定手册默认值。
2.MR测量任务定制(OMC)(1)样本数据计划下发前提:配置数据完整,链路正常,上级网管与OMC系统连接正常。
操作步骤:(1) 在性能模块中,选择[视图]菜单项,选择[统计计划管理]进入计划界面。
(2) 在统计计划管理子模块中,选择[操作]菜单项,选择[设置样本数据上报开关](3) 在[选择无线网络子系统]中,选择需要设置的RNC。
(4) 勾选需要下发的小区,点击[启动开关]结果:成功开启样本数据开关,以15分钟为粒度,网元进行上报样本数据。
注意:样本数据是无法在OMT端展现的,只有在上级网管的报表中才能观察到样本数据。
只有开启了样本数据的开关,样本数据和统计数据才会上报到OMC侧。
(2)统计数据计划下发前提:样本数据开关开启,链路正常,配置数据完整。
若OMC中已有MR性能统计模板,则选中模板,定制好开启MR测量的起始时间,激活测量任务即可。
如下图所示:①在性能模块中,选择[视图]菜单项,选择[统计计划管理]进入计划界面。
操作手册 - 第九章 - LTE扫频分析目录第九章 LTE扫频分析 ........................................................................... ....................................................... 2 9.1 覆盖分析 ........................................................................... . (2)9.1.1 弱覆盖 ........................................................................... ......................................................... 2 9.1.2 室分外泄 ........................................................................... ..................................................... 6 9.1.3 过覆盖 ........................................................................... ......................................................... 7 9.1.4 覆盖不符 ........................................................................... ..................................................... 9 9.1.5 导频污染 ........................................................................... ................................................... 11 9.1.6 无归属信号 ........................................................................... ............................................... 14 9.1.7 过远信号 ........................................................................... ................................................... 15 9.1.8 无信号小区 ........................................................................... ............................................... 17 9.2 质量分析 ........................................................................... .. (18)9.2.1 质差路段 ........................................................................... ................................................... 18 9.2.2 高电平质差小区 ........................................................................... ....................................... 20 9.3 邻区核查 ........................................................................... .. (22)9.3.1 配置核查 ........................................................................... ................................................... 22 9.4 频率分析 ........................................................................... .. (26)9.4.1 道路模三干扰 ........................................................................... ........................................... 26 9.4.2 小区模三干扰 ........................................................................... ........................................... 28 9.4.3 模三干扰指数 ........................................................................... ........................................... 30 9.5 覆盖度评估 ........................................................................... . (32)9.5.1 道路重叠覆盖度 ........................................................................... ....................................... 32 9.5.2 小区重叠覆盖度 ........................................................................... ....................................... 36 9.5.3 高重叠覆盖道路 ........................................................................... (37)- I -第九章 LTE扫频分析9.1 覆盖分析9.1.1 弱覆盖9.1.1.1 路段算法说明:统计最强信号连续100米(可设置)以上场强低于-90 dBm(可设置)的路段信息。
第六章 分析检验光线追迹结果完成光线追迹之后,当进行结果评估时,分析菜单提供多种方法来显示光线追迹数据。
Displaying Rays 和 Ray Sorting让你观察数据是否是你期待的结果。
Irradiance Maps, Ray Tables and Polarization Maps 提供每一个表面的模拟结果。
Candela Plots 显示模型中光线数据的角度分配。
Volume Flux Viewer能够观察模型内部的流量分布。
Reports Menu 帮助你完成分析光线数据和模型的多种报告形式。
Tools 菜单包括附加的功能来帮助你完成光线追迹结果。
Analysis Menu在本章中的描述中,大多数的光线追迹结果从Analysis Menu中得到,光线追迹也被包含在Analysis Menu项目的开始,这在第五章有详细地介绍。
Display RaysAnalysis | Display Rays 选项允许你控制光线的显示。
“Analysis Mode(分析模式)”下,在完成光线追迹后, 光线默认地被显示或取消。
光线在“Simulation Mode(模拟模式)”中不能够被显示。
要关闭显示的光线,只需进入Analysis | Display Rays,显示光线的状态是通过菜单上√ 标志来标注的。
如果被trace的光线有很多并且带有许多的splits or branches,程序会花很长时间来显示这些光线。
你可以根据需要设定Window|Auto Update来更新光线的显示,这时的光线不会被随时更新,直到你按“F5”或选择Window|Refresh。
光线也可能在和图画程序组合期间同步显示,当具有优先设置时。
参考2.43页的“Ray Display”。
你也可以按照下面的描述使用Ray Sorting来决定哪些光线显示。
Ray Colors可以通过Ray Color对话框来设置光线的颜色来取代预先设值的颜色值,对于单色光,Ray Color对话框提供三种预设的颜色值来显示光线颜色。
使用META工具查看LTE射频参数操作指导
1、打开
META
3
3、点击“Reconnect”,如红框3所示,手机通过USB线跟工具连接
4、连接上的页面如下,,在“A”框选择“LTE RF TOOL”,然后选择“PUSCH TX”,再选择“TPC LEVEL Setting”
A
5、选择配置文档,点击“Upload from flash”,将“VRB Leghth”设置到“1”,后点“start”
查看仪器上功率。
6.仪器设置:点击“MEASURE”(非信令模式),查看设备勾选“TX Measurement 1”后点击“LTE 1 TX Meas..”
7.进入以下界面后点击“ConFig”按键,进入设置项选择“FDD”,设置线损“1.2”,选择频段
8.设置信道带宽为5MHZ,
9.设置显示模块,将“Multi Evaluation OFF”打到“Multi Evaluation ON”
10.设置TRIGGER为“Free Run (No Sync)”
11.设置最大功率为30
12.如需切换频段,请将BAND 1进行切换,将UL Frequerrer中的值输入仪器中,点start。
最新文件仅供参考已改成word文本。
方便更改。
抓底噪trace的方法1.eNB侧:(moshell eNB OAM_ip)mtd kill –alllh all fte default清除之前的埋的log指定抓log的服务器和其他相关内容:hicap enable -ip 10.167.230.67 -udp 33079 -dscp 0 -srcIp 10.2.11.41前一个ip(10.167.230.67):用来抓log的服务器的S1_ip后一个ip(10.2.11.41):eNB的S1_ip激活log也可以说是埋log:mtd peek -ta ulMacCeBl -signal LPP_UPC_ULCELLCE_EI_CELL_STATUS_REPORT_IND -dir INCOMING 这就是要抓的底噪log,由design提供2.抓log的server侧:(OAM_ip:10.167.244.69)./viewer --monitor=10.2.11.41 | tee ./fw/0419-2.logIp: eNB的S1_iptee的后面:在抓log的服务器中,存放log的地址:./fw 和log的名字:/0419-2.log3.在winSCP中,找到生成的log文件,复制移动到用来解log的服务器的相应文件夹中,本例中的路径为:/home/fw/R22BU4.解log的服务器侧:(10.185.17.78)cat /home/fw/R22BU/ul.log | TET.pl --xml_file /home/fw/R22BU/lteRbsBbTraceTranslationDus41.xml | decode -if /home/fw/R22BU/ | tee /home/fw/R22BU/ul1.dec把log文件放在哪个服务器中就用哪个服务器解,本例中所用服务器为:10.185.17.78cat:读/home/fw/R22BU/ul.logTET.pl&decode:为解log的指令tee:将解过的log存为/home/fw/R22BU/ul1.decNOTE:有的trace用下面的语句来指定抓log的服务器地址tm –udp 10.167.230.67 //这个地址也是抓log的server的S1_ip。
1简介ETM trace 是一种高速Trace,并提供强大的调试模式,可帮助您解决最困难的问题。
本文档旨在介绍如何为i.MXRT10xx 芯片启用ETM Trace 以及使用uTrace 调试器的基本步骤。
2安装软件用户可以从https:///frames.html?download_overview.html 找到TRACE32安装软件包,将TRACE32_201909.7z 下载到计算机上并进行安装。
注意以下两点:1.由于安装包比较大,可以根据目标处理器安装软件组件,以节省硬盘空间;2.您可以在C:\T32\bin\windows64\drivers 文件夹中找到安装的驱动程序。
3连接硬件TRACE32调试器硬件包括:•通用调试器硬件•特定于处理器体系结构的调试电缆图 1 是硬件连接示意图。
目录1 简介........................................................12 安装软件................................................13 连接硬件................................................14 使用软件 (4)5 加载应用................................................56 创建脚本................................................67 加载应用................................................88 Trace 调试.............................................89 其他.. (9)AN12877如何在iMXRT10xx 系列上使能ETM_TraceRev. 0 — June 2020Application Note1. 以 i.MX RT1010 验证板(RAM)为例,图 2 显示了 i.MX RT1010 验证板硬件连接图。
LTE_MR功能开启指导书
MR功能开启配置说明:
(为了节省时间部分截图引用了其他项目截图)
TRACE VIEWER的作用就是创建MTRACE,在此之前需要完成以下几步操作:第一部分:基站上的操作
第一步:激活cell trace
第二步:激活cell MDT trace
第三步:激活vendor specific cell trace enhancements
第四步:创建CTRLTS
第五步:开启3rd party trace reporting
第六步:设置Trace reporting mode为online
以上步骤都完成后,开始使用TRACE VIEWER进行MTRACE的创建工作;
注意:如果基站上已创建MTRACE 这个对象,需要先删除;因为网管上通过Trace Viewer 激活后,会在基站上自动配置。
第二部分:网管上的操作
网管上Trace view的使用:
第一步:新建trace : File→New→Cell Trace
点击Cell Trace后进入如下界面:
第二步:参数设置 注意事项:
● Trace start time/stop time 需要设置,不能trace 太久,可能存在问题(比如多站点
同时trace ,OMC 服务器负荷可能偏大)
● Description 对话框中必须要填写东西(如下图MR2) ● 各参数配置请按照各项目的具体要求进行选择填写。
基站上开启的各功能项
由于需要把事件性的TA关掉,Cell TA tracing 应设为false,如下图;所以功能选项中TA前的勾选框应去除;
第三步,激活Trace
注意:
操作到这一步时最好找omc工程师查下数据库中有没有trace viewer 相关的TRC_DB数据库表空间full的报错。
如果表空间满了就会造成trace激活不了;下plan开trace经常会导致TRC_DB数据库表空间full的问题。
解决方法:如果项目上经常需要下PLAN,那么就请omc工程师定期进行清理。
点击Active/SAVE按钮后进入如下界面:
当State变为ACTIVE后说明MTRACE已创建完成。
至此,MR开启工作已完成。
等时间到了设置的Stop time后State会变为INACTIVE,进而之前创建MTRACE会被自动删除,如下图:
第三部分:遗留问题
使用TRACE VIEWER分别开启基站3个小区的MR后,如果Stop time设置不同,虽然到时间后该小区相对应的MTRACE已被删除,但由于同站其他小区仍在开启MR,最终发现被删除MTRACE的小区还会继续采集数据。
下图为0717日18:30-18:45MR采集到的数据,可以看出3小区在17:00已关闭MR,但在18:30-18:45仍有其MR采集的数据。
(登陆MR服务器查询发现如果三个小区全部关闭了MR则不会再生成MR数据)
其他MR开启相关资料附件:(供参考)RL55-MR操作流程-
邯郸.docx
MR服务器日常维护
指导.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