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地表水水质状况
- 格式:pdf
- 大小:162.92 KB
- 文档页数:1
重庆市水资源基本情况数据分析报告2018版序言重庆市水资源基本情况数据分析报告从水资源总量,地表水资源量,地下水资源量,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重复量,人均水资源量等重要因素进行分析,剖析了重庆市水资源基本情况现状、趋势变化。
重庆市水资源基本情况数据分析报告相关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司天津旷维所有,其他方引用我方报告均请注明出处。
借助对数据的发掘及分析,提供一个全面、严谨、客观的视角来了解重庆市水资源基本情况现状及发展趋势。
重庆市水资源基本情况分析报告数据来源于中国国家统计局等权威部门。
重庆市水资源基本情况数据分析报告以数据呈现方式客观、多维度、深入介绍重庆市水资源真实状况及发展脉络,为机构和个人提供必要借鉴及重要参考。
目录第一节重庆市水资源基本情况现状概况 (1)第二节重庆市水资源总量指标分析 (3)一、重庆市水资源总量现状统计 (3)二、全国水资源总量现状统计 (3)三、重庆市水资源总量占全国水资源总量比重统计 (3)四、重庆市水资源总量(2015-2017)统计分析 (4)五、重庆市水资源总量(2016-2017)变动分析 (4)六、全国水资源总量(2015-2017)统计分析 (5)七、全国水资源总量(2016-2017)变动分析 (5)八、重庆市水资源总量同全国水资源总量(2016-2017)变动对比分析 (6)第三节重庆市地表水资源量指标分析 (7)一、重庆市地表水资源量现状统计 (7)二、全国地表水资源量现状统计分析 (7)三、重庆市地表水资源量占全国地表水资源量比重统计分析 (7)四、重庆市地表水资源量(2015-2017)统计分析 (8)五、重庆市地表水资源量(2016-2017)变动分析 (8)六、全国地表水资源量(2015-2017)统计分析 (9)七、全国地表水资源量(2016-2017)变动分析 (9)八、重庆市地表水资源量同全国地表水资源量(2016-2017)变动对比分析 (10)第四节重庆市地下水资源量指标分析 (11)一、重庆市地下水资源量现状统计 (11)二、全国地下水资源量现状统计分析 (11)三、重庆市地下水资源量占全国地下水资源量比重统计分析 (11)四、重庆市地下水资源量(2015-2017)统计分析 (12)五、重庆市地下水资源量(2016-2017)变动分析 (12)六、全国地下水资源量(2015-2017)统计分析 (13)七、全国地下水资源量(2016-2017)变动分析 (13)八、重庆市地下水资源量同全国地下水资源量(2016-2017)变动对比分析 (14)第五节重庆市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重复量指标分析 (15)一、重庆市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重复量现状统计 (15)二、全国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重复量现状统计 (15)三、重庆市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重复量占全国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重复量比重统计 (15)四、重庆市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重复量(2015-2017)统计分析 (16)五、重庆市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重复量(2016-2017)变动分析 (16)六、全国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重复量(2015-2017)统计分析 (17)七、全国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重复量(2016-2017)变动分析 (17)八、重庆市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重复量同全国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重复量(2016-2017)变动对比分析 (18)第六节重庆市人均水资源量指标分析 (19)一、重庆市人均水资源量现状统计 (19)二、全国人均水资源量现状统计 (19)三、重庆市人均水资源量占全国人均水资源量比重统计 (19)四、重庆市人均水资源量(2015-2017)统计分析 (20)五、重庆市人均水资源量(2016-2017)变动分析 (20)六、全国人均水资源量(2015-2017)统计分析 (21)七、全国人均水资源量(2016-2017)变动分析 (21)八、重庆市人均水资源量同全国人均水资源量(2016-2017)变动对比分析 (22)图表目录表1:重庆市水资源基本情况现状统计表 (1)表2:重庆市水资源总量现状统计表 (3)表3:全国水资源总量现状统计表 (3)表4:重庆市水资源总量占全国水资源总量比重统计表 (3)表5:重庆市水资源总量(2015-2017)统计表 (4)表6:重庆市水资源总量(2016-2017)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4)表7:全国水资源总量(2015-2017)统计表 (5)表8:全国水资源总量(2016-2017)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5)表9:重庆市水资源总量同全国水资源总量(2016-2017)变动对比统计表 (6)表10:重庆市地表水资源量现状统计表 (7)表11:全国地表水资源量现状统计表 (7)表12:重庆市地表水资源量占全国地表水资源量比重统计表 (7)表13:重庆市地表水资源量(2015-2017)统计表 (8)表14:重庆市地表水资源量(2016-2017)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8)表15:全国地表水资源量(2015-2017)统计表 (9)表16:全国地表水资源量(2016-2017)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9)表17:重庆市地表水资源量同全国地表水资源量(2016-2017)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10表17:重庆市地表水资源量同全国地表水资源量(2016-2017)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0)表18:重庆市地下水资源量现状统计表 (11)表19:全国地下水资源量现状统计分析表 (11)表20:重庆市地下水资源量占全国地下水资源量比重统计表 (11)表21:重庆市地下水资源量(2015-2017)统计表 (12)表22:重庆市地下水资源量(2016-2017)变动分析表(比上年增长%) (12)表23:全国地下水资源量(2015-2017)统计表 (13)表24:全国地下水资源量(2016-2017)变动分析表(比上年增长%) (13)表25:重庆市地下水资源量同全国地下水资源量(2016-2017)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4)表26:重庆市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重复量现状统计表 (15)表27:全国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重复量现状统计表 (15)表28:重庆市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重复量占全国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重复量比重统计表..15 表29:重庆市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重复量(2015-2017)统计表 (16)表30:重庆市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重复量(2016-2017)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6)表31:全国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重复量(2015-2017)统计表 (17)表32:全国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重复量(2016-2017)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7)表33:重庆市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重复量同全国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重复量(2016-2017)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8)表34:重庆市人均水资源量现状统计表 (19)表35:全国人均水资源量现状统计表 (19)表36:重庆市人均水资源量占全国人均水资源量比重统计表 (19)表37:重庆市人均水资源量(2015-2017)统计表 (20)表38:重庆市人均水资源量(2016-2017)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20)表39:全国人均水资源量(2015-2017)统计表 (21)表40:全国人均水资源量(2016-2017)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21)表41:重庆市人均水资源量同全国人均水资源量(2016-2017)变动对比统计表 (22)第一节重庆市水资源基本情况现状概况重庆市水资源基本情况现状详细情况见下表(2017年):表1:重庆市水资源基本情况现状统计表第二节重庆市水资源总量指标分析一、重庆市水资源总量现状统计表2:重庆市水资源总量现状统计表二、全国水资源总量现状统计表3:全国水资源总量现状统计表三、重庆市水资源总量占全国水资源总量比重统计分析表4:重庆市水资源总量占全国水资源总量比重统计表四、重庆市水资源总量(2015-2017)统计分析表5:重庆市水资源总量(2015-2017)统计表五、重庆市水资源总量(2016-2017)变动分析表6:重庆市水资源总量(2016-2017)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六、全国水资源总量(2015-2017)统计分析表7:全国水资源总量(2015-2017)统计表七、全国水资源总量(2016-2017)变动分析表8:全国水资源总量(2016-2017)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八、重庆市水资源总量同全国水资源总量(2016-2017)变动对比分析表9:重庆市水资源总量同全国水资源总量(2016-2017)变动对比表(比上年增长%)第三节重庆市地表水资源量指标分析一、重庆市地表水资源量现状统计表10:重庆市地表水资源量现状统计表二、全国地表水资源量现状统计分析表11:全国地表水资源量现状统计表三、重庆市地表水资源量占全国地表水资源量比重统计分析表12:重庆市地表水资源量占全国地表水资源量比重统计表四、重庆市地表水资源量(2015-2017)统计分析表13:重庆市地表水资源量(2015-2017)统计表五、重庆市地表水资源量(2016-2017)变动分析表14:重庆市地表水资源量(2016-2017)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六、全国地表水资源量(2015-2017)统计分析表15:全国地表水资源量(2015-2017)统计表七、全国地表水资源量(2016-2017)变动分析表16:全国地表水资源量(2016-2017)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八、重庆市地表水资源量同全国地表水资源量(2016-2017)变动对比分析表17:重庆市地表水资源量同全国地表水资源量(2016-2017)变动对比表(比上年增长%)第四节重庆市地下水资源量指标分析一、重庆市地下水资源量现状统计表18:重庆市地下水资源量现状统计表二、全国地下水资源量现状统计分析表19:全国地下水资源量现状统计表三、重庆市地下水资源量占全国地下水资源量比重统计分析表20:重庆市地下水资源量占全国地下水资源量比重统计表四、重庆市地下水资源量(2015-2017)统计分析表21:重庆市地下水资源量(2015-2017)统计表五、重庆市地下水资源量(2016-2017)变动分析表22:重庆市地下水资源量(2016-2017)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六、全国地下水资源量(2015-2017)统计分析表23:全国地下水资源量(2015-2017)统计表七、全国地下水资源量(2016-2017)变动分析表24:全国地下水资源量(2016-2017)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八、重庆市地下水资源量同全国地下水资源量(2016-2017)变动对比分析表25:重庆市地下水资源量同全国地下水资源量(2016-2017)变动对比表(比上年增长%)第五节重庆市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重复量指标分析一、重庆市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重复量现状统计表26:重庆市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重复量现状统计表二、全国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重复量现状统计表27:全国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重复量现状统计表三、重庆市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重复量占全国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重复量比重统计分析表28:重庆市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重复量占全国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重复量比重统计表指标数量(亿立方米)占总值比重四、重庆市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重复量(2015-2017)统计分析表29:重庆市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重复量(2015-2017)统计表五、重庆市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重复量(2016-2017)变动分析表30:重庆市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重复量(2016-2017)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六、全国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重复量(2015-2017)统计分析表31:全国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重复量(2015-2017)统计表七、全国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重复量(2016-2017)变动分析表32:全国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重复量(2016-2017)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八、重庆市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重复量同全国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重复量(2016-2017)变动对比分析表33:重庆市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重复量同全国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重复量(2016-2017)变动对比表(比上年增长%)第六节重庆市人均水资源量指标分析一、重庆市人均水资源量现状统计表34:重庆市人均水资源量现状统计表二、全国人均水资源量现状统计表35:全国人均水资源量现状统计表三、重庆市人均水资源量占全国人均水资源量比重统计分析表36:重庆市人均水资源量占全国人均水资源量比重统计表四、重庆市人均水资源量(2015-2017)统计分析表37:重庆市人均水资源量(2015-2017)统计表五、重庆市人均水资源量(2016-2017)变动分析表38:重庆市人均水资源量(2016-2017)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六、全国人均水资源量(2015-2017)统计分析表39:全国人均水资源量(2015-2017)统计表年份指标数量(立方米/人)七、全国人均水资源量(2016-2017)变动分析表40:全国人均水资源量(2016-2017)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八、重庆市人均水资源量同全国人均水资源量(2016-2017)变动对比分析表41:重庆市人均水资源量同全国人均水资源量(2016-2017)变动对比表(比上年增长%)2017 7.43% -11.91%。
重庆市地面水域适用功能类别划分规定一、为了控制水污染,保护水资源,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经济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和《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88)的规定,结合重庆实际,制定本规定。
二、本市地面水域适用功能类别划分,坚持既满足国家对长江三峡库区总体水质执行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Ⅱ类的要求,又有利于经济发展的原则。
三、本市各水域的适用功能类别划分按以下规定执行:(一)按水系划分的适用功能类别:1.长江干流重庆段水域,按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管理,其总体水质适用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Ⅱ类。
重庆主城区、沿江区县(市)政府所在地城镇及市规划的工业区所在地水域,按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二级保护区管理,其水质适用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其功能类别适用附表1。
2.嘉陵江、乌江干流重庆段及其一级支流和特殊河流水域,按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二级保护区管理(个别河流除外),其水质适用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其功能类别适用附表2、附表3。
3.长江干流重庆段一级支流(嘉陵江、乌江干流重庆段除外)水域功能类别适用附表4。
4.长江干流重庆段二级支流中的源头水、集中式饮用水源、缺水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旅游地的河流水域,其功能类别适用附表5。
5.长寿湖、大洪湖水域为一般鱼类保护区、其水质适用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
(二)按使用功能划分的适用功能类别1.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域以江河(长江干流重庆段除外)、塘、库水域作为集中生活饮用水源的,其水质适用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
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取水口适用功能类别按《重庆市饮用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办法》执行。
2.渔业水域(1)珍贵鱼类保护区、鱼虾产卵场所在水域,其水质适用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Ⅱ类。
(2)从事渔业养殖的江河、塘、库水域,为一般鱼类保护区,其水质适用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
3、景观水域(1)经国家划定的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的水域,其水质适用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Ⅰ类。
二、自然地理概况(一)四川省(二)重庆市1.地表水区内地表水资源丰富。
工作区地处长江流域上游,水系十分发育,大小支流均属长江水系,主要河流有长江干流、嘉陵江、渠江、涪江等及其支流。
区内河流纵横,渠系密布,水网结构为树枝状,主干发育,河道支岔纷繁。
另外在区内的丘陵地带还分布大量的湖泊、水库和坑塘。
2.浅层地下水的主要类型及分布重庆地下水均由大气降水补给,受其地质构造、岩性及地貌等因素制约,水文地质条件十分复杂,按其含水层的岩性、水力特征,地下水可分为碳酸盐岩喀斯特水、碎屑岩孔隙裂隙水、基岩层间裂隙水三类。
碳酸岩类出露面积2903km2,占全市面积的35.2%,而喀斯特水占全市地下水总量的80.2%,主要分布于北部大巴山地和东南部武陵山地。
碎屑岩出露面积49723km2,占全市面积的60.3%,裂隙孔隙水量为20.84亿m3,而水量只占全市地下水总量的15.8%,主要分布西部红层丘陵及中部平行岭谷丘陵地区。
层间水主要分布于背斜两翼的须家河及沙溪庙组砂岩地层,地下水沿砂岩裂隙顺层面运动,普遍承压或自流,但水量仅5.2亿m3,占全市地下水总量的4%。
地下热水异常丰富,是重庆的一大优势。
重庆的地下热水是由大气降水补给渗透后,经地热增温再沿裂隙系统上升至地表,多以温泉的形式排泄。
据不完全资料统计,重庆地区温泉有20多处(表5─3)。
按表5—3分析,重庆地区温泉其主要特征有四:第一、重庆温泉均为大气降水补给,地热增温所致,与岩浆活动无关。
第二、温泉含水层除彭水及秀山小塘温泉为奥陶系灰岩外,其余均为三迭系嘉陵江组碳酸盐类,露头多为背斜轴部、翼部被河流切割处。
第三、温泉多属低温热水(水温20℃─40℃);高温热水(大于60℃)仅渝北区统景温泉一处。
第四、水质类型大都属硫酸盐型热水,并含有氟、溴、碘、锶等多种微量元素。
同时,经勘探钻孔证明,重庆地区地下热水储量极为丰富,例如江津杜市区南温泉背斜南倾没端钻孔日流量达2880m3。
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批转重庆市地表水环境功能类别局部调
整方案的通知
【法规类别】环保综合规定
【发文字号】渝府[2016]43号
【发布部门】重庆市政府
【发布日期】2016.07.04
【实施日期】2016.07.04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批转重庆市地表水环境功能类别局部调整方案的通知
(渝府〔2016〕43号)
有关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有关单位:
市政府同意市环保局制定的《重庆市地表水环境功能类别局部调整方案》,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重庆市人民政府
2016年7月4日重庆市地表水环境功能类别局部调整方案。
重庆市市级考核城市
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状况
(2019年3季度)
重庆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发布2019年10月10日
一、监测情况
2019年3季度,重庆市共监测48个市级考核城市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均为地表水型水源(其中河流型18个,水库型30个)。
监测项目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表1的基本项目(23项,化学需氧量除外)、表2的补充项目(5项)和表3的优选特定项目(33项),共61项。
其中,水库型水源增测透明度和叶绿素a。
二、评价标准及方法
地表水水源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进行评价。
基本项目按照《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试行)》(环办〔2011〕22号)进行评价,补充项目、特定项目采用单因子评价法进行评价。
三、评价结果
2019年3季度,监测的48个市级考核城市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均达标(达到或优于Ⅲ类标准),水质达标率均为100%。
水质达标状况详见附表。
附表
备注:1、监测单位为饮用水源所在地的区县(自治县)生态环境监测站。
2、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和饮用水的区别:饮用水水源为原水,居民饮用水为原水经自来水厂净化处理后,进入居民供水系统的水。
重庆市水资源公报CHONGQING WATER RESOURCES BULLETIN2010重庆市水利局二○一一年八月前言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极为重要的保证。
重庆市水行政主管部门按年度编发《重庆市水资源公报》(以下简称《公报》),定期向社会公布我市上一年度水资源的情势,为政府宏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为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水资源提供指导,为提高我市水资源及水环境承载能力提供基础资料,以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编制《公报》的基础资料,主要来源于市水利局、市统计局、市环保局、市经信委、市市政委、市国土房管局、长江上游水文水资源勘测局等部门,技术规范采用《水资源公报编制规程》(GB/T 23598―2009)。
《公报》在编制过程中得到了相关市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与帮助,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目录一综述 (1)二水资源量 (1)三蓄水动态 (10)四供用水量 (12)五水资源质量 (12)六重要水事 (17)七综合分析 (20)一综述重庆市位于长江上游,幅员面积82401平方公里。
境内河流纵横,长江自西南向东北横贯市境,北有嘉陵江,南有乌江汇入,形成向心的、不对称的网状水系。
境内流域面积大于100平方公里的河流有207条,其中流域面积大于1000平方公里的河流有40条。
降水量2010年全市平均降水量1058.30毫米,折合年降水量872.07亿立方米,比上年偏多2.79%,比多年平均降水量减少10.63%,属偏枯年份。
水资源量2010年全市当地地表水资源量为464.30亿立方米,比上年偏多1.84%,较多年平均值偏少18.22%。
蓄水动态2010年全市大中型水库年末总蓄水量38.7623亿立方米,比上年末增加30.54%。
供用水量2010年全市总供用水量为86.3866亿立方米,比上年增加1.27%。
用水指标2010年全市人均用水量为299立方米,万元GDP用水量为109立方米,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为128立方米,居民生活人均日用水量为126升,农业亩均用水量为251立方米,城镇公共人均日用水量为48升。
消落带(H y d r o -F l u c t u a t i o nB e l t)又称消落区,是水库特有的一种现象。
三峡水利枢纽工程自2008年蓄水以来,正常蓄水位175m [1],而夏季防洪水位降至145m ,其间30m 水位落差暴露出的土地就是消落带[2]。
重庆市万州区位于三峡库区腹地,距离重庆市与宜昌市分别约327k m 和321k m,消落带涉及库区岸线约374.24k m ,消落带总面积约29.36k m 2。
为了解三峡库区万州段消落带居民饮用水水质情况,笔者于2013—2020年以三峡库区万州段消落带11家水厂作为研究对象,对其水厂处理工艺、消毒环节及管理等情况进行调查,在不同水期对不同水样开展监测,对监测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和统计评价,分析消落带居民饮用水不安全因素及存在的问题,为保护人群健康和饮水安全提供技术支持。
1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三峡库区万州段消落带居民饮用水水质监测结果分析*罗华①,黄祥强①,赵怡楠②,向辉③,王丹④#,罗超①,贺良①摘要目的了解三峡库区万州段消落带居民饮用水水质情况,为保护人群健康和饮水安全提供技术支持。
方法于2013—2015年(一期)与2017—2020年(二期)2月(枯水期)、5月(平水期)和8月(丰水期)对三峡库区万州段消落带11家水厂517份水样监测结果进行评价,分析消落带居民饮用水不安全因素。
结果监测水样合格率为47.78%。
一期水样合格率为42.27%,二期水样合格率为51.85%,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5,P <0.05)。
水源水、出厂水和末梢水样合格率分别为35.35%、54.55%和57.03%,3种水样前5位不合格指标分别为:(1)总氮、粪大肠菌群、总磷、铁和硫酸盐;(2)游离余氯、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三氯甲烷和铝;(3)铝、总大肠菌群、三氯甲烷、耐热大肠菌群和游离余氯。
结论三峡库区万州段消落带居民饮用水水质合格率低,水厂水源水近4层富营养化且存在粪便、铁和硫酸盐等污染,相当一部分出厂水与末梢水游离余氯、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三氯甲烷和铝等不合格,饮水安全存在隐患。
重庆市水资源公报CHONGQING WATER RESOURCES BULLETIN2008重庆市水利局二OO九年五月前言水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
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极为重要的保证。
重庆市水行政主管部门按年度编发《重庆市水资源公报》(以下简称《公报》),定期向社会公布我市上一年度水资源的情势,为政府宏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为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水资源提供指导,为提高我市水资源及水环境承载能力提供基础资料,以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编制《公报》的基础资料,主要来源于市水利局、市统计局、市环保局、市市政委、市国土房管局、长江上游水文水资源勘测局等部门。
《公报》在编制过程中得到了市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与帮助,同时也得到了各区县水利(水务)农机局的积极配合,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目录前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综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水资源量............................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蓄水动态............................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供用水量............................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水环境..............................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重要水事............................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七综合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综述重庆市位于长江上游,幅员面积82403平方公里。
境内河流纵横,长江自西南向东北横贯市境,北有嘉陵江,南有乌江汇入,形成向心的、不对称的网状水系。
境内流域面积大于100平方公里的河流有207条,其中流域面积大于1000平方公里的河流有40条。
年重庆市水资源公报————————————————————————————————作者:————————————————————————————————日期:重庆市水资源公报CHONGQING WATER RESOURCES BULLETIN2012重庆市水利局二○一三年五月前言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极为重要的保证。
重庆市水行政主管部门按年度编发《重庆市水资源公报》(以下简称《公报》),定期向社会公布我市上一年度水资源的情势,为政府宏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为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水资源提供指导,为提高我市水资源及水环境承载能力提供基础资料,以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编制《公报》的基础资料,主要来源于市水利局、市统计局、市环保局、市经信委、市市政委、市规划局、长江上游水文水资源勘测局等部门,技术规范采用《水资源公报编制规程》(GB/T 23598―2009)。
《公报》在编制过程中得到了相关市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与帮助,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目录一综述 (1)二水资源量 (3)三蓄水动态 (9)四供用水量 (12)五水资源质量 (15)六综合分析 (17)七重要水事 (19)一综述重庆市位于长江上游,幅员面积82401平方公里。
境内河流纵横,长江自西南向东北横贯市境,北有嘉陵江,南有乌江汇入,形成向心的、不对称的网状水系。
境内流域面积大于100平方公里的河流有274条,其中流域面积大于1000平方公里的河流有42条。
降水量2012年全市平均降水量1080.6毫米,折合年降水量890.45亿立方米,比上年偏少1.02%,比多年平均降水量减少8.74%,属偏枯年份。
水资源量2012年全市地表水资源量为476.89亿立方米,比上年偏少7.32%,较多年平均值偏少16.00%。
蓄水动态2012年全市大中型水库年末总蓄水量51.4615亿立方米,比上年末增加1.3537亿立方米,增加2.70%。
环境保护·ENVIRONMENTAL PROTECTION浅析重庆市荣昌区饮用水源水质现状及其对策建议郑荣周(重庆市荣昌区环境监测站,重庆 荣昌 402460)摘要:为保护重庆市荣昌区饮用水源地环境,笔者对该区集中式乡镇饮用水源地的水质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改善荣昌区乡镇饮用水源地环境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重庆市荣昌区;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对策建议《国务院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国发〔2012〕3号)指出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
当前我国水资源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水资源短缺、水污染严重、水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
重庆市荣昌区没有大江大河过境,境内水资源存量受降雨影响显著,尽管处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但随着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荣昌水量短缺、水质安全问题日益突出。
笔者以监测与统计数据为依据,分析重庆市荣昌区饮用水资源存量、水质及水污染现状,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的提出应对饮用水资源短缺、水源污染及水资源保护的措施。
1 荣昌区水资源现状1.1资源性缺水严重重庆市荣昌区境内有濑溪河和清流河等大小溪河148条,水库78座,全年水资源总量约4.2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量520立方米左右,不足全市平均水平的1/3、全国平均水平的1/4,随着近两年降水量逐渐减少,资源性缺水日益严重。
1.2储水能力不足、水利工程分布不合理全区共有中型水库2座(三奇寺水库、黄桷滩水库)、小(一)型23座、小(二)型水库53座,其中约有40座左右为病险水库,缺乏骨干水利工程,总体储水能力不足。
1.3 水质污染情况较普遍重庆市荣昌区环境监测站于2015年按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水域标准要求,采用单因子评价法对全区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取水点进行了监测与统计,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一是荣昌绝大部分水源地水质达不到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二级保护区水质要求。
二、自然地理概况(一)四川省(二)重庆市1.地表水区内地表水资源丰富。
工作区地处长江流域上游,水系十分发育,大小支流均属长江水系,主要河流有长江干流、嘉陵江、渠江、涪江等及其支流。
区内河流纵横,渠系密布,水网结构为树枝状,主干发育,河道支岔纷繁。
另外在区内的丘陵地带还分布大量的湖泊、水库和坑塘。
2.浅层地下水的主要类型及分布重庆地下水均由大气降水补给,受其地质构造、岩性及地貌等因素制约,水文地质条件十分复杂,按其含水层的岩性、水力特征,地下水可分为碳酸盐岩喀斯特水、碎屑岩孔隙裂隙水、基岩层间裂隙水三类。
碳酸岩类出露面积2903km2,占全市面积的35.2%,而喀斯特水占全市地下水总量的80.2%,主要分布于北部大巴山地和东南部武陵山地。
碎屑岩出露面积49723km2,占全市面积的60.3%,裂隙孔隙水量为20.84亿m3,而水量只占全市地下水总量的15.8%,主要分布西部红层丘陵及中部平行岭谷丘陵地区。
层间水主要分布于背斜两翼的须家河及沙溪庙组砂岩地层,地下水沿砂岩裂隙顺层面运动,普遍承压或自流,但水量仅5.2亿m3,占全市地下水总量的4%。
地下热水异常丰富,是重庆的一大优势。
重庆的地下热水是由大气降水补给渗透后,经地热增温再沿裂隙系统上升至地表,多以温泉的形式排泄。
据不完全资料统计,重庆地区温泉有20多处(表5─3)。
按表5—3分析,重庆地区温泉其主要特征有四:第一、重庆温泉均为大气降水补给,地热增温所致,与岩浆活动无关。
第二、温泉含水层除彭水及秀山小塘温泉为奥陶系灰岩外,其余均为三迭系嘉陵江组碳酸盐类,露头多为背斜轴部、翼部被河流切割处。
第三、温泉多属低温热水(水温20℃─40℃);高温热水(大于60℃)仅渝北区统景温泉一处。
第四、水质类型大都属硫酸盐型热水,并含有氟、溴、碘、锶等多种微量元素。
同时,经勘探钻孔证明,重庆地区地下热水储量极为丰富,例如江津杜市区南温泉背斜南倾没端钻孔日流量达2880m3。
水资源。
长江、嘉陵江及其支流等过境水资源丰富,当地水资源相对匮乏,水资源分布时空不均,利用效率较低,西部地区如沙坪坝区水资源量相对偏少,北部、南部和东部地区水资源相对丰富,局部地区工程性缺水问题较为突出。
长江、嘉陵江水量和水质较稳定,次级河流水环境较差。
水资源综合承载能力约1300万-1600万人。
次级河流水环境容量接近上限,需严禁高排污产业布局,并加强水环境保护和治理。
供水设施:初步形成既能开发利用地表水与地下水,又能跨水系、跨流域调水的供水工程体系。
但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加速推进,现有供水设施规模、供水水质难以满足发展需求。
工程性缺水较为突出,水源水质影响区域供水安全,供水片区分割现象严重,供水安全可靠性较差。
排水设施:污水处理率和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但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不足,污水管网建设相对滞后,区域布局不平衡,污泥处理规模水平尚需提高,雨水收集及排放系统不足。
寨山坪生态功能区位于西部综合功能区与西部高新技术及都市休闲功能区之间西部片区重要的水源保护区,山体保护和涵养水源、净化水质是其首要生态功能,可适当发展休闲、游憩等生态产业。
大溪河生态功能区位于西部都市休闲及高新技术产业功能区与西部先进制造业及物流功能区之间西部片区重要的水源保护区,具备山体保护和涵养水源等生态功能。
樵坪山生态功能区位于南部综合功能区东南侧南部片区重要的水源保护区,具备山体保护和涵养水源等生态功能,可适当发展休闲、游憩等生态产业。
加强水环境保护,建设水质自动监测站,实施河流清淤工程和沿岸生态建设工程,推进梁滩河、大溪河、璧北河、栋梁河、朝阳河、肖家河、跳墩河、花溪河、一品河、苦溪河、清水溪、盘溪河、伏牛溪、跳蹬河等次级河流综合整治;加强工业废水治理,实行污染物集中控制,对重点污染源的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等污染物实施排放总量控制,对化工、医药等行业的工业废水进行综合治理,建设工业园区工业废水集中处理设施;防止农业面源污染和水库污染,全面调整畜禽养殖业和水产业布局,二环以内关闭、搬迁现有畜禽养殖场。
重庆市生态环境现状调查报告一、生态环境现状(一)土地重庆市幅员总面积822.69万公顷,其中陆地面积97.01%,水域面积2.99%。
土地构成为:农用地292.94万公顷,林地297.39万公顷,居民点、工矿及交通用地55.01万公顷,未利用土地150.61万公顷,其中农用地、林地所占比例较大,未利用土地不足20%。
根据市国土部门提供的动态数据显示,与1997年比较,2000年耕地、林地、未利用土地面积减少;而园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交通用地及水域面积均有不同程度增加,其中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交通用地面积显著增加。
1、耕地截止2000年,重庆市耕地总面积为252.29万公顷,人均耕地仅0.082 公顷,低于全国人均水平(0.106 公顷)。
其中15度以上坡耕地占48.2%,25度以上的坡耕地占16.1%。
重庆市中低产田占耕地面积的60%-80%不等,其中中部、东部、东南部的区县大多占80%左右。
重庆市耕地垦殖指数为30.74%,大足等5个县(市)的垦殖指数大于50%,渝西地区的垦殖强度大于渝东地区,西部地区的土地后备资源更为贫乏。
与1997年相比,减少耕地1.84万公顷,每年减少耕地面积0.61万公顷。
在减少的耕地中,城镇建成区向外围拓展与交通建设占用良田沃土的情况比较突出。
2、牧草地2000年重庆市有牧草地23.86万公顷,在未利用地中拥有荒草地34.27万公顷。
与1997年相比,重庆市草地面积增加了0.04万公顷。
退耕还林还草及林地退化可能是草地面积增加的重要原因。
重庆市牧草地的理论载畜量为670万羊单位,而1999年草场实际载畜量为250万羊单位,表明我市的畜牧业整体上还有发展潜力。
但是,草地的生态保护工作相对滞后,受鼠害及人类活动的影响,草地退化面积接近草地总面积的19%。
3、林地2000年,重庆市林地面积为297.39万公顷,占幅员面积的36.53%。
其中有林地面积177.92万公顷,占重庆市林地面积59.83%,森林覆盖率为23.1%。
2021年重庆市江津区城乡饮用水水质监测结果分析廖茜茜;张凯【期刊名称】《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年(卷),期】2022(36)12【摘要】目的:掌握重庆市江津区饮用水供水现状,为改善饮用水水质、保障饮用水安全提供依据。
方法:研究资料来源于2021年重庆市江津区开展的城乡饮用水水质监测及供水单位卫生学调查结果。
水质监测按照城市全覆盖、农村分层抽样的原则确定监测点,调查分别于枯水期(1月)和丰水期(6月)各进行1次水样采集及检测工作。
结果:共监测供水工程43个,水源以地表水为主,占97.67%;供水能力以大型供水工程(≥1000 m^(3)/d)为主,占60.47%;水处理工艺以完全处理工艺为主,占93.02%。
共检测水样212份,合格129份,合格率为60.84%。
枯水期与丰水期、出厂水与末梢水水样合格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供水能力≥5000m^(3)/d的供水工程水样合格率最高,为90.00%;不同供水能力的供水工程水样合格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9.441,P<0.05)。
城市监测点水样合格率最高,为98.15%;城市水样合格率高于乡镇,乡镇高于村级。
完全处理工艺水样合格率明显高于其他类型,按要求使用消毒设施的供水单位水样合格率高于偶尔使用和不使用消毒设施单位的合格率。
在检测的34项指标中,浑浊度、肉眼可见物、亚氯酸盐、氯酸盐、三氯甲烷、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大肠埃希氏菌等8项指标存在超标情况,其余指标合格率均为100.00%。
结论:2021年重庆市江津区饮用水水样合格率较低,水质有待提高,主要受微生物及浑浊度的影响。
【总页数】4页(P90-93)【作者】廖茜茜;张凯【作者单位】重庆市江津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123.1【相关文献】1.基于城乡统筹下的农村住区规划设计方法的探讨——以重庆市江津区为例2.吉林铁路地区生活饮用水集中式供水水质监测结果分析——沈阳铁路局吉林铁路地区2009年至2011年生活饮用水集中式供水水质监测结果分析3.统筹城乡:凸显支点效应——重庆市江津区两所农村学校的启示:一所农村中学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智慧求解——重庆市江津区三口中学特色办学的思考与实践4.重庆市南川区2019年饮用水水质监测结果相关性分析5.2015-2019年济阳区城乡生活饮用水水质监测结果分析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