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工程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2014年春季学期研究生专业课程表-核学院
- 格式:doc
- 大小:94.00 KB
- 文档页数:1
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培养学生具有坚实的数理基础,以及系统扎实的核科学与技术基本理论、实验和技能,掌握必要的机电技术和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了解本学科发展的总体趋势和前沿进展,熟练掌握英语,受到核科学与技术研究的初步训练,具备初步的核装置研发能力和核技术应用开发能力,以及核工程的管理能力。
培养基础扎实、后劲足、适应能力和知识更新能力较强的高级人才。
毕业后可继续攻读核科学与技术以及相关高新技术领域、交叉学科等领域的研究生,可到科研、高等学校、国控产业集团或民营企业等单位从事科研、教学、管理和高新技术研发工作。
二、学制、授予学位及毕业基本要求学制:四年授予学位:工学学士课程设置的分类及学分比例如下表:三、修读课程要求要求修读的课程分为四个层次,每个层次的课程设置及结构如下:1、通修课:(66.5学分)参照学校关于通修课的课程要求,其中物理类课程以本专业要求为准。
此外,还要求修读以下课程:电子线路基础实验(1学分)、大学物理―现代技术实验(1.5学分)、大学物理-研究性实验(1.5学分);2、学科群基础课:(58学分)MA02*(数学类课程):(11学分)数理方程(A)(3学分)、复变函数(A)(3学分)、概率论与数理统计(3学分)、计算方法(B)(2学分);ES72*(电子类课程):(7学分)电子技术基础(1)(2学分)、电子技术基础(2)(2学分)、电子技术基础(3)(3学分);PI02*(仪器与机械类课程):(2学分)机械制图(非机类)(2学分);PH02*(物理类课程):(38学分)力学(甲型)(4学分)、电磁学(4学分)、热学(3学分)、光学(4学分)、原子物理(4学分)、理论力学(4学分)、电动力学(4学分)、计算物理B(3学分)、热力学与统计物理(4学分)、量子力学B(4学分);3、专业课:(≥27.5学分,共83学分)专业必修课:(12学分)PH0*(物理类课程):(8学分)粒子探测技术(4学分)、原子核物理(4学分)、NS03*(核科学类课程):(4学分)核科学技术最新发展(1学分)、辐射防护(3学分)、专业选修课:(选≥15.5学分,共61学分)PI0*(仪器与机械类课程):(5学分)AutoCAD(2学分)、机械设计基础(3学分)、ME0*(力学类课程):(4学分)材料力学(1)(4学分)、TS03*(热科学类课程):(18学分)流体力学基础(4学分)、工程热力学(4学分)、传热的基本原理(4学分)、热物理基础实验(1)(2学分)、计算热物理(4学分)NS03*(核科学类课程):(24学分)反应堆物理(2);反应堆材料(2) ;反应堆热工水力学(2) ;核安全学(2) ;核聚变工程导论(3) ;短波光物理和技术导论(3学分)、带电粒子束动力学(3学分)、加速器原理(1.5学分)、核技术基础引论(3学分)、核电厂系统与设备(2.5学分)EM0*(管理类课程):(3学分)管理学概论(3学分);CS0*(计算机类课程): (7学分)微机原理与接口(3.5学分)、数据结构与数据库(3.5学分)4、毕业论文(8学分)为必修环节。
关于公布第17批新增具有硕士生指导教师资格人员名单的通知各有关单位:根据哈尔滨工程大学《关于印发“哈尔滨工程大学硕士生指导教师遴选和管理办法”的通知》(校研字[2003]25号),结合我校研究生招生规模及各专业现有导师状况,经学院(系、部)、校审核,确定李敬花等163名同志为新增具有硕士生指导教师资格人员,张德欣等70名同志为具有第二专业硕士生指导教师资格人员,周健生等43名同志为更改专业的硕士生指导教师。
本次及以前公布的具有硕士生指导教师资格的人员(不含取得硕士生导师资格后2年内未招生人员且此次硕导资格未重新认定或认定未通过人员)是否招生由各学院(系、部)与相关部门确定。
现将第17批新增具有硕士生指导教师资格人员名单予以公布。
特此通知。
附件:第17批新增具有硕士生指导教师资格人员名单哈尔滨工程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二○○七年八月十三日附件:第17批新增具有硕士生指导教师资格人员名单一、船舶工程学院(一)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李敬花张乐山张大刚宋儒鑫石山白勇罗勇冯国庆郭春雨(二)流体力学吴国雄陈晓波(三)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花健灵赵冲久李孟国张华庆二、建筑工程学院(一)飞行器设计于佳周健生(不再担任结构工程专业硕士生导师)第二专业导师:张德欣佟丽莉(二)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任芝军孙勇刘慧毛继泽陆洪宇王振清(不再担任结构工程专业硕士生导师)佟丽莉(不再担任工程力学专业硕士生导师)第二专业导师:陈树华邹高万何建(三)固体力学第二专业导师:杨丽红张治勇(四)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第二专业导师:李宏亮(五)热能工程田兆斐董惠杨春英(六)结构工程吕梦周梁文彦三、动力与能源工程学院(一)动力机械及工程石勇郭健冯永明周春良第二专业导师:杨家龙李玩幽(二)环境工程施悦(三)热能工程李彦军郑心伟李晓明第二专业导师:李志华宋福元周松(不再担任核能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生导师)(四)轮机工程刘学广(不再担任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专业硕士生导师)四、自动化学院(一)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刘彦文于占东王路克第二专业导师:兰海莫宏伟原新陈明杰(二)电机与电器张文义杜春洋张强(三)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郑贵滨管凤旭张伟第二专业导师:吉明梁利华(不再担任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硕士生导师)(四)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汝长海(不再担任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硕士生导师)高振国汪滨琦(不再担任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硕士生导师)第二专业导师:闫保中冯伟兴王科俊(不再担任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硕士生导师)(五)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田凯(六)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于大泳第二专业导师:于飞张晓宇(七)系统工程第二专业导师:陈虹丽(八)系统分析与集成第二专业导师:张红梅张利军(九)导航、制导与控制葛远声程建华王伟赵玉新第二专业导师:高伟(十)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孟繁荣孙希威五、水声工程学院(一)水声工程王逸林李水第二专业导师:陈洪娟王燕梁国龙(不再担任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硕士生导师)(二)信号与信息处理袁连喜王大成周天惠娟郭丽华郭龙祥第二专业导师:生雪莉方尔正王向红张揽月乔钢(三)声学王曼第二专业导师:蓝宇张林(不再担任环境工程专业硕士生导师)(四)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第二专业导师:李琪(不再担任环境工程专业硕士生导师)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一)计算机应用技术沈晶刘海波王卓姚爱红郭方方李江华国林刘鸿翊云晓春李建华刘东戴葵赵靖第二专业导师:沈继红杨武(二)计算机软件与理论张志强汪东升第二专业导师:邢薇卢志茂(三)计算机系统结构程利新第二专业导师:李静梅七、机电工程学院(一)机械电子工程张忠林陈东良徐贺第二专业导师:赵刚(二)机械设计及理论任正义王钢应丽霞(三)车辆工程颜声远(不再担任机械设计及理论专业硕士生导师)第二专业导师:王辉史冬岩张旭(四)设计艺术学王冰迪周春晖马兵李震(不再担任机械设计及理论专业硕士生导师)许彧青(不再担任机械设计及理论专业硕士生导师)第二专业导师:颜声远朱世范(五)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孟宪松舒海生八、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一)通信与信息系统申丽然刘彤张林波王丽敏施齐云宫芳张春洁陈涛(二)信号与信息处理陈春雨王红茹乔玉龙第二专业导师:姜宇卢志茂马惠珠张朝柱(三)电路与系统王霖郁张忠民第二专业导师:黄丽莲付永庆(不再担任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专业硕士生导师)(四)电磁场与电磁波第二专业导师:李文兴(五)光学工程钟志九、经济管理学院(一)教育经济与管理康伟钟卫东韩国元赵镇李平(不再担任企业管理专业硕士生导师)王宏彬(不再担任企业管理专业硕士生导师)郎益夫(不再担任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生导师)李志平(不再担任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生导师)张凌(不再担任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硕士生导师)孙德梅(不再担任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生导师)第二专业导师:周强(不再担任企业管理专业硕士生导师)(二)国际贸易学李晓娣(不再担任产业经济学专业硕士生导师)姜波(不再担任产业经济学专业硕士生导师)李拓晨(不再担任产业经济学专业硕士生导师)第二专业导师:陈恒(不再担任政治经济学专业硕士生导师)(三)企业管理邓丽红曹洪亮徐建中(不再担任产业经济学专业硕士生导师)吴显英(不再担任产业经济学专业硕士生导师)李柏洲(不再担任产业经济学专业硕士生导师)孙冰(不再担任产业经济学专业硕士生导师)(四)技术经济及管理陈伟(不再担任产业经济学专业硕士生导师)肖振红(不再担任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生导师)(五)产业经济学张英杰李颖(六)金融学闫晓莉十、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一)应用化学韩伟沈贤德张斌张森杨飘萍王艳力冯静高鹏王君李梅袁艺黄晓梅范壮军(不再担任化学工艺专业硕士生导师)白雪峰(不再担任化学工程专业硕士生导师)第二专业导师:王军(二)环境工程赵方波陈兆波第二专业导师:李占双(三)材料学王福会巫瑞智郑卫陈枫鲁玺丽方双全金国沈军第二专业导师:张密林赵成志傅宇东张春红孙志洁李新林(四)材料加工工程江树勇十一、外语系(一)英语语言文学张慧杨秀娟张玉凤杨剑王欣孙靖宇张冰(二)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袁菲伊英莉王丽皓(不再担任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硕士生导师)席红梅(不再担任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硕士生导师)王庆忠(不再担任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硕士生导师)王波(不再担任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硕士生导师)第二专业导师:邓晓明孙启耀十二、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刘英杰(不再担任社会学专业硕士生导师)(二)思想政治教育李修志陈万海第二专业导师:杨玉洁陈效兰杨威(五)应用心理学王玉珅张姸十三、理学院(一)光学张军海刘永军欧阳秋云第二专业导师:梁艺军(二)应用数学冯国峰杨丽宏林蔚高振滨于涛(三)光学工程王雷李永华关春颖刘志海陈玉金(不再担任光学专业硕士生导师)(四)系统理论张晓威于飞(不再担任应用数学专业硕士生导师)第二专业导师:邓廷权卜长江罗跃生郑晓阳沈继红十四、核科学与技术学院(一)核能科学与工程赵强(二)核燃料循环与材料矫彩山(不再担任环境工程专业硕士生导师)十五、体训部(一)体育教育训练学马成顺许水生。
哈尔滨工程大学选课指导截止目前,学校有国家级电工电子教学基地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8个(见下表中参考资料及链接),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6个,国家工程实践教学中心7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1个,开设有国家级精品课程6门,国家级特色专业6个。
教学成果该校学生在“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及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亚太及全国大学生机器人电视大赛、美国国际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等各类国际国内赛事中获得国际、国家级奖400余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连续15年受到中宣部、教育部、团中央联合表彰;学校被授予“中国青年科技创新行动示范基地”、“全国五四红旗团委标兵”、全国青年创业教育先进集体等称号。
2009年,学校被评为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
2006年获得教育部本科评估优秀评价之后,2009年和2010年,学校分别通过工业和信息化部研究生教育优秀工程评估和办学水平提升工程评估,均获得“优秀”评价。
折叠合作交流学校坚持国际化、开放式办学,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英国南安普顿大学、法国矿业联盟、澳大利亚悉尼大学、俄罗斯鲍曼国立技术大学、茹科夫斯基中央流体力学研究院、日本京都大学以及国际原子能机构、世界五大船级社等世界一流大学、研究机构、国际组织和企业在内的25个国家100多单位建立了良好稳定的合作关系。
学校是“中国政府奖学金”、“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优秀本科生国际交流”项目实施高校。
学校与乌克兰南方师范大学联合成立“孔子学院”。
学校每年资助一大批教师到国外进修、讲学和科研合作,每年选派一批优秀学生到国际知名大学交流学习和访问,国际科技合作层次不断提升,国际化进程不断加快。
1,学校外面看起来确实很好看,里面一般,尤其是老教学楼(11),很多设施已经很老旧了。
2,我是6人寝,听说有的地方是8人寝。
甚至于我19毕业的舍友研究生入学都被改成了6人寝。
男生的寝室条件可以说是十分不好了。
(工程建筑套表)级在职工程硕士研究生授课安排表2014-2015学年第壹学期在职工程硕士研究生教学课程表(此课表从9月20日开始执行)研究生学院2014年7月2014级在职工程硕士研究生教学课程表(工程领域:建筑和土木工程学科方向:建筑学)序号课程类别课程名称考核方式学时分配学分开课单位开课时间开课地点任课教师备注总学时理论学时实践学时第壹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第六次1学位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研究* 36 36 2.0 思政部9月20日9月21日10月18日10月19日10月26日11月1日11月2日11月15日11月16日11月22日11月23日B2-201 刘春兰2 第壹外国语* 48 32 16 3.0 外语学院11月29日11月30日12月6日12月7日12月14日12月20日12月21日12月27日B2-201 韩松3 信息检索* 16 12 6 1.0 图书馆10月19日10月25日B2-201 曹丽娟4 知识产权法* 16 16 1.0 思政部12月14日12月20日12月21日12月27日B2-201 佟曾5 建筑学专业外语* 32 32 2.0 建筑学院3月7日3月8日3月14日3月15日C5-209 付瑶2015年6 低碳城市和生态建筑* 32 32 2.0 建筑学院3月21日3月22日3月28日3月29日C5-209 石铁矛2015年7 沈阳城和沈阳建筑* 32 32 2.0 建筑学院4月11日4月12日4月18日4月19日C5-209 吕海平2015年8 城市设计理论* 32 32 2.0 建筑学院4月25日4月26日5月9日5月10日C5-209 袁敬诚2015年9 现代建筑理论* 32 32 2.0 建筑学院5月16日5月17日5月23日5月24日C5-209 吕健梅2015年10 建筑设计1 * 32 16 16 2.0 建筑学院9月27日9月28日C5-209 李勇11 建筑设计2 * 32 32 2.0 建筑学院导师自上小计21.0“*”表示考试,“#”表示考查。
哈尔滨工程大学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核能科学与工程Nuclear Energy Science and Engineering(082701)一、适用学科一级学科名称:核科学与技术代码:0827二级学科名称:核能科学与工程代码:082701二、培养目标培养具有高尚思想品质,热爱祖国,奉献社会,诚实守信,科学求实,团结协作,锐意创新,积极为国民经济和国防现代化建设服务的人才。
在核科学与技术领域内掌握坚实宽广的理论基础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对本学科的现状与发展方向具有系统深入的理解。
至少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一定的写作能力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能熟练应用计算机。
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在本学科领域的某一方面理论或实践上取得创造性研究成果,能胜任高等院校教学、科学研究、工程技术或管理工作。
三、主要研究方向1.核动力装置运行与仿真2.核反应堆热工水力3.核动力装置性能与设备4.核动力装置控制与测试5.核动力装置安全可靠性6.核反应堆物理四、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博士研究生的学制为3-4年。
课程学习时间一般为1个学期,学习年限最长不超过6年。
1.博士研究生在读期间,应修总学分不低于12学分。
其中,学位课包含公共学位课、基础理论课及学科专业课9学分;综合环节3学分,包括文献综述报告、学术活动与学术报告、学科专题研究课程。
具体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见表一。
2.硕博连读生的课程由硕士生课程和博士生课程两部分组成,课程学习的基本标准为修满36个学分(硕博连读生不做硕士论文)。
其中,学位课程不少于23学分,包括公共学位课、硕士学位课和博士学位课;综合环节4学分,包括文献综述报告(博)、实验课、学术活动与学术报告、学科专题研究课程。
具体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见表二。
3.对跨学科或以同等学力身份入学的博士研究生,应补修本学科硕士阶段2-3门核心课程,但不计入培养计划,课程由导师和学生本人研究确定。
哈尔滨工程大学各院系国际学术会议资助目录(2014版)科学技术研究院国际交流与合作处2014年1月目录1.船舶学院国际学术会议资助目录 (1)2.航建学院国际学术会议资助目录 (5)3.动能学院国际学术会议资助目录 (11)4.自动化学院国际学术会议资助目录 (17)5.水声学院国际学术会议资助目录 (22)6.计算机学院国际学术会议资助目录 (25)7.机电学院国际学术会议资助目录 (47)8.信通学院国际学术会议资助目录 (52)9.经管学院国际学术会议资助目录 (60)10.材化学院国际学术会议资助目录 (63)11.理学院(数学方向)国际学术会议资助目录 (66)12.理学院(物理方向)国际学术会议资助目录 (69)13.外语系国际学术会议资助目录 (73)14.人文学院国际学术会议资助目录 (75)15.国际学院国际学术会议资助目录 (77)16.核学院国际学术会议资助目录 (78)17.体育部国际学术会议资助目录 (80)18.思政部国际学术会议资助目录 (82)船舶工程学院 国际学术会议资助目录(2014版)一、A类会议二、B类会议航天与建筑工程学院 国际学术会议资助目录(2014版)一、A类会议二、B类会议动力与能源工程学院 国际学术会议资助目录(2014版)一、A类会议二、B类会议自动化学院 国际学术会议资助目录(2014版)一、A类会议二、B类会议水声工程学院 国际学术会议资助目录(2014版)一、A类会议二、B类会议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国际学术会议资助目录(2014版)一、A类会议二、B类会议机电工程学院 国际学术会议资助目录(2014版)一、A类会议。
《原子核物理》课程教学大纲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教学对象:核工程与核技术辐射化工专业本科学生学时学分:54学时 3学分编写单位:核工程与技术学院编写人:杜纪富审定人:编写时间:2011年5月一、课程说明1、课程简介本课程是原子物理学课程的姊妹篇,它以阐述原子及原子核的结构、特性为中心。
主要内容包括核结构模型、原子核的放射性、α衰变、β衰变、γ衰变、核反应及核能和放射性的应用等。
2、课程教学目标本课程是近代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领域。
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原子核的基本性质和结构、放射性现象及一般规律、原子核反应、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离子加速器、原子能的利用、核技术及应用、粒子物理的一些简单理论,为学生将来继续学习核工程与核技术的课程奠定理论基础和实验技术能力。
3、预修课程与后续课程大学物理、量子力学、原子物理学4、教学手段及教学方法建议原子核物理学是现代物理学的重要内容,作为应用物理专业的学生,原子核物理学的基础知识理论成为必要的学习内容。
因此本门课程首先把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给学生,使得学生扎实地学好,然后再介绍相关现代科学技术的重要成果。
本课程以讲授为主,然后在课程中会介绍与核辐射相关的案例以及实验等。
5、考核方式平时成绩占30%(考勤、课堂表现和作业),闭卷考试成绩占70%。
6、指定教材杨福家等著,原子核物理(第一版)复旦大学出版社,19937、教学参考书[1] 卢希庭主编,原子核物理,原子能出版社,2000年[2] 王炎森、史福庭,原子核物理学,原子能出版社, 1998年8、教学环节及学时安排表1 课程学时分配表9、教学大纲修订说明二、教学内容第一章原子核物理(8学时)教学目标1、了解原子核物理的研究对象及其发展历史2、理解原子核是由核子(中子和质子)组成的,原子核半径的两种含义。
3、理解原子核的结合能及其与质量的关系。
4、了解原子核的自旋、磁矩、电四极矩、宇称的定义。
本章重点1、原子核半径的两种含义以及结合能与质量的关系。
目录一、船舶工程学院 (1)1.水利工程 (1)2.船舶与海洋工程 (6)二、航天与建筑工程学院 (11)1.建筑与土木工程 (11)2.航天工程 (16)三、动力与能源工程学院 (20)1.动力工程 (20)四、自动化学院 (24)1.控制工程 (24)五、水声工程学院 (28)1.电子与通信工程 (28)2.船舶与海洋工程 (32)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36)1.计算机技术 (36)2.软件工程 (40)七、机电工程学院 (44)1.机械工程 (44)2.工业设计工程 (48)八、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 (51)1.电子与通信工程 (51)九、经济管理工程学院 (54)1.金融硕士 (54)十、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58)1.材料工程 (58)2.化学工程 (62)十一、理学院 (66)1.光学工程 (66)十二、外语系 (70)1.翻译硕士 (70)十三、核科学与技术学院 (74)1.核能与核技术工程 (74)船舶工程学院一、适用工程领域领域名称:水利工程代码:085214二、培养目标本工程领域主要是面向水利行业及相关工程部门培养基础扎实、素质全面、工程实践能力强,并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
具体要求为:1、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以及科学严谨、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身心健康。
2、了解本领域的热点和动态,具备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3、掌握水利工程领域的基础理论、先进技术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
在本领域的某一方向具有独立进行分析与集成、研究与开发、管理与决策等方面的能力。
能够胜任工程规划、勘测、设计、施工、运行、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4、掌握一门外国语。
能比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并具有一定写作能力。
三、研究方向1.水工建筑物规划、设计理论及应用2.水力学及工程应用研究3.信息化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研究4.水利工程结构5.海洋与海岸结构物水动力学研究四、学习年限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学制为2年。
哈尔滨工程大学通识教育选修课程管理规定为提高通识教育选修课程的教学质量,规范通识教育选修课程的管理制度,进一步在本科生中加强通识教育,特制定本规定。
一、通识教育选修课程的性质与教育目标通识教育选修课程是面向全校本科生开设的公共课程,是我校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学构建学生自身知识体系必不可少的一环,具有与必修课程同等重要的地位。
通过通识教育选修课程的开设,引导学生广泛涉猎不同学科及领域,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使理工科学生兼具人文素质的底蕴,文科学生获得科学精神的熏陶,培养出通专并重的社会有用人才,从而实现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有机结合,为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打下良好基础。
二、通识教育选修课程管理(一)通识教育选修课程由学校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负责,主要工作有:1.对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进行建设,深入研究教学现状,认真分析解决问题,提出改革方案并组织实施;2.负责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中关于通识教育选修类课程相关内容的调整审批工作;3.负责组织开展我校通识教育选修类课程的教学研究、教学改革(如精品课程、双语教学、教材建设)等相关工作。
4.负责通识教育选修类新开课程申报遴选以及相关组织管理工作;5.开展通识教育课程质量监控、评估和考核工作,实行课程开设滚动制,及时淘汰不合格和不适宜的课程,确保课程质量。
(二)各教学单位应充分重视通识教育选修课程,做好以下工作:1.总体指导通识教育选修课程的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工作,确保课程开设质量,2.积极组织申报符合学校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目标的通识教育选修课程,充分共享优秀资源;3.鼓励选派优秀教师承担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学工作;4.按照学校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总体规划,配合基地做好课程建设、管理的各项工作;三、通识教育选修课程相关要求(一)课程申报标准1.原则性:符合学校人才培养方案总体指导思想,课程建设总体规划以及文化素质课程体系建设目标;2.整合性:对不同学科领域的内容和知识进行融合贯通、综合交叉,提供学生分析问题的多种视角,多元化的认识视野和多角度的思维方式;能够启发学生的心智;3.目的性:不仅要让学生获取广泛的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知识的学习,发展完备理性,培养优美情感、陶冶健康人格,从而促进学生和谐而自由的发展;4.方法性:要注重教学方法的传授与启迪学生思考能力,采取多种手段进行授课,成绩考核方式灵活,始终坚持教育思想观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管理的改革和创新。
哈尔滨工程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育方案一级学科船舶与大海工程二级学科、专业船舶与大海构造物设计制造主要研究方向〔 1〕现代船舶与大海构造物设计制造理论与方法〔6〕大海环境载荷与构造响应〔 2〕船舶与大海构造物制造工艺技术〔7〕“绿色〞船舶与大海工程(3〕船舶与大海构造物流体力学性能(4〕船舶与大海构造物构造性能与安全性(5〕新式船舶与大海构造物及深海资源开发系统设计研究课程编号公20B01共课30B0130B02基30B03础30B04理01B01论01B02课01B0301B04学位课程课程名称马克思主义理论第一外国语实变函数论高级统计学高等应用数学现代工程数学船舶设计理论与方法高等水动力学〔流体力学选讲〕高等构造力学计算机人工智能技术设置学时学分开课学期5431903154213621542154213622543136213621备注任选其一一致任选其一选修课〔可选高水平硕士生课程〕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时学分开课学期第二外国语10832必修环节学科综合考试〔含专业外语〕22学术报告及学术活动2备注查核时间哈尔滨工程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育方案一级学科力学二级学科、专业流体力学主要研究方向(1〕新式船舶水动力研究与应用(2〕计算流体力学方法与应用研究(3〕船舶与大海构造物操控与控制(4〕船舶阻力性能研究与应用学位课程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公20B01马克思主义理论共第一外国语课基30B01实变函数论30B02高级统计学础30B03高等应用数学理30B04现代工程数学论01B02高等水动力学〔流体力学选讲〕课01B01船舶设计理论与方法设置学时学分开课学期543114431542136215421542154313622备注任选其一一致选修课〔可选高水平硕士生课程〕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时学分开课学期备注第二外国语10832必修环节学科综合考试〔含专业外语〕22查核时间学术报告及学术活动2哈尔滨工程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育方案一级学科力学二级学科、专业固体力学主要研究方向(1〕断裂力学(2〕弹性颠簸理论及应用(3〕本构理论(4〕岩土力学(5〕构造优化与靠谱性(6〕实验力学学位课程设置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时学分开课学期公20B01马克思主义理论5431共第一外国语9031课基30B03高等应用数学5421 02B01非线性连续介质力学3621础02B02弹性波衍射与动应力集中3621理02B04固体本构理论3621论02B05高等断裂力学3621课选修课〔可选高水平硕士生课程〕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时学分开课学期第二外国语10832必修环节学科综合考试〔含专业外语〕22学术报告及学术活动2备注一致一致任选其一备注查核时间哈尔滨工程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育方案一级学科核科学与技术二级学科、专业核能科学与工程主要研究方向(1)核动力装置性能(2)核动力装置安全靠谱性(3)核动力装置控制与测试(4)核动力装置运转与仿真(5)核动力装置设施(6)核反应堆热工水力学位课程设置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时学分开课学期公20B01马克思主义理论课5431共第一外国语9031课30B01实变函数论542103B06高等反应堆物理362203B07核动力安全性3622基两相流体力学3622 03B08础大系统理论3622 04B01理自然循环流动和传热3622 03B09论核反应堆设计3622 03B10课压水堆蒸汽发生器的研究、3622 03B16设计、制造和维修03B17核动力装置动力学3622选修课〔可选高水平硕士生课程〕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时学分开课学期第二外国语10832必修环节学科综合考试〔含专业外语〕22学术报告及学术活动2备注一致一致任选其一105所719所备注查核时间哈尔滨工程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育方案一级学科船舶与大海工程二级学科、专业轮机工程主要研究方向(1〕船舶动力装置整体性能与系统剖析(2〕船舶动力装置振动噪声控制(3〕船舶热能机械气动热力学研究(4〕船舶动力装置自动化与测试(5〕船舶特种动力装置(6〕机船控制一体化技术课程编号公20B01共课30B01基03B01础03B02理03B03论03B04课03B0503B11学位课程设置课程名称学时学分开课学期马克思主义理论5431第一外国语9031实变函数论5421偏微分方程数值解法3621计算流体力学3622热力系统剖析3622工程循环剖析3622振动噪声控制3622机船控制根基3622选修课〔可选高水平硕士生课程〕备注一致一致任选其一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时学分开课学期第二外国语10832必修环节学科综合考试〔含专业外语〕22学术报告及学术活动2备注查核时间哈尔滨工程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育方案一级学科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二级学科、专业动力机械及工程主要研究方向〔 1〕动力机械构造与设计〔6〕特种动力机械与装置〔 2〕热力机械工作过程及排放〔7〕机电型一体化技术〔 3〕动力机械自动控制与测试技术〔8〕热力机构传热与热强度〔 4〕动力机械气动热力学〔9〕焚烧理论〔 5〕动力机械振动与噪声控制学位课程设置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时学分开课学期备注公20B01马克思主义理论5431共课第一外国语903130B01实变函数论5421一致03B12高等热力学3621一致基03B02计算流体力学3622础理03B13热力机械建模与控制3622任论03B14现代实验方法3622选课03B05振动噪声控制3622其03B15热片机械原理理论与数值模拟3622一选修课〔可选高水平硕士生课程〕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时学分开课学期备注第二外国语10832必修环节学科综合考试〔含专业外语〕22查核时间学术报告及学术活动2哈尔滨工程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育方案一级学科控制科学与工程二级学科、专业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主要研究方向〔 1〕非线性控制理论及应用〔 6〕船舶运动综合控制技术〔 2〕智能控制理论及应用〔 7〕潜器与水下机器人控制技术〔 3〕自适应控制理论及应用〔 8〕船舶特辅装置与系统〔 4〕鲁棒控制理论〔 9〕工业自动化〔 5〕船舶与大海工程仿真技术〔 10〕机器人技术课程编号公20B01共课30B0104B01基04B02础04B14理04B03论04B04课04B0504B0604B07学位课程设置课程名称学时学分开课学期备注马克思主义理论5431第一外国语9031实变函数论5421一致大系统理论3622一致非线性系统的几何理论3621非线性控制系统3621任随机信号剖析3621选鲁棒控制理论3622其多刚体动力学3622一变构造控制理论3622沟通电机暂态过程3621选修课〔可选高水平硕士生课程〕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时学分开课学期备注第二外国语10832必修环节学科综合考试〔含专业外语〕22查核时间学术报告及学术活动2哈尔滨工程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育方案一级学科控制科学与工程二级学科、专业导航、制导与控制主要研究方向〔 1〕惯性导航与定位技术〔6〕传感器技术与建模〔 2〕组合导航技术〔7〕智能化仪器及测控技术(3〕信息办理与计算机仿真(4〕导航系统自动化技术(5〕捷联技术及数字控制课程编号公20B01共课30B0104B03基04B08础04B09理04B10论04B11课04B1204B13学位课程设置课程名称学时学分开课学期备注马克思主义理论5431第一外国语9031实变函数论5421一致随机信号剖析3621一致信息工程论3622现代惯性技术3622任最优化理论3622选现代组合导航理论3622其信息交融技术3622一故障诊疗与容错技术3621选修课〔可选高水平硕士生课程〕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时学分开课学期备注第二外国语10832必修环节学科综合考试〔含专业外语〕22查核时间学术报告及学术活动2哈尔滨工程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育方案一级学科仪器科学与技术二级学科、专业精细仪器及机械主要研究方向(1〕仪器仪表测试及建模(2〕智能化仪器(3〕惯性仪表理论设计及应用技术(4〕惯性仪表先进制造技术(5〕传感器技术及丈量系统学位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公20B01马克思主义理论共第一外国语课基30B01实变函数论础04B03随机信号剖析理04B10最优化理论论04B12信息交融技术课课程设置学时学分开课学期543190315421362136223622备注一致一致任选其一选修课〔可选高水平硕士生课程〕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时学分开课学期第二外国语10832 `必修环节学科综合考试〔含专业外语〕22学术报告及学术活动2备注查核时间哈尔滨工程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育方案一级学科船舶与大海工程二级学科、专业水声工程主要研究方向〔 1〕线性声学及大海声信道〔6〕图象与信通技术〔 2〕水下噪声及减振降噪〔7〕矢量声学(3〕声纳与水声抗衡技术(4〕信号办理(5〕换能器与声系统课程编号公20B01共课30B01基30B02础30B03理30B04论05B01课05B02课程编号学位课程设置课程名称学时学分开课学期马克思主义理论5431第一外国语9031实变函数论5421高级统计学3621高等应用数学5421现代工程数学3621水声学专题3621现代水声技术3622选修课〔可选高水平硕士生课程〕课程名称学时学分开课学期第二外国语10832备注任选其一一致一致备注必修环节〔 4 学分〕学科综合考试〔含专业外语〕22查核时间学术报告及学术活动2哈尔滨工程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育方案一级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二级学科、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主要研究方向〔 1〕人工智能及机器人智能〔6〕指控系统技术〔 2〕数据库和知识库应用系统〔7〕软件开发环境与应用系统集成〔 3〕计算机网络〔8〕容错技术应用〔 4〕计算机图像办理〔9〕计算机协助测试(CAT)〔 5〕计算机协助工程与CIMS〔10〕仿真支撑平台研究课程编号公20B01共课30B04基06B01础06B02理06B03论06B04课06B05学位课程名称马克思主义理论第一外国语现代工程数学计算机科学数学机器学习理论计算机网络理论及技术软件系统构造现代计算机系统构造课程设置学时学分开课学期54319031542154223622362236223622备注一致一致任选其709 所一开课选修课〔可选高水平硕士生课程〕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时学分开课学期第二外国语10832C3I 原理3622软件开发环境3622容错计算技术3622必修环节学科综合考试〔含专业外语〕22学术报告及学术活动2备注709所开课查核时间哈尔滨工程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育方案一级学科资料科学与工程二级学科、专业资料学主要研究方向〔 1〕构造资料及强度〔 7〕合金钢脆化机理及脆性断裂控制〔 2〕功能资料合成与制备〔 8〕热喷涂技术及复合表面工程技术理论(3〕腐化与防备(4〕特种光学资料性能表征及应用(5〕纳米资料微构造及性能(6〕构件的无效剖析学位课程设置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时学分开课学期公20B01马克思主义理论5431共第一外国语9031课基30B03高等应用数学5421 07B06资料设计学3621础07B07资料强度理论 II3622理07B08功能资料3622论07B09光学资料与偏振光学3622课07B10腐化与防备理论3622选修课〔可选高水平硕士生课程〕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时学分开课学期第二外国语10832必修环节学科综合考试〔含专业外语〕22学术报告及学术活动2备注一致一致任选其一备注查核时间哈尔滨工程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育方案一级学科机械工程二级学科、专业机械设计及理论主要研究方向(1〕机械强度与设计(2〕机电系统及测控技术(3〕现代设计及制造理论与方法(4〕兵器发射理论与技术(5〕机械工程资料和资料强度(6〕光纤智能构造学位课程设置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时学分开课学期公20B01马克思主义理论5431共第一外国语9031课基30B03高等应用数学5421 07B01现代机械设计理论3621础07B02人工智能技术3622理07B03机械 CAD 与仿真技术3622论07B04资料强度理论 I3622课07B05光纤智能构造3622选修课〔可选高水平硕士生课程〕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时学分开课学期第二外国语10832必修环节学科综合考试〔含专业外语〕22学术报告及学术活动2备注一致一致任选其一备注查核时间哈尔滨工程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育方案一级学科信息与通讯工程二级学科、专业通讯与信息系统主要研究方向〔 1〕宽频带系统的信号检测、办理与辨别〔 6〕通讯系统与网络技术〔 2〕宽带数字通讯系统〔 7〕通讯系统与网络技术〔 3〕信息办理与抗衡技术〔 8〕声信息检测与目表记别〔 4〕军事通讯系统工程〔 9〕空间阵列信号办理系统〔 5〕通讯信号办理与调制解调技术〔 10〕水下声通讯信号办理学位课程设置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时学分开课学期备注公20B01马克思主义理论5431共第一外国语9031课30B01实变函数论5421任30B02高级统计学3621选基30B03高等应用数学5421其30B04现代工程数学5421一础08B03数字通讯系统理论3621〔1〕~〔7〕一致理08B02现代电子战导论3621论〔1〕~〔7〕任选其一08B07电子抗衡技术3621课05B04水声通讯原理362205B05空间阵列办理原理3622〔8〕~〔10〕一致05B03现代信号办理理论与技术3622选修课〔可选高水平硕士生课程〕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时学分开课学期备注第二外国语10832必修环节学科综合考试〔含专业外语〕22查核时间学术报告及学术活动2哈尔滨工程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育方案一级学科信息与通讯工程二级学科、专业信号与信息办理主要研究方向〔 1〕通讯信号办理技术〔 4〕轻微信号检测〔 2〕光电信息与宽带数字通讯〔 5〕水声信号办理〔 3〕现代智能信息与图象办理技术〔 6〕图象办理与计算机视觉学位课程设置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时学分开课学期公20B01马克思主义理论5431共第一外国语9031课30B01实变函数论542130B02高级统计学3621基30B03高等应用数学542130B04现代工程数学5421础08B04信号办理新理论及应用3621理08B053621论非安稳信号剖析与办理08B06非线性信号办理3621课05B06现代信号办理理论362205B07信号办理专题3622选修课〔可选高水平硕士生课程〕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时学分开课学期第二外国语10832必修环节学科综合考试〔含专业外语〕22学术报告及学术活动2备注任选其一〔1〕~〔3〕一致〔1〕~〔3〕任选其一〔4〕~〔6〕一致备注查核时间哈尔滨工程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育方案一级学科管理科学与工程二级学科、专业不设二级学科主要研究方向〔 1〕经济管理与战略研究〔5〕管理信息系统〔 2〕现代管理理论与方法〔6〕系统工程〔 3〕管理决议支持系统与仿真〔7〕管理科学〔 4〕跨国经济管理〔8〕工业工程学位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公20B01马克思主义理论共第一外国语课基30B02高级统计学础09B08经济学理论理09B03家产经济管理论09B04决议支持系统课09B06跨国公司经济学课程设置学时学分开课学期备注543190313621一致3622一致3622〔1,2〕3622〔3,5,6,7,8〕3622〔 4〕选修课〔可选高水平硕士生课程〕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时学分开课学期备注第二外国语10832Petri 系统3621C3I 系统专题3621海战略与谋略3621论知识工程3621开海军装置与海军技术12021课标准与标准3621必修环节学科综合考试〔含专业外语〕22查核时间学术报告及学术活动2。
课程号课程名称任课教师S0104001Q矩阵分析(4系)卢鸿谦,严质彬S0104001Q矩阵分析(4系)卢鸿谦,严质彬S0104002Q线性系统陈兴林,强盛,周彬S0104002Q线性系统陈兴林,强盛,周彬S0104002Q线性系统陈兴林,强盛,周彬S0104004Q非线性控制马克茂,姚郁S0104004Q非线性控制马克茂,姚郁S0104005Q数字信号处理金晶,王岩S0104005Q数字信号处理金晶,王岩S0104006C模式识别李君宝,邱剑彬S0104006C模式识别李君宝,邱剑彬S0104013Q智能控制理论李士勇S0104013Q智能控制理论李士勇S0104023Q视觉伺服:原理与应用屈桢深,温奇咏S0104023Q视觉伺服:原理与应用屈桢深,温奇咏S0104038Q智能优化算法及其应用李士勇S0104045Q计算机控制接口技术胡振坤,王毅S0104045Q计算机控制接口技术胡振坤,王毅S0104048Q控制系统设计罗晶S0104048Q控制系统设计罗晶S0104049Q现代控制理论谭峰,张卯瑞S0104049Q现代控制理论谭峰,张卯瑞S0104054Q软计算及其应用高晓智S0105101Q信息与编码理论顾学迈,石硕S0105101Q信息与编码理论顾学迈,石硕S0105102Q数字信号处理马永奎S0105102Q数字信号处理马永奎S0105107Q网络交换技术王学东S0105107Q网络交换技术王学东S0105201Q信号检测理论郑薇S0105201Q信号检测理论郑薇S0105202Q雷达系统导论谢俊好,袁业术S0105202Q雷达系统导论谢俊好,袁业术S0105205Q雷达信号理论与应用位寅生S0105205Q雷达信号理论与应用位寅生S0105209Q神经网络与智能信号处理宗成阁S0105209Q神经网络与智能信号处理宗成阁S0105210Q现代统计信号处理杨强S0105210Q现代统计信号处理杨强S0105401Q工程电磁理论王宏S0105401Q工程电磁理论王宏S0105403Q天线理论林澍S0105403Q天线理论林澍S0105404Q微波器件理论张红军S0105404Q微波器件理论张红军S0105405Q无线电波传播陈立甲S0105405Q无线电波传播陈立甲S0105409Q毫米波技术傅佳辉,吴群S0105409Q毫米波技术傅佳辉,吴群S0105411C现代微波测量杨国辉S0105411C现代微波测量杨国辉S0105602Q遥感信息处理导论张钧萍S0105602Q遥感信息处理导论张钧萍S0105610Q数字信号合成技术尹振东S0105610Q数字信号合成技术侯成宇S0118003Q高等结构动力学高维成S0118003Q高等结构动力学高维成S0118004Q计算力学孟庆元S0118004Q计算力学孟庆元S0118007Q复合材料结构及其力学孟松鹤,易法军S0118007Q复合材料结构及其力学孟松鹤,易法军S0118008Q高等动力学赵婕S0118008Q高等动力学赵婕S0118009Q非线性振动王毅泽S0118009Q非线性振动王毅泽S0118011Q航天器动力学与控制曹伟S0118011Q航天器动力学与控制曹伟S0118013Q断裂力学果立成S0118013Q断裂力学果立成S0118017Q新材料的性能表征与评价闫相桥S0118017Q新材料的性能表征与评价闫相桥S0118019Q结构优化设计理论与方法史丽萍S0118019Q结构优化设计理论与方法史丽萍S0118023Q固体结构中的振动与波专题王毅泽S0118025Q先进复合材料及其结构进展专题梁军S0118027Q空间飞行器制导、导航与控制耿云海,荆武兴S0118027Q空间飞行器制导、导航与控制耿云海,荆武兴S0118027Q空间飞行器制导、导航与控制耿云海,荆武兴S0118028Q航天器环境试验技术马文来S0118028Q航天器环境试验技术马文来S0118029Q近代大气飞行动力学与控制崔祜涛,史雪岩S0118029Q近代大气飞行动力学与控制崔祜涛,史雪岩S0118029Q近代大气飞行动力学与控制崔祜涛,史雪岩S0118034Q飞行器可靠性工程安若铭S0118034Q飞行器可靠性工程安若铭S0118040Q人机工程学王萍萍S0118047Q空间飞行器飞行动力学与控制赵钧S0118048Q导弹飞行动力学与控制崔祜涛,史雪岩S0118049Q空间环境及模拟技术马文来S0118050Q冲击动力学管公顺S0118050Q冲击动力学管公顺S0118050Q冲击动力学管公顺S0118052Q常微分方程与运动稳定性曹庆杰S0118052Q常微分方程与运动稳定性曹庆杰S0118053Q先进复合材料设计与制备基础张宇民S0118053Q先进复合材料设计与制备基础张宇民S0118055Q复合材料力学梁军S0118055Q复合材料力学梁军S0118056Q复合材料与结构研究进展王荣国S0118057Q有限元及工程软件张莉S0118057Q有限元及工程软件张莉S0118063Q材料表征技术李宜彬S0118063Q材料表征技术李宜彬S0118064Q多体系统动力学田浩S0121001Q原子与分子光谱学樊荣伟,何伟明S0121001Q原子与分子光谱学樊荣伟,何伟明S0121002Q半导体器件物理陈伟平,刘晓为S0121002Q半导体器件物理陈伟平,刘晓为S0121003Q激光物理学董志伟,陆威S0121003Q激光物理学董志伟,陆威S0121006Q电子设计自动化技术王进祥S0121006Q电子设计自动化技术王进祥S0121008Q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王永生S0121008Q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王永生S0121011Q信息光学谭立英,俞建杰S0121011Q信息光学谭立英,俞建杰S0121027Q MEMS 微能源技术张雪林,张宇峰S0121027Q MEMS 微能源技术张雪林,张宇峰S0121063Q电路模拟实验专题王永生S0121065Q模拟集成电路设计吕炳均,谭晓昀S0121065Q模拟集成电路设计吕炳均,谭晓昀S0121330Q高等物理光学王治乐,张伟S0121330Q高等物理光学王治乐,张伟S0121331Q信息光学任智斌S0121331Q信息光学任智斌S0121333Q成像自动目标识别技术丛明煜S0121333Q成像自动目标识别技术丛明煜S0121334Q光学系统设计张树青,左保军S0121334Q光学系统设计张树青,左保军S0121337Q光学设计实践张树青,左保军S0121337Q光学设计实践张树青,左保军S0121339Q现代光学加工技术胡忠辉S0121339Q现代光学加工技术胡忠辉S0121340Q传感器与成像电子学李秋明S0121340Q传感器与成像电子学李秋明S0121351Q光学小目标探测与识别技术丛明煜S0121351Q光学小目标探测与识别技术丛明煜SBX21009Q微电子器件原理兰慕杰SBX21010Q微电子工艺王蔚S0200001Q控制理论及其应用一班(学号尾号1-180号工学硕士)杨庆俊,杨晓冬S0200001Q控制理论及其应用一班(学号尾号1-180号工学硕士)杨庆俊,杨晓冬S0200001Q控制理论及其应用一班(学号尾号1-180号工学硕士)杨庆俊,杨晓冬S0200001Q控制理论及其应用二班(其他硕士)杨庆俊,杨晓冬S0200001Q控制理论及其应用二班(其他硕士)杨庆俊,杨晓冬S0200001Q控制理论及其应用二班(其他硕士)杨庆俊,杨晓冬S0200002Q工程系统建模与仿真曹健,单小彪,谢涛S0200002Q工程系统建模与仿真曹健,单小彪,谢涛S0200003Q控制系统计算机接口技术姚英学,张飞虎S0200003Q控制系统计算机接口技术姚英学,张飞虎S0200005Q微分几何建模及应用李瑰贤,赵永强S0200005Q微分几何建模及应用李瑰贤,赵永强S0200007Q模拟与数字电子技术基础丛大成,聂伯勋,赵勇S0200007Q模拟与数字电子技术基础丛大成,聂伯勋,赵勇S0200013Q先进特种加工技术郭永丰,杨晓冬S0200013Q先进特种加工技术郭永丰,杨晓冬S0200017Q机械制造自动化现代技术高栋,潘旭东,王广林S0200017Q机械制造自动化现代技术高栋,潘旭东,王广林S0200019Q现代数控技术富宏亚,韩振宇S0200019Q现代数控技术富宏亚,韩振宇S0200024Q纳米科学与技术王扬,杨立军S0200024Q纳米科学与技术王扬,杨立军S0200031Q电机伺服系统纪军红,王鹏飞S0200031Q电机伺服系统纪军红,王鹏飞S0200033Q机电系统智能控制付宜利,潘博,张福海,朱瑛S0200033Q机电系统智能控制付宜利,潘博,张福海,朱瑛S0200045Q现代航天企业制造信息化技术金天国,彭高亮S0200045Q现代航天企业制造信息化技术金天国,彭高亮S0200049Q生产运作与管理闫纪红S0200049Q生产运作与管理闫纪红S0200058Q机器人控制的实际应用吴伟国S0200058Q机器人控制的实际应用吴伟国S0200059Q工程机械机电液技术车仁炜,胡长胜,吕广明S0200062Q硬脆材料的超精密磨削与抛光技术赵清亮S0200062Q硬脆材料的超精密磨削与抛光技术赵清亮S0200072Q大型曲面零件成形邢忠文S0200078Q航天特种材料加工工艺张飞虎,周明S0200078Q航天特种材料加工工艺张飞虎,周明S0200081Q飞行器惯性器件制造技术胡富强,张宏志S0200081Q飞行器惯性器件制造技术胡富强,张宏志S0200102Q先进机器人技术郭伟,闫继宏,赵京东S0200102Q先进机器人技术郭伟,闫继宏,赵京东S0300001Q固体物理费维栋S0300001Q固体物理费维栋S0300002Q材料热力学一班(材料科学)郑明毅S0300002Q材料热力学一班(材料科学)郑明毅S0300002Q材料热力学二班(加工)康鹏超S0300002Q材料热力学二班(加工)康鹏超S0300004Q金属强度与断裂的微观理论邵文柱,张学习S0300004Q金属强度与断裂的微观理论邵文柱,张学习S0300004Q金属强度与断裂的微观理论邵文柱,张学习S0300005Q半导体物理国凤云S0300005Q半导体物理国凤云S0300008Q固态相变原理来忠红,朱景川S0300008Q固态相变原理来忠红,朱景川S0300013Q材料连接中的界面行为何鹏,杨建国S0300013Q材料连接中的界面行为何鹏,杨建国S0300015Q工程塑性理论何祝斌,苑世剑S0300015Q工程塑性理论何祝斌,苑世剑S0300018Q高能束流加工技术雷正龙,李俐群,张秉刚S0300019Q电子制造中的微连接基础(与国外高水平大学共建)田艳红S0300031Q薄膜材料与技术李伟力,孟祥龙,辛铁柱S0300031Q薄膜材料与技术李伟力,孟祥龙,辛铁柱S0300033Q晶体生长与晶体材料李洪涛S0300033Q晶体生长与晶体材料李洪涛S0300034Q机器人焊接技术高洪明,张广军S0300034Q机器人焊接技术高洪明,张广军S0300040Q材料流变学概论田竞S0300040Q材料流变学概论田竞S0300044Q塑性体积成形与组织控制理论单德彬S0300044Q塑性体积成形与组织控制理论单德彬S0300048Q透射电子显微学孟庆昌S0300048Q透射电子显微学孟庆昌S0300070Q航天器热控原理与材料李春东S0300070Q航天器热控原理与材料李春东S0400003Q热辐射传递董士奎,阮立明,谈和平S0400003Q热辐射传递董士奎,阮立明,谈和平S0400012Q航天热物理进展帅永S0400012Q航天热物理进展帅永S0400014Q高等燃烧学刘辉S0400014Q高等燃烧学刘辉S0400014Q高等燃烧学刘辉S0400024Q能源与环境新技术孙绍增,吴少华S0400024Q能源与环境新技术孙绍增,吴少华S0400025Q弯扭叶片理论与设计方法宋彦萍S0400025Q弯扭叶片理论与设计方法宋彦萍S0400026Q张量分析黄洪雁S0400026Q张量分析黄洪雁S0400027Q高等空气动力学王松涛,周逊S0400027Q高等空气动力学王松涛,周逊S0400027Q高等空气动力学王松涛,周逊S0400038C等离子体物理宁中喜,闫国军S0400038C等离子体物理宁中喜,闫国军S0400041Q高等流体力学刘全忠,王洪杰S0400041Q高等流体力学刘全忠,王洪杰S0400041Q高等流体力学刘全忠,王洪杰S0400043Q低温工程陈安斌S0400048Q低温超导技术徐风雨S0501005Q现代微波测量技术乔立岩S0501005Q现代微波测量技术乔立岩S0501006Q光电测量技术(与国外高水平大学共建)庄志涛S0501006Q光电测量技术(与国外高水平大学共建)庄志涛S0501008Q现代时域测量付平S0501008Q现代时域测量付平S0501009Q智能测试理论基础及应用王祁S0501009Q智能测试理论基础及应用王祁S0501011Q二元光学刘俭S0501011Q二元光学刘俭S0501012Q光谱技术(双语、英语)戴景民S0501012Q光谱技术(双语、英语)戴景民S0501013Q光学系统设计(双语,英语)刘俭S0501013Q光学系统设计(双语,英语)刘俭S0501017Q工程软件开发技术姜守达S0501017Q工程软件开发技术姜守达S0501017Q工程软件开发技术姜守达S0501018Q嵌入式系统设计邹昕光S0501018Q嵌入式系统设计邹昕光S0501019Q测控系统的电磁兼容技术朱春波S0501019Q测控系统的电磁兼容技术朱春波S0501021Q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的原理及应用张毅刚S0501021Q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的原理及应用张毅刚S0501022Q微弱信号检测及处理魏国,赵永平S0501022Q微弱信号检测及处理魏国,赵永平S0501030Q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袁峰S0501031Q几何量测量袁峰S0506001Q现代控制系统分析与设计陈宏钧S0506001Q现代控制系统分析与设计陈宏钧S0506002Q现代电力电子技术王卫,杨世彦S0506002Q现代电力电子技术王卫,杨世彦S0506003Q电磁场理论江滨浩S0506003Q电磁场理论江滨浩S0506004Q现代电路分析与综合霍炬,刘洪臣S0506004Q现代电路分析与综合霍炬,刘洪臣S0506005Q电机电磁场的数值分析胡建辉,邹继斌S0506005Q电机电磁场的数值分析胡建辉,邹继斌S0506006Q电机动态理论宋立伟,郑萍S0506006Q电机动态理论宋立伟,郑萍S0506007Q动态电力系统李志民S0506007Q动态电力系统李志民S0506009Q电力系统安全性与稳定性李志民S0506009Q电力系统安全性与稳定性李志民S0506010Q能量管理系统蔡兴国,周苏荃S0506010Q能量管理系统蔡兴国,周苏荃S0506011Q电机驱动控制理论(与国外高水平大学共建)孙力,孙立志,吴凤江S0506011Q电机驱动控制理论(与国外高水平大学共建)孙力,孙立志,吴凤江S0506013Q电磁干扰防护与电磁兼容设计江滨浩S0506013Q电磁干扰防护与电磁兼容设计江滨浩S0506014Q电弧与电接触理论梁慧敏S0506014Q电弧与电接触理论梁慧敏S0506016Q电能变换与电能质量控制技术王明彦,徐殿国S0506016Q电能变换与电能质量控制技术王明彦,徐殿国S0506032Q智能建筑系统集成王艳敏S0506032Q智能建筑系统集成王艳敏S0506040Q电器数值分析杨文英,翟国富S0506040Q电器数值分析杨文英,翟国富S0506041Q现场总线系统设计与应用技术刘勇,佟为明S0506041Q现场总线系统设计与应用技术刘勇,佟为明S0506042Q高等电力网络分析任洪林S0506042Q高等电力网络分析任洪林S0506043Q建筑电气节能技术丁宝S0506043Q建筑电气节能技术丁宝S0506044Q电力电子系统建模与控制李浩昱S0506044Q电力电子系统建模与控制李浩昱S0506057Q电力系统导论蔡中勤,张国庆S0607023Q合成化学范瑞清,孔德艳,刘志刚S0607023Q合成化学范瑞清,孔德艳,刘志刚S0607025Q倍半硅氧烷类杂化材料胡立江S0607025Q倍半硅氧烷类杂化材料胡立江S0607029Q结构化学李文旭,强亮生S0607036Q化学信息学李欣S0607036Q化学信息学李欣S0607037Q物质结构及组成分析实验周育红S0607039Q化学动力学与催化滕玉洁S0607039Q化学动力学与催化滕玉洁S0607041Q结构分析导论陈振宁,王炎S0607041Q结构分析导论陈振宁,王炎S0607043Q高等物理化学陈刚S0607043Q高等物理化学陈刚S0607044Q高等有机化学宋兆成,杨蕾S0607044Q高等有机化学宋兆成,杨蕾S0607048Q催化科学与技术尹肖菊,张乃庆S0607048Q催化科学与技术尹肖菊,张乃庆S0611001Q高等量子力学井孝功S0611002Q物理学中的群论唐圭新S0611003Q纳米光子学(与国外高水平大学共建)孙秀冬等S0611004Q量子光学刘树田S0611005Q统计光学张宇S0611008Q非线性光学张学如S0611009Q凝聚态物理吕天全S0611010Q极端条件物理吕喆,隋郁,杨延强S0611012Q量子场论王国利S0611014Q原子核理论霍雷S0611015Q计算机模拟在光学中的应用陈历学S0611016Q原子分子物理张治国S0611017Q薄膜原理与技术杨彬S0611020Q近场光学陈历学S0611026Q固态化学吕喆S0611027Q光电子学与光电子技术赵远S0611028Q电介质物理张锐S0611029Q固体中的电输运黄喜强,杨延强S0611033Q中高能核物理数据分析张景波S0611034Q核与粒子物理实验方法张卫宁S0611035Q现代物理实验技术杨彬S0612001Q泛函分析雷强S0612002Q抽象代数陈胜S0612003Q拓扑学杨国俅S0612005Q实分析与复分析包革军S0612012Q最优化理论孙杰宝S0612017Q偏微分方程反问题数值解法陈勇S0612041Q泛函分析续张传义S0612057Q概率论基础王力SBX062801生物化学ISBX062802生物化学IISBX062803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SBX062804分子生物学SBX062805细胞生物学SBX062806遗传学S0628002Q生物大分子结构与功能刘川鹏,聂桓S0628002Q生物大分子结构与功能刘川鹏,聂桓S0628002Q生物大分子结构与功能刘川鹏,聂桓S0628002Q生物大分子结构与功能刘川鹏,聂桓S0628002Q生物大分子结构与功能刘川鹏,聂桓S0628003Q分子遗传学李钰,施树良S0628003Q分子遗传学李钰,施树良S0628004Q细胞分子生物学(与国外高水平大学共建)赫杰S0628004Q细胞分子生物学(与国外高水平大学共建)赫杰S0628006Q微生物生理学宋金柱,杨谦S0628006Q微生物生理学宋金柱,杨谦S0628007Q空间生物学魏力军S0628007Q空间生物学魏力军S0628017Q医学基础吴琼S0628017Q医学基础吴琼S0628021Q生物医学材料郭喜明S0628021Q生物医学材料郭喜明S0628022Q生物医学数字信号处理刘鹏S0628022Q生物医学数字信号处理刘鹏S0628025Q生物信号检测及传感器郭彩欣,刘绍琴S0628025Q生物信号检测及传感器郭彩欣,刘绍琴S0710001Q决策理论与方法孙文俊S0710002Q高级统计学葛虹S0710005Q系统工程张庆普S0710006Q管理模糊数学吴冲S0710007Q管理系统模拟I马维忠S0710008Q工程系统分析孙成双,薛小龙S0710009Q建设工程信息管理理论与方法张德群S0710014Q数据挖掘理论与应用郭熙铜,叶强S0710017Q系统开发方法孙文俊S0710023Q博弈论翟凤勇S0710027Q运筹学(1)钱国明S0710028Q应用统计王淑杰S0710029Q高级管理学程延江S0710032Q技术创新管理胡珑瑛S0710033Q高技术经济学梁大鹏S0710034Q战略管理王民S0710036Q财务管理理论韩东平S0710037Q成本管理研究高艳茹S0710038Q高级项目管理朱彬S0710043Q风险分析与管理齐中英S0710044Q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吴隽S0710045Q组织行为学姜原子S0710046Q管理沟通II张莉S0710048Q跨文化管理王伊芹S0710050Q消费者行为学李东S0710056Q高级运作管理陆力斌S0710063Q管理学杜朝晖S0710064Q会计学周振华S0710065Q金融经济学王雪峰S0710069Q金融衍生工具王雅杰S0710071Q保险学孙佰清S0710074Q高级经济学(I)张自立,周燕S0710076Q国际经济学姜明辉,王雅杰S0710077Q产业经济学王树林,周燕S0710079Q国际经济法郭景远S0710080Q跨国公司经济姜明辉S0710082Q高级应用统计朱洪文S0710084Q国际知识产权法王久云S0710086Q经济学王树林S0710087Q经济法王久云S0710088Q公共管理学米加宁S0710089Q公共部门经济学梁雪峰S0710090Q政府政治与政策网络郑海涛S0710091Q社会科学方法论丁云龙S0710095Q高级经济分析技术郑德权S0710099Q土地资源管理学陈健S0710100Q土地经济学王洪S0710101Q土地利用规划学孙立新S0710102Q土地资源信息管理李良宝,薛小龙S0710105Q土地资源评价冉立平,孙成双S0710106Q住房制度与政策王威S0710108Q工程项目计划与控制许程洁S0710110Q系统开发方法实验课孙文俊S0710113Q高级经济学(II)耿中元,王树林S0710115Q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李东S0710118Q市场研究方法李国鑫S0710119C企业内部控制周振华S0710120Q营销理论与实务张瑞金S0710122Q公司理财实务与案例张剑英S0710127Q税务理财实务及案例李秀华S0710130Q成本管理实务与案例常颖S0710134Q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耿中元S0710136Q审计实务与案例分析王广亮S0710137Q经济政策与社会政策洪涛S0710139Q会计理论王福胜S0710140Q会计理论与实务王福胜S0710141Q金融服务营销学赵泽斌S0710143Q国际关系学马涛S0710146Q政策分析定量方法与工具应用洪涛S0800031Q马克思主义学说史专题任熹真,解保军,杨韬S0800073Q新民主主义时期中共党史张德旺S0800076Q共产国际、苏联与中国革命黄莺S0800078Q五四运动史张德旺S0800079Q中国近现代经济史专题孙艺年,姚永利S0800080Q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外交理论与实践研究专题黄莺S0800086Q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方法刘桂芳S0800088Q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邹效维S0800089Q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陈松S0800096Q中外政治思想史孟祥宇S0800099Q西方哲学史专题解保军S0800135Q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题解保军,朱加凤S0800137Q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解保军S0801001Q科学技术史王德伟S0801004Q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哲学原著研读黄丽华S0801005Q生态哲学叶平S0801007Q当代科技前沿的伦理问题叶平S0801008Q高技术与社会发展研究吴永忠S0801013Q中国哲学史专题杨涯人S0801014Q比较哲学田径S0801016Q辩证唯物主义专题杜帮云S0801017Q历史唯物主义专题杨韬S0801018Q中国文化概论杨涯人S0802004Q《资本论》研究程玉林S0802005Q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任熹真S0802006Q发展经济学王艳珍S0802007Q国际经济学(政治经济学学科)王艳珍S0802008Q财政学程玉林S0802009Q货币银行学朱加凤S0802010Q计量经济学钟晓兵S0802047Q中级微观经济学李鹏雁S0802048Q中级宏观经济学朱加凤S0802052Q国际经济合作关龙,杨尊亮S0802053Q国际贸易专题研究李平S0802054Q跨国公司经济学李淑霞S0802055Q WTO与国际贸易杨尊亮S0802056Q多边贸易体制与发展中国家李平S0802057Q国际贸易组织惯例与通则伍楠林S0802066Q国际宏观经济政策研究李淑霞S0802067Q一体化经济理论钟晓兵S0802072Q建设性后现代经济学唐赛S0803001Q西方社会理论王树生S0803002Q高级社会统计学尹海洁S0803003Q中国社会生活史唐魁玉S0803006C现代化理论与实践研究徐奉臻S0803008Q数据分析技术尹海洁S0803013Q社会工程及管理专题张蕊S0804134Q中国近代史研究黄进华S0804135Q中国现代史研究孙艺年S0804139Q美国冷战战略与东西方贸易管制专题赵爱伦S0804141Q东北地方史黄进华S1300001Q组合数学一班(学号尾号1-100号工学硕士)匡正S1300001Q组合数学一班(学号尾号1-101号工学硕士)匡正S1300001Q组合数学二班(其他学生)匡正S1300001Q组合数学二班(其他学生)匡正S1300004Q并行处理与体系结构季振洲S1300004Q并行处理与体系结构季振洲S1300006Q软件体系结构(含软件设计模式)唐好选S1300006Q软件体系结构(含软件设计模式)唐好选S1300008Q网络与信息安全余翔湛,张宏莉S1300008Q网络与信息安全余翔湛,张宏莉S1300009Q数据库系统原理战德臣S1300009Q数据库系统原理战德臣S1300010Q自然语言处理关毅S1300010Q自然语言处理关毅S1300011Q模式识别(与国外高水平共建)刘家锋,刘岩S1300011Q模式识别(与国外高水平共建)刘家锋,刘岩S1300014Q数字图像处理刘绍辉,姚鸿勋S1300014Q数字图像处理刘绍辉,姚鸿勋S1300015Q微处理器设计王玲S1300015Q微处理器设计王玲S1300017Q面向对象技术与系统建模王宇颖,徐汉川S1300017Q面向对象技术与系统建模王宇颖,徐汉川S1300020Q容错计算机设计技术刘宏伟S1300020Q容错计算机设计技术刘宏伟S1300023Q服务工程导论王忠杰S1300023Q服务工程导论王忠杰S1300028Q计算生物学郭茂祖,汪国华S1300028Q计算生物学郭茂祖,汪国华S1300030Q数字信号处理黄剑华S1300030Q数字信号处理黄剑华S1300031Q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王宽全,袁永峰S1300031Q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王宽全,袁永峰S1300033Q网络程序设计与实践李全龙S1300041Q信息检索秦兵S1300041Q信息检索秦兵S1300042Q数字视频压缩刘岩S1300042Q数字视频压缩刘岩S1300043Q文本理解与动画生成郑德权S1300043Q文本理解与动画生成郑德权S1501201Q英语文学概论刘克东S1501202Q西方文艺批评理论王玲S1501301Q英语文学研究原理傅利S1501302Q现代主义文学张瑾S1501402Q美国小说黄芙蓉S1501501Q英美戏剧王晶S1510000Q(二外)英语杨一博S1510002Q俄语修辞学刘颖S1510004Q普通语言学张廷选S1510006Q俄汉对比语言学王利众S1510008Q俄语高级口译刘颖S1510010Q俄语口语学林丽S1510011Q高级俄语实践外教S1510012Q俄语媒体新闻刘颖S1510014Q俄罗斯文学谢春艳S1510024Q19世纪俄罗斯文学作品选读杜国英S1510025Q欧美文学简史杜国英S1510026Q当代俄罗斯语言学张廷选S1510027Q20世纪俄罗斯文学作品选读谢春艳S1511102Q(二外)日语卞红S1511103Q(二外)德语李薇S1511104Q(二外)法语温莉莉S1511201Q普通语言学马林S1511301Q研究设计及研究方法马林S1511302Q跨文化交际贾玉新S1511303Q语用学傅利S1511304Q语义学韩晓惠S1511501Q理论语法学彭振川S1511504Q对比语言学彭振川S1511506Q跨文化理论刘长远S1511602Q英美历史文化马林S1551001Q中国语言文化田强S1551002Q科技翻译理论与实践朱卫民S1551005Q基础口译(英汉)韩巍S1551006Q基础口译(汉英)张春星S1551007Q基础笔译(英汉)王立欣S1551008Q基础笔译(汉英)郑淑明S1551009Q中外翻译简史王立欣S1551010Q专业写作孙盛萍S1551011Q计算机辅助翻译王立欣S1551014Q汉英语言比较彭振川S1551015Q第二外国语(法)温莉莉S1551016Q第二外国语(日)卞红S1551017Q第二外国语(德)李薇S1552001Q科技翻译理论与实践李文戈S1552004Q基础口译(俄汉)刘颖S1552005Q基础口译(汉俄)刘颖S1552006Q基础笔译(俄汉)童丹S1552007Q基础笔译(汉俄)童丹S1552008Q中外翻译简史马菊红S1552009Q专业写作外教S1552010Q计算机辅助翻译冯佩成S1552012Q翻译研究方法概论李文戈S1552019Q第二外语(英)刘晓丹S1553001Q科技翻译理论与实践耿铁珍S1553004Q基础口译(日汉)毕春玲S1553005Q基础口译(汉日)吕晓伟S1553006Q基础笔译(日汉)滕佳杰S1553007Q基础笔译(汉日)耿铁珍S1553009Q专业写作加藤S1553010Q计算机辅助教学刘娟S1553013Q汉日语言比较张红涛S1700103Q电影美学巩新龙,张爱华S1700108C虚拟认识论陈月华S1700112Q新媒体艺术概论张爱华S1700119Q三维空间能力研究与评估(与国外高水平共建)陈月华,郑春辉S1700201Q媒介形态演进史张大勇S1700228Q虚拟现实与沉浸式交互艺术梁国伟,薛永增S1700229Q计算艺术及其应用吕德生S1700236Q设计学导论(媒体)卜巍,梁国伟S1700238Q设计心理学导论(媒体)王妍S1900003Q国际法原理荣吉平S1900004Q国际关系的理论与实践葛勇平S1900006C国际经济法专题孙冬鹤S1900007Q外层空间法研究赵海峰S1900008Q国际人权法研究王勇波S1900013Q专业英语王勇波S2300002Q高等教育管理学姜华S2300002Q高等教育管理学姜华S2300004Q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王晓峰S2400001Q体育社会学王国滨S2400002Q体育学原理谷化铮S2400004Q体育教学论陶永纯S2400005Q运动训练学于同S2400007Q体育科学研究方法盛俊林S2400012Q体育选项实践于同S1700001Q体育健身课(公共)于同S2500002Q量子化学基础赵九蓬S2500002Q量子化学基础赵九蓬S2500007Q绿色化学工艺徐用军S2500007Q绿色化学工艺徐用军S2500008Q催化原理甘阳,杨敏S2500008Q催化原理甘阳,杨敏S2500009Q先进化学电源选论尹鸽平,朱晓东S2500009Q先进化学电源选论尹鸽平,朱晓东S2500010Q现代电化学表面处理专论王殿龙,杨培霞,张锦秋S2500010Q现代电化学表面处理专论王殿龙,杨培霞,张锦秋S2500018Q现代电化学测量安茂忠,贾铮S2500018Q现代电化学测量安茂忠,贾铮S2500019Q电化学材料与工程潘钦敏,袁国辉,赵力S2500019Q电化学材料与工程潘钦敏,袁国辉,赵力S2500026Q无机材料物理性能宋英,孙秋S2500026Q无机材料物理性能宋英,孙秋S2500031Q电化学前沿创新实验杜春雨,贾铮,杨培霞S2500036Q课题调研与实习S2500037Q高等高分子化学龙军,徐慧芳S2500038Q高等高分子物理刘宇艳S2500039Q高分子表面与界面刘丽S2500041Q新型高分子合成与制备方法黄玉东,胡桢S2500042Q功能高分子邵路S2500045Q高分子与环境孟令辉,宋元军S2500054Q薄膜材料制备及性能测试实验孙秋,姚忠平S2500056Q现代电化学高级实验黎德育,王振波,左朋建S2300004Q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王晓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