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下册《对子歌》乐学手册
- 格式:doc
- 大小:17.00 KB
- 文档页数:4
五年级对子歌教案教案标题:五年级对子歌教案教案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对子歌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学生能够通过对子歌的学习,提高对音乐的欣赏能力和创造力。
3. 学生能够合作与他人一起演唱对子歌,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准备:1. 对子歌的例子,如《茉莉花》、《小兔子乖乖》等。
2. 录音设备或音乐播放器。
3. 乐器,如钢琴、吉他等(可选)。
4. 教学素材,如图片、歌词等。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引导学生回顾和复习前几节音乐课学习的内容,如音符、节奏等。
2. 向学生介绍对子歌的概念,解释对子歌的特点和作用。
主体活动:3. 向学生播放一段对子歌的录音,让学生仔细聆听。
4. 与学生一起分析对子歌的特点,如歌词的押韵、结构的对称等。
5. 向学生展示对子歌的歌词,帮助他们理解歌词中的对称结构。
6. 引导学生一起唱一首简单的对子歌,如《小兔子乖乖》。
7. 鼓励学生合作,分成两组,每组分别扮演对子歌中的不同角色,一起演唱对子歌。
8. 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对子歌的创作,鼓励他们尝试创作自己的对子歌。
总结活动:9. 向学生总结对子歌的特点和学习收获。
10. 鼓励学生在家中继续欣赏和创作对子歌,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和创造力。
拓展活动:11. 鼓励学生自由创作对子歌,并组织学生进行对子歌的演唱比赛或展示活动。
评估方式: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对对子歌的理解和表现。
2. 评估学生在合作演唱中的参与程度和团队合作能力。
3. 评估学生创作对子歌的能力和创造性。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学习更多的对子歌,拓展他们的音乐知识和欣赏能力。
2. 引导学生参与音乐团队或合唱团,提高他们的演唱和表演能力。
3. 组织学生参加音乐比赛或演出,展示他们的才艺和成果。
这个教案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对子歌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培养他们对音乐的欣赏能力和创造力。
通过合作演唱和创作对子歌,学生能够提高团队合作精神,并展示他们的才艺和成果。
同时,教案还提供了评估方式和教学延伸,以帮助学生更全面地发展音乐能力。
最新重庆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对子歌》公开课教学设计本文档为最新重庆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对子歌》公开课教学设计,旨在帮助教师进行教学准备和指导。
一、教学目标1.了解和掌握《对子歌》的歌曲内容和歌词。
2.培养学生的语感和音感,提高学生对韵律和节奏的敏感性。
3.通过对对子结构的研究,帮助学生提高对诗歌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二、教学准备1.教材:最新重庆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对子歌》。
2.课件:包含《对子歌》歌曲的课件。
3.音响设备:确保音乐播放效果良好。
4.活动准备:准备与歌词相关的活动道具或素材,如图片、拼音卡片等。
三、教学内容与过程1.导入(5分钟)- 通过播放《对子歌》音频,引起学生兴趣并进入研究状态。
- 与学生一起回忆上节课所学的韵律和节奏相关的知识,做简要复。
2.研究歌曲(15分钟)- 向学生介绍《对子歌》的背景,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 播放歌曲,让学生跟随歌词一起听。
- 带领学生一起学唱歌曲,重点训练歌曲的韵律、节奏和发音。
3.对对子结构的研究(15分钟)- 解释对对子结构的概念,比如常见的押韵方式等。
- 分发拼音卡片,让学生根据歌词中的对子进行配对,加深对对子结构的理解。
- 引导学生发现诗歌中的对子结构,并进行讨论。
4.创作活动(15分钟)- 分为小组活动,让学生根据对子结构自行创作一首短诗。
-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让其他同学进行欣赏和评价。
5.诗歌鉴赏(10分钟)- 选取一首与《对子歌》风格相近的古诗进行鉴赏。
- 引导学生欣赏古诗,并对其形式和内容进行分析。
6.总结与评价(5分钟)- 结合本节课对对子歌曲的研究,进行简要总结。
- 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思考自己在本节课中的收获和不足之处。
四、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在学唱歌曲时的参与程度和掌握情况。
2.评价学生在创作活动中的创意和对对子结构的运用能力。
3.通过学生的诗歌鉴赏和讨论,评价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五、教学延伸1.鼓励学生自行寻找一首带有对对子结构的诗歌进行欣赏和分析。
小学五年级语文《对子歌》精选教学教案三篇:对子歌教案小学五年级语文《对子歌》精选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相识12个二类字,会写6个一类字,相识4种笔画。
2、朗读背诵对子歌。
3、初步感悟字理识字的方法,了解汉字的演化过程,激发学生对汉字的酷爱。
教学重点:认字,写字。
教学打算:1、生字卡片。
2、让生查找重大节日的名称和来历。
3、查找关于风、云、电、日、月等自然现象的特点和改变。
教学时数:3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1、熟读对子歌2、学习生字教学过程:一、揭题,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意思相对的词语,今日我们就来学习一组对子歌。
出示《对子歌》二、练习朗读对子歌。
1、师范读2、学生跟读。
3、自由读对子歌4、指名读、男女生协作读、拍手读。
三、学习生字1、在对子歌中画诞生字。
2、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读。
日:ri 翻开窗户会看到什么?太阳也称日日部独体字日光、日子、日出、日月。
月:yue 月部独体字月光、月亮、正月、岁月风:feng 翻开窗子会有风吹进来风部半包围风云、风车、风力、口风云:yun 二部上下构造云海、云雨、青云留意云字的演化过程雨:yu 雨部独体字留意雨字的演化过程下雨、雨水、雷雨、大雨电:dian 竖部独体字电车、电脑、电工、电视教给识字方法:数笔画、猜字谜、比拟其次课时教学内容:指导书写教学过程:一、复习生字和对子歌二、指导书写:独体字在虚宫格内要居中写。
对于新学习的笔画要重点指导。
强调雨的四点应向右,电字的最终一笔要出头。
第三课时教学内容:完成课后练习教学过程:一、复习稳固:朗读对子歌;读生字卡片。
二、完成练习1、填一填小组内的同学在一起合作填空,然后汇报。
说说你最喜爱那个节日,为什么?你还知道哪些节日?2、一说引导学生将自己了解到的关于自然现象的学问在小组内沟通探讨,也可做猜词嬉戏,如:春天刮的风叫(),冬天刮的风叫()。
三、作业设计:把你从课堂上学会的关于自然现象的学问讲给爸爸妈妈听。
对子歌教学目标1.认识1个生字,会写3个字;2.能在教师指导下,按对子歌的节奏,朗读、背诵《对子歌》;3.初步了解什么是“对子歌”和“对子歌”的特点,感受这种语言形式的表达魅力。
教学准备1.生字卡片或识字教学课件;2.相关的对子歌;3.指导学生提前搜集、预习对子歌。
课时安排1课时相关资料诗词和对联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文学形式,两千多年来一直薪火相传,至今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在古代,自私塾的幼童起,就开始这种文学修养的训练,对声调、音律、格律等都有严格的要求。
因此,一些声律方面的著作也应运而生,而其中清朝康熙年间车万育所作的《声律启蒙》,则是其中较有代表性的一种。
《声律启蒙》是训练儿童应对、掌握声韵格律的启蒙读物,分为上下卷。
按韵分编,包罗天文、地理、花木、鸟兽、人物、器物等的虚实应对。
从单字对到双字对,三字对、五字对、七字对到十一字对,声韵协调,琅琅上口,从中得到语音、词汇、修辞的训练。
从单字到多字的层层属对,读起来,如唱歌般。
较之其它全用三言、四言句式更见韵味。
这类读物,在启蒙读物中独具一格,经久不衰。
明清以来,如《训蒙骈句》、《笠翁对韵》等书,都是采用这种方式编写,并得以广泛流传。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介绍“对子”。
对子就是对偶的词句。
对偶就是用对称的字句加强语言的效果。
比如:下笔千言,离题万里。
对子歌的内容包罗天文、地理、花木、鸟兽、人物、器物等的虚实应对。
从单字到双字对,三字对,五字对,七字对到十一字对,分韵排列,声调和谐,节奏响亮,对仗工整,义理健康,读来抑扬顿挫,朗朗上口,从中得到语音、词汇、修辞的训练。
古人在学律诗时,就先学写对子。
学好对仗句,是学好律诗的基本功之一。
因此,古时私塾学童首先学“对对子”。
二、自由朗读,学习基础知识。
1.蓑 suō,“衰”本为草雨衣的象形字。
因为与草有关,所以后来增加一个草字头,写作“蓑”,即蓑衣,是一种用草或棕制成的防雨用具。
指导书写时应着重强调“蓑”的下部分是“衰”而不是“哀”。
灵活掌握《对子歌》教材: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实践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语文教学也开始逐渐呈现多元化、个性化的趋势。
《对子歌》作为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材中重要的阅读内容之一,已经成为了课程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灵活掌握《对子歌》教材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文表达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对子歌》教材的概述《对子歌》是小学五年级语文课程教材中的一篇语文阅读材料,包括苏轼的《江城子》和陆游的《钗头凤》,讲述的是徐州府城市风景和有关民间故事的歌曲。
作为小学五年级的教材,阅读材料涵盖了比较全面的文化知识,风格比较优美,适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文表达能力。
二、《对子歌》教材的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学生发展语文能力的重要途径。
通过阅读《对子歌》,培养学生根据上下文理解文章意思的能力,提高阅读速度和阅读准确率。
2. 提高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和文化素养。
《对子歌》融合了大量的文化素材,包括城市景观、风情人物、民间故事等。
通过学习和阅读,《对子歌》增加学生的文化知识储备,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
3.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对子歌》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语言清新优美,富有韵律感,通过教学《对子歌》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和表达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同时增强学生的语感。
三、《对子歌》教学案例1. 教学目标:学习和理解《江城子》这篇文章,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同时增加学生的文化知识储备。
2. 教学重点和难点:通过更深入的理解文章内涵,把握作者的文学技法的同时,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同时,对于古诗词进行细致解读也是重点和难点。
3. 教学过程:(1)预习阶段:让学生先进行预习,了解一下《江城子》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读懂这篇文章。
(2)正式阅读阶段:老师在课堂上讲解《江城子》的含义和背景,提醒学生注意到诗歌的韵律和音韵。
(3)课后练习阶段:布置练习任务,让学生阅读,理解文章内涵并且发挥文章的想象空间,根据文章的内容写一篇小作文。
1—1对子歌
预学单
一、熟读课文,日积月累
我要在课文中圈出生字新词,并挑出难写的,抄写一两遍。
二、我的视角
1.初读“对子”,感觉怎样?
2、针对“对子歌”的内容、格律等方面,我想研究的问题是:
共学单
活动一:交流预习,了解内容
1、自主学习:读《对子歌》,读准字音,将不理解的字词
圈出来。
2、小组合作:与小组同学互相解答预学中的疑问,遇到值
得研究的问题,和全班同学一起分享。
活动二:明晰韵文,理解主题
1、这首对子歌当中包含哪些相对的词语?
2、如何理解“三尺剑”和“六钧弓”?
3、学生自读,感知对偶的修辞方法:
(1)正确朗读下面的对联。
(2)在熟读的基础上能背诵下来。
(3)边读边想: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活动三:当堂检测
1.读一读。
这是杭州孤山公园内的一副对联,全用叠音写成,而且还可以回文倒念,它起到了绘形绘色的作用。
首先要认真地读,读出韵律、节奏,背诵、积累;再让学生试着画一画,说一说,上下两联哪些词语相对。
水水山山处处明明秀秀
│││││
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2.写一写:
溪对谷,
水对—,
峻岭对——。
〔积累〕
要求熟读背诵。
个别生字可以查字典,了解字意,如:“萼”、“鹭”等。
延学单
一、延伸阅读
新春佳节之际,妈妈买来了一幅画。
我粗粗一看,这幅画并没有什么特别吸引人的地方。
我心想:书店里有那么多色彩鲜艳的年画,妈妈为什么要买这幅呢?我一边琢磨,一边细细欣赏起来。
这是一幅国画,画的背景是巍峨挺拔的高山,被淡淡的烟云笼罩着,使群山若隐若现,令人格外神往。
山坡下横插过来一株苍劲的松树,松树下是一对飞奔的骏马。
奔在前头的是一匹枣红马,它浑身火红,仰天长嘶,红色的鬃毛高高飘起,全身的肌肉结实得像拳击场上的运动员,一块一块地凸出来,显得十分健美有力。
枣红马腾空而起,柔软而漂亮的马尾巴甩得很起劲。
紧挨着枣红马旁边是一匹白马,从头到尾一片洁白。
连一根杂毛也没有,像一团白云轻轻飘来,显得那么洒脱矫健,分明是一匹千里马。
我越看越着迷,似乎听到了它们“得得”的马蹄声,看到了他们身后卷起的阵阵尘土,仿佛看见它们自由自在地飞驰在广阔的原野上。
这时,我猛然想起刚才的疑问,便跑去问妈妈。
妈妈神秘地笑了,反问我:“你属什么呀?”我恍然大悟,抢着说:“知道了,知道了,我属马,这年画上的马象征着我。
您希望我努力学习,不怕挫折,永远向前飞奔,对吗?”妈妈满意地点点头。
啊!马儿,你知道这是妈妈对我殷切的期望,我决心要让它变成现实。
1.填空。
(1)这幅国画画的是()、()、()、(),主要画的是()。
(2)妈妈买这幅画的目的是()。
2.用横线画出写“我”观画时联想的句子。
3.用‖把文章分成3段,用简洁的语句写出文章的叙述顺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文章的中心思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给短文加标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