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物态变化专题复习(实验探究题二)
- 格式:docx
- 大小:1.57 MB
- 文档页数:11
备考2022年中考科学一轮复习-常见的物质_物质的性质_物态变化_探究水的沸腾实验-实验探究题专训及答案(二)探究水的沸腾实验实验探究题专训1、(2020灌南.中考模拟) 在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时,小华对200g水加热直至沸腾,并根据实验数据作出“温度—时间”图像(如图所示)。
从开始计时到第6分钟,水的内能增加了________J,若这6分钟内水增加的内能全部由酒精燃烧来提供,至少需要燃烧________kg 的酒精。
(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酒精的热值为3×107J/kg)2、(2019朝阳.中考模拟) 在研究水的沸腾的实验中,将装有水的试管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如图甲所示。
(1)实验过程中烧杯上方有大量的“白气”冒出,“白气”是________(选填“水蒸气”或“小水珠”);(2)分析图乙所示图象可知水的沸点是________℃;(3)烧杯中的水长时间持续沸腾过程中,试管中的水________(选填“会”或“不会”)沸腾。
3、(2016鼓楼.中考模拟) 图甲是“观察水沸腾现象”实验,图乙“探究某物质熔化规律”的实验.(该物质的沸点为217.9℃).(1)图甲中温度计示数为________℃。
(2)图丙是________(选填“甲”或“乙”)实验数据描绘出的物质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80℃是该物质________点,该物质在AB段的比热容________(选填“>”“<”或“=”)CD比热容。
(3)若甲、乙两实验使用的酒精灯完全相同,则两实验中“被研究的物体”相同时间内吸收热量________。
(选填“相等”或“不相等”)。
(4)在进行乙图所示实验时,发现加热20min后,被研究物质的温度不再升高,这是因为________。
4、(2017大石桥.中考模拟) 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小黄的实验记录表格如下:(1)观察到当水沸腾时,水中形成大量的气泡上升到水面破裂,里面的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从实验可得出,沸腾是从液体________和________同时发生的剧烈的_________现象.液体在沸腾过程中要________热,但温度________.(2)从记录的数据看出,在第________分钟记录的数据是明显错误的.(3)水的沸点是________℃.(4)小黄观察到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中的两种情况,如图(a)、(b)所示,则图________是水沸腾前的情况,图________是水沸腾时的情况.5、(2017高密.中考模拟) 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请按实验要求完成下列问题:(1)如图甲所示烧瓶中水的温度为________℃.(2)水沸腾后,继续加热,温度计的示数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3)水沸腾一段时间后,撤去酒精灯,发现水停止沸腾.这时某同学用橡皮塞塞住烧瓶口并将烧瓶倒置,向烧瓶底部浇冷水,发现水又重新沸腾了,如图乙所示,这是因为________.6、(2020淮安.中考真卷) 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当温度上升到88℃后,每隔1min读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一段时间后停止读数,测得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时间t/min 0 1 2 3 4 5 6 7 8温度t/℃88 90 94 96 98 98 98 98(2)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如图乙的方格纸上画出水的温度T随时间变化的图象;(3)在5min到8min时间内,要用酒精灯持续加热保持水沸,撤去酒精灯后水很快停止沸腾,这说明水沸腾时需要________热量;(4)从图象可以看出:实验中水的沸点是________℃,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________。
2019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物态变化实验题2 探究水的沸腾实验(共27题,有答案)1.(2019•恩施州)如图甲为探究水沸腾的实验装置图。
(1)实验不久,某同学发现温度计的水面上部分出现许多水珠,这是形成的。
(2)如图甲所示是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是℃。
(3)如图乙是根据两个实验小组的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时间图象,两次图象不同的原因可能是所用水的不同。
2.(2019•十堰)在做“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时:(1)小明用的装置(如图甲),他测出的水温将(选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2)小红和小华选用相同的实验装置,每隔2分钟记录一次温度的数据,并描绘出了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根据图象可知当水温达到沸点后继续加热,水的温度(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这两位同学的图象存在差异,请说出一条可能的原因。
3.(2019•抚顺)小志和小丽分别利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出了如图乙所示图象(1)某时刻温度计示数如图甲所示,其温度是℃。
(2)由图象可知:①水的沸点低于100℃,原因是气压(填“高于”、“等于”或“低于”)标准大气压。
②水沸腾时持续吸热,温度。
③第6min时(填“小志”或“小丽”)的实验装置中水分子运动更剧烈。
(3)实验结束后,小志想到妈妈在煮饺子时加入一些冷水,锅内的水停止沸腾。
原因是水(填“温度低于沸点”或“不能继续吸热”)。
4.(2019•鞍山)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中:(1)图甲实验装置的组装顺序应为(填“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
(2)实验中,判断水沸腾的依据。
A.水的温度保持不变B.出现水的沸腾现象(3)水沸腾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温度是℃,此时当地的大气压强(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标准大气压。
(4)本实验中不能选择酒精温度计,原因是。
(酒精的沸点是78℃)(5)水沸腾后,根据图乙可以推断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继续对水加热2min,水的温度(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专题二物态变化△物质的三态1.有以下6种物质:铁、牛奶、水晶、白酒、水银、饼干,请你按物态把它们分成两类:一类是态,包括,其特征为_______________;另一类是态,包括,其特征为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所示是物质三种状态的分子模型.某物质由图丙状态直接变为图甲状态时,发生的物态变化为,下列事例中所发生的物态变化与之相同的是(填序号)。
(1)固体清香剂用了一段时间后变小(2)打开冰箱门,看到有“白气”冒出(3)寒冷的冬天,早上看到的霜△温度的测量1.甲、乙、丙三支酒精温度计的量程、分度值都一样,甲和乙玻璃管的内径相同,甲玻璃泡的容积比乙大,乙和丙玻璃泡的容积相同,乙的内径比丙细,由此可判断这三支温度计的相邻两刻度线之间的距离()A.甲最长B.乙最长C.丙最长D.一样长2.用水银温度计测量热水温度时,温度计内水银液面慢慢升高,在“水银液面升高”的过程中,有关温度计内水银的物现量不变的是()A.温度B.体积C.密度D.质量3.在图温度计所示的恒温环境下进行实验。
将温度计放入一杯冰水混合物中(冰是晶体),从温度计放入开始计时,放入时间足够长,下列哪幅示意图可能反映了温度计内液体的体积随时间变化的情况4.一刻度均匀的温度计放在冰水混合物中时,示数为10℃;用它测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时,读数是90℃。
若用它来测得温水的温度为70℃。
则温水的实际温度应为() A.55℃ B.50℃ C.80℃ D.75℃5.如图所示,温度计的示数为℃。
在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时,请按照正确的顺序把下列步骤重新排列:A.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 B.选择合适的温度计 C.从被测液体中取出温度计D.估测被测液体的温度 E.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F.把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正确的步骤应该为(填序号) .6.走进气象站,可以看到如图所示的百叶箱,箱内主要的测量仪器有:两支湿度计(绝对湿度计和相对湿度计)和两支温度计(测量并记录一天中最高气温的温度计和最低气温的温度计)。
物态变化实验探究(含答案)1.(1)下面是小强使用普通温度计测量温水温度的操作步骤:a.观察温度计的测量范围,选取合适的温度计;b.用手试一下温水,估计水的温度;c.观察温度计的读数;d.使温度计的玻璃泡与温水充分接触几分钟;e.取出温度计;f.记录温度计的读数;上述实验步骤,正确的顺序是:______;(2)小强在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温水温度时读取了四次数据,每次读数时温度计的位置如图一所示,其中正确的是______;(3)小强又用温度计分别测一块冰和另一杯水的温度,如图二甲、乙所示,那么冰的温度是______,水的温度是______。
2.下面是小明使用普通温度计测量温水温度的操作步骤:a.观察温度计的测量范围,选取合适的温度计b.用手试一下温水,估计水的温度c.观察温度计的读数并记录d.使温度计的玻璃泡与温水充分接触一段时间e.从水中取出温度计则上述实验步骤,正确的顺序是:___________。
3.在探究“冰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1)实验时应将___________(选填“整块冰”或“碎冰”)放入图甲装置试管中,将试管放入装有热水的烧杯中加热的优点是使冰___________,便于观察试管中冰的状态变化;(2)观察图乙,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______℃;(3)某同学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了冰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丙所示),由图象可知:冰属于___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第4分钟,物质处于___________态;(4)另一同学把冰放入如图丁所示的烧杯中,并未用酒精灯加热,冰也熔化了。
于是他认为冰熔化不需要吸收热量,他的想法___________(选填“正确”或“不正确”)。
4.如图甲所示是“观察水的沸腾”实验装置。
(1)如图甲所示,按照由下到上的顺序组装器材,在固定石棉网时,酒精灯______(选填“需要”或“不需要”)点燃;(2)图乙是加热过程中观察到的水中气泡现象,其中______图是水沸腾时的现象;(3)在水温升高到9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至水沸腾10min后停止记录,记录的数据如下表。
题型突破07-物态变化问题(二)1、(2020•雅安)将盛水的烧瓶加热,水沸腾后将烧瓶从火焰上拿开,迅速塞上瓶塞;再把烧瓶倒置后向瓶底浇上冷水,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一直沸腾,浇上冷水时,水会停止沸腾B.先停止沸腾,浇上冷水时,水面气压增大,水会再次沸腾C.因没有继续加热,浇上冷水时,水不会沸腾D.先停止沸腾,浇上冷水时,水面气压减小,水会再次沸腾2、(2020•河北)江、河、湖、海及大地表层中的水不断蒸发变成水蒸气,升入高空的水蒸气温度降低凝成小水滴或凝成小冰晶悬浮在空中,这就是云。
两个“凝成”所指的物态变化分别是()A.汽化升华B.液化凝华C.凝固凝华D.升华熔化3、(2020•黔东南州)中华诗词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以下诗词中有关物态变化的分析正确的是()A.“已是悬崖百丈冰”,冰的形成是凝固现象,需要吸热B.“露似真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C.“斜月沉沉藏海雾”,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需要放热D.“月落乌啼霜满天”,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要吸热4、(2020•黑龙江)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不是放热的是()A.冬天衣服冻干B.冬天窗上冰花C.冬天草上白霜D.压缩乙醚成液体5、(2019·自贡)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种物质温度T随加热时间t变化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物质是晶体,乙物质是非晶体B.甲物质的熔点为210℃C.乙物质在BC段时处于固液共存状态D.乙物质在BC段温度不变,不吸热6、(2020•滨州)甲乙两图分别是根据探究冰的熔化和水的沸腾实验数据绘制的图象,根据图象信息,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图甲:冰在BC段处于液态B.图甲:冰熔化的时间为10minC.图乙:水的沸点为98℃D.图乙:实验地点的大气压强高于1标准大气压7、(2019·阜新)下列场景与所蕴含的物理知识,对应完全正确的是()A.春季,小明体育训练后满头大汗,回到教室不停扇风——提高液体温度加快蒸发B.夏季,小明手拿着一瓶冰冻矿泉水,冰减少,手感到凉——熔化吸热C.秋季,小明发现操场上的双杠上铺满了一层霜——霜是非晶体D.冬季,戴眼镜的小明从教室外走进教室内,镜片模糊不清——液化吸热8、(2020·江苏省南京市中考物理模拟三)夏天剥开雪糕的包装纸时,雪糕周围冒“白气”。
第二章物态变化一、选择题1.[2019海南]用3D打印技术可以打印钛合金眼镜架.在高能激光的作用下,钛合金粉末吸收热量变成液态,再定型成为镜架.在此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熔化和凝固B.升华和凝华C.汽化和液化D.液化和凝固2.[2019邵阳]甲、乙、丙三支酒精温度计的量程、分度值都一样,甲和乙玻璃管的内径相同,甲玻璃泡的容积比乙大,乙和丙玻璃泡的容积相同,乙的内径比丙细,由此可判断这三支温度计的相邻两刻度线之间的距离()A.甲最长B.乙最长C.丙最长D.一样长3.[2019山西]如图是一种沙漠里能收集空气中水分的甲虫.清晨,空气中水蒸气含量高,甲虫从洞穴中走出爬上沙丘,迎着风整个身体呈倒立的姿势,很快空气中的水蒸气在背部凝结成水珠,水珠越聚越多,顺着背部流入甲虫的嘴里.科学家利用该原理制造了沙漠集水器,实现沙漠淡水的补给,能让沙漠变成一块块绿洲.甲虫能收集到空气中的水蒸气,说明它背部的温度比外界气温()第3题图A.一定高B.一定低C.一定相同D.无法确定4.[2019贵阳]冬季,通常可以看到教室的窗玻璃上附着一层小水珠,当室外气温更低时,还会看到窗玻璃上结有冰花.下列关于水珠、冰花的分析中正确的是()A.它们均是水蒸气凝华形成B.它们均附着在窗玻璃的室外一侧C.它们均是水蒸气液化形成D.它们均附着在窗玻璃的室内一侧5.[2019常州]夏天,向盛有牛奶的杯内充入少量液态氮,可以快速制成一杯看似“热气腾腾”的冰激凌,贸然食用易冻伤食道.看似“热气腾腾”,其实是()A.液氮汽化后形成的氮气B.液氮凝固后形成的固态氮C.冰激凌中的水汽化后形成的水蒸气D.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后形成的小水滴6.[2019天水]一提到“雾凇”,许多人总会联想到东北地区,其实甘肃省的一些地区也会遇到这个现象.如图为天水出现的“雾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第6题图A.雾凇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B.雾凇和冰的形成过程一样C.雾凇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D.雾凇形成的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7.[2019扬州]《中国诗词大会》深受观众喜爱,下列诗词中涉及的物态变化现象解释正确的是()A.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雪是升华形成的B.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霜是凝固形成的C.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露是液化形成的D.岚雾今朝重,江山此地深——雾是汽化形成的8.[2019凉山州]在炎热的夏天,凉山州部分县市气温高达35 ℃,小马同学在家使用电风扇吹风,感到凉爽,是因为()A.电风扇吹出的风,能够降低气温B.电风扇吹出的风为冷风C.电风扇吹出的风,能吸收人体的能量D.电风扇吹出的风,能加快人体汗液的蒸发9.[2019荆门]固态、液态和气态是物质常见的三种状态,某物质通过放热、吸热在甲、乙、丙三种物态之间转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第9题图A.甲为固态,由甲到乙是升华过程B.乙为液态,由乙到丙是凝固过程C.丙为液态,由乙到丙是液化过程D.丙为固态,由丙到甲是熔化过程10.[2019临沂]如图是某种固态物质加热变成液态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由图可知该物质()第10题图A.是晶体,熔化持续了8 min B.在A点是液态,B点是固态C.在A点的内能比B点的小D.在OA段的比热容比BC段的大二、填空题11.[2019株洲]夏天,从冰箱里取出冰块,在冰块四周出现的“白气”是由________(选填“冰”或“空气中的水蒸气”)形成的______(选填“液态”或“气态”)水.12.[2019无锡]云是由浮在空气中的小水滴和小冰晶等组成,其中小水滴是空气中的水蒸气上升到高空遇冷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此过程中水蒸气要______热.13.[2018沈阳]水沸腾后把烧瓶从火焰上拿开,水会停止沸腾.迅速塞上瓶塞,把烧瓶倒置并向瓶底浇冷水,如图所示.发现烧瓶内的水中出现了大量的______,迅速上升变大,由此可知水重新沸腾起来.这是因为烧瓶内水面上方的气压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的缘故.第13题图14.图甲是观察物质熔化和凝固现象的实验装置,图乙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安装图甲所示的器材时,先确定______(选填“铁棒A”“铁夹B”或“铁圈C”)的位置,实验中,需要观察试管内物质的______,并记录温度和加热时间.分析图乙可知,该物质的凝固点为______,该物质第40 min的内能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第20 min的内能.第14题图二、实验与探究题15.[2019湘西州改编]如图所示为体温计和寒暑表的一部分,其中体温计的读数是______℃,寒暑表的读数是______℃.第15题图16.[2019广东]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______规律制成的.图中______(选填“甲”或“乙”)是体温计,测量体温时,体温计______(选填“可以”或“不可以”)离开人体读数.第16题图17.[2019东营]图甲是探究“水的沸腾”实验装置.第17题图(1)安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______(选填“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的顺序进行;(2)A、B、C三种读数方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代号);(3)由图乙可知,水的沸点是______℃.水沸腾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______(选填“升高”“降低”或“保持不变”);(4)实验器材中纸板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实验结束后,移开酒精灯,发现烧杯内的水没有立即停止沸腾,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2019福建]如图甲是“探究海波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第18题图(1)图乙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_℃;(2)图丙是根据实验数据描绘出的海波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海波熔化过程对应图线中的______(选填“AB”或“BC”)段,其熔点为______℃.熔化过程中海波吸收的热量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放出的热量;(3)用质量为m1的海波做实验,绘制的海波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丁中的a.若用质量为m2(m2>m1)的海波做实验,得到的图线可能是图丁中的______(选填“b”“c”或“d”).19.[2019昆明]今年5月,昆明市气温连续10天达到30 ℃左右,让“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的昆明人着实体验了一下什么叫“酷暑难耐”.往室内地面上洒水、打开窗户通风、尽量穿短衣短裤等避暑手段纷纷登场.这些措施为什么可以使人感觉到凉爽?小林同学准备了滴管、水、两块玻璃片、吹风机(有加热和不加热两挡),请你加入进来一起探究蒸发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1)小林用滴管把两滴水分别滴在两块玻璃片上,并将其中一滴水摊开,把它们放在室内,观察蒸发情况,这是探究蒸发快慢与__________________的关系;(2)如果要探究蒸发快慢与液体表面空气流动快慢的关系,应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然后用吹风机(不加热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观察蒸发情况;(3)为了探究蒸发快慢与温度的关系,小林用滴管把两滴水分别滴在两块玻璃片上,然后用吹风机(加热挡)去吹其中一滴水,观察蒸发情况,这样做是_________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该实验将水滴在玻璃片上而不滴在木板上,这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发烧病人使用酒精擦拭身体降温比用水擦拭的效果更好;一滴油和一滴水掉在玻璃桌面上,水很快就不见了,而油还在,由此,你的猜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小林同学上公共厕所洗完手后,用如图所示的烘干机(手一放进去就自动吹暖风的机器)使手上的水快速蒸发.当他把干燥的左手和沾水的右手,同时放进烘干机内,左手感觉吹的是暖风,而右手感觉吹的却是凉风,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19题图第二章物态变化1.A2.A3.B4.D5.D【解析】常温常压下氮是气态的,向牛奶杯内充入液态氮,液态氮迅速吸热汽化,导致周围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为小水滴.6.C7.C【解析】A.雪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故错误;B.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故错误;C.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故正确;D.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故错误.8.D【解析】使用电风扇吹风,感到凉爽,是因为电风扇加快了空气的流动速度,使人体表面的汗液蒸发加快,而蒸发吸热,具有致冷作用,所以人会感到凉爽;电风扇吹出的风,并不能降低气温,也不是冷风,故D正确.9.D【解析】由图知,丙到甲吸热,甲到乙吸热,所以丙为固态,甲为液态,乙为气态.甲到乙是汽化过程,需要吸热;乙到丙是凝华过程,会放出热量;丙到甲是熔化过程,需要吸收热量.10.C【解析】由图像知,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保持50 ℃不变,所以熔点为50 ℃,并且为晶体,物质在A点为固态,B点熔化结束为液态,熔化时间由第4 min开始到第8 min结束,共4 min.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虽然温度保持不变,但要不断吸热,内能增大,故在A点的内能比B点的小,故AB错误、C正确;由图像可知,相同的时间内OA段升高的温度大于BC段升高的温度,由Q=cmΔt可知,当吸收的热量和质量都相同时,Δt越大比热容就越小,所以在OA段的比热容比BC段的小,故错误.11.空气中的水蒸气液态12.液化放13.气泡减小14.铁圈C 状态80℃小于15.36.9 -4 16.热胀冷缩乙可以【解析】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规律制成的.体温计是用来测量体温的,正常人体的温度在35~42 ℃之间,所以乙是体温计.体温计在下端有一个极细的缩口,离开人体后,遇冷收缩,使上方的液体不能够回到玻璃泡内,因此它可以离开人体读数.17.(1)自下而上(2)B(3)98 保持不变(4)减少热量散失防止热水溅出伤人(或防止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温度计上影响读数,合理即可)(5)石棉网的温度高于水的沸点,水能继续吸热【解析】(1)实验器材的安装遵循由左到右,自下而上的原则,首先确定点燃酒精灯的高度,再把铁圈固定在酒精灯的外焰处,然后依次放烧杯、纸板、温度计;(2)读取温度计示数时,视线应与温度计内液面相平,故B正确;(3)水在沸腾过程中,虽然不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由数据知,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保持98 ℃不变,所以沸点是98 ℃;(4)使用中心有孔的纸板盖住烧杯,可以减少热量的散失,同时也可以防止热水溅出伤人(或防止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温度计上影响读数,合理即可);(5)石棉网的温度高于水的沸点,水继续吸热,故水没有立即停止沸腾.18.(1)46 (2)BC 48 大于(3)c【解析】(1)由图乙知:温度计上10 ℃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温度是1 ℃,即此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 ℃,示数为46 ℃;(2)如丙图,海波在BC段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所以BC 段海波处于熔化过程,其熔点为48 ℃,熔化过程中海波吸收的热量用来熔化,故大于放出的热量;(3)由题可知,其他条件不变,仅将海波的质量增加,海波的熔点是不变的,但是b、d表示熔点都变了,所以b、d错误,c正确.19.(1)液体表面积(2)保持两滴水的大小、温度和表面积相同对其中一滴水吹风(3)错误没有控制空气的流动速度相同(4)防止因材料吸水影响实验效果(5)液体蒸发的快慢与液体的种类有关(6)水蒸发吸热,有致冷作用。
专题二物态变化△物质的三态1.有以下6种物质:铁、牛奶、水晶、白酒、水银、饼干,请你按物态把它们分成两类:一类是态,包括,其特征为_______________;另一类是态,包括,其特征为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所示是物质三种状态的分子模型.某物质由图丙状态直接变为图甲状态时,发生的物态变化为,下列事例中所发生的物态变化与之相同的是(填序号)。
(1)固体清香剂用了一段时间后变小(2)打开冰箱门,看到有“白气”冒出(3)寒冷的冬天,早上看到的霜△温度的测量1.甲、乙、丙三支酒精温度计的量程、分度值都一样,甲和乙玻璃管的内径相同,甲玻璃泡的容积比乙大,乙和丙玻璃泡的容积相同,乙的内径比丙细,由此可判断这三支温度计的相邻两刻度线之间的距离()A.甲最长B.乙最长C.丙最长D.一样长2.用水银温度计测量热水温度时,温度计内水银液面慢慢升高,在“水银液面升高”的过程中,有关温度计内水银的物现量不变的是()A.温度B.体积C.密度D.质量3.在图温度计所示的恒温环境下进行实验。
将温度计放入一杯冰水混合物中(冰是晶体),从温度计放入开始计时,放入时间足够长,下列哪幅示意图可能反映了温度计内液体的体积随时间变化的情况4.一刻度均匀的温度计放在冰水混合物中时,示数为10℃;用它测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时,读数是90℃。
若用它来测得温水的温度为70℃。
则温水的实际温度应为() A.55℃ B.50℃ C.80℃ D.75℃5.如图所示,温度计的示数为℃。
在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时,请按照正确的顺序把下列步骤重新排列:A.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 B.选择合适的温度计 C.从被测液体中取出温度计D.估测被测液体的温度 E.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F.把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正确的步骤应该为(填序号) .6.走进气象站,可以看到如图所示的百叶箱,箱内主要的测量仪器有:两支湿度计(绝对湿度计和相对湿度计)和两支温度计(测量并记录一天中最高气温的温度计和最低气温的温度计)。
中考物理专题复习:物态变化的实验探究1.某同学在做“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的实验中,写出了如下实验步骤:①整理实验器材;②从液体中取出温度计,并读取示数;③将温度计放入被测液体中,让温度计的玻璃泡与盛液体的容器底部充分接触几分钟;④记下液体的温度;⑤用手掌触摸容器外侧,估测一下液体的温度,并选择适当的温度计。
(1)指出该同学实验中的两处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改正错误后,将①~⑤按正确的顺序排列: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图所示,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___℃。
2.雅琦同学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探究固体熔化的规律,记录的实验数据如表所示:(2)根据做出的图像,可以判断此固体是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3)“水浴法”加热的方式不足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一条即可)3.小丽选择蜂蜡和海波探究“不同固态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是否相同”,设计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1)将装有蜂蜡、海波的试管分别放在盛水的烧杯内加热,而不是直接用酒精灯加热,目的是使试管内的物质______________.(2)将温度计正确插入蜂蜡和海波中,观察温度计示数时视线如图乙a、b、c所示,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_,此时温度计的示数是_________℃.(3)图丙是小丽绘制的海波的熔化图像,图中BC段表示海波的熔化过程,此过程中海波_________(填“吸收”或“放出”)热量,温度_________(填“升高”“降低”或“不变”).第10 min海波处于_________(填“固”“液”或“固液共存”)态.(4)图丁是小丽绘制的蜂蜡的熔化图像,蜂蜡在熔化过程中温度__________(填“升高”“降低”或“不变”).4.某综合实践活动小组在制作一个医用冷藏盒时,不知道给药品降温用冰好,还是用盐水结成的冰好,他们动手测量了盐水的凝固点。
备考2024年中考科学三轮复习-常见的物质_物质的性质_物态变化_探究水的沸腾实验-实验探究题专训及答案(二)探究水的沸腾实验实验探究题专训1、(2020陕西.中考模拟) 在探究水的沸腾特点时,所用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组装实验装置时,支撑烧杯的铁圈和悬挂温度计的铁杆,应先固定________(选填“铁圈”或“铁杆”)。
(2)实验过程中,烧杯上方的“白气”是水蒸气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的结果。
(3)水沸腾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水的沸点为________℃;继续加热,温度计的示数将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4)图丙是根据实验数据作出的图像。
由图像可知,将水加热至沸腾的时间较长,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选填“水的质量偏大”或“当地气压偏低”)。
2、(2017衢江.中考模拟) 如图甲所示是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1)实验前,某同学用温度计测量室内气温,如图乙所示,此时室内气温是________℃.(2)实验时观察到水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的上升情况不同,如图丙(a)、(b)所示.则图________(填“a”或“b”)是水在沸腾时的情况.水沸腾后继续给水加热,温度计的示数将________(选填“升高”“不变”或“下降”).(3)现有甲、乙两组同学在某实验室里做“水的沸腾”实验,选用的实验装置相同,他们绘制的沸腾图象如图丁所示.则a、b 图象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3、(2017农安.中考模拟) 在“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中,安装实验器材时:(1)在图示中,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存在的错误之处是________.(2)沸腾时,水的温度________,同时脱离器壁的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________,一直上升到液面而破裂.4、(2020衡阳.中考真卷) 小李同学为进一步探究液体沸腾规律,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烧杯与试管内分别装入适量的水,甲、乙温度计分别测量烧杯和试管中水的温度。
中考物理二轮复习易错题型训练—物态变化(含解析)一.选择题(共12小题)1.关于物态变化说法正确的是()。
A.春季受到暖湿气流的影响,家中的地板很潮湿,连天花板都挂满了水珠,这是液化现象B.冰箱冷藏室利用冷凝管内制冷剂熔化吸热来制冷的C.瓶装液化气主要是通过降温的方式液化的D.天气寒冷的冬天,树枝上都出现了“雾凇”的美景是凝固现象【解析】A、夏天,暖湿气流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地板、天花板放出热量液化成小水滴,所以家中的地板很潮湿,甚至连天花板都挂满了水珠,故A 正确;B、电冰箱工作时,冷凝器里的液态制冷剂在冰箱冷藏室内的管子里迅速汽化,从冰箱内吸收热量,使冰箱内部的温度降低,故B错误;C、瓶装液化气主要是通过压缩体积的方式液化的,故C错误;D、天气寒冷的冬天,空气中的水蒸气会放出热量直接凝华成小冰晶附着在树枝上形成“雾凇”,故D错误。
故选:A。
2.很多俗语都是先辈们生活经验的总结,其中蕴含了深刻的物理知识,下列相关说法中错误的是()A.霜前冷,雪后寒﹣﹣霜和雪都是由空气中的小水珠凝固而成的小冰晶B.雪落高山,霜降平原﹣﹣高山气温低,雪降落到地面不容易熔化所以经常看到雪C.水缸出汗,不用挑担﹣﹣水缸外表面的水是空气中水蒸气遇到冷的缸壁液化而来的D.扇子有凉风,宜夏不宜冬﹣﹣夏天扇扇子加快体表汗液蒸发,蒸发吸热制冷让人感觉凉爽【解析】A、霜和雪都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固态小冰晶,故A错误;B、雪的熔点是0℃,高山气温低,达不到雪的熔点,所以雪降落到高山地面不容易熔化所以经常看到雪,故B正确;C、“水缸出汗,不用挑担”中,“汗”是空气中的水蒸气运动温度较低的水缸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故C正确;D、夏天扇扇子,身上感到凉爽,这是因为扇来的风加快了身上汗液的蒸发,蒸发吸热制冷让人感觉凉爽,故D正确。
故选:A。
3.周末,小华在家中烧开水煮饺子。
当水烧开准备下饺子时,妈妈提醒她锅里的水量太少了,于是,小华又往锅里迅速加了一大碗冷水(水量比锅里的少)。
2022年中考物理真题汇编:物态变化实验专题附答案教师版一、实验探究题(共21题;共107分)1.(4分)在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中,小雨所用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1分)为了使冰受热均匀,试管中应加入(选填“碎冰块”或“大冰块”);(2)(1分)小雨绘制出冰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由图像可知冰是(选填“晶体”或“非晶体”);(3)(1分)小雨还想利用这套实验装置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他先把试管和搅拌棒取出,再把温度计插入烧杯的水中。
为了缩短给水加热的时间,烧杯中的水应该(选填“增加”或“减少”)一些。
记录测量数据后,小雨又绘制出了水沸腾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丙所示;(4)(1分)小雨通过对比图乙和图丙,发现冰的熔化过程和水的沸腾过程有着相同的特点:都需要吸收热量,温度都(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答案】(1)碎冰块(2)晶体(3)减少(4)不变2.(6分)小希和实验小组的同学们按照图甲所示的装置做“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
(1)(1分)她们在组装实验器材时,其合理的顺序是(填写序号);①温度计②石棉网③装水的烧杯④酒精灯(2)(1分)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温度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为℃;(3)(1分)水在沸腾前,温度升高,这是通过方式增加水的内能;(4)(1分)小希观察到水沸腾时形成的大量气泡不断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开来,里面的散发到空气中。
此过程中,水不断吸收热量,温度;(5)(1分)小组同学实验过程中绘制了如图乙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分析图象可知,此时气压(选填“高于”、“等于”或“低于”)标准大气压。
【答案】(1)④②③①(2)94(3)热传递(4)水蒸气;不变(5)低于3.(4分)在“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中:(1)(1分)图甲中组装实验器材正确的是:;(填字母)(2)(1分)加热一段时间,试管中的物质开始熔化,接下来的操作是:(选填“继续”或“停止”)加热。
物态变化一、选择题1. (2016河源)对下列现象的成因解释正确的是()A.早春,河中的冰逐渐消融﹣﹣汽化B.盛夏,剥开包装纸后冰棒会冒“白气”﹣﹣熔化C.深秋,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液化D.严冬,堆起的雪人逐渐变小﹣﹣升华【答案】D2.(2016巴中)我国北方的冬季,有时房顶上会出现霜,树枝上会出现雾凇,这些都是()A.汽化现象B.升华现象C.凝固现象D.凝华现象【答案】D3. (2016咸宁)长期以来,呼风唤雨一直是神话中“龙王爷”的权力,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已经开始成功的干预天气,如图所示。
在利用飞机播撒“干冰”(固态的CO2)人工增雨的过程中,说法正确的是()A.飞机在播撒“干冰”过程中相对地面是静止的B.“干冰”播撒到空气中后会熔化吸收大量热量C.云层中的水蒸气遇冷后会液化成小水滴或凝华为小冰晶D.飞机机翼上方空气流速小于下方.所以机翼上方的压强大于机翼下方的压强【答案】C4.(2016镇江)某同学做冰的熔化实验时,绘制了如图所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则根据图像不能()A.知道冰熔化时的温度B.判断出冰属于晶体C.求出冰熔化前的质量D.比较冰和水的比热容大小【答案】C5.(2016扬州,第3)下列图中温度计的使用正确的是()【答案】D6.(2016天津)如图所示是某种物质熔化是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根据图像中的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物质为非晶体B.该物质的熔点是80 ℃C.在第5 min是物质已全部熔化D.第10 min是物质处于液态答案:B7. (2016黄冈)下列现象分析正确的是()A.春天冰雪消融是熔化现象B.夏天湿衣服很快变干是液化现象C.秋天早晨的雾是汽化形成的D.冬天早晨的霜是凝固形成的【答案】A8. (2016雅安)雅安的蒙山茶自古为贡茶之一, 泡茶、喝茶中包含很多物理知识,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打开茶叶盒, 茶香飘满屋———是茶叶的升华现象B. 泡茶时, 部分茶叶上浮———是由于茶叶受到的浮力大于自身的重力C. 茶水太烫, 吹一吹凉得快———是由于吹气加快了茶水的蒸发D. 透过玻璃茶杯看到手指变粗———是由于装水的茶杯相当于一个放大镜【答案】A9.(2016邵阳)夏天,盛一盆水,在盆里放入两块高出水面的砖头,砖头上搁一只篮球,再把装有剩饭剩菜的碗放入篮子,用纱布袋罩好,就做成一个“简易冰箱”如图,篮子里的饭菜放置大半天也不会变质,以上“简易冰箱”的工作原理是()A.液化放热B.蒸发吸热C.凝固放热D.升华吸热【答案】B10.(2016宜宾)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熔化的是()A.冰雪遇暖消融B.冬天江河结冰C.春天白雾弥漫D.阳光下露珠变小【答案】A11. (2016厦门,第14)据厦门市气象部门发布的数据,2016年1月25日,岛内东渡观测站和同安莲花观测站测到的最低温度,分别创下了厦门市岛内、外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最低值。
专题02 物态变化目录【典例分析】用实验室常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热水的温度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计的感温泡可以碰到容器壁;B.将感温泡浸入热水马上读出温度;C.读数时温度计可以离开被测热水;D.读数时如图所示,测量数据偏大【答案】D【解析】A.温度计感温泡不可以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否则会造成所测温度不准确,故A 错误;B.将感温泡浸没热水后,应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故B错误;C.读数时温度计不应离开热水来读数,否则会造成读数有偏差,故C错误;D.读数时,视线应与刻度值保持水平,图中俯视读数或导致测量结果偏大,故D正确。
故选D。
【提分秘籍】1.温度:温度是用来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我们常说热的物体温度高,冷的物体温度低,如果两个物体冷热程度一样,它们的温度相同。
2.温度计: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
3.温度计的使用方法(1)使用前:观察它的量程、分度值(每个小刻度表示多少温度),估测是否适合测量待测物体的温度,待测温度不能超过温度计的量程(否则会损坏温度计);并看清温度计的分度值,以便准确读数。
(2)测量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应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能紧靠容器壁和容器底部;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中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并估测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
4.体温计体温计是专门用来测量人体体温的,测量范围:35℃~42℃;分度值为0.1℃,体温计读数时可以离开人体。
【变式演练】1.(2022·湖北鄂州·统考中考真题)妈妈对你说,今天降温了,看看墙上挂的寒暑表,自己选择合适的衣服。
如图所示,关于该寒暑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寒暑表的量程是﹣50~50℃B.寒暑表的分度值是0.1℃C.寒暑表的示数是21℃D.寒暑表的示数是39℃【答案】C【解析】A.寒暑表的量程是-35~50℃,故A错误;B.寒暑表的分度值是1℃,故B错误;CD.由寒暑表的分度值和液柱指示刻度可知,寒暑表的示数是21℃,故C正确,D错误。
第二章《物态变化》实验探究题2020年中考题汇编1.(2020•绵阳)探究水凝固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取半个易拉罐,装的冰与的食盐的混合物(此混合物是很好的制冷剂),选一只管径较细的试管,盛少许水,把该试管埋入易拉罐的冰与食盐混合物中。
正确操作,观测记录水凝固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时间/m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温度/℃12 3 1 0 0 0 0 0 0 0 ﹣1 回答下列问题:(1)用温度计测量温度,应将温度计插入。
A.试管的水中B.冰与食盐的混合物中C.空气中(2)在4min﹣5min时间内,试管中的水。
A.吸热B.放热C.不吸热不放热(3)根据表中数据可以认为:水的凝固点与冰的熔点(选填“相同”或“不相同”)。
2.(2020•盘锦)在“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的实验中:(1)按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组装器材,最后应调整(填“酒精灯”或“温度计”)的位置。
(2)加热一段时间后,发现试管中不断有液态物质出现,同时温度计示数保持不变,从而确定该物质是(填“晶体”或“非晶体”)。
(3)该物质全部熔化后继续加热,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出熔化后温度计示数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
若实验在标准大气压下进行,分析图象可知:试管中的物质(填“能”或“不能”)沸腾。
(4)另一小组在利用相同的器材进行这一实验时,观察到该物质熔化时温度计示数缓慢上升。
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填序号)。
①烧杯中的水过多②对试管内物质不断搅拌③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试管壁3.(2020•阜新)在探究“海波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中,使用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1)组装实验器材时,合理的顺序是(填序号)。
①温度计②石棉网③装水的烧杯④酒精灯⑤装有海波的试管(2)为了使试管中的海波受热均匀,应选择的海波进行实验(选填“大颗粒”或“小颗粒”)。
(3)图乙是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温度是℃。
(4)图丙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海波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图象中的段(选填“AB”或“BC”)表示海波的熔化过程。
中考物理物态变化专题复习(实验探究题二)29. (邵阳市2014)小芳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1)在图甲中,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存在的错误之处是(2)小芳同学在水温升高到90℃时开始记录数据,并根据数据画出了水的温度随加热时间而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
从图乙中可以看出水的沸点是 ℃。
(3)从乙图中还可看出,水在沸腾过程中不断 (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且温度保持不变。
(1)温度计与烧杯壁接触(2)98(3)吸收27. (20XX 年苏州市)小明为探究冰熔化和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在实验室进行了探究实验.根据测量结果他画出了相关图像,如图a 、b 所示.(1)这两个实验都需要用到的测量仪器是温度计和_________. com(2)水沸腾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c 所示,则水的沸点是______℃,此时实验室的大气压____________1个标准大气压.(选填“高于”、“等于”或“低于”)(3)在图a 中,AB 段与CD 段的倾斜程度不同,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1)秒表 (2)98 低于(3)冰和水的比热容不同图1330℃ 2029.(20XX 年北京市)小刚通过实验探究冰的熔化规律。
(1)实验前小刚观察到的温度计的示数如图13所示,温度计的示数为 0℃。
(2)实验中持续加热,每分钟记录一次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根据表中的数据可知冰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冰的熔点是 ℃。
(1)26(2)晶体 023.(7分)(2014•滨州)下面是小滨同学探究“水的沸腾”实验的过程:(1)安装实验器材时,小滨应按照 自下而上 (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2)安装好器材开始实验后,小滨的操作如图所示,请指出小滨的错误之处: 读取温度计示数时,视线没有与液柱上表面保持相平 ;(3)下表是实验过程中不同时刻的温度记录,小滨由于粗心大意记错了一个实验数据,你认为错误的数据是 95℃ ,你这样判断的理论依据是 水在沸腾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 时间/min… 8 9 10 11 12 13 14 … 温度/℃… 96 97 98 98 95 98 98 … (4)改正数据后,小滨根据实验数据判定该地水的沸点为 98 ℃,可能的原因是当地的大气压 小于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标准大气压;(5)小滨撤去酒精灯后,发现水未停止沸腾,试分析其原因: 烧杯底和石棉网的温度高于水的沸点,水可以继续吸热 (合理即可). 时间/min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温度/℃-4 -2 0 0 0 0 0 0 0 0 0 1 2 328.(5分)(2014•锦州)如图1所示是小明实验小组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的情景.(1)请指出他们在实验中错误之处:①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容器底②读数时,视线未与液柱的上表面相平(2)在纠正错误后他们继续实验,观察到水沸腾时的现象如图2中的乙图,水沸腾时吸收热量,温度不变.(3)实验测出水的沸点为98℃,说明当时的气压小于1个标准大气压(填“大于”、“小于”或“等于”).28.(5分)(2014•丹东)在做“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中(1)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在组装过程中需要先调整的是 B (选填“A”或“B”)部分.(2)当水的温度加热到9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直到水沸腾后几分钟为止.记录数据如下表: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温度/℃90 94 96 98 98 98 98第1min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水的温度是91 ℃,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可知水的沸点是98 ℃.(3)请根据上表中数据在丙图中画出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图象.(4)撤掉酒精灯后,水不会立刻停止沸腾,原因是沸腾过程中要不断吸热.(2014沈阳)、(5分)在“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12甲所示。
(1)试管中装有适量的碎冰,按图12甲组装时应将温度计的玻璃泡与碎冰充分接触,但不要碰到图12(2)图12乙是根据实验记录绘制的冰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由图象可知:BC段的物质处于(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态”),物体在a点时具有的内能(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在b点时的内能。
(3)试管中的冰完全溶化后,若持续加热,在标准大气压下将得到图象中的DE段,这段时间内试管中的水(填“能”或“不能”)沸腾,是因为。
(1)试管底或试管壁(2)固液共存态小于(3)不能试管中的水不能继续吸热22.(4分)(2014•南充)如图所示,在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中(1)所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2)当水温上升到90℃时,每隔1min读一次温度计的示数,数据记录如下表时间0 1 2 3 4 5 6 7/min温度/ ℃ 90 91 94 96 98 98 98 98分析实验数据可知在当时条件下,水的沸腾点是 98 ℃,这说明当时水面上方的大气压 小于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一个标准大气压.(3)熄灭酒精灯后,水停止沸腾,说明水沸腾时需要 吸收热量 .20XX 年(2013 广东广州)如图是某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过程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答案】DA .t 4 时刻物体内能为零B .t 2、t 3 时刻物体内能相等C .t 2 时刻物体能能比 t 3 小D .t 1 时刻物体分子动能比 t 2 时大(2013广东广州)(1)在某地做探究水沸腾实验,装置如图 19 所示,加热一段时间,烧杯内的水翻腾,有大量的气泡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
此时图中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__。
烧杯内的水是否已沸腾?______。
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海拔越高,大气压越小,用同一套装置测得不同楼层的大气压值如图 20 甲、乙所示,乙图大气压值等于________mm 高的水银柱所产生的压强。
其中____图是放在较高楼层时的情况。
【答案】(1)96℃,是,这时有大量的气泡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这是水沸腾时的现象。
(2)753,乙。
(2013广东佛山)冰箱冷冻室内水在结冰过程中温度不变,内能 。
北极圈爱斯基摩人的冰屋可拒寒风于千里之外,由于冰是热的不良导体,室内外几乎不发生 ,同样冰屋内更不允许生火取暖,否则冰屋就会 成水。
减小;热传递;熔化(2013广东深圳)关于四季常见的自然现象,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答案】BA . 春雨是汽化现象B . 夏露是液化现象C . 秋霜是凝固现象D . 冬雪是升华现象(2013 广东湛江)如图所示的符号分别代表小雪、霜冻、雾、冰雹四种天气现象,其中属于液化现象的是( ) 【答案】C(2013 广东湛江)下列四个实验中,能够使蒸发加快的是( )(多选)【答案】CDA.给盛水的饮料瓶加上盖B.用电吹风把湿头发吹干C.将新鲜的蔬菜装入塑料袋放入冰箱冷藏D.将湿衣服摊开晒在通风向阳处(2013 福建福州)仲夏清晨,叶片上出现晶莹透亮的露珠,这个现象的形成属于物态变化中的( )【答案】DA .熔化B .凝固C .凝华D .液化(2013 福建福州)在做“观察水沸腾”的实验时。
(1)A 组同学用的是如图22甲所示装置,他们测出的水温将偏________(选填“高”或“低”)。
(2)图22乙是B 组同学在实验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此时水的温度是________℃。
(3)B 、C两组同学虽然选用的实验装置相同,但将水加热到沸腾用的时间不同,他们绘制的温度随A .小雪B .霜冻C .雾D .冰雹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22丙所示。
分析图像可知:水的沸点是________℃,当时的大气压________(选填“<”、“>”或“=”)l 标准大气压;B 、C 组得到b 、c 两种不同图像的原因可能是水的________不同。
【答案】(1)高(2)92(3)98;<;质量(2013 甘肃庆阳)如图所示为海波的熔化图像,从图像中获得的信息说法正确的是( )【答案】BA .海波的沸点是48℃B .海波在BC 段吸收了热量C .海波在CD 段是气态 D .6min 时海波已全(2013 湖北武汉)下图是某型号空调扇的示意图,空气通过湿帘时,湿帘表面的水在________过程中 热量,产生的湿热空气被风机吹出。
一定质量的空气通过空调扇后,这部分空气(不含增加的水蒸气)的内能________。
【答案】蒸发;吸收;减少(2013 四川雅安)(雅下列物态变化的过程中, 吸收热量的是( )【答案】B(1) 春天, 冰雪融化 (2) 夏天, 从冰箱里面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3) 秋天, 清晨出现的雾 (4) 冬天, 早晨在太阳照射下, 草地上的霜消失A. (1)(2)B. (1)(4)C. (2)(3)D. (2)(4)(2013 山东泰安)下列事例中,能使蒸发变慢的措施是( )【答案】BA .用电热吹风机将头发吹干B .农业灌溉中用管道输水代替沟渠输水C.将湿衣服晾到向阳、通风的地方 D.用扫帚把洒在地面上的水向周围扫开(2013 山东泰安)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答案】DA.春天,河里冰雪消融,是升华现象B.夏天,冰棍儿周围冒“白气”,是汽化现象C.秋天,早晨花草上出现的小露珠是熔化现象D.冬天,温暖的车内窗玻璃会变模糊,是因为车内水蒸气液化的缘故(2013 浙江温州)最近,《自然》杂志刊登了一项电解氢氧化铁的“绿色炼铁”技术,电解之前要加热固态氢氧化铁。
使其变为液态,这一物态变化是()【答案】CA.汽化B.凝固C.熔化D.液化(2013 浙江舟山)8.在海上想要获得淡水,可采用如图所示的“充气式太阳能蒸馏器”。
它是通过太阳照射充气物内的海水,产生大量水蒸气,水蒸气在透明罩内壁形成水珠,收集即可。
在此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答案】AA.先汽化,后液化 B.先沸腾,后凝固 C.先液化,后汽化 D.先蒸发,后沸腾(2013 安徽)商场里的保洁员在拖过地后,常用电风扇对着地面吹,这样做的目的是通过加快空气流动来加快_________(填物态变化的名称),使地面尽快变干。
【答案】蒸发(汽化)(2013 安徽)小明在一次测量体温时,体温计的示数如图所示,则他的体温为________℃。
【答案】36.5(2013 四川乐山)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汽化现象的是()【答案】CA.夏天,冰棍“冒出”的“白气”B.放在衣柜里面的樟脑丸变小了C.太阳出来雾散了D.深秋,清晨草地上出现霜(2013 江苏苏州)如图所示的四个情景中,其物态变化过程需要吸热的是()【答案】B A.冬天户外的人呼 B.湿裤子晾干 C.冬天窗玻璃上有冰花 D.钢水浇铸得到钢件出“白气”(2013 江苏泰州)冬天的早晨,室外物体表面常有白色的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