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基本文明礼仪规范(2)
- 格式:docx
- 大小:24.28 KB
- 文档页数:4
江苏未成年人礼仪规范
《江苏未成年人礼仪规范》
江苏省作为中国东部发达省份之一,其未成年人的礼仪规范尤为重要。
礼仪规范不仅是一种健康快乐成长的保障,更是未成年人成为社会有用之才的重要基础。
在江苏省,未成年人的礼仪规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言行举止规范。
未成年人在公共场合应该保持文明、有礼的言行举止,尊老爱幼、尊师爱友,不做粗鲁、不良的行为。
其次是生活习惯规范。
未成年人应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按时起居、饮食有规律、爱护环境等。
再次是学习礼仪规范。
未成年人应该尊敬老师,努力学习,不做欺凌同学、逃学等不良行为。
最后是网络礼仪规范。
未成年人应该正确使用网络,不传播不良信息,不沉迷网络游戏。
为了促进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江苏省政府不断加强对未成年人礼仪规范的宣传教育工作。
学校、社会团体、家庭等各个方面都积极开展未成年人礼仪规范教育活动,引导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
未成年人礼仪规范的落实,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希望未成年人能够从小树立正确的礼仪观念,健康快乐的成长,为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未成年人礼仪
《未成年人礼仪》
作为一个未成年人,礼仪是非常重要的。
良好的礼仪不仅能够展现一个人的素质和教养,还能够给人留下良好的印象,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首先,未成年人需要学会尊重长辈。
在家庭中,要尊重父母长辈的意见和决定,不可以随意违抗或者不听从。
在学校或社交场合,也要尊重老师和其他长辈,不可以大声喧哗或无礼。
其次,未成年人需要学会与人相处。
在与同学、朋友和其他人交往时,要保持礼貌和谦逊,不可以粗鲁或傲慢。
要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和观点,不可以插话、打断别人讲话。
最后,未成年人还需要学会在公共场合注意自己的举止。
要保持整洁、文明并且规范的行为,不可以随地乱扔垃圾或者大声喧哗。
要尊重他人的空间和权益,不可以侵犯他人的隐私或者打扰他人的生活。
总之,未成年人需要从小就培养良好的礼仪,做一个有素质、有教养的人。
只有这样,才能在未来的生活和工作中取得成功。
基本文明礼仪规范一、个人礼仪文明礼仪规范二、交往礼仪池北三小学生基本文明礼仪规范小学生守则1.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
2.守法律法规,增强法律意识。
遵守校规校纪,遵守社会公德。
3.爱科学,努力学习,勤思好问,乐于探究,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和有益的活动。
4.爱生命,注意安全,锻炼身体,讲究卫生。
5.尊自爱,自信自强,生活习惯文明健康。
6.极参加劳动,勤俭朴素,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
7.敬父母,尊敬师长,礼貌待人。
8.爱集体,团结同学,互相帮助,关心他人。
9.实守信,言行一致,知错就改,有责任心。
10.爱大自然,爱护生活环境。
日常行为规范歌阳光照,空气好,我们早起上学校;衣着齐,背书包,各类标志佩戴好;到学校,有礼貌,见到老师问声好;书声琅,歌嘹亮,课前准备要做好;写作业,心要细,学习成绩定提高;升国旗,行队礼,身着校服多整齐;唱国歌,要肃立,国旗下面显豪气;广播操,眼保操,认真到位不浮躁;不追逐,不打闹,课间来把游戏做;楼梯行,右边走,安全意识记心中;讲卫生,好习惯,纸屑果皮不乱抛;节约水,节约电,人走水停灯也关;爱树木,爱益鸟,校园绿化多美好;不玩火,防触电,快乐成长铭记心;好习惯,早养成,幸福人生见行动!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1.尊敬国旗、国徽,会唱国歌,升降国旗、奏唱国歌时肃立、脱帽、行注目礼,少先队员行队礼。
2.尊敬父母,关心父母身体健康,主动为家庭做力所能及的事。
听从父母和长辈的教导,外出或回到家要主动打招呼。
3.尊敬老师,见面行礼,主动问好,接受老师的教导,与老师交流。
4.尊老爱幼,平等待人。
同学之间友好相处,互相关心,互相帮助。
不欺负弱小,不讥笑、戏弄他人。
尊重残疾人。
尊重他人的民族习惯。
5.待人有礼貌,说话文明,讲普通话,会用礼貌用语。
不骂人,不打架。
到他人房间先敲门,经允许再进入,不随意翻动别人的物品,不打扰别人的工作、学习和休息。
6.诚实守信,不说谎话,知错就改,不随意拿别人的东西,借东西及时归还,答应别人的事努力做到,做不到时表示歉意。
未成年人文明行为规范一、热爱祖国,遵守法纪,传承美德,践行礼仪。
1、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
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学习的远大理想。
2、自觉维护国家荣誉,尊敬国旗、国徽,升降国旗、奏唱国歌时,要行注目礼或队礼。
3、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不做法律禁止的事。
遵守校规校纪,维护校园秩序。
4、积极弘扬传统美德,践行基本道德规范,学礼仪、懂礼仪、守礼仪,争做美德少年。
二、尊敬师长,孝敬父母,团结友善,助人为乐。
1、尊敬师长,见面主动行礼或问好。
尊重老师劳动,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回答问题,按时完成作业。
2、体贴、孝敬父母长辈,嘘寒问暖,学会感恩。
记得父母生日并表示祝福。
3、经常与父母交流生活、学习和思想,尊重父母意见和教导,不任性、不顶撞,提出意见、建议态度要诚恳。
4、同学之间团结友爱,相互尊重、互帮互助。
乐于助人,为困难群体送温暖、献爱心,积极参加志愿服务活动。
三、诚实守信,宽容礼让,言语文明,举止得体。
1、守时履约,言行一致,平等待人,有责任心。
虚心接受别人批评,勇于承认错误并改正。
考试不作弊。
2、对人宽容礼让,不斤斤计较,善于换位思考。
行为举止大方得体,用语文明,自觉讲普通话,不说谎、不骂人、不打架、不赌博。
3、出行遵守交通法规,遵守公共秩序。
尊重民族宗教信仰,爱护文物景观,不违反规定拍照,不乱刻乱画,不追捉投打、喂食动物。
4、公共场所衣着得体,不喧哗吵闹,恪守时间,排队等候。
上下楼梯靠右行,不乱按电钮、不推挤他人。
四、勤劳节俭,讲究卫生,爱护公物,保护环境。
1、积极参加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做好班级值日。
帮助父母分担家务,学会料理个人生活,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2、生活节俭,爱惜粮食,不挑拣、独占食物,不剩饭、不剩菜。
节约水、电、钱物,不攀比吃穿用,不乱花钱,不追求名贵服饰,不佩戴首饰。
3、勤洗澡、勤换衣,勤剪指甲、勤理发。
保持书包和个人物品整洁。
4、爱护公物和公共设施,保持环境卫生,不随手乱扔果皮、纸屑,不随地吐痰。
小学文明礼仪规范要求模版一、尊敬师长:1. 向老师问好,不大声喧哗、互相推搡。
2. 遇到老师,要主动给予问候,如:“老师好!” “谢谢老师!”3. 给老师留下爱护和尊重学校环境的好印象。
二、友善相处:1. 同学之间要友善相待,互相帮助,不能欺负、嘲笑别人。
2. 同学之间要相互尊重,不争吵、不打架,解决问题要通过谈话和平对话。
3. 不打小报告,遇到矛盾应尽量自己解决。
三、待人有礼:1. 做到有请、致谢及时,不占用他人时间和精力。
2. 面对长辈要有礼貌,不回避问候,站好、坐好、说好。
3. 不随地吐痰、乱丢垃圾,保持环境整洁美观。
四、文明用语:1. 说话要有礼貌,不说脏话、不说粗话,用文明语言交流。
2. 不用暴力、恶意嘲笑他人,遇到不满要耐心沟通,不憋屈积怨。
3. 不传播不良信息,不随意泄露他人隐私。
五、秩序井然:1. 不插队,排队整齐有序,不拥挤、不推搡、不踩踏。
2. 在公共场所要保持安静,不大声喧哗,尊重他人的休息和学习。
3. 上下楼梯要依次排队,手拉扶手,不奔跑、不追逐。
六、礼仪仪表:1. 穿着整洁,注意衣着卫生,不戴耳环、项链等过于鲜艳夸张的饰品。
2. 坐姿端正,不趴桌子、不扭动,保持文雅的举止。
3. 不在课堂上吃东西,不随意乱动,专心听讲、备课。
七、关心他人:1. 每天问候同学和老师,关心同学的学习和生活情况。
2. 看到同学有困难,可以主动伸出援手,提供帮助和支持。
3. 尊重和理解同学的差异性,不欺负或嘲笑与自己不同的同学。
八、参与集体活动:1. 班级活动要积极参与,遵守规则,不迟到、不早退。
2. 班级活动中要保持秩序,听从组织者和老师的指导和安排。
3. 共同维护和谐的班级氛围,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
九、注意卫生:1. 保持个人卫生,勤洗手,保持身体清洁和健康。
2. 垃圾分类投放,保持卫生环境的整洁。
3. 上厕所要按时、按规定去,保持公共卫生间的整洁。
十、遵守交通规则:1. 在马路上要遵守交通规则,不乱穿马路,走人行道。
未成年人基本文明礼仪规范
《未成年人基本文明礼仪规范》
未成年人是社会的未来,他们的行为举止和礼仪规范是社会尤其是家庭和学校关注的重点。
良好的礼仪规范不仅是一种修养和素质的体现,更是未成年人成长中必须要具备的基本素质。
下面列举一些未成年人应该遵守的基本文明礼仪规范:
1. 尊敬长辈:未成年人应该懂得尊敬长辈,不论是家人还是老师,都应该给予尊敬和礼貌。
2. 礼貌用语:未成年人应该学会使用一些礼貌用语,比如“谢谢”、“对不起”等,这是基本的社交礼仪。
3. 礼让他人:未成年人在公共场合应该学会礼让他人,比如让座、开门等,这样可以更好地展现自己的素质和修养。
4. 文明用语:未成年人在言行举止上应该注意不使用粗俗和不雅的语言,要表现出优雅和文明的形象。
5. 卫生习惯:未成年人应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比如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等,对自己和他人都是一种负责任的表现。
6. 礼仪待人:未成年人应该学会礼貌待人,不论是对同龄人还是对长辈,都要表现出友好和善良的态度。
以上是一些未成年人应该遵守的基本文明礼仪规范,这些规范
不仅仅是为了让他们在交往中更加得体,更是为了培养他们良好的品行和社会责任感。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和老师也应该多加关注未成年人的礼仪教育,指导他们正确的言行举止,让他们成为有素质有责任心的公民。
学生文明礼仪常识首先,学生应该注意言行举止。
作为文明礼仪的基础,我们应该懂得遵守社会公共秩序,尊重他人的权益。
在与人交谈时,我们应该保持语言文明,不使用粗俗语言,不说伤人的话。
同时,我们要做到谦和有礼,不傲慢自大,不欺负弱小。
在公共场合,我们要注意文明行为,不乱丢垃圾,不随地吐痰,不乱涂乱画。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树立良好的形象,得到他人的尊重。
其次,学生应该具备良好的学习礼仪。
学习是学生的首要任务,良好的学习礼仪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集中精力,提高效率。
我们应该遵守课堂纪律,遵守教师的教学安排,不迟到早退,不擅自离开座位,不大声喧哗。
在听讲的过程中,我们应该保持专注,遵守听讲规则,不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情。
在课堂上,我们要有尊重教师和同学的态度,多与老师同学交流,共同进步。
此外,我们还应该积极参加各项学科竞赛和课外活动,锻炼自己的能力,增长见识。
再次,学生要有公德心和社会责任感。
作为中小学生,在家庭和学校生活中,我们应该懂得关心父母的工作和生活,帮助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在学校,我们要建立团队意识,团结同学,互帮互助,共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在公共场所和社会活动中,我们要有积极参与的精神,不挤占他人的权益,不损坏公共设施,不参与违法、违规的行为。
通过这样的行为,我们能够展示出我们的素质和责任感,帮助我们成为一个更合格的公民。
最后,学生要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自我修养。
我们应该注重个人卫生,保持身体的健康,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不吃不健康的食物,不过量饮食。
此外,我们还要注重自己的形象,保持整洁、整齐的仪容仪表,不穿暴露、不雅观的服装。
同时,我们还要多读书,多了解世界,培养自己的综合素质和修养。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懂得帮助他人,尊重老人和弱势群体,不以权压人,不欺负弱小。
通过这些日常的小事,我们能够不断提高自己,成为一个优秀的人。
未成年人基本文明礼仪规范一.仪表之礼:目标:面容整洁、衣着得体、发型自然、仪态大方7—12岁(小学阶段)1。
勤洗头、洗澡,头发、身体无异味。
2。
指甲里无污垢.3.不当众挖鼻孔、掏耳朵.4.勤换衣服、鞋袜,保持仪表整洁。
5。
坐立姿态端正,在公共场合不东倒西歪。
6.保持书包和个人物品整洁。
7.公共场合不脱鞋。
8。
站立时抬头挺胸.二。
餐饮之礼:目标:讲究卫生、爱惜粮食、节俭用餐、食相文雅1。
吃饭时不咂嘴,不口含食物说话。
2.夹菜时不在盘中挑拣。
3。
等候家人一起吃饭。
4。
在公共场所就餐时不追逐嬉闹.三。
言谈之礼:目标:用语文明、心平气和、耐心倾听、诚恳友善1。
对师长不直呼其名,使用敬语.2。
接听电话先说“您好”,通话结束说完“再见”,再挂电话。
3.不用带侮辱性的绰号称呼别人.4。
在校园和公共场所讲普通话。
5。
不说脏话谎话。
四。
待人之礼:目标:尊敬师长、友爱伙伴、宽容礼让、诚信待人1。
记住爸爸妈妈的生日并表示祝福。
2.尊重老师劳动,上课认真听讲。
3。
遇人面带微笑。
4.进别人房间先敲门,得到应允再进入。
5.用他人的东西,应先征得他人同意,用后及时归还并致谢。
6.用零花钱帮助有困难的小朋友。
五.行走之礼:目标:遵守交规、礼让三先、扶老助弱、主动让座1.认识交通标识,遵守交通规则.2。
上学放学时走规定路线.3.乘车有序排队,不拥挤、不插队.4.上下楼梯靠右行,不上跑、不下跳,不并排前行,不推挤他人。
5。
乘自动扶梯靠右站立,空出左侧通道。
6.不乱按电梯的按钮.六。
观赏之礼:目标:遵守秩序、爱护环境、专心欣赏、礼貌喝彩1。
提前入场,对号入座。
2.不随意走动,不高声讲话。
3。
瓜皮果壳放入垃圾袋,自觉带离场馆或送入垃圾箱中。
4.不站立和在通道观看。
5.观看结束有序离场,不拥堵通道、出口。
七。
游览之礼:目标:善待景观、爱护文物、尊重民俗、恪守公德1。
便后及时冲水,不随地大小便.2。
不触摸文物,在景物上不画写、不划刻。
3。
未成年人基本文明礼仪未成年人一般是指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包括婴儿、儿童及部分青少年。
在某些国家(例如日本)的定义上是指未满二十周岁的公民。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未成年人基本文明礼仪,希望能够帮到大家哦! 未成年人基本文明礼仪礼仪之礼1、不染发,不烫发,男生不留长发。
2、公共场合着装得体,不穿背心、拖鞋。
3、不佩戴项链、耳环(钉)、戒指等饰物。
4、坐时男生不跷二郎腿,女生并拢膝盖。
5、走路不勾肩搭背。
行走之礼1、步行走人行道,骑车走慢车道。
2、骑自行车进出校园大门要推行。
3、主动给老弱病残孕让座让路。
4、不翻越交通隔离护栏。
5、不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吃东西。
6、热心为他人指路。
观赏之礼1、观看演出,尊重演员劳动,在合适时机鼓掌喝彩。
2、不爆粗口,不喝倒彩。
3、未经允许不随意拍照摄像。
4、观看是取下帽子,尽量降低身体重心,不影响后排观众观看。
5、无特殊情况下不提前退场,确需退场,在节目间隙离开。
游览之礼1、吐痰和口香糖用纸巾包好丢入垃圾箱。
2、在景区长椅上不躺卧,不用物品占座。
3、排队等候留意一米线。
4、在不允许拍照的地方不拍照,在有关闭闪光灯标志的地方自觉关闭闪光灯。
餐饮之礼1、在公共场所就餐时不大声喧哗。
2、适量盛取食物,不剩饭、不剩菜,3、就餐时保持餐桌、地面整洁。
4、在学校食堂用餐后,主动整理归放餐具。
言谈之礼1、与人交谈是目视对方,不东张西望。
2、不随意打断别人讲话。
3、不强迫别人回答不愿意说的问题。
4、说话音量、语速适中,让别人听得清楚。
待人之礼1、客人来访,热情相待,出门迎送。
2、不在休息拜访他人、给别人打电话。
3、不对老师、同学的相貌和衣着评头论足。
4、不顶撞家长、老师。
5、给别人力所能及的帮助。
仪式之礼1、参加青春仪式、入团仪式、毕业仪式等活动时,着装整洁,共青团戴团徽。
2、重阳节问候家中老人,参加敬老院活动。
小学生个人文明礼仪常识为了能够更好地与他人相处,小学生们需要掌握一些个人文明礼仪常识。
下面是一些关于这方面的常识,供小学生们参考。
1.注意个人卫生:小学生应该经常洗手,特别是在饭前、厕所后、玩耍后等容易接触到细菌的场合。
同时,还要保持整洁的个人形象,勤洗头发、剪指甲、保持牙齿清洁等。
2.穿戴整洁:小学生应该学会穿戴整洁的衣服,避免穿着脏、破旧或不合适的衣物。
在学校或公共场合,不要穿着头发凌乱、衣服褴褛的样子,以免给他人留下不良印象。
3.发言文明:小学生在交流中应该注意用语文明,避免使用粗俗或侮辱性的语言。
遇到不懂的问题时,可以请教老师或家长,而不是使用恶言恶语。
4.行为谦和:小学生在与人交往时,要保持谦和的态度。
不要高傲自大,也不要嘲笑、贬低他人。
要尊重每个人的差异,不论是年龄、性别还是兴趣爱好。
5.尊重老师:小学生要尊重老师,听从老师的指导和教育。
上课时要认真听讲,不要随便说话、插队或做出一些干扰学习的行为。
6.珍惜公共设施:小学生在使用公共设施时应该要爱护,不要恶意破坏或浪费公共财物。
在公共场所要排队,不要推搡、挤压他人。
7.尊重长辈:小学生要尊重长辈,不要对长辈无礼或横加干涉。
在与长辈交谈时要注意礼貌用语,例如使用“您好”、“请”、“谢谢”等。
8.文明用餐:小学生在用餐时要遵守公共用餐规则,不要大声吵闹、乱扔食物残渣,也不要占用他人的座位。
要注意餐具的清洁,不要乱丢垃圾。
9.文明出行:小学生在出行时要遵守交通规则,等待红绿灯,过马路要走人行横道线。
不要随意抢道、冲闯红灯或在车辆频繁的地方玩耍。
10.爱护动植物:小学生要尊重动物和植物,不要欺负或伤害它们。
要保护自然环境,不乱扔垃圾或乱砍乱伐。
以上是我给小学生们的一些建议,希望能够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个人文明礼仪习惯。
通过遵守这些规则,小学生们将会更好地融入社会,与他人和谐相处。
小学学生文明礼仪规第一章基本礼仪第一节仪表端正1. 学生要保持整洁的仪表形象,衣着干净,不穿破烂、过于暴露或违规的服装。
2. 学生要保持良好的身体姿态,站立时保持挺胸抬头,坐姿要端正。
3. 学生要注意言谈举止,不随地吐痰、乱扔垃圾,不大声喧哗、乱跑乱闹。
第二节尊敬师长1. 学生要尊敬师长,对老师说话要礼貌、恭敬。
2. 学生要遵守课堂纪律,不得打断老师的讲课和提问。
3. 学生要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第三节礼貌待人1. 学生要学会问候和感谢他人,遇到老师、同学、家长和其他人都要主动问好。
2. 学生要守时,不迟到、早退或旷课,不影响他人的学习和工作。
3. 学生要遵守规则,排队时要守纪律、不插队,公共场所要让座给老人、孕妇和小孩。
第二章礼仪仪式第一节升起国旗1. 学生要在升国旗时,迅速停止一切活动,面向国旗,肃立并放下右手,表示敬礼。
2. 升国旗时,学生要保持庄严肃穆的态度,不得讲笑话、开玩笑或互相扯闲话。
第二节考试期间1. 学生要认真准备考试,不作弊行为,遵守考场纪律。
2. 考试时所有学生要保持安静,不能交头接耳、抄袭作弊、大声说话或打扰他人。
第三节某人生日时1. 学生要在某人生日时,应给予祝福和礼物,表达自己的关心和祝愿。
2. 学生要在庆祝活动中,遵守场地秩序,不乱丢垃圾,不损坏他人财物。
第三章交往礼仪第一节同学交往1. 学生要友善待人,互相帮助,不欺负和歧视他人。
2. 学生要尊重同学的隐私,不随意查看和传播他人的隐私信息。
3. 学生要在合作和共同活动时,相互协作,共同完成任务。
第二节家庭交往1. 学生要尊敬父母、尊重长辈,不得无理要求和对待他们不礼貌。
2. 学生要关心和照顾弟妹,不捉弄和欺负他们。
3. 学生要与家人保持良好沟通,不隐瞒、欺骗家人。
第三节社交场合1. 学生要在社交场合时,保持适当的言谈举止,不说粗话或冒犯他人。
2. 学生要尊重和关心他人的感受,不随意议论或嘲笑他人。
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内容细则第一学段(1—2年级)一、文明礼仪方面(一)学校礼仪1、尊敬国旗、国徽,学唱国歌,升降国旗、奏唱国歌时肃立、脱帽、行注目礼,少先队员行队礼。
唱国歌时神态庄重,音调准确,声音洪亮。
听国旗下的演讲时要专注,并适时适度鼓掌。
2、尊敬老师,见面行礼,主动问好,离校时主动与老师再见。
3、进老师办公室时喊报告或敲门,经允许方可进入,并主动与办公室内的老师打招呼。
4、和老师谈话时,站姿要正确,眼睛注视老师,不随便打断老师的话语。
5、团结同学,不骂人,不打架,不叫绰号。
对残疾同学不嘲笑,主动帮助。
6、不乱翻别人的东西,需要借用同学的东西,必须征得同意,用完后及时归还。
捡到东西要归还失主或交学校。
7、上下课起立,双手自然下垂,向老师行注目礼,问好(或向老师再见)。
8、尊重老师的劳动,认真听讲。
发言时先举手,经老师允许后再发言,不打断别人的发言。
9、出入教室不拥挤。
在楼道内,楼道间行走,要轻声慢步靠右行。
10、不在室内外追逐打闹,大声喧哗。
开展有意义的活动,活动中要讲秩序、懂谦让。
11、自觉保护校园内环境卫生。
有垃圾放垃圾筒,不乱丢垃圾。
(二)家庭礼仪1、爱爸爸、妈妈和其它亲人,对父母、长辈要以“您”称呼,不直呼其姓名。
2、听从父母长辈的教导,不任性,与长辈意见不同时要多沟通。
3、进长辈房间要先敲门,出门要向家人道别,放学回家自觉向家人打招呼。
4、就餐时先请长辈入座,大家起筷时才能动筷。
咳嗽、打喷嚏时,不要面向餐桌或其他人。
饭后对长辈说声:“谢谢您,我吃好了!”5、有客人来家时要主动打招呼问好。
(三)社会礼仪1、会使用“请、您、您好、谢谢、对不起,没关系、再见”等礼貌用语。
2、接听电话时使用文明语言。
3、外出活动要遵守秩序,需购票时主动买票。
4、观看演出时,不迟到,不早退,不随便走动。
5、爱护公物,不折花,不践踏草坪,不穿越绿化带,不乱扔垃圾,能随手捡起纸屑杂物。
二、遵规守纪方面(一)学校纪律1、遵守《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了解《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
小学生礼仪常规范文
一、课堂礼仪
1、在上课时,学生应遵循老师的指挥,不许迟到、早退,到教室应礼貌地做好自己的座位安排,不准在课堂上嬉闹、讲话、吃东西、抽烟、抽烟等行为;
2、在上课时,学生要认真听讲,勤于记笔记,主动提出问题;
3、在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时,学生应说出真实的观点,不准假装不懂,也不准乱说出不实信息;
4、学生在上课时,应该注意言行举止,做到文明有礼;
5、学生上课时要爱护教室里的一切物品,不许当机立断,乱动调整物品;
6、学生上课时要诚实守信,不准抄袭他人的作业和试卷等。
二、生活礼仪
1、学生要尊重老师的尊严,在跟老师打招呼时要用“您”来称呼,不要用“你”;
2、学生要遵守学校的条例,不要去做有违良心的事情;
3、学生要爱护动物,不得残害任何动物;
4、学生要注意安全,不要轻易违反交通规则;
5、学生要经常运动,增强体质;
6、学生在学校要礼貌待人,不要互相打架,也不要缺乏礼貌;
7、学生要在家里不擅自操持枪支、腐蚀性仓储等;
8、学生要注意环保,不要乱扔垃圾;
9、学生要注重时间观念,不要把时间浪费在无用的事情上。
三、娱乐礼仪
1、学生要爱护公共场所的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