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清明节中秋节和端午节的古诗词
- 格式:doc
- 大小:27.00 KB
- 文档页数:17
中秋节及端午节诗词中秋节诗词1、《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2、《静夜思》唐·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3、《望月怀远》唐·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4、《月夜忆舍弟》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5、《秋宵月下有怀》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
6、《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7、《十五夜望月》唐·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8、《中秋月》宋·晏殊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
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9、《中秋见月和子由》宋·苏轼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
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螀鸣露草。
卷帘推户寂无人,窗下咿哑唯楚老。
南都从事莫羞贫,对月题诗有几人。
宋·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
11、《满江红·中秋寄远》宋·辛弃疾快上西楼,怕天放、浮云遮月。
但唤取、玉纤横笛,一声吹裂。
谁做冰壶浮世界,最怜玉斧修时节。
问嫦娥、孤冷有愁无,应华发。
玉液满,琼杯滑。
长袖起,清歌咽。
叹十常八九,欲磨还缺。
若得长圆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别。
把从前、离恨总成欢,归时说。
12、《回董提举中秋请宴启》待月举杯,呼芳樽于绿净。
清明端午中秋春节古诗词清明古诗词:寒食野望吟朝代:唐代作者:白居易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
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
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别离处。
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
清明夜朝代:唐代作者:白居易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
独绕回廊行复歇,遥听弦管暗看花。
端午古诗词: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作者:李隆基五月符天数,五音调夏钧。
旧来传五日,无事不称神。
穴枕通灵气,长丝续命人。
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
方殿临华节,圆宫宴雅臣。
进对一言重,遒文六义陈。
股肱良足咏,凤化可还淳。
和端午作者:张耒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中秋古诗词:城中秋作作者:周贺已落关东叶,空悬浙右心。
寒灯随故病,伏雨接秋霖。
客话曾谁和,虫声少我吟。
蒹葭半波水,夜夜宿边禽。
山中秋夜作者:张籍寂寂山景静,幽人归去迟。
横琴当月下,压酒及花时。
冷露湿屋,暗泉冲竹篱。
西峰采药伴,此夕恨无期。
春节古诗词:已酉新正作者:叶天地风霜尽,乾坤气象和; 历添新岁月,春满旧山河。
梅柳芳容,松老态多;屠苏成醉饮,欢笑白云窝。
新年作作者:刘长卿乡心新岁切,天畔独然。
老至居人下,春归在客先。
岭猿同旦暮,江柳共风烟。
已似长沙傅,从今又几年。
除夕1、除夜【唐】李世民岁阴穷暮纪,献节启新芳。
冬尽今宵促,年开明日长。
冰消出镜水,梅散入风香。
对此欢终宴,倾壶待曙光。
2、岁除夜【唐】罗隐官历行将尽,村醪强自倾。
厌寒思暖律,畏老惜残更。
岁月已如此,寇戎犹未平。
儿童不谙事,歌吹待天明。
3、除夜有怀【唐】孟浩然五更钟漏欲相催,四气推迁往复回。
帐里残灯才去焰,炉中香气尽成灰。
渐看春逼芙蓉枕,顿觉寒销竹叶杯。
守岁家家应未卧,相思那得梦魂来。
4、除夜【唐】白居易病眼少眠非守岁,老心多感又临春。
火销灯尽天明后,便是平头六十人。
5、除夜【唐】白居易薄晚支颐坐,中宵枕臂眠。
一从身去国,再见日周天。
老度江南岁,春抛渭北田。
浔阳来早晚,明日是三年。
6、除夜【唐】白居易岁暮纷多思,天涯渺未归。
老添新甲子,病减旧容辉。
乡国仍留念,功名已息机。
明朝四十九,应转悟前非。
7、除夜【唐】曹松残腊即又尽,东风应渐闻。
一宵犹几许,两岁欲平分。
燎暗倾时斗,春通绽处芬。
明朝遥捧酒,先合祝尧君。
8、除夜【宋】文天祥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春节9、元日 [宋] 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元宵节10、生查子•元夕【宋】欧阳修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
11、青玉案•元夕【宋】辛弃疾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萧声动,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火阑珊处。
12、京都元夕【元】元好问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
长衫我亦何为者,也在游人笑语中。
13、元宵【明】唐寅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
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
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
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14、元宵月正圆闽南歌谣闹元宵,月正圆,闽台同胞心相依,扶老携幼返故里,了却两岸长相思。
端午节和中秋节的诗句端午节和中秋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它们在中国的历史文化中占有着重要的地位。
人们用丰富多彩的方式庆祝这两个节日,不仅有丰盛的美食和独特的习俗,还有许许多多的诗句来表达对节日的美好祝愿。
以下是一些与端午节和中秋节有关的诗句。
1. 端午诗句:- 脱去世间愁恼事,纳入武侯怀抱中。
——杜牧- 打鼓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青楼- 黄粱梦里轻离殇,武陵花开有钱郎。
——苏轼- 短亭风雨过年年,楚王台畔似琴弦。
——岑参-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恨春归无觅处。
——杨炎正这些诗句表达了端午节欢乐祥和的氛围,与节日传统活动如赛龙舟、吃粽子相呼应。
2. 中秋诗句:-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苏轼-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索靖-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苏轼-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白居易-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这些诗句表达了对中秋节月圆人团圆的愿望,与赏月、吃月饼等传统习俗相呼应。
端午节和中秋节是中国文化中的重要象征,这两个节日也被广大的中华儿女所热爱和珍视。
通过这些美丽的诗句,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人对于节日的独特情感和祝福,也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这些传统节日的内涵和价值。
诗句以其简洁精炼的特点,将情感、意境和文化融为一体,读来抒怀、意境迷人。
端午和中秋作为中国的传统佳节,历经千年,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与人们的热忱。
这些诗句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传统节日的浓浓人情味,也给了我们对传统文化的更深一层理解。
无论是端午节还是中秋节,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诗句中蕴含的千年智慧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使这些节日更加鲜活和有意义。
希望我们珍惜传统文化,将这些美好的节日传承下去,使它们在现代社会仍然焕发出独特的魅力,为我们的生活增添更多的欢乐和温情。
有关三节的诗句大全很荣幸同学们能来关注有关三节的诗句诗文内容,由为大家搜集整理发布,让我们赶快一起来学习一下吧!一.有关三节的诗句三节指的是:除夕-春节、端午、中秋春节: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王安石《元日》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王湾《次北固山下》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王安石《元日》端午: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李隆基《端午》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
——苏轼《浣溪沙·端午》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陆游《乙卯重五诗》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殷尧藩《端午日》中秋: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
——辛弃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凭高眺远,见长空万里,云无留迹。
——苏轼《念奴娇·中秋》青烟幂处,碧海飞金镜。
——晁补之《洞仙歌·泗州中秋作》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苏轼《阳关曲二.有关三节的诗句有哪些一.《巡衣锦军制还乡歌》年月:唐:钱镠三节还乡兮挂锦衣,碧天朗朗兮爱日晖。
功成道上兮列旌旗,父老远来兮相追随。
家山乡眷兮会时稀,今朝设宴兮觥散飞。
斗牛无孛兮民无欺,吴越一王兮驷马归。
二.《木兰花减字/减字木兰花》年月:宋:陈师道今年百五。
风日清明尘不举。
紫秀红陈。
三节烟花次第春。
来舆去马。
千念一空春事谢。
白下门东。
谁见初杨弄晚风。
三.《念奴娇·一番春事》年月:宋:刘仙伦一番春事,到芗林、更两日重三节。
百品名花饶笑处,喜遇诞弥佳月。
巢叶灵龟,舞琴野鹤,总是千年物。
来为公寿,纶巾长映华发。
平生圣处工夫,道□深味,胸次真冰雪。
高蹈丘园还谢了,枚叟蒲轮朝谒。
时上篮舆,相随孙子,庆满床簪笏。
南丰道价,敬持一瓣香爇。
四.《挽余丞相四首》年月:宋:彭龟年慨惜三朝老,忠勤一代师。
冕裳亲奉日,鼎鼐手调时。
揖逊承三节,安危系一辞。
中秋节和端午节的诗句中秋节和端午节都是我国传统的重要节日,而这些节日中的诗句更是一种传统文化的体现,通过诗句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并感受其中的文化内涵。
下面是一些中秋节和端午节的诗句,让我们一起领略其中的美妙吧!1. 中秋节的诗句:1.1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 ——李白《月下独酌四首·其一》这句诗词意味深长,把酒问青天,令人感慨万千。
在中秋夜,月亮明亮高悬,人们举杯畅饮,思念远方的亲人和朋友,也思考人生的意义。
1.2 “莫吴乡,匝朱颜。
欲得相顾实难全。
” ——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这首词表达了世间情感的复杂性和离别之苦。
莫吴乡、匝朱颜都是指彼岸的地方,诗人欲得相顾却很难实现,唤起了人们对亲人的思念之情,更加凸显了中秋节的思乡之意。
1.3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是一句祝福之词,诗人希望人们能够长久相伴,无论彼此相隔千里,都能共同享受明月的皎洁之美。
2. 端午节的诗句:2.1 “浩气长存,万世不改。
” ——辛弃疾《鹧鸪天·晚霞依旧》这句诗表达了端午节的英雄气概,浩气长存,万世不改,显示出中国传统文化中追求英雄精神和崇高品质的价值观。
2.2 “飞羽衔明月,宿云搴初日。
” ——苏轼《秋日登吴公台上寺闻钟》这句诗将端午节与自然景观相结合,表达了诗人对节日的颂扬和赞美。
飞羽衔明月,宿云搴初日,形象生动地描绘了端午节美好的景象。
2.3 “朝有僮仆妾,妾舞洛阳墙。
” ——杜牧《秋夕》这首诗以独特的视角展现了端午节的喜庆和欢乐,描述了人们在节日中一起舞蹈的场景,凸显了端午节的热闹和欢欣。
中秋节和端午节都是我国丰富多彩的传统节日,诗句是它们文化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这些诗句,我们更能感受到中秋节和端午节中独特的人文情怀和节日氛围,也更能体会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让我们在这些诗句的引领下,共同庆祝中秋节和端午节,感受其中的美好和祝福!。
以下是10首中国节日古诗:
1、《端午》唐·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2、《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3、《静夜思》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4、《除夜作》唐·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5、《生查子·元夕》宋·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6、《九日齐山登高》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7、《元日》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8、《清明》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9、《寒食/ 寒食日即事》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10、《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关于清明节、中秋节和端午节的古诗词————————————————————————————————作者:————————————————————————————————日期:关于清明节的古诗词清明(唐)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关于清明节寒食习俗的诗句,最著名的一篇:《寒食》(唐)韩翃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关于描写清明节的诗句之一:清明夜【唐】白居易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
独绕回廊行复歇,遥听弦管暗看花。
清明日送邓芮二子还乡【唐】戴叔伦钟鼓喧离日,车徒促夜装。
晓厨新变火,轻柳暗翻霜。
传镜看华发,持杯话故乡。
每嫌儿女泪,今日自沾裳。
清明后登城眺望-【唐】刘长卿风景清明后,云山睥睨前。
百花如旧日,万井出新烟。
草色无空地,江流合远天。
长安在何处,遥指夕阳边。
清明日曲江怀友-【唐】罗隐君与田苏即旧游,我于交分亦绸缪。
二年隔绝黄泉下,尽日悲凉曲水头。
鸥鸟似能齐物理,杏花疑欲伴人愁。
寡妻稚子应寒食,遥望江陵一泪流。
关于描写清明节的诗句之二寒食-【唐】孟云卿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
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
清明即事-【唐】孟浩然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
车声上路合,柳色东城翠。
花落草齐生,莺飞蝶双戏。
空堂坐相忆,酌茗聊代醉。
清明-【唐】孙昌胤清明暮春里,怅望北山陲。
燧火开新焰,桐花发故枝。
沈冥惭岁物,欢宴阻朋知。
不及林间鸟,迁乔并羽仪。
清明日忆诸弟-【唐】韦应物冷食方多病,开襟一忻然。
终令思故郡,烟火满晴川。
杏粥犹堪食,榆羹已稍煎。
唯恨乖亲燕,坐度此芳年。
长安清明-【唐】韦庄蚤是伤春梦雨天,可堪芳草更芊芊。
内官初赐清明火,上相闲分白打钱。
紫陌乱嘶红叱拨,绿杨高映画秋千。
游人记得承平事,暗喜风光似昔年。
关于描写清明节的诗句之三《途中寒食》(唐)宋之问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
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
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
除夕1、除夜【唐】李世民岁阴穷暮纪,献节启新芳。
冬尽今宵促,年开明日长。
冰消出镜水,梅散入风香。
对此欢终宴,倾壶待曙光。
2、岁除夜【唐】罗隐官历行将尽,村醪强自倾。
厌寒思暖律,畏老惜残更。
岁月已如此,寇戎犹未平。
儿童不谙事,歌吹待天明。
3、除夜有怀【唐】孟浩然五更钟漏欲相催,四气推迁往复回。
帐里残灯才去焰,炉中香气尽成灰。
渐看春逼芙蓉枕,顿觉寒销竹叶杯。
守岁家家应未卧,相思那得梦魂来。
4、除夜【唐】白居易病眼少眠非守岁,老心多感又临春。
火销灯尽天明后,便是平头六十人。
5、除夜【唐】白居易薄晚支颐坐,中宵枕臂眠。
一从身去国,再见日周天。
老度江南岁,春抛渭北田。
浔阳来早晚,明日是三年。
6、除夜【唐】白居易岁暮纷多思,天涯渺未归。
老添新甲子,病减旧容辉。
乡国仍留念,功名已息机。
明朝四十九,应转悟前非。
7、除夜【唐】曹松残腊即又尽,东风应渐闻。
一宵犹几许,两岁欲平分。
燎暗倾时斗,春通绽处芬。
明朝遥捧酒,先合祝尧君。
8、除夜【宋】文天祥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春节9、元日[宋]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元宵节10、生查子•元夕【宋】欧阳修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
11、青玉案•元夕【宋】辛弃疾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萧声动,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火阑珊处。
12、京都元夕【元】元好问袪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
长衫我亦何为者,也在游人笑语中。
13、元宵【明】唐寅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
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
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
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14、元宵月正圆闽南歌谣闹元宵,月正圆,闽台同胞心相依,扶老携幼返故里,了却两岸长相思。
关于清明节的古诗词清明(唐)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遥指。
关于习俗的诗句,最著名的一篇:《》(唐)春城无处不飞花,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关于描写的诗句之一:清明夜【唐】白居易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
独绕行复歇,遥听弦管暗看花。
清明日送邓芮二子还乡【唐】喧离日,车徒促夜装。
晓厨新变火,轻柳暗翻霜。
传镜看,持杯话故乡。
每嫌儿女泪,今日自沾裳。
清明后登城眺望-【唐】风景清明后,云山前。
百花如旧日,万井出新烟。
草色无空地,江流合远天。
长安在何处,遥指夕阳边。
清明日曲江怀友-【唐】罗隐君与田苏即旧游,我于交分亦。
二年隔绝下,尽日悲凉头。
鸥鸟似能齐物理,杏花疑欲伴人愁。
寡妻稚子应寒食,遥望一泪流。
关于描写的诗句之二寒食-【唐】孟云卿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
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
清明-【唐】孟浩然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
车声上路合,柳色东城翠。
花齐生,莺飞蝶双戏。
空堂坐相忆,酌茗聊代醉。
清明-【唐】孙昌胤清明暮春里,怅望陲。
开新焰,桐花发故枝。
沈冥惭岁物,欢宴阻朋知。
不及林间鸟,迁乔并羽仪。
清明日忆诸弟-【唐】冷食方多病,一忻然。
终令思故郡,烟火满晴川。
杏粥犹堪食,榆羹已稍煎。
唯恨乖亲燕,坐度此芳年。
长安清明-【唐】蚤是伤雨天,可堪芳草更。
内官初赐清明火,上相闲分钱。
乱嘶红叱拨,绿映画秋千。
游人记得事,暗喜风光似昔年。
关于描写清明节的诗句之三《途中寒食》(唐)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
可怜望,不见洛桥人。
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
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
《闾门》(唐)张继耕夫召募爱,春草青青万项田;试上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
《清明》(宋)王禹俏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似野僧。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寒食上冢》(宋)迳直夫何细!桥危可免扶?枫外淡,破屋麦边孤。
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
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
《郊行》(宋)芳草恣行事,春入遥山碧四周;兴逐穿,固因流水坐苔矶;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红;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关于描写清明节的诗句之四清明-【宋】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只生愁。
雷惊天地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候。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共一丘。
清明-【宋】王禹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似野僧。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明)高启满衣与尘埃,乱后还乡亦可哀。
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
端午节的诗句》端午临中夏,时清人复长。
——唐《端午殿宴群官》四时花竞巧,粽争新。
——唐《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官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
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唐杜甫《赐衣》五月平堤流,邑人相将浮彩舟。
何年歌已矣,哀谣振楫从此起。
扬枹雷阗阗,乱流齐进声轰然。
得雨鬐鬣动,螮蝀饮河形影联。
刺史临流搴翠帏,揭竿命爵分雌雄。
先鸣争鼓舞,未至衔枚颜色沮。
——唐《》死波后,是节常浴兰。
彩缕碧筠粽,香粳白玉团。
逝者良自苦,今人反为欢。
——唐《表夏十首》之十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
——唐殷尧潘《》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
堪笑楚江空,不能洗得直臣冤。
——唐《端午》五日长蛟虚问祭,九关雕虎枉招魂。
——宋《》五色新丝缠角粽,送,生绡画扇盘。
正是浴兰时节动,美清尊共。
——宋《鱼家傲》(五月榴艳烘)悲,千载意未歇。
精魂飘何在,父老空哽咽。
至今仓江上,投饭救。
遗风成竞渡,哀叫楚山裂。
——宋苏轼《塔》好酒酬佳节,十分酒,一分歌。
——宋苏轼《端午赠黄守徐君猷》中秋节诗词选:李白,独酌无相亲。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八月十五夜月杜甫满月飞,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
王建地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落谁家!南斋玩月高卧南斋时,开帷月初吐。
清辉澹水木,演漾在窗户。
几,澄澄变今古。
美人畔,是夜越吟苦。
千里共如何,微风吹兰杜。
苏轼暮云收尽溢清寒,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齐已空碧无云露湿衣,众星光外涌清规。
东林莫碍渐高势,四海正看当路时。
还许分明吟皓魄,肯教幽暗取丹枝。
可怜关夜影,正对五候残酒卮。
李白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夜思李白,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月夜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斜。
,虫声新透绿。
嫦娥李商隐烛影深,长河渐落沈。
,。
杜甫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
有弟皆分散,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李商隐初闻征雁已无蝉,高水接天。
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秋宵月下有怀孟浩然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惊鹊栖未定,飞萤入。
庭槐寒影疏,邻杵夜声急。
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
中秋待月转缺霜输上转迟,好风偏似送佳期。
帘斜树隔情无限,烛暗香残坐不辞。
最爱笙调闻北里,渐看星潆失南箕。
何人为校清凉力,欲减初圆及午时。
倪庄中秋强饭日逾瘦,狭衣秋已寒。
儿童漫相忆,行路岂知难。
露气入茅屋,溪声喧石滩。
山中夜来月,到晓不曾看。
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刘禹锡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
凝光悠悠寒露坠,此时立在最高山。
碧虚无不起,山上长下水。
群动悠然一顾中,天高地平千万里。
引我升玉坛,礼空遥请真仙官。
云*(左车右并)欲下星斗动,天乐一声肌骨寒。
金霞昕昕渐东上,轮欹影促犹频望。
绝景良时难再并,他年此日应惆怅。
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
未必素娥无怅恨,清冷桂花孤。
中秋月苏轼暮云收尽溢清寒,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白居易昔年八月十五夜,畔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中秋见月和子由苏轼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千丈生。
一杯未尽银阙涌,乱云脱坏如崩涛。
谁为天公洗眸子,应费千斛水。
遂令冷看世间人,照我湛然心不起。
西南火星如,角尾奕奕蟠。
今宵注眼看不见,更许萤火争清寒。
何人舣舟昨古汴,夜作。
曲折无心逐浪花,低昂赴节随歌板。
青荧灭没前,浪*(左风右占)风回岂复坚。
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
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上将下虫)鸣露草。
推户寂无人,窗下咿哑唯楚老。
从事莫羞贫,对月题诗有几人。
明朝人事随日出,恍然一。
中秋登楼望月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育蚌珍。
天上若无修月户,撑损向西轮。
,照我罗床帏。
夜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
客行虽,不如早旋归。
出户独彷徨,愁思当告谁!引领还入房,泪下沾裳衣。
苏轼。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惟恐,。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此事古难全。
苏轼顷在黄州,春夜行蕲水中。
过酒家饮酒,醉。
乘月至一溪桥上,解鞍,醉卧少休。
及觉已晓。
乱山攒拥,流水铿然,疑非人世也。
书此语桥柱上。
照野弥弥浅浪,隐隐层霄。
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
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
解鞍欹枕绿,一声。
回董提举中秋请宴启文天祥照江叠节,载之清冰;待月举杯,呼芳樽于绿净。
拜之坠几,约明月之浮槎。
风雨满城,何幸两重阳之近;,尚从前赤壁之游。
槁秸申酬,轮嗣布。
.中秋寄远辛弃疾快上西楼,怕天放、浮。
但唤取、玉纤,一声吹裂。
谁做浮世界,最怜玉斧修时节。
问嫦娥、孤冷有愁无,应。
满,琼杯滑。
长袖起,清歌咽。
叹十常八九,欲磨还缺。
若得长圆如此夜,人情未必别。
把从前、离恨总成欢,归时说。
秋夜月当初聚散。
便唤作、无由再逢。
近日来、不期而会重欢宴。
向尊前、闲暇里,敛著眉儿长叹。
惹起旧愁无限。
秋蕊香引留不得。
光阴催促,奈歇,好花谢,惟顷刻。
琉璃脆,验前事端的。
风月夜,几处前踪旧迹。
忍思忆。
这回望断,永作终天隔。
向,归冥路,两无消息。
画鼓喧街,兰灯满市,皎月初照。
清都绛阙夜景,风传银箭,露叆金茎。
纵横。
过平康款辔,缓听歌声。
凤烛荧荧。
那人家、未掩香屏。
向丛中,认得依稀旧日,雅态轻盈。
娇波艳冶,巧笑依然,有意相迎。
,漫迟留、难写深诚。
又岂知、名宦拘检,年来减尽风情。
望汉月明月明月明月。
争奈乍圆还缺。
恰如年少人,暂欢会、依前离别。
凭槛处,正是去年时节。
千里清光又依旧,奈夜永、厌厌人绝。
吹破残烟入夜风。
一轩明月上。
因惊路远人还远,纵得心同寝未同。
情脉脉,意忡忡。
碧云归去认无踪。
只应曾向前生里,爱把鸳鸯两处笼。
(秋夜)初,淡烟笼月,风透蟾光如洗。
觉翠帐、。
渐入微寒天气。
败叶敲窗,西风满院,睡不成还起。
更漏咽、滴破忧心,万感并生,都在离人愁耳。
天怎知、当时一句,做得十分萦系。
夜永有时,分明枕上,觑著地。
烛暗时酒醒,元来又是梦里。
睡觉来、披衣独坐,万种无□憀情意。
怎得伊来,重谐,再整馀香被。
祝告天发愿,从今永无抛弃。
.中秋对月桂花浮玉,正月满天街,夜凉如洗。
风泛并骨寒,人在里。
龙,观阙,缥缈沸。
霜华满地,欲跨起。
记得去年今夕,酾酒,淡月云来去。
千里江山昨梦非,转眼秋光。
青雀西来,嫦娥报我,道佳期近矣。
寄言俦侣,莫负广寒。
《中秋》(唐)皓魄当空升,云间仙籁寂无声;一轮满,长伴云衢;狡兔空从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灵槎拟约同携手,更待银河彻底清。
《》(唐)刘禹锡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
暑退净,秋澄万景清。
星辰让光彩,风露发晶英。
能变,攸然是。
《》(宋)苏东坡丙辰中秋,欢饮。
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又恐,!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此事古难全。
《中秋月》(宋)苏轼暮云收尽溢清寒,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宋)辛弃疾一轮秋影转,飞镜又重磨。
把酒问:被白发欺人奈何!,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
斫去桂婆娑。
人道是清光更多。
:《中秋旅思》看分雁,千金念弊貂;故乡秋忆月,异国潮。
手未攀,以犹卷缘蕉;登楼悲作赋,西望海天遥。
《》星稀月冷逸银河,万籁无声自啸歌;何处关山家万里,夜来枨触客愁多。
《煎熬》,明月高挂天正中,寂无声;,恍若梦中;生卧徘徊以不宁,故国家园萦脑中;苦煎熬,归去成空,如焚王衷。
有关春节的诗句1、《田家元日》(唐)孟浩然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我年已强壮,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2、《卖痴呆词》(唐)除夕更阑人不睡,厌禳钝滞迫新岁;小儿呼叫走长街,云有痴呆召人卖。
3、《除夜》(唐)来鹄事关已成空,万里相思一夜中。
愁到晓鸡声绝后,又将憔悴见春风。
4、《元日》(宋)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