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史

  • 格式:doc
  • 大小:38.00 KB
  • 文档页数:5

下载文档原格式

  / 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楚文化概述

一、芈姓部落的迁徙及其文化渊源

《史记·楚世家》说芈姓源于祝融部落,祝融源于颛顼,其后人分为八姓,其中芈姓季连一支流落到南方蛮夷之地,成为后来的楚贵族。

既然芈姓贵族是从中原移居蛮夷的,它的传统文化应该和中原文化没什么两样。所以姜亮夫先生主张楚国属于夏文化,更多的人主张楚属于商文化或周文化。

芈姓成为楚人是在成王时。据《史记·楚世家》:“熊绎当周成王时,举文武勤劳之后嗣,而封熊绎于楚蛮,封以子男之田,姓芈氏,居丹阳。”

也就是说,终有商一代,芈姓部落一直在中原居住,至周初被封于荆蛮,与中原文化有了隔阂。那么楚贵族的传统文化不是周文化,而是夏商文化,以商文化为主。

二、周公变革与周楚文化差异

由商而周,人们在轰轰烈烈的改朝换代的过程中,亲眼看到曾受天命的殷商王朝,在一夜之间分崩离析,他们从这次革命中终于意识到了天命靡常,一场文化变革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始了,这就是周公的“制礼作乐”。它完全偏离了商代的文化传统,礼乐从此成了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最根本标准,成了人们安身立命的前提。

夏商文化的核心部分就是巫祭和鬼神,从国家大政到生活琐事,都要问诸鬼神,按鬼神的旨意办事。周公的变革突破了夏商二代的原始宗教文化,使得周代社会开始为理性的光芒所照耀,它的意义极为重大,它把人的理性从鬼神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从而使中原民族从蒙昧社会步入文明社会。

但遗憾的是,楚贵族因为地理和自身的原因,与这次文化变革擦身而过。重重山水阻隔了它和中原文化的交往,且周楚一直处于一种相互敌意的状态中。文化上,楚也有意拉开和周的距离。所以,楚贵族由于没有经历周公的文化变革,又有意无意排斥周文化,保持自己的文化传统;而楚贵族的文化传统,则主要是商代文化。

三、楚文化和楚淫祀之风

楚贵族立足于夏商文化尤其是商文化,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保留这一文化传统。春秋战国时期,在不断的交往过程中,中原文化和土著文化逐渐影响融入楚贵族文化。所以,楚文化是以楚族的传统文化为主,以中原周文化为次,兼有其它土著民族文化而形成的一个综合体。那么楚国保留浓郁的巫鬼祭祀之风,就是毫不奇怪的了。

到了屈原时代,这种崇尚巫祭的风气任然没有改变。怀王兵败地削,不思自励,却将希望寄托在鬼神身上。一代巫音把楚国的前程葬送的一干二净,但从它的废墟上,却生长出一丛绚丽灿烂的鲜花——楚辞。

汉赋

一、定义

典型的汉赋,是一种介于诗文之间的、以夸张铺陈为特征、以状物为主要功能的特殊文体。它是汉代文学的正宗和主流。

二、汉赋的起源

《文心雕龙·诠赋》:“然赋也者,受命于诗人,而拓宇于楚辞者也。于是荀况《礼》《智》,宋玉《风》《钓》,爰赐名号,与诗画境。六义附庸,蔚成大国。述主客以首引,极声貌以穷

文,斯盖别诗之原始,命赋之厥初也。”

1、赋自《诗》出

出自《文心雕龙·诠赋》。意思是说,赋体之名是从《诗经》六义中分离出来的。赋体在形成的过程中,吸纳了《诗经》某些表现手法和某些传统精神。

2、《骚》为赋祖

刘熙载《艺概·赋概》云:“赋起于情事杂沓,诗不能驭,故为赋铺陈之。斯于千态万状,层见叠出者,吐无不畅,畅无或竭。”

汉赋对于《楚辞》的学习,主要就在于描写铺叙的奇诡华丽。《楚辞》丰富的想象,奇特的浪漫主义色彩也直接影响了汉赋,这在《诗经》中是没有的。

3、出入战国诸子

章学诚《文史通义》中云:“古之赋家者流,原本《诗》《骚》,出入战国诸子。假设问答,《庄》《列》寓言之遗也;恢廓声势,苏、张之体也;排比谐隐,韩非《储说》之属也,征材聚事,《吕览》类辑之义也。”

三、汉赋的发展阶段

1、汉初骚体赋

骚体赋作为汉初的主要体式,形式上接近《楚辞》,多用“兮”字舒缓音节,文采绮丽华美。骚体赋继承了《楚辞》便于抒发个人情感,特别是忧愁、悲哀情感的特点。代表人物是贾谊的《吊屈原赋》、《鵩鸟赋》。

2、散体大赋

它是汉赋的代表体式。它之所以称为“大”,首先是因为它的篇幅长大,这是它的外表特征。其次是它的内容,它以大手笔描绘出汉代盛世社会的大气象。

“劝百讽一”:汉大赋的内在结构是“劝百讽一”的模式。“劝”是鼓励,是大赋主要描绘的部分。“讽”是劝止,内容非常少,象根小尾巴附于后面。

枚乘的《七发》是标志汉大赋体式成立的第一篇作品。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是汉大赋成熟期的代表作。其后有扬雄四赋:《羽猎赋》、《长杨赋》、《甘泉赋》、《河东赋》。班固《两都赋》,张衡《二京赋》。西晋左思的《三都赋》是大赋的遗响。以后大赋就很难形成气候了。

3、抒情小赋

东汉中后期的辞赋,最重要的现象是抒情小赋的兴起。张衡的《归田赋》,标志着抒情小赋的真正兴起。这之后到建安时期,产生了大量作品,抒情小赋取代了大赋的霸主地位,形成了繁荣的局面。

抒情小赋彻底摆脱了大赋的那种铺张扬厉、堆砌辞藻的习气,从外部空间的描绘转入人的内在心志情感,表面上看,是向汉初骚体赋的一种回复。它在语态、句式上继承了汉大赋的经验和手法,如相对整齐的四字句,逐渐增加的对句等等,在形式上促进了向骈赋的转化。

两汉乐府诗

一、乐府诗的界定

1、“乐府”的内涵

“乐府”最初是汉代主管音乐的机关。秦时就已经存在,汉武帝时期兴盛起来。

汉人把乐府机关配乐演唱的诗称为“歌诗”,这就是最初的汉乐府诗,也就是乐府“本辞”,其题目就是后世所称的乐府“旧题”。

魏晋六朝人用乐府旧题写作的诗,不管合乐与否,一概称为“乐府”;唐代则出现不用乐府

旧题,而只是仿照乐府诗的某些特点而写作的诗,被称为“新乐府”。

2、乐府诗的界定

文学史上的乐府诗,首先应是指汉代兴起的那种入乐可歌的“歌诗”,其次包括后世文人模拟乐府旧题或自创乐府新题的作品。

二、乐府诗的兴起

乐府诗是随着汉武帝时代乐府机关的建立而兴起的。班固《汉书·礼乐志》载:“至武帝定郊祀之礼,乃立乐府,采诗夜诵,有赵、代、秦、楚之讴,以李延年为协律都尉。”

汉代文学的主流是文人创作,文人创作的主流是辞赋。乐府民歌作为民间创造,是非主流的存在。这种非主流的民间文学,以其强大的生命力逐渐影响到文人,吸引文人加入创作,促使诗歌蓬勃兴起,最终取代了辞赋在文坛的地位。

三、乐府诗的特点

1、诗题

乐府诗题同一般诗歌题目有不同,它原先不仅是歌辞的题目,还兼指歌辞的声谱,有点类似后来的词牌名。因此乐府诗的题目,明显带有音乐性的标识。

郭茂倩《乐府诗集》:“汉魏之世,歌咏杂兴,而诗之流乃有八名:曰行,曰引,曰歌,曰谣,曰吟,曰咏,曰怨,曰叹,皆诗人六艺之余也。”

2、形式结构

乐府诗最初的可歌性在形式结构上也留下了一些音乐标记,我们现在部分乐府诗中仍然可以看到的“解”、“艳”、“趋”、“乱”、“和”、“送”等。

以上这些音乐标记,在当时同乐府歌辞密不可分,构成乐曲的重要成分。后随着乐府诗与音乐的相脱离,才逐渐失去其重要性。后世的文人乐府诗,绝大多数已不顾及这些。

3、内容风格

作为一种诗体,乐府诗的内容同现实有着密切的联系,特别是乐府民歌,更是广泛反映了社会现实,具有丰富的思想内容,因而它又成为历代诗人反映社会生活时最常用的诗体之一。

四、《乐府诗集》中的汉代乐府诗

现存汉乐府诗数量不多,几乎全部收录在《乐府诗集》中。主要见于郊庙歌辞、鼓吹曲辞、相和歌辞和杂曲歌辞四类

1、汉郊庙歌辞

郊庙歌辞是封建帝王郊祭时颂扬天帝、庙祭时颂扬祖宗的乐歌歌辞。《乐府诗集》里郊庙歌辞收有用于郊祭的汉《郊祀歌》十九章,和用于庙祭的《安世房中歌》十七章。

2、汉鼓吹曲辞

鼓吹曲在汉代原是军乐,声调雄壮。乐器主要有鼓、萧和笳。“鼓吹”即是击鼓吹箫笳之意。《乐府诗集》载录的《鐃歌》十八曲,是汉代仅存的鼓吹曲辞。

3、汉相和歌辞

相和歌,其曲调源于民间,演唱时“丝竹更相和”,所以被称为相和歌。“丝竹”即指弦乐器和管乐器,如笙、笛、琴、瑟、筝、琵琶多种。现存汉相和歌辞32首,是汉乐府诗中最有价值的部分。

4、杂曲歌辞

杂曲歌辞是因其曲调性质、歌辞内容都比较庞杂,故而得名。汉代的杂曲歌辞数量较少,仅存十多首,风格内容与相和歌辞极为相似,《孔雀东南飞》即列其中,代表了汉乐府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