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交叉韧带重建术
- 格式:doc
- 大小:23.50 KB
- 文档页数:3
后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计划术后1周内一、术后用直夹板将膝关节固定在0°位,术后1周内不进行屈伸练习。
二、踝泵练习:麻醉恢复后即可进行,用力、缓慢、全范围活动踝关节,双下肢同时练习,尽可能多做(>500次/天)。
三、股四头肌等长收缩练习:即大腿前侧肌群的收缩与放松,双下肢同时练习,>500次/天。
四、腘绳肌等长收缩练习:大腿后侧肌群用力下压所垫枕头,进行收缩与放松。
五、如能将膝周肌肉锁紧稳住膝关节,可进行直抬腿练习。
术后第2-6周一、继续以上练习。
二、2周后每日进行被动屈膝练习1次,屈膝后即刻冰敷15-20分钟,必要时每隔2小时冰敷一次。
三、术后前6周,避免主动屈膝动作,仅进行被动屈膝练习。
四、术后2周、3周、4周被动屈膝分别达到60°、70°、90°。
五、术后6周可开始双侧屈膝20-30°进行静蹲练习,2-5分钟/次,间隔5秒,5-10次连续/组,2-3组/天。
术后7周-3个月一、支具调至70°便于行走。
二、术后第8周膝关节能被动和主动伸直到0°、屈膝到100°,开始丢拐完全负重行走。
逐步增加上下楼练习(台阶高度10、15、20厘米)。
三、术后8周逐步增加左右及前后平衡练习:保护下双足左右(前后)分离,在微痛范围内左右(前后)交替移动重心,争取达到单腿完全负重站立。
5分钟/次,1次/天。
四、12周后关节活动度基本恢复正常后去掉支具。
术后第4-5个月一、继续肌力、踝泵及膝关节活动度练习。
二、慢跑:先后向跑,再前向跑。
三、跳跃练习:双腿跳高并轻柔落在逐步增高的台阶上。
术后6个月一、减速训练、换向训练。
二、双腿跳、单腿跳、深蹲跳。
术后9-12个月经医生复查后,逐步回归运动。
后叉韧带重建后的康复训练方法
后叉韧带重建手术后,康复训练的方法可以根据手术后恢复阶段逐渐推进,以下是大致的康复训练方法:
1. 第一周:手术后的第一周需要注意休息,保持足够的睡眠和饮食,控制疼痛和肿胀。
每天进行一些肌肉收缩、放松和保持肌肉萎缩的活动。
2. 第二周:逐渐进行康复训练,包括进行轻度的步态训练、肌力练习和平衡训练。
低强度的自我锻炼可以帮助增强肌肉力量和柔韧性,防止肌肉萎缩。
3. 第三周:在逐渐恢复适应性的基础上,增加训练难度。
包括增加步态训练时间、增加重量的肌肉练习和增加平衡难度的训练。
同时,还需进行拉伸和深层按摩,促进肌肉恢复。
4. 第四周:逐渐恢复活动能力,包括进行抬膝、屈膝、踢腿和平衡训练等活动。
逐渐增加运动量和强度,如慢跑、跳绳和深蹲等。
5. 第五周:逐渐重启日常生活和室外活动。
如逐渐增加步行、爬楼梯和骑自行车的活动。
总体来说,康复训练的方法应该根据个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进行调整。
同时,术后定期复诊也十分重要,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治疗,能够更好地促进手术后的恢
复。
后交叉韧带重建手术后的康复计划康复练习程序阶段练习一(术后0-6周)本阶段康复目的是进步髌骨活动度,防止股四头肌萎缩;后交叉韧带重建术后膝关节往往难以完整伸直,早期锤炼可削减该并发症的产生,尤其要留意术后早期小腿垫高,膝关节悬空,依附重利巴腿压直;6周时膝关节活动度要达到0-90°.1.术后举高患肢,中断冷敷勉励患者做足跖屈与背伸活动,一屈一伸为一下,每次20~30下,天天3-4次,自动伸缩和自动牵拉小腿屈侧肌肉,促进下肢血液轮回,防止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3.轻柔的髌骨松动术,阁下滑动为主,高低滑动要当心4.股四头肌等长压缩,此演习在患者能耐受的前提下逐渐进行指点患者做股四头肌(大腿前面肌肉群)绷紧动作,肌肉必须最大自动压缩保持6秒,并留意检讨股四头肌内测头是否压缩有力,这是一个症结点.30-50次/小时,天天锤炼2-3次.5.支具锁定在0°,演习直腿举高,如恢复可,不带支具进行直腿举高演习直腿举高至30°,并逗留6秒以上,有些患者可能一会儿抬不起来,可以先自动帮助演习6.术后第3周,开端膝关节活动度自动演习A.自动伸膝演习:仰卧位,小腿垫枕,完整依附重力自动伸膝B.床边屈膝演习,患者坐在床边,患肢完整在重力下自动屈膝,术后4周争夺屈膝到70°,7.术后第5周,膝关节自动帮助愚昧演习A.坐位自动屈膝演习:患者坐在床边,自动屈膝演习,有牵拉感后借助健肢的重力感化助动屈膝,争夺6周后屈膝达到90°B.足跟滑动演习:仰卧下滑动足跟,自动帮助屈膝活动,如轻松可将健踝交叉放在患侧踝关节前方,帮助患膝关节愚昧.阶段练习二(术后7-12周)本阶段康复目的是慢慢增大膝关节活动度,开端负重,逐渐实现步态正常化1.膝支具锁定在完整伸直位,可应用手杖,患肢负重50%-70%;或不必手杖,在患者耐受下负重行走,当步行无痛后可去失落手杖2.步态演习,面临镜子行走演习,改正不良行走姿态;如前提可,负重行走或增长行走距离3.中断屈膝锤炼,争术后3个月时屈膝角度达到120°A.仰卧终末屈膝演习:仰卧位,自动屈膝,在屈膝规模末点轻松者,可用弹力带帮助屈膝或者用手屈髋抱膝B.俯卧终末屈膝演习:俯卧位,自动屈膝,脚后跟努力接近臀部,在屈膝规模末点轻松者,可用弹力带帮助屈膝4.抗阻力直腿举高(需支具固定在0°伸膝位进行,耐受为宜)5.达到4后,自动伸膝:60°~0°开链渐进性抗阻演习.(防止自动开链抗阻屈膝演习).单腿站立,抬起的腿演习90°向后屈膝,并保持均衡,两腿瓜代,每次中断6秒以上,天天各进行8-10次7.开端上台阶演习,台阶高度从10cm逐渐过渡到20cm8.如适合,本阶段可测验测验迈下阶梯练习,台阶高度从10cm逐渐过渡到20cm阶段练习三(术后13-18周)本阶段康复目的是恢复膝关节活动度,加强下肢肌力.灵巧性和稳固性2.靠墙静蹲演习,双腿离开,背墙站立,迟缓蹲下,达到耐受的最大地位.达到80°后开端逐渐过渡到不靠墙的自由静蹲,无论靠墙照样不考墙均不宜屈膝超出80°3.开端下台阶演习,台阶高度从10cm逐渐过渡到20cm4.无痛高低台阶后,开端高低楼梯练习,早.中.晚各练习半小时弹力带两头固定在小腿程度,站立在弹力带圈里面,各个偏向抗阻演习阶段练习四(术后19-22周)本阶段中断下肢肌力.灵巧性和稳固性演习,为重返活动做预备1.无痛高低台阶后,开端高低楼梯练习,早.中.晚各练习半小时2.匀速慢跑演习,地面要安稳,最好选择在公园和操场跑道上,跑步的距离不限,开端先掌握在50-100米内,一般以身材微出汗和发烧为宜,防止痛苦悲伤前提下演习.3.双腿来去跳台阶演习,台阶高度从10cm逐渐过渡到20cm在地面放置一牢固的箱子,双腿同时跳上,落地时患肢轻轻落地,然后再跳下,同样留意呵护患肢.上午,下昼各锤炼半小时,演习中央可恰当歇息2分钟;如无箱子可横置一跳绳,调剂恰当高度后双腿齐跳,中断跳来跳去.4.跳跃投篮演习,为进一步演习均衡感,可在松软的床上演习该动作弹力带齐腰程度固定两头,人站立在弹力带圈里面,呈剪切步态抗阻力静蹲6.术后6个月在大夫赞成下可恰当进行低强度体育活动,如泅水,自行车或羽毛球留意:以上练习计划可知足通俗人的根本生涯需乞降低强度活动,对于运发动和体育快活爱好者如需重返高强度活动和介入比赛,22周今后需在专业康复师的指点下进行专项锤炼.。
医院手术记录单手术日期Operating Date: 主刀医生Operating surgeon:第一助手First Assistant:第二助手Second Assistant:麻醉方式Anesthesia Type: 腰硬膜外联合麻醉麻醉人员Anesthesiologist:术前诊断:左膝后交叉韧带损伤Pre-operative Diagnosis:术后诊断:左膝前交叉韧带损伤Post-operative Diagnosis:手术名称:左膝关节镜检,后交叉韧带重建术Procedure Performed:术中发现Findings(Normal+ Abnormal):左后交叉韧带断裂,后叉部分损伤,半月板无明显损伤。
手术经过Description of Operative Procedure:1.患者麻醉实施成功后取仰卧位,左下肢处于可屈膝90°位,常规消毒、铺巾。
左下肢充气止血带充至0.07mp a。
2.自左膝关节间隙水平髌韧带外侧开一0.8cm入口,直达关节腔。
自外侧入口处置入关节镜,大量生理盐水冲洗关节腔,依一定次序检查左膝关节腔。
明确诊断。
3.自左膝关节间隙水平髌韧带内侧开一0.8cm入口,直达关节腔。
清除部分滑膜、髌下脂肪垫。
再次冲洗关节腔。
4.于胫骨外侧髁和股骨内侧髁各打一隧道。
将人工韧带引入骨隧道,在适当张力下用螺钉固定。
查膝关节稳定。
5.伤口冲洗后缝合切口,左下肢弹力绷带绑扎,松开止血带。
6. 术程顺利,经PACU复苏后安返病房。
冰冻切片诊断Rapid Frozen Section Telephone Diagnosis:无手术标本Specimens Removed:无失血量Blood Loss:20ml血、血制品使用Blood Products Administered: PRBC —FFP —Plates —手术切口分级Surgical Site Classification:II □清洁切口II □半污染切口III □污染切口IV □感染切口手术医生签名:日期:Signature of Operating Surgeon Date & Time。
手术方法1.21 移植物的获取及准备:自同侧胫骨结节下内侧行3~4cm直切口, 显露鹅足腱,翻开缝匠肌腱膜, 显露半腱肌腱和股薄肌腱, 分别将肌腱游离端套入肌腱剥离器, 屈膝90, 牵拉肌腱游离端, 上推剥离器, 于腱腹交界部切断,取出肌腱, 去除残留肌组织, 肌腱长度约260~320 mm(图1)。
将取下的半腱肌腱、股薄肌腱各折叠为两股, 用爱惜康5号不可吸收线编织线缝合两端约3cm段, 测量移植腱直径, 其直径一般为7.0~8.0 mm, 长度约为120 mm。
对折后的另一端用爱惜帮康2号不可吸收线编织线套住移植物对折端,用美蓝在此端3cm 处作标记。
肌腱在80N的预张力下牵拉20分钟。
1.22 关节镜入路:标准的前外、前内入路。
1.23 骨隧道的制备:用气化刀修整PCL残迹, 在不影响视野及操作的前提下尽量多保留原PCL残迹及其包绕的滑膜,经髁间窝置入剥离器, 适当剥离后关节囊。
先从外侧入口置入股骨止点定位器于股骨髁间窝内侧壁, 左膝1∶30~2点, 右膝10点~10∶30, 距软骨缘6~9 mm位, 自股内侧髁钻入导针, 沿导针钻直径与移植腱相同的股骨隧道,深度为3cm,随后用4.5mm空心钻钻穿(图2)。
再从前内关节线平面下, 侧入口将胫骨止点定位器置于胫骨后窝1cm处, 自胫骨结节平面前内侧2cm呈45°角打入导针,沿导针钻直径与移植腱相同的胫骨隧道。
1.24 移植物植入及固定:用双股钢丝从胫骨隧道出口送入关节腔内(图3),从外侧入口用抓钳将双股钢丝引出,将编织缝合端的4股缝线引入双股钢丝内,随后用双股钢丝从胫骨隧道将4股缝线拉出,拉紧4股缝线将移植腱导入关节内,再慢慢进入胫骨隧道内。
用带孔导针从前外侧入口插入股骨隧道,将双股牵引线插入导针孔内,抽出导针将双股引线带出,提拉双股引线将移植腱引入股骨隧道至标记线。
在股骨隧道与肌腱间隙,在上缘平行隧道插入导针,沿导针向股骨隧道拧入挤压螺丝钉, 至平骨隧道关节内口平面, 持续牵拉移植腱下端,伸屈膝关节5~6次, 于屈膝70°位在作前抽屉试验时进一步拉紧移植腱下端,自胫骨隧道外口平行于隧道插入导钉, 沿导针向胫骨隧道拧入挤压螺丝钉, 至平骨隧道关节内口平面, 再将移植物胫骨端或其牵引线与鹅足腱残端拉紧缝合。
后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训练要求1.拐杖及支具使用时间:术后转盘式支具固定3个月。
6周内,练习后支具需要调回屈曲20°,且睡觉时也需要佩戴支具;6周后行走时支具可逐步调成30°-60°-90°,且睡觉时可以去除支具。
10周后逐步练习弃拐,三月后逐步去除支具。
2.负重要求:术后4周内患肢可以部分自重,但必须扶拐;4周后负重可进一步增加;10周完全负重,并逐步练习弃拐。
半年内禁止深蹲动作。
3.踝泵训练:术后患者回病房清醒后即可开始训练,方法:患侧踝关节向上背伸踝关节并维特3秒,再向下维持3秒,踝关节环绕运动,平时尽量多做。
对于促进静脉回流,预防深静脉血栓作用。
4.膝关节屈曲功能锻炼: 屈曲功能锻炼从术后第五天开始训练,堆荐的方法为:坐在椅子上,患足抵墙,不断前移椅子,患足保持抵墙状态,达到屈曲膝关节的目的。
100°以后方法有:4.1俯卧位,他人一手按住大腿后方,一手握住踝上,按压患者小腿,加大关节屈曲度。
4.2坐位,自己抱脚后压。
但不可跪下后仰,以免韧带松弛甚至断裂。
推荐第二种方法:抵墙或压腿要求每次持续2~10分钟,具体根据耐受力和锻炼效果、手术时间决定,患者可以自己掌握。
练习一次后休息1分钟左右再开始第二个动作。
要求每次训练总时间在30分钟左右。
每日训练3次,训练后冰敷10-15分钟,支具调回20°位。
6周后支具可逐渐调为屈曲。
便于睡眠及生活等。
要求2周达90°,3至4周达100°,6周后达110°,3至6月逐步达正常屈曲角度,3个月内禁止主动屈膝。
训练过程中,会感到—些疼痛,—般以可耐受为准。
但有的耐受力差,需要加大训练强度,每个人耐受程度不一样,差异很大,具体请在复查时听从医生的建议。
练习每日3次,每次10-15分钟,纸习后冰敷10-15分钟(准存使用冰水混合物,方法是塑料袋中一半冰一半冷水,扎紧袋口后,放置膝前方,与皮肤间隔2层左右毛巾,该法较服帖),6周内行走时支具必须是20度,6周后行走时支具可逐步调成30°-60°-90°。
后交叉韧带重建手术后的康复方案手术后的康复对于交叉韧带重建手术的患者来说非常重要。
在手术后的康复阶段,患者需要通过一系列的恢复性活动来重新获得正常的功能和力量。
康复期间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保护手术部位,防止二次损伤,并逐渐增加活动范围和强度。
以下是一种1200字以上的交叉韧带重建手术后的康复方案。
第一阶段(手术后0-2周):在手术后的初期,患者应保持充分休息,减少手术部位的炎症和肿胀。
这段时间内,患者的活动范围应当受到限制,避免过度用力。
活动和锻炼:1.牵拉锻炼:通过使用保守治疗POS机,进行手术部位的轻度牵拉,以增加关节的活动范围。
2.肌肉收缩锻炼:进行痊愈肌肉的收缩锻炼,以增加膝关节附近肌肉的力量和稳定性。
物理治疗:1.手术部位的冷敷:用冰袋轻轻冷敷手术部位,每日多次,每次15-20分钟,以减少炎症和肿胀。
2.轻度按摩:使用指尖轻轻按摩手术部位周围的肌肉群,以促进血液循环和康复。
3.电疗治疗:如超声波治疗,可促进软组织康复并减少疼痛。
第二阶段(手术后2-6周):在手术后的2-6周内,患者可以逐渐增加活动范围和强度,重建膝关节的功能。
活动和锻炼:1.关节活动范围锻炼:由物理治疗师指导,进行主动和被动的关节活动锻炼,以增加关节的灵活性。
2.肌肉强化锻炼:进行膝关节附近肌肉的强化锻炼,如腿部抬升等,以增加肌肉力量和稳定性。
物理治疗:1.热敷:在锻炼前,可以使用热垫或热毛巾进行热敷,以增加肌肉的弹性和血液循环。
2.红外线治疗:如红外线灯照射,可促进软组织康复和缓解肌肉疼痛。
3.啮齿类咀嚼运动:通过使用特殊的啮齿类咀嚼运动器,可以锻炼膝关节周围的肌肉群。
第三阶段(手术后6-12周):在手术后的6-12周内,患者可以逐渐增加运动强度和活动范围,继续重建膝关节的力量和稳定性。
活动和锻炼:1.功能性锻炼:进行一系列的功能性锻炼,如侧向跳跃,平衡动作等,以模拟真实的日常活动。
2.抗阻力锻炼:通过使用弹力带或器械进行抗阻力锻炼,以增加肌肉力量和康复。
1例后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病人的护理与康复向 静关键词:后交叉韧带重建术;康复;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4-4748.2012.026.061 文章编号:1674-4748(2012)9B-2487-02 后交叉韧带(PCL)损伤常见于交通事故[1],在足球运动这个项目中较少发生。
有1名运动员在2011年4月12日比赛中与对方球员空中对脚时,被对方队员蹬中左膝胫骨前缘,造成胫骨后移,造成单纯性膝关节的后交叉韧带损伤。
后交叉韧带与前交叉韧带(ACL)及内外侧半月板的稳定结构如不及时修复,膝关节的稳定链被打断,易继发严重的软骨和半月板损伤,导致骨性关节炎[2]。
考虑本例病人希望继续足球的运动生涯,选择膝关节镜下后交叉动力性重建术,手术具有痛苦轻、恢复快的优点[3]。
现将临床康复与护理总结如下。
1 病例介绍 病人,男,19岁,是一名足球运动员,伤后3d来我院进行检查,经核磁共振成像(MRI)证实为后交叉韧带体部断裂。
收治入院进行手术,使用健侧半腱半膜肌进行后交叉韧带动力性重建。
2 康复与护理2.1 术前护理 术前主要进行心理护理,由于本例病人正处于训练水平较高阶段,对术后疼痛和关节功能障碍会影响训练感到焦虑。
针对这种情况首先进行必要的手术知识教育,让其了解通过手术和术后的康复训练能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其次,通过与其教练员进行交流,通过教练员与病人交谈,提高其对伤后康复训练的信心,让其能积极主动地配合术后的康复训练。
2.2 术后基本护理2.2.1 体位 术后病人抬高患肢,保持屈曲20°~30°[4]有利于消肿和缓解疼痛,同时能使重建韧带处于无张力状态,有利于重建韧带血液供应的建立,从而促进恢复。
2.2.2 并发症观察与预防 术后2d内若疼痛显著可遵医嘱给予止痛药物,按医嘱使用抗生素。
密切观察足部血液循环和足背动脉搏动情况。
后交叉韧带重建手术步骤哎呀,后交叉韧带重建手术,这个名字听起来就挺吓人的,仿佛一场科技感满满的科幻大片,其实说白了,就是给我们膝盖里那个小韧带换个新“衣服”。
想象一下,平时运动的时候,膝盖就像一位英勇的战士,突然在一场比赛中受了伤,韧带就像被敌人打了一样,咔嚓一下没了。
这个时候,手术就成了它的新生机会。
来,我们聊聊这个手术的步骤,轻松一点儿,别紧张。
病人到医院,医生会给你做个检查,问问你怎么受的伤。
你可能会说:“我那天跑得飞快,结果一个转身,哎呀,膝盖就‘咔’了一声。
”这时候,医生就会认真听,像个专注的侦探,分析你的“案件”。
然后,他们会给你拍个片子,看看韧带到底摔得多惨,哦,伤得挺重,那就准备手术吧。
心里可能有点儿小紧张,但别担心,医生会像超级英雄一样,带你飞向健康的明天。
手术当天,你会被送进手术室。
嘿,这里就像电影里的实验室,灯光明亮,设备一应俱全。
医生们个个都像是身怀绝技的武林高手,穿着白大褂,准备开始“斗法”。
你躺在手术台上,心里可能会想:“我这次真的是来冒险吗?”你要相信,医生就是你的“救星”,他们会把你扶回正轨。
在麻醉师的帮助下,你很快就会进入梦乡。
醒来的时候,嘿嘿,可能已经完成了手术。
医生会告诉你,韧带从哪儿取的,可能是你自己的膝盖,或者用个替代物。
你会觉得,哇,真是一场技术与人性的完美结合。
手术就像给膝盖换了个新衣服,虽然痛,但这可是为了将来的“跑得更快、跳得更高”啊。
手术结束后,病人会被转到恢复室。
这个时候,护士小姐姐会像贴心的小天使,照顾你。
你可能会有点儿晕乎乎,肚子也可能饿得咕咕叫。
护士会给你喝点儿水,吃点儿小零食,缓解一下术后的不适。
然后,医生会来查房,问问你的感觉,像关心老朋友一样:“怎么样,感觉好点了吗?”这时候,你心里也会有种说不出的暖意。
接下来就是康复训练了,千万别小看这一步。
你要知道,经过手术,膝盖就像一颗刚长出来的嫩芽,需要小心呵护,才能茁壮成长。
物理治疗师会教你一些简单的练习,慢慢来,别急,像哄小孩一样,鼓励你:“这一步走得不错,继续加油!”你会觉得,虽然有点儿疼,但每一步都是向前迈进,心里乐开了花。
***医院骨科前后叉韧带损伤重建手术知情同意书疾病介绍和治疗建议医生已告知我患有需要在麻醉下进行手术。
---------- ---------------------膝关节滑膜病变是骨科临床上较少见的疾病,如不进行手术,则不能明确诊断, 同时也不能进行治疗。
手术以关节镜手术为先,不能完成时则要改变手术方式。
膝关节滑膜病变手术治疗的目的是明确诊诊断,尽可能彻底地清除病灶。
手术潜在风险和对策医生告知我手术可能发生的风险,有些不常见的风险可能没有在此列岀,具体的治疗方式根据不同病人的情况有所不同,医生告诉我可与我的医生讨论有关我手术的具体内容,如果我有特殊的问题可与我的医生讨论。
1.我理解任何手术麻醉都存在风险。
2•我理解任何所用药物都可能产生副作用,包括轻度的恶心、皮疹等症状到严重的过敏性休克,甚至危及生命。
3.我理解此手术存在以下风险和局限性:1)麻醉意外,严重者可致休克、甚至危及生命。
2)术中根据具体情况有调整手术方案的可能;如关节镜手术困难,需行膝关节切开手术,并由此带来较大创伤。
3)术中损伤神经、血管及邻近器官,如运动神经损伤致相应肌肉功能失支配,引起肢体功能障碍甚至残疾;皮神经损伤致相应部位麻木疼痛;Ifll 管损伤导致大出血,严重者可致休克,肢体缺血性挛缩甚至危及生命。
4)围手术期心、肺、脑血管意外出现:a)脑出血或脑栓塞,神志不清,昏迷甚至死亡;b)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血压降低,休克,甚至死亡;c)肺栓塞,呼吸功能障碍,呼吸衰竭甚至死亡。
5)伤口并发症:出血、血肿、裂开、不愈合、感染,痿管及窦道形成;各种原因伤口不能一期闭合,需植皮、皮瓣移植或延迟关闭等;术后切口或创口部疤痕形成,甚至可能形成增殖性疤痕或疤痕疙瘩。
6)输液及输血反应,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7)术中止血带及尿管并发症岀现。
8)术中发现病变与术前诊断不一致,有调整手术方案的可能;镜下复位固定困难, 需行切开手术,由此增加手术创伤。
手术方法
1.21 移植物的获取及准备:自同侧胫骨结节下内侧行3~
4cm直切口, 显露鹅足腱,翻开缝匠肌腱膜, 显露半腱肌
腱和股薄肌腱, 分别将肌腱游离端套入肌腱剥离器, 屈膝90, 牵拉肌腱游离端, 上推剥离器, 于腱腹交界部切断,
取出肌腱, 去除残留肌组织, 肌腱长度约260~320 mm(图1)。
将取下的半腱肌腱、股薄肌腱各折叠为两股, 用爱惜
康5号不可吸收线编织线缝合两端约3cm段, 测量移植腱
直径, 其直径一般为7.0~8.0 mm, 长度约为120 mm。
对
折后的另一端用爱惜帮康2号不可吸收线编织线套住移植
物对折端,用美蓝在此端3cm处作标记。
肌腱在80N的预
张力下牵拉20分钟。
1.22 关节镜入路:标准的前外、前内入路。
1.23 骨隧道的制备:用气化刀修整PCL残迹, 在不影响视
野及操作的前提下尽量多保留原PCL残迹及其包绕的滑膜, 经髁间窝置入剥离器, 适当剥离后关节囊。
先从外侧入口
置入股骨止点定位器于股骨髁间窝内侧壁, 左膝1∶30~
2点, 右膝10点~10∶30, 距软骨缘6~9 mm位, 自股内
侧髁钻入导针, 沿导针钻直径与移植腱相同的股骨隧道,
深度为3cm,随后用4.5mm空心钻钻穿(图2)。
再从前内
侧入口将胫骨止点定位器置于胫骨后窝, 关节线平面下
1cm处, 自胫骨结节平面前内侧2cm呈45°角打入导针,
沿导针钻直径与移植腱相同的胫骨隧道。
1.24 移植物植入及固定:用双股钢丝从胫骨隧道出口送入
关节腔内(图3),从外侧入口用抓钳将双股钢丝引出,将
编织缝合端的4股缝线引入双股钢丝内,随后用双股钢丝
从胫骨隧道将4股缝线拉出,拉紧4股缝线将移植腱导入
关节内,再慢慢进入胫骨隧道内。
用带孔导针从前外侧入
口插入股骨隧道,将双股牵引线插入导针孔内,抽出导针
将双股引线带出,提拉双股引线将移植腱引入股骨隧道至
标记线。
在股骨隧道与肌腱间隙,在上缘平行隧道插入导针, 沿导针向股骨隧道拧入挤压螺丝钉, 至平骨隧道关节内口
平面, 持续牵拉移植腱下端,伸屈膝关节5~6次, 于屈膝70°位在作前抽屉试验时进一步拉紧移植腱下端,自胫骨
隧道外口平行于隧道插入导钉, 沿导针向胫骨隧道拧入挤
压螺丝钉, 至平骨隧道关节内口平面, 再将移植物胫骨端
或其牵引线与鹅足腱残端拉紧缝合。
最后检查重建PCL的
位置、张力和固定稳定性(图4)。
1.25 复合韧带损伤的处理: 对于合并新鲜的半月板损伤
均采用气化刀修整。
对于合并前交叉韧带损伤,可同时重建;对于合并陈旧的后外复合体损伤,则同时行重建术。
1.26术后处理:术后24~48 h 拔除引流管。
术后第二天开
始进行直腿抬高功能锻炼,每次15 s,每日60~100次。
各
向被动活动髌骨,每日10~20 次。
伸膝位支具制动,术后
四周开始主动屈膝功能锻炼,开始0°~90°的活动范围。
术后6 周必须主动屈膝> 90°。
12 周弃支具完全负重。
1.27 膝关节功能评定与统计学分析:患者入院、随访时记
录关节活动度、后抽屉试验不稳定程度, 按Lysholm膝关
节功能评分和国际膝关节文件编制委员会
( International Knee Documentation Committee, IKDC) 标准评定膝关节功能。
采用SPSS1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将术前、术后随访时的计量资料行配对t检验, 非计量资
料采用Wilcoxon成对资料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