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C#课程设计报告音乐播放器
- 格式:pdf
- 大小:115.18 KB
- 文档页数:7
c语言2进制数表示方法进制的表示方法在C语言种,一个数字默认就是十进制的,表示一个十进制数字不需要任何特殊的格式。
但是,表示一个二进制、八进制或者十六进制数字就不一样了,为了和十进制数字区分开来,必须采用某种特殊的写法,具体来说,就是在数字前面加上特定的字符,也就是加前缀。
1).二进制二进制由 0 和 1 两个数字组成,使用时必须以0b或0B(不区分大小写)开头,例如:int a = ob110 int b = -0 b int c = OB int a = 110 int b = OB510注意:并不是所有的编译器都支持二进制数字,只有一部分编译器支持,并且跟编译器的版本有关系2).八进制八进制由 0~7 八个数字组成,使用时必须以0开头(注意是数字0,不是字母 o)int a = 023 ; int b = - 0521 ; int c = ; int m= 256 ; int n = 03 A2 ;3).十六进制十六进制由数字 0~9、字母 A~F 或 a~f(不区分大小写)组成,使用时必须以0x或0X(不区分大小写)开头int a = 0X2A ; int b = -0XA0 ; int c = 0xffff ; int m = 5 A ; int n = 0 X3H ;4).十进制十进制由 0~9 十个数字组成,没有任何前缀,和我们平时的书写格式一样进制的输出格式控制符说明 %c 输出一个单一的字符 %hd、%d、%ld 以十进制、有符号的形式输出 short、int、long 类型的整数 %hu、%u、%lu 以十进制、无符号的形式输出 short、int、long 类型的整数 %ho、%o、%lo 以八进制、不带前缀、无符号的形式输出 short、int、long 类型的整数 %#ho、%#o、%#lo 以八进制、带前缀、无符号的形式输出short、int、long 类型的整数%hx、%x、%lx、%hX、%X、%lX 以十六进制、不带前缀、无符号的形式输出short、int、long 类型的整数。
2c是什么意思
1、2C意思是:是商家对顾客的意思,在英文中的2的发音同to 一样,Business-to-Customer是商家对顾客的意思,缩写为B2C,而其中文简称为“商对客”。
“商对客”是电子商务的一种模式,也就是通常说的商业零售,直接面向消费者销售产品和服务。
2、电子商务发展到目前为止,以B2B为代表的传统电子商务做的都是物质商品贸易,由B2B衍生出来的B2C、C2C等各种形式的电子商务做的都是产品交易。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高速突破、整个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以及社会对品牌文化这种无形资产的进一步认可与依赖。
关于全站仪2C的问题2C的问题,恐怕要从源头说起,大家知道,视准轴不垂直于横轴便产生视准误差2C,它对读数的影响是:盘右方向值:A=R-ΔC盘左方向值:A=L+ΔC而ΔC=C/COSαΔC--视准轴误差影响,C为视准误差。
从上式可以看出,ΔC随垂直角α的增大而增大,高等级控制测量中,理论上假定α≈0°,此时ΔC≈C,则L-R=2C,这就是2C的概念。
但实际工作中,控制点间的高差可能比较大,即同一测站照准各方向的垂直角α之差相差较大,因而各方向的2C本身就相差大。
所以规范规定,当照准方向的垂直角超过±3°时,该方向的2C变化按同一观测时段内的相邻测回单独比较,因此,我认为2C的绝对值的大小人为无法完全控制。
我们知道,2C对水平角的影响可以通过正倒镜观测消除,也就是说2C绝对值的大小不影响观测结果的精度。
但规范和一般文献的解释是“2C的绝对值过大时给计算盘左、盘右的平均值带来不便”,所以规定J2经纬仪的2C绝对值不大于30”,J1经纬仪的2C绝对值不大于20”。
这样的解释显然有点勉强,况且一般的测角仪器通过了三轴鉴定和校正,在仪器鉴定条件下,2C的绝对值是能够控制的,事实上也有标准。
说了这么多,我的结论是:2C的绝对值大小,规范虽然有要求,不存在楼主说的“经纬仪(全站仪)的2C本身到底应该小于多少时,才可以使用的问题”,只要仪器经过三轴校正并鉴定合格,测量过程中,按规范严格控制2C互差范围,就可以使用。
另:竖盘指标差的绝对值一般不超过25″。
水平角观测(经纬仪原理)一、水平角测角原理如图3—9所示,A、B、C为地面三点,高程不相等。
将这三点沿铅垂线方向投影到PQ水平面上,在水平面上得到A1、B1、C1三点,则水平成B1A1与BlC1夹角β定义为地面上直线BA和BC间的水平角。
由此可见,地面任意两直线间的水平角度,为通过该两直线所作竖直面间的两面角。
为了能测出水平角的大小,可在此两竖直面的交线上任一高度0点水平地放置一刻度盘,通过BA和BC和一竖直面,与刻度盘的交线为0m、0n,在刻度盘上相应的读数为b 和a,从而求得水平角。
(1)算法空间复杂度的度量方法是A)算法程序的长度B)算法所处理的数据量C)执行算法所需要的工作单元D)执行算法所需要的存储空间答案:D【解析】算法的空间复杂度是指执行这个算法所需要的内存空间,。
算法执行期间所需的存储空间包括3个部分:输入数据所占的存储空间;程序本身所占的存储空间;算法执行过程中所需要的额外空间。
D选项正确。
(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循环队列属于队列的链式存储结构B)双向链表是二叉树的链式存储结构C)非线性结构只能采用链式存储结构D)有的非线性结构也可以采用顺序存储结构答案:D【解析】循环队列是队列的一种顺序存储结构,A选项错误。
双向链表为顺序存储结构,二叉树通常采用链式存储结构,B选项错误。
完全二叉树是属于非线性结构,但其最佳存储方式是顺序存储方式,C选项错误,D选项正确。
(3)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顺序存储结构的存储一定是连续的,链式存储结构的存储空间不一定是连续的B)顺序存储结构只针对线性结构,链式存储结构只针对非线性结构C)顺序存储结构能存储有序表,链式存储结构不能存储有序表D)链式存储结构比顺序存储结构节省存储空间答案:A【解析】链式存储结构既可以针对线性结构也可以针对非线性结构,所以B)与C)错误。
链式存储结构中每个结点都由数据域与指针域两部分组成,增加了存储空间,所以D)错误。
(4)下列关于栈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栈底元素一定是最后入栈的元素B)栈顶元素一定是最先入栈的元素C)栈操作遵循先进后出的原则D)以上说法均错误答案:C【解析】栈顶元素总是后被插入的元素,从而也是最先被删除的元素;栈底元素总是最先被插入的元素,从而也是最后才能被删除的元素。
栈的修改是按后进先出的原则进行的。
因此,栈称为先进后出表,或"后进先出"表,所以选择C。
(5)在软件设计中不使用的工具是()。
A)系统结构图B)PAD图C)数据流图(DFD图)D)程序流程图答案:C【解析】系统结构图是对软件系统结构的总体设计的图形显示。
C+2CuO高温2Cu+CO2文字表达式1. 概述C+2CuO高温2Cu+CO2是一个化学反应方程式,其中C代表碳,CuO代表氧化铜,Cu代表铜,CO2代表二氧化碳。
这个方程式描述的是碳和氧化铜在高温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的过程。
2. 化学反应过程碳和氧化铜在高温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具体过程如下:C + 2CuO → 2Cu + CO23. 反应物与生成物在这个化学反应中,反应物是碳和氧化铜,生成物是铜和二氧化碳。
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性质发生了变化,碳和氧化铜之间的化学键断裂并重新组合成铜和二氧化碳。
4. 化学反应机理在高温条件下,碳和氧化铜发生化学反应的机理主要包括碳和氧化铜之间的化学键断裂和重新组合的过程。
具体机理涉及能量变化、反应速率等多方面的化学动力学过程。
5. 应用C+2CuO高温2Cu+CO2的化学反应在工业生产和实验室研究中都有应用。
在冶炼金属的过程中,可以利用这种化学反应来从含氧化铜的矿石中提取铜金属。
在化学实验室中,研究人员也可以利用这个反应来制备铜金属或二氧化碳等化合物。
6. 反应条件这个化学反应需要在高温条件下进行,通常需要提供外部能量来提供反应所需的活化能。
反应条件对于反应速率和产物选择性都有重要影响,因此需要仔细控制反应条件以实现预期的反应结果。
7. 意义与价值C+2CuO高温2Cu+CO2的化学反应不仅具有重要的工业应用价值,还对于深入理解物质变化和化学动力学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研究这个反应,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碳、氧化铜等物质的化学性质,有利于推动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
8. 结论C+2CuO高温2Cu+CO2的化学反应是一个重要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描述了碳和氧化铜在高温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的过程。
这个反应有着重要的工业应用和科学研究价值,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探讨。
C+2CuO高温2Cu+CO2的化学反应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反应方程式,其在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仪器的2C值(视准轴不垂直于横轴,在水平方向观测同一点时会产生一个C值,且盘左=盘右,符号相反)
操作方法:先用盘左、照准目标、水平制动
(VR竖直角度控制在0°-10°之间)
水平角置零,HR显示为0°0′0″,松开水平制动,转动180°,用盘右照准目标,理想角度HR显示180°0′0″,一般很难达到。
之间差为2C值
2C=(&左-&右)±180°
全站仪指标差也称i角误差(视准线与横轴不在90°或270°平面上)
指标差=
操作方法:用望远镜分别在正镜和倒镜位置瞄准(垂直角控制在±10°左右的平行光管分划板或远处目标
THANKS !!!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课件等等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在2B和2C之间,还有一个2LC(低时延)、mMTC(海量连接)等特性并没有包含在这一版本中,所以即便在试验网中运营商和设备商合作,提供了部分功能,也不排除最终标准发布之后还要再调整。
由于存在风险,运营商并不敢大规模建网和商用,而企业客户在5G上的谨慎也就可以理解了。
好在,不需要等很久,R16计划明年3月份就发布了。
第二是技术成熟度和稳定性问题。
技术标准既是通信产业基础,又是设备厂商研发的目标,要实现技术标准里定义的指标和参数并非易事。
无线空口(空中接口,就是无线通信终端用户与基站的无线传输)保持稳定很难,抖动对于通信质量的影响很难控制,尤其是5G的高频段,更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
但一些企业应用对于无线的抗干扰能力要求很高,如何提供稳定可靠低时延不间断的通信连接,对于设备商和运营商来说,都是巨大的挑战。
网络切片是5G非常重要的特性,在一系列科普和宣传材料中被反复提及,也是众多企业客户最期待的通信能力。
但同时网络切片是一个端到端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实现起来相当复杂。
核心网需要进行NFV(网络功能虚拟化),支持SDN(软件定义网络),还要把接入网、核心网、数据和服务网络组合在一起。
不仅是一系列技术的组合,也还需要复杂的运营管理。
第三是个性化需求的实现成本问题。
把蒸汽机的发明归功于瓦特,并不是因为他发明了第一台蒸汽机,而是因为他的一系列创新提高了蒸汽机的运行效率,带来了运营成本的大幅下滑。
这一质变,使蒸汽机可以离开煤矿、河流这些资源地,安装在任何一个地方,才让蒸汽机带来的动力提高了千行百业的工作效率,带来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工业革命。
将新技术应用于实际生产中,最大的挑战是把成本降到客户能接受的程度。
如今5G的网络建设成本和运营成本还都很高,企业客户不愿意支付高额的通信费用,运营商不愿意为巨额的投入买单,这种形态下5G的发展很容易陷入僵局。
无论是电信运营商还是移动互联网企业,他们在2C领域的成功都是先形成一个产品,然后面向海量客户进行复制和营销,靠规模摊薄了成本。
示例一题目:某班有56名学生,每人都参加了a、b、c、d、e五个兴趣班中的其中一个。
已知有27人参加a兴趣班,参加b兴趣班的人数第二多,参加c、d兴趣班的人数相同,e兴趣班的参加人数最少,只有6人。
问参加b兴趣班的学生有多少个?A. 7个B. 8个C. 9个D. 10个解析:1. 根据题意,可以列出方程:27(a兴趣班人数)+ b(b兴趣班人数)+ 2c(c和d兴趣班人数相同,所以合并为2c)+ 6(e兴趣班人数)= 56(总人数)。
2. 化简得:2c + b = 23。
3. 结合题意,b、c都为正整数,且b > c > 6(因为e兴趣班人数最少,为6人,c、d兴趣班人数相同且大于e,所以c > 6;b兴趣班人数第二多,所以b > c)。
4. 通过尝试和检验,可以得出b = 9时满足条件。
所以,正确答案是C。
示例二题目:现有149个同样大小的苹果往大小两种袋子中装,已知大袋每袋装17个苹果,小袋每袋装10个苹果。
每个袋子都必须装满,则需要大袋子多少个?A. 5B. 6C. 7D. 8解析:1. 设需要大袋子x个,小袋子y个。
2. 根据题意,可以列出方程:17x + 10y = 149。
3. 通过尝试和检验,或者利用整除性质(因为149是奇数,而17是奇数、10是偶数,所以x必须是奇数才能使方程成立),可以得出x = 7时,y = 2满足条件。
所以,正确答案是C。
示例三题目:一袋糖里装有奶糖和水果糖,其中奶糖的颗数占总颗数的3/5。
现在又装进10颗水果糖,这时奶糖的颗数占总颗数的4/7。
那么,这袋糖里有多少颗奶糖?A. 100B. 112C. 120D. 122解析:1. 设原来袋子里有x颗奶糖,y颗水果糖。
2. 根据题意,可以列出方程组:x / (x + y) = 3/5(原来奶糖占总颗数的比例)x / (x + y + 10) = 4/7(装进10颗水果糖后,奶糖占新总颗数的比例)3. 通过解方程组,可以得出x = 120。
2CZ系列稳压⼆极管参数2CZ系列稳压⼆极管参数型号PDF资料⼚商特性⽤途极限⼯作电压Vrwm(V)极限⼯作电流Im(A)耗散功率Pw(w)最⾼⼯作频率fm(Hz)代换型号02CZ10TOSHIBA9.4~10.6V稳压⼆极管10.6 0.00502CZ10-XTOSHIBA9.35~9.93V稳压⼆极管9.93 0.00502CZ10-YTOSHIBA9.69~10.26V稳压⼆极管10.26 0.00502CZ10-ZTOSHIBA10.02~10.6V稳压⼆极管10.6 0.00502CZ11TOSHIBA10.4~11.6V稳压⼆极管11.6 0.00502CZ11-XTOSHIBA10.34~10.95V稳压⼆极管10.95 0.00502CZ11-YTOSHIBA10.67~11.23V稳压⼆极管11.23 0.00502CZ11-ZTOSHIBA11~11.57V稳压⼆极管11.57 0.00502CZ12TOSHIBA11.4~12.6V稳压⼆极管12.6 0.00502CZ12-XTOSHIBA11.34~11.9V稳压⼆极管11.9 0.00502CZ12-YTOSHIBA11.67~12.23V稳压⼆极管12.23 0.00502CZ12-ZTOSHIBA12~12.57V稳压⼆极管12.57 0.00502CZ13TOSHIBA12.4~14.1V稳压⼆极管14.1 0.00502CZ13-XTOSHIBA12.34~13.05V稳压⼆极管13.05 0.00502CZ13-YTOSHIBA12.82~13.54V稳压⼆极管13.54 0.00502CZ13-ZTOSHIBA13.31~14.07V稳压⼆极管14.07 0.00502CZ15TOSHIBA13.8~15.6V稳压⼆极管15.6 0.00502CZ15-XTOSHIBA13.74~14.6V稳压⼆极管14.6 0.00502CZ15-YTOSHIBA14.27~15.08V稳压⼆极管15.08 0.00502CZ15-ZTOSHIBA14.75~15.54V稳压⼆极管15.54 0.00502CZ16TOSHIBA16.3~17.1V稳压⼆极管17.1 0.00502CZ16-XTOSHIBA15.15~16.04V稳压⼆极管16.04 0.00502CZ16-YTOSHIBA15.65~16.54V稳压⼆极管16.54 0.00502CZ16-ZTOSHIBA16.15~17.04V稳压⼆极管17.04 0.00502CZ2.0TOSHIBA1.85~2.15V稳压⼆极管 2.15 0.00502CZ2.0-XTOSHIBA1.28~1.46V稳压⼆极管 1.46 0.005型号PDF资料⼚商特性⽤途极限⼯作电压Vrwm(V)极限⼯作电流Im(A)耗散功率Pw(w)最⾼⼯作频率fm(Hz)代换型号02CZ2.0-ZTOSHIBA1.38~1.52V稳压⼆极管 1.52 0.00502CZ2.2TOSHIBA2.05~2.38V稳压⼆极管 2.38 0.00502CZ2.2-XTOSHIBA1.45~1.6V稳压⼆极管 1.6 0.00502CZ2.2-ZTOSHIBA1.52~1.67V稳压⼆极管 1.67 0.00502CZ2.4TOSHIBA2.28~2.6V稳压⼆极管 2.6 0.00502CZ2.4-XTOSHIBA1.64~1.81V稳压⼆极管 1.81 0.00502CZ2.4-ZTOSHIBA1.72~1.89V稳压⼆极管 1.89 0.00502CZ2.7TOSHIBA2.5~2.9V稳压⼆极管 2.9 0.00502CZ2.7-XTOSHIBA1.81~2V稳压⼆极管 2 0.00502CZ2.7-ZTOSHIBA1.92~2.12V稳压⼆极管 2.12 0.00502CZ20TOSHIBA18.8~21.2V稳压⼆极管21.2 0.00502CZ20-XTOSHIBA18.65~19.72V稳压⼆极管19.72 0.00502CZ20-YTOSHIBA19.33~20.4V稳压⼆极管20.4 0.00502CZ20-ZTOSHIBA19.97~21.14V稳压⼆极管21.14 0.00502CZ22TOSHIBA20.8~23.33V稳压⼆极管23.33 0.00502CZ22-XTOSHIBA20.61~21.82V稳压⼆极管21.82 0.00502CZ22-YTOSHIBA21.29~22.5V稳压⼆极管22.5 0.00502CZ22-ZTOSHIBA21.97~23.24V稳压⼆极管23.24 0.00502CZ24TOSHIBA22.8~25.6V稳压⼆极管25.6 0.00502CZ24-XTOSHIBA22.61~24.05V稳压⼆极管24.05 0.00502CZ24-YTOSHIBA23.42~24.86V稳压⼆极管24.86 0.00502CZ24-ZTOSHIBA24.23~25.54V稳压⼆极管25.54 0.00502CZ3.3TOSHIBA3.1~3.5V稳压⼆极管 3.5 0.00502CZ3.6TOSHIBA3.4~3.8V稳压⼆极管 3.8 0.00502CZ3.6-XTOSHIBA2.51~2.74V稳压⼆极管 2.74 0.00502CZ3.6-ZTOSHIBA2.65~2.89V稳压⼆极管 2.89 0.005型号PDF资料⼚商特性⽤途极限⼯作电压Vrwm(V)极限⼯作电流Im(A)耗散功率Pw(w)最⾼⼯作频率fm(Hz)代换型号02CZ3.9TOSHIBA3.7~4.1V稳压⼆极管 4.1 0.00502CZ3.9-XTOSHIBA2.79~3.06V稳压⼆极管 3.06 0.00502CZ3.9-ZTOSHIBA2.95~3.2V稳压⼆极管 3.2 0.00502CZ30TOSHIBA28~32V稳压⼆极管32 0.00502CZ33TOSHIBA31~35V稳压⼆极管35 0.00502CZ36TOSHIBA34~38V稳压⼆极管38 0.00502CZ39TOSHIBA37~41V稳压⼆极管41 0.00502CZ4.3TOSHIBA3.7~4.1V稳压⼆极管 4.1 0.00502CZ4.3-XTOSHIBA3.06~3.35V稳压⼆极管 3.35 0.00502CZ4.3-YTOSHIBA3.35~3.72V稳压⼆极管 3.72 0.00502CZ4.3-ZTOSHIBA3.23~3.46V稳压⼆极管 3.46 0.00502CZ4.7TOSHIBA4~4.5V稳压⼆极管 4.5 0.00502CZ4.7-XTOSHIBA3.56~3.92V稳压⼆极管 3.92 0.00502CZ4.7-YTOSHIBA3.74~4.05V稳压⼆极管 4.05 0.00502CZ4.7-ZTOSHIBA3.9~4.22V稳压⼆极管 4.22 0.00502CZ43TOSHIBA40~45V稳压⼆极管45 0.00502CZ47TOSHIBA44~49V稳压⼆极管49 0.00502CZ5.1TOSHIBA4.4~4.9V稳压⼆极管 4.9 0.00502CZ5.1-XTOSHIBA4.08~4.48V稳压⼆极管 4.48 0.00502CZ5.1-YTOSHIBA4.32~4.73V稳压⼆极管 4.73 0.00502CZ5.6-ZTOSHIBA5.3~5.9V稳压⼆极管 5.9 0.00502CZ6.2TOSHIBA5.8~6.6V稳压⼆极管 6.6 0.00502CZ6.2-XTOSHIBA5.6~6.12V稳压⼆极管 6.12 0.00502CZ6.2-YTOSHIBA5.89~6.34V稳压⼆极管 6.34 0.00502CZ6.2-ZTOSHIBA6.12~6.57V稳压⼆极管 6.57 0.00502CZ6.8TOSHIBA6.4~7.2V稳压⼆极管7.2 0.005型号PDF资料⼚商特性⽤途极限⼯作电压Vrwm(V)极限⼯作电流Im(A)耗散功率Pw(w)最⾼⼯作频率fm(Hz)代换型号02CZ6.8-XTOSHIBA6.35~6.8V稳压⼆极管 6.8 0.00502CZ6.8-YTOSHIBA6.59~7.02V稳压⼆极管7.02 0.00502CZ6.8-ZTOSHIBA6.81~7.2V稳压⼆极管7.2 0.00502CZ7.5TOSHIBA7~7.9V稳压⼆极管7.9 0.00502CZ7.5-XTOSHIBA6.96~7.43V稳压⼆极管7.43 0.00502CZ7.5-YTOSHIBA7.19~7.66V稳压⼆极管7.66 0.00502CZ7.5-ZTOSHIBA7.42~7.9V稳压⼆极管7.9 0.00502CZ8.2TOSHIBA7.7~8.7V稳压⼆极管8.7 0.00502CZ8.2-XTOSHIBA7.66~8.16V稳压⼆极管8.16 0.00502CZ8.2-YTOSHIBA6.59~7.02V稳压⼆极管7.02 0.00502CZ8.2-ZTOSHIBA8.19~8.7V稳压⼆极管8.7 0.00502CZ9.1TOSHIBA8.5~9V稳压⼆极管9 0.00502CZ9.1-XTOSHIBA8.46~9V稳压⼆极管9 0.00502CZ9.1-YTOSHIBA8.76~9.3V稳压⼆极管9.3 0.00502CZ9.1-ZTOSHIBA9.06~9.6V稳压⼆极管9.6 0.005。
杭后六中八年级英语科目课堂教学设计课题Unit2 Topic2 Section C 时间教师二次备课相关课程标准内容:1.能识别不同句式的语调,如陈述句,一般疑问句,特殊疑问句等。
2.能正确地朗读课文3.能听懂有关熟悉话题的对话或语段4.能就熟悉的话题进行简单的交流5. 能正确的进行书面表达教材内容/学情分析:本课时的主要活动为1a和2。
课文中几个妈妈要求各自的孩子吃健康的食物,让学生们在明白要健康饮食的同时,归类学习表示食物的名词。
针对Danny的一日三餐,让学生们学会自己辨别哪些食物是健康的,哪些食物是不健康的,并对不健康的饮食提出合理的建议,巩固对食物名词的学习。
设计体现任务型教学并且融合知识的复习、呈现、练习和巩固为一体,从学生实际出发,对教材进行必要的调整。
学习目标:1、通过课前自学和语篇阅读教学,全体学生能正确认读本课新词汇。
2. 通过渗透阅读策略和学案导学,大多数学生能理解课文内容并能准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通过模仿1a、运用情态动词,60%同学能根据别人的早餐情况给出出合理建议,并能写出自己早餐情况的小短文。
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1.词汇教学 2.写作训练(2)教学难点:1.运用阅读策略准确理解文章结构和文意。
2.写作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学策略预设时间导入 3min①通过食物的图片,复习相关食物的单词。
②小组讨论,写下分类的食物名称。
③写出自己在早、午、晚餐所吃的食物。
呈现 10min①听录音1a,选择正确的句子和图片匹配,初步了解各妈妈对吃东西的要求。
②根据课文内容,判断正误。
③观看视频1a,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巩固 10min①利用导学案完成重点知识点讲解和运用。
②根据课文内容,复述各妈妈关于健康饮食的忠告。
③阅读丹尼的餐单,讨论他的餐单是否健康,并提出你的建议。
练习 12 min①小组合作,设计一份健康的餐单,设计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了解健康饮食的重要性。
h3y-2-c说明书
1、额定电源电压:AC110V(50/60Hz),AC220V(50/60Hz),
DC24V
使用电压范围:额定电源电压的85%-110%
复位电压:最小为额定电源电压的10%
功率消耗AC110V:继电器ON:大约1.8VA(1.6W),50/60Hz
继电器OFF:大约1VA(0.6W),50/60Hz
AC220V:继电器ON:大约2.2VA(1.8W),50/60Hz
继电器OFF:大约1.5VA(1.1W),50/60Hz
DC24V:继电器ON:大约1.1W
继电器OFF:大约0.1W
控制输出H3Y-2-C:AC250V时为5A,电阻负载
最小适用负载DC5V1mA(P水准、参考值)
接点材质:Ag
H3Y-4-C:AC250V时为3A,电阻负载(cosφ=1)
最小适用负载DC1V1mA(P水准、参考值)
接点材质:金包层+银合金
2、工作时:-10°C-50°C(无结冰)
保存时:-25°C-65°C(无结冰)
工作时:35%-85%
机械:1000万次以上(无负载时频率为1800次/小时)
电气:H3Y-2-C:400000次以上(AC250V5A电阻负载1,800次/
小时)(常温时)
H3Y-4-C:160000次以上(AC250V3A电阻负载1,800次/小时)(常温时)
电源端子之间:3kV(AC110V,AC220V)1kV(DC24V)
外露的非导电金属部件之间:4.5kV(AC110V,AC220V),1.5kV(DC24V)
防护等级:IP40
质量:大约50g。
C语⾔⼲货(2):main函数当中的void你真的理解吗刚开始接触C语⾔的时候,会遇到很多语法、运算符、函数等等问题,可能对于刚刚上⼿的朋友来说不太能够理解。
所以今天通过编写代码,来分析⼀下每⾏代码的作⽤,帮助⼤家理解。
⾸先,我们先来写⼀段简单的代码。
代码要求也很简单:创建⼀个整形变量,并且给其赋值,最后显⽰这个变量的值。
#include <stdio.h>int main (void){ int demo; demo = 21; printf('Is '); printf('Lucy\n'); printf('I am %d years old\n',demo); return 0; }看了这段代码之后,如果认为屏幕上能够打印东西,说明我们的理解是对的。
所以运⾏⼀下程序,来看⼀看结果。
运⾏结果运⾏之后可以看到程序输出了两⾏结果:Is LucyI am 21 years old虽然程序没有问题,但是不理解的朋友可能会有以下⼏点问题:1:\n 和 %d 是什么意思2:printf 打印了三个,为什么 Is 和 Lucy 合并到⼀起了3:main 括号当中的 void 是⼲嘛⽤的先不要着急,我们先来了解⼀下每⾏代码的作⽤。
#include <stdio.h>告诉编译器,把 stdio.h 这个头⽂件包含到当前程序当中。
头⽂件中包含了我们的代码所要⽀持的⽂件。
int main (void)函数名main()是⼀个函数名,int表⽰main()函数返回⼀个整数,void表⽰main不带任何参数。
int demo;声明⼀个变量demo,该变量是⼀个整形变量。
demo = 21;给demo赋值,把值21赋值给demo,这样demo就等于是21。
printf('Is '); printf('Lucy\n');调⽤ printf()函数第⼀个printf()函数在我们的计算机屏幕上显⽰ Is ,(is后⾯我打了⼀个空格)光标停留在同⼀⾏。
测绘2c要求:测绘中的2C值是指两倍照准差,也称为视准轴误差,它是由于望远镜的十字丝分划板安置不正确,使望远镜的十字丝中心偏离了正确的位置,导致视准轴位置发生变化,从而产生的一个测回内盘左与盘右的差值。
2C值的具体计算式为:2C=盘左读数-(盘右读数±180°)。
在进行测绘时,2C值的要求一般应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具体的2C值要求可能会根据不同的测量任务、仪器精度和测量条件而有所不同。
因此,在进行测绘前,应详细了解相关的测量要求和标准,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