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18582--室内装饰装修材料内墙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
- 格式:doc
- 大小:92.50 KB
- 文档页数:12
GB18582-2008 室内装饰装修材料内墙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一,单选题,本题型每题有四个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多选,不选,错选均不得分。
1. 室内装饰装修材料内墙涂料中游离甲醛含量(mg/kg)应小于等于()。
A. 60mg/kgB. 75mg/kgC. 90mg/kgD. 100mg/kg2. 水性墙面涂料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含量(VOC)的限值为()A. ≤60g/LB. ≤80g/LC. ≤100g/LD. ≤120g/L3. 室内装饰装修材料内墙涂料中可溶性重金属铅Pb的限值为()A. ≤60mg/kgB. ≤70m g/kgC. ≤75mg/kgD. ≤90mg/kg4. 室内装饰装修材料内墙涂料中可溶性重金属铬Cr的限值为()A. ≤60mg/kgB. ≤70mg/kgC. ≤75mg/kgD. ≤90mg/kg二,多选题,本题型每题有5个备选答案,其中至少有2个答案是正确的,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1. 水分含量测试应采用()。
A. 红外光谱法B. 气相色谱法C. 卡尔·费休法测试D. 化学法2. 有下列哪些情况之一时应随时进行型式检验()。
A. 新产品最初定型时B. 产品异地生产时C. 生产配方、工艺及原材料有较大改变时D. 停产三个月后又恢复生产时3. 以下能够作为气相色谱法内标物的是()A. 异丁醇B. 乙二醇单丁醚C. 乙二醇二甲醚D. 二乙二醇二甲醚三,判断题,本题型每题题干有2个答案,只有一个选择,正确或错误。
1.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是指在101.3kPa标准压力下,任何初沸点低于或等于250℃的有机化合物。
对错2. 游离甲醛含量分析测试仅采用已确认为分析纯的试剂对错3. 气相色谱法的原理是试样经稀释后,通过气相色谱分析技术使样品中各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分离,定性鉴定被测化合物后,用内标法测试其含量对错一,单选题,本题型每题有四个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多选,不选,错选均不得分。
国家十项室内有害物质强制性标准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18582-2001《室内装饰装修材料有害物质限量内墙涂料》适用范围:室内装饰装修用水性涂料。
有害物质限量:1.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不大于200g/L;2.游离甲醛不大于0.1g/kg;3.可溶性铅不大于90mg/kg、可溶性镉不大于75mg/kg、可溶性铬不大于60mg/kg和可溶性汞不大于60mg/kg。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18581-2001《室内装饰装修材料有害物质限量溶剂型木器涂料》适用范围:室内装饰装修用溶剂型木器涂料,其它树脂类型和其它用途的室内装饰装修用溶剂型涂料可参照使用。
有害物质限量:1.硝基漆类:(1)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不大于750g/L;(2)苯不大于0.5%;(3)甲苯和二甲苯总和不大于45%;(4)色漆的可溶性铅不大于9 0mg/kg、可溶性镉不大于75mg/kg、可溶性铬不大于60mg/kg和可溶性汞不大于60mg/kg。
2.聚氨酯漆类:(1)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光泽大于等于80的,VOC不大于600g/L;光泽小于80的,VOC不大于700g/L;(2)苯不大于0.5%;(3)甲苯和二甲苯总和不大于40%;(4)游离甲苯二异氰酸酯(TDI)不大于0.7%;(5)色漆的可溶性铅不大于90mg/kg、可溶性镉不大于75mg/kg、可溶性铬不大于60mg/kg和可溶性汞不大于60mg/kg。
3.醇酸漆类:(1)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不大于550g/L;(2)苯不大于0. 5%;(3)甲苯和二甲苯总和不大于10%;(4)色漆的可溶性铅不大于90mg/kg、可溶性镉不大于75mg/kg、可溶性铬不大于60mg/kg和可溶性汞不大于60mg/kg。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1858X-2001《室内装饰装修材料有害物质限量胶黏剂》适用范围:室内装饰装修用胶黏剂。
溶剂型胶黏剂有害物质限量:1.橡胶胶黏剂:游离甲醛不大于0.5g/kg;苯不大于5g/kg;甲苯加二甲苯不大于200g/kg;总挥发性有机物不大于750g/L。
《室内装饰装修材料10项有害物质限量》简介1、《室内装饰装修材料人造板及其制品中甲醛释放限量》GB18580-2001本标准规定了室内装饰装修用人造板及其制品(包括地板、墙板等)中甲醛释放量的指标值、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
本标准规定适用于释放甲醛的室内装饰装修用各种类人造板及其制品。
本标准规定了室内装饰装修用硝基类、聚氨酯漆类和醇酸漆类木器涂料中对人体有害物质容许限值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标志、安全涂装及防护等内容。
本标准规定适用于室内装饰装修用溶剂型木器涂,其它树脂类型和其它用途的室内装饰装修用溶剂型涂料可参照使用。
本标准不适用于水性木器涂料。
本标准规定了室内装饰装修用墙面涂料中对人体有害物质容许限值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标志、安全涂装及防护等内容。
本标准规定适用于室内装饰装修用水性墙面涂料。
本标准不适用于以有机物作为溶剂的内墙涂料。
4、《室内装饰装修材料胶粘剂中有害物质限量》GB18583-2001本标准规定了室内建筑装饰装修用胶粘剂中有害物质限量及其试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室内建筑装饰装修用胶粘剂。
(1)溶剂型胶粘剂中有害物质限量值(2)水基型胶粘剂中有害物质限量值本标准规定了室内使用的木家具产品中对人体有害物质的限值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
本标准规定适用于室内使用的各类木家具产品。
6、《室内装饰装修材料壁纸中有害物质限量》GB18585-2001本标准规定了室内使用的壁纸重金属(或其他)元素、氯乙烯单体及甲醛三种有害限值、试验方法、检验规则。
本标准规定主要适用于以纸为基材的壁纸。
7、《室内装饰装修材料聚氯乙烯卷材地板中有害物质限量》GB18586-2001本标准规定了聚氯乙烯卷材地板(又称聚氯乙烯地板革)中氯乙烯单体、可溶性铅、可溶性镉和其他按发物限量、试验方法、抽样和检验规则。
本标准规定主要适用于聚氯乙烯树脂为主要原料并加入适当助剂,用涂敷、压延、复合工艺生产的发泡或不发泡的、有基材或无基材的聚氯乙烯卷材地板,也适用于聚氯乙烯复合铺炕革、聚氯乙烯车用地板。
GB18582-2008 室内装饰装修材料内墙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一,单选题,本题型每题有四个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多选,不选,错选均不得分。
1. 室内装饰装修材料内墙涂料中游离甲醛含量(mg/kg)应小于等于()。
A. 60mg/kgB. 75mg/kgC. 90mg/kgD. 100mg/kg2. 水性墙面涂料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含量(VOC)的限值为()A. ≤60g/LB. ≤80g/LC. ≤100g/LD. ≤120g/L3. 室内装饰装修材料内墙涂料中可溶性重金属铅Pb的限值为()A. ≤60mg/kgB. ≤70m g/kgC. ≤75mg/kgD. ≤90mg/kg4. 室内装饰装修材料内墙涂料中可溶性重金属铬Cr的限值为()A. ≤60mg/kgB. ≤70mg/kgC. ≤75mg/kgD. ≤90mg/kg二,多选题,本题型每题有5个备选答案,其中至少有2个答案是正确的,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1. 水分含量测试应采用()。
A. 红外光谱法B. 气相色谱法C. 卡尔·费休法测试D. 化学法2. 有下列哪些情况之一时应随时进行型式检验()。
A. 新产品最初定型时B. 产品异地生产时C. 生产配方、工艺及原材料有较大改变时D. 停产三个月后又恢复生产时3. 以下能够作为气相色谱法内标物的是()A. 异丁醇B. 乙二醇单丁醚C. 乙二醇二甲醚D. 二乙二醇二甲醚三,判断题,本题型每题题干有2个答案,只有一个选择,正确或错误。
1.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是指在101.3kPa标准压力下,任何初沸点低于或等于250℃的有机化合物。
对错2. 游离甲醛含量分析测试仅采用已确认为分析纯的试剂对错3. 气相色谱法的原理是试样经稀释后,通过气相色谱分析技术使样品中各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分离,定性鉴定被测化合物后,用内标法测试其含量对错一,单选题,本题型每题有四个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多选,不选,错选均不得分。
挥发性有机物voc检测标准
我国执行的涂料国标《GB18582-2001室内装饰装修材料内墙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中VOC含量的定义是:“涂料中总挥发物含量扣减水分含量,即为涂料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含量。
”
一般说来,材料中所含VOC越少,它对人体的危害就越轻微。
涂料国标中对内墙涂料中VOC含量的要求是:不得高于每升200克。
国家新颁布的《民用建筑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中,室内空气中TVOC的含量,已经成为评价居室室内空气质量是否合格的一项重要项目。
在此标准中规定的TVOC含量为类民用建筑工程:0.5 mg/立方米、类民用建筑工程:0.6mg/立方米。
法律依据:《挥发性有机物(VOCs)污染防治技术政策》一、总则(四)VOCs污染防治应遵循源头和过程控制与末端治理相结合的综合防治原则。
在工业生产中采用清洁生产技术,严格控制含VOCs原料与产品在生产和储运销过程中的VOCs排放,鼓励对资源和能源的回收利用;鼓励在生产和生活中使用不含VOCs的替代产品或低VOCs含量的产品。
室内装饰装修材料内墙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室内装饰装修用墙面涂料中对人体有害物质容许限值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标志、安全涂装及防护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室内装饰装修用水性墙面涂料。
本标准不适用于以有机物作为溶剂的内墙涂料1)。
1)<![endif]> 以有机物作为溶剂的内墙涂料可参照《室内装饰装修材料溶剂型木器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 T 1250—1989 极限数值的表示方法和判定方法GB / T 3186—1982(1989)涂料产品取样(meq ISO 1512:1974)GB / T 6682—1992 分析试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eqv ISO3696:1987)GB / T 6750—1986 色漆和清漆密度的测定(eqv ISO 2811:1974)GB / T 6751—1986 色漆和清漆挥发物和不挥发物的测定(eqv ISO 1515:1973)GB / T 9750—1998 涂料产品包装标志GB / T 9758.1—1988 色漆和清漆 “可溶性”金属含量的测定第1部分:铅含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和双硫腙分光光度法(idt ISO 3856.1:1984)GB / T 9758.4—1988 色漆和清漆 “可溶性”金属含量的测定第4部分:镉含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和极谱法(idt ISO 3856.4:1984)GB / T 9758.6—1988 色漆和清漆 “可溶性”金属含量的测定第6部分:色漆的液体部分中铬总含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idt ISO 3856.6:1984)GB / T 9758.7—1988 色漆和清漆 “可溶性”金属含量的测定第7部分:色漆的颜料部分和水可稀释漆的液体部分的汞含量的测定无焰原子吸光谱法(idt ISO3856.7:1984)3 要求产品应符合表1的技术要求:表1 技术要求项目限量值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g / L)≤200游离甲醛 /(g / kg)≤0.1可溶性铅≤90可溶性镉≤75可溶性铬≤60重金属 /(mg / kg)可溶性汞≤60 4 试验方法4.1 取样产品按GB 3186—1982(1989)的规定进行取样。
(GB1858x-2001,GB6566-2001)2001年12月10日批准发布,自2002年1月1日起实施,2002年7月1日起强制执行。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室内装饰装修材料有害物质限量”等10项国家标准,自2002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
7月1日起,市场上停止销售不符合该国家标准的产品。
10项标准是:1. 《室内装饰装修材料人造板及其制品中甲醛释放限量》(GB18580-2001);2. 《室内装饰装修材料溶剂型木器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GB 18581-2001);3. 《室内装饰装修材料内墙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GB18582-2001);4. 《室内装饰装修材料胶粘剂中有害物质限量》(GB18583-2001);5. 《室内装饰装修材料木家具中有害物质限量》(GB18584-2001);6. 《室内装饰装修材料壁纸中有害物质限量》(GB18585-2001);7. 《室内装饰装修材料聚氯乙烯卷材地板中有害物质限量》(GB18586-2001);8. 《室内装饰装修材料地毯、地毯衬垫及地毯用胶粘剂中有害物质释放限量》(GB18587-2001);9. 《混凝土外加剂中释放氨限量》(GB18588-2001);10. 《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GB6566-2001)·《室内装饰装修材料人造板及其制品中甲醛释放限量》(GB 18580-2001):本标准规定了室内装饰装修用人造板及其制品(包括地板、墙板等)中甲醛释放量的指标值、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
本标准适用于释放甲醛的室内装饰装修用各类人造板及其制品。
·《室内装饰装修材料溶剂型木器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GB 18581-2001)本标准适用于室内装饰装修用溶剂型木器涂料,其他树脂类型和其他用途的室内装饰装修用溶剂型涂料可参照使用。
本标准不适于水性木器涂料。
包装标志产品包装标志除应符合GB/T9750-1998的规定外,按本标准检验合格的产品可在包装标志上明示。
室内装饰装修材料内墙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室内装饰装修用墙面涂料中对人体有害物质容许限值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标志、安全涂装及防护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室内装饰装修用水性墙面涂料。
本标准不适用于以有机物作为溶剂的内墙涂料1)。
1)<![endif]> 以有机物作为溶剂的内墙涂料可参照《室内装饰装修材料溶剂型木器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 T 1250—1989 极限数值的表示方法和判定方法GB / T 3186—1982(1989)涂料产品取样(meq ISO 1512:1974)GB / T 6682—1992 分析试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eqv ISO 3696:1987)GB / T 6750—1986 色漆和清漆密度的测定(eqv ISO 2811:1974)GB / T 6751—1986 色漆和清漆挥发物和不挥发物的测定(eqv ISO 1515:1973)GB / T 9750—1998 涂料产品包装标志GB / T 9758.1—1988 色漆和清漆“可溶性”金属含量的测定第1部分:铅含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和双硫腙分光光度法(idt ISO 3856.1:1984)GB / T 9758.4—1988 色漆和清漆“可溶性”金属含量的测定第4部分:镉含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和极谱法(idt ISO 3856.4:1984)GB / T 9758.6—1988 色漆和清漆“可溶性”金属含量的测定第6部分:色漆的液体部分中铬总含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idt ISO 3856.6:1984)GB / T 9758.7—1988 色漆和清漆“可溶性”金属含量的测定第7部分:色漆的颜料部分和水可稀释漆的液体部分的汞含量的测定无焰原子吸光谱法(idt ISO 3856.7:1984)3 要求产品应符合表1的技术要求:表1 技术要求4 试验方法4.1 取样产品按GB 3186—1982(1989)的规定进行取样。
第 35 卷 第 08 期 中 国 涂 料Vol.35 No.0814行业走势Industrial Trends 《建筑用墙面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 标准解读Standard Interpretation of GB 18582—2020 Limit of Harmful Substances of Architectural Wall CoatingsXIANG Hai-en, XIAO Jun, LIU Hao-nan, LIU Bing-bing, KANG Quan-ying(China National Center for Quality Supervision and Test of Environmental Production Products, Shijiazhuang 050091, Hebei, China)相海恩,肖 军,刘浩南,刘兵兵,康全影(国家环保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石家庄 050091)□ 摘 要:介绍了GB 18582—2020《建筑用墙面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修订的相关信息,对标准的修订背景、主要变化(适用范围、技术指标、测试方法等内容)、标准特点等内容进行了分析说明,并对新标准实施后涂料生产企业应注意的问题和对策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内墙涂料;外墙涂料;建筑墙面涂料;标准;GB 18582—2020中图分类号:TQ630.7+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6-2556(2020)08-0014-04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related information on the revision of GB 18582—2020 Limit of Harmful Substances of Architectural Wall Coatings . It analyzes and explains the revision background, the main changes (including the scope ofapplication, technical indicators, detection methods, etc.),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tandard, etc. It also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on the issues that coatings production enterprises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and countermeasures after implementation of the new standard.Key words: interior wall coatings, exterior wall coatings, architectural wall coatings, standard, GB 18582—2020收稿日期:2020-05-21作者简介:相海恩(1986–),女(汉族),河北石家庄人。
关于voc挥发性有机物的国内外标准1、VOC挥发性有机物的国内标准:我国执行的涂料国标《GB18582-2001室内装饰装修材料内墙涂料中有害物质》中VOC含量的定义是:“涂料中总挥发物含量扣减水分含量,即为涂料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含量。
” 一般说来,材料中所含VOC越少,它对人体的危害就越轻微。
涂料国标中对内墙涂料中VOC含量的要求是:不得高于每升200克。
国家新颁布的《民用建筑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中,室内空气中TVOC的含量,已经成为评价居室室内空气质量是否合格的一项重要项目。
在此标准中规定的TVOC含量为Ⅰ类民用建筑工程:0.5 mg/立方米、Ⅰ类民用建筑工程:0.6mg/立方米。
2、VOC挥发性有机物的国外标准:国外发达国家对涂料中VOC 含量的限制很严格。
以欧盟而言,一类(亚光类)涂料不得高于每升30克,二类(有光类)不得高于每升200克。
扩展资料:VOC挥发性有机物的降解方法:1、活性吸附法:在有机废气治理工艺中, 吸附是处理效果好、使用较广的方法之一, 吸附剂有活性炭、硅藻土、沸石等, 其中活性炭吸附应用最多。
通过吸附系统, 不仅可以使VOC浓度大大降低, 实现废气达标排放, 而且吸附后通过气提解吸, 收集物可回用于生产。
2、引风高空排放法:这是一般企业在装漆、砂磨等岗位使用最多、最简便的方法之一, 其成本低、易操作、效果明显。
但高空排放只是污染的转移, 并没有真正解决污染问题, 而引风机功力大小和风口安装高度又直接影响引风效果。
3、燃烧处理法:VOC为有机挥发性物质, 易燃烧, 可采用常温或催化燃烧处理, 气体由引风管道通入锅炉或焚烧炉燃烧, 但对高温有机气体还要经过安全论证。
此法处理比较完全, 基本可以把VOC 转化为CO2 、H2O 。
4、吸收除气法:因VOC一般都溶解于柴油或200#汽油等有机溶剂, 可用柴油或200#汽油吸收VOC,吸收后的溶剂可用于燃料或稀释剂。
这种方法操作方便、成本低, 但吸收处理后一般尚有挥发气体残余, 因有机溶剂本身易挥发, 因此不能使VOC降为零, 若遇高温, 则吸收率更低。
室内装饰装修材料内墙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
为了规范室内装饰装修材料内墙涂料使用规范,下面整理我国相关政策规定,以下是中国下面整理室内装饰装修材料内墙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专业建筑术语相关内容,基本情况如下:
小编通过建筑行业百科网站下面建筑知识专栏进行查询,为了便于建筑行业人员了解室内装饰装修材料内墙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小编推荐一本不错的书刊,基本情况如下:
《室内装饰装修材料内墙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基本概况:
GB 18582-2008《室内装饰装修材料内墙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是有关涂料的一项国家标准。
《室内装饰装修材料内墙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基本信息:
标准号StandardNo:GB 18582-2008
中文标准名称StandardTitle in Chinese:室内装饰装修材料内墙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
英文标准名称:Indoor decorating and refurbishing materials - Limit of harmful substances of interior architectural coatings 发布日期IssuanceDate:2008-4-1
实施日期ExecuteDate:2008-9-1
首次发布日期FirstIssuance Date:2001-12-10
标准状态StandardState:现行
复审确认日期ReviewAffirmance Date:
计划编号Plan No:20064092-Q-606
代替国标号ReplacedStandard:GB 18582-2001。
GB18582-2008前言本标准代替GB 18582-2001《室内装饰装修材料内墙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
本标准与GB 18582-2001相比主要技术差异:——范围中增加了水性墙面腻子,并对其规定了有害物质限量值;——水性墙面涂料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限量值大幅度降低,表示方法改为产品中除水后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含量;——游离甲醛计量单位改变,其限量值更加严格;——增加了苯、甲苯、乙苯和二甲苯总和控制项目;——增加了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定义,测试方法由总挥发物扣除水分改为用气相色谱分析技术分离被测样品中各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并定性鉴定和定量分析;——修改完善了游离甲醛和可溶性重金属的测试方法;——建立了苯、甲苯、乙苯和二甲苯总和的测试方法,并将其与测试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方法相结合。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涂料和颜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中国化工建设总公司常州涂料化工研究院(国家涂料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北京微量化学研究所、上海市涂料研究所。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中国涂料工业协会、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立邦涂料(中国)有限公司、广东华润涂料有限公司、广东嘉宝莉化工有限公司、卜内门太古漆油(中国)有限公司、上海中南建筑材料公司、广东美涂士化工有限公司、莆田市三江化学工业有限公司、中华制漆(深圳)有限公司、南宝树脂(中国)有限公司、江苏大象东亚制漆有限公司、罗门哈斯(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杭州油漆有限公司、南京天祥涂料有限公司、常州光辉化工有限公司、东莞大宝化工制品有限公司、上海富臣化工有限公司、广东巴德士化工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俊智、赵玲、冯世芳、黄宁、于滨、尹建武、张卫群、曹海华、黄添源、杨勇、龚万森、段质美、寇辉、王代民、熊荣、王大期、李锋、彭冬华、凌萍、姜亚琴、杨少武、杨卫疆、姜方群、徐凯斌、刘琳、黄建华、叶荣森、方学平。
本标准2001年12月10日首次发布,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本标准委托全国涂料和颜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室内装饰装修用水性墙面涂料(包括面漆和底漆)和水性墙面腻子中对人体有害物质容许限量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标志、涂装安全及防护。
本标准适用于各类室内装饰装修用水性墙面涂料和水性墙面腻子。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601 化学试剂标准滴定溶液的制备GB/T 1250 极限数值的表示方法和判定方法GB/T 3186-2006 色漆、清漆和色漆与清漆用原材料取样(ISO 15528:2000,IDT)GB/T 6682 分析试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GB/T 6682-1992,neq ISO 3696:1987)GB/T 6750 色漆和清漆密度的测定(GB/T 6750-1986,eqv ISO 2811:1974)GB/T 9750 涂料产品包装标志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在标准压力下,任何初沸点低于或等于250℃的有机化合物。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含量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content按规定的测试方法测试产品所得到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含量。
注1:墙面涂料为产品扣除水分后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含量,以克每升(g/L)表示。
注2:墙面腻子为产品不扣除水分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含量,以克每千克(g/kg)表示。
4 要求产品中有害物质限量应符合表1的要求:表1 有害物质限量的要求5 试验方法取样产品取样应按GB/T 3186-2006的规定进行。
试验方法5.2.1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含量(VOC)的测试按本标准中附录A和附录B的规定进行,涂料产品测试结果的计算按附录A中进行。
腻子产品测试结果的计算按附录A中进行。
注:所有腻子样品不做水分含量和密度的测试。
5.2.2 苯、甲苯、乙苯和二甲苯总和的测试按本标准中附录A的规定进行。
测试结果的计算按附录A中进行。
5.2.3 游离甲醛的测试按本标准中附录C的规定进行。
5.2.4 可溶性重金属(铅、镉、铬和汞)的测试按本标准中附录D的规定进行。
粉状腻子直接用粉体测试。
6 检验规则本标准所列的全部要求均为型式检验项目。
6.1.1 在正常生产情况下,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型式检验。
6.1.2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随时进行型式检验:——新产品最初定型时;——产品异地生产时;——生产配方、工艺及原材料有较大改变时;——停产三个月后又恢复生产时。
检验结果的判定6.2.1 检验结果的判定按GB/T 1250中修约值比较法进行。
6.2.2 粉状腻子报出检验结果时应同时注明配制比例。
6.2.3所有项目的检验结果均达到本标准的要求时,产品为符合本标准要求。
7 包装标志产品包装标志除应符合GB/T 9750的规定外,按本标准检验合格的产品可在包装标志上明示。
8 涂装安全及防护涂装时应保证室内通风良好。
涂装时施工人员应穿戴好必要的防护用品。
涂装完成后继续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附录A.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及苯、甲苯、乙苯和二甲苯总和含量的测试—气相色谱法范围本方法规定了水性墙面涂料和水性墙面腻子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及苯、甲苯、乙苯和二甲苯总和含量的测试方法。
本方法适用于VOC含量的质量分数大于等于%、且小于等于15%的涂料及其原料的测试。
原理试样经稀释后,通过气相色谱分析技术使样品中各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分离,定性鉴定被测化合物后,用内标法测试其含量。
材料和试剂A.3.1载气:氮气,纯度≥%;A.3.2燃气:氢气,纯度≥%;A.3.3助燃气:空气;A 辅助气体(隔垫吹扫和尾吹气):与载气具有相同性质的氮气;A.3.5内标物:试样中不存在的化合物,且该化合物能够与色谱图上其他成分完全分离。
纯度的质量分数至少为99%,或已知纯度。
例如:异丁醇、乙二醇单丁醚、乙二醇二甲醚、二乙二醇二甲醚等。
A.3.6校准化合物本标准中校准化合物包括甲醇、乙醇、正丙醇、异丙醇、正丁醇、异丁醇、苯、甲苯、乙苯、二甲苯、三乙胺、二甲基乙醇胺、2-氨基-2-甲基-1-丙醇、乙二醇、1,2-丙二醇、1,3-丙二醇、二乙二醇、乙二醇单丁醚、二乙二醇单丁醚、二乙二醇乙醚醋酸酯、二乙二醇丁醚醋酸酯、2,2,4-三甲基-1,3-戊二醇。
纯度的质量分数至少为99%,或已知纯度。
A.3.7稀释溶剂:用于稀释试样的有机溶剂,不含有任何干扰测试的物质。
纯度的质量分数至少为99%,或已知纯度。
例如:乙腈、甲醇或四氢呋喃等溶剂。
A.3.8 标记物:用于按VOC定义区分VOC组分与非VOC组分的化合物。
本标准中为己二酸二乙酯(沸点251℃)。
仪器设备A.4.1 气相色谱仪,具有以下配置:A.4.1.1 分流装置的进样口,并且汽化室内衬可更换;A.4.1.2 程序升温控制器;A.4.1.3 检测器可以使用下列三种检测器中的任意一种:A.4.1.3.1 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A.4.1.3.2 已校准并调谐的质谱仪或其他质量选择检测器;A.4.1.3.3 已校准的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光谱仪)。
注:如果选用A. 4.1.3.2或A. 4.1.3.3检测器对分离出的组分进行定性鉴定,仪器应与气相色谱仪相连并根据仪器制造商的相关说明进行操作。
A.4.1.4 色谱柱:聚二甲基硅氧烷毛细管柱或6%腈丙苯基/94%聚二甲基硅氧烷毛细管柱、聚乙二醇毛细管柱;A.4.2 进样器:微量注射器,10μl;A.4.3 配样瓶:约20ml的玻璃瓶,具有可密封的瓶盖;A.4.4 天平:精度。
气相色谱测试条件A.5.1 色谱条件1色谱柱(基本柱):聚二甲基硅氧烷毛细管柱,30m××μm;进样口温度:260℃;检测器:FID,温度:280℃;柱温:程序升温,45℃保持4min,然后以8℃/min升至230℃保持10min;分流比:分流进样,分流比可调;进样量:μl。
A.5.2 色谱条件2色谱柱(基本柱):6%腈丙苯基/94%聚二甲基硅氧烷毛细管柱,60m××μm;进样口温度:250℃;检测器:FID,温度:260℃;柱温:程序升温,80℃保持1min,然后以10℃/min升至230℃保持15min;分流比:分流进样,分流比可调;进样量:μl。
A.5.3 色谱条件3色谱柱(确认柱):聚乙二醇毛细管柱,30m××μm;进样口温度:240℃;检测器:FID,温度:250℃;柱温:程序升温,60℃保持1min,然后以20℃/min升至240℃保持20min;分流比:分流进样,分流比可调;进样量:μl。
注:也可根据所用气相色谱仪的性能及待测试样的实际情况选择最佳的气相色谱测试条件。
测试步骤A.6.1 密度密度的测试按GB/T 6750进行。
A.6.2 水分含量水分含量的测试按附录B进行。
A.6.3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及苯、甲苯、乙苯和二甲苯总和含量A.6.3.1 色谱仪参数优化按中的色谱条件,每次都应该使用已知的校准化合物对其进行最优化处理,使仪器的灵敏度、稳定性和分离效果处于最佳状态。
A.6.3.2 定性分析定性鉴定试样中有无A.3.6中的校准化合物。
优先选用的方法是气相色谱仪与质量选择检测器()或FT-IR光谱仪()联用,并使用中给出的气相色谱测试条件。
也可利用气相色谱仪,采用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和中的色谱柱,并使用中给出的气相色谱测试条件,分别记录中校准化合物在两根色谱柱(所选择的两根柱子的极性差别应尽可能大,例如6%腈丙苯基/94%聚二甲基硅氧烷毛细管柱和聚乙二醇毛细管柱)上的色谱图;在相同的色谱测试条件下,对被测试样做出色谱图后对比定性。
A.6.3.3 校准A.6.3.3.1校准样品的配制:分别称取一定量(精确至)鉴定出的各种校准化合物于配样瓶()中,称取的质量与待测试样中各自的含量应在同一数量级;再称取与待测化合物相同数量级的内标物()于同一配样瓶()中,用稀释溶剂()稀释混合物,密封配样瓶()并摇匀。
A.6.3.3.2相对校正因子的测试:在与测试试样相同的色谱测试条件下按的规定优化仪器参数。
将适当数量的校准化合物注入气相色谱仪中,记录色谱图。
按下列公式分别计算每种化合物的相对校正因子:…………………………………………………………()式中:Ri-——化合物i的相对校正因子;mci-——校准混合物中化合物i的质量,单位为克(g);mis-——校准混合物中内标物的质量,单位为克(g);Ais-——内标物的峰面积;Aci——化合物i的峰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