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的三种类型
- 格式:doc
- 大小:26.00 KB
- 文档页数:8
走近皮亚杰今天所有的儿童心理学教科书中,都会提到“皮亚杰”这个名字,旁边还常常配有他那经典的造型照片——或戴着贝雷帽,或叼着烟斗,目光温和而智慧。
儿童心理学在皮亚杰之前已经诞生,在他之后仍在发展。
然而,皮亚杰是一个绕不过去的思想巨人,他为儿童心理学的大厦搭好了基本框架,他提出的问题、发现的现象、使用的方法,至今仍在源源不断地为心理学研究者提供养分;他的著作往往晦涩难懂,然而他对于儿童认知发展与教育的核心观点已成为当今教育理论界的“常识”。
当然,如今的幼教实践中最急需的,正是普及这样的常识。
让我们一起走近皮亚杰,了解他的成长经历、教育观点,以及对幼儿教育的启示。
1. 教育的本质:理解即发明这是皮亚杰1970年代出版的一本著作的名称。
与之相映成趣的,是他的学生、著名儿童心理学家卡米的一本著作,叫《儿童重新发明数学》。
这可以说是皮亚杰教育思想的根本观点:儿童学习、理解的过程,是一个主动的、富有创造性的过程;知识是主体建构起来的,儿童绝不是被动接受或只是去发现那些业已存在的东西。
“理解即发明”,即便是在40多年后的今天,这一表述仍然振聋发聩。
它提醒我们,儿童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会超出我们日常的经验和想象。
因此,教育者必须了解儿童的学习过程,才能真正进行科学的教育。
“教育应该成为一门科学”,这是皮亚杰教育思想的核心。
他指出,旧教育的弊端在于过分强调教学法而忽视儿童,而教师对自己“怎么教”比对学生“怎么学”更感兴趣。
他大声疾呼儿童心理学应成为教育的基础学科。
皮亚杰所在的卢梭学院实质上就是一所培训师资的学校,在皮亚杰的努力下,该学院形成了儿童发展理论研究的特色,学生在接受教师职能培训的同时也进行儿童心理研究。
无疑,它体现了以“学生如何学”,而不是以“教师如何教”为重点,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基本教育思想。
2. 教育的目标:“教懂”比“教会”更重要人类的知识非常广泛,皮亚杰将其分为三种类型:数理逻辑知识,物理知识,社会习俗知识。
人脑的七大智力类型介绍人脑的七大智力类型包括语言智力、逻辑学或数学智力、音乐智力、空间或视觉智力、运动或身体智力、人际智力、内在或内省智力,人脑的七大智力类型有哪些呢?下面是的人脑的七大智力类型资料,欢迎阅读。
我们每个人至少有七种不同类型的智力,其中有两种智力在传统教育中受到了高度重视,并得到充分训练。
第一种是语言智力,即我们读、写和用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
这一种智力在作家、诗人身上得到了高度发展。
第二种是逻辑学或数学智力,即我们推理和计算的能力。
它在科学家、数学家、律师和法官身上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其他五种智力包括音乐智力、空间或视觉智力、运动或身体智力、人际智力、内在或内省智力。
(1)音乐智力,这在作曲家、指挥家和一流的音乐家身上有着明显的高度表现。
(2)空间或视觉智力,主要表现为建筑师、雕塑家、画家、航海家和飞行员所具备的特殊能力。
(3)运动或身体智力,这在运动员、舞蹈家、体操运动员身上,也许还在外科医生身上得到很高程度的发展。
(4)人际智力是与其他人相处的能力,这是销售人员和谈判人员应有的能力。
(5)内在或内省能力即洞察能力,这是人们了解自己的能力,它使人产生直觉,让自己进入存储在潜意识中的巨大信息库。
人的智力类型第一种是语言智力,即读、写和用词交流的能力。
高度发展这一能力,可以使学生未来成为作家、诗人或演说家。
第二种是逻辑或数学智力,即推理和计算能力。
这一能力发展的学生,有望成为科学家、数学家、律师等。
第三种是音乐智力,在音乐家、作曲家、指挥家身上得到了高度发展。
第四种是空间或视觉智力,建筑师、雕塑家、画家的这种能力明显高于其他人。
第五种是运动智力,在运动员、舞蹈家或外科医生身上有很高程度的发展。
第六种是人际智力,第七种是内在智力或内省智力,这是成就任何事业都不可缺少的能力。
智力类型差异智力的类型差异,是指智力组成因素的质的差异。
人们在知觉、表象、记忆、思维等方面,都表现出个别类型差异。
1.知觉的类型差异。
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读后感50字
摘要:
1.概述作品《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
2.分析聪明人、傻子和奴才的性格特点
3.阐述读后感及启示
正文:
【提纲】
1.作品概述
《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是一部描绘了聪明人、傻子和奴才三种不同性格类型的作品。
通过对这三类人的对比,展现了他们的价值观、人生态度和处世智慧。
2.人物分析
(1)聪明人:聪明人具有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和高超的思维能力。
他们善于分析问题,能够准确地把握事物的本质。
在面对困境时,聪明人总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勇敢地追求自己的目标。
(2)傻子:傻子看似懵懂无知,实则大智若愚。
他们简单纯粹,不受世俗观念的束缚,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傻子的心态使他们在面对困难时,能够保持乐观的心态,最终往往能意外地战胜困境。
(3)奴才:奴才习惯于依赖他人,没有独立思考的能力。
他们迎合权势,丧失自我,为了苟且偷生而牺牲尊严。
奴才在现实生活中往往不受人尊重,也无法获得真正的幸福。
3.读后感及启示
读完这部作品,我们应认识到不同性格特点对人生的影响。
聪明人和傻子都有自己的优势,他们能够在生活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坚定地追求幸福。
而奴才型人格则让人惋惜。
我们应该从作品中汲取智慧,努力成为一个独立、有尊严的人。
在生活中,我们要学习聪明人的智慧,提高自己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保持一颗傻子般纯真的心,对待世界充满善意。
最重要的是,要有自己的主见,不做奴才,勇敢地追求真正的幸福。
有智慧的人的四大特征智慧是一种高级思维能力,被认为是人类最重要的品质之一、智慧人具有一系列独特的特征,下面将详细介绍智慧人的四大特征。
首先,智慧人具有广博的知识和深刻的见解。
智慧人对世界的了解通常非常广泛,他们在各个领域都有深入的了解和知识储备。
他们通过广泛阅读、不断学习和探索,积累了大量的知识,并将其整合在一起以形成全面的思维框架。
此外,智慧人还具有深刻的见解,能够从一个问题或情境中看到更多的角度和深层次的含义。
他们可以通过对事物的分析和思考,从中获得更深入的洞察力。
其次,智慧人具有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批判性思维是指对信息进行分析和评估的能力,从而能够更好地判断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智慧人具有非常强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他们能够识别和区分背后的逻辑和假设,并评估它们的有效性。
此外,智慧人还具备出色的问题解决能力。
当面临一个问题时,他们能够迅速准确地理解问题的本质,并能够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智慧人通常能够将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分析,并考虑各种可能的解决方案,然后做出明智的决策。
最后,智慧人具有良好的情感智力和社交能力。
情感智力是指人们对自己和他人情绪的认知和管理能力。
智慧人通常具有高度的情感智力,他们能够理解并控制自己的情绪,同时也能够理解和感受他人的情绪。
他们能够在不同的情境中保持情绪稳定,并能够在与他人互动时展示出温和、善解人意的态度。
此外,智慧人还具有出色的社交能力,他们能够与不同的人建立良好的关系,并能够有效地与他人合作和沟通。
他们通常非常善于倾听,并能够与他人建立互信和共赢的关系。
总之,智慧人具有广博的知识和深刻的见解,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灵活的思维和创造力,以及良好的情感智力和社交能力。
这些特征使他们能够以独到的角度思考问题,做出明智的决策,并能够在与他人合作和互动中取得良好的效果。
智慧人在现代社会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和作用,他们能够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积极的贡献。
什么是人类智能,它是如何定义和衡量的?人类智能是指人类独特的智力能力,涉及到思维、推理、认知、判断、计算、学习和适应等各个方面。
一、定义人类智能人类智能可以被定义为一种智力活动,它包括人类的知识、思维、推理和情感等方面。
具体来说,它可以被分为以下三种不同类型:1、技能性智能:这种智能描述的是人们在不同的任务中所表现出来的技能,如说话、打字、开车、绘画等。
这种智能通常可以被学习和提高。
2、心理社交智能:这种智能描述的是人们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绪、如何理解他人,以及他们如何表达和处理情感等方面。
这种智能通常是由社会和个体的经验与环境带来的。
3、智能素质:这种智能描述的是人们在面对各种任务和问题时,所表现的思维能力和智力水平。
这种类型的智能通常是由人们的遗传和环境共同形成的。
二、衡量人类智能衡量人类智能是指评估和测量人类智能的能力和水平。
在本质上,它是一种判断每个人的智力水平的方法。
当前,我们可以使用以下几种方法来衡量人类智能:1、智力测试:智力测试是用来评估个体智力水平的一种标准测量方法。
其中,智力测验是按人们完成一系列认知、语言、数学、逻辑和抽象推理任务的能力而设计的。
智力测试用来衡量人们的智力水平,以便推断他们在不同环境下的工作表现和工作能力。
2、认知心理学:认知心理学是依据人类的认知和信息处理原理来研究人类智能和心理的一门学科。
这种方法被广泛用于认知、心理和神经学研究中,以了解智力水平和智能任务背后的机制。
3、人工智能:人工智能是一种智力过程的模拟,以计算机程序来实现人类在各个任务中的表现。
这种方法在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等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可用于评估人类智慧的各种表现。
三、总结人类智能的定义和衡量方法是现代心理学和计算机科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虽然许多研究者对人类智能的定义和测量存在不同的看法,但是总体而言,我们可以使用智力测试、认知心理学及人工智能等各种方法来衡量和评估人类智能。
中国智慧短语结构类型
1、并列短语
词语之间互不修饰限,地位平等,这样的短语就是并列短语,也称为“联合短语”。
这类短语主要由名词、动词、形容词、代词、数量词这四种词语自我构成,或者几种词语搭配构成,主要有五种形式,可以简单表示为:
例如:崇山峻岭、柴米油盐、思想感情、民俗风情、丰富而富饶、光荣而艰巨、你、我、他、你和我、这门那户、这个那个、彼此彼此、谁谁谁、一个和八个、二百五
2、偏正短语
词语之间有修饰限制关系,前一个词语对后一个词语进行修饰和限制,而以后一个词语为中心,词语与词语之间是偏正关系,这样的短语是偏正短语。
修饰名词的词叫定语,用()来表示:修饰动词、形容词的词叫状语。
这类短语主要以名词、动词、形容词为主体构成,主要有三种形式。
例如:(1)名词性偏正短语一定语+名词(或代词)
①名词、代词、动词、形容词作定语。
例如:
名+名:中华情、赤壁赋、出师表、兰亭集序、荷塘月色、故都的秋、赤壁之战
(2)动词性偏正短语一状语+动词
①状语表示的意义,状语可以表示动作、行为的情态、时间、频率、
范围、处所、对象等。
例如:
表示情态:努力进取认真研究大力发展倾情奉献喜闻乐见娓娓动听表示时间:猝死马上出发立刻行动现在开始从眼前抓起于拂晓结束表示频率:间进经常说寻常见儿度闻一再强调再三叮嘱常来常往表示范围:都好全赖一呼百应一丝不挂九九归一根根寄梦个个宁腮。
论实践智慧洪汉鼎当代社会的发展, 尤其是随着当代科学技术取得巨大成就而表现得日新月异的发展, 以及其目前所面临的各种问题, 使我们有必要在当代哲学发展中重新提出二千多年以前古希腊哲学家所提出的一个概念, 即实践智慧(ph ronesis)。
当代科学技术取得的伟大成就使自然科学和技术在当代社会占据了绝对的统治地位, 并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 相比而言, 人文科学或社会科学却遭到了人们的轻视, 失去了古代人对之所赋予的应有的尊重。
当代人们甚至认为, 人文科学要发展,必须以自然科学方法论为范例, 否则它就失去了“科学”的资格, 而且, 即使把它认作科学, 它也只是一种“不精确的”科学, 有如英国哲学家穆勒所说的, 它只能与长期天气预报相比美。
这样, 我们就必须要问一下,人文科学或社会科学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科学? 难道它只能依赖自然科学而生存和发展吗? 在当代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生产对社会的全面统治以及人文精神日益衰退而出现的对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的破坏, 原子弹、核武器的出现, 以及人们日益沦为技术理性的奴隶, 精神文明受到极大的损害时, 我们更有必要提出这一问题, 人文科学相对于自然科学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科学? 要理解这一点, 我们只有透切了解古希腊人提出的“实践智慧”这一概念。
科学, 技术, 实践智慧实践智慧, 希腊文UQóTGls, 意指一种实践的知识或明智考虑的能力。
最早在苏格拉底和柏拉图那里, 实践智慧指知识和德性的统一, 他们说“德性就是理性”, 理性即知识, 所以德性就是知识, 简言之, 实践智慧就是一种有德性的知识或有知识的德性。
亚里士多德是最明确论述这一概念的古希腊哲学家, 在他的《尼各马可伦理学》里,他不仅明确地提出了这一概念, 而且还指出他与苏格拉底的分歧, 他写道: “苏格拉底主张德性就是理性, 它就是知识形式, 而在我们看来, 德性只被理性所伴随”(《尼各马可伦理学》, 1144b 27- 29, 以下凡不注明书名处, 皆指该书)。
学习类型的分类接受信息要借助不同的感觉器官,如凭耳朵听,用眼睛看,用手摸等。
心理学的有关研究表明学习类型有如下三种:一、视觉型Visual:不同的人对不同的感觉器官和感知通道有不同的偏爱,有些人更喜欢通过视觉的方式接受信息。
只利用视觉通道,大约仅能记住材料的25%。
二、听觉型Auditory:有一些人更喜欢通过听觉了解外活着界,只利用听觉通道,大约能记住材料的15%,而视听结合,利用多通道参与学习活动,则能记住材料的65%。
三、动觉型Kinesthetic:一些人更习惯通过动手(或身体运动)来探索外部世界,从而掌握有关信息。
学习方式对学习有重要的作用,所以选择适合的学习类型,容易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每一个人的学习目标不同,学习的动机也不同,通过学习与总结,我把学习类型大致分为以下几类----理智型、兴趣型、现实型、盲目型。
理智型学习的人在学习的进程中就清楚自己未来要干什么。
如詹天佑,他的目的就是要建设中国自己的铁路,于是他在学习时就不断搜集各国铁路资料,学习铁路方面的知识,最终实现了自己的理想,建设出中国自己的铁路。
像詹天佑这样的学习就属于理智型的学习,他按照以后工作的需要进行对应学习,最后学以致用,学有所成。
兴趣型学习的人开始时候往往不是为了某个特定的目标而学习的。
如爱迪生,他并并非一开始就立志要当发明家,他做实验研究发明纯粹出于兴趣,可最终他成了伟大的发明家。
再如达尔文,他小时候很喜欢观察小动物,在观察的同时他就发现很多问题,于是在学习的进程中不断地研究和探索,最终写成一部高作《物种的起源》。
这说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是光靠兴趣而不进行进一步的学习研究和探索,那么兴趣也只能是兴趣,不会成为一种事业。
现实型学习的人学习的目的只是为了未来找份工作,也就是说他们所学的专业可能并非是自己喜欢的,可是因为社会需求,为了能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不得已才学的。
盲目型学习的人,也可以说是投机取巧型,即看到他人学某方面的知识便也随着学,不顾自己的实际情况盲目学习,最终只能致使失败。
简述加德纳提出的智力类型加德纳是美国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他在1983年提出了多元智力理论,认为智力不仅仅体现在传统的语言和数学能力上,而是包含了多个方面的能力。
根据他的理论,智力可以分为以下七种类型:言语智力、逻辑数学智力、空间智力、音乐智力、运动智力、人际智力和自我认知智力。
第一种智力类型是言语智力。
言语智力指的是人们运用语言进行思考、表达和交流的能力。
具有言语智力的人擅长用言语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能够很好地理解和运用语言。
第二种智力类型是逻辑数学智力。
逻辑数学智力指的是人们分析问题、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具有逻辑数学智力的人善于思考抽象概念,善于分析和解决逻辑问题,具有较强的数学和科学能力。
第三种智力类型是空间智力。
空间智力指的是人们对空间和形式的感知和理解能力。
具有空间智力的人擅长观察和分析空间关系,能够很好地想象和表达物体的形状和位置。
第四种智力类型是音乐智力。
音乐智力指的是人们对音乐的感知、理解和创造能力。
具有音乐智力的人能够很好地分辨音调、节奏和音乐结构,能够很好地演奏乐器或创作音乐。
第五种智力类型是运动智力。
运动智力指的是人们控制运动和身体协调的能力。
具有运动智力的人擅长进行各种体育运动和舞蹈,能够很好地掌握运动技巧并在运动中表现出色。
第六种智力类型是人际智力。
人际智力指的是人们理解和与他人相处的能力。
具有人际智力的人善于观察和理解他人的情感和意图,能够很好地与他人建立和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第七种智力类型是自我认知智力。
自我认知智力指的是人们对自己的认识和理解能力。
具有自我认知智力的人能够很好地认识自己的优势和劣势,能够很好地调节自己的情绪和行为。
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力理论在教育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根据这一理论,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多种智力,而不仅仅是传统的语言和数学能力。
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可以激发学生不同智力的潜能,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将中国人分为6个类型,即仁德的人、勇士、智慧的人、不才的人、愚笨的人、贪婪的人
中国人是一群经历过万年文明累积和彼此共同学习的人。
每一个人都有他独特的智慧和性格,因此将中国人分为六大类,分别是仁德的人、勇士、智慧的人、不才的人、愚笨的人、贪婪的人。
首先,仁德的人,他们性格仁慈,以礼物待人、傻傻善良、为他人着想,他们在求学上尤
其努力,一方面想教育自己以做出更多的贡献,另一方面想当好良师以引导下一代走上正道。
其次是勇士。
中国有着悠久的军事文化及历史,因此会有一些勇士产生。
勇士们带着毅力
和勇敢的心,不断挑战极限,勇往直前,做事不畏惧,拥有满怀激情的精神,永不气馁,
所到之处留下一片荣光。
智慧的人是中国人中最宝贵的人,他们能运用智慧解决任何难题,思路要独特,而且想象
力非常强大,他们不必过多根据他人的经验而独创自己的经验和智慧。
不才的人,他们看似普通但内在会有深厚的内涵。
他们常常能用最朴素的方法解决复杂的问题,并且他们的计较的能力极强,他们的认知能力依赖于经验和推理,而不是学习和思维。
愚笨的人,他们表面上傻傻笨笨,对事物的理解也很有限,但他们有一颗包容和好奇的心,敢于去探索新事物,以及拥抱他们所未知的世界。
最后,是贪婪的人,他们常常沉溺于财富,只知攀比,最终沦落为贪婪的模样,却从来不
明白什么是真正的快乐,甚至可能毁掉自身和周围的人。
总之,中国古老的文明和天赋智慧,将中国社会中的每一位中国人都划分为六大类,以不同的形式和智慧表达着中国文化的独特性和千年的传统,并也继续传承着不朽的记忆。
智力与智力结构长期以来,智力是一个受争议的概念,至今心理学家对智力尚无公认的确切定义。
几十年来国内外心理学家进行了大量研究,提出了不少关于智力的理论,归纳起来有如下几类:1.智力是抽象思维的能力法国心理学家比纳(A. Binet),智力测验的创始人,他认为:善于判断、善于理解、善于推理是智力的三要素。
美国心理学家推孟(L. M. Terman)也认为:一个人的智力和他的抽象思维能力成正比。
2.智力是一种学习的潜在能力有些心理学家认为,智力就是学习能力,学习成绩代表智力水平。
智力高的学生,学习快,获取和保存知识多;智力低的学生,学习慢,获取和保存知识少。
有人认为,智商在105以下的高中生不易考取大学,智商在120-125的高中生可考取理想的大学。
3.智力是适应环境的能力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J. Piaget)认为,智力的本质就是适应,儿童认识的发展就是个体对环境适应的逐步完善和日益智慧化的过程。
这一类解释认为:在一特定的环境中,智力高的人能很快地作出相应的反应,智力低的人则相反。
4.智力是各种认知能力的有机综合把智力看成是一种整体的能力,是各种基本认识能力的综合。
美国心理学家韦克斯勒(D. Wechsler)与我国心理学家朱智贤对智力的定义反映了这种认识。
韦克斯勒认为:智力是一个假设的结构,它是一个人有目的地行动,合理地思维,并有效地处理周围事物的整体能力。
朱智贤认为:智力是一种综合认识方面的心理特征,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感知记忆能力,特别是观察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包括想象力);创造力,即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5.智力就是智力测验所测的能力有些心理学家认为,智力是抽象的概念,离开智力测验几乎无法了解智力的含义。
这是一种操作性的定义,对智力的内涵并没有作出规定。
例如,弗里曼(F. W. Freeman)指出,智力就是运用智力测验所得到的东西。
希尔加德指出,智力是智力测验测定的结果。
我们认为,智力是一种综合的认识能力,它包括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力5个基本因素,抽象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创造力是智力的最高表现。
⼈⽣三种智慧:⾝体的智慧、理性的智慧、⼼灵的智慧这是每个⼈都有的三种智慧,或强或弱⽽已。
智慧是⽤来解决问题的,每种智慧都对应解决⼏种类型的问题。
第⼀种智慧:⾝体的智慧⾝体的智慧主要解决这三个问题。
1、安全感⼈天⽣缺乏安全感,对安全问题反应最敏锐的是⼈的⾝体。
⼈的⾝体有⾃⼰的⼀套解决安全感问题的智慧。
2、存在感⼈需要在社交中具有⼀定的重要性。
⼈的⾝体有⼀套解决⾃⼰的存在感问题的⼼理运作机制,这是⾝体天⽣的智慧。
3、成就感⼈需要精神上的认可,需要被⿎励。
⾝体也天⽣就有解决成就感的智慧。
⼯具:⾝体⽅法:情绪,⾏动原则:趋利避害⽬标:舒适最⼤化第⼆种智慧:理性的智慧理性的智慧主要解决这三个问题。
1、why/为什么?好奇⼼,为什么世界是这个样⼦的?2、what/是什么?求知欲,透过现象看本质,事物的本质是什么?3、how/怎么做?解决问题,如何解决已经发现的问题?⼯具:语⾔⽅法:思考,学习原则:看到真相⽬标:获得新知识第三种智慧:⼼灵的智慧⼼灵的智慧主要解决这三个问题。
1、我是谁?/爱与孤独这是⼼灵的⾝份问题,与社会⾓⾊⽆关。
爱与孤独的问题由这个问题⽣发。
2、我从哪⾥来?/平等⼼这是⼼灵的出⾝问题,邵亦波说所有⼈的⼼灵都是来⾃同⼀个地⽅,这个我同意。
来源地相同有助于⽣发平等⼼。
3、我将到哪⾥去?/永恒问题这是⼼灵的归宿问题,是永恒存在的问题,是我们这个存在是否是真实存在的问题。
是死亡本质的问题。
⼯具:⾃我⽅法:观察、冥想原则:共⽣共存⽬标:化解烦恼,⼼灵⾃由⾝体的智慧、理性的智慧、⼼灵的智慧,是⼈的三套不同的智慧系统。
他们各⾃的⽬标并不⼀致,⼯具、⽅法、原则也不相同,因此彼此之间有⽭盾和冲突也就在所难免。
他们起冲突的时候就是⼈不开⼼的时候。
要想让⾃⼰经常处于开⼼的状态,⾸先要先定位清楚问题所在,或⽭盾的症结所在,弄清楚是哪个系统的智慧需要加油,还是哪两个系统在打架。
⼀个⼈最好的状态是三个智慧系统彼此理解、彼此尊重、和谐相处。
一、填空要点1. 皮亚杰认为智慧的本质是一种适应,而适应是通过同化和顺应两个过程实现的;皮亚杰认为影响发展的四个主要因素是成熟、练习和经验、社会性经验以及平衡化。
皮亚杰提出,儿童认知发展必须经历四个独特的本质完全不同的阶段。
即: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②形式运算阶段。
2.关于教学和发展的关系,维果斯基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的概念。
他认为,教学要取得效果,必须考虑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现有的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在他人帮助下能够达到的水平。
3. 艾尔金德提出,这种青春期自我中心主义包含两个独特而有趣的方面:人神话和假想观众。
4. 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他们逐渐形成自我同一性(self-identity)。
玛西娅(J.Marcia)等人认为,青少年自我同一性形成过程中会有四种不同的情况:同一性迷乱、同一性早闭、同一性延缓和同一性获得。
5.科尔伯格通过研究将儿童、青少年道德认知发展分为三个水平,分别是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和后习俗水平。
6.建构主义提出的教学设计有:随机通达教学、支架教学、抛锚式教学设计和自上而下的教学设计。
7.桑代克根据其试误说,总结出了三条学习规律,分别是准备律、效果律和练习律。
8.建构主义在学习观上更强调学习的主动建构性、社会互动性、情境性。
9.个体一般通过两种形式获得概念:概念的形成、概念的同化。
10.奥苏贝尔认为,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原有认知结构中有关观念在内容和组织方面的特征影响新的学习。
这些特征主要包括:可利用性、可辨别性和稳固性;他根据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知识间的关系,把学习分为机械学习、有意义学习。
根据材料的复杂程度,他有意义学习分为三种类型:表征学习、概念学习、命题学习。
11. 布鲁纳认为,认知表征表现为三种不同的形式,分别是动作表征、形象表征和符号表征。
12.加涅根据学习的结果将学习分为五类: 言语信息的学习、认知策略的学习、智慧技能的学习、动作技能的学习和态度的学习。
斯特恩伯格的三元论是智能理论,将智能分为三个不同的部分:分析、创造性和实践智能。
根据Sternberg的说法,个人在不同程度上拥有所有三种类型的智力,正是这些类型的智能的结合和整合导致在不同情况下成功解决问题和适应。
分析智能是指使用逻辑和系统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它涉及批判性思维、解决问题和决策等技能。
创造性智能涉及产生新的和原创的想法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它涉及想象力、灵活性和独创性等技能。
实用智能涉及适应和解决现实环境中问题的能力。
它涉及常识、街头智慧和将知识应用于新情况的能力等技能。
就其对数学教学的影响而言,斯特恩伯格的三权理论表明,教师在学生中培养所有三种类型的智力很重要。
这可以通过各种教学方法实现,例如鼓励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时创造性和实践地思考,并为学生提供分析和解决现实世界数学问题的机会。
教师认识到不同的学生在不同类型的智力方面可能有不同的优势,并相应地调整他们的教学方法,这一点也很重要。
斯腾伯格智力理论简述王晓宁【摘要】R.J.Sternberg,who had been engaged in the field of intelligence for thirty years,created the theory of Triple intelligence,and the theory of successful intelligence has injected new vitality to intelligence research.The paper introduces the theory of Triple intelligence and the theory of successful intelligence,reviews their contribution and points out the application of Sternberg's intelligence theory in teaching 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education reforms in China.%斯腾伯格在智力研究领域孜孜以求三十余年,他提出的三元智力理论和成功智力理论为智力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
本文对斯腾伯格的三元智力理论和成功智力理论进行了简介,评述了二者的贡献,进而指出了斯滕伯格智力理论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以及实践意义,以期为我国的教育改革提供有益的借鉴。
【期刊名称】《吉林化工学院学报》【年(卷),期】2012(029)012【总页数】4页(P105-108)【关键词】三元智力理论;成功智力理论;教育应用【作者】王晓宁【作者单位】吉林化工学院学生处,吉林吉林13202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B84-0斯腾伯格的三元理论以一种全新的视角来阐释人类智力,它由三个亚理论组成:情境亚理论、经验亚理论、成分亚理论。
中国智慧的短语结构类型
1、并列短语:坚强而伟大、花草树木、载歌载舞。
2、主谓短语:后羿射日、嫦娥奔月、卫星发射。
3、偏正短语:伟大的祖国、可爱的孩子(定中关系);即兴表演、认真思考(状中关系)。
4、动宾短语:爱我中华、保卫祖国、打扫卫生、整理床铺。
5、动补短语:走得稳健、跑得飞快。
6、连谓短语:去买菜、来找我。
7、复指短语:首都北京、班长小王。
8、兼语短语:请他进来、派我去北京。
9、方位短语:大门外、三天前、喝酒以后。
10、量词短语:这几件、一堆、三次、十二个。
11、介词短语:《关于后羿射日》的神话、《对曹操》的评价、《朝东》的侧门(书名号里的是介词短语)。
12、“的”字短语:卖菜的、教书的、来找我的。
13、“所”字短语:所需要、所认识。
14、比况短语:触电一样、暴风雨般的。
对智慧教室的认识一、智慧教室的概念智慧教室是数字教室和未来教室的一种形式。
智慧教室是一种新型的教育形式和现代化教学手段,基于物联网技术集智慧教学、人员考勤、资产管理、环境智慧调节、视频监控及远程控制于一体的新型现代化智慧教室系统,是推进未来学校建设的有效组成部分。
二、智慧教室的SMART概念模型1内容呈现(Showing)“内容呈现”主要表征智慧教室的教学信息呈现能力,不仅要求呈现的内容清晰可见,而且呈现的方式要符合学习者的认知特点,有助于增强学习者对学习材料的理解和加工。
“内容呈现”包括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
2环境管理(Manageable)“环境管理”主要表征智慧教室布局的多样性和管理的便捷性。
智慧教室的所有设备、系统、资源都应具备可管理性,包括教室布局管理,设备管理、物理环境管理、电气安全管理、网络管理五个方面。
3资源获取(Accessible)“资源获取”主要表征资源获取的能力和设备接入的便利程度,涉及资源选择、内容分发和访问速度三个方面。
4及时交互(Real-time interactive)“及时交互”主要表征智慧教室支持教学互动及人机互动的能力,涉及便利操作、流畅互动和互动跟踪三个方面。
5情境感知(Testing)“情境感知”主要表征智慧教室对物理环境和学习行为的感知能力。
三、三种智慧教室的比较(注:以S A R三个维度增强教师的设计,把智慧教室划分为这三种类型)四、智慧教室的功能1实现教学过程中的自动考勤运用物联网的先进技术,学生进入教室后通过只能身份识别(脸部识别)技术,将学生的到课、迟到、早退等信息完整的记录下来以实现自动考勤。
2对学生考试实施远程监控通过智慧教室的各种摄像、传感设备及时的发现问题,并保存证据,作为处理依据材料。
3为教务管理和教学督导部门的管理带来便利通过智慧教室的各种摄像、传感设备记录教师的出勤情况,通过远程监控,实现远距离听课,评课等活动。
4自动管理物理环境智慧教室可实现自动控制灯光、空调、通风换气等。
智慧的三种类型
智慧的三种类型
爱智者
人的智慧有三种类型,这三种类型也是智慧的三个层次,它们由低到高是:
1、感觉智慧
2、理性智慧
3、直觉智慧
感觉智慧是最低级的智慧,但它是所有的人生存所必须的智慧,动物在感觉智慧的某些方面往往比人还强。
影响感觉智慧高低的因素,一是天赋,一是经验。
通过人体的感官对外界获得认识的方式,就是感觉智慧。
感觉智慧详细的可分为很多,比如对时间的感觉,对空间的感觉,对重量的感觉,对方向的感觉等等多种。
现在详细举几个例来帮助大家理解。
比如大家都不看表,大家都来猜现在几点几分,总是有人猜得比较准,有人猜的失误较大,则就是各人对时间的感觉不同而造成的。
又如有的招聘公司会对第一次来面试的人问到:“你刚才进大门后挎了多少级台阶?”这个实际上考的也是感觉智慧。
还有在一个房间内给大家蒙上眼睛转上几圈,然后让大家判断东南西北在哪?这个考的实际上对方向感的感觉。
这个主要是靠天生的天赋,但人类的这个天赋与鸟类相较就差了很多。
还有大家去买东西时,未过秤之前会掂量一下大概有多重(买水果时常这样),也是有的人判断得比较准确,有的人判断比较差些。
而像判断房间的大小,一段距离的具体长度等,从事建筑测绘职业的人则远比一般人判断的要准确,这就是经验的作用。
最典型的例子是《卖油郎》(我们中学学过的课文)一文中的那个主角,能够把油一滴不洒的从细小的瓶口倒下去,这不是有几十年的经验,训练了相应的手眼感官等的配合,是做不到的。
所以影响感觉
智慧高低的就两大因素:天赋和经验,尤其是经验很重要。
要提高这一智慧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不断重复的做和锻炼
同一种技能。
比如要想提高射箭、打靶的准确率,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不断的去练习。
部分科学家所说的“体育智能”也是属于这个范畴。
部分心理学家所说的“操作能力”、“机械能力”、“音乐能力”等也都属于感觉智慧这个范畴。
(注:关于智能、能力、思维类型、思维方式等等这些,现在的心理学家还有分歧,不同的心理学家有不同的见解,不过有成就的心理学家基本都在西方,中国在我看来是没有心理学家的,只有心理学工作者。
我看了许多的国内的心理学的论文,没有一篇有一丁点价值的(我所说的价值是指具有新颖性、且正确、实用,三个要素缺一不可的)。
唯一一篇稍微具有定点价值的文章,还是因为盗用了《易经》的“三易”理论。
)
理性智慧。
通过推理、分析、综合、归纳、总结、联想等思维方式,由前提得出结论,由起点而推测出终点,由原因而知结果,由已知的事物而获得未知的事物,这些都是理性智慧的方式。
它的特点之一是完全不依赖人的感官而依赖人的理性思维。
特点之二是必须要知道可靠的完备的前提才能得
出结论,当已知条件不是充分条件时无法得出结论。
当具备可靠的充分条件进行推演而得出的结论,常常是很正确的结论。
人类的各种科学结论基本上都是理性智慧的成果。
可以说科学研究主要就是依赖于理性智慧。
除了天赋以外,知识越丰富的人理性智慧越高。
直觉智慧。
直觉是来自心灵的感觉,而不是感觉智慧中来自感官的感觉。
现实中常常有人将此两者相混淆,比若说某人常常说感觉某件事结果会怎样怎样,或者说感觉会发生什么什么事情,其实这时候她所说的“感觉”其实是一种直觉。
直觉智慧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能根据不充分的已知条件而获得结论。
(甚至有时完全没有任何可供推测的东西)。
二是无需通过繁复的逻辑推理而能迅速得出同样正确的的结论。
直觉和性别的关系:一般流行的说法是女人的直觉要比男人的要强。
但我个人做过的试验,发现并不是女人的都强,男人的都弱。
女人中也有几乎一点直觉都没有的,而男人中也有很多直觉非常强的。
我的结论是:女性的直觉只是概率上
比男性稍高点而已,直觉的强弱主要还是取决于个体而不是性别。
这里我想举一个例子,那是我在一个国营企业工作的时候,有一次单位上分来了一批新同事,我注意到其中有两个女生,她们两个经常走到哪儿都一起,而且两个人似乎有说不完的话。
工作时一起工作,休息时一起休息,甚至上厕所都一起去。
她们也常和我们这些老员工聊天,但也都是两个人一起。
她们从来没有不协调的表现(比如一方不耐烦的等待另一方或者催促另一方的情形)。
我和她们也常聊天,开头我以为她们是亲姐妹,后来一问不是,我就想她们肯定有很多方面相似甚至同频,所以才会这样节奏一致。
然后就想知道她们的直觉是否也一样,于是我常在她们转身离开后注视她们,在两个人身上使用同样的意念力,结果使我很惊讶,几乎每次都是其中一个女生(姓苟)马上就有感觉,而另外一个(姓张)每次都毫无感觉。
直觉和年龄的关系:据我在生活中的观察和试验,基本和年龄无关。
我可以举几个例子:我的外婆在80岁高龄时直觉仍然非常强。
而一些婴幼儿同样也有直觉。
(比如说你在背后看他,他会回过头来;你注视他但是你不言不语身体不做任何表示,只是在心底对他浮起爱与关怀,很多小孩都会有所觉查)。
直觉的强弱首先取决于天赋:我有两个朋友,只要知道对方的姓名或者生辰,就能说出很多这个人的情况,比如说性格、家庭、运气等等。
直觉的强弱跟个性高度相关:越“天真”的人,(像初生婴儿般心地纯洁的人)直觉越强。
有些人表面上心眼很多,但是内心有很单纯、很简单的一面,这样的人,直觉也高。
另外,做事比较没有主见(也就是说从众心理较强的人),易受外界的影响、社会的渲染、骚动所影响的人,以及做事注意力不集中、不专注,容易分心的人直觉较差。
直觉的强弱受生活形态的影响:生活紧张、忙碌、压力较大的人直觉较差。
同样一个人,在压力较大或者心情烦躁,心思混乱的时候也是直觉最差的时候,而在生活宁静、轻松的时候直觉较好。
也就是说直觉的表现会受当时的心情和环境较大的影响。
直觉智慧是人类最高的智慧形式,能根据不完全的条件而洞
悉真相。
直觉发达的人能预测(严格的说是预感)自己和他人的命运,甚至能预测社会的变迁。
西方训练和培养的方法比较繁琐、成本较高,而且不是很稳定(直觉使用过多后对人有较大损伤,西方搞这方面研究的专家常忽视这个,反而没完没了的做试验)。
中国的方法就是打坐(这也是佛教“戒定慧”三学中由定生慧的由来。
),道教则由静中悟道的说法。
所谓的“悟”,就是霎那间产生的对真理对真相的直觉。
总结:
三种智慧类型既是人类智慧的三个方面,也是智慧的三个层次,三者逐层递进。
在第一层感觉智慧层次,人类在很多方面还不如动物,比如狗的嗅觉,鸟类的方向感等等。
而在第二层次,人类远胜动物。
人类中此智慧优秀者多成为科学家或科研工作者。
而在第三层次,人类中直觉卓越者,常常成为大发明家或著名的精神领袖。
感觉智慧提高的途径是积累足够多的经验。
理性智慧提高的途径主要是学习科学知识。
直觉智慧主要依靠天生,但后天的训练和培养也有一定的效果(它训练的不是体能,而是心灵和精神)。
此三种智慧也是三位一体学说在人身上的反映之一。
(三位一体学说详见我的前文《被忽视的三位一体学说》)
注:私人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原址链接,刊物转载请先联系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