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工业集聚与工业地域
- 格式:doc
- 大小:94.01 KB
- 文档页数:4
总结工业地域知识点工业地域是指一定地域范围内的工业布局和产业结构。
工业地域知识是地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工业地域的形成、演变和特征。
本文将从工业地域的概念、类型、特征和影响因素等方面对工业地域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工业地域的概念工业地域是指以工业为主导的地域空间,是工业活动的集中区域。
通常指一个地域范围内的工业布局和产业结构。
工业地域主要包括工业聚集区、工业城市和工业地带。
1. 工业聚集区工业聚集区是指一定范围内工业企业相对密集地区。
这些企业通常在相对集中的区域内,通过相互之间的互补配合,形成了一定的产业集群。
典型的工业聚集区包括中国的珠三角、长三角和京津冀地区。
2. 工业城市工业城市是以工业为主导的城市。
这些城市通常因其工业活动的频繁和工业发展的先进而成为重要的工业中心。
典型的工业城市包括美国的底特律、德国的鲁尔区和中国的深圳。
3. 工业地带工业地带是指沿着一定地域范围内的地形和地貌特征,形成了一定的工业生产区域。
这些地带通常因其资源优势和交通条件而形成了一定的产业集群。
典型的工业地带包括美国的五大湖区、中国的鄂尔多斯盆地和俄罗斯的乌拉尔山地带。
二、工业地域的类型工业地域的类型可以根据其产业结构、地域特征和发展水平进行分类。
根据产业结构的不同,工业地域可以分为重工业地域、轻工业地域和高新技术产业地域。
根据地域特征的不同,工业地域可以分为内陆工业地域、沿海工业地域和边疆工业地域。
根据发展水平的不同,工业地域可以分为发达工业地域和欠发达工业地域。
1. 重工业地域重工业地域是指工业结构中以重工业为主导的地域。
这些地域通常以冶金、机械、化工等重工业为主要特征。
典型的重工业地域包括俄罗斯的乌拉尔山地带和中国的鄂尔多斯盆地。
2. 轻工业地域轻工业地域是指工业结构中以轻工业为主导的地域。
这些地域通常以纺织、食品、电子等轻工业为主要特征。
典型的轻工业地域包括中国的珠三角、长三角和美国的东南部。
3. 高新技术产业地域高新技术产业地域是指工业结构中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的地域。
第三章工业地域的形成和发展第1节工业的区位选择名师解读思维导图1.识记:影响工业生产的区位因素。
2.理解:各区位因素对工业生产的影响,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3.应用:根据案例提供的信息,对某一地区的工业生产条件进行评价。
1.主要区位因素(1)自然因素:包括土地、水源、原料、动力等。
(2)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市场、政策、运输、工人(劳动力)等。
【点拨】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因素可以分为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具体可见下表:区位因素主要影响土地工业需要一定数量、适合建筑的土地,土地的数量和价格是影响工业区位的重要因素水源工业生产需要有近便的、丰富而优质的水源。
需水量大的工业应接近河湖分布劳动力工业生产需要一定数量和拥有一定技术的劳动力,一个地区的劳动力资源和劳动力的文化水平、劳动技能、工资水平及其生活习惯等,对工业区位的选择都有影响政策政府通过政策、法规、税收、基础设施等影响工业的生产和分布原料原料的种类、数量及运输成本对工业区位影响很大动力充足的动力供应是工业生产的必要条件,消耗大量能量的工业应接近能源供应地布局交通运输工业原料、燃料的输入,产品的输出,都需要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
沿海、沿江港口和铁路枢纽对工业具有很大吸引力市场工厂接近消费市场,可以节省运费、及时获得市场的供求信息2.工厂应选择在具有明显优势条件的地方,以花费最低的生产成本获得最高利润。
3.主导因素决定工业区位选择类型主导因素工业布局类型工业布局原则典型工业部门原料原料导向型接近原料产地制糖工业(原料运输成本较高)、水果罐头加工业、水产品加工业(原料不便于长途运输)市场市场导向型接近市场(往往是指城市)啤酒、瓶装饮料工业、家具制造业、炼油业等(产品不便于长途运输);印刷厂(产品运输成本较高)动力动力导向型接近火电厂或水电站有色冶金如电解铝工业、重化工工业(电能消耗量大)劳动力劳动力导向型接近具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地方普通服装工业、电子装配业、纺织工业、鞋帽加工业等技术技术导向型接近高等教育和科学技术发达地区飞机工业、集成电路工业、精密仪表工业、高分子合成工业、航天工业、生物制药工业等1.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影响工业的区位选择2.环境因素主要影响一些污染严重的工业和对环境十分敏感的高技术及食品等企业的区位选择。
高一下册地理工业集聚与工业地域学问点梳理地理学是探讨人与地理环境关系的学科,探讨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开发和爱护地球表面的自然资源,协调自然与人类的关系。
小编打算了高一下册地理工业集聚与工业地域学问点,详细请看以下内容。
1、工业联系①生产上的联系:有投入产出的关系工业生产的过程困难,工序繁多,往往须要经过多家工厂的加工才能完成一种产品的生产过程。
因此,在这些工厂之间就存在着产品与原料的联系。
一家工厂生产的产品是另一家工厂的原料,这两家工厂之间就形成了工序上的工业联系。
②非生产上的联系:如地理空间上的联系布局在同一个工业区内,共同利用工业区的道路、供水、供电、通信等基础设施以及其他生产、生活服务设施,或者共同利用当地廉价的劳动力,形成了空间利用上的工业联系。
我国很多地方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就是建立在这种工业联系基础上的。
2、工业集聚(1)形成:具有工业联系的一些工厂往往近距离地聚集起来,形成工业集聚现象。
(2)工业集聚可获得效应:①工业集聚可以加强企业间的信息沟通和技术协作,降低中间产品的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进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利润,取得规模效益。
②工业集聚还可以共同利用基础设施,节约生产建设投资。
例如,为了充分利用运输设备,运输量大的工业企业往往在港口和铁路枢纽旁边集聚;为了共同利用廉价的能源,削减能源成本,耗电最大的冶金工业,会在大型水电站或火电站旁边集聚等等。
3、工业地域工业联系------------工业集聚------------工业地域工业地域:工业集聚而形成的地域称之为工业地域。
(1)工业地域形成的两种状况①自发形成的工业地域:以生产工序上的工业联系为基础,以降低生产成本为目的。
②规划建设的工业地域:如我国很多地方的经济技术开发区: A、把生产上有投入、产出联系亲密的工厂布局在一起。
B、先建成基础设施,再吸引投资者建厂,形成空间和信息共同利用的工业联系。
我国很多地方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建成的。
第四章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一节 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一、区位选择因素 1、 自然因素 (1)水源 (2)土地 (3)原料 (4)能源2、经济社会因素 (1)市场 (2)交通 (3)科技 (4)政策 (5)劳动力 (6)资金 (7)农业基础 (8)个人偏好3、环境因素(1)废渣污染严重的工业区位选择:远离居民区和农田(2)废气污染严重的工业区位选择:盛行风的下风地带或垂直地带(3)废水污染严重的工业区位选择:远离水源地或河流上游活动 科技进步导致工业区位选择因素的变化科技进步→交通运输条件改善(高速化、大型化)→工厂可以远离原料地、燃料地布局 →工业生产机械化、自动化水平提高→对劳动力素质、人才、科技的要求提高 →对信息的依赖程度提高→靠近市场布局→对资源的利用效率提高——对原料、燃料的依赖程度下降阅读 钢铁工业的区位选择变化第二节 工业地域的形成一、工业联系→工业集聚→工业地域2、工业地域(1)工业地域的形成①自发形成的工业地域:以工序上的工业联系为基础②规划形成的工业地域:或以工序上的工业联系,或以空间利用上的工业联系为基础二、工业分散→工业的地域联系1、工业分散(1)原因①原料和产品质量轻、体积小、价值高(如电子元器件)②产品结构复杂、零部件种类繁多(如汽车)③工业集聚过度,导致环境污染、成本增加(2)效益①充分利用不同地区的区位优势,提高经济效益②形成了跨国企业2、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1)现代化的交通(2)现代化的通信第三节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一、传统工业区(以鲁尔区为例)典型地区:美国东北部、德国鲁尔区、英国中部、意大利西北部、中国辽中南地区。
1、生产特点(1)、发展基础:丰富的煤炭和铁矿石(主导因素为原料导向型)(2)、工业部门:(煤炭、火电、化工、钢铁、机械、纺织)以重工业为主(3)、生产规模:以大型企业为主(4)、分布特点:高度集聚2、区位条件(1)地理位置优越:位于德国中西部莱茵河畔,欧洲经济最发达的区域内,欧洲陆上交通的十字路口(2)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量多,河流流量大,水源充足(3)靠近法国的洛林铁矿(4)鲁尔煤田的煤炭储量丰富、开采条件好、品质优良(5)市场广阔(6)水陆交通便利(内河航运)3、衰落原因(1)新科技革命的冲击(根本原因)(2)产业结构单一(3)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①石油和天然气广泛使用,煤炭在世界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下降②冶金技术的进步,使煤炭消耗量减少③开采条件变差,成本增加(4)世界性的钢铁产能过剩①钢铁生产国和出口国越来越多,钢铁市场竞争激烈②钢铁替代品(橡胶、塑料)的广泛使用,使钢铁需求量减少(5)高度集聚,造成环境污染、交通拥挤、地价上涨、成本增加4、整治措施(1)调整产业结构(核心措施)①兼并重组,淘汰落后产能②发展高技术工业(如石油化工、汽车、电子工业)③发展第三产业(如金融业、旅游业、科技、教育)(2)调整工业布局①向德国西部和南部转移②向荷兰沿海转移(3)优化环境①控制工业三废的排放②植树种草5、整治效益(1)产业结构多样化(2)工业布局趋于合理(3)成为环境优美的地区活动中国辽中南重化工业基地的区位条件1、地理位置优越:濒临黄海、渤海海峡和渤海,与日本、韩国隔海相望,北起辽宁省中部腹地、南至辽东半岛南端,临近京津冀工业基地2、水源不足:降水量少、水污染严重3、铁矿石、海盐资源丰富(鞍山铁矿)4、石油、煤炭资源丰富5、重化工业产品市场广阔6、交通便捷(铁路)二、新工业区(以意大利东北部和中部新工业区为例)典型地区:意大利东北部和中部、温州乡镇企业、珠三角专业镇。
2021年高考地理考试动向:工业集聚与工业地域考试动向考向一工业集聚的评价1.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数据中心是用特定设备在互联网上传输、存储数据信息的场所。
数据中心的规模以设备运行耗能的多少来衡量,规模越大,运营成本越高。
2010年之前,我国的数据中心一般规模较小,主要布局在东部沿海地区。
2010年之后,一些大规模的数据中心开始在中西部地区布局。
位于贵州省中部的贵安新区(国家级新区,位置见下图),因气候凉爽、用电成本较低、自然灾害少等优势,吸引了数十个大规模数据中心在此集聚,快速发展成为我国南方最大的数据中心基地。
(1)说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建设数据中心的主要优势。
(2)分析数据中心在贵安新区集聚的有利条件与集聚发展的益处。
(3)如果把数据中心的数据比喻为“原料”,指出贵安新区利用这些“原料”可以发展的产业。
(4)东部沿海地区的一些数据中心开始采取节能降耗措施。
你认为目前贵安新区的数据中心是否有必要这样做?请表明观点并解释原因。
答案(1)通信和市政基础设施配套较好,有利于数据中心建设和维护;接近用户且有人才优势,方便数据的分析与利用。
(2)集聚的有利条件:国家级新区,有政策优惠;有气候、水和电价等优势,可大幅降低运营成本;临近贵阳和安顺,便于对接或利用城市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等。
集聚发展的益处:可以共享基础设施,节省个体数据中心建设与运行的成本;有利于数据中心之间的联系,促进相互间的交流和合作。
(3)数据加工、数据分析、数据交易、数据服务、智能制造等。
(4)没必要。
因为贵安新区气候凉爽,电力资源丰富且电价低,没必要支付节能降耗的成本。
有必要。
因为节能降耗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是可持续发展模式。
解析第(1)题,数据中心是传输、存储数据信息的场所,东部沿海地区建设数据中心的优势,主要从基础设施、市场和人才等角度作答。
第(2)题,由材料可知,大规模数据中心耗能高,对环境要求高。
贵安新区是国家级新区,政策优惠,环境优美,污染少,水力资源丰富,能源成本低,自然灾害少,是建设大规模数据中心的理想地区。
内黄一中分校2015级地理组集体教案
课题《工业地域的形成》
课时第一课时
备课人王庆华吴粉红备课时间2016/5/5 课型新授
个人见解授课人上课时间2016- 授课班级班
教学目标1.了解工业联系的形成和原因,明确工业联系的两种主要类型及其意义。
2.掌握工业集聚的优点及原因。
3.掌握工业地域的形成、发展、分类。
4.掌握工业分散的优点及原因。
5.了解工业地域联系的必要性和主要方式。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
1.工业联系的主要方式。
2.工业集聚和分散的主要原因。
3.不同工业地域的特点。
【教学难点】
1.新工业在地域上趋向分散的原因。
2.不同工业地域特点不同。
教学过程
一.工业集聚与工业地域
1.工业联系
工业联系是工业社会化、专业化生产的必然结果。
现代工业生产分工越来越细。
部门越来越多,工业生产的专业化、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
现代工业的特点决定了工业间的联系越来越多。
工业联系是多方面的,但主要表现在以下两种:
工业联系表现举例
生产工序上的
联系工厂之间存在着产品与原料的联系,一家工厂生产
的产品是另一家工厂的原料,这两家工厂之间就形
成了生产工序上的工业联系
纺织厂河印染厂之间的
工业联系
空间利用上的
联系工厂之间虽然没有生产工序上的联系,但布局在同
一个工业区,共同利用工业区的道路、供水、供电、
通信等基础设施以及生产、生活服务设施,或者共
同利用当地廉价的劳动力,形成空间利用上的工
业联系
我国许多地方的经济技
术开发区中的工业
2.工业集聚
概念优势举例
具有工业联系的一些工厂往往近距离地聚集起来,形成工加强企业间的信息交流和技术协作,降低
中间产品的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进而降低
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利润,取得规模
效益
一个大型工业企业建成后,与
之有生产工序上联系的许多企
业相继建设,与它配套,形成
专业化的工业集聚区
业集聚现象
共同利用基础设施,节约生产建设投资运量大的工业企业往往在港口和铁路枢纽附近集聚;耗能高的工业在水电站或火电站附近
集聚
P63 案例探究珠江三角洲音响生产得集聚
音响生产通常需要成百上千各零件,这些零件全部由音响生产厂家自己生产是不可能得,整机厂家往往需要从众多得专业家购买零件。
这样生产零件的专业厂与整机生产厂之间,就形成了工序上的工业联系。
在广东珠江三角洲,以惠州的音响整机生产厂家为中心,形成了大批音响零件生产厂家的工业集聚。
P63活动
1.音响生产的工业集聚既涉及各零件生产厂家与整机厂之间生产工序上的工业联系,也涉及它们共同利用基础设施等而形成的空间利用上的工业联系。
2.音响生产的工业集聚不仅可以加强企业间的信息交流和技术协作,降低中间产品的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进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利润,取得规模效益,而且还可以共同利用基础设施,节约生产建设投资。
惠州音响零件供应厂家主要分布在惠州及其附近的东莞、深圳、广州、中山,并且距整机生产厂越近,零件供应厂家越多,距整机生产厂家越远,零件供应厂家越少。
从零件的体积来看,生产小体积零件的厂家距整机生产厂较远,生产大体积零件的厂家距整机生产厂较近。
3.工业地域的形成
工业集聚而形成的地域,称为工业地域。
工业地域的形成包括两种情况:一是以生产工序上的工业联系为基础,以降低生产成本为目的而自发形成的工业地域;二是规划建设的工业地域,其内容如下表所示:
自发形成的工业地域规划建设的工业地域
形成以生产工序上的工业联系为基
础,以降低生产成本为目的而
自发地在地理空间上相互靠近把生产工序上联系
密切的工厂布局在
一起而形成的工业
地域
在规划的工业用地上,先
建成基础设施,再吸引投
资者建厂
工业联系生产工序上的工业联系密切生产工序上的工业
联系密切
空间和信息共同利用的工
业联系
发展潜力多为传统工业,结构较单一,
改造困难
经济、环境效益较高经济、环境效益较高线路板厂
音响整机厂
唱盘机厂
扬声器厂
开关厂
机芯厂电容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