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优浮力类问题辅导专题训练
- 格式:doc
- 大小:1002.50 KB
- 文档页数:25
一、初中物理浮力类问题1.如图所示,甲容器内只有水,乙容器内有冰块漂浮在水面上,丙容器中悬浮着一个小球,三个相同的容器内水面高度相同.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冰块的密度大于球的密度B .若向丙容器中加入酒精,小球受到的浮力变小C .水对三个容器底的压力不同D .三个容器中,甲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最小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A .冰块漂浮在乙容器中,ρρ水冰块<,小球悬浮在丙容器中,ρρ=小球水,所以ρρ小球冰块<故A 错误;B .小球悬浮在丙容器中,ρρ=小球水,如果向丙容器中加入酒精,则液体密度减小,由浮排F gV ρ=可知,物块受到的浮力变小,小球将下沉,故B 正确;C .由题意可知,水的密度ρ与深度h 都相同,由液体压强公式:p gh ρ=可 知,p p p ==甲乙丙,由Fp S=可知,水对容器底的压力:F pS =,由于压强与容器底面积都相同,则水对容器底的压力:F F F ==甲乙丙,故C错误;D.在乙容器中,根据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容器(包括水和玻璃杯)施加给冰块一个竖直向上的浮力即F浮,冰块会反过来施加给容器(包括水和玻璃杯)一个竖直向下的压力即F,而压F F=压浮这个压力会通过容器传导给桌面.冰块因为漂浮,所以==F G G.浮排冰块所以,甲容器对于桌面的压力=+F G G,甲水杯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力='++='++F G G G G G G,乙水排杯水杯冰块因为='+='+G G G G G,水水排水冰块因此,甲容器对于桌面的压力等于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同理丙容器对于桌面的压力等于甲容器对桌面的压力,故D错误.2.某种材料制成的空心球漂浮在甲液体的液面上,但沉于乙液体中.利用这个信息可得()A.该材料的密度一定小于甲液体的密度B.该材料的密度一定大于乙液体的密度C.该材料的密度一定等于甲液体的密度D.该材料的密度一定等于乙液体的密度【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设该材料的密度为ρ,若ρ<ρ甲,空心球会漂浮在甲液体的液面上;若ρ>ρ甲,若球是实心的,球会下沉;若球是空心的,当球的整体密度小于甲液体的密度时,球会漂浮在甲液体的液面上;故A、C都错,∵空心球沉于乙液体中,∴ρ>ρ球>ρ乙,故B正确,D错。
浮力计算专题训练(培优)1.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某同学的发明作品《浮力秤》参加了展评。
该作品可方便地称量物体的质量,其构造如图所示。
已知小筒的底面积为10厘米,总长为20厘米,盘中不放物体时,小筒浸入水中的长度为8厘米。
问:(1)小筒和秤盘的总重力是多少牛?(2)该秤能称出物体的最大质量是多少千克?(3)该同学把秤的读数均匀地刻在小筒上,为什么刻度是均匀的?(g取=10牛/千克)2.龙芳同学将一个重 4.0N的金属筒容器开口向上放入水中,有的体积露出水面。
如果在筒内装入100的某种液体后,金属筒的的体积没入到水中。
已知水=,g=10N/kg。
则金属筒的容积是________(筒壁厚度不计),装入金属筒内液体的密度是________,其质量是____g。
3.海底沉船常用浮筒来打捞,充满海水的浮筒靠自重下沉,向浮筒内充气,将筒内海水排出,浮筒即产生向上的举力。
浮筒是用钢制成的空心圆柱体,当浮筒沉人海水中60m深处时,充气的压强至少应为________ 个标准大气压才能把筒内的气体排出。
如果浮筒的外部高度为12m,质量为2×kg,要使它能产生7.55×N的向上的举力,其底面外半径为 ________m (忽略充人气体的质量,海水的密度=1.03×kg/)。
4.某同学用圆柱形容器制作了一个测量物体质量的装置,它的底部较重,可以竖直漂浮在水面,总质量为0.21kg、底面积为。
不放物体时,在与水面所对应位置处标为质量的“0”刻度线,如图甲所示。
请解答下列问题:(g取10N/kg)(1)不放物体时,该装置所受的浮力是多大?(2)如图乙所示,在该装置中放人一个体积为的物块A,它的底部在水面下的深度h=0.11m。
此时,该装置受到的浮力是多大?与水面所对应位置处的刻度线应标为多少克?(3)物块A的密度是多少?5.如图所示,把甲铁块放在木块上,木块恰好浸没于水中,把乙铁块系在这个木块下面,木块也恰好浸没于水中,已知铁的密度为7.9X10³kg/m³。
《浮力》培优训练1、把重为8N,边长为0.1m的正方体物块投入水中,当物块静止时,正确的是(g取10N/kg)()A.物块在水中处于悬浮状态 B.物块所受的浮力为10NC.物块下表面所受水的压强为800Pa D.物块下表面所受水的压强为1000Pa2、如图,a,b,c是三个质量相等实心小球,放入水中后,a球漂浮,b球悬浮,c球沉底,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它们的体积关系为:V a<V b=V c B.它们的重力关系为:G a=G b>G cC.它们的浮力关系为:F a=F b>F c D.它们的密度关系为:ρa>ρb=ρc3、三个相同的烧杯,分别装有质量相同的不同液体,现在将质量相同的铜铁铝三个实心小球分别放入这三个杯中,放入后液面都升到烧杯口(无液体溢出)。
请问三杯液体密度最大的是(已知ρ铜>ρ铁>ρ铝)()A.装铜球的杯子B.装铁球的杯子C.装铝球的杯子D.无法确定4、三个完全相同的实心铜球,分别在如图所示的水、盐水、水银三种液体中静止,所受的浮力分别为F甲、F乙、F丙,下面判断正确的是()A.F甲= F乙>F丙B.F甲<F乙<F丙C.F甲= F乙<F丙D.F丙<F甲<F乙5、放在水平桌面上的大烧杯内盛满了水,轻轻放入一小球后,从烧杯中溢出了100g水,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g=10N/kg)()A.水对烧杯底的压强一定增大B.小球受到的浮力一定等于1NC.小球的体积一定等于100cm3D.小球的质量一定等于100g6、甲、乙、丙三个完全相同的小球,分别投入三种不同的液体中,静止后,甲漂浮,乙悬浮,丙沉底,如图所示,它们所受浮力分别是F甲、F乙、F丙,其大小关系是()A.F甲=F乙>F丙B. F甲>F乙>F丙C.F甲>F乙=F丙D. F甲>F乙=F丙7、(2018•海南)如图所示,两只相同的气球,分别充入氢气和空气,充气后体积相同,放飞气球时只有氢气气球升上空中。
若它们在空气中受到的浮力分别为F氢和F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F氢>F空B.F氢=F空C.F氢<F空 D.条件不足,无法比较8、两个容器中分别盛有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体,把体积相同的A、B两个实心小球放入甲液体中,两球沉底;放入乙液体中,两球静止时的情况如图乙所示。
一、初中物理浮力类问题1.水平桌面上有甲、乙两个相同的溢水杯,装满不同密度的液体。
现将小球A 分别放入两溢水杯中,小球静止时的情景和溢出的液体如图所示,从甲杯中溢出的液体所受重力为G 甲 =0.9N ,从乙杯中溢出的液体所受重力为G 乙=0.8N ,小球在甲杯中所受的浮力为F 甲,在乙杯中所受的浮力为F 乙。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因为A 在乙杯中排开的液体体积较大,所以有F 乙>F 甲B .A 的重力为0.9N ,它在乙杯中受到浮力为0.8NC .液体对甲杯底的压强等于液体对乙杯底的压强D .甲杯对桌面的压力小于乙杯对桌面的压力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AB .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浮力等于排开液体的重力,G 甲>G 乙,因此F 甲> F 乙,又因为甲中A 漂浮,浮力等于重力为0.9N ,乙中浮力等于排开液体的重力为0.8N ,故A 错误,B 正确;C .由图像可知甲中A 漂浮,A ρρ甲>,乙中A 沉底,A ρρ乙<,因此ρρ甲乙>,由p gh ρ=可知深度相同时,液体对甲杯底的压强大于液体对乙杯底的压强,故C 错误;D .甲杯对桌面的压力为A =F G G G ++甲杯液甲乙杯对桌面的压力A =F G G G ++乙杯液乙由图可知甲液体的体积大于乙液体的体积,同时甲的密度大于乙的密度,由G mg Vg ρ==可知G G 液甲液乙>因此可得F F 甲乙>故D 错误。
故选B 。
2.将一密度均匀的正方体轻轻放入盛满浓盐水的大烧杯中,静止后有72g 浓盐水溢出;若将该物体轻轻放入盛满煤油的大烧杯中,静止后有64g 煤油溢出(浓盐水密度为1.2×103kg/m 3,煤油密度为0.8×103kg/m 3),则以下选项不可能的是( ) A .该物体前后两次所受浮力之比为9:8 B .该物体前后两次排开液体体积之比为3:4 C .该物体的密度为0.9×103kg/m 3 D .该物体在煤油中可能沉底或悬浮 【答案】D 【解析】 【详解】A .因为大烧杯内原来装满浓盐水,所以,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物体在盐水中受到的浮力F 浮盐水=G 排=G 溢水=m 溢水g =0.072kg ×10N/kg=0.72N物体在煤油中受到的浮力F 浮煤油=G 排=G 溢煤油=m 溢煤油g =0.064kg ×10N/kg=0.64N故该物体前后两次所受浮力之比为0.72N:0.64N=9:8故A 不符合题意;B .该物体前后两次排开液体体积之比为F g ρ浮盐水盐水:F g ρ浮煤油煤油=330.72N 1.210kg /m 10N /kg ⨯⨯:330.64N0.810kg /m 10N /kg⨯⨯ =3:4 故B 不符合题意;D .由F 浮=ρ水V 排g 得排开水的体积V 排水=F gρ浮盐水 =330.72N1.210kg /m 10N /kg⨯⨯ =6×10−5m 3 假设物体在盐水中悬浮或下沉,则物体的体积V =V 排水=6×10−5m 3由于煤油的密度小于盐水,所以物体在煤油中一定下沉,则排开煤油的体积V 排煤油=V =6×10−5m 3排开煤油的质量应该为m 排煤油=ρ煤油V 排煤油=0.8×103kg/m 3×6×10−5m 3=0.048kg=48g因为m 排煤油<64g ,所以物体在盐水中不能悬浮或下沉;可见,物体在盐水中一定漂浮,则物体的重力G =F 浮=0.72N ,物体受到煤油的浮力F 浮煤油=G 排=G 溢煤油=m 溢煤油g =0.064kg ×10N/kg=0.64N因为F 浮煤油<G ,所以物体在煤油中下沉,故D 符合题意; C .则物体的体积V =V 排煤油=V 溢煤油=m ρ溢煤油煤油=364g 0.8g /cm=80cm 3物体的质量m =G g =0.72N10N /kg=0.072kg=72g 物体的密度ρ=m V =372g 80cm=0.9g/cm 3=0.9×103kg/m 3 故C 不符合题意。
浙教版科学八上重点梳理与培优:浮力必刷题——漂浮问题1、小科学了浮力的知识后,设计了一台浮力秤。
他将一段密度为0.5×103kg/m ,粗细均匀的木料,先进行不吸水处理,再将其竖立水中,如图所示。
这段木料长为40cm ,横截面积为0.1m ²,其上表面可以作为秤盘。
则关于该浮力秤的说法错误的是( )A 、正常使用时必须处于漂浮状态B 、0刻度线为离下表面竖直距离为20cm 处C 、距离上表面10cm 处的刻度对应的质量为10kgD 、测量范围0~40kg2、如图所示,溢水杯中装入一定质量的水(水的密度用ρ表示),将小玻璃杯放入水中,小玻璃杯漂浮,当溢水杯中的水不再溢出,将烧杯放在溢水口下方(如图甲),然后将物体人轻轻放入小玻璃杯中,使其和小玻璃杯一起漂浮在水面上(如图乙),用量筒测出小烧杯中的水的体积为1V , 再将物体A 从小玻璃杯中取出,往溢水杯中补充适量水至如图甲所示状态,再将物体A 轻轻放入水中,物体A 沉入溢水杯底部,用量筒再次测出此时小烧杯中的水的体积为2V ,则2V 1V (填“>”“<”或“=”),物体A 受到的重力表达式为 ,物体A 的密度表达式为 。
3、如图(a )所示,装有部分水的试管竖直漂浮在容器内的水面上,试管内水面与容器底部的距离为h ,试管壁的厚度不计,粗细均匀。
现将某物块放人试管,物块漂浮在试管内的水面上,试管仍漂浮在容器内的水面上,此时试管内水面与容器底部的距离为h',如图(b )所示,则h' h (填“>”“<”或“一”)。
取走该物块,将另一物块完全浸没在该试管水中,发现试管内水面与容器底部的距离恰好又变为h ,如图(c )所示,若试管横截面积与容器横截面积之比为1:5,则新放入的物块密度为 千克/米3。
3、边长为0.1m 的正方体木块,漂浮在水面上时,有2/5的体积露出水面,如图甲所示。
将木块从水中取出,放入另一种液体中,并在木块表面上放一重2N 的石块。
一、初中物理浮力类问题1.如图甲,将金属球和木球用细绳相连放入某种液体中时,木球露出液面的体积为它自身体积的14,当把细绳剪断后,金属球沉底,木球露出液面的体积是它自身体积的一半,这时金属球受到池底对它的支持力为2N,如图乙,若已知金属球和木球的体积之比是1:8,则A.金属球的重力为2NB.绳子剪断前,木球所受的浮力为8NC.金属球的密度为3×103kg/m3D.绳子剪断前后,两球所受的总浮力相差1N【答案】C【解析】【详解】ABC.把绳子剪断后,木球漂浮,金属球沉底,此时金属球处于平衡状态,受到竖直向上的支持力、浮力和竖直向下的重力作用,由力的平衡条件可得:F支持+F浮金=G金--------①由物体漂浮条件可得:G木=F浮木----------------②绳子剪断前,金属球受到竖直向上绳子的拉力F、浮力和竖直向下的重力作用,木球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和竖直向下的重力、绳子的拉力F,由力的平衡条件可得:F+F浮金=G金------③,F浮木′=G木+F------④由①③可得:F=F支持=2N-------⑤由②④⑤可得:F浮木′-F浮木=2N,因绳子剪断前木球排开水的体积V排′=(1-14)V木=34V木,绳子剪断后木球排开水的体积V排=(1-12)V木=12V木由阿基米德原理可得绳子剪断前后木球的浮力变化量:ρ水g×34V木 -ρ水g×12V木=2N,解得:ρ水gV木=8N---------------⑥则绳子剪断前,木球所受的浮力:F浮木′=ρ水g(1-14)V木=34ρ水gV木=34×8N=6N,把G=mg=ρVg和F浮金=ρ水gV金代入①式可得:F支持+ρ水gV金=ρ金gV金,整理可得:(ρ金-ρ水)gV金=F支持=2N-------⑦由⑥⑦、金属球和木球的体积之比是1:8可得:ρ金=3ρ水=3×1.0×103kg/m3=3×103kg/m3,G木=F浮木′-F=6N-2N=4N,已知V金:V木=1:8,则金属球受到的浮力F金浮=ρ水gV金=ρ水g×18V木=18×8N=1N;金属球的重力G金=F金浮+F=1N+2N=3N,故C符合题意,AB不符合题意;D.绳子剪断前,木球和金属球整体漂浮,则总浮力F浮前=G木+G金,绳子剪断前后,两物体所受的总浮力之差为:F浮前-F浮后=(G木+G金)-(G木+F金浮)=G金-F金浮=F=2N,故D不符合题意.2.如图所示,柱形容器的底面积为500cm2,重为5N的木块A在水中处于静止状态,此时绳子的拉力为3N。
浙教版科学八上重点梳理与培优:浮力必刷题——选择题1、生活中应用浮力的例子很多,关于浮力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一艘轮船从长江驶入大海,受到的浮力变大B .一艘轮船从长江驶入大海,排开的液体的体积变大C .热气球里充入的是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D .悬浮的潜水艇排出水舱中的一部分水后将上浮2、关于浮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浮力就是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力的合力,合力的方向就是浮力的方向B .浸在气体中的物体受到气体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气体受到的重力C .水中的圆柱形桥墩同样受水的浮力D .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对其上、下表面压力的作用,同时受到液体对它的浮力作用3、以下是浮力知识的应用,说法正确的是( )A .一艘轮船在海里和河里航行时,所受浮力一样大B .一艘轮船在海里和河里航行时,在海里受的浮力大C .密度计漂浮在不同液体中,所受浮力不同D .密度计在不同液体中漂浮,浸入液体体积越大,所测得的液体密度越大4、关于浮力知识的应用实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轮船能漂浮在水面,是因为船体的体积较大B .气球内充入二氧化碳等密度大于空气的气体,从而实现上浮C .同一支密度计放在不同的液体中,浸入液体越深,表示液体的密度越大D .浸没在水中的潜水艇,若从淡水水域进入海水水域,则所受的浮力会变大5、如图所示,两只相同的气球,分别充入氢气和空气,充气后体积相同,放飞气球时只有氢气气球升上空中。
若它们在空气中受到的浮力分别为F 氮和F 空 ,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空氮F F >B .空氮F F =C .空氮F F <D .条件不足,无法比较6、10牛的水能产生的浮力( )A .总是小于10牛B .等于10牛C .等于0牛D .可以大于10牛7、下列物体没有受到浮力作用的是( )A .在水中嬉戏的小鸭B .在蓝天飞翔的老鹰C .深海潜游的鲸鱼D .深入河床底的桥墩8、将重为4N 的金属小球轻放入盛满水的烧杯中,若排出水重1N ,则小球所受到浮力的大小( )A .一定为1NB .可能为3NC .一定为4ND .可能为4N9、把一个小球轻轻放入未盛满水的杯子里,溢出了100N 的水,则小球受到的浮力( )A .一定等于100NB .一定大于100NC .小于或等于100ND .大于或等于100N10、如图所示,四个体积相同而材料不同的球甲、乙、丙、丁分别静止在水中的不同深度处,浮力最小的是( )A .甲B .乙C .丙D .丁11、如图所示是某大桥的桥墩,它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是( )A .0NB .105NC .104ND .4104.1⨯N12、如图所示,潜水艇在海面下根据需要实现上浮或下潜(但始终未露出海面)。
一、选择题1.两块完全相同的冰分别漂浮在甲、乙两种液体中,这两种液体的密度分别为ρ甲、ρ乙,当冰块熔化后,甲液体液面高度不变,乙液体液面高度升高。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ρ冰>ρ甲B.ρ乙<ρ冰C.ρ甲>ρ冰D.ρ乙<ρ甲2.把一个物体挂在弹簧秤下,弹簧秤示数为3N,把它浸没在水(密度为1.0g/cm3)中时,弹簧秤示数变为2N。
假设物体的质量为m,物体的密度为ρ,浸没在水中时物体的上下表面所受的压力差和压强差分别为△F和△P,则无法求得的是()A .m B.ρ C.△F D.△P3.A、B两个实心球的质量相等,密度之比A∶B=1∶2.将它们分别放入足够的酒精和水中,它们受到浮力,其浮力的比值不可能的是(酒精=0.8×103kg/m3)()A.1∶1 B.8∶5 C.2A∶水D.2酒精∶B4.如图是a、b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关系图,分别用a、b两种物质制成两个规则的体积g cm的溶液相同的实心长方体甲和乙,并将甲乙两物块用细线捆在一起放入密度为0.83中,请问捆绑后的物体在溶液中()A.漂浮B.悬浮C.沉底D.无法判断5.如图甲所示,弹簧测力计下挂有一个圆柱体,把它从盛水的烧杯中缓慢提升,直到全部露出水面,该过程中弹簧测力计读数F随圆柱体上升高度h的关系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圆柱体的体积是400cm3B.圆柱体的密度是1.5g/cm3C.圆柱体受到的重力是6ND.圆柱体的高是5cm6.如图所示,轻质弹簧的下端固定在容器底部,上端与物体A连接,现向容器内注水,当水的深度为h 时,弹簧长度恰好为原长,此时物体A 有13的体积露出水面,已知物体A 体积为V ,容器内部底面积为S ,水的密度为ρ水,下列计算结果正确的是A .物体A 受到的重力G A =13ρ水gV B .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F =23ρ水ghS C .物体A 的密度为ρA =13ρ水 D .若向容器中缓慢加水直到A 浸没水中,则弹簧对A 的拉力F′=13ρ水gV 7.将金属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端,先后浸没在水和酒精中(密度为330.810kg /m ⨯),金属块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中甲、乙所示。
一、初中物理浮力类问题1.如图所示,两个相同的柱形容器置于水平地面,容器中分别盛有相等体积的不同液体甲、乙。
取两块质量相同的橡皮泥,将一块橡皮泥撑开成碗状放入甲液体中,将另一块捏成球形状放入乙液体中,橡皮泥静止后如图所示。
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 .橡皮泥受到的浮力 F 甲=F 乙B .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p 液甲<p 液乙C .液体的密度ρ甲>ρ乙D .容器对地面的压强 p 地甲>p 地乙【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A .橡皮泥在甲液体中漂浮,橡皮泥受到的浮力F 甲=G ,橡皮泥在乙液体中悬浮,橡皮泥受到的浮力F 乙=G ,所以F 甲=F 乙,故A 符合题意;B C .两个相同的柱形容器置于水平地面,容器中分别盛有相等体积的不同液体甲、乙,当放入橡皮泥后,液面仍然相平,说明橡皮泥排开甲、乙两种液体的体积是相同的,由于橡皮泥受到的浮力F 甲=F 乙,则=V g V g ρρ甲乙甲排乙排=ρρ甲乙液体甲、乙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分别为=p gh ρ甲甲液甲=p gh ρ乙乙液乙由于=ρρ甲乙,=h h 甲乙所以=p p 液甲液乙,故B 、C 错误; D .容器对面的压强分别为G G F p S S +==液甲甲容地甲G G F p S S+==液乙容乙地乙 由于液体甲、乙的体积相同,密度相同,所以液体甲、乙的质量相同,重力也相同,所以p p =地甲地乙故D 错误。
故选A 。
2.在木棒的一端缠绕一些铜丝制成两个完全相同的简易密度计,现将它们分别放入盛有不同液体的两个烧杯中,如图所示,当它们竖直静止在液体中时,液面高度相同。
以下相关判断不正确的是( )A .两个简易密度计所受浮力F 甲等于F 乙B .两杯液体的密度ρ甲大于ρ乙C .两个烧杯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强P 甲小于P 乙D .取出密度计以后,两个烧杯对桌面的压力F 甲小于F 乙 【答案】B 【解析】 【详解】A .由图可知,密度计在两液体中均处于漂浮状态,根据物体浮沉条件可知,F 浮=G 密,两个密度计完全相同,则重力相同,所以密度计在两种液体中所受的浮力相等;即F 甲=F 乙,故A 正确,不符合题意;B .由图知,甲中密度计排开液体的体积大于乙中排开液体的体积,根据F 浮=ρgV 排可知,甲液体的密度小于乙液体的密度,即ρ甲<ρ乙,故B 错误,符合题意;C .因ρ甲<ρ乙,液面高度相同,则根据p=ρgh 可知,两个烧杯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强p 甲<p乙,故C 正确,不符合题意;D .由图可知两液体液面相平,并且V 排甲>V 排乙,则液体的体积V 甲<V 乙,由于ρ甲<ρ乙,根据m=ρV 可知:m 甲<m 乙,所以G 甲<G 乙,又因为在水平面上压力等于重力,所以F 甲<F 乙,故D 正确,不符合题意。
2024-2025学年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科学1.3浮力培优训练一、选择题1. (杭州市文理中学2023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1月作业回顾)如图所示,下列与浮力有关的事例说法正确的是()A.图甲中,鸡蛋悬浮在浓盐水中,向杯中加水,鸡蛋所受浮力不变B.图乙中,舰载机起飞后,航母受到的浮力不变C.图丙中,在空中向左匀速飘动的热气球,它所受到浮力方向是向左D.图丁中,同一支密度计静止在不同液体中,液体A的密度小于液体B的密度2. (乐清市八校联盟八年级 (上)期末模拟考)某同学制作了如图所示的潜艇模型,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潜艇模型是通过改变潜艇的重力实现沉浮的B.向内推注射器活塞,水会被压入试管中,可实现潜艇下沉C.向外拉注射器活塞,试管内水量适当时,可实现潜艇悬浮D.潜艇模型的试管上绕些铁丝,可保持试管在水中稳定3. (2024年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中考三模科学试题)如图是舟山沈家门海底隧道的施工现场,起重船将圆柱形物体放入水中至全部浸没的过程中,起重船所受浮力大小的变化是()A.B.C.D.4. (杭州市文理中学2023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1月作业回顾)如图所示,水槽中有三个等质量的实心物体处于静止状态,甲、乙为长方体,丙为球体。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丙物体排开的水的体积最多B.乙物体受到的浮力最小C.甲物体的密度大于乙物体的密度D.无法判断三个物体之间的密度大小关系5. (2023-2024学年浙江省台州市玉环市八年级(上)期末科学试卷)如图所示,不同的水果在水中静止时所处的位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青枣处于悬浮状态B.苹果受到的浮力比重力大C.葡萄受到的浮力等于它排开水的重力D.葡萄在下沉过程中所受水的压强不变6. (2023-2024学年浙江省宁波市宁海县八年级(上)期末科学试卷)我国研制的水下滑翔机“海燕﹣X”,将世界深海下潜最大深度“刷新”到了10619米。
如图所示是水下滑翔机的模型,机身上搭载的油囊可在油泵的控制下进行收缩或膨胀。
一、初中物理浮力类问题1.如图甲所示,在容器底部固定一轻质弹簧,弹簧上端连有一边长为0.1m 的正方体物块A ,容器中水的深度为40cm 时,物块A 刚好完全浸没在水中,容器侧面的底部有一个由阀门B 控制的出水口,打开阀门B ,使水缓缓流出,当物块A 有2/5的体积露出水面时,弹簧恰好处于自然伸长状态(即恢复原长没有发生形变),此时关闭阀门B 弹簧受到的拉力F 跟弹簧的伸长量ΔL 关系如图所示(不计弹簧所受的浮力,物块A 不吸水)则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 .打开阀门前物块A 受到的浮力10NB .物块A 的密度0.6×10kg/m 3C .物块A 刚好完全浸没在水中时,弹簧伸长了2cmD .弹簧恰好处于自然伸长状态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3.6×103Pa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A .打开阀门前,物块A 刚好完全浸没在水中,则V 排=V A =(0.1 m)3=1×10−3m 3所以F 浮=ρ水gV 排=1.0×103kg/m 3×10N/kg×1×10−3m 3=10N故A 正确;B .当弹簧恰好处于自然伸长状态,物块A 是处于漂浮状态,故F 浮=G 得ρ水gV 排=ρA gV A所以ρ水×35V A =ρA V A 则ρA =A V V 排ρ水=A A35V V ρ水=35×1.0×103kg/m 3=0.6×103kg/m 3故B 正确;CD .漂浮时,物块受平衡力,由题意知G =F ′浮=ρ水gV ′排=1.0×103kg/m 3×10N/kg×(1−35)×1×10−3m 3=6N全部浸没时,根据物块A 受平衡力作用可知:弹力F =F 浮−G =10N−6N =4N由图象可知此时弹簧伸长了ΔL =2cm ,所以弹簧处于自然状态时水深h =40cm−25×10cm−2cm =34cm =0.34m水对容器底部压强p =ρ水gh =1.0×103kg/m 3×10N/kg×0.34m =3.4×103Pa故C 正确,D 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