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诗词赏析
- 格式:pdf
- 大小:2.51 MB
- 文档页数:9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阅读鉴赏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悲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天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主题思想】这首酬报诗,在感触出身,抒写在前半生怀才不遇的政治失落的气愤中化沉郁为通畅,变悲怨为乐观,表现了诗人豪放的胸怀和奋斗向上的精神。
】【内容理解】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诗的开头两句 " 巴山楚水悲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 是什么意思?表达了如何的心情?答:这两句意思是写作者自己被贬谪到巴山楚水这些荒芜的地区,二十三年就好像弃置在道旁同样。
写出了作者长远被贬的难过和气愤心情。
2.本文运用了典故,请把它找出来。
并谈谈所表达的感情。
答:本文有两个典故,一个是 " 闻笛赋,那些被贬或被害的故友,表达诗人对故人已逝的沉痛; " 烂柯人 " ,用“王质烂柯”的典故写出回乡所见,既示意自已被贬离京太久,又表现了世事的变迁,人事俱非,仿佛隔世的心情。
3.诗人用“闻笛赋”“烂柯人”这二个典故,表达了诗人如何的感情?答案示例:化用典故。
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对光阴流逝、人事变迁的叹息,充满无穷沉痛迷惘之情。
4.简析“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
答案:诗人运用比喻、对照的修辞,以 " 沉舟 "" 病树 " 作为反衬并自喻,描述出千帆竞发、万木争春的富于活力的情形;暗含出身凄凉却依旧充满高昂精神,表现了自已对仕官升沉、世事变迁的豪放胸襟,这两句感情由以前的伤感低落转变成大方激动,示意社会的发展,新事物势必代替往事物的真理。
所以成为千古名句。
(意思对即可)5.尾联写了哪些内容,表达作者如何的感情?答案:“长精神”向友人表示态度,既是对友人关心的感谢,也是和友人共勉;以此收束全诗,点明酬赠题意,不单表现了诗人从头投入生活的坚定意志和乐观精神,也给友人以激励,收到语已尽而情未了的艺术成效。
诗词三首内容赏析行路难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从词语运用的工整和夸张修辞的运用的角度分析诗的第一句。
金樽、玉盘——极言饮食器具之精美清酒、珍馐——极言酒肴之珍奇斗十千、直万钱——极言酒、菜之珍贵可见,亲朋好友为诗人设宴饯行,宴席十分豪华。
但,诗人的心情是和宴饮的氛围一致地欢乐吗?与下文铺垫,形成对比衬托。
2.第二句中有哪些典型动词和感情色彩强烈的词语?试分析其表达效果。
“停”“投”“拔”“顾”这四个连续动作,与“金”“清”“玉”“珍”形成鲜明的对比,与“茫然”放在一起,表现了诗人极度愤懑、抑郁难平的心情。
3.试分析第三句中的想法手法和夸张修辞的运用。
“冰塞川”“雪满山”来比喻人生道路的艰难和仕途的阻塞,象征前途的渺茫4.请说说第四句中典故的出处,并分析它们的表达作用。
垂钓碧溪:据《史记·齐太公世家》载,吕尚(姜太公)曾在渭水边垂钓,后来遇到周文王,被重用。
用典。
诗人自比姜尚、伊尹,表达自己渴望得到明君赏识以施展才能和抱负的愿望。
5.请简要赏析,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尽管前路障碍重重,诗人坚信总有一天会高挂云帆,乘风破浪,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
这是一种积极的追求,乐观的自信和顽强地坚持理想品格的写照6.主题理解诗中写世路艰难,反映了政治上遭遇挫折后,诗人内心的强烈苦闷、愤郁和不平;同时又表现了诗人的倔强、自信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展示了诗人力图从苦闷中挣脱出来的强大精神力量。
酬乐天扬州初风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本诗各联各写了什么?首联:抒情——凄凉、弃置——辛酸愤懑颔联:用典——向秀作赋、王质烂柯——悲痛感叹颈联:比喻——沉舟、病树——开朗豁达尾联:点题——歌一曲、长精神——坚忍不拔2.理解课文注释中的典故及其内涵、表达作用。
部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课内外古诗词赏析行路难(其一)(唐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译文】酒杯里盛着价格昂贵的清醇美酒,盘子里装满价值万钱的佳肴。
但心情愁烦使得我放下杯筷,不愿进餐。
拔出宝剑环顾四周,心里一片茫然。
想渡过黄河,坚冰堵塞大川;想登太行山,大雪遍布高山。
遥想当年,姜太公磻溪垂钓,得遇重才的文王;伊尹梦见乘船经过太阳旁边,受聘在商汤身边。
人生的道路何等艰难,何等艰难,歧路纷杂,真正的大道究竟在哪边?坚信乘风破浪的时机定会到来,到那时,将扬起征帆远渡碧海青天。
【主题】抒写了世路艰难、功业难建的苦闷心情。
诗以“行路难”比喻世道险阻,抒写了诗人在政治道路上遭遇艰难时,产生的不可抑制的激愤情绪;但他并未因此而放弃远大的政治理想,仍盼着总有一天会施展自己的抱负,表现了他对人生前途乐观豪迈的气概,充满了积极浪漫主义的情调。
苦闷与追求、失望与希望,交错地反映在这首诗中。
【写法】(1)叙事开篇,夸张的手法。
用夸张的笔法,写“金樽清酒”,“玉盘珍馐”的宴饮,诗人却停杯,投箸,拔剑不能饮,心茫然。
(2)联想,用典。
诗人想“渡黄河,登太行”,但是“冰塞川,雪满山”,这是象征人生道路的艰难,寓含一种无限的悲愤。
现实之路虽然坎坷,但梦还在,理想还在。
诗人联想到吕尚未遇文王时,曾在渭水的磻溪垂钓;伊尹受汤聘前,曾梦见乘舟经过日月旁边,吕尚伊尹最后他们实现了自己的愿望。
这两个典故表达诗人要像他们那样有为于当世。
(3)直接抒情。
诗的结尾,用典表达要像宗悫那样,乘长风,破万里浪,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
在沉郁中振起,相信自己必然会有施展才能的时候。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唐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行路难·其一【作者】李白【朝代】唐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创作背景】公元742年(天宝元年),李白奉诏入京,担任翰林供奉。
却没被唐玄宗重用,还受到权臣的谗毁排挤,两年后被“赐金放还”,变相撵出了长安。
李白被逼出京,朋友们都来为他饯行,求仕无望的他深感仕路的艰难,满怀愤慨写下了此篇《行路难》。
【译文】金杯里装的名酒,每斗要价十千;玉盘中盛的精美菜肴,收费万钱。
胸中郁闷啊,我停杯投箸吃不下;拔剑环顾四周,我心里委实茫然。
想渡黄河,冰雪堵塞了这条大川;要登太行,莽莽的风雪早已封山。
像吕尚垂钓溪,闲待东山再起;又像伊尹做梦,他乘船经过日边。
世上行路呵多么艰难,多么艰难;眼前歧路这么多,我该向北向南?相信总有一天,能乘长风破万里浪;高高挂起云帆,在沧海中勇往直前!【注释】行路难:选自《李白集校注》,乐府旧题。
金樽(zūn):古代盛酒的器具,以金为饰。
清酒:清醇的美酒。
斗十千:一斗值十千钱(即万钱),形容酒美价高。
玉盘:精美的食具。
珍羞:珍贵的菜肴。
羞:同“馐”,美味的食物。
直:通“值”,价值。
投箸:丢下筷子。
箸(zhù):筷子。
不能食:咽不下。
茫然:无所适从。
太行:太行山。
碧:一作“坐”。
忽复:忽然又。
多岐路,今安在:岔道这么多,如今身在何处?岐:一作“歧”,岔路。
安:哪里。
长风破浪:比喻实现政治理想。
会:当。
云帆:高高的船帆。
船在海里航行,因天水相连,船帆好像出没在云雾之中。
济:渡。
【赏析】诗的前四句写朋友出于对李白的深厚友情,出于对这样一位天才被弃置的惋惜,不惜金钱,设下盛宴为之饯行。
“嗜酒见天真”的李白,要是在平时,因为这美酒佳肴,再加上朋友的一片盛情,肯定是会“一饮三百杯”的。
然而,这一次他端起酒杯,却又把酒杯推开了;拿起筷子,却又把筷子撂下了。
九年级语文古诗词鉴赏分析专题(有答案)九年级语文古诗词鉴赏分析专题(有答案)1.《登鹳雀楼》 - 王之涣- 题目:《登鹳雀楼》- 作者:王之涣这首诗描绘了作者登上鹳雀楼后的壮丽景色和自然风光。
通过形容楼前广阔的河流、远处的青山和附近的乡村田野,作者展示了自己在高处俯瞰大地时的壮美感受。
- 主题:表达人们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敬畏之情。
- 感情色彩:作者经历到了山川河流的辽阔壮丽,体味了自然景色的美妙和伟大,并产生了敬畏和自省之情。
- 修辞手法:- 比喻:用“登鹳雀楼”来比喻作者所在的高处,突出其观察的角度和高度。
- 反问:通过反问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强调了自然界的广阔无边和永无止境的奇观。
- 对偶:通过对偶结构的运用,如“何必见庙墓,心中只有诗书间”,突出了作者对名利财富等虚无的态度,强调了内心追求精神世界的重要性。
- 韵律特点:本诗共七律四十九字,平仄工整,较为优美。
2.《静夜思》 - 李白- 题目:《静夜思》- 作者:李白这首诗是李白在夜晚时刻的自省之作。
诗中写道,作者独自思索着远方家乡的事情,念及家人和朋友,感叹时间的匆匆流逝。
- 主题:表达作者在夜晚时思念远方故乡和重要人物的情感。
- 感情色彩:作者通过表达对远方家乡和重要人物的思念之情,展示了一种离别的伤感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之感。
- 修辞手法:- 比喻:用“疑是地上霜”来比喻夜晚时地面上的露水,表达了作者寂寞孤独的心情。
- 借代:通过“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借月光和露水来象征夜晚和离别的情感,增加了诗意的含蓄性。
- 韵律特点:本诗共五言绝句,四句皆押韵,节奏明快,抒情自然。
3.《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 杜甫- 题目:《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作者:杜甫这首诗是杜甫送别好友孟浩然时的作品。
诗中描绘了黄鹤楼的壮丽景色和离别的情感,表达了作者对友谊和离散的思考。
- 主题:表达离别时的思念和友谊的珍贵。
- 感情色彩:通过描绘黄鹤楼的壮美景色和表达离别之情,作者表达了深深的思念之情和对友谊的珍视。
第1篇卜算子·海棠为风雨所损刘克庄片片蝶衣轻,点点猩红小。
道是天公不惜花,百种千般巧。
朝见树头繁,暮见枝头少。
道是天公果惜花,雨洗风吹了。
注释:刘克庄,南宋著名词人。
渴望为抗金复国做出贡献,却不为当朝重用,屡遭迁废,仕路坎坷。
1.词中“百种千般巧”的“巧”表现在哪里?2.你认为词人借“天公”与“花事”的关系,表达了怎样的情感?1.答案:①姿致轻盈:花瓣薄如蝶翅,轻盈有致。
②形小色艳:花朵固小,却猩红如燃,鲜艳娇美。
意思对即可。
2.写对风雨摧残花事的不满,曲折地表达了作者才不见用、遭受压抑的凄楚、愁苦。
流露出对当权者压制、迫害和摧残人才的不满。
意思对即可。
第2篇渔家傲秋思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这首词的上片描写,以一个“”字统领全部景物特点。
2.结句“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运用了互文手法,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1.边塞秋景异2.表达了词人思念家乡、功业难成的哀伤,也含蓄地表达了他对于朝廷腐朽、软弱,不修武备、不重边功的愤懑不平。
(答出“思念家乡”、“功业难成”、“愤懑不平”即可)第3篇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1)“了却”“可怜”分别是什么意思?(2)“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蕴含了怎样的思想感情?(1)了却:完成。
可怜:可叹。
(2)醉梦里挑亮油灯观看宝剑,梦中回到了响彻号角声的军营。
描绘了一幅军旅生活图。
蕴含了词人杀敌报国、恢复祖国山河、建立功名的壮烈情怀。
第4篇辋川六言(其五)王维山下孤烟远村,天边独树高原。
一瓢颜回陋巷,五柳先生对门。
【注释】①辋川:地名。
②一瓢颜回陋巷:孔子在《论语.雍也》中赞美弟子颜回安贫乐道的高尚品质。
部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课内外古诗词赏析行路难(其一)(唐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译文】酒杯里盛着价格昂贵的清醇美酒,盘子里装满价值万钱的佳肴。
但心情愁烦使得我放下杯筷,不愿进餐。
拔出宝剑环顾四周,心里一片茫然。
想渡过黄河,坚冰堵塞大川;想登太行山,大雪遍布高山。
遥想当年,姜太公磻溪垂钓,得遇重才的文王;伊尹梦见乘船经过太阳旁边,受聘在商汤身边。
人生的道路何等艰难,何等艰难,歧路纷杂,真正的大道究竟在哪边?坚信乘风破浪的时机定会到来,到那时,将扬起征帆远渡碧海青天。
【主题】抒写了世路艰难、功业难建的苦闷心情。
诗以“行路难”比喻世道险阻,抒写了诗人在政治道路上遭遇艰难时,产生的不可抑制的激愤情绪;但他并未因此而放弃远大的政治理想,仍盼着总有一天会施展自己的抱负,表现了他对人生前途乐观豪迈的气概,充满了积极浪漫主义的情调。
苦闷与追求、失望与希望,交错地反映在这首诗中。
【写法】(1)叙事开篇,夸张的手法。
用夸张的笔法,写“金樽清酒”,“玉盘珍馐”的宴饮,诗人却停杯,投箸,拔剑不能饮,心茫然。
(2)联想,用典。
诗人想“渡黄河,登太行”,但是“冰塞川,雪满山”,这是象征人生道路的艰难,寓含一种无限的悲愤。
现实之路虽然坎坷,但梦还在,理想还在。
诗人联想到吕尚未遇文王时,曾在渭水的磻溪垂钓;伊尹受汤聘前,曾梦见乘舟经过日月旁边,吕尚伊尹最后他们实现了自己的愿望。
这两个典故表达诗人要像他们那样有为于当世。
(3)直接抒情。
诗的结尾,用典表达要像宗悫那样,乘长风,破万里浪,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
在沉郁中振起,相信自己必然会有施展才能的时候。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唐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古诗词原文和赏析精编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评析】这首诗前四句为一层,写诗人摆脱世俗烦恼后的感受。
后六句为一层,写南山的美好晚景和诗人从中获得的无限乐趣。
表现了诗人热爱田园风光的真情和高洁人格,表达了作者厌倦官场腐败、归隐田园,超脱世俗的追求和旷达的心胸,以及向往闲适的田园生活、淡泊名利,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
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评析】前四句写朋友出于对李白的深厚友情为李白饯行。
停、投、拔、顾四个连续的动作,形象地显示了诗人内心的苦闷抑郁和感情的激荡变化。
诗人用“冰塞川”、“雪满山”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具有比兴的意味。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表达了他准备冲破一切阻力,去施展自己的抱负的豪迈气概和乐观精神。
这首诗通过层层迭迭的感情起伏变化,既充分显示了黑暗污浊的政治现实对诗人的宏大理想抱负的阻遏,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强烈苦闷、愤郁和不平,同时又突出表现了诗人的倔强、自信和他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展示了诗人力图从苦闷中挣脱出来的强大精神力量。
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评析】这首语调自然亲切的诗歌生动地描画出一幅色彩明丽的农村风光,表达了作者对农村风光和淳朴的民俗的赞美,流露出对农村生活的热爱之情。
诗人陶醉于山西村人情美、风物美、民俗美的太平景象,展示了农村自然风景之美、农民淳朴善良之美,反映了他乡居闲散仍然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高尚情操,表现了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和恋恋不舍的情感。
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评析】“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开篇点题,交代观察的方位、地点及观察的对象。
初中九年级语文上下册课内外古诗词赏析大全行路难(其一)(唐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译文】酒杯里盛着价格昂贵的清醇美酒,盘子里装满价值万钱的佳肴。
但心情愁烦使得我放下杯筷,不愿进餐。
拔出宝剑环顾四周,心里一片茫然。
想渡过黄河,坚冰堵塞大川;想登太行山,大雪遍布高山。
遥想当年,姜太公磻溪垂钓,得遇重才的文王;伊尹梦见乘船经过太阳旁边,受聘在商汤身边。
人生的道路何等艰难,何等艰难,歧路纷杂,真正的大道究竟在哪边?坚信乘风破浪的时机定会到来,到那时,将扬起征帆远渡碧海青天。
【主题】抒写了世路艰难、功业难建的苦闷心情。
诗以“行路难”比喻世道险阻,抒写了诗人在政治道路上遭遇艰难时,产生的不可抑制的激愤情绪;但他并未因此而放弃远大的政治理想,仍盼着总有一天会施展自己的抱负,表现了他对人生前途乐观豪迈的气概,充满了积极浪漫主义的情调。
苦闷与追求、失望与希望,交错地反映在这首诗中。
【写法】(1)叙事开篇,夸张的手法。
用夸张的笔法,写“金樽清酒”,“玉盘珍馐”的宴饮,诗人却停杯,投箸,拔剑不能饮,心茫然。
(2)联想,用典。
诗人想“渡黄河,登太行”,但是“冰塞川,雪满山”,这是象征人生道路的艰难,寓含一种无限的悲愤。
现实之路虽然坎坷,但梦还在,理想还在。
诗人联想到吕尚未遇文王时,曾在渭水的磻溪垂钓;伊尹受汤聘前,曾梦见乘舟经过日月旁边,吕尚伊尹最后他们实现了自己的愿望。
这两个典故表达诗人要像他们那样有为于当世。
(3)直接抒情。
诗的结尾,用典表达要像宗悫那样,乘长风,破万里浪,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
在沉郁中振起,相信自己必然会有施展才能的时候。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唐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九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赏析1、《望江南(梳洗罢)》温庭筠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简明地写出了一女子孤单寂寞的生活处境和盼望心上人归来的迫切心情)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运用了拟人方法;写女子登楼远眺盼归人而不得的失望、怅惘之情)肠断白苹洲。
(最能表达女主人公深切思念)(表现女主人公盼望心上人由希望到失望,再到绝望)2、《渔家傲秋思》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边地荒凉)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表现塞下风景之异;描写边塞荒凉萧条景象;表现战事吃紧,戒备森严)。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运用典故表现作者思乡但不能归家;表达自己和征人们想家却又不甘无功而返的矛盾心理;表现征人的矛盾心理——思念家乡又因战功未立无法回家;抒发征夫戍难归的无奈和对家乡的眷念之情(表达主旨))羌管悠悠霜满地(表现塞外天寒地冻),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表现将军征夫愤懑之情;表达作者对朝廷腐朽、软弱,不修战备,不重边功的愤懑之情;表现作者壮志难酬)3、《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极言出猎规模之大和速度之快)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以孙权自喻,突出表现了作者少年狂气)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又何妨!(抒写人到中年的主人公,壮心不已;)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以魏尚自比,希望朝廷把边事委托给自己;抒写主人公愿意效法武将魏尚,戎边抗敌的渴望;集中表达诗人要报效国家,关怀国家命运的爱国精神)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表现诗人不服老,仍希望得到重用,为国建功立业;写出作者为国御敌雄心壮志;抒发主人公杀敌为国,守卫边疆的坦荡胸怀和豪情壮志;抒发主人公杀敌为国,守卫边疆的坦荡胸怀和豪情壮志)4、《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辛弃疾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表现作者面对依旧景物,而人事改变),欲语泪先流。
(以泪代语述说不幸;表明哀伤的原因和程度)(叙述了诗人哀伤的原因,充分表现哀伤程度之深;写人事变迁让人伤心)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初中语文课内古诗词名句赏析(中考必背)1、《无题》李商隐主旨:这是一首伤感离别的爱情诗。
诗人与相爱的人难得见上一面,分别时更是难舍难分,分别后心中充满不尽的相思。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蜡烛成灰泪始干。
”以象征手法描写至死不渝的爱情,最为精彩动人。
2、《夜雨寄北》李商隐赏析: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角度:诗意:什么时候才能重逢,西窗剪烛重话巴山夜雨情景?情感:这两句诗使诗境与回环映照中更增深永情韵,融凄清与温煦默然与神往,寂寥与慰藉为一体。
3、《论诗》赵翼清代学者、诗人《瓯北诗钞》“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唯有创新,才能领时代之风骚。
4、塞下曲六首(其一) 李白唐“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这句诗使用了反衬手法。
听到有人吹起了曲子《折杨柳》,自然引人想起家乡的春色和亲人,但眼前春色全无,亲人遥遥不能相见;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将士积极能战,英勇杀敌。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用典。
斩楼兰:据考证,汉代地处西域的楼兰国经常杀死汉朝使节,傅介子出使西域,楼兰王贪他所献金帛,被他诱至帐中杀死。
这里是借用傅介子慷慨复仇的故事,表现诗人甘愿赴身疆场,为国杀敌的雄心壮志。
5、《相见欢》李煜五代时南唐后主主旨:写幽囚生活的愁苦滋味。
赏析: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角度:诗意:剪又剪不断,理了仍然还乱,是紧紧缠绕人的是离愁。
修辞:用丝缕比喻愁思,形象地展现了心头无可解脱的愁苦之情。
6、《浣溪沙》晏殊北宋词人主旨:抒写对人事的变迁、聚散无定的惆怅和对春意衰残、时光流逝的悼惜。
赏析: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角度:诗意:花儿凋谢了,忍见它伴随着残春消逝;燕子又来了,新朋还是旧友,过眼迷离。
情感:通过对易逝的春光的描写,抒发了对青春易逝的感慨。
写法:将自然现象与人的感受巧妙结合,生发出值得玩味的情趣。
语言:对仗工整,音调和谐,画面生动。
7、《龟虽寿》曹操赏析“老骥伏枥,志——,烈士——壮心——”内容:年老的千里马虽然伏在马槽上,但胸中任然有驰骋千里的豪情,有志干一翻事业的人,虽然到了晚年,但对理想的追求永不会息。
九年级语文上册诗词鉴赏部编版(含答案解析)阅读李白的《行路难》(其一),回答下列问题。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这两句写得极好,请简要分析。
2.通过全诗,你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诗人形象?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行路难(其一)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3.诗歌开头以夸张的笔法写“金樽清酒”“玉盘珍羞”,有何用意?4.这首诗中,诗人的情感起伏变化一波三折荡气回肠。
请简要概括。
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各题。
行路难(其一)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行路难”是乐府古题,多咏叹世路艰难及贫困孤苦的处境。
B.诗的一二句用夸张的笔法营造欢乐的宴饮气氛,与三四句诗人内心的悲苦形成强烈的反差。
C.“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中用“冰塞川”“雪满山”比喻仕途的艰难,抒发了诗人决心渡过黄河翻过太行山,实现自己理想的信念。
D.最后两句中的“破”“挂”两个动词富有表现力,充满气势,充分表达出诗人的乐观、自信和对理想的追求。
6.“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运用典故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阅读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商山早行温庭筠晨起动征铎①,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②,凫雁满回塘。
【注释】①动征铎:驿站里响起了铃铎声,催促旅宿的客人动身上路。
九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赏析行路难(其一)(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行路难(其一)》既抒写了诗人出仕无路,被迫离开长安时的苦闷彷徨和抑郁愤懑之情,也体现出其乐观自信的人生态度和执着追求理想的坚定信念。
2.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运用比喻、对偶的修辞手法,用“冰塞川”“雪满山”比喻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和仕途的阻塞,形象地写出了诗人仕途的艰难,蕴含着无限的悲慨。
3.该诗题为《行路难》,但纵观全诗,诗人的人生态度是怎样的?请举例说明。
积极、乐观,对前途充满信心。
如“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诗人在苦闷彷徨中奋起,坚定了“长风破浪”的信心。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是刘禹锡回赠白居易的诗,诗中曲折地表达出诗人遭受政敌打击而长期被贬异地的抑郁不平的心情,但诗人并未沉沦于此,而是笔锋一转,表现出不甘沉沦、奋发昂扬的进取精神和达观态度。
2.“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历来受到人们的赞赏,你怎样理解这两句诗?(变式提问:白居易称赞这首诗的颈联“神妙”,将思想性和艺术性巧妙融为一体,景、情、理相结合。
请你任选角度对此联进行赏析。
)示例:“沉舟”和“病树”比喻久遭贬谪的诗人自己,“千帆”和“万木”比喻在诗人谪居他乡之后,那些仕途得意的新贵们,表达了对自己身世的感慨之情,在客观上包含着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
3.“怀旧空吟闻笛赋”和崔颢的《黄鹤楼》中“此地空余黄鹤楼”都运用了“空”字,请简要分析两个“空”字情感表达有何不同。
“怀旧空吟闻笛赋”中的“空”字是“徒然”的意思,表达了诗人对受害的战友王叔文等的悼念。
部编版本九年级语文下册《诗词四首》赏析26.渔家傲秋思范仲淹(北宋)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一、作者:范仲淹,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二、中心思想:上片描写塞外秋景,下片抒情。
表达了词人思乡忧国、壮志难酬的思想感情。
三、重点字词1.渔家傲,词牌名2.塞下:指西北边地。
3.千嶂:崇山峻岭4.边声:边塞所特有的声音,如:大风、号角、羌笛、马啸的声音。
四、重点题1.“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从听觉、视觉角度描写了边塞奇异凄凉的景象,表现了战士们的豪迈情怀。
和家乡景象作对比,为下文思乡作铺垫。
2.“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这句运用典故,委婉含蓄地写出了作者思家不能回,渴望建功立业的感情。
3.“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这句运用互文的手法,抒发了作者的思乡之情,爱国之情和壮志未酬的愤懑之情。
4.《渔家傲》所写的塞下风景“异”在哪里?天气寒冷,边声杂乱,战事吃紧、戒备森严。
5.请分析“霜满地“的表达作用。
点明了时令,借景抒情,渲染了悲凉的气氛,抒发了戍边将士们思乡忧国、壮志难酬的思想感情。
6.想象“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所描绘的画面。
并写出这种景物描写的作用。
答:画面:在崇山峻岭之间,坐落着一座孤城,傍晚时分,夕阳残照、烟雾弥漫,城门紧闭。
作用:写出了边塞之地的孤寂荒凉,也表现出战事吃紧、戒备森严的特点。
27.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宋)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一、作者: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词派的代表人。
二、中心思想这首词上片写出猎盛况,下写报国之情。
九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赏析初三语文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语文学习注重的是知识积累,只有长期的知识积累才能学习好这门课程,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九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赏析,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九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赏析行路难(其一)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展开合理想象和联想,描绘“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所展现的画面。
他端起酒杯,却把酒杯推开了,拿起筷子,又把筷子撂下了。
因为精神苦闷,所以眼前摆着这么多美味佳酿,也难以咽下。
他离开坐席,拔出宝剑,举目四顾,心中茫然。
2.“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运用了哪两个典故?其用意是什么?一是引用了姜太公渭水河边垂钓,遇周文王,被重用的典故;二是引用了伊尹梦见自己乘船经过日月之旁,不久受到国君重用的典故。
诗人的用意是为了表明他虽遭权贵的排挤,但对从政仍有所期待,仍希望有一天会被朝廷起用,为国家做出一番事业。
3.联系全诗,谈谈你对“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一句的理解。
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我相信仍将会有一天,我一定能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
也就是说:总会有一天,能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
突出了诗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对远大理想的执著追求和实现愿望的坚定信念。
4.透过全诗,你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诗人形象?一个虽饱含苦闷,愤懑迷茫之情,却又充满信心,执著地追求理想,满身豪气的诗人形象。
5.“行路难!行路难! 多歧路,今安在?”在句式上有什么特点?有什么表达作用?用了四个三字短语,节奏短促,反复咏叹;表达了诗人对理想抱负不能实现的感叹或感慨、迷茫。
6.“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两句描写了怎样的场面?作用是什么?描写了隆重而丰盛的宴会场面。
反衬诗人悲愤、失望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