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谈话节目的主要类别和特征
- 格式:pptx
- 大小:957.22 KB
- 文档页数:40
广播电视谈话类节目一、谈话节目的含义谈话:两个人或多个人在一起说话聊天,话题一般不固定,属于开放式的说话方式。
谈话节目:主持人(固定)与访谈对象(不固定)就预先设定的话题在演播现场进行讨论,有时开放现场热线接受场外观众的参与。
与私下谈话的区别:A、从时限比较:电视谈话节目有严格的时间限制,一般节目时长为30~60分钟;而私下谈话则无时间限制,有话则长无话则短。
B、从主题比较:电视谈话节目主题一般都有一个主题,围绕该主题展开谈话,陈述事实或表达自己的见解。
私下谈话是多个主题或者没有主题。
C、从人为控制比较:电视谈话节目中视主持人把握谈话进展,而私下谈话则是随心所欲,没有一定的轨道。
广播电视谈话节目:是指以面对面人际传播的方式,通过广播或电视媒介再现或还原日常谈话状态的一种节目形态,通常由主持人、嘉宾(有时还有现场观众)在演播现场围绕话题或个案展开即兴、双向、平等的交流,它本质上属于大众传播活动。
谈话要素——片段性、零散性,表现为小的谈话单元;谈话节目——连续性、完整性,表现为谈话是节目的主体。
二、谈话节目的来源与美国“脱口秀”脱口秀=talk show如《tonight show》《今夜秀》《The late show with David letterman》《大卫牙擦骚》以名人嘉宾和幽默小品为其主要特征美国谈话类节目的构成话题——大到时事政治、国际态度、种族冲突,小到家庭琐事、吸毒等。
话题的选择多是新奇刺激又冲突的。
主持人——不以貌取人嘉宾——嘉宾不固定,上至总统、国会议员,下至妓女,吸毒者,无论什么身份都可以来到节目当中。
现场观众——观众敢言,有的言辞偏激,甚至还在现场争辩谩骂。
三、谈话节目的分类(一)按内容划分1、新闻信息类——围绕社会热点、焦点或新闻事件《新闻会客厅》、《我建议》2、综艺娱乐类——以娱乐轻松的话题展开谈话《超级访问》、《咏乐汇》3、人际关系类——这类节目涉及家庭、伦理道德、法律、人际关系、教育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实话实说》、《人间》4 、专题对象类——针对特定的观众群众或某一社会内容而专门开设的谈话节目。
电视谈话节目名词解释
电视谈话节目是一种以谈话为主题的电视节目形式。
它通常由一位主持人主持,邀请嘉宾参与讨论各种话题,包括时事、娱乐、社会问题等。
这些节目的目的是通过深入探讨和交流,引发观众的思考和讨论。
电视谈话节目通常具有以下特点:
1. 主题多样性:电视谈话节目可以涵盖任何话题,从娱乐八卦到政治经济,从文化艺术到社会问题。
它们可以是轻松愉快的娱乐性节目,也可以是严肃深入的社会讨论。
2. 嘉宾多样性:谈话节目通常邀请来自不同领域的嘉宾,包括政治家、名人、专家学者以及普通人。
这样的多样性可以带来不同的视角和观点,丰富讨论的深度和广度。
3. 互动性:电视谈话节目通常会设立电话线、社交媒体互动等渠道,使观众可以参与到节目中来。
观众可以通过提问、评论等方式与主持人和嘉宾互动,进一步扩展了讨论的范围和深度。
4. 常驻主持人:一些谈话节目会有一位或多位常驻主持人,他们负责引导和控制讨论的进程。
他们需要具备良好的主持能力,能够引发和调控讨论,保持节目的秩序和平衡。
电视谈话节目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们不仅提供了信息和娱乐,还可以促进公众对各种话题的了解和关注。
通过展示不同观点和意见的辩论,电视谈话节目可以帮助观众思考问题、形成自己的观点,并促进社会对话和进步。
同时,电视谈话节目也是一个平台,让普通人的声音得到传播和关注。
第十章广播电视谈话节目10.1复习笔记【知识框架】【重点难点归纳】一、广播电视谈话节目的主要类别和特征1.广播电视谈话节目的基本含义广播电视谈话节目,是指将人际间的语言交流引入广播电视,并将这种交流本身作为节目的内容和形式呈现给受众。
从表现形式上看,谈话类节目往往是由主持人与一位或数位访谈/谈话对象就预先设定的话题在演播现场进行讨论交流,并通常会开放现场的热线电话或设置网络互动平台,接受演播室谈话现场之外的听众或观众打来电话、发短信或直接在网络平台上参与讨论。
2.广播电视谈话节目的种类(1)新闻时政、公共事务和社会生活类谈话节目这一大类谈话节目主要的话题是社会政治、时事新闻、老百姓关心的社会公共事务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与时事新闻往往可以分为硬新闻和软新闻两大类别相似,这类广播电视谈话节目的话题往往也可以分成硬话题和软话题两大类。
①硬话题这主要是指新闻时政、公共事务方面的话题,往往是围绕当前社会上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或者令人关注的新闻事件而引发的社会话题来进行讨论。
②软话题这主要集中在社会生活类、情感类等谈话节目当中。
这类节目往往涉及家庭、恋爱、婚姻、伦理、道德、法律、人际关系、教育等社会生活内容的方方面面。
(2)社会名流、文体明星访谈节目①这类节目所邀请的嘉宾往往是社会知名人士。
②这类节目的主要表现形式,通常是主持人与嘉宾在演播室内进行的面对面的对谈节目,一般是一对一的访谈;有时也因话题原因,由主持人一人与多个嘉宾对谈。
③这类访谈节目的话题内容范围比较广泛,从硬性的社会话题事件到软性的八卦娱乐都可能涉猎。
④这类访谈节目的嘉宾,作为社会名流、演艺界人士,往往也有很多受访经验,谈吐与节目节奏、效果契合度往往较高,通常会使节目节奏更为紧凑流畅、张弛有度,节目效果通常比普通嘉宾要好。
但也因为嘉宾往往熟悉节目流程,反而被认为这类节目不像是真正的访谈,而更像是一个安排好的“演出”。
(3)情感、人际关系、心理自助类谈话节目①这类节目在广播里的表现形式通常以主持人与单个听众交流的形式为主,有时也出现多人交流的情况,主要内容是以个人的感情抚慰为多。
广播电视谈话节目的主要类别和特征广播电视谈话节目是一种常见的电视节目形式,它通过主持人的引导和嘉宾的参与,讨论和解析一系列话题。
根据不同的主题和特点,广播电视谈话节目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 新闻时事类谈话节目这类节目主要聚焦于时事新闻,通过搜集和解析当天的新闻事件,让嘉宾就有关话题进行讨论和观点交流。
这类节目的特点是紧跟时事热点,具有较强的权威性和客观性。
2. 综合性谈话节目综合性谈话节目通常涵盖多个领域的话题,如社会问题、娱乐八卦、科技发展等,通过邀请不同领域的专家或知名人士进行对话。
这类节目的特点是内容多样化,能够吸引不同背景的观众。
3. 文化艺术类谈话节目这类节目主要聚焦于艺术和文化领域的话题,如文学、音乐、电影、舞蹈等。
节目邀请文化名人或艺术家,探讨他们的创作理念和艺术态度,并进行艺术作品的解读和分析。
这类节目的特点是注重审美享受和文化内涵。
4. 健康生活类谈话节目健康生活类谈话节目关注健康生活方式和健康问题,通过邀请医生、营养师等专家解答观众关心的健康问题,同时讨论保持身心健康的方法和建议。
这类节目的特点是实用性强,关注大众的健康需求。
不同类型的广播电视谈话节目具有以下共同的特征:1. 主题明确:每个节目都有一个明确的主题或话题,确保讨论的焦点和连贯性。
2. 嘉宾邀请:节目邀请专业人士、名人或相关领域的权威人士作为嘉宾,以确保讨论的专业性和权威性。
3. 互动性强:观众通常可以通过电话、短信、社交媒体等渠道参与节目的讨论和互动。
4. 话题开放性:节目给嘉宾充分的发言空间,鼓励各种观点和角度的交流,并避免一味迎合或偏颇。
5. 媒体展示:电视节目往往通过明星效应、图表数据或实地访谈等方式,将观点和信息直观地呈现给观众,增加观赏性和吸引力。
总的来说,广播电视谈话节目以其多样的形式和内容,成为了广大观众从中获取信息、交流观点和体验文化的重要途径。
广播电视谈话节目是一种受众广泛、时长较长的节目形式,通过主持人与嘉宾的对话、讨论和观点交流,提供给观众一种深入了解某一话题的机会,同时也为各界专家、学者和名人提供了展示自己观点和形象的平台。
广播电视节目的类型与风格广播电视节目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可以给观众带来娱乐、信息和启发。
在广播电视领域,不同类型与风格的节目各具特色,每种节目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和受众群体。
本文将探讨几种常见的广播电视节目类型及其特点。
一、新闻类节目新闻类节目是广播电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任务是为观众提供及时、准确的新闻信息。
这类节目通常包括头条新闻、时事评论、采访报道等内容,以直击新闻事件、分析时事热点为特点。
新闻类节目以严谨的报道方式和客观的态度著称,旨在为观众呈现一个真实、全面的世界。
二、娱乐类节目娱乐类节目是广播电视中备受欢迎的类型,其目的是为观众提供愉快、轻松的观赏体验。
这类节目包括综艺节目、真人秀、音乐节目等,通常注重节目的互动性和娱乐性,以各种形式的表演和游戏吸引观众眼球。
娱乐类节目注重情感营造和互动体验,能够让观众忘却疲劳,放松身心。
三、文化类节目文化类节目是广播电视中重要的知识传播平台,旨在让观众了解各种文化形式、历史知识和人文精神。
这类节目包括文化讲座、纪录片、艺术展示等,以丰富多彩的文化内容吸引观众。
文化类节目注重深度挖掘和传播文化精髓,帮助观众提升审美情趣和文化修养。
四、教育类节目教育类节目是广播电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为观众提供优质的教学资源和知识普及服务。
这类节目包括课堂讲座、知识科普、学习指导等,通常以专业的学术态度和严谨的知识传授方式著称。
教育类节目注重启发和激发观众的思维能力和求知欲,能够给人以启示和帮助。
五、互动类节目互动类节目是广播电视中的创新类型,其特点是能够与观众进行互动交流和参与体验。
这类节目包括网络直播、互动游戏、话题讨论等,通常以实时互动和个性化服务为特点。
互动类节目注重观众参与度和体验感,能够拉近观众与节目之间的距离,提升收视率和用户粘性。
广播电视节目的类型与风格多种多样,每种类型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和受众群体。
通过不同类型的节目,观众可以获得不同形式的信息、娱乐和启示,丰富自己的生活体验。
第六章广播电视谈话类第二节谈话类节目概述一、谈话类节目的定义和产生1、定义谈话类节目在西方称为“Talk Show”,一般港台媒体习惯将其翻译成“脱口秀”。
谈话类节目指的是主持人与访谈对象就预先设定的话题在演播现场进行讨论,并开放现场热线接受场外受众的电话参与。
2、谈话类节目的产生和发展(1)国外:1936年8月26日英国BBC第一次正式播出电视节目时就在串场中采用了谈话的方式。
电视史学家一般都把NBC 1954年推出的《今夜》TONIGHT看成是第一档谈话类节目。
60年代,节目的低成本使得谈话节目大发展,日间节目出现了交谈性节目。
70年代和80年代早期,出现了一种趋势,节目内容、外观更注重现实生活。
80-90年代是美国电视谈话类节目迅猛发展的时期,大批的电视谈话节目活跃在屏幕上。
如《奥普拉.温弗瑞秀》(Oprah Winfrey Show) 《拉里.金时间》(Larry King Show)、《大卫深夜脱口秀》(Late Show with David Letterman )以奥普拉.温弗瑞秀名字命名的《奥普拉.温弗瑞秀》(Oprah Winfrey Show)火爆美国荧屏20多年,成为美国电视谈话节目当之无愧的霸主。
她因此被称为“脱口秀女王”。
谈话类节目的产生和发展(2)国内情况:九十年代初,我国广播电台有了谈话类节目;1992年,上海东方电视台《东方直播室》开播,这个节目的诞生意味着中国电视诞生了一种新的节目形态----电视谈话节目。
此后,一些地方台也相继开办了电视谈话节目,如广东电视台的《岭南直播室》,黑龙江电视台的《北方直播室》,广州电视台的《夜谈》,山东电视台的《午夜相伴》等。
谈话类节目的产生和发展1996年3月16日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开播,成为全国影响力最大的电视谈话类节目。
第一期节目《谁来保护消费者》,崔永元开始在全国掀起了谈话节目的热潮。
截至2001年9月,我国的各类电视谈话节目已多达179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