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神经阻滞适应症禁忌症并发症
- 格式:doc
- 大小:51.00 KB
- 文档页数:15
▲神经阻滞的顺应征1.创伤.手术后的急性痛2.各类精神病理性痛苦悲伤,如三叉神经痛.舌咽神经痛.带状疱疹及疱疹后神经痛.庞杂区域痛苦悲伤分解征.幻肢痛等.3.慢性退行性变如颈椎病.腰椎间盘凸起症.退行性骨关节病骨性关节炎等.4.各类头痛.如颈源性头痛.偏头疼.丛集性头疼.枕神经痛等.5.各类血管疾病如雷诺氏症.闭塞性脉管炎.心绞痛.脑血管痉挛等.6.癌性痛苦悲伤.7.非痛苦悲伤性疾病.如面神经麻木.面肌痉挛.颞关节杂乱分解征.突发性耳聋.视神经炎.过敏性鼻炎.固执性呃转.自立神经杂乱症等.▲神经阻滞的禁忌征1.未明白诊断者忌行神经阻滞以免掩饰病情.2.不合作患者.3.局部或全身沾染.4.有出血偏向者.6.局麻药过敏者.▲头面部神经阻滞☞眶上神经阻滞术【顺应征】1.眶上神经第一支眼神经痛者.2.眶上神经带状疱疹或疱疹后神经痛.【禁忌征】1.局部沾染.2.有出血偏向者.【并发征】上眼睑水肿:眶上神经阻滞后可消失,不需特别处理,数日后可自行消退.☞眶下神经阻滞术【顺应征】眶下神经散布区痛苦悲伤.【禁忌征】1.局部沾染.2.有出血偏向者.【并发征】面部肿胀:打针神经毁损药后部分患者消失面部肿胀,打针曲安奈德5-10ml/0.5-1ml可预防或减轻面部肿胀.☞上颌神经阻滞术【顺应征】1.三叉神经第Ⅱ支痛.2.上颌神经散布区带状疱疹或疱疹后神经痛.3.上颌神经散布区毁伤性痛苦悲伤.【禁忌征】1.局部沾染.2.有出血偏向者.【并发征】1.局部痛苦悲伤:打针神经毁损药后可消失一过性痛苦悲伤加剧,一般不特别处理,轻微者冷敷可减轻或解除痛苦悲伤.2.局部血肿:常由供给翼腭窝处的血管出血造成,轻微者冷敷可减轻或清除血肿.☞下颌神经阻滞术【顺应征】1.下颌神经及其各分支神经散布区域痛苦悲伤.2.下颌神经及其各分支神经散布区域癌痛,外伤.放疗后痛苦悲伤.3.下颌神经及其各分支神经散布区域带状疱疹或疱疹后神经痛.【禁忌征】1.局部沾染.2.有出血偏向者.【并发征】局部血肿:脸颊部软组织出血,一般不需特别处理,轻微者间断冷敷可减轻痛苦悲伤或清除血肿.神经毁伤:穿刺时轻微毁伤神经可消失中断数周的痛苦悲伤.☞颏神经阻滞术【顺应征】1.三叉神经痛.颌神经痛.2.颌神经散布区带状疱疹或疱疹后神经痛.【禁忌征】1.局部沾染.2.有出血偏向者.【并发征】1.局部肌肉萎缩:神经毁损药剂量不宜过大,防止局部肌肉萎缩.2.神经毁伤:穿刺过深,针尖刺入颏管易致神经毁伤.☞半月神经节阻滞术【顺应征】1.各支三叉神经痛.2.三叉神经区域癌性痛苦悲伤.外伤或放疗后痛苦悲伤.3.三叉神经散布区域带状疱疹或疱疹后神经痛.【禁忌征】1.局部沾染.2.有出血偏向者.【并发征】1.角膜溃疡.掉明:是半月神经节阻滞最轻微的并发症,消失角膜感到减退.角膜溃疡,甚至掉明.2.颅内出血:进针过深或重复穿刺可毁伤脑膜中动脉,导致颅内出血或血肿.3.穿刺部位肿胀:打针神经毁损药后,部分患者消失穿刺部位肿胀,可间断冷敷减轻肿胀.4.头晕.恶心:进针过深针尖刺破硬脑膜或脑膜袖,导致局麻药误入蛛网膜下隙可造成头晕.恶心,有时表示为延迟性头晕.5.其他脑神经功效受损:患者消失视物隐约.复视及咽部不适.☞面神经阻滞术【顺应征】1.面神经痉挛.2.面神经炎.【禁忌征】1.局部沾染.2.有出血偏向者.【并发征】1.局部肿胀痛苦悲伤:打针无水乙醇后可消失打针部位肿胀或局部痛苦悲伤,一般不需特别处理.2.面神经麻木:治疗面神经痉挛药物剂量过大或浓渡过高,可致面神经麻木,表示患侧眉下垂.吵嘴下垂,眼睑不克不及闭合,流泪.流涎等,可中断数月至数年.☞枕大神经阻滞术【顺应征】1.颈源性头痛及其他原因引起的枕后痛苦悲伤.2.枕大神经散布区带状疱疹或疱疹后神经痛.3.第1.2颈椎骨转移瘤引起的头痛.【禁忌征】1.局部沾染.2.有出血偏向者.【并发征】局麻药中毒:药物误入枕动脉可致局麻药中毒.ஐ㇏▲颈肩上肢的神经阻滞☞膈神经阻滞术【顺应征】1.固执性呃逆.2.反射性膈肌痉挛.【禁忌征】1.呼吸功效不全或有轻微肺部疾病者.2.严禁双侧同时阻滞.3.局部剖解不清或气管显著移位.受压者.【并发征】1.气胸.血气胸:穿刺点偏低.进针过深可刺破肋膜顶或肺尖导致气胸,刺破血管可致血气胸.2.局麻药中毒:注药前未细心回抽,致药液误入血管所致.3.Horner分解征:穿刺过深或药物剂量过大,可阻滞颈交感神经节,消失Horner分解征.4.声嘶:穿刺过深或药物剂量过大,阻滞喉返神经可致声嘶.☞颈椎椎间孔(椎旁)神经根阻滞术【顺应征】1.第2颈神经阻滞治疗颈源性痛苦悲伤.2.第4-7颈神经阻滞治疗颈椎病.颈部根性神经痛等.3.颈部外伤后神经痛,颈.上胸带状疱疹后神经痛.4.可在影像导引下定位或神经刺激器准肯定位,用局麻药物复合抗炎镇痛进行神经根阻滞,治疗响应神经安排区的非癌性根性痛或癌性痛苦悲伤.【禁忌征】1.颈部畸形.2.颈部伟大肿物.3.气管受压.移位.4.禁忌双侧同时阻滞.【并发征】1.局麻药中毒:颈部血运丰硕,局麻药接收快,药物误入血管或用量大均可致局麻药中毒.2.喉返神经阻滞或Horner分解征:进针过深.偏内侧,或药物剂量过大,易造成喉返神经阻滞麻木,消失声嘶.掉音或呼吸艰苦.颈交感神经节阻滞可消失Horner分解征.3.膈神经麻木:膈神经重要由C4神经构成,同时也接收C3 和C5脊神经部分纤维,进行颈椎间孔神经阻滞时,常可累计膈神经,患者消失呼吸艰苦.胸闷,甚至轻度发绀,双侧阻滞症状更显著.应实时给氧.帮助呼吸,加强肋间肌运动,保持足够通气量.4.全脊髓麻醉:穿刺时过深,进针偏向与椎间孔平行,针尖刺入蛛网膜下隙或硬脊膜外腔,注药后可致全脊髓麻木.5.局部出血或血肿:颈部血管丰硕,穿刺时操纵粗暴,毁伤血管可致出血.血肿形成,可榨取颈动脉.静脉及气管等组织.☞颈浅丛神经阻滞术【顺应征】落枕.枕后神经痛.耳大神经痛.颈皮神经痛及锁骨上神经痛等.【禁忌征】1.局部沾染.2.有出血偏向者.【并发征】局麻药中毒:局麻药误入颈外静脉可致局麻药中毒.☞肩胛上神经阻滞术【顺应征】1.颈肩部及肩胛部痛苦悲伤的治疗,如颈椎病.肩周炎.肩峰下滑囊炎.软组织毁伤引起的肩胛区痛苦悲伤.2.肩关节疾病的手段治疗,如肩关节脱臼手段复位.3.打针神经毁损药治疗肩部癌性痛.【禁忌征】1.局部沾染.2.有出血偏向者.3.轻微肺气肿患者.1.气胸:穿刺过深,针尖刺破肋膜顶或肺尖可致气胸.2.神经毁伤:操纵进程中为查找异感重复穿刺,可致神经毁伤.☞臂丛神经阻滞术【顺应征】1.外伤.骨折.肿瘤等引起上肢痛苦悲伤,如肩臂软组织痛.肩周炎.上肢血管性疾病.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等.2.中枢性或末梢性上肢痛苦悲伤的辨别诊断.【禁忌征】1.穿刺部位畸形.沾染或肿瘤.2.肺气肿或呼吸功效不全者.3.有出血偏向者.【并发征】1.Horner分解征:臂丛神经阻滞并发颈交感神经节阻滞时可消失Horner分解征,多不需处理.2.喉返神经阻滞:多因药物剂量大引起,表示声音嘶哑.掉音.3.膈神经阻滞:一旦产生应实时给氧.帮助呼吸.4.全脊髓麻醉:进针偏向垂直于椎体,或进针过深,可能是药物误入蛛网膜下隙,致全脊髓麻醉.5.局麻药中毒:因为进针偏向垂直于椎体,或进针过深,药物误入椎动脉可致局麻药中毒.☞尺神经阻滞术尺神经安排区域内的痛苦悲伤.【禁忌征】1.骨关节肿瘤.畸形.骨折.血肿及沾染等.2.穿刺部位剖解平常.【并发征】1.尺神经毁伤:穿刺动作粗暴,或为查找异感重复穿刺,或将药液注入神经鞘内,可毁伤尺神经.2.出血.血肿:穿刺时刺破尺动脉,可造成局部出血.血肿.3.局麻药中毒:药液误入血管可致局麻药中毒.▲胸背腰骶神经阻滞☞肋间神经阻滞术【顺应征】1.胸外伤后痛苦悲伤,如肋骨骨折.胸壁挫伤等.2.胸部后上腹部手术后镇痛.3.各类神经导致的肋间神经痛,如胸椎结核.胸椎转移瘤.退行性胸椎病.强直性脊柱炎.肋膜炎等榨取或刺激肋间神经所致的痛苦悲伤,及胸前壁或侧壁的带状疱疹或疱疹后神经痛.【禁忌征】1.有轻微的心肺疾病者慎用或不必肋间神经痛.2.局部沾染.【并发征】1.气胸或血气胸:盲目进针或进针过深,刺破肋膜及血管可致气胸或血气胸.2.局麻药中毒:注药前未细心回抽,局麻药误入血管所致.☞胸椎椎间孔神经根阻滞术【顺应征】同肋间神经阻滞术.较之肋间神经阻滞术,椎间孔神经阻滞术可完整阻断胸前.后支及交感神经交通支的传导,可清除胸背部的痛苦悲伤.【禁忌征】同肋间神经阻滞术.【并发征】1.全脊髓麻醉:药量过大.注药过快致消炎镇痛液误入蛛网膜下隙,导致全脊髓麻醉.2.局麻药中毒:药液误入血管可致局麻药中毒.3.气胸或血气胸:穿刺时毁伤肋膜.肺或血管可致气胸或血气胸.☞腰大肌肌间沟神经阻滞术【顺应征】1.坐骨神经痛.股神经痛.隐神经痛.股外侧皮神经痛.急性腰肌扭伤及腰椎退行性变导致腰痛.2.腰椎间盘凸起症等引起的根性神经痛.【禁忌征】1.局部沾染.2.轻微心肺疾病.3.轻微出血偏向.【并发征】1.局麻药中毒:药液误入血管可致局麻药中毒.2.腰丛神经毁伤:穿刺时为追求异感重复穿刺可致腰丛神经毁伤.☞腰椎椎间孔神经根阻滞术【顺应征】【禁忌征】【并发征】☞腰脊神经后支阻滞术【顺应征】【禁忌征】【并发征】☞腰椎硬膜外前侧间隙神经阻滞术【顺应征】【禁忌征】【并发征】☞臀上皮神经阻滞术【顺应征】【禁忌征】【并发征】☞腰大肌肌间沟神经阻滞术【禁忌征】【并发征】☞髂腹股沟和髂腹下神经阻滞术【顺应征】【禁忌征】【并发征】▲下肢神经阻滞术☞股神经阻滞术【顺应征】【禁忌征】【并发征】☞股外侧皮神经阻滞术【顺应征】【禁忌征】【并发征】☞闭孔神经阻滞术【顺应征】【禁忌征】【并发征】☞坐骨神经阻滞术【顺应征】【并发征】☞腓总神经阻滞术【顺应征】【禁忌征】【并发征】☞隐神经阻滞术【顺应征】【禁忌征】【并发征】☞踝部腓浅神经阻滞术【顺应征】【禁忌征】【并发征】☞膝部胫神经阻滞术【顺应征】【禁忌征】【并发征】☞踝后胫后神经阻滞术【顺应征】【禁忌征】【并发征】▲交感神经阻滞术☞星状神经节阻滞术【顺应征】【禁忌征】【并发征】☞胸交感神经节阻滞术【顺应征】【禁忌征】【并发征】☞腰交感神经节阻滞术【顺应征】【禁忌征】【并发征】☞腹腔神经丛阻滞术【顺应征】【禁忌征】【并发征】▲椎管内神经阻滞术☞颈部硬膜外间隙阻滞术【顺应征】【禁忌征】【并发征】☞胸部硬膜外间隙阻滞术【顺应征】【禁忌征】【并发征】☞腰部硬膜外间隙阻滞术【顺应征】【禁忌征】【并发征】☞骶管硬膜外间隙阻滞术【顺应征】【禁忌征】【并发征】局部打针疗法▲颈肩上肢部打针☞颈椎关节突关节打针【顺应征】【禁忌征】【并发征】☞肩关节及关节四周打针【顺应征】【禁忌征】【并发征】☞肘关节打针【顺应征】【禁忌征】【并发征】☞肱骨外上髁打针(在409页)【顺应征】【禁忌征】【并发征】☞肱骨内上髁打针(在410页)【顺应征】【禁忌征】【并发征】☞桡骨茎突打针(在409页)【顺应征】【禁忌征】【并发征】☞腕关节打针【顺应征】【禁忌征】【并发征】☞掌指关节打针【顺应征】【并发征】☞指间关节打针【顺应征】【禁忌征】【并发征】☞屈指肌腱鞘打针(在405页)【顺应征】【禁忌征】【并发征】▲胸背腰骶部打针☞肋横突关节打针【顺应征】【禁忌征】【并发征】☞腰椎关节突关节打针【顺应征】【禁忌征】【并发征】☞棘突间韧带打针(412页)【顺应征】【禁忌征】☞第三腰椎横突打针【顺应征】【禁忌征】【并发征】▲下肢部打针☞臀中肌打针【顺应征】【禁忌征】【并发征】☞膝关节打针【顺应征】【禁忌征】【并发征】☞膝内侧副韧带打针【顺应征】【禁忌征】【并发征】☞膝外侧副韧带打针【顺应征】【禁忌征】【并发征】☞踝关节打针【顺应征】【禁忌征】【并发征】☞跖趾关节打针【顺应征】【禁忌征】【并发征】☞趾间关节打针【顺应征】【禁忌征】【并发征】☞跟骨打针【顺应征】【禁忌征】【并发征】。
正中神经作用、阻滞疗法机制适应证、禁忌证、治疗方法、阻滞药物、射频技术、并发症、效果评定、评估标准、治疗目标疗程及注意事项正中神经是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混合神经,是负责前臂旋前的神经,拇指、食指、中指和手腕屈曲的神经,拇指前推和对位的神经,以及前 3 个手指掌侧的感觉神经。
正中神经阻滞可用于手术麻醉,相对于全身麻醉或臂丛神经阻滞风险较小,主要用于拇指、扳机指肌腱松解术和腕管综合征松解术,以及手掌拇指、食指及中指手术麻醉。
正中神经阻滞疗法是使用药物或物理措施,阻断正中神经感觉神经纤维的传导功能,切断“疼痛‐缺血‐疼痛”的恶性循环,缓解病灶局部血管、肌肉痉挛状态,改善局部血供,消除水肿,促进新陈,分成内侧支和外侧支两个分支,并在屈肌支持带远端分出一条掌侧返支需要注意的是,个别人掌侧返支发生变异,发生于屈肌支持带近端,正中神经在腕管处受压时可不表现出拇指运动和感觉功能受损症状需注意鉴别。
内侧支分为指掌侧总神经,进一步分成食指尺侧、中指尺桡侧和环指桡侧指掌侧固有神经,支配对应皮肤感觉,中指尺侧指掌侧固有神经发出肌支支配中指蚓状肌。
外侧支分出拇指尺侧指掌侧固有神经、食指桡侧固有神经,支配对应区域感觉,食指桡侧固有神经发出肌支支配食指蚓状肌。
掌侧返支发出 1、2 指指掌侧固有神经,收集相应皮肤的感觉,并发出肌支支配拇短展肌、拇对掌肌和拇短屈肌浅头代谢,松解粘连组织。
通过改善局部组织病理生理学状态,从根本上缓解正中神经支配区域的疼痛症状。
正中神经解剖学特点正中神经的起源与走行正中神经自臂丛发出,经胸大肌、胸小肌与肩胛下肌之间,紧贴腋动脉外侧下行,行至肘管处斜跨肱动脉转至其内侧,在肘部通过肱二头肌肌腱和旋前圆肌下方,贴骨间膜前面伴肱动脉下行,并发出分支支配肘部及前臂部的肌肉和皮区,穿过腕管,发出肌支和感觉支支配手部运动和感觉。
中神经外侧部分起源于臂丛神经的外侧束,内侧部分起源于臂丛神经内侧束。
其轴突起源于脊神经根 C6至 T1,起始于胸肩峰动脉起始处的远侧,腋动脉的外侧,在胸大肌和胸小肌之后,肩胛下肌之前穿行,贴胸大肌下缘离开腋区。
神经阻滞疗法神经阻滞疗法是一种通过注射药物或物理刺激来阻断神经功能传导的治疗方法,包括化学性和物理性两种。
化学性神经阻滞主要采用局部麻醉药物阻断神经传导功能,可用于手术中镇痛和疼痛治疗。
物理性神经阻滞则使用加热、加压、冷却等物理手段阻断神经传导功能。
神经阻滞疗法的机理主要是通过阻断痛觉的神经传导通路来实现镇痛作用。
局部麻醉药及神经破坏药能够抑制神经细胞膜内外钠离子和钾离子的流动,甚至引起细胞膜变性、细胞坏死,从而阻断神经纤维内神经冲动的传导。
此外,神经阻滞疗法还能改善血液循环、抗炎症等,产生良好的镇痛效果。
神经阻滞疗法的特点包括镇痛效果可靠、对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治疗范围及时效可选择性强、副作用小、疗效和操作技巧关系密切等。
神经阻滞疗法的适应症非常广泛,几乎可以用于治疗人身各部位各种性质的疼痛和许多非疼痛性症状与疾病。
但在选择适应症时,也要注意发展变化,不能不分时机对所有患者一概使用。
禁忌症包括精神失常者、穿刺部位有感染病灶者、有出血倾向或正在进行抗凝治疗者、对局麻药过敏者、低容量血症者等。
对原因不明的疼痛,务必在明确病因诊断后,再使用神经阻滞疗法,以免延误病情。
神经阻滞术前患者的准备:在进行神经阻滞治疗前,需要进行心理准备。
医生应向病人详细说明治疗方法、目的、可能产生的正常反应、穿刺及注药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感受,以及可能发生的副作用。
对于一些创伤较大、操作复杂的神经阻滞术,需要预先给予镇静药物。
少数情况下还要给予抗胆碱药物和血管活性药物。
病人口服安定0.1~0.2mg/Kg,除了能镇静和提高肌颤搐阀值外,对局麻药的中枢神经系统毒性作用也有轻度对抗和发挥保护作用。
对既往有局麻药异常反应史者,应做药物过敏试验。
长期服用加热镇痛药者,应查出凝血时间。
对老年人行椎管内阻滞前应拍摄脊椎X光片,以除外可能存在的异常结构,帮助选择穿刺部位。
行腹腔神经丛阻滞前,有条件的应作CT检查,以测量从穿刺点到腹主动脉后壁的距离。
▲神经阻滞的适应征1.创伤、手术后的急性痛2.各种神经病理性疼痛,如三叉神经痛、舌咽神经痛、带状疱疹及疱疹后神经痛、复杂区域疼痛综合征、幻肢痛等。
3.慢性退行性变如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退行性骨关节病骨性关节炎等。
4.各种头痛、如颈源性头痛、偏头疼、丛集性头疼、枕神经痛等。
5.各种血管疾病如雷诺氏症、闭塞性脉管炎、心绞痛、脑血管痉挛等。
6.癌性疼痛。
7.非疼痛性疾病、如面神经麻痹、面肌痉挛、颞关节紊乱综合征、突发性耳聋、视神经炎、过敏性鼻炎、顽固性呃转、自主神经紊乱症等。
▲神经阻滞的禁忌征1.未明确诊断者忌行神经阻滞以免掩盖病情。
2.不合作患者。
3.局部或全身感染。
4.有出血倾向者。
5.严重心肺功能不全者6.局麻药过敏者。
▲头面部神经阻滞☞眶上神经阻滞术【适应征】1.眶上神经第一支眼神经痛者。
2.眶上神经带状疱疹或疱疹后神经痛。
【禁忌征】1.局部感染。
2.有出血倾向者。
【并发征】上眼睑水肿:眶上神经阻滞后可出现,不需特殊处理,数日后可自行消退。
☞眶下神经阻滞术【适应征】眶下神经分布区疼痛。
【禁忌征】1.局部感染。
2.有出血倾向者。
【并发征】面部肿胀:注射神经毁损药后部分患者出现面部肿胀,注射曲安奈德5-10ml/0.5-1ml可预防或减轻面部肿胀。
☞上颌神经阻滞术【适应征】1.三叉神经第Ⅱ支痛。
2.上颌神经分布区带状疱疹或疱疹后神经痛。
3.上颌神经分布区损伤性疼痛。
【禁忌征】1.局部感染。
2.有出血倾向者。
【并发征】1.局部疼痛:注射神经毁损药后可出现一过性疼痛加剧,一般不特殊处理,严重者冷敷可减轻或解除疼痛。
2.局部血肿:常由供应翼腭窝处的血管出血造成,严重者冷敷可减轻或消除血肿。
☞下颌神经阻滞术【适应征】1.下颌神经及其各分支神经分布区域疼痛。
2.下颌神经及其各分支神经分布区域癌痛,外伤、放疗后疼痛。
3.下颌神经及其各分支神经分布区域带状疱疹或疱疹后神经痛。
【禁忌征】1.局部感染。
2.有出血倾向者。
神经阻滞技术操作规范神经阻滞技术是一种将局麻药注射于神经干、神经丛、神经节周围,阻滞七传导冲动,使受该神经支配的区域产生麻醉作用的方法。
下面介绍颈神经丛阻滞和臂神经丛阻滞的操作规范和注意事项。
颈神经丛阻滞适用于颈部手术的麻醉、颈部肿瘤或神经性疼痛治疗。
操作时,病人仰卧,头向对侧偏转并向后仰,进行常规皮肤消毒。
颈浅丛阻滞需要在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做一皮丘,与皮肤平面垂直进针达筋膜处,同吸无血液即注入局麻药5~10ml。
颈深丛阻滞则采用改良方法,于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与皮肤垂直方向进针,当穿刺达颈3或颈4横突后,将针稍后退离开骨质并回吸无脑脊液或血液后,注入局麻药5~8ml,即将该侧的颈深丛阻滞。
需要注意的并发症有颈交感神经阻滞合并霍纳综合征、喉返神经或膈神经阻滞有引起呼吸功能障碍的危险、局麻药毒性反应、误入蛛网膜下腔引起蛛网膜下腔阻滞、局部出血和血肿形成。
臂神经丛阻滞有两种方法:肌间沟组织法和锁骨上阻滞法。
肌间沟组织法适用于肩膀和上肢手术,但对前臂及尺侧阻滞效果稍差。
操作时,病人仰卧,前臂下垂,头转向对侧,进行常规皮肤消毒。
在环状软骨(颈6)水平,胸锁乳突肌外侧触及前斜角肌,再往外可触到一凹陷,即为肌间沟。
穿刺针向背、尾方向刺入,有穿破鞘膜感和异感出现,证明定位正确。
回吸无脑脊液或血液即注入局麻药15~25ml(含肾上腺素5ug/ml)。
需要注意的并发症有蛛网膜下腔或硬膜外腔阻滞、喉返神经或膈神经阻滞、局部血肿等。
锁骨上阻滞法适用于上臂、前臂及手掌部手术。
操作时,病人仰卧,双臂靠身体平放,头转向对侧,肩下垫一小枕。
在锁骨中点上缘1~1.5cm处进针,并向内、后、下方缓慢推进。
当触及第一肋骨或出现异感时,证明定位正确。
固定穿刺针,回吸无血液后注入局麻药20~30ml(含肾上腺素5ug/ml)。
需要注意的并发症有气胸、血胸、局部血肿等。
腋路阻滞法适用于上肢手术,尤以前臂和手掌部位手术最佳。
操作时,病人仰卧,上臂外展9°,前臂屈曲9°,充分暴露腋窝。
一、概述颈椎痛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主要表现为颈椎部位疼痛、僵硬、活动受限等症状。
颈椎痛的病因多样,包括颈椎退行性变、颈椎间盘突出、颈椎关节突关节炎、颈椎肌肉劳损等。
神经阻滞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通过注射药物阻断疼痛传导途径,缓解颈椎痛症状。
本文将详细介绍颈椎痛神经阻滞治疗方案。
二、适应症1. 颈椎退行性变引起的颈椎痛;2. 颈椎间盘突出引起的颈椎痛;3. 颈椎关节突关节炎引起的颈椎痛;4. 颈椎肌肉劳损引起的颈椎痛;5. 颈椎手术后疼痛;6. 对颈椎痛治疗有明确要求的患者。
三、禁忌症1. 严重的心、肺、肝、肾功能不全;2. 严重血液系统疾病;3. 患有出血性疾病;4. 颈椎感染;5. 对局部麻醉药物过敏。
四、治疗方法1. 术前准备(1)详细询问病史,了解颈椎痛的病因、病程、治疗经过等;(2)完善相关检查,如颈椎X光片、MRI等;(3)签署知情同意书;(4)术前1小时给予患者0.5mg阿托品,预防心动过缓;(5)术前30分钟给予患者0.1mg地西泮,缓解患者紧张情绪。
2. 神经阻滞方法(1)定位: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根据疼痛部位选择合适的穿刺点,如颈椎横突点、颈椎椎间孔等;(2)消毒:用碘伏消毒穿刺点皮肤,范围约5cm×5cm;(3)局麻:用1%利多卡因进行皮肤局部麻醉;(4)穿刺:根据穿刺点选择合适的穿刺针,如7号穿刺针,穿刺针与皮肤呈30°~45°角,缓慢进针;(5)注射药物:注射药物包括局部麻醉药物、激素、神经营养药物等,如利多卡因、曲安奈德、维生素B1、维生素B12等;(6)注射量:根据患者病情和体重,注射药物量一般为5~20ml;(7)拔针:注射完成后,缓慢拔出穿刺针,按压穿刺点,防止出血。
3. 术后处理(1)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如心率、血压、呼吸等;(2)观察穿刺点是否有出血、感染等并发症;(3)嘱患者术后6小时内避免剧烈活动;(4)术后给予患者抗感染药物,预防感染;(5)嘱患者定期复查,了解治疗效果。
胫神经阻滞疗法适应症、禁忌症、并发症及操作要点胫神经是坐骨神经在腘窝内的直接延续,在腘窝内,胫神经与腘血管伴行,下行至比目鱼肌深面,与胫后动、静脉伴行,最终绕过内踝后方后,分成足底外侧神经、足底内侧神经和跟骨内侧神经。
胫神经肌支主要支配小腿肌后群和足底,皮支主要支配小腿后下段、足底皮肤。
胫神经阻滞技术在疼痛科、麻醉科应用广泛。
主要应用于胫神经支配区域的疼痛,包括带状疱疹相关性疼痛、下肢软组织疼痛、幻肢/趾痛、跖筋膜炎等;其还能够辅助完善麻醉效果以完成下肢远端后侧、足底手术,以及该部位手术后的镇痛。
胫神经阻滞通常在影像学引导下进行,尤其是近几年超声技术的发展,超声引导下的神经阻滞广泛应用,超声下胫神经显示清晰,可视化操作将更安全、更精准、更容易,阻滞效果更确切,可有效地避免并发症,医患双方无辐射暴露,在临床上实用性极高。
胫神经解剖特点胫神经作为坐骨神经的直接延续,是L4-5、S1-3脊神经根腹侧分支发出的神经纤维,在大腿远端,腘横纹上方约4—10cm处,坐骨神经分为腓总神经和胫神经,胫神经通过腘窝进入腓肠肌内、外侧头之间后向比目鱼肌深部走行,行至踝关节内侧逐渐浅表,于跟骨内侧浅面、屈肌支持带深面进入足底。
胫神经在腘窝处与腘动、静脉伴行,于腘肌下缘与腘血管的分支胫后动、静脉伴行直至踝关节内侧。
胫神经肌支主要于小腿上1/3段发出,由近及远分别为腓肠肌内侧头支、腓肠肌外侧头支、比目鱼肌浅支、腘肌支、胫骨后肌支、比目鱼肌深支、趾长屈肌支、跟长屈肌支,分别支配腓肠肌、比目鱼肌、腘肌、胫骨后肌、趾长屈肌、跟长屈肌等。
发出关节支,支配膝关节周围感受器于腘窝处,胫神经皮支主要为腓肠内侧皮神经,于腓肠肌内、外侧头之间下行至小腿中部,穿筋膜达皮下,与腓总神经的分支(腓肠外侧皮神经)汇合成腓肠神经,分布于小腿下部后外侧面的皮肤。
胫神经的终末支还包括在踝关节内侧下方发出的足底内侧神经、足底外侧神经、跟骨内侧神经。
分支部位在屈肌支持带的下缘或较远侧,但也有在屈肌支持带上方,经展肌近侧缘的纤维性开口进入足底,并与同名血管伴行。
▲神经阻滞的适应征1.创伤、手术后的急性痛2.各种神经病理性疼痛,如三叉神经痛、舌咽神经痛、带状疱疹及疱疹后神经痛、复杂区域疼痛综合征、幻肢痛等。
3.慢性退行性变如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退行性骨关节病骨性关节炎等。
4.各种头痛、如颈源性头痛、偏头疼、丛集性头疼、枕神经痛等。
5.各种血管疾病如雷诺氏症、闭塞性脉管炎、心绞痛、脑血管痉挛等。
6.癌性疼痛。
7.非疼痛性疾病、如面神经麻痹、面肌痉挛、颞关节紊乱综合征、突发性耳聋、视神经炎、过敏性鼻炎、顽固性呃转、自主神经紊乱症等。
▲神经阻滞的禁忌征1.未明确诊断者忌行神经阻滞以免掩盖病情。
2.不合作患者。
3.局部或全身感染。
4.有出血倾向者。
5.严重心肺功能不全者6.局麻药过敏者。
▲头面部神经阻滞☞眶上神经阻滞术【适应征】1.眶上神经第一支眼神经痛者。
2.眶上神经带状疱疹或疱疹后神经痛。
【禁忌征】1.局部感染。
2.有出血倾向者。
【并发征】上眼睑水肿:眶上神经阻滞后可出现,不需特殊处理,数日后可自行消退。
☞眶下神经阻滞术【适应征】眶下神经分布区疼痛。
【禁忌征】1.局部感染。
2.有出血倾向者。
【并发征】面部肿胀:注射神经毁损药后部分患者出现面部肿胀,注射曲安奈德5-10ml/0.5-1ml可预防或减轻面部肿胀。
☞上颌神经阻滞术【适应征】1.三叉神经第Ⅱ支痛。
2.上颌神经分布区带状疱疹或疱疹后神经痛。
3.上颌神经分布区损伤性疼痛。
【禁忌征】1.局部感染。
2.有出血倾向者。
【并发征】1.局部疼痛:注射神经毁损药后可出现一过性疼痛加剧,一般不特殊处理,严重者冷敷可减轻或解除疼痛。
2.局部血肿:常由供应翼腭窝处的血管出血造成,严重者冷敷可减轻或消除血肿。
☞下颌神经阻滞术【适应征】1.下颌神经及其各分支神经分布区域疼痛。
2.下颌神经及其各分支神经分布区域癌痛,外伤、放疗后疼痛。
3.下颌神经及其各分支神经分布区域带状疱疹或疱疹后神经痛。
【禁忌征】1.局部感染。
2.有出血倾向者。
【并发征】局部血肿:面颊部软组织出血,一般不需特殊处理,严重者间断冷敷可减轻疼痛或消除血肿。
神经损伤:穿刺时严重损伤神经可出现持续数周的疼痛。
☞颏神经阻滞术【适应征】1.三叉神经痛、颌神经痛。
2.颌神经分布区带状疱疹或疱疹后神经痛。
【禁忌征】1.局部感染。
2.有出血倾向者。
【并发征】1.局部肌肉萎缩:神经毁损药剂量不宜过大,避免局部肌肉萎缩。
2.神经损伤:穿刺过深,针尖刺入颏管易致神经损伤。
☞半月神经节阻滞术【适应征】1.各支三叉神经痛.2.三叉神经区域癌性疼痛、外伤或放疗后疼痛。
3.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带状疱疹或疱疹后神经痛。
【禁忌征】1.局部感染。
2.有出血倾向者。
【并发征】1.角膜溃疡、失明:是半月神经节阻滞最严重的并发症,出现角膜感觉减退、角膜溃疡,甚至失明。
2.颅内出血:进针过深或反复穿刺可损伤脑膜中动脉,导致颅内出血或血肿。
3.穿刺部位肿胀:注射神经毁损药后,部分患者出现穿刺部位肿胀,可间断冷敷减轻肿胀。
4.头晕、恶心:进针过深针尖刺破硬脑膜或脑膜袖,导致局麻药误入蛛网膜下隙可造成头晕、恶心,有时表现为延迟性头晕。
5.其他脑神经功能受损:患者出现视物模糊、复视及咽部不适。
☞面神经阻滞术【适应征】1.面神经痉挛。
2.面神经炎。
【禁忌征】1.局部感染。
2.有出血倾向者。
【并发征】1.局部肿胀疼痛:注射无水乙醇后可出现注射部位肿胀或局部疼痛,一般不需特殊处理。
2.面神经麻痹:治疗面神经痉挛药物剂量过大或浓度过高,可致面神经麻痹,表现患侧眉下垂、口角下垂,眼睑不能闭合,流泪、流涎等,可持续数月至数年。
☞枕大神经阻滞术【适应征】1.颈源性头痛及其他原因引起的枕后疼痛。
2.枕大神经分布区带状疱疹或疱疹后神经痛。
3.第1、2颈椎骨转移瘤引起的头痛。
【禁忌征】1.局部感染。
2.有出血倾向者。
【并发征】局麻药中毒:药物误入枕动脉可致局麻药中毒。
ஐ㇏▲颈肩上肢的神经阻滞☞膈神经阻滞术【适应征】1.顽固性呃逆。
2.反射性膈肌痉挛。
【禁忌征】1.呼吸功能不全或有严重肺部疾病者。
2.严禁双侧同时阻滞。
3.局部解剖不清或气管明显移位、受压者。
【并发征】1.气胸、血气胸:穿刺点偏低、进针过深可刺破胸膜顶或肺尖导致气胸,刺破血管可致血气胸。
2.局麻药中毒:注药前未仔细回抽,致药液误入血管所致。
3.Horner综合征:穿刺过深或药物剂量过大,可阻滞颈交感神经节,出现Horner综合征。
4.声嘶:穿刺过深或药物剂量过大,阻滞喉返神经可致声嘶。
☞颈椎椎间孔(椎旁)神经根阻滞术【适应征】1.第2颈神经阻滞治疗颈源性疼痛。
2.第4-7颈神经阻滞治疗颈椎病、颈部根性神经痛等。
3.颈部外伤后神经痛,颈、上胸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4.可在影像导引下定位或神经刺激器精确定位,用局麻药物复合抗炎镇痛进行神经根阻滞,治疗相应神经支配区的非癌性根性痛或癌性疼痛。
【禁忌征】1.颈部畸形。
2.颈部巨大肿物。
3.气管受压、移位。
4.禁忌双侧同时阻滞。
【并发征】1.局麻药中毒:颈部血运丰富,局麻药吸收快,药物误入血管或用量大均可致局麻药中毒。
2.喉返神经阻滞或Horner综合征:进针过深、偏内侧,或药物剂量过大,易造成喉返神经阻滞麻痹,出现声嘶、失音或呼吸困难。
颈交感神经节阻滞可出现Horner综合征。
3.膈神经麻痹:膈神经主要由C4神经组成,同时也接受C3 和C5脊神经部分纤维,进行颈椎间孔神经阻滞时,常可累计膈神经,患者出现呼吸困难、胸闷,甚至轻度发绀,双侧阻滞症状更明显。
应及时给氧、辅助呼吸,增强肋间肌活动,维持足够通气量。
4.全脊髓麻醉:穿刺时过深,进针方向与椎间孔平行,针尖刺入蛛网膜下隙或硬脊膜外腔,注药后可致全脊髓麻痹。
5.局部出血或血肿:颈部血管丰富,穿刺时操作粗暴,损伤血管可致出血、血肿形成,可压迫颈动脉、静脉及气管等组织。
☞颈浅丛神经阻滞术【适应征】落枕、枕后神经痛、耳大神经痛、颈皮神经痛及锁骨上神经痛等。
【禁忌征】1.局部感染。
2.有出血倾向者。
【并发征】局麻药中毒:局麻药误入颈外静脉可致局麻药中毒。
☞肩胛上神经阻滞术【适应征】1.颈肩部及肩胛部疼痛的治疗,如颈椎病、肩周炎、肩峰下滑囊炎、软组织损伤引起的肩胛区疼痛。
2.肩关节疾病的手法治疗,如肩关节脱臼手法复位。
3.注射神经毁损药治疗肩部癌性痛。
【禁忌征】1.局部感染。
2.有出血倾向者。
3.严重肺气肿患者。
【并发征】1.气胸:穿刺过深,针尖刺破胸膜顶或肺尖可致气胸。
2.神经损伤:操作过程中为寻找异感反复穿刺,可致神经损伤。
☞臂丛神经阻滞术【适应征】1.外伤、骨折、肿瘤等引起上肢疼痛,如肩臂软组织痛、肩周炎、上肢血管性疾病、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等。
2.中枢性或末梢性上肢疼痛的鉴别诊断。
【禁忌征】1.穿刺部位畸形、感染或肿瘤。
2.肺气肿或呼吸功能不全者。
3.有出血倾向者。
【并发征】1.Horner综合征:臂丛神经阻滞并发颈交感神经节阻滞时可出现Horner综合征,多不需处理。
2.喉返神经阻滞:多因药物剂量大引起,表现声音嘶哑、失音。
3.膈神经阻滞:一旦发生应及时给氧、辅助呼吸。
4.全脊髓麻醉:进针方向垂直于椎体,或进针过深,可能是药物误入蛛网膜下隙,致全脊髓麻醉。
5.局麻药中毒:由于进针方向垂直于椎体,或进针过深,药物误入椎动脉可致局麻药中毒。
☞尺神经阻滞术【适应征】尺神经支配区域内的疼痛。
【禁忌征】1.骨关节肿瘤、畸形、骨折、血肿及感染等。
2.穿刺部位解剖异常。
【并发征】1.尺神经损伤:穿刺动作粗暴,或为寻找异感反复穿刺,或将药液注入神经鞘内,可损伤尺神经。
2.出血、血肿:穿刺时刺破尺动脉,可造成局部出血、血肿。
3.局麻药中毒:药液误入血管可致局麻药中毒。
▲胸背腰骶神经阻滞☞肋间神经阻滞术【适应征】1.胸外伤后疼痛,如肋骨骨折、胸壁挫伤等。
2.胸部后上腹部手术后镇痛。
3.各种神经导致的肋间神经痛,如胸椎结核、胸椎转移瘤、退行性胸椎病、强直性脊柱炎、胸膜炎等压迫或刺激肋间神经所致的疼痛,及胸前壁或侧壁的带状疱疹或疱疹后神经痛。
【禁忌征】1.有严重的心肺疾病者慎用或不用肋间神经痛。
2.局部感染。
3.有出血倾向者【并发征】1.气胸或血气胸:盲目进针或进针过深,刺破胸膜及血管可致气胸或血气胸。
2.局麻药中毒:注药前未仔细回抽,局麻药误入血管所致。
☞胸椎椎间孔神经根阻滞术【适应征】同肋间神经阻滞术。
较之肋间神经阻滞术,椎间孔神经阻滞术可彻底阻断胸前、后支及交感神经交通支的传导,可消除胸背部的疼痛。
【禁忌征】同肋间神经阻滞术。
【并发征】1.全脊髓麻醉:药量过大、注药过快致消炎镇痛液误入蛛网膜下隙,导致全脊髓麻醉。
2.局麻药中毒:药液误入血管可致局麻药中毒。
3.气胸或血气胸:穿刺时损伤胸膜、肺或血管可致气胸或血气胸。
☞腰大肌肌间沟神经阻滞术【适应征】1.坐骨神经痛、股神经痛、隐神经痛、股外侧皮神经痛、急性腰肌扭伤及腰椎退行性变导致腰痛。
2.腰椎间盘突出症等引起的根性神经痛。
【禁忌征】1.局部感染。
2.严重心肺疾病。
3.严重出血倾向。
【并发征】1.局麻药中毒:药液误入血管可致局麻药中毒。
2.腰丛神经损伤:穿刺时为寻求异感反复穿刺可致腰丛神经损伤。
☞腰椎椎间孔神经根阻滞术【适应征】【禁忌征】【并发征】☞腰脊神经后支阻滞术【适应征】【禁忌征】【并发征】☞腰椎硬膜外前侧间隙神经阻滞术【适应征】【禁忌征】【并发征】☞臀上皮神经阻滞术【适应征】【禁忌征】【并发征】☞腰大肌肌间沟神经阻滞术【适应征】【禁忌征】【并发征】☞髂腹股沟和髂腹下神经阻滞术【适应征】【禁忌征】【并发征】▲下肢神经阻滞术☞股神经阻滞术【适应征】【禁忌征】【并发征】☞股外侧皮神经阻滞术【适应征】【禁忌征】【并发征】☞闭孔神经阻滞术【适应征】【禁忌征】【并发征】☞坐骨神经阻滞术【适应征】【禁忌征】【并发征】☞腓总神经阻滞术【适应征】【禁忌征】【并发征】☞隐神经阻滞术【适应征】【禁忌征】【并发征】☞踝部腓浅神经阻滞术【适应征】【禁忌征】【并发征】☞膝部胫神经阻滞术【适应征】【禁忌征】【并发征】☞踝后胫后神经阻滞术【适应征】【禁忌征】【并发征】▲交感神经阻滞术☞星状神经节阻滞术【适应征】【禁忌征】【并发征】☞胸交感神经节阻滞术【适应征】【禁忌征】【并发征】☞腰交感神经节阻滞术【适应征】【禁忌征】【并发征】☞腹腔神经丛阻滞术【适应征】【禁忌征】【并发征】▲椎管内神经阻滞术☞颈部硬膜外间隙阻滞术【适应征】【禁忌征】【并发征】☞胸部硬膜外间隙阻滞术【适应征】【禁忌征】【并发征】☞腰部硬膜外间隙阻滞术【适应征】【禁忌征】【并发征】☞骶管硬膜外间隙阻滞术【适应征】【禁忌征】【并发征】局部注射疗法▲颈肩上肢部注射☞颈椎关节突关节注射【适应征】【禁忌征】【并发征】☞肩关节及关节周围注射【适应征】【禁忌征】【并发征】☞肘关节注射【适应征】【禁忌征】【并发征】☞肱骨外上髁注射(在409页)【适应征】【禁忌征】【并发征】☞肱骨内上髁注射(在410页)【适应征】【禁忌征】【并发征】☞桡骨茎突注射(在409页)【适应征】【禁忌征】【并发征】☞腕关节注射【适应征】【禁忌征】【并发征】☞掌指关节注射【适应征】【禁忌征】【并发征】☞指间关节注射【适应征】【禁忌征】【并发征】☞屈指肌腱鞘注射(在405页)【适应征】【禁忌征】【并发征】▲胸背腰骶部注射☞肋横突关节注射【适应征】【禁忌征】【并发征】☞腰椎关节突关节注射【适应征】【禁忌征】【并发征】☞棘突间韧带注射(412页)【适应征】【禁忌征】【并发征】☞第三腰椎横突注射【适应征】【禁忌征】【并发征】▲下肢部注射☞臀中肌注射【适应征】【禁忌征】【并发征】☞膝关节注射【适应征】【禁忌征】【并发征】☞膝内侧副韧带注射【适应征】【禁忌征】【并发征】☞膝外侧副韧带注射【适应征】【禁忌征】【并发征】☞踝关节注射【适应征】【禁忌征】【并发征】☞跖趾关节注射【适应征】【禁忌征】【并发征】☞趾间关节注射【适应征】【禁忌征】【并发征】☞跟骨注射【适应征】【禁忌征】【并发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