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实务第一讲 概述
- 格式:ppt
- 大小:564.00 KB
- 文档页数:45
第一章国际贸易实务概述教学目的:通过对国际货物买卖相关问题的学习,从总体上把握国际贸易实务的要素、内容及框架;了解国际贸易实务的研究对象,掌握国际贸易实务的研究内容和范围,为其他各章奠定基础;在国际贸易实务总体内容基础上确定从业人员的素质结构,从而明确学习者的知识、能力的努力目标。
教学重点:掌握国际贸易实务的研究内容;教学难点:有关国际贸易的法律规范;教学方法:讲述;课时分配:3学时教学内容:本章框架1、对教师、教材的介绍2、对课程地位、性质的介绍专业核心课程、考试课、必修课3、提出学习本课程的目的第一节国际贸易实务的研究对象、范围和内容国际贸易实务,有时也称进出口贸易实务,是专门研究国与国之间货物买卖的实际操作方法与操作技能的应用型学科,它既是涉外专业必修的基础课,也是从事或准备从事涉外经贸工作人员的学习参考课程。
开设本课程的目的在于:使同学们初步掌握从事进出口贸易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以便将来在进出口业务活动中,能够按照法律规范和国际贸易惯例,结合企业的实际经营意图,初步独立地从事进出口贸易活动,并能解决在这一活动中所出现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我们有必要先对下列基本问题有一个正确的了解和认识。
这些问题也是任何一个人接触到一门新课的时候,所要考虑到的这门学科研究的是什么,为什么要研究这些东西,以及怎样进行研究,这三个问题。
我们的导论也将围绕这三个问题展开。
设问比较:是各国之间商品交换的原理,即为什么要交换商品;解决WHY而国际贸易实务研究的内容跟国际贸易理论不完全一样,但肯定也是有了解的。
应该说,它跟国贸理论一样,研究的是商品交换,但并不研究商品交换的前因后果;而是研究该怎么样进行商品交换这个微观活动;即解决的HOW的问题,因此国贸实务探讨的对象,相对而言要更具象、更细腻一些。
板书国际贸易实务的研究对象是国际性商品交换的具体运作过程,包括该过程经历的环节、操作方法和技能,以及应遵循的法律和惯例等行为规范。
国际贸易实务(一)00090第一章国际贸易的基本流程和适用法律第一节进出口贸易流程[简答、论述]国际货物买卖合同与国内货物买卖合同的关系:(1)国际贸易困难大于国内贸易(2)语言不同。
(3)法律、风俗习惯不同。
(4)贸易障碍多。
(5)市场调查不易。
(6)贸易对手资信调查不易。
(7)交易技术困难较多。
(8)交易接洽不便。
2.国际贸易比国内贸易复杂(1)货币与度量衡制度(2)商业习惯复杂。
(3)海关制度与其他贸易法规不同。
(4)国际汇兑复杂。
(5)货物的运输。
(6)货物的保险。
3.国际贸易风险大进行国际贸易,可能发生的风险有:(1)信用风险。
(2)商业风险。
(3)汇兑风险。
(4)运载风险(5)价格风险。
(6)政治风险。
[单选、多选、简答]1.出口贸易流程以采用CIF合同并采用信用证支付方式收款的出口贸易为例,整个出口贸易的流程,按照先后顺序大致分为以下三个环节:(1)出口贸易前的准备。
(2)交易磋商。
出口交易磋商的一般程序包括询盘、发盘、还盘和接受四个步骤。
在法律上,发盘和接受是必不可少的基本环节,发盘经对方接受后,双方便建立合同关系,之后双方签订书面合同。
(3)出口合同的履行我国出口合同目前大多采用FOB、CFB或CIF等贸易术语,以信用证收取货款仍然是出口业务收汇的主要方式。
2.进口贸易流程(1)进口交易前的准备进口交易前的准备主要包括:进行市场调查,对进口商品进行调研;落实进口许可证和外汇;审核进口订货卡片;研究制定进口商品经营方案;核算进口成本。
(2)交易磋商与出口交易磋商一样,进口贸易磋商的一般程序也包括询盘、发盘、还盘和接受四个步骤。
(3)进口合同的履行在我国就进口业务中,按FOB价格条件成交的情况一般比较多,如果是采用即期信用证的支付方式成交,履行这类进口合同的一般程序是开立信用证、租船订舱、装运、办理保险、审单付款、接货报关、检验和索赔。
第二节国际贸易法律法规[名词解释]国际贸易条约:通常简称为贸易条约,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之间、国家与国际组织之间以及国际组织之间依据国际经济法所缔结的,以条约、公约、协定和协议等名称出现的,以调整国际贸易关系为内容的一切有法律约束力的文件。
《国际贸易实务》第一讲讲义题目:课程概述一、相关概念1.什么是国际贸易?国际贸易(International Trade)是指不同国家(和/或地区)之间的商品和劳务的交换活动。
国际贸易是商品和劳务的国际转移。
国际贸易也叫世界贸易。
国际贸易由进口贸易(Import Trade)和出口贸易(Export Trade)两部分组成,故有时也称为进出口贸易。
2.国际贸易是怎样产生的?国际贸易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形成国际贸易的两个基本条件是:(1)社会生产力的发展;(2)国家的形成。
思考题:为什么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与国家的形成是国际贸易形成的两个基本条件?3.国际贸易的分类有哪些?1)按商品移动的方向国际贸易可划分为进口贸易、出口贸易和转口贸易。
2)按商品的形态国际贸易可划分为有形贸易和无形贸易。
3)按生产国和消费国在贸易中的关系国际贸易可分为直接贸易和间接贸易。
4)按贸易内容分为服务贸易、加工贸易、商品贸易、一般贸易。
4.什么是“实务”?实务是指实际事务,他与理论等词相对。
就理论界而言,包括基本理论研究和实务理论研究,前者指研究原理性问题,后者则研究实际操作标准、操作方法、操作程序等问题。
5.什么是国际贸易实务?国际贸易实务是涉外经济与贸易各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
国际贸易实务是一门专门研究国际间商品交换具体过程的学科,是一门具有涉外活动特点的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应用科学。
它涉及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贸易法律与惯例、国际金融、国际运输与保险等学科的基本原理与基本知识的运用。
二、课程概况三、学习本课程的目的与意义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与发展,我国的涉外经济与贸易活动更加活跃,只有掌握了国际贸易的实务知识,才能在进出口业务活动中,正确贯彻我国对外贸易的方针政策和经营意图,确保最佳经济效益,并且能按国际规范办事,使我们的基本做法能为国际社会普遍接受。
在我国加入” WTO“后,随着我国外贸经营权的进一步开放,我国对外贸人才的需求量是很大的,学好国际贸易理论和实务课程是当务之急。
第一章 国际贸易实务总论第一节 国际贸易实务概述知识点1.1:国际贸易实务内容和任务(一)国际贸易实务含义国际贸易实务是一门主要研究国际间,商品交换具体操作过程的学科。
也是一门法律惯例与业务技术相结合,具有涉外商务活动特点,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应用学科。
(二)国际贸易实务内容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以国际货物买卖为研究对象,以交易条件和合同条款为核心内容,以国际贸易法律和惯例为主要依据,结合我国对外经贸实际,介绍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基本内容以及订立和履行合同的基本环节与习惯做法。
随着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国际商品买卖的方式也随之发生着变化。
因此,研究有关的贸易方式及其发展趋势也是本课程的内容之一。
(三)国际贸易实务任务由于国际贸易实务涉及处于买方和卖方角色的生产者、批发商、零售商、进口商、出口商、消费者以及各种代理商。
具有交易业务内容及程序复杂、难度大、风险高、重视合同、参与单位多、函电往来普遍等特点。
学习本课程的任务在于:使同学们初步掌握从事进出口贸易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以便将来在进出口业务活动中能够按照法律规范和国际贸易惯例,结合企业的实际经营意图独立地从事进出口贸易活动,并能解决在这一活动中所出现的问题。
(四)国际贸易实务重点学习国际贸易实务就是要掌握关于国际货物买卖的知识和技巧,熟悉国际贸易从交易准备、磋商、签订合同到履行合同的整个交易过程。
所涉及的原理、知识和规则,其重点内容就是反映和培养学生三个方面的知识与技术能力:一是对国际货物买卖合同条款内容的把握与运用;二是掌握从事整个贸易过程的操作方法与技术;三是具备防范含于前两项之中的贸易风险与处理贸易纠纷的能力。
难点为贸易惯例和价格术语解读以及对贸易内容的动手操作过程与能力。
第一章 国际贸易实务总论第二节 国际贸易惯例与国际贸易合同知识点1.2:国际贸易惯例含义和特点(一)国际贸易惯例含义惯例,就是习惯的做法,是指经过长期的实践,在一定时间、一定地区、一定范围之内,被人们反复运用和普遍承认,已经成为一种规范的习惯做法和特定方式,我们称之为“惯例”。
【国际贸易实务】Chapter1国际贸易简介在当今全球化的经济环境中,国际贸易已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国际贸易不仅促进了资源的优化配置,还推动了技术的传播和文化的交流。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国际贸易的世界,对其进行一个简要的了解。
国际贸易,简单来说,就是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的商品和服务的交换活动。
这种交换跨越了国界,涉及到众多的参与者、复杂的流程和多样的规则。
国际贸易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时期。
早在丝绸之路时代,各国之间就已经开始了一定规模的贸易往来。
随着时间的推移,贸易的范围不断扩大,方式不断创新,从最初的货物交换,发展到如今包括技术、服务、知识产权等多种形式的交易。
国际贸易的产生和发展有着多方面的原因。
首先,各国的资源分布不均衡。
有的国家自然资源丰富,而有的国家则在人力资源或技术方面具有优势。
通过国际贸易,各国可以互通有无,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
其次,技术进步是推动国际贸易发展的重要力量。
交通和通信技术的不断革新,降低了贸易成本,提高了贸易效率,使得远距离的贸易变得更加便捷和可行。
再者,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也促使各国开展国际贸易。
人们渴望获得来自世界各地的特色商品和服务,以满足不同的生活需求和消费偏好。
在国际贸易中,商品的分类繁多。
按照性质和用途,可分为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
初级产品如农产品、矿产品等,通常是未经加工或仅经过初步加工的商品。
工业制成品则是经过深加工、具有较高附加值的商品,如机械设备、电子产品等。
服务贸易也是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金融服务、运输服务、旅游服务等。
国际贸易的参与者众多,主要包括出口商、进口商、货代公司、银行、保险公司等。
出口商是将本国商品或服务销售到国外的企业或个人;进口商则是从国外购买商品或服务在本国销售的一方。
货代公司负责货物的运输和物流安排,确保货物能够安全、及时地送达目的地。
银行在国际贸易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提供支付、结算、融资等服务。
保险公司则为货物运输和交易过程中的风险提供保障。
国际贸易实务第一篇:国际贸易实务第一章商品的一般概述1.什么是商品品质?商品品质的表示方法可分为几类?有几种?答:商品的品质是指商品的内在质量和外观形态的综合,是商品适合一定用途,满足用户需要的各种特性。
商品品质的表示方法主要有两大类。
一是以实物表示商品的品质,二是以文字说明表示商品的品质。
以实物表示商品品质的方法有两种:看货成交和凭样成交。
而以文字说明表示商品品质的方法有六种,它们分别是:凭规格、凭等级、凭标准、凭说明书、凭商品或牌号和凭产地名称。
2.“凭样成交”是什么概念?凭样成交的方式有几种?答:凭样成交就是凭样品作为交货质量验收标准的买卖凭样成交的方式有三种:(1)凭卖方样品成交(2)凭买方样品成交(来样成交或来样制作)(3)凭对等样品成交或“确认样品”或“回样”3.何谓样品?样品的形式有几种?“复样”与“回样”是一回事吗?答:样品是指从一批商品中抽取出来或由产生、使用部门设计加工出来的足以反映和代表整批商品品质的少量实物。
样品的形式有两种:(1)参考样品作用:宣传、介绍,仅供对方参考,不作为交货时品质依据。
注意:寄送时,应注明“仅供参考”(2)标准样品又称成交样品作用:它是双方成交的货物品质的最后依据。
注意:样品若没有标明是参照样品还是标准样品,则一律视为标准样品。
4.在国际贸易中,常用的度量衡制度有几种?答:在国际贸易中,常用的度量衡制度主要有:(1)国际单位制(2)公制(3)美制(4)英制等几种5.在国际贸易中,常用的计量单位有几种?答:商品计量单位的采用,应视商品的性质而定。
国际贸易中通常采用的计量单位有以下几种:(1)按重量计算(2)按数量计算(3)按长度计算(4)按面积计算(5)按体积计算(6)按容积计算6.如按重量计算,大多数商品是按哪种方法计价的?答:在国际贸易中,按净重计价是最常见的计量方法。
7.“溢短装条款”属什么条款?通常适用于哪些商品?答:“溢短装条款”也称数量机动幅度。
国际贸易实务讲义第一章合同的标的合同的标的包括商品的名称、品质、数量和包装。
它们都是洽商交易和订立买卖合同时必须首先明确的交易条件。
第一节商品的名称一、列明品名的意义在国际贸易中,交易双方在洽商交易和签订合同时,很少见到具体商品,一般只是凭借对拟买卖的商品作必要的描述来确定交易的标的。
同时,按照有关的法律和惯例,对交易的标的物的描述,是构成商品说明(Description)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是买卖双方交接货物的一项基本依据,它关系到买卖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若卖方交付的货物不符合约定的品名或说明,买方有权提出损害赔偿要求,甚至拒收货物或撤销合同。
因此,列明合同标的物的具体名称,具有重要的法律和实践意义。
二、品名条款的内容国际货物买卖合同中的品名条款一般比较简单,通常都是在“商品名称”或“品名”(Name of Commodity)的标题下,列明缔约双方同意买卖的商品名称。
有时为省略起见,也可以不加标题,只在合同的开头部分,列入双方同意买入卖出某种商品的文字。
就一般商品而言,在只列明双方意欲买卖的商品名称时,由于一种商品有许多不同的品种、型号、等级,为明确起见,可以把有关具体品种、等级或型号的概括性描述包括进去。
有时甚至把商品的品质规格都包括进去,在这种情况下,它就不单是品名条款,而是品名条款与品质条款的合并。
三、品名条款的规定方法品名的选用要遵循易使双方明白接受的原则。
对国际市场已有的商品,应采用惯用的品名,而不宜别出心裁地去发明一个;对打算出口的新产品,取名也应考虑对方的理解。
商品取名的方法有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种:(1)以商品的主要用途取名,如旅游鞋、运动服等。
(2)以商品的主要原材料取名,如羊毛衫、皮鞋、玻璃杯等。
(3)以商品的主要成分取名,如人参蜂王浆、巧克力奶糖等。
(4)以商品的外观特点取名,如蝙蝠衫、高跟鞋等。
(5)以商品的制作工艺取名,如精制油、蒸馏水等。
商品的品名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商品的自然属性、用途以及主要的性能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