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于心与爱同行主题班会..
- 格式:ppt
- 大小:3.75 MB
- 文档页数:62
心怀感恩与爱同行主题班会教案心怀感恩与爱同行主题班会教案模板(精选6篇)作为一名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
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怀感恩与爱同行主题班会教案模板(精选6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心怀感恩与爱同行主题班会教案1教学目的:1、在教学中体验和感受父母的爱,让学生感受到爱伴随着自己的成长。
2、让学生明白“大爱无疆”的道理。
在感受爱的过程中,学会感恩,并用实际行动去实现。
教学重点:在感受爱的过程中,学会感恩,并用实际行动去实现。
教学准备:1、相关多媒体课件。
2、学生课前给父母写的一封信。
3、全体学生参加班会,并做好发言准备。
教学形式:诗朗诵、话剧、视频、诗朗诵、唱歌、学生倾诉等形式。
教学过程:A:听说你的英语很棒,我要考一考你,你知道Thanks giving Day是什么意思吗?B:这可难不倒我,那就是“感恩节”的意思。
在美国,把每年11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四定为感恩节,在这一天,人们都到教堂做感恩祈祷,感谢上苍在一年里对自己的恩赐。
我们中国也有着“感恩”的传统。
A:哇!果然厉害,那提起感恩,你会想起谁呢?B:我会想起我的爸爸妈妈。
A:同学们,你们又会想起谁呢?B:同学们或许会想起父母,或许会想起老师,或许会想起身边的朋友,或许会想起生命给与我们的一切。
合:下面就让我们敞开心扉,聆听彼此的心声。
我班“心存感恩”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A、1992年香港获益出版公司推出了一个有益的教学,推选出香港人们最喜爱的10唐诗。
你们知道排行第一的是哪首唐诗吗?A。
没错,就是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B、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A、是的,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这是首母爱的颂歌,写出了母子相依为命的骨肉之情,感人至深催人泪下B、母爱如三春晖,我们如小草。
我们如何能离得开母爱,又如何能回报母爱的万分之一。
A、让我们在这个感恩的季节里,一起来回顾一下我们的成长历程同学们来猜一猜照片里是我们在座的哪位同学呢?(照片图影)A、一张张照片铭刻了我们和家人的幸福时光。
《学会感恩,与爱同行》主题班会演讲稿(15篇)《学会感恩,与爱同行》主题班会演讲稿(15篇)《学会感恩,与爱同行》主题班会演讲稿篇1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早上好!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学会感恩,与爱同行》。
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品德,是一种思想境界。
感恩是每个人都应有的基本道德准则。
乌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
不懂感恩,就失去了爱的感情基础。
因此,我们每个人都要学会感恩。
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感谢老师的教诲之恩,感谢同学的'帮助之恩,感激社会的关爱之恩,感恩一切善待自己的人,甚至要感恩对自己有敌意的人,因为是他们让自己变得更坚强。
那么,同学们肯定会问“我们怎么才可以让自己成为一个懂得感恩的人呢?”其实很简单,想要让自己成为一个懂得感恩的人,就需要从小培养自己拥有一颗感恩的心。
只有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才会懂得回报父母的生育、养育之恩;才会懂得珍惜学校、老师的启蒙、教育之恩;才会懂得珍惜社会和大自然的供养之恩;只有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才会履行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也才会更好的理解和尊重别人。
同学们是否还记得,当你们呱呱落地,发出在人世间第一声响亮的啼哭时,你们的父母就开始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无休无止的为你们操心;为了让同学们上学不迟到,你们的父母风里来、雨里去,不辞辛劳的接送;为了能够给同学们提供衣食无忧、良好的学习环境,你们的父母每天要坚持在工作岗位上辛苦的忙碌……在家里,同学们吃着可口的饭菜,穿着漂亮暖和的衣服,看着有趣的书籍,玩着好玩的玩具,无一不流露着父母对你们的关爱,这些大家能感受到吗?你们的父母给予了你们生命,养育着你们健康成长,同学们是不是应该感恩这生命的赐予,无怨无悔的付出呢?同学们,如果你们是善于观察的孩子,你们一定会发现,陪伴在你们身旁的可亲可敬的老师在全心全意的呵护着你们。
课堂上,给你们鼓励的永远是老师那双充满期待和浓浓爱意的眼神;放学时,叮嘱你们的总是老师那一句句亲切话语;在学校里,当你们遇到身体不适时,贴在你们额头上的是老师那双充满母爱的手;华灯初上,最后离开学校的是老师那疲惫的身影。
“感恩的心-与爱同行”主题班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感恩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
2. 引导学生学会珍惜身边的人和事,激发学生关爱他人、传递正能量的情感。
3. 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增进同学间的友谊。
二、教学内容:1. 感恩的定义与重要性2. 身边值得感恩的人和事3. 学会关爱他人,传递正能量4. 增进同学间的友谊5. 实践行动计划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发生在校园里的感人故事,引发学生对感恩的思考。
2. 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感恩的经历,谈谈对感恩的理解。
3. 分享:教师分享一些关于感恩的名人事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4. 互动:开展“感恩传递”活动,让学生写下自己对身边人的感激之情,并将纸条传递给相应的人。
5. 总结:强调感恩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关爱他人,传递正能量。
四、教学方法:1. 讨论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历。
2. 分享法:教师分享名人事迹,引导学生学习榜样,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3. 互动法:开展“感恩传递”活动,增进学生间的情感交流。
4. 实践法: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感恩,将所学知识付诸实践。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互动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程度。
2. 学生感悟:通过课后作业、心得体会等方式,了解学生对感恩的认识和体会。
3. 学生行为变化:观察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表现,评估学生是否将所学知识付诸实践。
六、教学活动:1.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一些典型的感恩案例,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感恩的重要性。
2. 角色扮演:让学生分组,每组扮演一个家庭或学校中的角色,模拟感恩的场景,增强学生的感恩情感。
3.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在生活中践行感恩,并将讨论结果进行分享。
七、教学资源:1. 感恩案例:收集一些典型的感恩案例,用于课堂分析和讨论。
2. 角色扮演道具:准备一些简单的道具,如家庭场景图片、学校场景图片等,用于角色扮演活动。
“感恩的心与爱同行”主题班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感恩的含义,认识到感恩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懂得珍惜身边的人和事。
3. 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增进同学间的友谊。
4. 引导学生将感恩之心转化为实际行动,关爱他人,传递正能量。
二、教学内容:1. 感恩的定义与意义2. 身边人的付出与关爱3. 学会珍惜,懂得感恩4. 感恩的行动表现5. 互动环节:分享感恩故事,互相表达感恩之情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到感恩的重要性,学会珍惜身边的人和事。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将感恩之心转化为实际行动,关爱他人。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感恩的定义与意义,分享感恩故事。
2. 讨论法:分组讨论身边人的付出与关爱,交流感悟。
3. 实践法:设计互动环节,让学生亲身参与,体验感恩的行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感恩的含义,引发学生对感恩的思考。
2. 主体环节:a. 讲解感恩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认识到感恩的价值。
b. 分析身边人的付出与关爱,让学生感受到关爱的重要性。
c. 分享感恩故事,激发学生的感恩情感。
d. 讨论如何将感恩之心转化为实际行动,关爱他人。
3. 互动环节:分组进行感恩故事分享,互相表达感恩之情。
4. 总结:强调感恩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将感恩之心付诸实践。
5. 课后作业:让学生写一篇关于感恩的感悟文章,分享给家人和朋友。
六、教学策略:1. 情感引导:通过讲述感动人心的故事和实例,激发学生的感恩情感。
2. 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体验他人的付出和关爱,从而培养感恩意识。
3. 正向激励:鼓励学生发现身边的美好,珍惜生活中的点滴,激发感恩之心。
4. 实践锻炼:组织学生参与志愿者活动,关爱弱势群体,将感恩之心付诸行动。
七、教学准备:1. 准备感动人心的故事和实例,用于激发学生的感恩情感。
2. 准备角色扮演的道具和场景,便于学生更好地投入角色。
3. 准备志愿者活动方案,确保活动的安全和有意义。
心怀感恩与爱同行班会教案6篇心怀感恩与爱同行班会教案篇1主题:学会感恩,与爱同行人数:44人活动准备:1全班动员,使的每位同学都能积极投入这一活动,献计献策。
2布置教室、黑板。
3分别准备自己和父母的照片。
活动目的:“百善孝为先”,“孝道”历来是中国传统伦理道理的最基本的内容,也是中国传统美德中做人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
通过这次班会使同学们明白父母的养育之恩、舐犊之情,懂得感恩、回报,主动承担起对父母应尽的责任,为整个中学阶段乃至人的一生打下良好的基础。
班会过程:(一)情感导入同学们,给大家看一张照片,大家可以看到照片上的一个小孩子,看她可爱吗?小孩子一天天长大了,这期间他的父母付出了他们全部的爱,10多年过去了,孩子长大了。
你们知道他是谁吗?这个小孩就是我。
可是我记得在我几岁的时候,经常和父母吵架,而且特别苦恼,觉得他们不理解我、不爱我。
就是现在,我还偶尔和父母发生小摩擦,同学们不知道你们现在有没有我当时的感觉:好像和父母的距离越来越远了,不再那么亲密了。
就这个话题,今天我们举行“学会感恩,与爱同行”主题班会活动。
(二)感恩父母大家感觉好像我们现在与父母的矛盾越来越多了,那么,你与父母发生了哪些不愉快的事?请举手发言:学生可能会举例:1自己因为压岁钱与妈妈争吵。
2因屋子乱而与父母闹矛盾。
3回家看电视与父母闹矛盾。
4与父母发生矛盾而被打。
父母还动手惩罚了我们,是爸爸妈妈不爱我们了吗?让我们听听一位打了孩子的母亲是怎么说的?(三)配乐朗诵:《孩子,我为什么打你》文章节选天下间的父母都是无私的爱着孩子,父母对于我们的爱可能寒冬时节的一件棉衣,可能是出门前的一声叮咛,可能是早晨一碗热腾腾的面条,甚至是你犯错时迫不得已的一次惩罚。
那请曾被父母惩罚过的同学,说说自己做错了什么?(四)伟大的母爱:世界上最爱舟舟的人走了许多人都知道舟舟,他是中国著名指挥家。
然而,人们不知道的是,舟舟的妈妈身患癌症十二年,支撑她活下去的唯一理由是,她必须用舟舟能够理解的方式告诉他:“死亡并非遗弃,爱永远不会离开。
心存感恩心真爱伴我行主题班会教案三篇学会感恩就是对生活,对自己所拥有的东西和帮助过自己的人有一颗感恩之情。
俗话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当我们学会感恩时,我们也会对生活抱有更加乐观的态度和面对一切困难的勇气。
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三篇心存感恩心真爱伴我行主题班会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心存感恩心真爱伴我行主题班会教案1一. 活动设计背景正值5·12汶川地震三周年纪念活动,全国各地都在举行各种形式的纪念和悼念活动。
实验中学也在这个时候推出了有关地震的“感恩·奋进”的活动主题。
主张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让学生们体会灾难过后,我们最需要的是心存感恩,回报社会的胸怀。
学会感恩就是对生活,对自己所拥有的东西和帮助过自己的人有一颗感恩之情。
俗话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当我们学会感恩时,我们也会对生活抱有更加乐观的态度和面对一切困难的勇气。
二.活动目标1. 鼓励学生回忆一生中的重要事件和感恩事件2 激发学生对生活的感恩和热爱之情和对抗生活不预料困难的勇气与信心。
三.活动准备卡纸、剪刀、PPT、背景音乐等四.活动过程1.播放视频:《生死无惧,爱心相依》注:课前播放(5分钟左右)2. 开场白目标:引出班会主题:面对灾难,心怀感恩之心相信刚才视频中的画面大家都不陌生,3年前,也就是2008年的这一天是一个令我们所有人都刻骨铭心的日子,灾难,再让我们失去了许多珍贵的东西的同时,也让我们收获了来自许多他人对我们的关怀与帮助,以前的家园也许被无情的地震给摧毁了,但我们很快又在废墟上建立起了新的家园,所以我们永远要相信,任何灾难和困境都是对我们的一种考验,且灾难过后必定会有新的机遇;同样的,任何好或者机遇的背后也所以大家一定蕴藏着危机和挑战,所以时刻保持一颗感恩宁静的心态是非常重要的,无论生活中发生了什么,我们都要心存感恩,即使有一天我们发现生活也可能欺骗我们??1) 诗歌朗诵《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目标:培养学生在面对生活困境时的一种冷静乐观的心态,感谢生活赐予我们的种种,包括喜悦、忧伤、痛苦和失望,因为当3我们老了的时候,回想过去这些都将成为亲切的怀念和我们人生路上的一份宝贵财富??下面,老师想请同学们在位子上找一个舒服的姿势坐好,然后慢慢闭上眼睛,我要为大家放一段歌曲,请大家闭着眼睛,在音乐中细细回想,慢慢品味这一生中令你难忘、感动和值得感恩的瞬间或者人物,可以是地震中的某一件事或者某一个人,也可以是其它时候自己遇到的人或事,然后问问自己为什么这些事会如此令自己难以忘怀?2) 放音乐《感恩的心》,回顾一生当中值得感恩的画面和事件;(5分钟左右)3) 全班讨论发言,令自己感动的事和值得感恩的事件;(放音乐《泪花》)(10分钟)活动目标:在想象和分享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对自己生命故事和人生记忆的思考,从中引发对生活意义的思考,生命就像一趟旅程,你永远不知道旅途中会发生着什么,我们不断上车下车,在这过程中,我们也不断经历着各种事件,其中有好有坏,但不管怎样,生活都得继续,生命列车仍将前行??4) 生命列车(5分钟):教师朗读5) “我心永恒,传递感恩”——感恩留言活动(15分钟)(背景音乐:《我心永恒》) 请同学将自己想感恩的人或者想对某人说的心理话都写在纸上6) 教师总结:PPT 齐唱《感恩的心》(伴奏)(2分钟)课后反思:问题:1. 中途音乐放不出来——课前试验设备流畅性2. 自言自语——提前准备3. 肢体语言、教姿教态等(注意自己的下意识动作,如吐舌头等)——对照镜子多加练习。
“感恩的心,与爱同行”主题班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感恩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
2. 引导学生学会珍惜身边的人和事,懂得关爱他人。
二、教学内容:1. 感恩的定义与意义2. 身边的感人故事3. 珍惜身边的人和事4. 如何关爱他人5. 感恩行动实践三、教学重点:1. 让学生认识到感恩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的意识。
3. 引导学生付诸实践,做到感恩行动。
四、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从心理上认同感恩的重要性。
2. 如何激发学生关爱他人的内在动力。
3. 如何让学生将感恩转化为实际行动。
五、教学方法:1. 讨论法:让学生在课堂上发表自己对感恩的看法,分享感恩的故事。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身边的感人故事,引导学生认识感恩的重要性。
3. 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在课后付诸实践,做到感恩行动。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感恩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
2. 引导学生学会珍惜身边的人和事,懂得关爱他人。
二、教学内容:1. 感恩的定义与意义:解释感恩的含义,让学生明白感恩是对他人给予的回报和感激。
2. 身边的感人故事:分享一些真实的感恩故事,让学生感受到感恩的力量。
3. 珍惜身边的人和事:引导学生思考身边的人和事对自己的影响,培养珍惜的心态。
4. 如何关爱他人:教授学生关爱他人的方法和技巧,培养关爱他人的意识。
5. 感恩行动实践:鼓励学生付诸实践,用实际行动表达感恩之情。
三、教学重点:1. 让学生认识到感恩的重要性:通过讲解和案例分析,让学生明白感恩对于个人成长和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的意识:通过讨论和实践,激发学生关爱他人的内在动力。
3. 引导学生付诸实践,做到感恩行动:通过制定计划和实际行动,让学生将感恩转化为具体行为。
四、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从心理上认同感恩的重要性:需要通过真实案例和亲身经历,让学生感受到感恩的力量。
2. 如何激发学生关爱他人的内在动力:通过启发式问题和互动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并认识到关爱他人的意义。
“感恩的心-与爱同行”主题班会教案一、教案背景二、活动目标1. 让学生认识到感恩的重要性,培养感恩的心态。
2. 培养学生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3. 提高学生的情感素质,增强班级凝聚力。
三、活动准备1. 准备一些关于感恩的故事、案例等资料。
2. 准备一些关于感恩的歌曲、视频等。
3. 准备一些关于感恩的手工制作材料。
四、活动过程1. 主题引入(5分钟)播放一首关于感恩的歌曲,如《感恩的心》,让学生感受感恩的氛围。
老师简要介绍本次活动的主题和目的。
2. 故事分享(10分钟)老师分享一些感恩的故事,可以是亲情、友情、师生情等,让学生从中体会到感恩的重要性。
3. 案例讨论(10分钟)老师提出一些关于感恩的案例,让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生活中表达感恩,如何关爱他人。
4. 手工制作(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手工制作,可以是制作感恩卡片、感恩手链等,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表达对他人感恩之情。
5. 分享感受(5分钟)每组选一名代表分享手工制作的过程和感受,让大家一起感受感恩的力量。
6. 总结发言(5分钟)老师对本次班会活动进行总结,强调感恩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表达对他人关爱和感恩之情。
五、活动延伸1. 开展“感恩日记”活动,让学生每天记录下自己感恩的人和事,培养感恩的习惯。
2. 组织一次“感恩行动”,让学生用实际行动去关爱身边的人,如为父母做家务、为朋友送祝福等。
3. 开展“感恩演讲比赛”,让学生通过演讲的方式,表达对感恩的理解和感悟。
六、活动反馈与评估1. 在活动结束后,通过问卷调查或小组讨论的方式收集学生对本次主题班会的反馈,了解他们在活动中的收获和感受。
2. 观察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变化,是否能够在生活中体现出感恩的心态,以及是否能够主动关爱他人。
3. 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行为变化,对后续的班会活动进行调整和改进,以确保活动的效果和目标得以实现。
七、活动资源1. 推荐一些关于感恩的书籍、文章、视频等资源,让学生在活动结束后能够进一步深入了解感恩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