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实训 LoadRunner测试脚本的参数化模板

实训 LoadRunner测试脚本的参数化模板

实训 LoadRunner测试脚本的参数化模板
实训 LoadRunner测试脚本的参数化模板

实训LoadRunner测试脚本的参数化

1.1实训目标

能够使用参数化数据解决系统压力问题

能够使用数据池中数据对参数变量实施参数化

能够使用数据库中数据对参数变量实施参数化

具备使用不同数据对系统施加预期压力的能力

1.2问题引出:

观察以下示例代码

web_url("MercuryWebTours",

"URL=http://localhost/MercuryWebTours/",

"Resource=0",

"RecContentType=text/html",

"Referer=",

"Snapshot=t2.inf",

"Mode=HTML",

LAST);

lr_think_time(5);

web_submit_form("login.pl",

"Snapshot=t3.inf",

ITEMDATA,

"Name=username", "Value=jojo", ENDITEM,

"Name=password", "Value=bean", ENDITEM,

"Name=login.x", "Value=53", ENDITEM,

"Name=login.y", "Value=18", ENDITEM,

LAST);

代码分析:

在这段代码中,用灰色背景黑色字体标识的是用户输入的用户名和口令,如果直接使用这段脚本对应用进行测试,则所有VU都会使用同一个用户名和口令登录系统。如果要模拟更加真实的应用场景(例如,不同权限的用户执行同一个操作),就有必要将用户名和口令用变量代替,为变量的取值准备一个“数据池”并设定变量的取值规则,这样每个VU在执行的时候就能根据要求取不同的值。

当然,要进行参数化的场合远远不止用户名和口令的处理。设想这样一种情况,需要模拟多个用户同时操作一个页面,该页面要求用户输入一条信息记录,且规定记录内容不能重复。对于这种情况,如果不采用参数化的方式,则必须为每个可能的VU使用一个不同的脚本。采用参数化方式时,只需要将输入的内容设置为参数,在参数池中给出大于VU 的数据即可。

1.3任务描述

“参数化”是LoadRunner的脚本处理过程中最常用的操作技巧之一。LoadRunner在录制脚本的时候,只是忠实的记录了所有从客户端发送到服务器的数据,而要进行性能测试,在环境变化(例如,需要使用不同的用户名和口令)时就必须让脚本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可以通过将要更改的内容设为“参数”,然后允许参数以某种方式和形式取值,在脚本运行时就可以通过预先设定的规则,在脚本运行时取不同的值。

要求:完成客户信息的注册任务

(1)对以上数据分别实行参数化,通过回放脚本实现不同用户的注册功能。

(2)添加注册事务

(3)加入集合点

(4)加入验证用户成功注册的检查点

(5)更改运行时日志选项将参数化数据的替换过程在执行日志中显示

1.4覆盖的知识点

录制脚本、参数化、事务、集合点

1.5实训参考步骤

LoadRunner提供了对参数化很好的支持,最简单的方法是通过上下文菜单直接对脚本中的某部分内容进行参数化操作,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1)在脚本中选择需要参数化的内容,单击右键,从弹出菜单选择Replace with a parameter 命令,如图

(2)在弹出的对话框中给出参数的名称、类型,图中给出的参数名为username,参数的类型为File。File类型可以利用数据文件为参数提供数据池,并设置参数依据某种规则从数据池中取出替代脚本中的参数。

注意:将某个参数类型设置为File或Table后,可以手工编辑数据文件形成参数的数据池,这里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数据文件一定要以一个空行结束,否则最后一行输入的数据不会被参

数所使用。

(3)单击该对话框的Properties按钮可以设定参数数据池的内容以及参数的取值方式。

在该对话框中增加参数和设定参数的属性。

指定参数的Update方式

所谓参数的Update方式指名参数在何种情况下发生改变,以何种规则改变。

下图是File类型参数Update方式设置的对话框内容,从图中可以看到,参数的Update方式

包含Select next row、Update value on 和when out of values 3个选项。

Update value on 指明了参数在何时发生改变。该选择共有3个选项:Each Iteration、Each Occurrence和Once。Each Iteration表示“在每次迭代时更新参数的值”、Each Occurrence表示“在参数每次出现时更新参数的值”。对Each Iteration而言,一个VU执行时,每次迭代时更新参数的值,如果在一个迭代过程中参数出现了多次,参数取相同值。而对Each Occurrence而言,如果一个迭代过程中某参数出现了多次,每次都取不同值。Once表示VU 执行过程中,只在第一次迭代时为参数取一次值,以后每次迭代取相同值。

Select next row指明以何种方式从数据池中获取数据,该选择共有三个选项,Sequential

(顺序取值),Random(随机取值),Unique(每次取唯一值)。

根据Select next row和Update value on 的不同设置组合,VU运行过程中为参数取不同的值。举例说明:

例:假设为某个类型为File的参数Username设置表B1所示的数据池,该参数所在的脚本中包含该参数的部分要求迭代2次,执行脚本的VU数量为2个,脚本需要迭代的部分有两个地方使用了参数Username。则在不同设置时参数取值见表B2描述。

从上表描述可以看出,只有当参数的Select next row 设置为Unique时,才能保证每个vu在每次迭代时取不同的值。

1.6 课后任务

录制一个Tomcat自带的一个小程序numguess,该小程序实现的是一个非常简易的猜数

字游戏,系统随机生成一个1-100之间的数字,作为标准数值,用户在文本框中输入猜测的数字,如果输入的数值比标准数值大,则告知您应该输入小一点的数字;否则相反;如果输入的正好是标准数值,那么就会出现恭喜成功的页面。

知识点:录制脚本、参数化、事务、集合点

参考步骤:

(1)录制脚本URL=http://localhost:8080/jsp-examples/num/numguess.jsp,启动页面,在文本框中输入数字“2”,单击[submit]按钮,完成一个猜数字过程。停止录制。

(2)录制完成后,需要对脚本进行完善,想考查该小程序的并发处理能力及了解事务的处理时间的情况,所以需要加入集合点和事务。改良后的脚本代码如下:

Action()

{

lr_rendezvous("集合点");

lr_start_transaction("执行时间");

web_url("numguess.jsp",

"URL=http://localhost:8080/jsp-examples/num/numguess.jsp",

"Resource=0",

"RecContentType=text/html",

"Referer=",

"Snapshot=t1.inf",

"Mode=HTML",

LAST);

lr_think_time(5);

web_submit_form("numguess.jsp_2",

"Snapshot=t2.inf",

ITEMDATA,

"Name=guess", "Value=2", ENDITEM,

LAST);

lr_end_transaction("执行时间", LR_AUTO);

return 0;

}

(3)通常,如果猜数字不正确之后,我们都会根据提示,尝试输入另外一个数字,猜这个数字是否就是那个正确的数字。这就涉及脚本参数化的问题,在这里需要对脚本中的Value=2进行参数化,将其参数化为“guessval”,相应的数据文件为“guessval.dat”,包括数据为“35-44,28-37”。如果在Controller里进行负载测试的时候,希望10个用户并发,每个虚拟用户取2个数值。这样必须设置脚本参数的取值策略,数据分配方法选择“Unique”,数据更新方式选择“Each iteration”,同时指定在Controller中执行时“Allocate 2 values for each Vusers”,这样在Controller中进行负载测试时就符合先前设计思想,10个用户进行负载测试,每个用户迭代两次,每次取一个数值。

正则化全参数地确定方法.doc

实用标准文案 1.拟最优准则 Tikhonov 指出当数据误差水平和未知时,可根据下面的拟最优准则: min dx opt (1-1 ) 0 d 来确定正则参数。其基本思想是:让正则参数以及正则解对该参数的变化率同时稳定在尽可能小的水平上。 2. 广义交叉验证 令 ( I A( 2 / m )) y V ( ) A( ))]2 (2-1 ) [tr ( I / m 其中, A( ) A h (A *h A h I) 1 A *h,tr (I m A( )) k 1 (1 kk ( )), kk ( )为 A( ) 的 对角元素。这样可以取* 满足 V( *) min V ( ) (2-2 ) 此法源于统计估计理论中选择最佳模型的PRESS 准则,但比它更稳健。 3. L_曲线法 L 曲线准则是指以log-log尺度来描述与的曲线对比,进而根据该对比结果来确定正则 参数的方法。其名称由来是基于上述尺度作图时将出现一个明显的L 曲线。 运用L 曲线准则的关键是给出L 曲线偶角的数学定义,进而应用该准则选取参数。Hanke 等[64]建议定义L 曲线的偶角为L 曲线在log-log尺度下的最大曲率。令log b Ax,log x,则该曲率作为参数的函数定义为 ' '''' ' c( )3(3-1) ((')2( ')2)2 其中“ '”表示关于的微分。 H.W.Engl在文献[40]中指出:在相当多的情况下,L 曲线准则可通过极小化泛函 精彩文档

( ) x b Ax 来实现。即,选取* 使得 * arg inf ( ) (3-2 ) 这一准则更便于在数值计算上加以实施。 但到目前为止 ,还没有相关文献获得过关于L 曲线准则的收敛性结果。另一方面,有文献己举反例指出了L 曲线准则的不收敛性。虽然如此,数值计算的结果表明,L 曲线准则与 GCV 一样 ,具有很强的适应性。 4.偏差原理 : 定理 4-1:(Morozov 偏差原理 )[135] 如果( ) 是单值函数,则当U ( A z0, u) 时存在这样的( ),使得: U ( A z ( ) , u) (4-1 ) , 式中z0 z | [ z] inf F1 [ ] 。 事实上,令( ) ( ) 2 ,由( ) 的单调性和半连续性,可知( ) 也是单调和半连续的,并且 lim ( ) 0 , 同时,由 z0的定义以及( ) 的半连续性,对于给定的,可以找到这样的0 0( ),使得: (0()) (0()) U ( A z 0 ( ), u) , 由 ( ) 的单值性可导出( ) 的单值性,从而必定存在( ) [0, 0 ] 满足方程(4-1 )。 根据上述定理,若方程 Az u,u F ,u U (4-2 ) 的准确右端项u R(A) , 的近似 u s U 且满足条件: U (u ,u ) ; (0, u ) ,而 u 精彩文档

LoadRunner教程(附图)

LoadRunner生成脚本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自己编写手动添加或嵌入源代码;一种是通过LoadRunner提供的录制功能,运行程序自动录制生成脚本。这两种方式各有利弊,但首选还是录制生成脚本,因为它简单且智能化,对于测试初学者来说更加容易操作。但是仅靠着自动录制脚本,可能无法满足用户的复杂要求,这就需要手工添加函数,进行必要的手动关联或在函数中进行参数化来配合,增强脚本的实用性。手写添加增强脚本的独特之处在于: 1.可读性好,流程清晰,检查点截取含义明确。业务级的代码读起来总比协议级代码更容易让人理解,也更容易维护,而且必要时可建立一个脚本库。而录制生成的代码大多没有维护的价值,现炒现卖。 2.手写脚本比录制的脚本更能真实地模拟应用运行。因为录制的脚本是截获了网络包,生成的协议级的代码,而略掉了客户端的处理逻辑。 3.手写脚本比录制脚本更能提高测试人员的技术水平。LoadRunner提供了Java user、VB user、C user等语言类型的脚本,允许用户根据不同的测试要求自定义开发各种语言类型的测试脚本。 增强脚本的好坏关系到这个脚本是否能在实际运行环境中更真实地进行模 拟操作。 至于具体使用哪种方式来生成脚本,还应该以脚本模拟程序的真实有效为准。例如,有些程序只需要执行迭代多次操作,没有特殊要求,选择自动生成的脚本就可以了;有些程序需要加入参数化方可满足用户的要求,此时应该使用增强的手工脚本。再就是结合项目进度、开发难易程度等因素综合考虑。 3.1 插入检查点 在进行Web应用的压力测试时,经常会有页面间数据传递的操作,如果做性能测试时传递次数逐渐增多,页面间就会发生传递混乱的情况,或者客户端与服务端数据传输中断或不正确的现象。为了解决这些问题,LoadRunner提供了在脚本中插入检查点的方法,就是检查Web服务器返回的网页是否正确。在每次脚本运行到此检查点时,自动检查该处的网页是否正确,省去执行结束后人工检查的步骤和时间,进而加快了测试进度。 插入检查点的方法,在工作原理上说就是在VuGen中插入“Text/Image”检查点。这些检查点验证网页上是否存在指定的Text或者Image,还可以测试在比较大的压力测试环境中,被测的网站功能是否保持正确。VuGen在进行Web测试时,有“Tree View”和“Script View”两种视图方式。前面我们见到的一直都是“Script View”,但在插入“Text/Image”检查点时,使用“Tree View”(树视图)视图方式会比较方便。这种视图之间切换,可以通过菜单或者工具栏的方式进行,如图3-1所示。

产品级参数化设计

第三章产品级参数化设计 本章所研究的是关于产品级的参数化设计问题,为此,拟订“产品模块化、模块参数化”的技术思路来对小型热风微波耦合干燥设备模块化设计进行研究。 3.1参数化设计概述 传统的CAD设计主要针对零件级别的建模,对产品设计本身缺乏有效的支撑,只有最后的结果,不注重整个设计过程,有输入数据量大,操作难度大,无参数设计功能,不能自动更新现有模型,设计周期长,效率低,工作量重复等缺点。 参数化设计过程中,Revit Building是一中重要思想,它在保证参数化模型约束不变的的条件下,通过修改模型的基本尺寸参数来驱动参数化模型,完成模型更新从而获得新模型的现代化设计方法。模型的设计不是一蹴而就的,往往经过一个复杂的过程,在设计初期,设计人员对产品的认识较浅,不能完全确定设计其边界条件,并不能一次性设计出满足产品要求的所有条件。随着时间的推移,研究的深入,设计人员通过不断的修改模型的尺寸和造型,摸索研究之后,一步一步设计出满足所有条件的产品。由此可知,设计是一个不断修改,不断更新数据并且不断满足模型约束条件的过程,这种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过程促进了CAD系统中参数化设计的产生华和发展。参数化设计大大提高了设计的效率,缩短了设计周期的同时大大减少了设计人员的工作强度和工作压力。 目前,参数化设计已经实际运用并且不断的发展壮大,已经成为现代设计与制造,机械设计系统等方向的研究热点,与之相关的各种CAD软件系统也不断的设计完善自己的参数化设计系统和功能,满足未来设计发展的需要。另外,对于标准化,系列化产品,参数化设计尤为重要,对于此次热风微波耦合干燥系列产品,采用参数化设计技术是非常好的选择。 3.1.1 参数化设计定义 参数化设计是机械CAD系统的一项非常关键技术,从最初的概念设计到详细设计,到最后形成产品,它贯穿产品设计的全过程。参数化设计是将参数化的产品模型用数学中一一对应关系来表示,而不是确定其数值,当某些参数变化时,与之相关的其他参数也将随之改变,达到几何更改控制几何形状的目的。这种快速反应的尺寸驱动,高效的图形修改功能,为产品设计、产品造型、产品更新修改,产品系列化设计等提供了有效的手段。其核心是通过产品约束的表达方式,使用设计好的一组尺寸参数和约束来描述产品模型的几个图形,能够充分满足相同或者相近几何拓扑关系的设计需求,充分体现设计者的设计思想。 根据参数化设计对象不同,可以将参数化设计分成两种:零件级参数化设计和产品级参数化设计。目前,广泛应用于实践的是零件级参数化设计方法,主要是指在单个零部件的内部通过尺寸参数和约束控制零件的参数化模型,当尺寸参数和约束发生变化时,参数化零件模型自动更新。相对于零件级参数化设计,产品级参数化设计是一种更加高级的参数化设计方法,它更加注重零部件之间的相互关联关系,当某一个零件的参数修改后,与该零件相关的其他零部件也将完成同步更新,这种更新包括形状的更新和尺寸的更新。由此可知,产品

(完整版)射频指标测试介绍

目录 1GSM部分 (1) 1.1常用频段介绍 (1) 1.2 发射(transmitter )指标 (2) 1.2.1发射功率 (2) 122 发射频谱(Output RF spectrum) (4) 1.2.2.1调制频谱 (4) 1.2.2.2开关频谱 (5) 1.2.3 杂散(spurious emission) (5) 1.2.4 频率误差(Frequency Error) (6) 1.2.5 相位误差( Phase Error) (6) 1.2.6功率时间模板(PVT) 7 1.2 接收(receiver) 指标 (8) 1.2.1接收误码率(BER (8) 2 WCDMA (9) 2.1常用频段介绍 (9) 2.2 发射(Transmitter )指标 (9) 2.3 接收(receiver) 指标 (15) 3 CDMA2000 (15) 3.1常用频段介绍 (15) 3.2 发射(transmitter )指标 (16) 3.3 接收(receiver) 指标 (19) 4 TD-SCDMA 部分 (20) 4.1常用频段介绍 (20) 4.2 发射(transmitter )指标 (20) 4.3 接收指标( Receiver) (26) 1GS M部分 1.1常用频段介绍

1.2 发射(transmitter)指标 1.2.1发射功率 定义:发射机载波功率是指在一个突发脉冲的有用信息比特时间上内,基站传送 到手机天线或收集及其天线发射的功率的平均值。 测量目的:测量发射机的载波输出功率是否符合GSM规范的指标。如果发射功 率在相应的级别达不到指标要求,会造成很难打出电话的毛病,即离基站近时容易打出而离基站远时打出困难,往往表现出发射时总是提示用户重拨号码。如果 发射功率在相应的级别超出指标的要求,则会造成邻道干扰。 测试方法: 手机发射部分由发射信号形成电路、功率放大电路、功率控制电路三个单元组成。 GSM频段分为124个信道,功率级别为5----33dBm,即卩LEVEL5--LEVEL19共15 个级别;DCS频段分为373个信道(512----885),功率级别为0----30dBm,即LEVEL0---LEVEL15共15个级别;每个信道有15个功率等级,测试时选上、中、下三个信道对每个功率等级进行测试,每个功率等级以2dBm增减。 功率控制:由于手机不断移动,手机和基站之间的距离不断变化,因此手机的发射功率不是固定不变的,基站根据距离远近的不同向手机发出功率级别信号,手机收到功率级别信号后会自动调整自身的功率,离基站远时发射功率大,离基站 近时发射功率小。具体过程如下:手机中的数据存储器存放有功率级别表,当手 机收到基站发出的功率级别要求时,在CPU的控制下,从功率表中调出相应的 功率级别数据,经数/模转换后变成标准的功率电平值,而手机的实际发射功率经取样后也转换成一个相应的电平值,两个电平比较产生出功率误差控制电压,去调节发射机激励放大电路、预放、功放电路的放大量,从而使手机的发射功率调整到要求的功率级别上。 测试指标: DCS1 800 Power con trol Nomi nal Output Toleranee (dB) for con diti ons

射频测量指标参数

射频指标 1)频率误差 定义 :发射机的频率误差是指测得的实际频率与理论期望的频率之差。它是通过测量手机的I/Q 信号并通过相位误差做线性回归,计算该回归线的斜率即可得到频率误差。频率误差是唯一要求在衰落条件下也要进行测试的发射机指标。 测试目的 :通过测量发射信号的频率误差可以检验发射机调制信号的质量和频率稳定 度。频 率误差小,则表示频率合成器能很快地切换频率,并且产生出来的信号足够稳 定。只有信号 频率稳定,手机才能与基站保持同步。若频率稳定达不到要求 (±0.1ppm),手机将出现信 号弱甚至无信号的故障,若基准频率调节范围不 够,还会出现在某一地方可以通话但在另一 地方不能正常通话的故障。 条件参数 : GSM 频段选 1、62、124 三个信道,功率级别选 最大LEVEL5 ;DCS 频段选 512、698、885 三个信道,功率级别选最 大LEVEL0 进行测试。 GSM 频段的频率误差范围为+90HZ —— -90HZ ,频率误差小 于40HZ 时为最好,大于40HZ 小于 60HZ 时为良好,大于60HZ 小于 90HZ 时为一般,大 于90HZ 时为不合格; DCS 频段的频率误差范围为 +180HZ —— -180HZ ,频率误差小于 80HZ 时为最好,大于 80HZ 小于 100HZ 时为良好,大 于100HZ 小于 180HZ 时为一般,大于180HZ 时为不合格。 2)相位误差 定义 :发射机的相位误差是指测得的实际相位与理论期望的相位之差。理论上的相位 轨迹可 根据一个已知的伪随机比特流通过0.3 GMSK 脉冲成形滤波器得到。相位轨迹可看作与载 波 相位相比较的相位变化曲线。连续的1 将引起连续的 90 度相位的递减,而连续的0 将引起连续的 90 度相位的递 增。 峰值相位误差表示的是单个抽样点相位误差中最恶略的情况,而均方根误差表示的是所有 点 相位误差的恶略程度,是一个整体性的衡量。 测试目的 :通过测试相位误差了解手机发射通路的信号调制准确度及其噪声特性。可以看出 调制器是否正常工作,功率放大器是否产生失真,相位误差的大小显示了I 、Q 数位类比转 换器和高斯滤波器性能的好坏。发射机的调制信号质量必须保持一定的指标,才能当存在着各种外界干扰源时保持无线链路上的低误码率。 测试方法 :在业务信道( TCH )激活 PHASE ERROR 即可观测到相位误差值。测试时通过 综合测试仪 MU200 产生比特流进行调制后送给手机,并指令手机处于环回模式。然后去捕 捉 手机的一个突发信号,对其进行均匀相位抽样,抽样周期为调制信号周期的1/2,最后根据

loadrunner中十六进制报文参数化方法

loadrunner中十六进制报文参数化方法 2012年7月5日 10:10 熊瑞 在做tuxedo和socket脚本的过程中,经常会碰到发送的报文是十六进制字符串。而 往往我们又需要针对十六进制报文中的某些数据进行参数化。当然,直接针对十六进制报文,选中后右键参数化是不会被识别的。需要经过相应的转化后才能参数化成功。 首先,针对一串发送报文,需要了解报文体的结构,具体要了解的是:发送报文长度 多少、十六进制报文对应的可通俗识别的十进制或者字符串显示、每一个可识别字符串在 报文中的偏移位置。当然熟悉报文体中字段的内容是需要参考接口文档。 具体例子如下,下面是一段原始报文: 0: 00 D1 35 44 41 31 46 35 35 36 43 33 42 32 44 30 __________*?DA1F556C3B2D0 10: 33 39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__________3900000000000000 20: 31 31 31 31 31 31 31 31 30 31 31 30 30 30 30 63 __________111111*********c 30: 6F 70 00 00 00 00 00 00 30 00 00 30 00 00 00 00 __________op******0**0**** 40: 31 31 3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__________110************* 5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__________**************** 6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31 30 30 31 37 __________***********10017 70: 00 00 00 00 37 37 39 31 37 32 35 36 39 32 00 00 __________****7791725692** 80: 39 37 37 34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__________9774************ 9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32 30 31 __________*************201 a0: 32 30 36 32 3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__________20620*********** b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__________**************** c0: 10 31 30 32 39 36 66 30 00 32 30 31 30 30 34 30 __________*10296f0*2010040 d0: 32 __________2 如上所示,十六进制报文一般是每16位是一行,最左边的用黄色标注的0: 10:其实就是16的累加,也可以理解是一个偏移量,当然,和我们具体要参数化的报文中的字段的偏移量是不同的,那个是需要自己进行计算;用绿色标注的__________只是开发人员在log输出中为了标识而打印出来的,可不用关注。用红色标注的地方,如*?DA1F556C3B2D0,这是我们看到的第一行十六进制串对应的字符串,这一段也是开发人员在log输出中伴随 打印出来,也就是我们要了解的地方,还有一点需要说明的是,中间这段十六进制码是右 边红色标记的字符串的ASC码的十六进制。(这段只是对上述报文做一个详述,各位看官 在自己实际开发的报文的过程中,可能与此不同,具体问题具体对待) 当然,我们在实际报文发送的过程中,仅仅只是需要16进制串而已,即一下一段: 00 D1 35 44 41 31 46 35 35 36 43 33 42 32 44 30 33 39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1 31 31 31 31 31 31 31 30 31 31 30 30 30 30 63 6F 70 00 00 00 00 00 00 30 00 00 30 00 00 00 00 31 31 3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31 30 30 31 37 00 00 00 00 37 37 39 31 37 32 35 36 39 32 00 00 39 37 37 34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32 30 31 32 30 36 32 3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10 31 30 32 39 36 66 30 00 32 30 31 30 30 34 30 32 针对这一段报文,我们需要使用编辑工具进行相应处理,因为loadrunner中使用相 关函数时,都是在处理字符串,所以,我们需要把这段报文转化成十六进制串,转换后如下: \x00\xD1\x35\x44\x41\x31\x46\x35\x35\x36\x43\x33\x42\x32\x44\x30

1模块化机械设计

1模块化机械设计 1.1模块及模块化的概念 模块是一组具有同一功能和结合要素(指联接部位的形状、 尺寸、连接件间的配合或啮合等),但性能、规格或结构不同却能 互换的单元。模块化则是指在对产品进行市场预测、功能分析的基础上划分并设计出一系列通用的功能模块,然后根据用户的 要求,对模块进行选择和组合,以构成不同功能或功能相同但性 能不同、规格不同的产品。 1.2模块化机械设计相关性 模块化设计所依赖的是模块的组合,即结合面,又称为接 口。为了保证不同功能模块的组合和相同功能模块的互换,模块 应具有可组合性和可互换性两个特征。这两个特征主要体现在 接口上,必须提高模块标准化、通用化、规格化的程度。对于模块化机械设计,可见其关键是怎样划分模块,这里主要通过综合考 虑零部件在功能、几何、物理上存在的相关性来划分模块。 (1)功能相关性零部件之间的功能相关性是指在模块划分 时,将那些为实现同一功能的零部件聚在一起构成模块,这有助 于提高模块的功能独立性。 (2)几何相关性零部件之间的几何相关性是指零部件之间 的空间、几何关系上的物理联接、紧固、尺寸、垂直度、平等度和同轴度等几何关系。 (3)物理相关性零部件之间的物理相关性是指零部件之间 存在着能量流、信息流或物料流的传递物理关系。 1.3模块化机械设计的优点 模块化机械设计在技术上和经济上都具有明显的优点,经 理论分析和实践证明,其优越性主要体现在下述几方面: (1)可使现在机械工业得到振兴,并向高科技产业发展; (2)减轻机械产品设计、制造及装配专业技术人员的劳动强 度; (3)模块化机械产品质量高、成本低,并且妥善解决了多品 种小批量加工所带来的制造方面的问题; (4)有利于企业根据市场变化,采用先进技术改造产品、开 发新产品; (5)缩短机械产品的设计、制造和供货期限,以赢得用户; (6)模块化机械产品互换性强,便于维修。 2模块化机械设计在UG中的实现 2.1总体构思 在用UG进行机械设计时,为了将常用件模块化,首先要把 常用件的三维模型表达出来。对于系列产品,可按照成组技术的 原理进行分类,一组相似的常用件建立一个三维模型,即所谓的 三维模型样板。根据UG参数化设计思想,一个三维模型样板可 认为是一组尺寸不同、结构相似的系列化零部件的基本模型。把

参数化设计相关理论

《基于参数化的风景园林设计行业发展》 数字化(digital)“是将许多复杂多变的信息转变为可以度量的数字、数据,再将这些数字、数据转变为一系列二进制代码,引入计算机内部,进行统一处理后建立数字化模型。数字计算机的一切运算和功能都是用数字来完成的”[1],在设计领域中应用时,数字化设计(digital design)“包含的范围非常广泛,只要在设计的任何一个环节以任何方式使用了计算机,都可以说是数字化设计”[1]。[1] 匡纬. 风景园林“参数化”规划设计发展现状概述与思考[J]. 风景园林,2013(1):58-64.他们认为在范畴上,数字化设计包含参数化设计。 参数化设计发展简史 其实参数化设计思想介入前期方案生成在欧美发达国家早已有之,在20 世纪50~60 年代,美国经历了大萧条之后的第一次建设高峰,而欧洲则忙于处理二次世界大战后满目疮痍的景象。在经历了为解决居住问题和就业问题而快速发展短暂狂热之后,针对已经空前成熟的资本主义价值观本身,欧美人显然发现本国本地区文化遗产的延续和自然生态保护的重要性。 70 年代后期,计算机技术开始萌芽并以惊人的速度发展,随着晶体管技术的发明和推广,以IBM 为代表的企业纷纷走向计算机技术之路,在这个国际大背景下,在众多的设计公司中,SOM 建筑师事务所是最早意识到计算机能够给建筑行业带来一场前所未有革命的公司,早在20 世纪70~80 年代就提出了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即“一体化设计”的概念。伊恩·麦克哈格(Ian Lennox McHarg)是最早将参数化思想运用到生态园林景观设计的设计师之一,《设计结合自然》(Design With Nature,1969)中所介绍的矢量叠合绘制专题图的分析方法在现在看来已经无甚新奇,但在当时的社会环境背景下可谓巨大突破[3] [3]伊恩?伦诺克斯?麦克哈格. 设计结合自然[M]. 芮经纬译. 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6.10. 实质上,参数化设计并不仅仅是建筑表皮的生成和建筑造型的“酷炫”这么简单,正因建筑本身的非自足性,一系列制约因素必须考虑其中,包括方案阶段的日照、供电、采暖、能源利用、环保、材料,建设过程中的结构实施难度、施工工艺、结构安全性和建成后的各种检验(包括LEED 检验),牵一发而动全身,在这种客观环境要求下,BIM 一体化设计模式就有了意义,其所追求的目标是建筑单体从内而外、自始至终整个生命周期的合理性、科学性和节约性,而现今我们所看到的在中国发生的种种建筑实践,大部分都与此毫无关联。 随着参数化设计在建筑领域的不断发展渗透,一种新的思潮“参数化主义”也随之涌现。“参数化主义”(parametricism)是由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建筑师、扎哈·哈迪德(Zaha Hadid)建筑事务所合伙人帕特里克·舒马赫(Patrik Schumacher)最早提出的(如图6),尽管这个称谓仍有争议,但已在一定范围(哲学领域)内开始运用。 线性景观是可以用简单的数量和逻辑关系概括的、直接性的、静态的景观,以欧洲古典园林为代表的规则对称式园林是最好的例证——一切均以数学上的几何比例为基础扩展开去,甚至将人的尺度也纳入到这一庞大的比例美学系统中来,其从形式到功能布局均是简单的二元关系(从点到点),是可以用x、y、z 三轴向量概括的;而非线性景观则融合了复杂的多元关系,单纯靠几何比例已无法解释其微妙之处,其特征是神秘而和谐,并带有混沌中意外的突变,且其中蕴含着各种逻辑上的关系,甚至哲学和心理学上的某种相互关联,并不单单是美学关联那么简单了。中国古典园林所蕴含的哲学原理和审美特质,使其体现出朴素的非线性特征来——看似随意而为的外在布局形式,实质上是追随“画意”和中国人眼中的自然主义的结果,而使其被赋予了一种内在的“禅意” 在现阶段的中国,面对一个数据充实、分析到位、系统完善而可能平面上不那么好看的科学设计,与一个平面表现十分花哨,却漏洞百出、难以自圆其说的艺术设计,很多决策者可能

探讨射频电缆的各种指标和性能

探讨射频电缆的各种指标和性能 射频电缆组件的正确选择除了频率范围,驻波比,插入损耗等因素外,还应考虑电缆的机械特性,使用环境和应用要求,另外,成本也是一个永远不变的因素。在本文中,详细讨论了射频电缆的各种指标和性能,了解电缆的性能对于选择最佳的射频电缆组件是十分有益的。射频同轴电缆是用于传输射频和微波信号能量的。它是一种分布参数电路,其电长度是物理长度和传输速度的函数,这一点和低频电路有着本质的区别。射频同轴电缆分为半刚,半柔和柔性电缆三种,不同的应用场合应选择不同类型的电缆。半刚和半柔电缆一般用于设备内部的互联;而在测试和测量领域,应采用柔性电缆。 半刚性电缆 顾名思义,这种电缆不容易被轻易弯曲成型,其外导体是采用铝管或者铜管制成的,其射频泄露非常小(<-120dB),在系统中造成的信号串扰可以忽略不计。这种电缆的无源互调特性也是非常理想的。如果要弯曲到某种形状,需要专用的成型机或者手工的磨具来完成。如此麻烦的加工工艺换来的是非常稳定的性能,半刚性电缆采用固态聚四氟乙烯材料作为填充介质,这种材料具有非常稳定的温度特性,尤其在高温条件下,具有非常良好的相位稳定性。半刚性电缆的成本高于半柔性电缆,大量应用于各种射频和微波系统中。 半柔性电缆 半柔性电缆是半刚性电缆的替代品,这种电缆的性能指标接近于半刚性电缆,而且可以手工成型。但是其稳定性比半刚性电缆略差些,由于其可以很容易的成型,同样的也容易变形,尤其在长期使用的情况下。 柔性(编织)电缆 柔性电缆是一种"测试级"的电缆。相对于半刚性和半柔性的电缆,柔性电缆的成本十分昂贵,这是因为柔性电缆在设计时要顾及的因素更多。柔性电缆要易于多次弯曲而且还能保持性能,这是作为测试电缆的最基本要求。柔软和良好的电指标是一对矛盾,也是导致造价昂贵的主要原因。柔性射频电缆组件的选择要同时考虑各种因素,而这些因素之间有些的相互矛盾的,如单股内导体的同轴电缆要比多股的具有更低的插入损耗和弯曲时的幅度稳定性,但是相位稳定性能就不如后者。所以一条电缆组件的选择,除了频率范围,驻波比,插入损耗等因素外,还应考虑电缆的机械特性,使用环境和应用要求,另外,成本也是一个永远不变的因素。 特性阻抗 射频同轴电缆由导体,介质,外导体和护套组成。 "特性阻抗"是射频电缆,接头和射频电缆组件中最常提到的指标。最大功率传输,最小信号反射都取决于电缆的特性阻抗和系统中其它部件的匹配。如果阻抗完全匹配,则电缆的损耗只有传输线的衰减,而不存在反射损耗。电缆的特性阻抗(Zo)与其内外导体的尺寸

Loadrunner对ORACLE进行参数化

loadrunner可以参数化一些参数,其中一种可以用直接连接数据库取值的方式:选中参数,右键:Replace with Paramater,选择type,点击Properties: 点Data Wizard后可以设置数据库:

下一步后,点Create-->机器数据源-->新建-->系统数据源-->下一步: 1、postgres数据库: 选择你需要的数据源(如:PostgresSQL ODBC Driver(UNICODE))-->下一步-->完成: 这时可以点击Test查看你的数据库配置是否正确 这些做完后,输入sql语句,Finish即可:

2、oralce数据库: 先安装oracle客户端,其间有建立Net服务名 (前面跟postgres数据库一样,然后)选择你安装的oracle:

-->下一步-->完成 -->Data Source Name:the name used to identify the data source to ODBC. For example, "odbc-pc". You must enter a Data Source Name. Description - a description or comment about the data in the data source. For example, "Hire date, salary history, and current review of all employees." The Description field is optional. TNS Service Name - the location of the Oracle database from which the ODBC driver will retrieve data. This is the same name entered in configuring network database services using the Oracle Net Manager. For more information, see the Oracle Net Services documentation and Using the Oracle ODBC Driver for the First Time. The TNS Service Name can be selected from a pulldown list of available TNS names. For example, "ODBC-PC". You must enter a TNS Service Name.

大地测量中不适定问题的正则化解法研究

大地测量中不适定问题的正则化解法研究 摘要:为了解决大地测量中的不适定问题,人们提出了正则化解法,并期望通 过对正则解法的不断研究从而彻底解决大地测量中的不适定问题。论文对大地测 量中不适定问题的正则化解法研究进行详细论述,给相关人士提供参考。 关键词:大地测量;?不适定问题;?正则化解法;?系统误差; 大地测量是一项对地球的相关数据进行测量的活动。大地测量活动的开展不 但可以有效提升地形测图以及工程测量的精准度,同时还可以促进国家空间科学 以及国防建设的发展。此外,随着大地测量的不断深入,人们可以对地壳运动以 及地震等地质活动进行预测,从而降低地震等自然灾害对于人类的危害。然而在 大地测量中,时常会遇到一些不适定问题。例如,测量中所存在的控制网平差、GPS无法快速定位等。这些大地测量中的不适定问题虽然表现形式不同,但却有 着一些相同点。首先,这些不适定问题一般解均不唯一。再者,这些不适定问题 有时还会出现无解的状况。此外,这些不适定问题常常还会出现解不稳定的现象。这些不适定问题的出现严重影响了大地测量的进行与发展,因此,为了解决大地 测量中的不适定问题,对其解决方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将其逐步演变为正则 化解法。通过正则化解法,可以有效地解决大地测量中的不适定问题,并针对病 态性的算法进行改进,从而促进大地测量的快速发展。 1 推导了大地测量不适定问题解的统一表达 为对大地测量中不适定问题开展正则化解法研究,最初研究推导了大地测量 中不适定问题解的同意表达。旨在分析大地测量中不适定问题常用的一些数学模型,研究表明在该阶段常见的数学模型主要有拟合推估模型、自由网平差模型、 病态模型和半参数模型等。经计算显示,这些数学模型的解可以用某个数学关系 式统一表达,而令研究者所震惊的是这些数学模型都能够在TIKHONOV正则化原 理下推导出。实际推导过程中,为保证计算结果的准确度,研究者要把握好这些 数学模型之间的共性问题,尽可能地分析出他们的个性,求解时既要考虑数学模 型的基本计算理论,又要寻求合适的优化求解方案,以此来深化研究。 2 克服病态性的改进算法研究 在克服病态性的改进算法研究中,从以下3步展开论述:首先,针对一些难 以确定的岭参数,系统会主动选择研究确定的岭参数L曲线。为使L曲线的效果 能够更加清晰地展现出来,该算法研究采用对比法,将L曲线法同传统的岭迹法 相比较,以此来得出全新的结论。其次,研究还提出了克服病态性的两步解法, 需重点研究了两步解法的计算原理和相关数据性质以及相应的计算适应条件等。 同常规的克服病态性改进算法研究方案相比,该方案更为优异。最后,研究提出 了一种新的奇异值修正方案,该方案的核心是将奇异值分为2个部分进行分别修 正处理。实践证明这种方案是很有研究效果的,同其他克服病态性的改进算法相 比该方案的结算结果更为精准。 3 单频GPS快速定位中减弱病态性的新方法研究 本次研究,主要论述了单频GPS快速定位中减弱病态性的新方法,能够在较 短的时间内实现快速GPS定位。为此,首先分析了关于GPS快速定位的矩阵的结 构特性。在正则化原理的前提下,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以下2种正则化矩阵的构造 方法。利用这2种新的方案,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弱传统法矩阵的病态性,利用 较短的时间就可以得出较为准确的结论。为此,对这2种新型的减弱矩阵病态性

实训 LoadRunner测试脚本的参数化模板

实训LoadRunner测试脚本的参数化 1.1实训目标 能够使用参数化数据解决系统压力问题 能够使用数据池中数据对参数变量实施参数化 能够使用数据库中数据对参数变量实施参数化 具备使用不同数据对系统施加预期压力的能力 1.2问题引出: 观察以下示例代码 web_url("MercuryWebTours", "URL=http://localhost/MercuryWebTours/", "Resource=0", "RecContentType=text/html", "Referer=", "Snapshot=t2.inf", "Mode=HTML", LAST); lr_think_time(5); web_submit_form("login.pl", "Snapshot=t3.inf", ITEMDATA, "Name=username", "Value=jojo", ENDITEM, "Name=password", "Value=bean", ENDITEM, "Name=login.x", "Value=53", ENDITEM, "Name=login.y", "Value=18", ENDITEM, LAST); 代码分析: 在这段代码中,用灰色背景黑色字体标识的是用户输入的用户名和口令,如果直接使用这段脚本对应用进行测试,则所有VU都会使用同一个用户名和口令登录系统。如果要模拟更加真实的应用场景(例如,不同权限的用户执行同一个操作),就有必要将用户名和口令用变量代替,为变量的取值准备一个“数据池”并设定变量的取值规则,这样每个VU在执行的时候就能根据要求取不同的值。 当然,要进行参数化的场合远远不止用户名和口令的处理。设想这样一种情况,需要模拟多个用户同时操作一个页面,该页面要求用户输入一条信息记录,且规定记录内容不能重复。对于这种情况,如果不采用参数化的方式,则必须为每个可能的VU使用一个不同的脚本。采用参数化方式时,只需要将输入的内容设置为参数,在参数池中给出大于VU 的数据即可。

LR参数化用户名密码

loadrunner参数化用户名密码方式 技术文档---测试2010-04-13 13:13:36 阅读244 评论0 字号:大中小订阅 参数化 参数化:可以理解为开发语言中的变量的意思。在脚本中,如果不使用参数,那么所有的测试数据是跟脚本绑定在一起的,如果需要测试不同的数据,需要运行一次,改一下,再运行。如果使用了参数化,可以把多个测试数据保存起来,测试时脚本自动选择测试数据运行。 以上面录制的脚本为例,介绍参数化的使用方法,实现10个用户分别登陆51testing。 1、打开脚本,找到登陆动作对应的代码。 2、我们看到,录制时的用户名是“测试”,密码是“111111”(此处的用户名和密码都是虚构)。 3、首先对用户名进行参数化:选中用户名,点击鼠标右键,在出现的快捷菜单中选择“Replace with a parameter”,如下图。 4、在弹出的对话框中输入参数名和参数类型,参数名是自己起的,参数类型选择“File”,点击OK。

5、对密码进行同样的操作。 6、参数化完成后,我们需要给增加一些测试数据。点击工具栏上的Param List按钮打开参数设置页面。选择UserName,点击“Add Row”按钮增加行,然后在行中输入其他可以登陆的用户名。完成后的效果如下图: 7、对密码参数做同样的操作,按顺序输入和用户名对应的密码,完成后的效果如下图:

8、设置脚本取参数的顺序。假设我们想让脚本在运行时以顺序方式取这5个用户登陆,那么对用户名的设置:Select next row:Sequential;Update value on:Each iteration。意思是每一次迭代时按顺序取下一个参数。 9、对密码的设置,因为密码和用户名是一一对应的。所以对密码的设置是“Same line as UserName”。意思是和用户名称取相同的行的数据。这样就可以保证一一对应了。 10、因为我们有5个用户,所以需要让脚本跑5遍。打开“Run-time Setting”对话框,设置脚本运行5次。

射频各项测试指标.

双频段GSM/DCS移动电话射频指标分析 2003-7-14 [摘要]本文对GSM移动电话的射频指标进行了分析,并讨论了改进办法。其中一些测试及提高射频指标的方法是从实践经验中总结出来的,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第一部分对各射频指标作了简要介绍。第二部分介绍了射频指标的测试方法。第三部分介绍了一些提高射频指标的设计和改进方法。 1 射频(RF)指标的定义和要求 1.1 接收灵敏度(Rx sensitivity) (1)定义 接收灵敏度是指收信机在满足一定的误码率性能条件下收信机输入端需输入的最小信号电平。衡量收信机误码性能主要有帧删除率(FER)、残余误比特率(RBER)和误比特率(BER)三个参数。这里只介绍用残余误比特率(RBER)来测量接收灵敏度。 残余误比特率(RBER)的定义为接收到的错误比特与所有发送的的数据比特之比。 (2)技术要求 ●对于GSM900MHz频段 接收灵敏度要求:当RF输入电平为-102dBm(分贝)时,RBER不超过2%。测量时可测试实际灵敏度指标。根据多款移动电话的测试结果来看:当RBER=2%时,若RF输入电平为-l09~-l07dBm,则接收灵敏度为优;若RF输入电平为-l07~l05dBm,则接收灵敏度为良好;若RF输入电平为 -105~-l02dBm,则接收灵敏度为一般;若RF输入电平>-l02dBm,则接收灵敏度为不合格。 ●对于DCSl800MHz频段 接收灵敏度要求:当RF输入电平为-l00dBm,RBER不超过2%。测量时可测试实际灵敏度指标。根据多款移动电话的测试结果来看:当RBER=2%时,若RF输入电平为-l08~-105dBm,则接收灵敏度为优;若RF输入电平为-105~ -l03dBm,则接收灵敏度为良好;若RF输入电平为-l03~ -100dBm,则接收灵敏度为一般;若RF输入电平为>-l00 dB mm,则接收灵敏度为不合格。 1.2频率误差Fe、相位误差峰值Pepeak、相位误差有效值PeRMS (1)定义 测量发射信号的频率和相位误差是检验发信机调制信号的质量。GSM调制方案是高斯最小频移键控(GMSK),归一化带宽为BT=0.3。 发射信号的相位误差定义为:发信机发射信号的相位与理论上最好信号的相位之差。理论上的相位轨迹可根据一个己知的伪随机比特流通过GMSK脉冲成形滤波器得到。

正则化方法

3.2正则化方法的概念 从数学角度来分析,CT 中的有限角度重建问题相当于求解一个欠定的代数方程组,属于不适定问题研究范畴,解决这类问题通常需要引入正则化方法]27,26[。 3.2.1不适定的概念 设算子A 映X x ∈为P p ∈,X 与P 分别为某类赋范空间,记 P Ax = (3.9) 在经典意义下求解(3.9),就存在下述问题: (1)(3.9)式的解是否存在; (2)(3.9)式的解如果存在,是否唯一; (3)(3.9)式的解是否稳定或者说算子A 是否连续:对于右端的P 在某种意义下作微小的变动时,相应的解童是不是也只作微小的变动。 只要这些问题中有一个是否定的,就称(3.9)的解是不适定的。 3.2.2正则化方法概念的引入 设算子A 映X x ∈为P p ∈,X 与P 分别为某类赋范空间,二者满足(3.9)式。设A 的逆算子1-A 不连续,并假定当右端精确值为r p 时,得到经典意义下的解为r x ,即满足 r r P Ax = (3.10) 现在的问题是,如果右端受到扰动后变为δp ,且二者满足关系 δδ≤-r p p (3.11) 其中,?为某范数。则由于1-A 的不连续性,我们显然不能定义r p 对应的解为: δδp A x 1-= (3.12)

因此,必须修改该逆算子的定义。 定义:设算子),(αp R 映p 成x ,且依赖一个参数α,并具有如下性质: (1)存在正数01>δ,使得对于任意0>α,以及r p 的)(1δδδ≤邻域中的p ,即满足 10,δδδ≤<≤-p p r (3.13) 的p ,算子R 有定义。 (2)若对任意的0>ε,都存在),0(1δδ∈及依赖于δ的参数)(δαα=,使得算子),(αp R 映r p 的δ邻域到r x 的ε领域内,即 εδαδδ≤-=r x x x p R ,))(,( (3.14) 则称),(αp R 为方程(3.14)中A 的正则逆算子;δx 称为方程(3.14)的正则解,当0→δ时,正则解可以逼近我们所要求的精确解;α称为正则化参数。这样的求解方法就称为正则化方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