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查井标准表)
- 格式:xls
- 大小:147.00 KB
- 文档页数:5
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检查井目录一、范围 (2)二、规范性引用文件 (2)三、术语定义 (3)四、分类、规格尺寸 (5)五、原材料及构造要求 (7)六、技术要求 (8)七、试验方法 (10)八、检验规则 (10)九、标志、运输与贮存 (12)十、出厂证明书 (13)预制混凝土检查井一、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预制混凝土检查井的术语定义、产品型号、结构参数、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运输和贮运。
本标准适用于预制混凝土检查井。
二、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引用是必不可少的。
GB175通用硅酸盐水泥GB/T1499.1钢筋混凝土用钢第一部分:热轧光圆钢筋GB/T1499.2钢筋混凝土用钢第二部分:热轧带肋钢筋GB/T13788冷轧带肋钢筋GB/T16752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排水管试验方法GB50141给水排水构筑物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8076混凝土外加剂GB/T14684 建筑用砂GB/T14685建筑用卵石、碎石GB/T50081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107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T8076 混凝土外加剂JGJ63混凝土用水标准GB/T699优质碳素结构钢GB700碳素结构钢GB748抗硫酸盐硅酸盐水泥JGJ 55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06MS201-3市政排水管道工程及附属设施GB5020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68给水排水构筑物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JC/T2241预制装配式混凝士检查井三、术语定义3.1 预制混凝土检查井地下管道工程管线中用以检查维护管道,清理沉淀物、实施管径转换和管道分叉连接用的预制装配式竖向窨井。
3.2圆形井井室部位水平截面形状为圆形的预制混凝土检查井3.3方形井井室部位水平截面形状为正方形或长方形的预制混凝土检查井。
3.4组合井同时采用收口圈(板)和井室顶板实现两次以主改变内径(内框尺寸)组装而成的复合式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检查井。
检查井标准图集一、引言。
检查井是城市排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起着连接、检查、清理管道的作用。
为了保障城市排水系统的正常运行,检查井的设计和施工必须符合一定的标准和要求。
本文将针对检查井的标准图集进行介绍和分析,以便于相关工程师和施工人员在实际工作中能够准确地进行设计和施工。
二、检查井的基本要求。
1. 检查井的位置应根据排水系统的布局合理确定,一般应设置在管道转弯处、坡度改变处、管道径线变化处以及管道的起止点。
2. 检查井的井壁应采用耐腐蚀、耐磨损的材料,以保证其使用寿命和稳定性。
3. 检查井的井盖应具有良好的承载能力和防滑性能,以确保行人和车辆的安全。
4. 检查井的进出口应设置防止异物进入的装置,以避免堵塞管道和影响排水效果。
5. 检查井的设计应考虑到施工和维护的便利性,保证工作人员能够轻松地进行检查和清理。
三、检查井的标准图集。
1. 检查井的平面布置图。
平面布置图是检查井设计的基础,它应清晰地标注出井的位置、尺寸和管道的连接关系。
平面布置图应包括井壁、井底、井盖的尺寸和布置,以及管道的连接方式和位置。
同时,还应标注出井的编号和相关的高程、坐标等信息,以便后续的施工和维护。
2. 检查井的剖面图。
剖面图是检查井设计的重要内容,它应清晰地表达出井的结构和尺寸。
剖面图应包括井壁和井底的厚度、管道的连接方式和位置,以及井盖的尺寸和位置。
同时,还应标注出井的深度和相关的高程、坐标等信息,以便后续的施工和维护。
3. 检查井的细部图。
细部图是检查井设计的关键内容,它应清晰地表达出井的各个部分的细节。
细部图应包括井壁和井底的连接方式和尺寸,井盖的连接方式和尺寸,以及管道的连接方式和位置。
同时,还应标注出相关的材料和工艺要求,以确保施工和维护的质量。
四、检查井的施工要点。
1. 施工前应根据设计要求进行现场勘察和标志,确定井的位置和尺寸。
2. 施工时应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操作,确保井的尺寸和位置的准确性。
3. 施工中应注意保护井壁和井底,避免损坏和污染。
混凝土检查井混凝土检查井是一种用于地下管道系统的重要设施,用于检查、维修和清理管道。
本文将详细介绍混凝土检查井的标准格式及相关内容。
一、混凝土检查井的基本要求1. 尺寸要求:混凝土检查井的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并根据管道系统的规模和需要进行合理调整。
2. 强度要求:混凝土检查井的强度应满足相关标准的要求,以保证其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3. 材料要求:混凝土检查井的材料应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优质水泥、砂、石等材料,并按照比例进行配制。
4. 施工要求:混凝土检查井的施工应按照像关规范进行,包括模板安装、混凝土浇筑、养护等环节。
二、混凝土检查井的标准格式1. 井盖部份:a. 材料:井盖应采用优质钢筋混凝土材料制作,强度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b. 尺寸:井盖的尺寸应根据检查井的规格确定,确保井盖能够彻底覆盖井口,并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
c. 结构:井盖应具备防滑、防水、防腐等功能,可根据需要设置防护栏杆。
2. 井筒部份:a. 材料:井筒应采用优质钢筋混凝土材料制作,强度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b. 尺寸:井筒的尺寸应根据检查井的规格确定,确保井筒能够容纳管道系统,并留有足够的空间供维修和清理。
c. 结构:井筒应具备良好的密封性能,防止地下水渗入,并能够承受一定的外部压力。
3. 井底部份:a. 材料:井底应采用优质钢筋混凝土材料制作,强度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b. 结构:井底应设计合理的坡度,以保证管道系统的畅通,并设置合适的出水口。
c. 排水系统:井底应设置排水系统,确保井底不积水,以防止腐蚀和影响管道的正常运行。
4. 其他要求:a. 标志:混凝土检查井应设置明显的标志,包括井盖上的文字标识和井筒上的编号,方便维修和管理人员进行识别。
b. 安全:混凝土检查井应设置防护措施,防止非授权人员进入井内,并确保井盖的稳固性,以防止事故发生。
三、混凝土检查井的维护与检查1. 定期检查:对混凝土检查井进行定期检查,包括井盖的完好性、井筒的密封性和井底的排水情况等,发现问题及时修复。
青岛市城市道路检查井技术导则(试行)2012-03-29 发布2012-04-01 实施青岛市城乡建设委员会青岛市市政公用局青岛市公安局青岛市通信管理局联合发布青岛市广播电视台山东青岛供电公司前言城市道路检查井周围以及沿管线敷设处路面沉降、裂缝和破损是城市道路建设中的一项质量通病,其不仅影响路面的整体性、美观性,更影响路面行车舒适及交通行驶安全,从而极大地影响城市环境质量。
为了有效避免检查井周边及管线敷设处路面病害,更好保证道路的使用品质,特制定《青岛市城市道路检查井技术导则(评审稿)》。
编制组在参阅了相关国家规范、行业导则,进行深入调研,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结合青岛市检查井、雨水口、管线建设的实际情况,完成本技术导则(评审稿)的编制工作,经过建委组织专家论证,形成技术导则(试行)。
本技术导则(试行)的主要内容包括:检查井井盖、支座、井圈、井筒、井室、雨水口、井周回填以及管线开挖沟槽回填的设计要点、施工要点、监理要求和验收要点。
请各有关单位在使用本导则(试行)过程中,将发现的问题和建议及时函告主编单位青岛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以便正式定稿时参考。
主编单位:青岛市城乡建设委员会青岛市市政公用局参编单位:青岛市公安局青岛市通信管理局青岛市广播电视台山东青岛供电公司青岛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青岛市城市道路检查井技术导则》及《青岛市城市道路检查井通用图集》编制人:刘利任强石海麻广林李蕾于秀欣司义德张涛秦淑辉曾巍李战朋袁兴华李忠民赵淑梅贾旭亮1 2目录1 总则 (1)2 排水检查井规格 (3)3 检查井井室、井筒 (7)4 检查井井盖 (15)5 检查井井周回填 (23)6 雨水口 (14)7 管线沟槽回填 (33)3 41 总则1.1为了加强城市道路上检查井设施的建设、维护和管理,保障检查井设施完好,规范检查井各部分结构的设计、施工、监理、验收,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及标准规范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青岛市城市道路检查井技术导则》(以下简称《导则》)。
附件:
供电排管检查井验收标准
1、检查井盖等外露部分需清晰可见,位于道路和人行道的井盖应和路面平齐,并结合良好;位于绿化带内井盖应高于地面5cm。
2、井壁坚实、平滑,无空鼓、裂缝。
3、井框、井盖完整无损,配套严密,安装平稳;井盖周边应按设计要求做砼保护。
4、管道沿线道路或绿化带无沉降现象。
5、井底平整,井内积水需抽干,无泥土、砖石等杂物。
6、管道窗口要求封闭密实,无露水、露泥隐患;道路低洼处检查井应设直径50mm的排水管连接附近的雨水管道,防止管道积水漫溢。
井盖标准求助编辑百科名片井盖井盖是通往地下设施的出入口顶部的封闭物,凡是安装自来水、电信、电力、燃气、热力、消防、环卫等公用设施的地方都需要安装井盖。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基础设施建设又迎来一个新周期,井盖在城市规划和道路建设中的市场需求量巨大。
但是井盖被碾压而破损情况时有发生,导致道路及设施安全性下降。
本文从各类井盖标准谈起,分析标准设置的合理性。
目录标准分类1. 1 井盖标准比较2. 2 使用场合3. 3 标准比较4.1) EN1245.2) CJ/T3012-936.3) CJ/T 121-20007.4) JC 889-2001井盖,水箅,沟盖板展开标准分类1. 1 井盖标准比较2. 2 使用场合3. 3 标准比较4.1) EN1245.2) CJ/T3012-936.3) CJ/T 121-20007.4) JC 889-2001井盖,水箅,沟盖板展开编辑本段标准分类1 井盖标准比较现有的 8 个标准分别为:EN 124《车道步行道的泄水沟盖和检查井盖》、CJ/T 3012-93《铸铁检查井盖》、CJ/T 121-2000《再生树脂复合材料检查井盖》、JC 889-2001《钢纤维混凝土检查井盖》、CJ/T 211-2005《聚合物基复合材料检查井盖》、CJ/T 130-2001《再生树脂复合材料水箅》、JC 948-2005 《钢纤维混凝土水箅盖》、CJ/T 212-2005《聚合物基复合材料水箅》。
其中欧洲标准 EN124 是国际上通用的,由 CEN(排水装置技术委员会)于 1994 年 6 月 6 日批准通过,适用各种材质的井盖,它规定了任何情况下该标准是毫无争议的国际标准。
欧洲以外的国家也都是执行该标准,说明该标准的先进性和权威性。
2 井盖标准对试验荷载和使用位置的规定(表 1)试验荷载和使用位置的规定井盖标准EN 124CJ/T 3012-93CJ/T121-2000CJ/T 211-2005JC 889-2001等级 A15 B125 C250 D400 E600 F900轻型重型轻型普通型重型轻型普通型重型 A 级 B 级 C 级 D 级 D400 试验荷载/kN 15 125 250 400 600 900 210 360 20 100 240 90 180 270裂缝荷载/kN180 105 50 104002 使用场合仅供行人步行或自行车行驶或绿化带人行道、非机动车道、小车停车场适用于安装在马路边的泄水沟盖、从边石开始向车道延伸至 0.5 m 内道路、停车场、可行使各种机动车码头、机场跑道机场跑道禁止机动车通行和停放的人行道、场地机动车行驶、停放的道路、场地禁止机动车进入的绿地、自行车道、人行道汽 10 级及以下车辆通行的道路或停放场机动车通行的道路或停放场地小型车慢速行走的道路、场地、居民小区、绿化地等一般场所车流量大的机动车行驶、停放的道路、场地货运站、码头等重型车较多的道路、场地机场或可供直升机起降的高速公路等特种道路和场地机动车行驶、停放的城市道路、公路和停车场慢车道、居民住宅小区通道和人行道绿化带及机动车辆不能行驶、停放的小巷和场地道路、停车场、可行使各种机动车3 标准比较从上述标准分别规定的试验荷载(或裂缝荷载) 与相应使用范围可以清楚的看出:1) EN124规定的荷载等级全面,使用范围清晰,对照我国标准便可以清楚地看出了我国标准的差距。
交底内容:一、应用图集1、雨污水检查井施工图1)雨污水检查井(盖板式)按《标准图集》12S8-14设计图施工。
检查井规格选用按照图集管径大小选用。
2、给水井按《标准图集》12S2-32、33页设计图施工,规格选用按照图集管径大小选用。
3、热力阀门井按《标准图集》12N6-28、29、32页设计图施工,规格选用按照图集管径大小选用。
4、水泵接合器井按《标准图集》12S4-33、40页设计图施工,规格选用按照图集管径大小选用。
5、水表井按《标准图集》12s2-12页设计图施工,规格选用按照图集管径大小选用。
6、阀门井按《标准图集》12s2-32、33页设计图施工,规格选用按照图集管径大小选用。
7、电缆人孔井按《标准图集》12D9-102--113页设计图施工。
8、电缆手井按《标准图集》12D9-115页设计图施工。
二、施工要求1、按设计图及《标准图集》施工;2、井坑开挖:注重雨季施工的安全防护措施,根据现场施工进度(人员、材料、机械)、土壤情况确定放坡系数,坑两侧2m范围内不得堆放土方,留出不低于1.5m宽度的施工道路。
3检查井施工:先按下列规范验收管道,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编号TJ--45表C2—1工程名称曹妃甸蓝色港湾一期交底日期2017年10月4日施工单位承德宏浩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分项工程名称砖砌管道井交底提要外网管道施工准备、操作工艺、质量要求交底内容:按照设计要求,核对井室高度与井室尺寸形状。
通常预留至地面的高度是75cm(铸铁盖15cm,井筒高度40cm,混凝土盖板20cm)。
1)管道与检查井:管道与检查井周围用砂浆(混凝土)填满,不能留空隙。
2)要求管口要与矩形检查井壁内壁平齐或管端进入井内壁≦1cm,圆形井与管口留有合适距离,所有井均与管内底结合平顺,不得积水或倒坡。
3)矩形井壁必须互相垂直,不得有通缝,必须保证灰浆饱满,灰缝平整,抹面压光,不得有空鼓、裂缝等现象。
4)井内应平顺,踏步应安装牢固,位置准确,不得有建筑垃圾等杂物。
塑料检查井施工技术标准1、井坑1)井坑应与管沟同时开挖,开挖时井座主管线应与管沟中管道在同一轴线。
井坑边坡与管沟边坡一致。
井坑开挖必须保证安全施工,应根据地质条件放坡开挖或采取支护措施,确保施工安全。
有沉泥室雨水检查井井坑,应根据选用的规格,局部开挖沉泥室深度。
井坑开挖应根据选用的规格,考虑井座主管线偏置因素,偏置端得坑壁应与管沟齐平。
2)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或雨季施工,应有排水,降低水位措施。
当地下水位高于开挖井坑的坑底时,施工时应把地下水降至井坑最低点300mm以下。
3)井坑底部如有砖、石等坚硬物体时应将其清除。
4)井坑不得受水浸泡.施工时如发生井坑被水浸泡,应先将水排除,然后清除被浸泡的土层,换填砂卵石或中粗砂,夯实达到设计要求后进行下道工序。
5)井坑开挖时,临时堆土或施加其它荷载不得影响井坑的稳定性;井坑人工开挖时,堆土高度及其距井坑边缘的距离按相关施工规范执行。
2、检查井基础1)检查井必须安装在符合设计要求的地基土层上,或是在开挖井坑后经处理密实的地基上.2)检查井基础应按设计要求施工,如设计无明确要求时一般采用砂砾石垫层基础。
对于一般土质,基底可铺设一层厚度为100mm粗砂基础。
对软土地基应用砂砾石置换软土,其厚度不应小于200mm。
也可分两层铺设,下层为粒径5mm~40mm的砾石、厚度为100mm~150mm,上层铺中粗砂、厚度不小于50mm.砂砾石垫层的压实系数不宜小于0.95。
3)检查井基础位于淤泥或其它不良土层时,检查井地基应按设计及相应规范进行处理.3、井筒安装切割井安装井筒固定密封井筒安装成型1)井筒的长度应为井座连接井筒的承口底部至设计地面的高度,再减去井筒顶至地面的净距.当地面或路面标高难以精确确定时,井筒长度可适当预留余量。
2)井筒插入井座应保持垂直.井筒插接时,为防止渗水应采用专业的密封材料进行密封处理。
4、检查井接管安装与PVC波纹管承插连接与PE管热缩套焊接连接1)检查井井座与管道连接安装顺序,应先从接户管上游段开始安装,以井-管-井—管顺序安装,并逐渐向下游支管,干管延伸。
成都市城市道路检查井盖及水箅技术规定(初稿)04181总则为了确保本市城市道路设施安全运行,规范各类专业检查井盖及水箅的使用,按照国家相关规范和标准,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制定本技术规定。
2本规定适用范围本技术规定适用于安装在成都市行政规划区域内所有城市道路设施中的各种检查井盖及排水设施中的进水口水箅。
3 本技术规定制定依据CJ/T 3012—93 铸铁检查井盖CJ/T 121—2000 再生树脂复合材料检查井盖CJ/T 130—2001 再生树脂复合材料水箅S501—1 国家标准图集:井盖及踏步02S501—2 国家标准图集:双层井盖含以上标准引用的各项国家标准、行业标准。
4 检查井盖及水箅的规格选用在城市道路的排水设施中,必须按本规定采用同一种材料、型号的排水检查井盖及雨水口水箅;电信、电力等其它专业检查井应分别采用同一种材料、型号的检查井盖。
以上规定包括该道路或工程项目附属的人行道、綠化带。
4.1 在所有城市道路的排水设施中的检查井井盖及支座均采用国家标准图集S501—1:《井盖及踏步》中的:Ø700(ZQ)重型球墨铸铁井盖(及井座)B型。
4.2.1 其它专业使用的双层检查井上层井盖规定同上,电信、电力等其它专业检查井宜采用国家标准图集S501—1:《井盖及踏步》中的:Ø800(ZQ)重型球墨铸铁井盖(及支座)B型。
4.2.2 双层检查井下层井盖可采用国家标准图集02S501—2:《双层井盖》中的玻璃钢子盖。
4.2.3、双层井盖支座采可采用国家标准图集02S501—2:《双层井盖》中球重型球墨铸铁双层井盖支座、球墨铸铁及灰口铸铁子盖支座。
4.3 在人行道、在非开放式住宅小区内不以机动车行驶为主的道路、园林中的检查井盖可以采用国家标准图集S501—1:《井盖及踏步》中的:Ø700(QQ)轻型球墨铸铁井盖(及支座)B型;也可采用:Ø700(QH)轻型灰口铸铁井盖(及支座)B型;也可采用:行业标准CJ/T 130—2001《再生树脂复合材料检查井盖》中的:重型再生树脂复合材料检查井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