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理工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 格式:doc
- 大小:23.00 KB
- 文档页数:3
河南理工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题目名称基坑设计与施工学生姓名专业班级学号一、选题的目的和意义: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大城市的高层建筑,地下建筑,还有隧道等工程的大幅度增加,而同时为了节省土地,充分利用地下空间,基坑工程也随之不断增加。
经过分析不难看出,基坑工程的发展是一种新的支护型式的出现带动新的分析方法的产生,并遵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规律而逐渐趋向成熟。
随着城市的建设基坑支护技术也不断发展,面对不同工程环境及条件,采用何种支护形式显得至关重要,同时把是否能保证基坑及周围环境的安全及工程造价低作为判断一个支护设计方案是否合理的标准。
如果支护结构型式选择合理,就可以做到整个基坑以及整个建筑物的安全可靠,还可以带来可观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过去支护比较简单,也就是钢板桩加井点降水,一般能满足基坑安全施工,然而单一的支护技术已满足不了当前工程建设的发展需要,各种组合支护技术也蓬勃发展,水泥土桩与灌注桩组合支护作为一种新颖的组合支护体系,但在软土深基坑应用案例却很少。
希望通过这次毕业设计,我对基坑工程施工有进一步的认知,熟悉施工的工序和工艺。
本次设计中,需要用AutoCAD绘制施工图,对绘图软件的使用,也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本次毕业设计,与我以后的工作和学习也有些许联系,借此机会,历练一下自己,为将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文献综述内容基坑工程是我国当前地基基础领域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基坑工程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才开始全面、深入地研究与工程实践,但随着我国建设事业的发展,城市的高层建筑大量涌现,极大的推动了深基坑工程设计理论和施工技术的不断发展,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的深基坑支护设计与施工问题。
国内外大量工程实践表明,许多工程的最危险阶段不一定是在正常使用阶段,而是在建造阶段和老化阶段。
对许多工程事故常常发生在施工阶段而言,其原因除了施工质量没有保证、施工方法发生了不合理的改变、人为错误等原因以外,重要原因之一是由于对环境、地质、荷载等因素认识不足而导致设计和施工中的某种失误和疏忽所致。
河南理工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题目名称基于单片机的交通灯系统设计学生姓名王振洋专业班级计算机0804 学号310709010322 一、选题的目的和意义: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宾馆、餐饮娱乐行业日趋发达,引入全方位的电脑服务和电脑管理日益流行。
同时,宾馆和餐厅娱乐业引入电脑服务和管理也取得了优良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宾馆预订服务综合业务系统将先进的电脑技术与现代酒店服务管理完美地结合起来,实现了住宿、餐饮、娱乐全新概念的服务和管理方式。
对于酒店管理者来说,方便而准确地完成酒店预订、房间结算等功能。
这样不仅节约了很多的劳动力,也提高了效率。
对外可以及时更新酒店信息,体现酒店文化,接受酒店网上预订,提高酒店的综合竞争力。
引进计算机系统同时也是酒店星级的一个重要体现。
对于顾客而言,可以远程查看酒店的地址信息、房间情况、价格情况等非常方便。
同时可以预订酒店的房间,不用去酒店预订。
这样给顾客带来了很多的方便。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世界范围内旅游正在成为现代人类社会重要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经济活动。
20世纪50年代以来,大众化的群体旅游脱颖而出,保持着强劲的发展势头并迅速成为规模产业,成为继汽车、房地产之后世界经济的支柱。
近十年来,在中国旅游业已转变为在国民经济中占重要地位的经济产业。
旅游酒店是旅游业的三大支柱之一,是发展旅游业的物质基础条件,是中国旅游业的门面,是反映一个国家(地区)旅游接待能力的重要标志。
邓小平同志在论证生产力的问题时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邓小平文选》)。
那么我们怎样利用科学技术来提高生产力水平,怎样利用科学技术来发展我们的旅游业呢?在我国信息产业部提出的“政府上网工程方案”中明确指出“国家各部委应推出自己的网上应用,如国家旅游局应推出网上订房、订立网上旅游路线等应用。
”网上订房属于电子商务的一个方面,人们把“互联网经济”统称为“新经济”,网上订房也可以说是酒店新营销方式。
毕毕业设计开题报告学院: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专业班级:机制08-2班姓名:张秋杰学号:310804010203指导老师:张昌娟河南理工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题目名称机械式平衡吊设计学生姓名张秋杰专业班级机制08-2班学号310804010203 一、选题的目的和意义:目的毕业设计是我们大学生活最后一项重要学习任务;是对四年所学知识的总结和灵活运用;而且是在一段相对集中的时间段内对自己知识结构的一个检测,完善自己在本科学习阶段的知识汇总与继续学习弥补,是我们结束本科学习,走上工作岗位或进一步深造的必由之路,对于我们意义重大。
选择带式输送机这种通用机械的设计作为毕业设计的选题,能培养我独立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这次毕业设计是对所学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的一次综合运用,也使我们的设计、计算和绘图能力都得到了全面的训练。
可以达到以下几个目的:(1)巩固、扩大和深化我们以前所学的基础课、专业课知识;(2)培养我们综合分析、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3)锻炼自己的设计计算、数据处理、编写技术资料、绘图等工作能力;(4)培养团队精神、合作意识的能力。
并针对工厂的实际需要完成对平衡悬架装配线的改善,达到提高装配效率、降低工人劳动强度及获取企业最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目标。
意义由于现代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工业技术革命,特别是工业工程技术在中国的不断发展,使其在工业中得到重要的应用,众多的生产商要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要跟上时代的步伐。
通过对设备制造厂平衡悬架装配线现场的调研,发现瓶颈因素对装配效率已形成了极大的制约,应用IE方法对它的改进已成为刻不容缓的头等大事。
通过改进措施的实施,有以下几点积极意义:1)平衡吊以其“平衡重力”使得运动平滑,操作省力、简单而特别适应有频繁搬运、装配的岗位工序,可大大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
2)平衡吊具有断气和误操作保护功能。
当主供气源断气时,自锁装置工作使平衡吊不会突然坠落。
河南理工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题目名称高强钢板热成形极限胀形实验模具设计及工艺分析学生姓名胡楠专业班级机制09-2班学号0828070158 一、选题的目的和意义:热冲压成形技术是近年来出现的一项专门用于成型高强度钢板冲压件的新技术,该项技术以板料在红热状态下冲压成形并同时在模具内被冷却淬火为特征,可以成形强度高达1500MPa的冲压件,广泛用于车门防撞梁,前后保险杠等保安件以及A柱、B柱、C柱、中通道等车体结构件生产。
由于具有减轻质量和提高安全性的双重优势。
目前,这一技术在德国、美国等工业发达国家发展迅速,并开发出商品化的高强钢热冲压件生产线,高强度热冲压件在车辆生产中应用也很广泛。
国内汽车业对该项技术也十分认同,并有少数几个单位从国外耗巨资引入了相关技术与生产线,为一汽-大众等汽车制造公司的部分车型配套热冲压件,关于该项技术的研究工作也已经开始。
本文阐述了热冲压成形工艺原理,对典型冲压件的热冲压成形工艺进行试验研究。
因为利用模具成型两件的方法,实质上是一种少切削、无切削、多工序重合的生产方法,采用模具成型的工艺代替传统的切削加工工艺,可以提高产品效率,保证零件质量,节约材料,降低生产成本,从而取得很高的经济效益。
利用模具生产零件的方法已经成为工业上进行成批或大批生产的主要技术手段,它对保证制品质量,缩短试用周期,进而争先占领市场,以及产品更新换代和新产品开发都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因此德国把模具成为“金属加工中的帝王”,把模具工业视为“关键工业”,美国把模具称为“美国工业的基石”,把模具工业视为“不可估量其力量的工业”,日本把模具说成是“促进社会富裕繁荣的动力”,把模具视为“整个工业发展的秘密”。
所以,通过这次毕业设计对热冲压成形技术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学会综合运用和巩固机械设计制造相关课程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培养从事模具设计与机械设计的初步能力,为实际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培养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河南理工大学毕业设计开题报告题目名称一氧化碳浓度检测、报警及自排系统的设计学生姓名徐晓鸣专业班级测控08-1班学号310804040124一、选题的目的和意义:随着我国燃气的变革及西气东输工程的进行,煤气或天燃气已成为多数家庭的燃料。
每年,因煤气泄露造成的煤气中毒事故中,因使用热水器不当或产品本身的质量问题,造成的一氧化碳中毒事故,全国均有不少事例.有甚者,因室内煤气浓度过高,引起煤气爆炸的事故也不少见。
所以怎样防止煤气中毒与爆炸已成为人们的迫切需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从工农业生产的各个领域到人们家庭生活的各个方面,人们直接或间接接触各种有毒有害气体的机会大大增加,由此而引起的中毒,火灾和爆炸事故屡见不鲜,严重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成为一种新的社会公害。
尤其是一氧化碳这种在人民大众家里普及的燃气,同时也是影响煤炭行业安全的重要因素,因此一氧化碳直接关系着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和生命安全。
一氧化碳是无色、无臭、无味、有毒的气体,熔点﹣199℃,沸点﹣191.5℃。
标准状况下气体密度为l.25g/L,和空气密度(标准状况下1.293g/L)相差很小,这也是容易发生煤气中毒的因素之一。
一氧化碳中毒(carbon monoxide poisoning),亦称煤气中毒。
一氧化碳是无色、无臭、无味的气体,故易于忽略而致中毒。
常见于家庭居室通风差的情况下,煤炉产生的煤气或液化气管道漏气或工业生产煤气以及矿井中的一氧化碳吸入而致中毒。
中毒原理:一氧化碳会与肺部的血红蛋白结合,造成机体缺氧。
我国的CO检测、报警控制系统经历了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其智能化程度也越来越高,其系统复杂、成本较高。
而在居民住宅区、机房、办公室等小型单位场所,需要设置一种单一、廉价实用的CO检测报警及自排装置。
本设计实现对煤气泄露浓度的测量、报警及自排,系统主要以半导体气体传感器为研究对象,以单片机为主控芯片结合一氧化碳浓度检测传感器及外围电路组成信号报警器。
河南理工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二、主要参考文献与资料获得情况:
[ 1 ]. 徐凤菊. 基于ABCM的企业成本管理集成系统的概念架构研究[ J ].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 (1) :69 - 72.
[2]. 李定安与尤本胜.战略成本管理在企业研发中运用的思考[ N ].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03).
[3]. 张玲, 基于企业价值增值角度的成本控制的探讨[J]. 商业经济, 2012(03):76-77
[4]. 殷俊明, 王平心与吴清华, 成本控制战略之演进逻辑:基于产品寿命周期的视角[ J ]. 会计研究, 2005(3):53-58,
[5]. 屈航:浅谈作业成本法的发展历程及国内外应用[J]. 财会通讯, 2010(20):65
[6]. 方枭, 现代成本控制战略与方法[J]. 华东经济管理, 2001(05):74
[7].康玉梅, 战略成本控制模式探讨[N].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1):87
[8].张刚, 作业成本法与传统成本法的比较与运用[J]. 财会月刊, 2001(06):98
[9].王平心, 韩新民与靳庆鲁, 作业成本计算、作业管理及其在我国应用的现实性[J]. 会计研究, 1999(08).75
[10].何瑛, 战略成本管理研究综述[J].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01).
[11] Anthony,Robert N and Vijay Govindarajan.ManagementControl
2。
河南理工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题目名称汽车倒车防撞系统学生姓名余建芮专业班级光电11-2学号311108002206一、选题的目的和意义:当今,汽车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给人们带来方便快捷的同时,也出现了许多问题。
如越来越多的汽车使道路上有效的使用空间越来越小,新手也越来越多,由此引发的剐蹭事件也越来越多,因剐蹭引起的纠纷也在不断地增加。
汽车倒车中存在的困难,其一是来自于驾驶者坐在驾驶座位上无法完全了解汽车四周特别是后方的环境。
驾驶者只能依赖后视镜观察后方障碍物,后视镜受其位置的限制,视野狭窄、清晰度差,根本无法达到倒车中后视的目的。
其二是倒车时驾驶者同时要兼顾车辆前后方、两侧的情况,必须扭身回头观察车辆后面的情况,体力和脑力消耗过大,易产生不安全因素。
其三,倒车是一个复杂的工程,它依赖于驾驶者的驾驶经验、驾驶技巧及反应灵敏程度,任一环节出问题都导致驾驶员无法快速准确地完成倒车任务。
本课题研究的汽车倒车预警系统将为驾驶者提供一个倒车提示和距离报警,本课题的现实应用的意义在于:(1)将倒车自动化从被动防撞引向智能控制方向发展;(2)体现了“以人为本”的驾驶理念,倒车时驾驶者的视线可集中在前方,不需顾及车后状况,增加了倒车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并且它的应用可减轻司机体力和脑力劳动的强度;(3)安全可靠的防碰撞预警,使驾驶者无论是白天还是夜晚都能实现安全倒车;(4) 汽车倒车雷达预警系统的运用可极大地减轻驾驶者的体力、脑力劳动强度,降低倒车难度,避免驾驶员因方向感不强、判断和操作失误而引起的事故,同时它将对提高汽车智能化水平和最终实现汽车无人驾驶产生积极的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2.1 倒车雷达发展历程乘用车倒车雷达按提示方式可分为数码显示、液晶、后视镜、可视雷达、语言和声音提示几种;目前使用较多的乘用车倒车雷是数码显示、液晶显示和语音三种提示功能的倒车雷达。
按信号的接收方式乘用车倒车雷达又可分为无线传输和有线传输两种。
河南理工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题目名称蔬菜大棚的温湿度控制系统设计学生姓名专业班级电气11-2学号一、选题的目的和意义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对农产品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
蔬菜大棚为解决我国城乡居民菜篮子问题,促进农民增收和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发挥了重要作用。
温室种植已在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
而传统的温室种植是在大温室棚内悬挂温度计,工人根据读取的温度值调节大棚内的温度;而湿度控制只能根据工人的经验判断是否需要进行灌溉[1]。
这种靠人工控制温湿度的方式,既耗费人力又不精确,传统的温湿度调节措施表现出极大地局限性。
因此我们需要一种造价低廉、使用方便且测量准确的温湿度控制系统[2]。
建造先进温室有利于解决靠天吃饭的问题,防止恶劣天气,排除季节因素给生物创造出一个适宜的生长环境,消除对作物生长不利的环境因素来促进生物生长,使其部分或完全克服外界气候的制约,从而缩短作物的生长周期,提高作物的产量,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
而现代传感器技术、计算机技术、自动化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为现代温室控制框架提供了多种方案[4]。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简述世界各国的现代温室已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逐步完善并快速发展起来,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各国致力于自身的经济发展。
随着经济的快速恢复和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生活必需品的多样化要求也有了提高,因而对生产温室的需求逐年上升[6]。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科技水平的提高,农业的工业化进程加快了,设施农业应运而生,在全球迅速崛起,并形成资金、技术和劳动力密集型的高新技术产业,成为当今社会最具有活力的产业之一。
社会的需求和经济技术的支持,使现代温室快速发展[7]。
近代温室的发展经历了改良型日光温室、大型玻璃温室和现代化温室三个阶段,并且至今各阶段类型的温室仍保持并存[6]。
计算机、自动控制、机械等技术在温室环境控制以及管理等多方面的广泛应用,使温室技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中以欧洲的荷兰、法国和西班牙,中东的以色列,北美洲的加拿大和美国最为突出[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