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江堰壹街区修建性详细规划报奖
- 格式:pdf
- 大小:17.11 MB
- 文档页数:71
都江堰市“壹街区”项目群管理组织的分析研究
郁勇;巢诚诚
【期刊名称】《建设监理》
【年(卷),期】2011(000)007
【摘要】组织对于项目群管理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介绍了项目群的定义和特征以及项目群管理的一般组织形式,同时引出了适合于项目群组织的部门(PMO)并阐述了PMO的特征.最后以都江堰市“壹街区”项目群组织为例进行分析,主要分析了该组织的优点和缺点,尤其是应用PMO的概念对该组织提出了一些建议,并就项目群组织的设计与大家一起探讨.
【总页数】3页(P10-12)
【作者】郁勇;巢诚诚
【作者单位】上海建科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上海200032;上海建科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上海20003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407.9
【相关文献】
1.社区参与对历史街区保护的影响——以都江堰市西街历史文化街区灾后重建为例[J], 钟晓华;寇怀云
2.上海对口支援都江堰市灾后重建工程项目群管理概述 [J], 朱建华;郁勇;邓绍伦;叶臻;朱守江
3.社区重建引导下的灾后城镇永久性安居房设计——都江堰市"壹街区"K01地块
[J], 李麟学;任鹏飞
4.文化意象视角下城市历史街区游客满意度测评及影响因子分析r——以都江堰市西街历史街区为例 [J], 郭凌;周鹏程
5.民间非营利组织财务分析研究--以壹基金为例 [J], 李芹;齐相君;张雪贤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万方数据2010年第3期总第188期童iif辛秀髦棚学列区中尤为普遍.街道上冷冷清清。
商业设施建成后店面迟迟不能开业.居住人口结构单一等等.即便拥有一个良好的物质环境,其吸引力在3—5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内远远无法与中心城区相比。
其中自然有选址、公共交通、公共设施配套等原因,但是.对新区城市结构上的认识误区是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之一。
1地段每个城市客观上都有地段概念的存在。
地段既有经济上的意义,也有社会和文化方面的含义.空间上的地段只不过是上面各种意义下的范围界定。
是城市内部一种动态变化的层级空间结构。
地段虽然包含了功能因素.但它决不是功能区的概念.而是一个空间上的层级概念。
一般来说。
每个城市都有市中心地段、一般地段、外围地段.当然从其他角度也可以有其他的层级划分的方法。
当城市的规模发展到一定程度。
由于空间距离的增大便需要一到几个位于一般地段的次一级城市中心.这类次一级的城市中心也会在社区中心的基础上自然形成,同时它们也往往在功能构成上具有自己较明显的特点(图1)。
图1城市空间层级示意图Fig.1Urbanspatialhyout地段的形成因素从时间的角度分析主要是历史因素和规模因素.从当前的角度分析主要是区位因素和功能因素。
如果去分析一个城市的地段关系。
区位和功能往往是人们分析地段成因和判断地段层级的主要方面。
然而一个城市各类地段的形成和范围界定更多的是历史发展的原因。
在地段形成的过程中,任何一种资源都可能成为一个城市中心地段形成的主导因素.比如一个街道的交叉口、一座教堂、一个市场、或者某个社会群体的聚集区。
而城市规模的大小则与地段层次的多少相关,城市越大,地段层次就越多、越丰富。
未来的都江堰中心城区将由旧城片区以及依托四条内河发展的玉堂片区、南部片区、中部片区和北部片区组成,中心城区规划人口接近48万.规划用地近60kin2。
在五个片区中,旧城片区是城市的中心地段.以旅游服务功能为发展主体。
其他均为城市的一般地段,但功能不同.玉堂片区侧重发展高档旅游接待功能。
齐心戮力彰显个性都江堰壹街区项目建筑设计体验
佚名
【期刊名称】《时代建筑》
【年(卷),期】2011(000)006
【摘要】壹街区项目是5.12汶川大地震后上海市对口援建都江堰的重点项目,其切实的总体创作定位、有效的设计组织模式以及最终呈现的多样性城市空间是这个项目重要的专业价值。
在这个项目中,多种专业、多个建筑师团队在成熟的城市设计控制下同时工作,在一周时间内完成设计,并在施工过程中精心控制,创造了富有地域特色、城市街道界面完整连续以及街坊院落空间丰富生动的建筑作品。
文章邀请壹街区项目设计组的规划师和建筑师进行了笔谈,以他们切身的创作体会呈现了这一项目的特色和价值。
【总页数】10页(P40-4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984.12;TU201.1
【相关文献】
1.都江堰市“壹街区”项目群管理组织的分析研究 [J], 郁勇;巢诚诚
2.谋定而加速行动创建优质援建工程——记上海建科"壹街区"代建项目管理部 [J], 何建云
3.社区重建引导下的灾后城镇永久性安居房设计——都江堰市"壹街区"K01地块[J], 李麟学;任鹏飞
4.超高层建筑设计探讨\r——以华侨城金山湖壹号项目为例 [J], 陈加鑫
5.昌兴壹城项目规划与建筑设计 [J], 戴芳;赵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壹街区简介都江堰市壹街区是上海市对口支援都江堰市灾后重建功能完整的成街区项目。
是上海--都江堰两地因震结缘、因援结情的最好见证,是两地心心相连、水水相融的集中体现。
壹街区座落于都江堰市城市北区、灵岩山下、蒲阳河畔,位于都江堰市二环路东侧,距古城核心区约2公里,距都江堰水利工程约3公里,距老火车站约1公里,距新建快铁站约3公里。
是灾后重建安置受灾居民规模最大、投入最多、要求最高、功能和配套最完善的重点民生工程,由上海同济大学规划设计。
壹街区充分体现了发展性、多样性、相融性、共享性原则,充分运用城乡统筹思路,体现世博理念,彰显上海精神,为灾后城镇重建树立了典范。
壹街区占地约1.5平方公里,建设建筑面积29.8万平方米的安居房2966套。
建筑风格按照“壹街区、一家人”的理念,有机融和川西田园风貌和上海里弄风情,院落围而不合,街道通而不透,充分体现城市与自然融合,历史与现代并存,居家、就业、旅游休闲兼顾,山、水、城、林、堰、桥、湖融为一体,是宜居、宜业、宜游的城市副中心。
壹街区配套建设了5万多平方米的“两馆三中心一院一校一园”等公建项目(文化馆、图书馆、工人文化活动中心、妇女儿童活动中心、青少年活动中心、妇幼保健院、小学、幼儿园),包括有10万册藏书可供借阅的专业图书馆室;有为市民参与群众文化活动的音乐厅、演艺厅,举办各类展览、讲座、培训、普及科学文化知识、开展社会教育的文化馆;有为广大群众提供丰富多彩文化服务的工人文化活动中心;有为促进妇女开展丰富多彩实践活动的蜀绣设计创意制作中心,帮助儿童及青少年提高综合素质的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和青少年活动中心;还配套建设了妇幼保健院、壹街区小学及幼儿园等公共设施。
壹街区充分利用都江堰水资源,彻底改造和美化了2.6公里蒲阳河及太白堰,新建690米景观河—颐河,新修66亩的人工湖—颐湖,新打造60亩的市民体育休闲公园,新建桥涵21座,新建街道22条共12公里,园区绿化率36。
都江堰市城市管理局城区“壹街区”及二环至二点五环加密道路灯外包、管护采购项目预公示采购编号:JY5都江堰市城市管理局城区“壹街区”及二环至二点五环加密道路灯外包、管护采购项目即将以公开招标方式进行采购。
为了保证政府采购当事人合法权益,确保政府采购程序公开、公平、公正,现将该项目的资格要求、服务内容及要求、评标方法和评分标准进行公示,以广泛征求各供应商的意见,公示期为2015年8 月27 日至2015年9 月1 日。
如认为该项目的资格要求、服务内容及要求、评标方法和评分标准存在倾向性或不合理性,请书面提供反馈意见至都江堰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反馈意见材料可邮寄、可传真),指出存在倾向性或不合理性的具体内容,并进行说明(来文中须注明联系方式)。
都江堰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联系人:宁先生电话(传真):地址:都江堰市凤邻路和通锦路交叉口邮编:611830采购人名称:都江堰市城市管理局联系人:高先生电话:附件:资格要求、服务内容及要求、评审方法及评审标准一、资格要求1、具有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2、具有良好的商业信誉和健全的财务会计制度;3、具有履行合同所必须的设备和专业技术能力;4、具有依法缴纳税收和社会保障资金的良好记录;5、参加本次政府采购活动前三年内,在经营活动中没有重大违法记录;6、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7、根据采购项目提出的特殊条件:(1)投标人须具有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总承包贰级以上(含贰级)资质或城市及道路照明工程专业承包贰级以上(含贰级)资质;(2)投标人须具有安全生产许可证;(3)投标人2013年以来须具有项目建设业绩:完成3条以上(含3条)市政道路总承包施工工程(含路灯安装)或从事10条以上(含10条)道路路灯管护;(4)投标人须具备能满足路灯管护需要的硬件设施:高空作业车(自有或租用)、货车(自有或租用),租用时间应不少于本项目规定的服务时间。
8、本项目不接受联合体投标。
二、服务内容及要求1、服务内容及范围:都江堰市城区“壹街区”及2环至2.5环加密道的路灯灯杆、电器、光源、电缆、配电箱、变压器等配套设施进行管护,城市路灯管护工作内容分为基本工作项目和突击性工作项目两部分。
都江堰市主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都江堰市Ⅰ大区(一环路以内片区)为都江堰一环路、外江及都江堰—青城山世界遗产保护区核心区范围线围合区域,规划总用地面积约为5.55平方公里,规划人口约7.5万人。
这一片区以建设路为界,分别为古城旅游综合服务中心和老城生活商住组团。
按照都江堰市主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大纲,都江堰市主城区被分为都江堰市Ⅰ大区(一环路以内片区)、都江堰市Ⅱ大区(天府大道片区)、都江堰市Ⅲ大区(蒲阳路片区)、都江堰市Ⅳ大区(都江堰大道片区)四大部分。
控制性详规,对都江堰中心城区建筑建设最大高度普遍进行了调整,如建设路、公园路以内的建筑最大高度规定为14米,而都江堰市二环路以外的建筑最大高度规划为60米。
了解到,灾后都江堰中心城区总体规划在提交送审稿时曾将建设路以内地区大部分建筑高度控制在6米以下,新建设的地区建筑高度控制在15~20米之间。
都江堰市Ⅱ大区(天府大道片区)为金马河、一环路、成灌高速路入城段和都汶高速路围合区域,规划总用地面积约为11.77平方公里,人口约12.6万人。
这一片区是都江堰市综合交通枢纽所在地,城市门户,以居住功能为主的城市综合新区。
都江堰市Ⅲ大区(都江堰大道片区)北至学府路,西以观景路为界,南到迎宾大道和成灌高速,东至城市建设用地边缘,规划总用地面积约为8.68平方公里,人口约为11万人。
这一片区主要功能为城市生活居住区,二环路东侧和幸福大道沿线为行政文化金融中心的职能。
都江堰市Ⅳ大区(蒲阳路片区)北至灵岩石山,西以观景路为界,南到学府路,东至城市建设用地边缘,规划总用地面积约为9.76平方公里,居住人口10万人。
这一片区主要功能为城市生活居住区,片区东北侧为工业物流功能组团。
万方数据2010年第3期总第188期童iif辛秀髦棚学列区中尤为普遍.街道上冷冷清清。
商业设施建成后店面迟迟不能开业.居住人口结构单一等等.即便拥有一个良好的物质环境,其吸引力在3—5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内远远无法与中心城区相比。
其中自然有选址、公共交通、公共设施配套等原因,但是.对新区城市结构上的认识误区是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之一。
1地段每个城市客观上都有地段概念的存在。
地段既有经济上的意义,也有社会和文化方面的含义.空间上的地段只不过是上面各种意义下的范围界定。
是城市内部一种动态变化的层级空间结构。
地段虽然包含了功能因素.但它决不是功能区的概念.而是一个空间上的层级概念。
一般来说。
每个城市都有市中心地段、一般地段、外围地段.当然从其他角度也可以有其他的层级划分的方法。
当城市的规模发展到一定程度。
由于空间距离的增大便需要一到几个位于一般地段的次一级城市中心.这类次一级的城市中心也会在社区中心的基础上自然形成,同时它们也往往在功能构成上具有自己较明显的特点(图1)。
图1城市空间层级示意图Fig.1Urbanspatialhyout地段的形成因素从时间的角度分析主要是历史因素和规模因素.从当前的角度分析主要是区位因素和功能因素。
如果去分析一个城市的地段关系。
区位和功能往往是人们分析地段成因和判断地段层级的主要方面。
然而一个城市各类地段的形成和范围界定更多的是历史发展的原因。
在地段形成的过程中,任何一种资源都可能成为一个城市中心地段形成的主导因素.比如一个街道的交叉口、一座教堂、一个市场、或者某个社会群体的聚集区。
而城市规模的大小则与地段层次的多少相关,城市越大,地段层次就越多、越丰富。
未来的都江堰中心城区将由旧城片区以及依托四条内河发展的玉堂片区、南部片区、中部片区和北部片区组成,中心城区规划人口接近48万.规划用地近60kin2。
在五个片区中,旧城片区是城市的中心地段.以旅游服务功能为发展主体。
其他均为城市的一般地段,但功能不同.玉堂片区侧重发展高档旅游接待功能。
都江堰市灾后重建城镇体系规划(2008-2020)说明书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008.6目录0 导言 (3)1 基本情况 (3)1.1社会经济基本情况及受灾影响评估 (3)1.2村镇基本情况及受灾影响情况 (4)1.3村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基本情况及受灾情况分布 (5)1.4历史遗迹状况及损害情况 (12)1.5村镇居民灾后安置意愿调查分析 (16)2 发展条件评价 (19)2.1都江堰市自然资源概况及损害情况 (19)2.2地震前后地质灾害状况 (21)2.3自然生态环境及其生态功能与受损情况 (22)2.4防灾建议 (23)3 规划目标和任务 (23)3.1近三年总目标(2008-2010) (23)3.2后10年总体目标(2011-2020) (23)4 村镇规模预测 (24)4.1人口规模调整 (24)4.2用地规模调整 (26)5 灾后空间布局调整和规模、等级结构思路 (27)5.1规划目标 (27)5.2灾前城镇空间布局分析 (28)5.3灾后城镇空间布局调整 (28)5.4灾后城镇发展等级序列的调整 (31)5.5灾后城镇发展职能安排 (32)5.7规划调整思路 (32)5.8灾后聚源新区发展思路调整论证专题 (33)5.9灾后村镇住宅建设规划 (34)5.10主体功能区划和空间管制 (38)6 灾后产业布局调整 (39)6.1产业定位和发展思路 (39)6.2产业空间布局 (40)7 灾后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41)7.1近期重建及规划原则 (41)7.2规划方案 (42)8 灾后历史文化遗产修复与保护 (46)8.1利用灾后修复之机提升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状态 (46)8.2都江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整体修复与保护 (47)8.3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修复与保护原则 (48)9 灾后旅游初步设想 (48)9.1都江堰旅游体系重构的初步设想 (48)9.2都江堰市域旅游分区 (49)10 灾后交通及市政基础设施及防灾减灾设施规划 (51)10.1交通系统 (51)10.2给水和排水 (53)10.3供电工程 (55)10.4燃气工程 (57)10.5通信工程 (57)10.6环卫工程 (58)10.6防灾减灾设施规划 (58)11 近期(2010年)规划及实施 (60)11.1目标与任务 (60)11.2近期安置灾民人口和用地需要 (60)11.3近期城镇重点区域 (60)11.4近期住宅建设 (60)11.5近期公共设施配套 (60)11.6重大基础设施和交通设施及防灾设施 (61)12 政策建议 (61)13 都江堰灾后重建农村建设规划专题 (61)13.1基本情况 (61)13.2村庄恢复重建布局规划 (63)13.3村庄公共服务设施重建布局规划 (68)13.4恢复重建投资估算 (69)附录:近期重点项目建设及投资估算 (71)0 导言2008年5月12日14点28分,四川省发生里氏8级地震,造成都江堰市人民生命财产巨大损失,截止到目前,全市震灾死亡3000多人,失踪400余人,市域1442.1万平方米房屋受到不同程度损坏,道路等基础设施,学校、医院等公共服务设施以及各项市政设施均遭到不同程度损毁,自然、人文遗产遭遇浩劫,全市直接经济损失高达720亿元,社会经济受到重创。
都江堰规划都江堰规划是指都江堰市根据自身发展战略和城市规划的需要,对城市进行合理布局和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
都江堰市位于四川省成都市的西北部,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和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地都江堰的所在地。
首先,都江堰规划要注重保护历史文化遗产。
都江堰作为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的杰出代表,具有很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在规划中,应该注重保护和修复都江堰的古建筑、古遗址和古文物等,使其得到充分的利用和展示,为游客提供更好的文化体验。
其次,都江堰规划要注重生态环境建设。
作为世界自然文化遗产,都江堰的自然环境非常重要。
规划中应该注重保护和恢复都江堰周边的山水资源,加强对水土流失和环境污染的治理,提高水资源利用和保护的效率,打造一个生态宜居的城市。
同时,都江堰规划要注重产业发展。
都江堰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农业资源,规划中应该注重发展旅游业和农业产业,提高其产业竞争力和发展潜力。
可以通过建设旅游景区、特色农业示范基地等方式,推动都江堰的经济发展,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
此外,都江堰规划要注重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在规划中,要注重发展城市交通、水电供应、教育医疗等基础设施,提高城市的功能和服务水平。
可以通过修建新的道路、建设水电站、扩建学校和医院等方式,改善居民的生活条件和便利性。
最后,都江堰规划要注重公共空间建设。
公共空间包括公园、广场、运动场等,是居民休闲娱乐和社交交流的重要场所。
规划中应该注重建设和改善都江堰的公共空间,提供更多的休闲场所和文体设施,丰富居民的业余生活。
综上所述,都江堰规划应该注重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注重生态环境建设、注重产业发展、注重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注重公共空间建设。
这样可以为都江堰提供更好的发展平台,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都江堰规划方案一、背景都江堰位于四川省成都市西南部,是一座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的代表性作品,也是世界文化遗产。
都江堰被誉为天府之国的“东大门”,近年来,随着成都市的快速发展,都江堰地区逐渐成为成都市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适应城市发展和水资源管理的需要,都江堰市委、市政府启动了都江堰新区规划。
二、规划目标都江堰新区的规划目标是: 1. 实现新区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2. 优化区域土地利用、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 3. 提升新区公共设施和城市形象; 4. 推进都江堰市区和都江堰新区互补发展,形成新一轮发展的增长极。
三、规划内容1.用地规划•实施集中连片用地开发,重点发展新型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按照“环山水城”的理念,规划青山绿水、宜居宜业的城市环境;•建设现代化的产业园区和高端住宅区,吸引人才。
2.建筑规划•创新城市建筑风格,以木结构为主推广传统建筑文化;•打造美丽都江堰,注重建筑与自然景观的融合,以提升城市品位;•加强建筑安全管理,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3.交通规划•建设便捷的公交、地铁、出租车等城市公共交通系统,方便市民出行;•开发智能化交通,提高交通运输效率,降低交通拥堵;•加强交通安全管理,规范各类车辆行驶秩序,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4.环境规划•加强环境污染治理,减少污染排放,保护生态环境;•加大生态保护和绿化建设力度,增加城市绿地面积;•推广环保理念,提高市民环保意识。
四、实施措施为实现都江堰新区规划的目标,以下是我们的实施措施: 1. 制定详细的规划方案,招募合适的人才参与; 2. 加强规划监管和评估,确保规划的实施效果; 3. 吸引投资,推动项目建设; 4. 加强与周边城市的合作,实现共赢发展。
五、结论都江堰新区规划方案以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为基础,着力打造功能完备、生态宜居、文化内涵丰富的都市新区。
我们相信,在政府的指导和全社会的参与下,都江堰新区一定能够成为成都市乃至全国的一颗璀璨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