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小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大纲
- 格式:doc
- 大小:36.00 KB
- 文档页数:3
安徽中小学新任教师招聘小学语文考试范围与内容考试学习视频讲义课程考试培训辅导班、资料资料分享:1922108343(一)学科专业知识1.现代汉语知识(1) 汉语拼音的使用(2) 3500个常用汉字的识写(3) 标点符号的使用(4) 语法与修辞知识理解与运用(词的分类,短语的结构,单句的成分,复句的类型,常见修辞格)2.古代汉语知识(1)常用实词虚词(2)常见固定句式(3)基本词法(古今异义,一词多义,古今通假与词性活用等)(4)基本句法(省略句、倒装句、判断句与被动句等)(5)古诗词经典语段(《语文课程标准》( 年版)附录1中的“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3.文学作品阅读(1) 古今中外著名文学作品的阅读与理解(包括内容、人物、体裁、写作手法、艺术特色、社会影响及文学史地位等)(2)著名儿童文学作品的分析与鉴赏(主要包括作品的开篇和结尾艺术,角色和情节的安排,背景的设置,情感基调和色彩之间的关系,儿童品味的赏析,作品的美学赏析或语言学赏析等)4.写作(1) 文字表达训练(遣词造句,谋篇布局,语段短文等写作基础能力)(2) 段落写作训练(逻辑思维,文字组织,中心意思等写作基本能力)(3) 不同文体写作训练(叙述、描写、抒情、议论与说明等常见表达方式)(4) 写作综合训练(写作思维,文体特征,语法规则,表现技巧等综合能力)安徽中小学新任教师招聘小学数学考试范围与内容(一) 学科专业知识1.数的认识整数、分数、小数和百分数的意义,数的改写和求近似数;数位和数级的顺序、名称及计数单位间的关系;比较分数、小数和百分数的大小。
小数的性质、分数的基本性质,约分和通分;分数、小数和百分数之间的关系。
有理数的意义、大小。
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立方根、无理数和实数的概念。
2.数的运算与性质四则运算的意义、运算法则和运算定律;口算、笔算、估算的基本方法和相应算理。
积的变化规律、商不变的性质和小数的性质。
比和比例的各部分名称及相互关系;比、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解决比例的有关问题。
一、考试目标与要求(一)考试目标1.考查中学语文教学所需要的学科专业素养。
2.考查高等教育与中学语文教学内容相关的专业知识。
3.考查考生对中学语文课程教学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与应用能力。
(二)考试要求考试要求分为六种能力层级,即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和探究创新。
A.识记:指识别和记忆,是最基本的能力层级。
B.理解:指领会并能做简单的解释,是在识记基础上高一级的能力层级。
C.分析综合:指分解剖析和归纳整合,是在识记和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的能力层级。
D.鉴赏评价:指对阅读材料的鉴别、赏析和评说,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阅读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E.表达应用:指对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运用,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表达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F.探究:指对某些问题进行探讨,有发现、有创见,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创新性思维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对以上六个能力层级均可有难易不同的考查。
二、考试范围与内容考试依据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7~9年级)以及教育部关于高等院校古代汉语、现代汉语、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文学理论、写作和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等课程的一般要求,结合中学语文教学实际,确定考试内容。
(一)学科专业素养1.中学语文教学内容(1)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汉语常用字的字音、字形(2)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3)正确使用标点符号(4)辨析并修改病句(5)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6)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7)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并熟练运用(8)理清文章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9)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10)赏析作品内涵,品味语言艺术(11)阅读议论文,能区分观点与材料,并发现二者之间的联系(12)阅读新闻、说明文、非连续性文本等,筛选、整合文中的信息,并得出有意义的结论(13)阅读科技作品,领会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14)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15)理解性默写和化用古代诗文中常见的名句名篇(16)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和虚词,理解特殊句式和用法,准确翻译文言文的句子(17)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18)评价古代诗文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19)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2.与中学语文教学相对应的高等教育内容(1)掌握古代汉语的基本知识(2)掌握现代汉语的基本知识(3)了解中国古代文学史上重要作家和作品(4)了解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重要作家和作品(5)了解外国文学史上重要作家和作品(二)学科课程教学知识与能力1.掌握中学语文课程性质和理念2.掌握中学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3.掌握中学语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与学业质量标准4.掌握中学语文教学的基本方法和现代教育技术5.掌握中学语文教学评价的基本种类、特点与功能6.合理确立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目标7.合理设计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8.科学设计中学语文测试内容与形式9.科学进行中学语文学业质量的评价10.科学评析中学语文教学案例三、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1.考试形式:笔试,闭卷。
第六章教学一、教学的意义与任务概念:广义的教学就是一定时间、地点、场合下的传授经验的活动,即是指教的人指导学的人进行学习的活动。
狭义的教学是指在学校教育活动中,以教师传授知识、技能和学生获得知识、技能为基础,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统一活动。
教学的基本任务:①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现代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技巧;②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③发展学生体力,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④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能力;⑤发展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形成良好的品德和个性心理品质。
二、教学过程的本质和基本规律概念:教学过程是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下,学生系统的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能力、增强体质,并形成一定思想品德的过程。
1.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教师、学生、教材、教学手段。
①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起主导作用,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实施者;②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教学活动的对象;③教材:是教学的内容,教师要传授教材,学生要领会教材的内涵;④教学手段:是上述三要素相互联系的桥梁。
教学过程的四个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2.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①教与学双边活动的规律;②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③知识教学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规律;④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
3.教学过程的本质:①教学过程首先是一种认识过程。
教学过程本质上是一种认识过程。
这种认识过程是一个由感性认识发展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复杂过程。
教学过程中,师生正是在传授、接受知识的过程中去认识客观世界,并同时提高自身的各种能力和素质。
②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
教学过程不等同于一般的认识过程,它具有自身的特殊性。
这种特殊性主要表现在:首先,教学是个体认识,不是对人类历史的总体认识,因此教学过程主要是获得间接经验的过程;其次,由于个体知识、经验的差异性,教学的个体认识往往是不相同的。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的认识活动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以及认知水平。
安徽省2023年小学教育综合教师公开招聘笔试大纲一、总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以及《安徽省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的相关要求,为进一步加强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综合素质,确保小学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特制定本德育工作指南。
本指南旨在为全省小学教育综合教师公开招聘笔试提供德育工作方面的参考和指导,以促进教师招聘选拔与德育工作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二、基本原则1. 德育为先:坚持把德育工作摆在小学教育工作的首位,强化德育在学生全面发展中的引领作用,确保教师招聘工作充分体现德育重要性。
2. 全面发展:遵循素质教育原则,关注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强化教师在德育工作中的主体地位,促进教师综合素质全面提升。
3. 以人为本: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尊重学生人格,充分发挥教师在德育工作中的主导作用,注重培养学生良好品德,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4. 实践育人:注重德育与实践相结合,以实践活动为载体,引导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感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5. 家庭、学校、社会协同:充分发挥家庭、学校、社会在德育工作中的协同作用,构建“三位一体”的德育工作格局,形成德育合力。
6. 时代性:紧跟时代发展,紧密围绕国家战略,立足小学教育实际,不断丰富德育内容,创新德育方法,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遵循以上基本原则,本德育工作指南将为安徽省2023年小学教育综合教师公开招聘笔试提供有力支持,助力全省小学德育工作再上新台阶。
三、德育目标1. 总体目标德育工作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道德品质、健康心理、文明行为、责任意识和社会实践能力的小学生。
通过德育工作的开展,使学生能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备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道德素养和公民素质。
具体而言,总体目标包括:-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 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包括诚实守信、勤奋好学、团结友善等;- 培养学生具备文明的行为习惯,尊重师长、关爱同学、乐于助人;- 培养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具备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品质;- 培养学生具备责任意识,学会对自己、对家庭、对社会负责;- 培养学生具备社会实践能力,积极参与社会活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014年安徽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统一笔试小学语文学科考试大纲一、考试性质安徽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为全省统一组织的公开性选拔考试,是落实“省考、县管、校用”教师管理体制的基础工作。
其目的是吸引有志于从事基础教育事业的优秀人才到中小学任教,进一步规范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工作,把好教师“入口关”。
考试采取笔试和面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笔试结果将作为安徽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面试的依据,同时纳入考试总成绩。
招聘考试从教师相应岗位的专业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等方面进行全面考核,择优录取。
招聘考试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二、考试目标与要求1、考查考生义务教育阶段小学语文教学专业知识与能力,要求掌握高等教育对应于小学语文学科的专业知识,以及《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规定的小学语文课程内容,具备相应的语文能力。
2、考查考生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基本知识及其应用,要求掌握小学语文课程与小学语文教学基础知识并能较好地应用。
三、考试范围与内容(一)学科专业知识1、现代汉语知识(1) 汉语拼音的使用(2) 3500个常用汉字的识写(3) 标点符号的使用(4) 语法与修辞知识理解与运用(词的分类,短语的结构,单句的成分,复句的类型,常见修辞格)2、古代汉语知识(1)常用实词虚词(2)常见固定句式(3)基本词法(古今异义,一词多义,古今通假与词性活用等)(4)基本句法(省略句、倒装句、判断句与被动句等)(5)古诗词经典语段(《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附录1中的“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3、文学作品阅读(1) 古今中外著名文学作品的阅读与理解(包括内容、人物、体裁、写作手法、艺术特色、社会影响及文学史地位等)(2)著名儿童文学作品的分析与鉴赏(主要包括作品的开篇和结尾艺术,角色和情节的安排,背景的设置,情感基调和色彩之间的关系,儿童品味的赏析,作品的美学赏析或语言学赏析等)4、写作(1) 文字表达训练(遣词造句,谋篇布局,语段短文等写作基础能力)(2) 段落写作训练(逻辑思维,文字组织,中心意思等写作基本能力)(3) 不同文体写作训练(叙述、描写、抒情、议论与说明等常见表达方式)(4) 写作综合训练(写作思维,文体特征,语法规则,表现技巧等综合能力) (二)学科课程与教学论及其应用1、小学语文课程基础知识(1)《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提出的语文课程性质和基本理念(2)《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提出的语文课程目标与内容(总体目标与内容,小学各学段目标与内容)(3)《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提出的语文课程实施建议(教学建议,评价建议,课程资源与开发利用建议)(4)《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附录相关内容2、小学语文教学基础知识(1)小学语文教学相关理论(2)小学语文常用教学方法(在学生进行听说读写语言实践活动时,通过引导,点拨,讲读,演示,创设情境等手段对学生的书写、朗读、阅读、口语交际、习作等进行有效指导的方法)(3)小学语文教学评价的功能、特点与种类3、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应用(1)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设计(包括教材简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部分,其中教学过程中应有导入、教学组织与指导、评价、作业等环节)(2)小学语文教学案例分析与评价① 识字与写字教学案例分析与评价② 阅读教学案例分析与评价③ 写话与习作教学案例分析与评价④ 口语交际教学案例分析与评价⑤ 综合性学习教学案例分析与评价四、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1.考试形式:闭卷、笔试。
2018安徽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大纲(小学-教育综合知识)推举阅读:阜阳公务员考试网阜阳人事考试网2018安徽中小学教师聘请考试大纲(小学-教育综合知识)2018安徽省中小学教师聘请公告尚未公布,依照往年考试时刻来看,公告预计在4月中下旬公布,报名时刻在4月底至5月初,5月中下旬举行笔试,现整理2017年安徽教师聘请考试笔试大纲供广阔考生参考:温馨提示:收藏2018安徽教师聘请考试信息汇总:招考公告|职位表|报名入口|成绩查询|面试时刻专题,公告公布,小编会同步官网在那个汇总页面更新内容,帮助您快速查找你想要的教师招考信息!!!点击查看>>>2018安徽中小学教师聘请笔试考试大纲汇总2017年安徽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聘请统一笔试小学教育综合知识考试大纲【仅供参考】一、考试性质安徽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聘请考试为全省统一组织的公开性选拔考试,是降实“省考、县管、校用”教师治理体制的基础工作。
其目的是吸引有志于从事基础教育事业的优秀人才到中小学任教,进一步规范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聘请工作,把好教师“入口关”。
考试采取笔试和面试相结合的方式举行。
笔试结果将作为安徽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聘请面试的依据,并且纳入考试总成绩。
聘请考试从教师相应岗位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等方面举行全面考核,择优录用。
聘请考试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二、考试目标与要求以《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和《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对于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皖政办〔2012〕35号)等文件精神为依据,结合我省中小学教育教学实际,充分体现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精神,为中小学补充合格师资,促进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建设。
教育综合知识考试要求考生对从事教育教学所需的背景性知识、教育基础知识与基本原理有基本认知和应用能力,考核考生分析、解决教育教学实际咨询题的能力,考查考生从事教师职业具备的基本素质。
三、考试范围与内容教育综合知识要紧考查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法规、新课程理论和教师道德修养等5个模块的相关知识和应用能力。
一、考试目标与要求1.考查考生义务教育阶段小学语文教学专业知识与能力,要求掌握高等教育对应于小学语文学科的专业知识,以及《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规定的小学语文课程内容,具备相应的语文能力。
2.考查考生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基本知识及其应用,要求掌握小学语文课程与小学语文教学基础知识并能较好地应用。
二、考试范围与内容(一)学科专业知识1.现代汉语知识(1)汉语拼音的使用(2)3500个常用汉字的识写(3)标点符号的使用(4)语法与修辞知识理解与运用(词的分类,短语的结构,单句的成分,复句的类型,常见修辞格等)2.古代汉语知识(1)常用实词虚词(2)常见固定句式(3)基本词法(古今异义,一词多义,古今通假与词性活用等)(4)基本句法(省略句、倒装句、判断句与被动句等)(5)古诗词经典语段(现行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相关篇目内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附录1中“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及名家名篇等)3.文学作品阅读(1)古今中外著名文学作品的阅读与理解(包括内容、人物、体裁、写作手法、艺术特色、社会影响及文学史地位等)(2)著名儿童文学作品的分析与鉴赏(主要包括作品的开篇和结尾艺术,角色和情节的安排,背景的设置,情感基调和色彩之间的关系,儿童品味的赏析,作品的美学赏析或语言学赏析等)4.写作(1)文字表达训练(遣词造句,谋篇布局,语段短文等写作基础能力)(2)段落写作训练(逻辑思维,文字组织,中心意思等写作基本能力)(3)不同文体写作训练(叙述、描写、抒情、议论与说明等常见表达方式)(4)写作综合训练(写作思维,文体特征,语法规则,表现技巧等综合能力)(二)学科课程与教学论及其应用1.小学语文课程基础知识(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提出的语文课程性质与课程理念(2)《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提出的语文课程目标(核心素养内涵、总目标、学段要求)与课程内容(主题与载体形式、内容组织与呈现方式)(3)《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提出的学业质量(学业质量内涵、学业质量描述)(4)《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提出的语文课程实施内容(教学建议、评价建议、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5)《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附录相关内容2.小学语文教学基础知识(1)小学语文教学相关理论(2)小学语文常用教学方法(在学生进行识字与写字、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等语言实践活动时,通过引导,点拨,讲读,演示,创设情境,任务设计等手段对学生六个语文学习任务群(“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实用性阅读与交流”“文学性阅读与创意表达”“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整本书阅读”“跨学科学习”)的学习进行有效指导的方法。
2017年安徽教师招考小学教育综合考试大纲xx年安徽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统一笔试小学教育综合知识考试大纲一.考试性质安徽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为全省统一组织的公开性选拔考试,是落实“省考.县管.校用”教师管理体制的基础工作。
其目的是吸引有志于从事基础教育事业的优秀人才到中小学任教,进一步规范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工作,把好教师“入口关”。
考试采取笔试和面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笔试结果将作为安徽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面试的依据,同时纳入考试总成绩。
招聘考试从教师相应岗位的专业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等方面进行全面考核,择优录取。
招聘考试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二.考试目标与要求以《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和《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皖政办〔xx〕35号)等文件精神为依据,结合我省中小学教育教学实际,充分体现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精神,为中小学补充合格师资,促进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建设。
教育综合知识考试要求考生对从事教育教学所需的背景性知识.教育基础知识与基本原理有基本认知和应用能力,考核考生分析.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考查考生从事教师职业具备的基本素养。
三.考试范围与内容教育综合知识主要考查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法规.新课程理论和教师道德修养等5个模块的相关知识和应用能力。
(一)教育学1.教育(1)教育的概念(2)教育的本质2.教育与社会发展(1)教育的社会制约性社会生产力.政治经济制度.文化.科学技术和人口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制约(2)教育的社会功能教育的经济.政治.文化.科技和人口功能(3)当代社会发展对教育的需求与挑战现代化.全球化.知识经济.信息社会.多元文化与教育变革3.教育与人的发展(1)人的身心发展特点及其主要影响因素(2)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4.教育目的(1)教育目的及其功能.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2)全面发展教育的构成(3)当代中国的教育目的和教育方针5.课程(1)课程.课程类型及其特征(2)布卢姆.加涅的目标分类理论(3)课程开发及其影响因素6.教学(1)教学的意义(2)小学教学的基本任务(3)教学过程的本质和基本规律(4)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及实施要求(5)小学教学组织形式与课堂管理(6)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技能(7)教学评价的作用.类型.原则和方法(8)教学模式的概念.国内外主要教学模式(9)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7.德育(1)德育及其意义(2)品德发展的基本理论(3)小学德育目标和内容(4)小学德育的基本原则.方法和途径8.班主任工作(1)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意义和作用(2)小学班集体建设和班级管理(3)小学班主任工作的原则.方法与艺术(4)小学班级队活动的策划与组织.管理(5)学校与课外教育活动.家庭联系及协调9.学生(1)小学生的年龄特征(2)小学生认知发展.学习方式的特点与教育(3)小学生个体差异(认知差异.性格差异等)与教育(4)特殊儿童的概念.类型及其特殊儿童的教育10.教师(1)小学教师的职业特点(2)小教师专业要求.专业发展的阶段与途径(3)良好师生关系及其构建(二)心理学1.小学生认知发展(1)注意的概念.注意的品质.注意的规律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2)感知觉的概念.感知觉规律的应用.小学生观察力的发展与培养(3)记忆的概念.记忆品质.记忆过程.记忆规律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4)思维的概念.思维品质.思维过程.创造性思维及其培养(5)想象的概念.小学生想象力的培养(6)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2.小学生情绪.情感.意志(1)情绪的概念.情绪的种类(2)情感的概念.情感的种类(3)意志的概念.意志品质3.小学生个性发展(1)需要.小学生的兴趣及其培养(2)智力的概念.智力理论.智力发展的个别差异(3)能力的概念.能力的类型.影响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因素.能力的培养(4)性格的概念.影响性格形成与发展的因素4.学习与学习理论(1)学习的概念.学习分类(2)学习理论: 认知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3)学习动机的概念.学习动机分类.影响学习动机的因素.学习动机激发与培养(4)迁移的概念.迁移的种类.迁移与教学(5)知识学习的类型.知识学习的过程.学习策略(6)动作技能的概念.动作技能的形成阶段.影响动作技能形成的因素(7)心智技能的概念.心智技能的形成阶段.心智技能的培养5.学校心理健康教育(1)心理健康的标准(2)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主要途径与方法(3)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4)教师的心理压力与应对(三)教育法律法规1.有关教育的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xx—2020年).《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指标框架(试行)》.《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安徽省中小学办学行为规范(试行)》等2.教师权利和义务(1)教师的法律地位.权利和义务(2)国家有关教育法律法规所规范的教师教育行为3.学生权利保护(1)学生的法律地位.权利和义务(2)未成年人保护与犯罪预防(四)新课程理论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目标及基本理念2.《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的主要内容3.课程标准.课程标准的基本框架4.新课程教学观.学生观.评价观5.课程资源(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利用6.校本教研与教师专业发展(五)教师职业道德修养1.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xx年).《安徽省中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考核办法(试行)》(xx年)2.教师职业行为(1)教师职业行为规范的要求和主要内容(2)加强师德修养的途径.方法四.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1.考试形式:闭卷.笔试。
安徽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统一笔试小学语文学科考试大纲一、考试性质安徽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为全省统一组织的公开性选拔考试,是落实“省考、县管、校用”教师管理体制的基础工作。
其目的是吸引有志于从事基础教育事业的优秀人才到中小学任教,进一步规范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工作,把好教师“入口关”。
考试采取笔试和面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笔试结果将作为安徽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面试的依据,同时纳入考试总成绩。
招聘考试从教师相应岗位的专业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等方面进行全面考核,择优录取。
招聘考试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二、考试目标与要求1.考查考生义务教育阶段小学语文教学专业知识与能力,要求掌握高等教育对应于小学语文学科的专业知识,以及《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规定的小学语文课程内容,具备相应的语文能力。
2.考查考生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基本知识及其应用,要求掌握小学语文课程与小学语文教学基础知识并能较好地应用。
三、考试范围与内容(一)学科专业知识1.现代汉语知识(1) 汉语拼音的使用(2) 3500个常用汉字的识写(3) 标点符号的使用(4) 语法与修辞知识理解与运用(词的分类,短语的结构,单句的成分,复句的类型,常见修辞格)2.古代汉语知识(1)常用实词虚词(2)常见固定句式(3)基本词法(古今异义,一词多义,古今通假与词性活用等)(4)基本句法(省略句、倒装句、判断句与被动句等)(5)古诗词经典语段(《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附录1中的“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3.文学作品阅读(1) 古今中外著名文学作品的阅读与理解(包括内容、人物、体裁、写作手法、艺术特色、社会影响及文学史地位等)(2)著名儿童文学作品的分析与鉴赏(主要包括作品的开篇和结尾艺术,角色和情节的安排,背景的设置,情感基调和色彩之间的关系,儿童品味的赏析,作品的美学赏析或语言学赏析等)4.写作(1) 文字表达训练(遣词造句,谋篇布局,语段短文等写作基础能力)(2) 段落写作训练(逻辑思维,文字组织,中心意思等写作基本能力)(3) 不同文体写作训练(叙述、描写、抒情、议论与说明等常见表达方式)(4) 写作综合训练(写作思维,文体特征,语法规则,表现技巧等综合能力)(二)学科课程与教学论及其应用1.小学语文课程基础知识(1)《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提出的语文课程性质和基本理念(2)《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提出的语文课程目标与内容(总体目标与内容,小学各学段目标与内容)(3)《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提出的语文课程实施建议(教学建议,评价建议,课程资源与开发利用建议)(4)《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附录相关内容2.小学语文教学基础知识(1)小学语文教学相关理论(2)小学语文常用教学方法(在学生进行听说读写语言实践活动时,通过引导,点拨,讲读,演示,创设情境等手段对学生的书写、朗读、阅读、口语交际、习作等进行有效指导的方法)(3)小学语文教学评价的功能、特点与种类3.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应用(1)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设计(包括教材简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部分,其中教学过程中应有导入、教学组织与指导、评价、作业等环节)(2)小学语文教学案例分析与评价①识字与写字教学案例分析与评价②阅读教学案例分析与评价③写话与习作教学案例分析与评价④口语交际教学案例分析与评价⑤综合性学习教学案例分析与评价四、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1.考试形式:闭卷、笔试。
安徽省2020年中小学新任教师招聘《小学语文》考试真题与参考答案一、基础知识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2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A,白头携老举案齐眉夫唱妇随契阔同心B.扶危济困雪中送碳古道热肠助人为乐C,色彩斑斓五颜六色五光十色光怪陆离D.刻烛赋诗凿壁借光悬梁刺股襄莹映雪3.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你过来,”名叫五月玫瑰的牛说,“我给你一蹄子,让你永远不能忘记!”B.紫禁城城墙有十多米高,有四座城门,南边午门;北方神武门;东西两边分别是东华门、西华门。
C.雪莱的名句“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西风颂》)歌颂西方,表现出对社会变革的呼唤与期待。
D.我翻了多少草皮也找不到一条蚯蚓。
还有,我的眼睛坏了,天色一暗,找野菜就得一棵一棵地摸……4.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比喻的一项是()。
(3分)A.手如柔黄,肤如凝脂,领如蜻妹,齿如瓠犀。
B.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C.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D.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5.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朱熹在《诗集传》中解释了《诗经》“六义”的意思,指出:“比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
”B.“四书”是《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四部书的合称,其中,《大学》《中庸》两篇是宋人从《周礼》中抽出来的。
C.“可是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能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
”这句话出自海明威的《丧钟为谁而鸣》。
D.1918年鲁迅发表的《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用现代体式创作的白话短篇小说。
6.古诗文填空(5分)(1)纤纤擢素手,_______________。
(《迢迢牵牛星》)(2)_______________,花重锦官城。
(杜甫《春夜喜雨》)(3)_______________,到乡翻似烂柯人。
2014年安徽省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大纲小学语文一、考试性质安徽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为全省统一组织的公开性选拔考试,是落实“省考、县管、校用”教师管理体制的基础工作。
其目的是吸引有志于从事基础教育事业的优秀人才到中小学任教,进一步规范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工作,把好教师“入口关”。
考试采取笔试和面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笔试结果将作为安徽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面试的依据,同时纳入考试总成绩。
招聘考试从教师相应岗位的专业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等方面进行全面考核,择优录取。
招聘考试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二、考试目标与要求1、考查考生义务教育阶段小学语文教学专业知识与能力,要求掌握高等教育对应于小学语文学科的专业知识,以及《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规定的小学语文课程内容,具备相应的语文能力。
2、考查考生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基本知识及其应用,要求掌握小学语文课程与小学语文教学基础知识并能较好地应用。
三、考试范围与内容(一)学科专业知识1、现代汉语知识(1) 汉语拼音的使用(2) 3500个常用汉字的识写(3) 标点符号的使用(4) 语法与修辞知识理解与运用(词的分类,短语的结构,单句的成分,复句的类型,常见修辞格)2、古代汉语知识(1)常用实词虚词(2)常见固定句式(3)基本词法(古今异义,一词多义,古今通假与词性活用等)(4)基本句法(省略句、倒装句、判断句与被动句等)(5)古诗词经典语段(《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附录1中的“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3、文学作品阅读(1) 古今中外著名文学作品的阅读与理解(包括内容、人物、体裁、写作手法、艺术特色、社会影响及文学史地位等)(2)著名儿童文学作品的分析与鉴赏(主要包括作品的开篇和结尾艺术,角色和情节的安排,背景的设置,情感基调和色彩之间的关系,儿童品味的赏析,作品的美学赏析或语言学赏析等)4、写作(1) 文字表达训练(遣词造句,谋篇布局,语段短文等写作基础能力)(2) 段落写作训练(逻辑思维,文字组织,中心意思等写作基本能力)(3) 不同文体写作训练(叙述、描写、抒情、议论与说明等常见表达方式)(4) 写作综合训练(写作思维,文体特征,语法规则,表现技巧等综合能力)(二)学科课程与教学论及其应用1、小学语文课程基础知识(1)《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提出的语文课程性质和基本理念(2)《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提出的语文课程目标与内容(总体目标与内容,小学各学段目标与内容)(3)《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提出的语文课程实施建议(教学建议,评价建议,课程资源与开发利用建议)(4)《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附录相关内容2、小学语文教学基础知识(1)小学语文教学相关理论(2)小学语文常用教学方法(在学生进行听说读写语言实践活动时,通过引导,点拨,讲读,演示,创设情境等手段对学生的书写、朗读、阅读、口语交际、习作等进行有效指导的方法)(3)小学语文教学评价的功能、特点与种类3、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应用(1)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设计(包括教材简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部分,其中教学过程中应有导入、教学组织与指导、评价、作业等环节)(2)小学语文教学案例分析与评价①识字与写字教学案例分析与评价②阅读教学案例分析与评价③写话与习作教学案例分析与评价④口语交际教学案例分析与评价⑤综合性学习教学案例分析与评价四、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1.考试形式:闭卷、笔试。
2023年安徽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小学语文专业知识真题考生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在试卷、答题卡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姓名、考点、准考证号,在答题卡背面左下角填写姓名和座位号,每个空格只能填写一个阿拉伯数字,要填写工整,笔记清晰。
2.请考生认真核对答题卡所粘贴的条形码中的姓名、准考证号、座号与本人姓名、准考证号、座号是否一致。
3.答题前,请仔细阅读答题卡上注意事项要求...............。
答选择题时,用2B铅笔把对应题目答案标号涂黑,如需要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涂黑其他标号。
4.答其他题目时,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晰,必须在题号所提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试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5.考试结束,务必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6.本考试为闭卷考试,满分12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一、基础知识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2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是(3分)A.潜(qián)伏竞(jìn)赛舆(yù)情相辅(fǔ)相成B.未遂(suí)驰骋(chěng)倔(jué)强不屑(xuè)一顾C.炮(páo)制处(chǔ)暑折(zhē)腾悬崖勒(lè)马D.旋(xuàn)风削(xiāo)发妩(fǔ)媚翘(qiáo)首以待答案:C解析:A竞(jìn g)赛舆(yú)情;B未遂(suì)不屑(xiè)一顾;D削(xuē)发妩(wǔ)媚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A.锤练辐射水泻不通遮天蔽日B.脉膊陷阱世外桃园黄粱一梦C.荣膺罗嗦姗姗来迟伶牙利齿D.攒动振奋锋芒毕露呕心沥血答案:D解析:A锤炼水泄不通;B脉搏世外桃源;C啰嗦伶牙俐齿3.下列句子中,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这里有个好听的名字——耕读空间,既是书店,又是图书馆,还经常开展文化沙龙。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以下哪项不属于“听说读写”基本能力范畴?A. 朗读课文B. 书写规范汉字C. 背诵古诗词D. 创作短篇小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的语文课程基本特点是:A.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B. 理论与实践的结合C. 知识与技能并重D. 学科间的交叉融合下列哪一项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之一?A. 探究式学习B. 背诵记忆法C. 公式化教学D. 单纯讲授法小学语文课堂上,教师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A. 强制学生阅读指定书目B. 通过故事导入,激发好奇心C. 仅关注考试成绩,忽视阅读过程D. 单一讲解,缺乏互动“因材施教”这一教育原则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体现为:A. 对所有学生采用统一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标准B. 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C. 只关注优秀学生的发展,忽略后进生D. 忽视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强制学习下列哪部作品不是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经典课文?A. 《静夜思》(李白)B. 《草船借箭》(节选自《三国演义》)C. 《卖火柴的小女孩》(安徒生)D. 《背影》(朱自清)填空题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够掌握______个左右常用汉字,并能正确书写。
答案:3500语文教学中的“四会”能力指的是会______、会写、会读、会用。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常用的阅读策略包括预测、提问、______和总结等。
答案:(答案多样,如“推断”、“联想”等,视具体教学理论而定)《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学应注重______与实践的联系,加强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培养。
答案:生活在进行古诗词教学时,教师应引导学生体会诗词中的______美、意境美和语言美。
答案:韵律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______能力和良好的语言习惯。
答案:交流表达简答题简述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实施情境教学?答:情境教学是通过模拟或创设具有情绪色彩、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
2014年安徽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统一笔试小学语文学科考试大纲[仅供参考]一、考试性质安徽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为全省统一组织的公开性选拔考试,是落实“省考、县管、校用”教师管理体制的基础工作。
其目的是吸引有志于从事基础教育事业的优秀人才到中小学任教,进一步规范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工作,把好教师“入口关”。
考试采取笔试和面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笔试结果将作为安徽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面试的依据,同时纳入考试总成绩。
招聘考试从教师相应岗位的专业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等方面进行全面考核,择优录取。
招聘考试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二、考试目标与要求1、考查考生义务教育阶段小学语文教学专业知识与能力,要求掌握高等教育对应于小学语文学科的专业知识,以及《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规定的小学语文课程内容,具备相应的语文能力。
2、考查考生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基本知识及其应用,要求掌握小学语文课程与小学语文教学基础知识并能较好地应用。
三、考试范围与内容(一)学科专业知识1、现代汉语知识(1) 汉语拼音的使用(2) 3500个常用汉字的识写(3) 标点符号的使用(4) 语法与修辞知识理解与运用(词的分类,短语的结构,单句的成分,复句的类型,常见修辞格)2、古代汉语知识(1)常用实词虚词(2)常见固定句式(3)基本词法(古今异义,一词多义,古今通假与词性活用等)(4)基本句法(省略句、倒装句、判断句与被动句等)(5)古诗词经典语段(《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附录1中的“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3、文学作品阅读(1) 古今中外著名文学作品的阅读与理解(包括内容、人物、体裁、写作手法、艺术特色、社会影响及文学史地位等)(2)著名儿童文学作品的分析与鉴赏(主要包括作品的开篇和结尾艺术,角色和情节的安排,背景的设置,情感基调和色彩之间的关系,儿童品味的赏析,作品的美学赏析或语言学赏析等)4、写作(1) 文字表达训练(遣词造句,谋篇布局,语段短文等写作基础能力)(2) 段落写作训练(逻辑思维,文字组织,中心意思等写作基本能力)(3) 不同文体写作训练(叙述、描写、抒情、议论与说明等常见表达方式)(4) 写作综合训练(写作思维,文体特征,语法规则,表现技巧等综合能力)(二)学科课程与教学论及其应用1、小学语文课程基础知识(1)《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提出的语文课程性质和基本理念(2)《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提出的语文课程目标与内容(总体目标与内容,小学各学段目标与内容)(3)《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提出的语文课程实施建议(教学建议,评价建议,课程资源与开发利用建议)(4)《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附录相关内容2、小学语文教学基础知识(1)小学语文教学相关理论(2)小学语文常用教学方法(在学生进行听说读写语言实践活动时,通过引导,点拨,讲读,演示,创设情境等手段对学生的书写、朗读、阅读、口语交际、习作等进行有效指导的方法)(3)小学语文教学评价的功能、特点与种类3、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应用(1)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设计(包括教材简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部分,其中教学过程中应有导入、教学组织与指导、评价、作业等环节)(2)小学语文教学案例分析与评价①识字与写字教学案例分析与评价②阅读教学案例分析与评价③写话与习作教学案例分析与评价④口语交际教学案例分析与评价⑤综合性学习教学案例分析与评价四、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1.考试形式:闭卷、笔试。
2017年安徽教师招考小学语文学科考试大纲xx年安徽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统一笔试小学语文学科考试大纲一.考试性质安徽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为全省统一组织的公开性选拔考试,是落实“省考.县管.校用”教师管理体制的基础工作。
其目的是吸引有志于从事基础教育事业的优秀人才到中小学任教,进一步规范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工作,把好教师“入口关”。
考试采取笔试和面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笔试结果将作为安徽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面试的依据,同时纳入考试总成绩。
招聘考试从教师相应岗位的专业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等方面进行全面考核,择优录取。
招聘考试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二.考试目标与要求1.考查考生义务教育阶段小学语文教学专业知识与能力,要求掌握高等教育对应于小学语文学科的专业知识,以及《语文课程标准》(xx年版)中规定的小学语文课程内容,具备相应的语文能力。
2.考查考生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基本知识及其应用,要求掌握小学语文课程与小学语文教学基础知识并能较好地应用。
三.考试范围与内容(一)学科专业知识1.现代汉语知识 (1)汉语拼音的使用 (2)3500个常用汉字的识写 (3)标点符号的使用 (4)语法与修辞知识理解与运用(词的分类,短语的结构,单句的成分,复句的类型,常见修辞格)2.古代汉语知识 (1)常用实词虚词 (2)常见固定句式 (3)基本词法(古今异义,一词多义,古今通假与词性活用等) 师出教育电话:400-600-2690 咨询QQ:1400700480 (4)基本句法(省略句.倒装句.判断句与被动句等)(5)古诗词经典语段(《语文课程标准》(xx年版)附录1中的“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3.文学作品阅读 (1)古今中外著名文学作品的阅读与理解(包括内容.人物.体裁.写作手法.艺术特色.社会影响及文学史地位等)(2)著名儿童文学作品的分析与鉴赏(主要包括作品的开篇和结尾艺术,角色和情节的安排,背景的设置,情感基调和色彩之间的关系,儿童品味的赏析,作品的美学赏析或语言学赏析等)4.写作 (1)文字表达训练(遣词造句,谋篇布局,语段短文等写作基础能力)(2)段落写作训练(逻辑思维,文字组织,中心意思等写作基本能力)(3)不同文体写作训练(叙述.描写.抒情.议论与说明等常见表达方式)(4)写作综合训练(写作思维,文体特征,语法规则,表现技巧等综合能力)(二)学科课程与教学论及其应用1.小学语文课程基础知识 (1)《语文课程标准》(xx年版)中提出的语文课程性质和基本理念 (2)《语文课程标准》(xx年版)中提出的语文课程目标与内容(总体目标与内容,小学各学段目标与内容)(3)《语文课程标准》(xx年版)中提出的语文课程实施建议(教学建议,评价建议,课程资源与开发利用建议)(4)《语文课程标准》(xx年版)附录相关内容2.小学语文教学基础知识 (1)小学语文教学相关理论 (2)小学语文常用教学方法(在学生进行听说读写语言实践活动时,通过引导,点拨,讲读,演示,创设情境等手段对学生的书写.朗读.阅读.口语交际.习作等进行有效指导的方法)(3)小学语文教学评价的功能.特点与种类3.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应用 (1)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设计(包括教材简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部分,其中教学过程中应有导入.教学组织与指导.评价.作业等环节)(2)小学语文教学案例分析与评价① 识字与写字教学案例分析与评价② 阅读教学案例分析与评价③ 写话与习作教学案例分析与评价④ 口语交际教学案例分析与评价⑤ 综合性学习教学案例分析与评价四.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1.考试形式:闭卷.笔试。
安徽省2021年中小学教师公开招聘省命题考试小学教育综合知识笔试大纲一、考试目标与要求以《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和《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皖政办〔2012〕35号)等文件精神为依据,结合我省中小学教育教学实际,充分体现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精神,为中小学补充合格师资,促进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建设。
教育综合知识考试要求考生对从事教育教学所需的背景性知识、教育基础知识与基本原理有基本认知和应用能力,考核考生分析、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考查考生从事教师职业具备的基本素养。
二、考试范围与内容教育综合知识主要考查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法规、课程改革政策和师德修养等5个模块的相关知识和应用能力。
(一)教育学1.教育(1)教育的概念(2)教育的本质(3)教育的功能(4)教育的发展2.教育与社会发展(1)教育的社会制约性政治经济制度、社会生产力、文化、科学、技术、人口等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制约(2)教育的社会功能教育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人口等功能(3)当代社会发展对教育的需求与挑战现代化、全球化、知识经济、信息社会、大数据、互联网+、多元文化与教育变革(4)教育的相对独立性(5)我国学校教育制度3.教育与人的发展(1)人的身心发展特点、规律及其主要影响因素(2)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4.教育目的(1)教育目的及其功能、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2)全面发展教育理论(3)中国的教育目的与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功能及其相互关系《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2017年)《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2020年)《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2020年)5.课程(1)课程的概念、课程类型及其特征(2)课程方案、课程标准、教科书(3)课程理论流派(4)课程目标的设计(5)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6)课程开发与实施(7)课程改革的影响因素6.教学(1)教学的概念(2)教学的任务(3)教学理论流派(4)教学过程和基本规律(5)教学原则(6)常用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7)教学组织形式与课堂管理(8)教学评价的作用、类型、原则和方法(9)教学模式的概念7.德育(1)德育及其意义(2)德育过程(3)小学德育目标和内容(4)小学德育的基本原则、方法和途径8.班主任工作(1)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意义和作用(2)小学班集体建设和班级管理(3)小学班主任工作的原则、方法与艺术(4)小学班级队活动的策划与组织、管理9.学生(1)学生观(2)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及其教育(3)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4)小学生个体差异(认知差异、性格差异等)与教育(5)特殊儿童的概念、类型及其特殊儿童的教育10.教师(1)小学教师的职业特点(2)小学教师专业要求(3)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与途径(4)良好师生关系及其构建11.现代教育技术(1)教育技术的概念(2)信息时代的教师教育技术能力(3)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4)多媒体认知及其教学原则(5)信息化教学环境(6)在线学习平台与网络课程(7)多媒体辅助教学(8)开放教育资源及其应用(9)现代远程教育(10)教育技术支持下的个性化教学12.教育研究方法(1)教育研究的概念和对象(2)教育研究方法主要教育研究方法:文献法、个案研究法、观察法、访谈法、调查研究法等(3)教育研究的一般过程(二)心理学1.心理发展与教育(1)心理发展的概念、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2)心理发展的理论: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观与教育、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阶段理论、维果斯基的发展观与教育(3)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发展与教育2.小学生认知发展(1)注意的概念、注意的品质、注意的规律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2)感知觉的概念、感知觉规律的应用、小学生观察力的发展与培养(3)记忆的概念、记忆品质、记忆过程、记忆规律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4)思维的概念、思维品质、思维过程、创造性思维及其培养(5)想象的概念、小学生想象力的培养(6)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3.小学生情绪、情感、意志(1)情绪的概念、情绪的种类(2)情感的概念、情感的种类(3)意志的概念、意志品质4.小学生个性发展(1)需要的概念、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2)智力的概念、智力理论、智力发展的个别差异(3)能力的概念、能力的类型、影响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因素、能力的培养(4)性格的概念、影响性格形成与发展的因素5.学习与学习理论(1)学习的概念、学习分类(2)学习理论认知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3)学习动机的概念、学习动机分类、影响学习动机的因素、学习动机激发与培养(4)迁移的概念、迁移的种类、迁移与教学(5)知识学习的类型、知识学习的过程、学习策略(6)动作技能的概念、动作技能的形成阶段、影响动作技能形成的因素(7)心智技能的概念、心智技能的形成阶段、心智技能的培养5.学校心理健康教育(1)心理健康的标准(2)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主要途径与方法(3)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4)教师的心理压力与应对(三)教育法律法规1.有关教育的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改革建设的意见》《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指标框架(试行)》《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试行)》《安徽省中小学办学行为规范(试行)》等2.教师权利和义务(1)教师的法律地位、权利和义务(2)国家有关教育法律法规所规范的教师教育行为3.学生权利保护(1)学生的法律地位、权利和义务(2)未成年人保护与犯罪预防(3)《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印发中小学生减负措施的通知》(2018)(四)课程改革政策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关于深化新时代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的主要内容2.《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的主要内容3.课程标准、课程标准的基本框架4.新课程教学观、学生观、评价观(五)师德修养1.教师职业道德(1)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范畴(2)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目标和意义(3)加强师德修养的原则、途径、方法2.教师职业道德规范(1)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容(2) 相关文件、规定《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2019年)《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2018年11月)《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2018年修订)》《安徽省中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考核办法(试行)》(2013年)三、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1.考试形式:闭卷、笔试。
2022年安徽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大纲-中学语文一、考试性质安徽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为全省统一组织的公开性选拔考试,是落实“省考、县管、校用”教师管理体制的基础工作。
其目的是吸引有志于基础教育事业的优秀人才到中小学任教,进一步规范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工作,把好教师“入口关”。
考试采取笔试和面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笔试结果将作为安徽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面试的依据,同时纳入考试总成绩。
招聘考试从教师相应岗位的专业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等方面进行全面考核,择优录取。
招聘考试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二、考试目标与要求(一)考试目标1.考查中学语文教学所需要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
2.考查高等教育与中学语文教学内容相对应的专业知识。
(二)考试要求中学语文学科考试要求分为六种能力层级,即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和探究创新。
1.识记:指识别和记忆,是最基本的能力层级。
2.理解:指领会并能做简单的解释,是在识记基础上高一级的能力层级。
3.分析综合:指分解剖析和归纳整合,是在识记和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的能力层级。
4.鉴赏评价:指对阅读材料的鉴别、赏析和评说,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阅读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5.表达应用:指对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运用,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表达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6.探究:指对某些问题进行探讨,有发现、有创见,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创新性思维方面发展了的的能力层级。
对以上六个能力层级均可有难易不同的考查。
三、考试范围与内容(一)学科专业知识1.中学语文教学内容(1)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汉语常用字的字音、字形(2)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3)正确使用标点符号(4)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5)辨析并修改病句(6)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7)理解文中重要概念和句子的含意(8)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9)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10)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11)赏析作品内涵,品味语言艺术(12)评价作品所表现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13)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14)默写古代诗文中常见的名句名篇(15)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和虚词,准确翻译文言文的句子(16)评价古代诗文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17)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2.高等教育与中学语文教学对应的内容(1)掌握古代汉语的基本知识(2)掌握现代汉语的基本知识(3)了解中国古代文学史上重要作家和作品(4)了解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重要作家和作品(5)了解外国文学史上重要作家和作品(二)学科课程与教学论及其应用1.掌握中学语文课程性质和理念2.掌握中学语文课程目标3.掌握中学语文教学的基本方法和现代教育技术4.掌握中学语文教学评价的基本种类、特点与功能5.合理确立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目标6.合理设计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7.科学设计中学语文测试内容与形式8.科学评析中学语文教学案例四、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1.考试形式:闭卷、笔试。
2014年安徽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统一笔试
小学语文学科考试大纲
一、考试性质
安徽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为全省统一组织的公开性
选拔考试,是落实“省考、县管、校用”教师管理体制的基础工作。
其目的是吸引有志于从事基础教育事业的优秀人才到中小学任教,进一步规范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工作,把好教师“入口关”。
考试采取笔试和面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笔试结果将作为安徽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面试的依据,同时纳入考试总成绩。
招聘考试从教师相应岗位的专业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等方面进行全面考核,择优录取。
招聘考试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二、考试目标与要求
1、考查考生义务教育阶段小学语文教学专业知识与能力,要求掌握高等教育对应于小学语文学科的专业知识,以及《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规定的小学语文课程内容,具备相应的语文能力。
2、考查考生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基本知识及其应用,要求掌握小学语文课程与小学语文教学基础知识并能较好地应用。
三、考试范围与内容
(一)学科专业知识
1、现代汉语知识
(1) 汉语拼音的使用
(2) 3500个常用汉字的识写
(3) 标点符号的使用
(4) 语法与修辞知识理解与运用(词的分类,短语的结构,单句的成分,复句的类型,常见修辞格)
2、古代汉语知识
(1)常用实词虚词
(2)常见固定句式
(3)基本词法(古今异义,一词多义,古今通假与词性活用等)
(4)基本句法(省略句、倒装句、判断句与被动句等)
(5)古诗词经典语段(《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附录1中的“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
3、文学作品阅读
(1) 古今中外著名文学作品的阅读与理解(包括内容、人物、体
裁、写作手法、艺术特色、社会影响及文学史地位等)
(2)著名儿童文学作品的分析与鉴赏(主要包括作品的开篇和结尾艺术,角色和情节的安排,背景的设置,情感基调和色彩之间的关系,儿童品味的赏析,作品的美学赏析或语言学赏析等)
4、写作
(1) 文字表达训练(遣词造句,谋篇布局,语段短文等写作基础能力)
(2) 段落写作训练(逻辑思维,文字组织,中心意思等写作基本能力)
(3) 不同文体写作训练(叙述、描写、抒情、议论与说明等常见表达方式)
(4) 写作综合训练(写作思维,文体特征,语法规则,表现技巧等综合能力)
(二)学科课程与教学论及其应用
1、小学语文课程基础知识
(1)《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提出的语文课程性质和基本理念
(2)《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提出的语文课程目标与内容(总体目标与内容,小学各学段目标与内容)
(3)《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提出的语文课程实施建议(教学建议,评价建议,课程资源与开发利用建议)
(4)《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附录相关内容
2、小学语文教学基础知识
(1)小学语文教学相关理论
(2)小学语文常用教学方法(在学生进行听说读写语言实践活动时,通过引导,点拨,讲读,演示,创设情境等手段对学生的书写、朗读、阅读、口语交际、习作等进行有效指导的方法)
(3)小学语文教学评价的功能、特点与种类
3、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应用
(1)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设计(包括教材简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部分,其中教学过程中应有导入、教学组织与指导、评价、作业等环节)
(2)小学语文教学案例分析与评价
①识字与写字教学案例分析与评价
②阅读教学案例分析与评价
③写话与习作教学案例分析与评价
④口语交际教学案例分析与评价
⑤综合性学习教学案例分析与评价
四、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1.考试形式:闭卷、笔试。
2.考试时间150 分钟,试卷分值120分。
3.主要题型: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阅读与写作、案例分析、教学片段设计。
4.内容比例:学科专业知识部分约占70﹪,学科课程与教学论及应用部分约占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