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传动系统详细讲解
- 格式:doc
- 大小:248.00 KB
- 文档页数:7
汽车传动系统详细讲解以前我们介绍过汽车车身尺寸的意义和汽车心脏发动机的基本构造,然而汽车要行驶在道路上必须先使车轮转动,要如何将发动机的动力传送到车轮并使车轮转动?负责传递动力让汽车发挥行驶功能的装置就是传动系统,汽车没有了它就会成为一台发电机或坐人的空壳,并且还是一台烧钱的机器了。
在基本的传动系统中包含了负责动力连接的装置、改变力量大小的变速机构、克服车轮之间转速不同的差速器,和联结各个机构的传动轴,有了这四个主要的装置之后就能够把发动机的动力传送到轮子上了。
一、动力连接装置1. 离合器:这组机构被装置在发动机与手动变速箱之间,负责将发动机的动力传送到手动变速箱。
汽油发动机车辆在运行时,发动机需要持续运转。
但是为了满足汽车行驶上的需求,车辆必须有停止、换档等功能,因此必须在发动机的外连动之处,加入一组机构,以视需求中断动力的传递,以在发动机持续运转的情形之下,达成让车辆静止或是进行换档的需求。
这组机构,便是动力连接装置。
一般在车辆上可以看到的动力连接装置有离合器与扭力转换器等两种。
离合器这组机构被装置在发动机与手动变速箱之间,负责将发动机的动力传送到手动变速箱。
如图所示,飞轮机构与发动机的输出轴固定在一起。
在飞轮的外壳之中,以一圆盘状的弹簧连接压板,其间有一摩擦盘与变速箱输入轴连接。
当离合器踏板释放时,飞轮内的压板利用弹簧的力量,紧紧压住摩擦板,使两者之间处于没有滑动的连动现象,达成连接的目的,而发动机的动力便可以通过这一机构,传递至变速箱,完成动力传递的工作。
而当踩下踏板时,机构将向弹簧加压,使得弹簧的外围翘起,压皮便与摩擦板脱离。
此时摩擦板与飞轮之间已无法连动,即便发动机持续运转,动力并不会传递至变速箱及车轮,此时,驾驶者便可以进行换档以及停车等动作,而不会使得发动机熄火。
2. 扭力转换器:这组机构被装置在发动机与自动变速箱之间,能够将发动机的动力平顺的传送到自动变速箱。
在扭力转换器中含有一组离合器,以增加传动效率。
汽车传动系统的构造与原理汽车传动系统是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负责将发动机的动力传递给车轮,使汽车得以行驶。
了解汽车传动系统的构造和原理对于驾驶员和维修人员都非常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汽车传动系统的构造和原理。
一、传动系统的基本构造汽车传动系统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1. 发动机:发动机是汽车传动系统的源头,它负责产生动力。
发动机的类型有多种,包括汽油发动机、柴油发动机以及电动机等。
2. 配气机构:配气机构控制发动机进气和排气过程,影响着发动机的效率和动力输出。
常见的配气机构有气门、凸轮轴等。
3. 离合器:离合器连接发动机和变速器,使发动机的动力能够顺利传递给变速器。
离合器可以通过踩下踏板来实现离合和结合的功能。
4. 变速器:变速器负责调节发动机输出的转速和扭矩,并将其传递给车轮。
常见的变速器类型包括手动变速器和自动变速器。
5. 传动轴:传动轴将变速器的动力传递给车轮。
根据车辆类型不同,传动轴可以是前驱、后驱或四驱传动系统。
6. 差速器:差速器是传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分配动力到车辆的左右两侧,使车辆转弯时左右轮胎能够旋转不同的速度。
7. 车轮和轮胎:车轮和轮胎是汽车传动系统的最终输出部分,承载着整个车辆的重量,为车辆提供行驶的支撑和牵引力。
二、传动系统的工作原理汽车传动系统的工作原理主要是将发动机的转动力通过离合器、变速器和传动轴传递给车轮。
其主要步骤如下:首先,当驾驶员发动汽车并踩下离合器踏板时,离合器与发动机分离,发动机转动的动力不再传递到变速器上。
接着,驾驶员将档位调整到合适的位置,从而选择了合适的齿轮比。
变速器会根据驾驶员选择的档位,改变输入轴和输出轴的转速比例。
然后,通过传动轴将变速器输出的动力传递给差速器。
差速器会将动力分配到车辆的左右两侧,并使车轮能够以不同的速度旋转。
最后,车轮通过与地面的摩擦力,将动力转化为行驶的力量,使汽车得以行驶。
三、传动系统的优化与创新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汽车工业的发展,传动系统也在不断优化和创新。
page 1到店专家汽车基础知识
汽车传动系统概述
【汽车传动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汽车传动系统的基本功用是将发动机发出的动力传给驱动轮。
组成现代汽车普遍采用的是活塞式内燃机,与之相匹配的传动
系统大多是采用机械式或液力机械式的。
部分轿车的发动机纵向
布置在汽车的前部,并且以后轮为驱动轮,其传动系统的组成和
布置见(右图)。
发动机发出的动力依次经过离合器1、变速器2
和万向节3,以及安装在驱动桥4中的主减速器、差速器和半轴,
最后传到驱动车轮。
1.离合器
2.变速器
3.万向节
4.驱动轴传动系统的一般组成及布置功能传动系统的首要任务是与发动机协同工作,以保证汽车能在不同使用条件下正常行驶,并且有良好的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
为此任何形式的传动系统都必须具有如下功能:
1.实现汽车减速增距,方便起步、加速
2.实现汽车变速
3.实现汽车倒车
4.必要时中断传动系统的动力传递
5.应使车轮具有差速功能,方便转弯
【汽车传动系统布置方案】
1.发动机前置前轮(F F )驱动
2.发动机前置后轮(FR)驱动
3.发动机后置后轮(R R )驱动
4.发动机中置后轮(MR)驱动
5.全轮驱动(nWD)。
汽车传动系统详细讲解以前我们介绍过汽车车身尺寸的意义和汽车心脏发动机的基本构造,然而汽车要行驶在道路上必须先使车轮转动,要如何将发动机的动力传送到车轮并使车轮转动?负责传递动力让汽车发挥行驶功能的装置就是传动系统,汽车没有了它就会成为一台发电机或坐人的空壳,并且还是一台烧钱的机器了。
在基本的传动系统中包含了负责动力连接的装置、改变力量大小的变速机构、克服车轮之间转速不同的差速器,和联结各个机构的传动轴,有了这四个主要的装置之后就能够把发动机的动力传送到轮子上了。
一、动力连接装置1.离合器:这组机构被装置在发动机与手动变速箱之间,负责将发动机的动力传送到手动变速箱。
汽油发动机车辆在运行时,发动机需要持续运转。
但是为了满足汽车行驶上的需求,车辆必须有停止、换档等功能,因此必须在发动机的外连动之处,加入一组机构,以视需求中断动力的传递,以在发动机持续运转的情形之下,达成让车辆静止或是进行换档的需求。
这组机构,便是动力连接装置。
一般在车辆上可以看到的动力连接装置有离合器与扭力转换器等两种。
离合器这组机构被装置在发动机与手动变速箱之间,负责将发动机的动力传送到手动变速箱。
如图所示,飞轮机构与发动机的输出轴固定在一起。
在飞轮的外壳之中,以一圆盘状的弹簧连接压板,其间有一摩擦盘与变速箱输入轴连接。
当离合器踏板释放时,飞轮内的压板利用弹簧的力量,紧紧压住摩擦板,使两者之间处于没有滑动的连动现象,达成连接的訂的,而发动机的动力便可以通过这一机构,传递至变速箱,完成动力传递的工作。
而当踩下踏板时,机构将向弹簧加压,使得弹簧的外围翘起,压皮便与摩擦板脱离。
此时摩擦板与飞轮之间已无法连动,即便发动机持续运转,动力并不会传递至变速箱及车轮,此时,驾驶者便可以进行换档以及停车等动作,而不会使得发动机熄火。
2.扭力转换器:这组机构被装置在发动机与自动变速箱之间,能够将发动机的动力平顺的传送到自动变速箱。
在扭力转换器中含有一组离合器,以增加传动效率。
汽车传动系统讲解当我们驾驶汽车在路上飞驰时,很少有人会去深入思考是什么让车辆能够平稳地前进、加速和减速。
其实,这背后的功臣之一就是汽车的传动系统。
它就像是人体的骨骼和肌肉,将发动机产生的动力传递到车轮,使汽车能够按照我们的意愿行驶。
汽车传动系统是一个复杂但又极其重要的系统,主要由离合器、变速器、传动轴、主减速器和差速器等部件组成。
先来说说离合器。
离合器位于发动机和变速器之间,它的作用就像是一个“开关”,可以让发动机的动力平稳地传递给变速器,或者在需要时切断动力连接。
比如,当我们踩下离合器踏板时,离合器就会分离,发动机的动力不再传递到变速器,从而使我们能够顺利换挡。
想象一下,如果没有离合器,每次换挡都会像是一场“动力的斗争”,车辆会产生强烈的顿挫感,甚至可能损坏零部件。
接下来是变速器。
变速器的作用是改变发动机输出的转速和扭矩,以适应不同的行驶条件。
常见的变速器有手动变速器和自动变速器。
手动变速器需要驾驶员通过操作换挡杆来选择合适的挡位,这对于一些驾驶技术娴熟的人来说,可以更好地掌控车辆的动力输出。
而自动变速器则会根据车速、油门踏板的位置等因素自动调整挡位,让驾驶变得更加轻松便捷。
无论是哪种变速器,它们的目的都是为了让发动机在不同的工况下都能保持在最佳的工作状态,提高燃油经济性和动力性能。
传动轴则是负责将变速器输出的动力传递到后桥的主减速器。
它就像是一个“动力的桥梁”,通常由一根或多根轴组成,并且在两端会有万向节,以适应车辆行驶时的悬架运动和角度变化。
如果传动轴出现故障,比如弯曲、磨损或者万向节损坏,车辆在行驶中就可能会出现抖动、异响等问题。
主减速器的作用是降低传动轴传来的转速,并增大扭矩。
它就像是一个“力量放大器”,将发动机的动力进一步放大,以便更好地驱动车辆。
主减速器通常由一对锥齿轮组成,通过齿轮的啮合来实现转速和扭矩的改变。
最后是差速器。
差速器的存在是为了解决车辆在转弯时内外侧车轮转速不同的问题。
汽车传动系统传动系统是指将发动机的动力转变为车轮的运动能力的一系列装置和部件,它是汽车的核心部件之一。
传动系统的设计和性能直接影响着汽车的动力性、燃油经济性和行驶舒适性。
本文将从传动系统的组成部分和工作原理两方面进行阐述。
一、传动系统的组成部分传动系统由多个关键部件组成,其中包括:1. 发动机:作为传动系统的动力源,发动机通过燃烧燃料产生的动力输出给传动系统。
2. 变速器:用于改变发动机输出转速和扭矩的装置,常见的变速器包括手动变速器和自动变速器。
3. 离合器:用于实现发动机与变速器之间的连接和分离,使得驱动力能够顺利传递到传动系统中。
4. 传动轴:将发动机的动力传输到驱动轴上,通常由多节轴段组成。
5. 驱动轴:将动力从传动轴传递到车轮,并通过差速器等装置使得车轮能够转动。
6. 轮毂:固定在驱动轴上,支撑和驱动车轮转动的部件。
以上是传动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不同类型的汽车传动系统可能存在细微的差异和其他附属部件。
二、传动系统的工作原理传动系统通过将发动机的动力传递到车轮,实现汽车的行驶。
其工作原理如下:1. 发动机启动后,通过离合器使发动机与变速器连接,发动机输出的动力传递到变速器。
2. 变速器根据驾驶员的操作,通过齿轮的组合和切换来改变发动机输出的转速和扭矩。
3. 经由传动轴,发动机输出的动力传递到驱动轴上。
4. 驱动轴通过差速器等装置将动力分配给车轮,使车轮能够转动。
5. 轮毂固定在驱动轴上,将动力直接传递给车轮,从而推动汽车行驶。
通过以上工作原理,传动系统能够有效地将发动机的动力传递到车轮,使汽车获得足够的动力和扭矩来行驶。
总结:传动系统作为汽车的核心部件之一,起着将发动机动力传递到车轮的关键作用。
它由发动机、变速器、离合器、传动轴、驱动轴和轮毂等组成部分组成,并通过一系列的工作原理实现动力传递。
了解传动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汽车的运行机制,从而保证车辆的正常运行和维护。
提醒:对于汽车的传动系统,及时的保养和维护至关重要。
汽车传动系知识点总结一、汽车传动系统的组成部分汽车传动系统主要包括离合器、变速箱、传动轴、传动齿轮和差速器等部件。
这些部件共同协作,使得发动机产生的动力得以传输至车轮,从而推动汽车前进。
1. 离合器:离合器是连接发动机和变速箱之间的部件,它可以实现发动机和变速箱的分离和连接。
当驾驶员踩下离合器踏板时,发动机与变速箱之间的连接就会断开,从而实现换挡或停车。
离合器由离合器盘、压盘和释放器等部件组成。
2. 变速箱:变速箱是汽车传动系统的核心部件,它可以改变发动机输出转速,并将动力传递至传动轴。
变速箱通常分为手动变速箱和自动变速箱两种类型,不同类型的变速箱采用不同的工作原理和结构。
3. 传动轴:传动轴是将发动机产生的动力传输至车轮的关键部件,它连接变速箱和车轮,并通过传递轴上的传动齿轮来实现动力输出。
4. 传动齿轮:传动齿轮位于传动轴上,它通过齿轮之间的啮合传递动力,实现发动机输出转矩的调节和传递。
5. 差速器:差速器位于车轮之间,它能够使车轮以不同的转速转动,从而使车辆能够顺利转弯。
差速器还可以避免车辆在转弯时出现打滑或侧滑等现象。
以上就是汽车传动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它们共同协作,使得车辆能够顺利行驶并完成各项操控。
二、汽车传动系统的工作原理汽车传动系统的工作原理是将发动机输出的动力通过传动轴传递至车轮,从而推动汽车前进。
具体工作原理如下:1. 发动机输出动力:发动机通过燃烧燃料产生的动力通过曲轴输出,并通过离合器连接至变速箱。
2. 变速箱调节转速:变速箱通过齿轮组的组合来实现对发动机输出转速的调节,从而满足不同车速和扭矩需求。
3. 传动轴传递动力:变速箱输出的动力通过传动轴传递至车轮,因此汽车得以行驶。
4. 差速器转向调节:差速器使车轮能够以不同的转速转动,从而实现车辆的转弯操作。
以上就是汽车传动系统的工作原理,通过这些部件的协作,汽车得以行驶并完成各项操控。
三、汽车传动系统常见故障及维护保养汽车传动系统是汽车的核心部件之一,它的正常工作对于车辆的性能和安全有着重要的影响。
传动系统的组成和作用
传动系统是指将动力从发动机传输到车轮的一系列机械构件。
它包含多种机械构件,各自有其特定的作用,经过相互协作,才能使车辆正常行驶。
下面将对传动系统的组成和作用进行详细阐述。
1.离合器
作用:离合器是传动系统的起点,其作用是将发动机产生的转矩与变速箱隔离,使发动机和变速箱二者可以随时分离或者接合,确保换挡平稳无冲击。
组成:离合器由离合轮、压盘、分离器等组成。
2.变速箱
作用:变速箱是车辆传动系统中的一部分,主要作用是使发动机的转速与车速适当匹配,以便使车辆以一个合适的速度行驶。
组成:变速箱由齿轮、轴、齿条及机构等组成,变速箱分为手动和自动两种类型。
3.驱动轴
作用:驱动轴是将发动机提供的动力传递到车轮上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负责传递发动机的扭矩,实现车轮转动。
组成:驱动轴由联轴器、万向节和半轴等组成。
4.差速器
作用:差速器是使车轮之间的转速差异在传递动力的同时运作的一个重要机械部件,它能将动力从发动机传递到车轮上,同时保持车轮间的转速。
组成:差速器由主销、夹板、动力齿轮、夹子等组成。
综上所述,传动系统的组成包括离合器、变速箱、驱动轴和差速器等机械构件,各自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并且这些构件之间都必须相互协作,才能保证车辆正常行驶。
在日常的驾驶过程中,我们应当注意传动系统的维护,及时进行保养,以便使车辆长时间的行驶。
汽车传动系教程汽车传动系统是指将发动机的动力传递到车辆驱动轮上的一套机械装置。
它主要由离合器、传动轴、传动系统和差速器组成。
在本篇教程中,我们将详细介绍汽车传动系统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1.离合器离合器位于发动机和传动系统之间,主要用于连接和分离发动机与传动系统之间的动力传递。
当驾驶员踩下离合器踏板时,离合器分离,发动机转速与传动系统分离,车辆可以换挡或者空档。
当驾驶员松开离合器踏板时,离合器重新连接,发动机的动力通过传动系统传递给车轮。
2.传动轴传动轴是连接发动机和差速器之间的部件,它负责将动力从发动机传递到差速器。
传动轴通常是由一系列的齿轮、万向节和连接套件组成。
它需要具备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以承受发动机输出的高转矩和高转速。
3.传动系统传动系统是将发动机的动力传递到驱动轴上的一组齿轮和轴承组成的装置。
传动系统通常包括主传动齿轮、变速器和换挡机构。
主传动齿轮负责将发动机的转速放大,并传递给变速器。
变速器根据驾驶员的需求提供不同的挡位和传动比。
换挡机构通过操纵杆和离合器安排不同的传动方式,如前进、倒车和停车。
4.差速器差速器是驱动轮之间的一个差速装置,它使驱动轮能够以不同的转速旋转。
当车辆转弯时,内轮和外轮需要旋转的速度不同,差速器通过其内部的齿轮装置来实现这种差速。
差速器的作用是平衡左右驱动轮的速度差异,以提供更好的操控性和驾驶性能。
以上是汽车传动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
当驾驶员踩下油门时,发动机输出的动力会经过离合器传递到传动轴,然后再经过传动系统传递到驱动轴上的差速器,最终驱动车轮。
通过调整离合器的连接和分离、变速器的挡位选择以及差速器的工作,驾驶员可以根据道路条件和驾驶需求来控制车辆的速度和力量。
需要注意的是,在驾驶过程中应正确操作离合器,避免过度磨损和抖动。
此外,定期检查和更换传动系统润滑油也是保持传动系统正常工作的重要步骤。
总结起来,汽车传动系统的教程主要涵盖离合器、传动轴、传动系统和差速器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汽车结构原理传动系详解汽车的传动系统是指汽车引擎产生的动力经过一系列的传动装置,使其传递到驱动车轮上,使汽车能够行驶。
传动系统包括传动装置、变速器、传动轴和差速器等。
下面详细介绍汽车传动系统的结构原理。
传动装置是将发动机的动力传递到变速器的装置,其中主要包括离合器和传动轴。
离合器的作用是在发动机转速较高时将动力传递给传动轴,通过离合器踏板控制与发动机连接的离合器片的距离来实现离合。
在离合器打开时,发动机的动力无法传递到变速器。
传动轴是连接变速器与差速器的轴。
传动轴不仅承受着由发动机传来的动力,也要承受地面对车轮的驱动力。
因此,传动轴需要具备强大的承载能力和较高的刚度,一般采用空心管或中空管结构。
传动轴传递动力给差速器,使其将动力传递到驱动车轮上。
差速器是一种特殊的装置,用于平衡驱动轮的旋转速度差异,使汽车能够在转弯时更顺畅。
当车辆转弯时,内侧车轮与路面之间产生的阻力比外侧车轮大,如果没有差速器进行调节,那么汽车在转弯时内外侧车轮的转速差距将会导致车辆的不稳定。
差速器通过两个半轴和一个圆锥齿轮装置来完成动力传递,圆锥齿轮的特殊构造使其既能使两个半轴的转速相等,又能使两个半轴的转速差异。
变速器是传动系统中的关键部件,其作用是将发动机输出的动力通过齿轮的组合实现驱动力的调整,从而实现车辆在不同速度下的驾驶要求。
变速器可分为手动变速器和自动变速器两种类型。
手动变速器通过操作离合器和换挡杆来实现换挡,而自动变速器通过液力变矩器、齿轮组和电控元件等来实现自动换挡。
手动变速器一般由主轴、相位齿轮、伺服齿轮和驱动齿轮等组成。
主轴上的齿轮通过离合器与发动机相连,在相位齿轮和伺服齿轮的作用下,实现不同转速下的驱动力变化。
手动变速器需要驾驶员根据车速和转速的变化来选择最适合的挡位,以保证发动机和车辆的最佳匹配,提供最高的动力输出效率。
自动变速器的工作原理相对复杂,包括液力变矩器、齿轮组和操纵元件等。
液力变矩器通过液体在高速旋转的泵轮和助推轮之间的链接来实现动力传递,其变矩比能够自动调整以适应车辆当前的行驶条件。
汽车传动系汇总范文汽车的传动系统是指将发动机产生的动力传输到车辆的驱动轮上,使车辆能够运动。
传动系统是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关系到汽车的性能、燃油经济性和驾驶体验。
传动系统的发展已经演变了多个阶段,以下是对汽车传动系统的详细介绍。
1.手动变速器:手动变速器是最简单的传动系统,由离合器和齿轮机构组成。
驾驶员通过操作离合器和换挡杆来改变齿轮比,从而实现不同速度的转速和扭矩输出。
手动变速器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操控性,适合驾驶员有较高驾驶技巧的人。
2.自动变速器:自动变速器是一种自动控制的传动系统,通过液压系统和电子控制单元来实现换挡。
自动变速器减轻了驾驶员的驾驶负担,提供了更加舒适和平稳的驾驶体验。
目前自动变速器的发展已经非常成熟,不仅具有快速换挡的特点,还具有节油经济等功能。
3.CVT变速器:CVT变速器是一种连续可变变速器,通过液压系统和传动带来实现无级变速。
CVT变速器可以根据驾驶需求和发动机转速的变化,选择合适的齿轮比,以提供最佳的动力输出。
CVT变速器具有流线型的工作方式,使得车辆在不同转速范围内可以保持较为平稳的动力输出。
4.双离合器变速器:双离合器变速器是一种新型的传动系统,它由两个离合器和两个齿轮机构组成。
一个离合器负责与发动机连接,另一个离合器负责与传动轴连接。
通过两个齿轮机构的切换,实现快速换挡和动力输出。
双离合器变速器具有高效和快速换挡的特点,提供了更加平顺和经济的驾驶体验。
5.固定变速比传动系统:固定变速比传动系统是一种基于电动机的传动系统,将发动机和电动机的动力输出进行集成。
该系统通过电子控制单元来调整发动机和电动机之间的协同工作,实现高效的动力输出和节油经济。
固定变速比传动系统适用于混合动力和纯电动汽车。
总结起来,汽车传动系统的发展已经走过了多个阶段,从手动变速器到自动变速器,再到CVT变速器和双离合器变速器的应用。
现代的汽车传动系统不仅具有高效的性能和操控性,还注重节油经济和驾驶体验。
以前我们介绍过汽车车身尺寸的意义和汽车心脏发动机的基本构造,然而汽车要行驶在道路上必须先使车轮转动,要如何将发动机的动力传送到车轮并使车轮转动?负责传递动力让汽车发挥行驶功能的装置就是传动系统,汽车没有了它就会成为一台发电机或坐人的空壳,并且还是一台烧钱的机器了。
在基本的传动系统中包含了负责动力连接的装置、改变力量大小的变速机构、克服车轮之间转速不同的差速器,和联结各个机构的传动轴,有了这四个主要的装置之后就能够把发动机的动力传送到轮子上了。
一、动力连接装置1. 离合器:这组机构被装置在发动机与手动变速箱之间,负责将发动机的动力传送到手动变速箱。
汽油发动机车辆在运行时,发动机需要持续运转。
但是为了满足汽车行驶上的需求,车辆必须有停止、换档等功能,因此必须在发动机的外连动之处,加入一组机构,以视需求中断动力的传递,以在发动机持续运转的情形之下,达成让车辆静止或是进行换档的需求。
这组机构,便是动力连接装置。
一般在车辆上可以看到的动力连接装置有离合器与扭力转换器等两种。
离合器这组机构被装置在发动机与手动变速箱之间,负责将发动机的动力传送到手动变速箱。
如图所示,飞轮机构与发动机的输出轴固定在一起。
在飞轮的外壳之中,以一圆盘状的弹簧连接压板,其间有一摩擦盘与变速箱输入轴连接。
当离合器踏板释放时,飞轮内的压板利用弹簧的力量,紧紧压住摩擦板,使两者之间处于没有滑动的连动现象,达成连接的目的,而发动机的动力便可以通过这一机构,传递至变速箱,完成动力传递的工作。
而当踩下踏板时,机构将向弹簧加压,使得弹簧的外围翘起,压皮便与摩擦板脱离。
此时摩擦板与飞轮之间已无法连动,即便发动机持续运转,动力并不会传递至变速箱及车轮,此时,驾驶者便可以进行换档以及停车等动作,而不会使得发动机熄火。
2. 扭力转换器:这组机构被装置在发动机与自动变速箱之间,能够将发动机的动力平顺的传送到自动变速箱。
在扭力转换器中含有一组离合器,以增加传动效率。
当汽车工业继续发展,一般消费者开始对于控制油门、剎车以及离合器等三个踏板的复杂操作模式感到厌烦。
机械工程师开始思考如何以利用机构来简化操作过程。
扭力转换器便是在这样的情形之下被导入汽车产品的,成就了全新的使用感受。
扭力转换器导入,改变了人们驾驶汽车的习惯!扭力转换器取代了传统的机械式离合器,被安装在发动机与自动变速箱之间,能够将发动机的动力平顺的传送到自动变速箱。
从图中可以清楚地看到,扭力转换器的离作方式与离合器之间截然不同。
在扭力转换器之中,左侧为发动机动力输出轴,直接与泵轮外壳连接。
而在扭力转换器的左侧,则有一组涡轮,透过轴与位于右侧的变速系统连接。
导轮与涡轮之间没有任何直接的连接机构,两者均密封在扭力转换器的外壳之中,而扭力转换器之内则是充满了黏性液体。
当发动机低速运转时,整个扭力转换器会同样低速运转,泵轮上的叶片会带动扭力转换器内的黏性液体,使其进行循环流动。
但是由于转速太低,液体对于涡轮施加的力量,并不足以推动车辆前进,车辆便可静止不动,便可达到如同离合器分离的状况。
当油门踏下,发动机转速提升,泵轮的转速将会同步提升,扭力转换器内的液体流速持续增加,对于涡轮的施力继续增加,当其超过运转的阻力时,车辆便可以前进,动力便可传递至变速系统及车轮,达成动力传递的目的。
二、变速机构汽车在起步加速时须要比较大的驱动力,此时车辆的速度低,而发动机却必须以较高的转速来输出较大的动力。
当速度逐渐加快之后,汽车所须要的行驶动力也逐渐降低,这时候发动机只要以降低转速来减少动力的输出,即可提供汽车足够的动力。
汽车的速度在由低到高的过程中,发动机的转速却是由高变到低,要如何解决矛盾现象呢?于是通称为“变速箱”的这种可以改变发动机与车轮之间换转差异的装置为此而生。
变速箱为因操作上的不同而有“手动变速箱”与“自动变速箱”二种系统,这二种变速箱的工作方式也不相同。
近年来由于消费者的需求以及技术的进步,汽车厂开发称为“手自一体变速箱”的可以手动操作的自动变速箱;此外汽车厂也为高性能的车辆开发出称为“顺序式半自动变速箱”的带有自动操作功能的手动变速箱。
目前的F1赛车全面使用“顺序式半自动变速箱”,因此使用此类型手动变速箱的车辆均标榜采用来自F1的科技。
1. 手动变速机构:一般称为“手动变速箱”,以手动操作的方式进行换档。
在手动变速系统里面含有离合器、手动变速箱二个主要部份。
离合器:是用来将发动机的动力传到变速箱的机构,利用磨擦片的磨擦来传递动力。
一般车型所使用的离合器只有二片磨擦片,而赛车和载重车辆则使用具有更磨擦片的离合器。
离和器还有干式与湿式二种,湿式离合器目前几乎不再被使用于汽车上面。
手动变速箱:以手动方式操作变速箱去做变换档位的动作,使手动变速箱内的输入轴和输出轴上的齿轮啮合。
多组不同齿数的齿轮搭配啮合之后,便可产生多种减速的比率。
目前的手动变速箱均是使用同步齿轮的啮合机构,使换档的操作更加的简易,换档的平顺性也更好。
2. 自动变速机构:一般称为“自动变速箱”,利用油压的作用去改变档位。
为了使汽车的操作变得简单,并让不擅于操作手动变速箱的驾驶者也能够轻松的驾驶汽车,于是制造一种能够自动变换档位的变速箱就成为一件重要的工作,因此汽车工程师在1940年开发出世界首具的自动变速箱。
从此以后驾驶汽车在起步、停止以及在加减速的行驶过程中,驾驶者就不需要再做换档的动作。
现代的自动变速系统里面含有液体扭力转换器、自动变速箱、电子控制系统三个主要部份。
在电子控制系统里面加入手动换档的控制程序,就成了具有手动操作功能的“手自一体变速箱”。
液体扭力转换器:在主动叶轮与被动叶轮之间,利用液压油作为传送动力的介质。
将动力自输入轴传送到对向的输出轴,经由输出轴再将动力传送到自动变速箱。
由于液压油在主动叶轮与被动叶轮之间流动时会消耗部份的动力。
为了减少动力的损失,在主动与被动叶轮之间加入一组不动叶轮使能量的传送效率增加;以及在液体扭力转换器内加入一组离合器,并在适当的行驶状态下利用离合器将主动与被动叶轮锁定,让主动与被动叶轮之间不再有转速的差异,进而提高动力的传送效率。
自动变速箱:以行星齿轮组构成换档机构,利用油压推动多组的摩擦片,去控制行星齿轮组的动作,以改变动力在齿轮组的传送路径,因而产生多种不同的减速比率。
电子控制系统:早期的机械式自动变速箱的换档控制是以油压的压力变化去决定何时做换档的动作,即使经过多年的研究及改良,机械式自动变速箱的换档性能仍然不尽人意。
于是电子式自动变速箱便因应而出了。
为了使换档的时机更加的精确,以及获得更加平顺的换档质量,各汽车制造厂均投入大量的资源,针对自动变速箱的电子控制系统做研究。
三、差速器在解决了车辆动力传递的问题之后,汽车工程师又碰到了另外的一个问题——转弯。
当车辆在转向时,左、右二边的轮子会产生不同的转速,因此左、右二边的传动轴也会有不同的转速,于是利用差速器来解决左、右二边转速不同的问题。
转弯,除了必须要有转向系统的辅助之外,还必需在传动系统上进行调整。
原因在于,当车辆过弯时,位于内侧的轮子所走的路径较短,位于外侧的轮子所走的路径较长。
在同样的时间内经过这样的路径,左右两侧的车轮势必面对着转速不同的问题。
如果没有一个特殊的机构来处理,将造成车辆在转弯时发生转不过去的窘境;即便用力地转了过去,也会有着车轮严重磨损的问题。
此时,差速器便被导入汽车的传动系统之中。
由图中可看出,差速器是由许多齿轮组所构成。
当直行时,左右车轮的转速相同,其内齿轮组并未发生作用,如同左右车轮以同一轮轴运转。
当车辆进入弯道时,左右车轮的转速差异,便由中间齿轮组的转动来吸收,使其可以顺利地过弯。
四、传动轴由发动机输出的动力,经过变速系统的转换之后,传送至驱动轮,方能够对车辆产生驱动力。
而负责将动力传送至驱动轮的机构,便是传动轴。
而依据不同的传动系统配置,还可以分为传动轴与轮轴等两种。
传动轴在前置发动机后轮驱动(FR)或是前置发动机四轮驱动车型之中,由于后轮需担负驱动的工作,因此必须将动力传动到后轴的差速器,以进而将动力传输至后轮。
这只穿过整个车体下方的长连杆,便是传动轴。
而在前置发动机前轮驱动车型(FF)、后置发动机后轮驱动车型(RR)、中置发动机后轮驱动车型(MR),这三种传动方式的汽车上则没有装设传动轴,变速箱与差速器的动力输出后,便直接连接轮轴。
轮轴将动力从差速器传送到轮子的轴。
轮轴亦称为“半轴”或“驱动轴”。
在一般前置前驱的车辆上,传动系统的配置便如图所示,发动机、变速箱及差速器是连接在一起的,直接连接轮轴后,将动力直接传递至左右车轮,以驱动车体前面介绍了汽车传动系统的基本构成,我们知道了发动机的动力如何传递至车轮。
其实,传动系统与发动机的配置,有很多形式,主要有两轮驱动和四轮驱动之分,每种驱动方式都有其特点,也都满足了不同行驶状态的需要。
传动系统与发动机配置在具备了基本的传动系统组件之后,汽车工程师会依据车辆使用目的的不同,将传动系统设计为二轮驱动(2WD)或四轮驱动(4WD)的型式。
◆ 二轮驱动仅有车子的前轮或后轮可以接受到动力,让车轮产生转动而使车辆前进或后退。
此驱动模式有以下四种具体形式:前置发动机前轮驱动(FF)、前置发动机后轮驱动(FR)、中置发动机后轮驱动(MR)、后置发动机后轮驱动(RR)。
◆ 四轮驱动就是车辆的四个轮子都可以接受到动力,让车轮产生转动而使车辆前进或后退。
在变速箱的后面再加装一具称为“分动箱”的动力分配装置,依照设定的比率将动力传送到前、后轮轴,使汽车的四个轮子获得动力。
目前市面上销售的四轮驱动(4WD)汽车当中,发动机装设位置属于前置、中置、后置者均有。
在传动系统中包括了变速箱、差速器、传动轴三项重要的组件。
传动系统的任务就是将发动机的动力传送到车轮。
由于汽车的发动机在车身上摆设方式的不同,使得发动机与传动系统的组合有多种形式。
多数的组合方式与汽车的用途或性能要求有关。
常见的组合方式有前置发动机前轮驱动(FF)、前置发动机后轮驱动(FR)、中置发动机后轮驱动(MR)。
传动系统与发动机配置——前置发动机前轮驱动这是近代汽车最多采用的驱动方式。
发动机和传动系统都被安装在车头发动机室内,这样的安排使前轮要负责传动,而不再只有负责转向的工作。
由于前轮同时负担传动和转向的工作,使车辆在转向时的控制变得简单,因此前置发动机前轮驱动(FF)的车辆在行驶时的安全性比其它方式来得高。
由于前置发动机前轮驱动(FF)车的发动机和传动系统都被安装在车头发动机室内,因此汽车主要的重量都集中在车头的部位,这样的情形让前轮必须负担较多的重量,而后轮负担的重量则少了许多,前轮大约要承担62%左右的车身重量。
传动系统与发动机配置——前置发动机后轮驱动这是汽车最为传统的布置方式,发动机和部分传动装置被安装在车头的发动机室内,再以传动轴将动力传送到后轮去。